第九章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家庭因素及塑造
认为 , 个性是先天的遗传 因素和后天 的环 境因素相互作用 的结 果。遗传 因素为个性的发展提供 了生理基础 , 环境因素在此 基 础上对个性 的形成与发展起 决定作用 。环境 因素包 括学校 、 家
环境中的人 们, 在相互影 响、 相互制约过程 中造成的某种心理情 绪和环境气 氛。儿童在适应家 庭环境 的过程 中 , 常把父母 和其
里, 父母对孩子一味迁就 、 一味满足 、 百依百顺 、 有求必应 。家长 对子女过于宠爱 、 过于关 心 、 过分监护和关 注 , 父母把 孩子放在 特殊的地位 , 一切服从 、 服务 于孩子 , 不适 当地满足子女生 活上 的要求 和欲望 , 处处迁就 、 事事代劳 。
溺爱 型是 一 种 错误 的教 养 方 式 。爱 对 于子 女 来 说 是 必 不 可 少的, 父母对 予女适度的正确的爱可以使他们产生安全感 、 归属
题。
性 的健康发展。
2 专断型。 、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 口结构 。一般认 为有三种主要的 家庭结构 : 大家庭 、 核心家庭 、 不完整家庭。 大家庭指几代同堂的家庭 。大家庭 中的孩子受家 风 、 规 家 等的影响 , 有助 于他们形成 良好 的个性特征 , 但可能会有 隔代溺 爱 和长辈在教育孩 子问题 上看法不一致 的情 况 , 致使孩子无所 适从 , 可能会形成恐惧 、 焦虑等不 良个性特征。 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组成 的家庭。核心家庭 中 没有传统的隔代溺爱 , 由于年轻 的父母 缺乏教育孩 子的经验 但
一
模仿 和认知对象 , 以模 仿式的学 习来感 受事物 、 并 熟悉环境 、 发
展 自己 的习 惯 行 为 , 成 自己 的心 理 定 势 和 性格 特征 , 以后 与 形 在
影响幼儿个性发展家庭因素
影响幼儿个性发展家庭因素“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它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和对幼儿教育的要求。
现在的幼儿都生活在爱的怀抱,家长对其放任不管、纵容溺爱,所以导致孩子任性、自私,做事没责任心,形成了幼儿不良的个性行为,影响孩子将来的成长。
这些现象让人担忧,这无论是对孩子将来自身成长和事业成就,还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儿童的个性发展受到家庭、教育机构和社会三大环境的影响,而家庭对幼儿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幼儿在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家庭的教育环境、家长的教育观、教养行为等家庭因素关系如何?本课题试从家庭教育现状来调查,通过家长问卷、个案分析及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旨在寻求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家庭因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也为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依据,以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一、现代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如今,家长对孩子教育期望值很高。
但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过分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个性。
2、过分保护扼制孩子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发展,增强孩子依赖性。
3、对孩子限制保护太多,忽视对孩子主动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影响孩子创新个性的形成。
4、教育意识缺乏和教育方法不当使孩子错失了形成爱劳动、谦让等优秀品质良机。
5、着重对孩子智力培养,忽视孩子性格和情感的培养。
6、正确鼓励不够,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7、游戏时对孩子限制太多,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8、不重视孩子的劳动能力,使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负责精神。
所以,我们应清楚认识到家庭教育中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影响孩子个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孩⼦个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学前教育期是孩了个性品质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孩⼦个性和性格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那影响孩⼦的个性发展因素有哪些?下⾯是店铺为⼤家收集整理的育⼉知识,⼀起来看看吧! 影响孩⼦的个性发展因素有哪些? 第⼀是要受神经系统发育的形响。
对于处于学前期的⼉童来说,虽然他们的⼤脑获得了很⼤的发解,重量⼰达成⼈的⼗分之⼋九,可是他们的脑细胞却很柔嫩,他们⼤脑的⽣理机能尚未成然,中枢神经系统对肌⾁的⽀配作⽤,尤其是⼤脑操纵⼩肌⾁群的能⼒还⽐较差。
加之他们⽬侧能⼒差,空间知觉不准确,还有就是这⼀时期孩⼦的好奇⼼特别强烈,所以造成了孩⼦在各种运动或动作时就特别容易出现错误和过失,就特别容易产⽣破坏和掇坏东西的现象。
例如孩⼦想把盛⽔的杯⼦放到桌⼦上,结果却事与愿违,失⼿把杯⼦打碎了,⼜如把刚买来的玩具拆卸的七零⼋落,把家⾥的漂亮的玻漓器⽫摔得粉碎等等。
这⼀时如正是孩⼦的运动器官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所以他们对运动表现了⽔不满⾜的欲望,尤其是5--7岁幻男孩,往往过分地好动、好⽃、淘⽓,常常会出现因互相追逐扭打⽽撕破⾐服,因爬揪或因攀登、跳跃⽽跌伤⼿⾜的事。
在这⼀时期,由于孩⼦的⼤脑细胞还很稚嫩柔弱,他们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这种抑制过程的柔弱和兴奋过程的强烈⽽产⽣的反差,以及他们强烈的兴奋性还很不稳定,再加上过强的运动欲望,就使他们的⾏为很容易冲动⽽失去控制。
这些合并在⼀起,就使这⼀时期的孩⼦显得特别的淘⽓、顽⽪,再加上他们意志的⾃觉性、坚持性和⾃制⼒还很差,他们的注意⼒还不集中,经不起外界的刺激、⼲扰、引诱⽽产⽣转移,这就使他们⾏为的⽬的性变得盲⽬和不稳定。
例如在幼⼉园⾥,孩⼦们正在⽼师的带领下做操,突然看见天上⼀架飞机飞过,孩⼦们马上就欢呼跳跃起来,他们就会不顾⽼师的哨声和⼝令。
这并不是孩⼦们不听话,不守纪律,⽽是他们的注意⼒和兴奋点发⽣了转移,这正是处于这⼀年龄段的孩⼦们所特有的特征。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郭永玉在他的《人格心理学》一书中 论述了家庭中的亲子、亲和关系对幼 儿人格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从儿童期 开始,所有家庭成员都可能发生相互 影响。
➢亲子间存在着重要影响 ➢儿童与其兄弟姐妹的互动也影响 着彼此人格的发展。
国内学者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 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影响儿童个性 形成和发展的
因素
赵敏如
目录
1 什么是个性?
2 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因素
3 后天环境中的家庭环
个性,即人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 真正是什么”,更具体地说:“人格是个体内 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他决定人类对 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5]胡春雁.家庭环境创建与儿童健全人格塑造[D].华中 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6.
Thank you!
16级应用心理学B班 赵敏如 刘一鸣
论后天环境中的家庭环境
弗洛姆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 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适应其 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
