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教师版)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成都2024-2025学年度(上)2027届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23题,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有人可能觉得匠人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人民日报》)材料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
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人大附中2021级高一语文期中默写综合练习(答案版)
人大附中2021级高一语文期中默写综合练习(教师版)一、《沁园春 长沙》作者:毛泽东1.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3.4.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6.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4.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6.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7.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8.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9.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0.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1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五、《登高》作者:杜甫时代:唐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8.9.11.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12.1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4.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5.1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6.7.,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8.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9.10.1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13.,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14.肴核既尽,杯盘狼15.。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在最后)2024年4月班级姓名考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提示:试卷答案请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阅读是伟大的文化发明,但文字出现的历史非常短暂,人类尚不足以进化出一个先天的“阅读脑”。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仅依靠遗传获得阅读技能。
我们之所以能够完成从“非阅读脑”到“阅读脑”的转变,既有赖于先天的大脑特性,又有赖于后天的阅读训练。
虽然人类没有进化出“阅读脑”,但先天拥有“口语脑”。
口语是人类自然习得的本能。
通过遗传,每一个准备接受阅读训练的个体已经具备了从语音通达语义的口语加工脑区和环路。
这些加工口语的脑区与环路即是“阅读脑”形成的开端。
从出生到死亡,人类的大脑并非一成不变,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台持续更新的机器,始终处于调整变化中。
这种能够不停“重组”的特性被称为“脑的神经可塑性”。
后天的阅读训练,有针对性地促成了先天脑的重组,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当属视觉词形区的出现。
法国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纳比较了无阅读能力(文盲)和有阅读能力的两组成年人,发现在阅读任务中,有阅读能力组的左脑梭状回(即视觉词形区)在观看文字时的活跃强度要高于观看人脸、房屋等其他视觉刺激时的活跃强度;而文盲组,相应的脑区未发现异常活跃现象。
这一发现首次直接证明了阅读训练对脑区功能的塑造作用。
除此之外,阅读还会“改写”大脑的灰质和白质结构。
一项追踪研究发现,与刚入学时相比,儿童在二年级时,左半球的顶下小叶、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的灰质体积有所减小,推测是阅读训练引发了相关脑区神经突触的修剪过程,使这些脑区变得更加精简高效。
另一项研究发现,8-10岁儿童在接受100小时的阅读训练后,白质纤维束的走向一致性显著增强,意味着不同脑区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力有所提高。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窸窣.(shū)铆.钉(mǎo)慰藉.(jiè)寥廓.(guō)B.笃.(dǔ)实兜蝥.(máo)木讷.(nà)造诣.(yì)C.扭怩.(ní)红绡.(shāo)百舸.(gě)锉.(cuò)刀D.稻穗.(suì)早籼.(xiān)摈.弃(bìn)虔.(qián)诚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B.她们就成帮搭伙地站在村口,翘起下巴,贪婪、专注地仰望着火车。
有人朝车厢指点,不时能听见她们由于互相捶打而发出的一两声娇瞋的尖叫。
C.钟扬共撰写、翻译、审校了10本科普著作,其中不乏《大流感》这样的畅销书。
《大流感》这本书,内容包罗万相,语言风格多变。
D.遇到患肝炎的顾客,老张就介绍买糖份多、对治肝病有好处的水果糖,遇到患气管炎的顾客,他就介绍买冰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妈妈看到被老鼠啃坏的衣服,义无反顾....地去买了一瓶老鼠药。
B.正视发达国家的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是为了发展自己。
C.来此旅游的人们,面对着太湖的水色山光,又焉能不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所惊叹呢!D.很少有人知道,这细腻而又富有文采的文字,竟出自这位看起来五大三粗....的理工男之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几年,“汕优63”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约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
B.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进行修订,降低了适应症范围,并明确指出3岁以下儿童禁用。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答案在最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
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
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龙灯、窗花、舞龙等;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中秋节的月饼、赏月、玩花灯等,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
作为农历年节文化的主要载体,这不仅是对节日形象的点缀,还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也是中华文化传播、信仰传承、道德凝聚、审美形塑的良好载体。
这些节日载体不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展示过程也轻松活泼、贴近自然,使人们在其中体会亲情,感受欢娱,传递温暖。
在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与载体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文化性强、参与度高、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寄托情怀的节日物品和象征物,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
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
在这样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
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仪式感让节日成为节日,能唤醒人们内心对于节日的尊重。
当传统节日丧失了仪式感,节日应有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也就消失了。
因此,我们要有仪式感地过好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蕴含着敬天爱人、崇尚团圆、以和为贵等精神内核,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以及对文化符号、载体、仪式的重视,离不开国家宏观层面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干预,也需要各类媒体、学者、商家、民俗学家、艺术家等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人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西藏高原上,有一种神奇的生物——雪豹。
雪豹是一种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哺乳动物,以其优美的身姿和独特的生存智慧而闻名于世。
它们是高原上的顶级掠食者,善于在雪地中捕猎。
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猎物的减少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雪豹的数量正日益减少。
雪豹的生存环境非常苛刻。
它们生活在海拔3000米至6000米的山区,气候寒冷,氧气稀薄。
在这样的环境下,雪豹具有强大的抗寒能力和耐力。
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以捕猎为主。
雪豹的食谱非常广泛,包括山羊、野兔、狐狸等小型哺乳动物,甚至有时也会捕食大型动物,如藏羚羊。
雪豹的捕猎技巧堪称一绝。
它们擅长利用地形优势,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然后发起突袭。
雪豹的爪子锋利无比,能够轻松地抓住猎物。
在捕猎过程中,雪豹还会运用智慧,巧妙地躲避天敌的追捕。
此外,雪豹还具有高度的领地意识,它们会用自己的粪便或尿液来标记领地,以防止其他雄性雪豹侵入。
然而,雪豹的生存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它们的栖息地逐渐缩小。
此外,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雪豹的猎物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更为严重的是,非法猎杀和盗猎现象仍然存在,这给雪豹的生存带来了极大威胁。
为了保护雪豹这一珍稀物种,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雪豹栖息地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其次,加大对非法猎杀和盗猎行为的打击力度。
最后,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保护雪豹的认识。
(一)阅读下列语句,完成下列小题。
1.雪豹是一种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哺乳动物,以其优美的身姿和独特的生存智慧而闻名于世。
()A. 强调了雪豹的美丽外貌和生存智慧B. 突出了雪豹的习性和智慧C. 强调了雪豹的珍贵和独特性D. 强调了雪豹的习性和珍贵性2.在这样的环境下,雪豹具有强大的抗寒能力和耐力。
()A. 说明了雪豹的适应能力B. 表达了对雪豹的赞叹C. 强调了雪豹的习性和智慧D. 强调了雪豹的珍贵和独特性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隽永(jùn )户牖(yǒu)谬(miào)赏天高地迥(jiǒnɡ)B.缱绻(quǎn)愧怍(zuò)启碇(dìng)文采斐然( fěi)C.伛偻(lǚ)蹩(piē)进刀俎(zǔ)怦(pīng)然心动D.纾(shū)祸蹂躏(lìn)谥(yì)号载歌载舞(zǎ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博采众长噩梦贻笑大方B.取缔层峦迭嶂疏浚残羹冷灸C.倾泄销声匿迹荒诞完壁归赵D.孱头廖廖无几瞋目报残守缺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B.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C.有一双轻跳舞靴太美观了,细长到不可理喻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
D.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界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受资金、人员、技术等劳动要素不流畅的困难的影响造成的。
B.由于时代久远,《诗经》和《楚辞》中的文言字词对我们感到非常陌生,它们像坚硬的外壳,包裹住了鲜活的生命。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它是否用了一大堆词儿,是否用了某一行业的话语,而在它的词儿用的是不是地方。
D.由于肖邦之家的最大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谈心”。
5.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B.璧有瑕,请指示王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人皆得以隶使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则思知止以安人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吾属今为之虏矣!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C.夫晋,何厌之有?D.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8.选出下列对课文及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和中国现代作家杨绛的散文《老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在不幸的命运中都表现了小人物们人性人格的光辉。
湖北省鄂北六校2021-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语文--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湖北省鄂北六校2021-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语文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宜城一中枣阳一中曾都一中襄州一中南漳一中河口一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主命题学校襄州一中命题老师考试时间:2023年4月14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 《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陆续推出, 均收获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
它们成功的共同经验是, 采用贴近当下观众审美需求的方式解读传统文化, 使用时尚有趣的方式包装传统文化, 通过大众传媒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一段时间以来, 社会上对年轻观众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着双重误区:一方面认为年轻人喜欢的都是“无脑剧”“傻白甜”“雷人风”;另一方面认为传统文化都是“高冷范”“夫子腔”“古董货”。
这种认知上的错位, 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始终在原有的“小天地”里打转, 无法创造出有效触达当下年轻人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方式。
久而久之,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渐渐失去兴趣, 转而在“二次元”等潮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甚至价值坐标。
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缺少一个连接彼此的桥梁。
然而, 搭建这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非易事。
都说传统文化是宝藏, 可那些宝物都深藏在历史的泥土中, 距今动辄几百年、几千年。
要寻得宝物并为我所用, 必须经过勘探、挖掘、淬炼、提取、加工等若干过程。
就像矿石一样, 只有被加工成饰品并戴在人身上, 其价值和美才能彰显, 否则可能永远只是一块无人问津的石头。
由于深埋于历史的泥土中太久, 传统文化有的已变成坚硬的化石, 有的身上布满了尘埃, 要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泽, 除了要拂拭掉尘埃, 还要为其穿上亮丽的外衣。