国外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人格哲学》一书中 提到,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 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亲角色的表现、亲子关 系、子女之间的互动等,都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影 响着幼儿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儿童的创造性自我个性发展的作用
自卑感与 追求优越
创造性 生活风格 自我
活动程度
国内学者关于家庭因素对儿童 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林崇德在他著的《发展心理学》一书 中,重点阐述了家庭中幼儿的游戏在人格 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游戏不论是在 促进幼儿言语、认识能力的发展还是在幼 儿人格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具 有深刻的意义。
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九章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础知识:1、最初的个性或气质;体貌与体格的影响。
2、父母的管教活动;家庭结构;家庭的物理环境。
3、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基本理论:1、自尊及其发展。
2、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3、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基本技能:1、掌握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个性发展的社会动因。
2、掌握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在简略介绍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理论基础上较详细系统地介绍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和制约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社会和家庭及同伴因素,以此使学生了解儿童个性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道理。
第二节自学。
教学方法:精讲精读相结合。
第一节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S·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是19世纪末维也纳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在与精神病人的长期接触和对他们的治疗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有些精神病人的发病与其童年早期的经验有关。
因此,他十分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详细地描述了儿童人格形成的过程。
(一)人格结构的形成三个方面:伊底、自我、超我。
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组成,经过五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部分逐渐整合,成为一体。
超我社会成分完美原则自我心理成分现实原则本我生物成分快乐原则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的关系决定个体人格的基本面貌,里必多作为一种能量,需要选择某种渠道释放引起快感的部位称为性感带(erogenous zone),随着性感带的转移,产生了相应的发展阶段意义: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意义,尤其是提供了一个理解儿童情感问题的理论框架。
他是第一个强调早期经验对后期发展意义的心理学家。
局限:第一,该理论过分强调性的作用;第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方面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如恋母情结在某些原始部落中就没有;第三,没有直接研究儿童,但却建立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
儿童个性的形成因素
遗传因素
儿童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和社交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与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1 遗传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个性的一部分特征,如天赋的才能或倾向。
2 环境影响
儿童所处的环境会塑造和影响他们的个发展。
儿童个性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九章儿 童个性的发展
儿童个性的发展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方面。本章将探讨儿童个 性的定义、形成因素、发展阶段与特征,以及个性类型的分类和评估方法。
儿童个性的定义与特点
1 个性定义
儿童个性指个体独特的行为方式、情感表达和认知特点。
2 个性特点
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如外向或内向、活泼或安静等。
儿童个性发展的评估方法
1 观察方法
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反应来评估他们的个性发展。
2 问卷调查
使用标准化问卷来获取儿童个性特征的量化信息。
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重要性
儿童个性的发展对于塑造他们的身份认同和适应社会至关重要。
培养方法
提供支持和积极的激励,鼓励儿童发展他们的个性潜力。
1
幼儿期
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开始形成基本
儿童期
2
的个性特征。
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形成更稳定
的个性特征。
3
青少年期
个性特征进一步稳定,对自我认知和身 份建设有重要影响。
儿童个性类型的分类和特征
外向型
善于社交和表达,喜欢与他人 合作和交流。
内向型
喜欢独处和思考,更加内省和 安静。
活泼型
爱玩耍和运动,精力旺盛且好 动。
影响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的方式,并形成自己的个性。
因此在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课堂教学和班集体的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的主渠道,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的主渠道。
由于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且也在师生互动中有意或无意地训练着学生有目的、有条理、有逻辑性的学习习惯,培养着学生坚毅、顽强、不屈不饶的品格,锻炼着学生的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此外,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集体。
它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这种场所由于它特有的要求、规则会产生特有的班级舆论和同学评价,就使得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或在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等等现象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施加某种具体的影响。
例如,一个在班级体中得到温暖、尊重、肯定和平等相待的学生,往往是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也容易形成集体观念;相反,一个遭到排斥、否定、冷漠和不平等待遇的学生,会形成敌意、自卑感强等性格特征。
(2)师生关系的影响学生的个性是在与他人或集体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由于这个时期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中所接触和所感受到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个性的形成。
而且,由于教师特殊的历史使命和职业特点使得他们不仅仅是学生知识上的传播者,生活上的引导者,也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如同自己的父母,引导着自己的成长。
教师的言行、品德常常作为他们衡量自己品行的标准,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会使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教师的肯定和赞赏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和愉悦。
总而言之,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个性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3)同伴关系的影响生活在学校中的学生除了与教师发生纵向关系外,也发展着和同伴之间的横向关系。
同伴能为学生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和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基本框架,同时,学生也能在与同伴互相探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个性上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良好的个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 (1)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11603学分: 3 总学时:54说明【课程性质】《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基本原理,并学习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状况,特别是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树立科学的心理发展观及育人观;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的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以及儿童的心理卫生等问题。
【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本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以讲授方法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讨论、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
【先修课程要求】普通心理学序号内容学时安排小计理论课时实验课时习题课时上机课时1 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 3 32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3 33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3 3 64 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6 65 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3 36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3 37 第七章儿童智力的发展 3 3 68 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6 69 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 3 3 610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3 311 第十一章儿童交往的发展 3 3 612 第十二章儿童道德的发展 3 3总计42 12 54教材;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教学参考书目】1.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2.刘范.《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年3.王振宇.《儿童发展心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4.许政媛.《儿童发展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5.朱智贤、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6.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7.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杨丽珠.《儿童发展心理学教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教学内容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3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了解心理学及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内容及经历的历史变化,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研究设计类型、基本方法,认识到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心理因素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心理因素摘要:在对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是重中之重,本研究旨在为儿童的个性发展教育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整理的方式总结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接着深入到心理教育的价值,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研究个性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对个性发展和心理因素这两个概念做出研究限定,指出本研究中的研究范畴,最后研究研究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并针对影响个性发展的具体心理因素给出教育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儿童个性发展;心理因素一儿童个性发展研究内涵本研究中对儿童个性的研究内涵主要包括五个大的方面,本部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讨论。
(一)个性的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主要的方面,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明的是该个体对于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一个人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
人的兴趣和动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也是对于需求满足的一种选择倾向,这些共同影响,最终成为一个人看待世界事物的重要基础,也就是世界观的形成。
(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之间差别的主要表现,不同的人由不同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这部分提到的性格,是个性最直接的表现因素,是个性最直接的外在体现。
(三)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几个重要的方面。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从婴儿期开始萌芽,儿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后天的教育通过对自我意识的引导和改变,来对个体个性中的不良方面进行引导和改进。