比如, 《国家宝藏》第三季开篇随着国宝盒子的无限延伸, 无数文物在国宝盒子的屏幕内奇幻变化, 讲解员走进通道, 舞台瞬间变成充满文物的“宇宙星河”。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陕西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材料一: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追求。
回首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奥林匹克运动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精彩绝伦的体育比赛与优异的运动成绩,而更多的是对人自身全面发展、对社会和谐进步、对世界和平等更高层次理想的关注与实践。
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是奥林匹克运动个人层面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
顾拜旦从古奥运会遗产中得出了体育竞技应是身心和谐发展的结论,从而彻底否定了世俗所认为的体育竞技只是“身”的一元文化的观念,确定了新的竞技体育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正是人的全面发展。
“在奥林匹克圣火下,参加体育竞技不仅是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竞技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成为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因此,通过竞技运动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奥林匹克运动个人层面人文价值的核心内涵所在。
奥林匹克运动社会层面的人文价值集中体现为建设团结、和谐的世界。
《奥林匹克宪章》说:“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促进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不需要翻译、解释,人们便可以自由地交流。
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不分肤色、种族、贫富,宗教信仰,在统一的规则下,紧张激烈而又公正友好地竞争。
这种大规模的群众互相接触,互相了解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理解与沟通环境,对建立和谐、和平的世界有着重要意义。
(改编自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材料二:北京奥运精神的最大底色是爱国主义精神。
在全世界饱受新冠肺炎疫情侵扰的今天,北京冬奥会鼓励奥运健儿磨砺自己的意志品质,在爱国的传统中汲取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2023北京十四中高一(上)期中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十四中高一(上)期中语文2023.11出题人:高一备课组审核人:高一备课组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共34道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填涂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答题不得使用任何涂改工具。
Ⅰ卷课内阅读(共48分)一、古诗文基础知识。
(本题共14小题,共38分)1.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君子不齿B. 或师焉,或不焉C. 君子生非异也D.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如师.. B. 弟子不必C. 古之学者..之利..必有师 D. 蚓无爪牙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一致的是()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 小.学而大遗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 非能水.也D. 吾从而师.之4.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声非加疾.也疾:劲疾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B.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C. 金就.砺则利就:于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知道假.舆马者假:借助5.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何陋之有A. 蚓无爪牙之利B. 不拘于时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 句读之不知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②耻学于.师B. ①师者,所以..为圣..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圣人之所以C. ①犹且从师而问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 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7. 下列语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 彼童子之.师B. 作《师说》以贻之.C. 士大夫之.族D.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8. 下列虚词“而”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顺风而.呼A. 锲而.舍之B.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C. 吾尝终日而.思矣D. 人非生而.知之者9. 下列各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木材经过墨线比量就直了,金属制的刀斧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023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上)期中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上)期中语文一、课内基础知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城隅.yǔ百舸.gě柔荑.yí挥斥方遒.qiúB.憎.恨zēng 讪.讪shàn 楔.入xiē羽扇纶.巾guānC.着.恼zháo 间.关jiān 句读.dòu 钿头银篦.bìnD.吐.哺tǔ守拙.zhuó红绡.shāo呕哑嘲.哳zháo2.下列选项中所有词语的字形全都有错误的一项是()A.张皇羇鸟雕栏玉器灰飞湮灭B.吹苼罅隙轻拢慢捻金戈铁马C.墙橹憔瘁催眉折腰不勘回首D.分檗峥嵘雄资英发舞榭歌台3.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____。
(2)在理论和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____,不敢越雷池一步。
(3)生命诞生以来,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____的演化乐章。
(4)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____、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慷慨大度亦步亦趋跌宕起伏技进乎道B.宽宏大量东施效颦跌宕起伏精益求精C.宽宏大量亦步亦趋一波三折精益求精D.慷慨大度东施效颦一波三折技进乎道4.下面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到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诗》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是对内容的分类,而赋、比、兴则是对表现方法的归纳。
B.汉武帝时专门成立了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
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称之为“乐府诗”。
乐府诗在东汉时期达到了成熟的阶段,被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C.《古诗十九首》见于梁代萧统编选的《文选》,是汉末佚名诗人所作十九首古诗的合称。
这些诗歌多出于中下层文人,再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思想大转变的真实状况。
2023北京大兴高一(上)期中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大兴高一(上)期中语文2023.11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