(四)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一个人行为流程的心理学原型,包括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感等几个方面,这些过程是人心理活动最基本的成分,反映的是人对现实发生反映和联系的基本形式(五)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表明心理活动进行时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平,对于个性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心理状态对于心理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儿童来讲,个性的每个部分都处于发展的阶段,很多都是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这五个方面共同组成了儿童的个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儿童个性发展因素
在儿童的个性发展中,有许多因素起着关键作用。了解这些因素对于促进儿 童的全面成长尤为重要。
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家庭责任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会对儿童的个性培养产 生深远影响。
家庭关系
父母关系的稳定性、兄弟姐妹以及与其他亲属的交 往对儿童的个性有影响。
家庭文化
文化背景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1
价值观
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会对儿童的个
教育方式
2
性发展和行为习惯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对教育和童年阶段的重视程度会影
响儿童的个性塑造。
3
社交规范
文化背景会影响儿童的社交规范和行为方式, 塑造其个性和态度。
观看合适的教育性儿童节目 可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和 社交技能。
控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 间,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 和其他兴趣爱好。
科技互动和游戏对儿童智力 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遗传因素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基因表达
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的天赋、兴 趣爱好和认知能力。
遗传疾病
某些遗传疾病可能会对儿童的个 性发展和整体健康产生影响。
传统、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对儿童的个性特征形成起 着重要作用。
经济状况
财务压力和资源可及性会影响儿童的机会、经验和 发展。
学校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1
学习方式
学校环境和教育方法对儿童的学习风格和偏好产生影响。
2
同伴交往
班级氛围和同伴关系对儿童的社交技能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兴趣培养
学校提供的课程和活动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潜能,塑造他们的个性。
性格特质
儿童可能继承父母的某些性格特 征,这会在他们的个性发展中发 挥作用。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第一章: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概述1.1 学习目标:理解个性及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基本概念。
掌握影响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1.2 教学内容:个性及个性发展的定义。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特点。
影响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个性?小组活动:分析影响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案例分析:探讨实际案例中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表现。
第二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2.1 学习目标:理解自我意识及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概念。
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2.2 教学内容:自我意识及自我意识发展的定义。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如从依从性到独立性、从表面到内在等。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自我意识?小组活动:分析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第三章:学前儿童情感发展3.1 学习目标:理解情感及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概念。
掌握情感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3.2 教学内容:情感及情感发展的定义。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阶段,包括情感的认识、表达、调节。
情感发展的特点,如从简单到复杂、从外露到内隐等。
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情感?小组活动:分析情感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体验情感发展的过程。
第四章:学前儿童意志力的发展4.1 学习目标:理解意志力及学前儿童意志力发展的基本概念。
掌握意志力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4.2 教学内容:意志力及意志力发展的定义。
学前儿童意志力发展的阶段,包括自觉性、坚持性、自制性。
意志力发展的特点,如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易受干扰到稳定性等。
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意志力?小组活动:分析意志力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任务挑战:通过任务挑战体验意志力发展的过程。
第五章:学前儿童性格发展5.1 学习目标:理解性格及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基本概念。
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儿童个性发展因素-幼儿教育篇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
个性发展的促进
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方法和策略,促
教学技巧与策略
2
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应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技巧和策略
可以提高教育效果。
3
儿童行为管理
通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可以更好 地管理儿童的行为。
早期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2 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教育的方法
直接教学
使用正式的课堂教学 方法引导儿童学习。
亲子互动
通过与家长一起参与 活动,提供良好的成 长环境。
游戏和玩乐
通过游戏和玩乐,培 养儿童的认知和社交 能力。
自主学习
鼓励儿童主动学习, 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 创造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儿 童个性发展因素-幼儿教 育篇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婴幼儿和儿童的认知、情感、行为发展。它关注影响儿 童个性发展的因素,尤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儿童发展心理Leabharlann 概述1 什么是儿童发展心理 2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儿 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
学?
童发展心理学?