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在我们传统《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
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
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
“本立而道生。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
《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
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
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
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
湖北省黄冈市高中联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卷(教师版)
2024年春季黄冈市高中联校高一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抽测语文本试卷共8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讼”概念源自孔子在《论语·颜渊》中的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的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讼,这体现了孔子对理想社会关系的追求。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无讼”观念是调剂社会关系的美好愿景。
在当今中国,尤其在广大的乡村社会,这种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即在发生纠纷时通常愿意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节,而非直接诉诸法律。
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的基础。
每个人都做到“克己复礼”,约束私利,天下就“归仁”了,个人也就成为“不忧不惧”的君子,从而构成“君子”社会。
君子“既明且远”,就可以从政来治理社会。
如何调解社会纠纷矛盾?诉讼必不可少,但诉讼的目的是止讼以至无讼,消除诉讼的社会根源。
孔子反对以力服人的强暴统治,强调道德模范的引领,认为这是实现无讼的关键。
以道德和榜样的力量来影响社会,“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从而实现“仁者”爱人、识人、容人而无诉讼纷争的理想社会境界。
虽然孔子的“无讼”理想没能成为当时现实的社会场景,但这种社会治理理念却贯穿于中华文明始终。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用“乡土社会”来概括中国社会的总体特征,称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高一第一册语文新教材期中复习(一) 高一语文新教材期中复习教案(整理3套) 人教版第一册
高一第一册语文新教材期中复习(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2.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3.学习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步骤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
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本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这是这一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
所选的16首诗歌(包括其他读背诗歌5篇)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中外好诗不可胜数,所以这里的选择仅仅是举例性质的,难于反映中外诗歌的全貌,这就需要学习中善于延伸拓展,广泛阅读更多中外名诗。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
因为诗以抒情为本,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所以,诗歌鉴赏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中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比如,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背景与内容又不必机械地一一对应;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等等。
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
可以结合单元后面朱光潜先生的文章,进一步领悟诗歌鉴赏的技巧。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读过不少新诗,本单元即在此基础上,通过欣赏不同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的诗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新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还可以了解一下新诗的发展历史,深入分析诗歌意象和象征手法。
但这都仅仅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的学习目标。
我们应按照中学生读诗的特点,在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上下功夫。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像,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
单元后的读背篇目可以纳入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留做课外自学;教读与自读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仅供参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
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语文(教师版)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3)门子向贾雨村出示“护官符”,其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是四大家族中的_________________。
(4)下文中的甲、乙两处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率尔而对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吝惜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疾:快速
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申请越国以鄙远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道芷阳间行间:秘密地
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居则曰居:平日、平时牛羊何择焉择:区别
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
语文
本试卷有六道大题。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名著检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填空。
(1)下面两段文字描写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写人物全名)。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10.下列各句 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不吾知也
A.是寡人之过也B.沛公安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教师版)(请将客观题对应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语言文字运用(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启碇. / 金锭.汲.水 / 趿.拉殷.红 / 殷.切期望B.缱绻. / 蜷.缩齑.粉 / 韭.菜负荷. / 荷.枪实弹C.睥睨. / 亲昵.愧怍. / 酬酢.冠.冕 / 峨冠.博带D.攻讦. / 诘.责嵯.峨 / 嗟.叹稽.首 / 有史可稽.【答案】C【解析】A项dìnɡ;jí/tā; yān/yīn。