要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婴幼 儿和儿童的认知、情感、 行为发展。
了解儿童发展有助于儿童 个性发展的促进和儿童教 育的改进。
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儿童教 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 指导。
儿童个性发展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对儿童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稳定与支持对儿童个性发展有显著影响。
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和方法也对儿童个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1 早期教育的影响
第九章 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卡根的行为抑制
罗斯巴特和贝 茨的气质分类
托马斯和切斯在1956年发起的持续了近乎30年的追踪 研究是迄今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最全面的气质研究。 他们从九个维度来来研究婴儿最初的气质结构。最后 将其分为三类。
易养型40%
活动有规律,喜欢探究,容易适应环境 。 活动没有规律,易退缩,容易紧张,难 以适应新环境。
1、对学龄初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 儿童自我概念、自我评价水平较低,处于 从具体、个别的评价向抽象、概括评价过渡阶段 。 2、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研究 ①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时期,产生的 原因有:
心理上的原因 生理原 因
社会的原 因
对自尊和友谊的尊重
②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 ●自我的分化 ●自我中心——“假象观众”和“个人预言” ●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 ●逐步实现自我统一
成熟速率
2015-6-1
个性发展与社会 化过程
家庭对个性发展 的影响
家庭的物理环境
电视和因特网 的影响
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
通过学习和 接受所在社 会的主流价 值和风俗, 儿童融入这 个社会的过程。 社会化
儿童形成一个 显示自己独特 心理特性的过 程。
个性化
影响儿童个性社会化的动因或途径主要是社会文化、社会制 定的年龄标准、家庭、学校和同伴。此外,社会的各种媒体 也在个性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5-6-1
离婚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和社会化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 响。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 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 童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 父母离异的儿童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① 危机期,持续一年左右,儿童受消极影响表现明显。 ② 适应期,一般在父母离异一年以后,父母适应离婚生 活,与孩子关系改善。 据研究,离婚对男孩的影响要大于女孩。男孩 显示出更多认知的、情绪的和社会行为问题, 往往变得更富攻击性、冲动、依赖、焦虑和缺 乏任务指向。 离异是否对孩子有长期影响有三点可以肯定: a) 长期冲突迭起的婚姻 比 离婚对儿童的不利影 响要 大的多 。 b) 来自离异家庭的青少年 更容易 犯罪。 c) 每个离异家庭情况不同, 不利影 响持续时间也不同。
影响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之欧阳语创编
无论学生个性的整体结构,还是代表个性的某方面的特质,都是在遗传与环境两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一)先天遗传的影响先天遗传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
这些特性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就类似我们经常发现的学生个体的某些个性特征往往与他们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关于遗传对个性的影响,科学家很早就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例如,高尔顿采用家谱研究法,调查了父母具有艺术才能的30个家庭,从中发现,在这些家庭的子女中,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性格豪放,能歌善舞,并且有64%的子女在后天的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艺术天赋。
一项关于新生儿的研究也发现,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在人生早期就有所体现,例如,有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就特别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欢接受新的物体;而有的新生儿则表现特别安静,能持续注意某项活动,害怕新事物。
(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他所在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习惯、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并取得社会生活的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
换句话说,学生个性形成的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化为能参与社会生活,担负起一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
综合来看,后天环境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个性产生影响。
1.家庭的影响倡科学、民主、开放的方法,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既不放纵娇惯,也不独断或过分严厉;既不使学生完全受支使,也不一味地服从让步于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
如果对学生过分严厉,经常打骂、训斥,会使他们从小养成孤独、抑郁和执拗的性格;相反,如果过分溺爱,放纵他们的无纪律行为,就很难培养他们的负责精神和合作意识;如果父母教育子女的意见分歧很大,各搞一套,会使子女迷惑不解,无所适从,变得警惕性很高,容易生气,甚至会利用父母的矛盾,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或者养成两面讨好,投机取巧,喜欢说谎等性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这些气质特点是 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造的 起跑线。 •正是这种差异或特点制约了父母或其 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 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 果。
•气质并不直接决定幼儿个性的发展, 婴儿的气质类型与他的社会环境之间 的拟合性(goodness of it ),才是真 正决定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当父母以敏感抚养方式去适应婴儿的 气质特征,儿童可实现最佳的发展。
2015-6-1
15个月大的幼儿开始能 够擦去自己鼻子上的红 点,这标志着儿童客体 的自我产生。 大约在24个月左 右的儿童已经建立了比 较完善的自我概念。这 标志着儿童“自我”已 经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
阿姆斯特 丹点红点 实验
发展学 家实验
戏物 伙伴游戏 相依性探究 自我认识出现
刘金花 发现婴儿 自我认识 阶段
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每个儿童 最初的个性特征或气质类型各不相同。家庭是一个 复杂的社会系统,儿童个性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影响儿童个性的家庭因素可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 因素。直接因素指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因素,主 要指父母的教养方式。间接因素指不直接与孩子发 生互动,但对其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如家庭关系 、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程度等。
婴幼儿 自我意 识的实 验研究
当婴儿发现自 己能导致某些 事情发生时, 表明婴儿能将 自己从世界中 区分出来的能 力开始出现。
① 分不清自我与客 体 ② 开始把自己从客 体时间中区分出 来 ③ 认识自己的身体 ,并意识到自己 身体的感觉 ④ 开始把自己当做 主体来认识
卡根 实验
幼儿的自我评价尚处于学习阶段的 ,有人称其为前自我评价。
成熟速率
2015-6-1
个性发展与社会 化过程
家庭对个性发展 的影响
家庭的物理环境
电视和因特网 的影响
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
通过学习和 接受所在社 会的主流价 值和风俗, 儿童融入这 个社会的过程。 社会化
儿童形成一个 显示自己独特 心理特性的过 程。
个性化
影响儿童个性社会化的动因或途径主要是社会文化、社会制 定的年龄标准、家庭、学校和同伴。此外,社会的各种媒体 也在个性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心理 活动和社会行为越来越多地置于自 我监督与控制之下。到了青少年时 期,儿童就能逐渐地按照内化了的 社会目标自觉地改造和重建自己的 个性结构,从而加速个性社会化的 进程。自我意识不仅是人格的重要 组成部分,而且是个体实现社会化 目标,完善自己人格特征的重要保 证。 • 儿童个性的发展,不仅有着生物学 因素的作用,社会化因素的作用, 还有儿童作为主体我的作用,作为 我的功能自我意识的作用。教育者 必须善于利用这个重要作用,要教 会儿童自己教育自己,完善自己的 个性。
•身体成熟程度的差异会使同年龄的儿童 招致不同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影响一个 人的情绪、兴趣、能力和社会交往。 •研究表明,身体成熟的早晚对于青少年的 影响是不相同的,甚至于是完全相反的。 一般来说,早熟的男孩和晚熟的女孩在 情感和社会适应上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 •体貌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匹配程度 •青少年对自己体貌的感知会强烈地影响他们对自己身 体的满意程度,并最终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和心理幸福感。 •体貌与同伴相符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青少年在与和他们生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同伴相处时感觉最舒适。
2015-6-1
卡根的行为抑制
罗斯巴特和贝 茨的气质分类
托马斯和切斯在1956年发起的持续了近乎30年的追踪 研究是迄今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最全面的气质研究。 他们从九个维度来来研究婴儿最初的气质结构。最后 将其分为三类。
易养型40%
活动有规律,喜欢探究,容易适应环境 。 活动没有规律,易退缩,容易紧张,难 以适应新环境。
1、对学龄初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 儿童自我概念、自我评价水平较低,处于 从具体、个别的评价向抽象、概括评价过渡阶段 。 2、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研究 ①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时期,产生的 原因有:
心理上的原因 生理原 因
社会的原 因
对自尊和友谊的尊重
②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 ●自我的分化 ●自我中心——“假象观众”和“个人预言” ●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 ●逐步实现自我统一
父母通常采用的养 育和指导儿童行为 的方式,表现为对 孩子的控制、关爱 、期望及具体采用 的管教方式。
家庭中成员的构成 及其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的状态,以 及由这种状态形成 的相对稳定的联系 模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
2015-6-1
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 接纳/反应性:提供支持,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 , 信任尊重孩子,能及时提供表扬或者批评。 命令/控制性:对孩子限制和控制地程度。 鲍姆瑞德根据两维度将教养方式分为以下四种
中胚层(壮 ) 自信、健壮、精 力旺盛和大胆 内胚层(胖 ) 悠闲自在、喜爱 交友、慢条斯理 、宽宏大量
1、体格反映了潜在的精力与气质上的差异 2、父母及周围的人对不同体格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从而造 成了个性发展结果的差异 3、父母对不同体格的孩子的期望不同,这影响到了不同 体格孩子个性发展结果
谢尔登的类型理论简单而又方便,但是,这种理论过于将人的 人格形式 简单化、绝对化了,而在实际上这种理论类型也不是普遍有效的,有时会维护人的 偏见,伤害一些人的人格。
父亲—继母 母亲—继父 家庭:继母 家庭:男孩 比继父更具 适应要好于 破坏性,女 女孩 孩适应更难
儿童的家庭不管是怎样的结构,都是儿童生活的中心。我们不能根据 儿童生长 的家庭环境就对儿童妄下定论。重要的不是家庭结构,而是家庭内部 形成的关 系的和谐性:家庭氛围是充满爱意的、温馨的,还是冲突不断,或是压抑的、无助的 2015-6-1 。
困难型10%
迟缓型15%
生活规律多变,初遇 新事物会退缩,对环 境的适应比较慢。 到上述任 点,属于上
以上三种类型只涵盖了约65%的儿童,另有35%的婴儿不能简单地划归 何一种气质类型中去。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 述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交叉)型。 2015-6-1
卡根从行为抑制 的维 度 来划分气质 类型 。他们集中关注一个 害 羞、抑制、胆怯的儿童 和 一个合群、外向、 大胆 的儿童之间的差异。把 对陌 生人的害羞看作广泛气 质 分类的一个特点,称作不熟悉 的抑制 。受抑制儿童对不熟悉的事物, 反应出的 大多是逃避、忧伤或抑制情绪反应,开始于7— 9个月。
离婚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和社会化发展都会产生消极影 响。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 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 童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 父母离异的儿童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① 危机期,持续一年左右,儿童受消极影响表现明显。 ② 适应期,一般在父母离异一年以后,父母适应离婚生 活,与孩子关系改善。 据研究,离婚对男孩的影响要大于女孩。男孩 显示出更多认知的、情绪的和社会行为问题, 往往变得更富攻击性、冲动、依赖、焦虑和缺 乏任务指向。 离异是否对孩子有长期影响有三点可以肯定: a) 长期冲突迭起的婚姻 比 离婚对儿童的不利影 响要 大的多 。 b) 来自离异家庭的青少年 更容易 犯罪。 c) 每个离异家庭情况不同, 不利影 响持续时间也不同。
卡根的行为抑制
2015-6-1
包括“积极的参与 、冲动、主动水平 和感觉寻求”(卡 根的不受抑制儿童 符合这个类型)。 外倾 性
包括“注意集中和 转变、抑制控制、 知觉敏感和低强度 的愉悦”。 消极情感 努力控制 (自我调节)
包括过敏性和害怕 。这些儿童易忧伤 ;常常烦恼、哭( 卡根的抑制儿童符 合这个类型)。
2015-6-1
为了尽量减少离婚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心理学家建议 : 1. 加强良好的亲子关系 2. 非监护父母继续(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和支持 原来家庭儿童 3. 监护父母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管教方式
再婚和混合家庭
收养 家庭 大部分养 父母能和 孩子形成 很强的情 感联系
同性恋 家庭 这种父母的孩子 和正常家庭孩子 在认知、情感和 道德成熟方面没 有差异
派克把家庭影响是 相互的。
除人以外的 物质条件及 其组织和安 排。对儿童 发展影响较 为密切。
社会变量
物理变量
2015-6-1
导致亲子间冲突 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感
消极影响
种性 族别 刻刻 板板 强化潜在的 印 印 不良社会刻 象 象 板印象
攻击行为 横向研究表明观看电视暴力与现实中攻击行为呈正相关; 纵向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关系是相互的。 电视暴力对那些对电视暴力角色产生认同的儿童影响是最 大的 长期观看暴力节目使儿童对暴力去敏感化
教养方式
权威型
儿童时期
较高的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
专断型
一般的认知和社会能力
纵容型
较低的认知和社会能力
2015-6-1
独生子女家庭。认知发展上, 独生子女成绩略高;人格发展 上,没有明显的不同。
核心家庭 大家庭
几代同堂的家庭 。儿童受教育和 爱抚的时间多, 但容易出现隔代 溺爱
破裂家庭
离异家庭和重 组家庭
接纳/反应
高 权威型: 低 专制型:
许多的规则和命 令;对孩子需要 和要求的极少解 释和不敏感
命 令 控 制
2015-6-1
高
合理的要求;敏 感地对待、加纳 孩子
/
低
娇宠型:
较少的规则和要 求;父母给予孩 子很多的自由
冷漠型:
很少的规则和要 求;父母不管孩 子且对孩子的要 求不敏感
教养方式和儿童中期发展结果的关系
50号
朱宇琪
目录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