B项quǎn/quán;jī/jiǔ;hè。
C项nì;zuò;ɡuān。
D项jié;cuó/jiē;qǐ/j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冈峦徜徉层峦叠障云蒸霞蔚B.罡风蹙眉别出新裁呕心沥血C.取缔媲美雷霆万钧颓垣断壁D.晨曦国粹步履蹒跚残羹冷灸【答案】C【解析】A层峦叠嶂 B别出心裁 D残羹冷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A.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扶贫检查,弄虚作假,其行为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B.“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
C.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
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答案】D【解析】A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这里褒词贬用。
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这里应用“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C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让人”重复。
D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句意明确A.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B.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C.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答案】A【解析】B成分残缺,“互动”后加“方式”,“营造”缺少宾语。
C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引导递进关系复句,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一下。
D表意不明。
“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三传”之一。
B.司马迁所作《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C.屈原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离骚》是现实主义杰作,和《诗经》形成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短篇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答案】C【解析】《离骚》是浪漫主义杰作。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A.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D.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答案】D【解析】A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
B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C下: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D归:动词使动用法。
例句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所以选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若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②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B.而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C.因①不如因.善遇之②因.击沛公于坐D.且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答案】C【解析】A若:①连词,如果;②代词,你。
B而: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修饰。
C因:都是趁机的意思。
D且:①副词,将;②连词,尚且。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璧有瑕,请指示..焉..王。
B.吴之民方痛心C.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答案】C【解析】A指示:指给……看。
B痛心:痛恨。
C以为:认为,与现代汉语的“以为”意思一样。
D 非常:意外之事。
9.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A.求人可使报秦者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C.夫晋,何厌之有?D.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答案】B【解析】A项定语后置句;B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
二、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
”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守西河而秦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①魏公主,而害吴起。
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
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 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
’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
以此卜之。
’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
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
”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
武侯疑之而弗信也。
吴起惧得罪。
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①尚:匹配,多指高攀婚姻。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属.之于子乎属:劝请、邀。
B.捐.不急之官捐:除去C.北并陈蔡,却.三晋却:使……退却D.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坐:因犯……罪【答案】A【解析】属:通“嘱”,委托、交付。
11.以下六句话中,全都..属于吴起离开魏国去楚国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①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②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③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④武侯疑之而弗信也。
⑤吴起惧得罪⑥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⑥【答案】C【解析】①是吴起对田文为相的反应;③是公叔仆人的话;⑥是楚王对吴起的重用。
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吴起在魏国任西河守,在楚国任相。
无论在魏国还是楚国,吴起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B.魏国让田文作相,吴起认为自己功大,应居相位,所以很不高兴。
当他与田文论功后,认识到自己不如田文,说明吴起不乏自知之明。
C.公叔的仆人向公叔献计,让他利用吴起有“节廉而自喜名”的性格,挑拨武侯与吴起的关系, 武侯果然中计,吴起只好逃到楚国。
D.吴起到楚国后,进行政治改革,壮大了军事力量,但是悼王死后,宗室大臣作乱杀死了吴起,太子即位,杀死吴起宗族七十多家。
【答案】D【解析】D项中“太子即位,杀死吴起宗族七十多家”错,太子即位后被灭族的是射杀吴起的人。
【译文】吴起担任西河郡守,很有名气。
魏国设丞相职,以田文为相。
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请允许我和你比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
”吴起说:“率领三军,使士兵以效死拼命为乐,敌国不敢打我们的主意,你和我哪个更强?”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说:“管理百官,使百姓亲近,使府库充实,(在这方面)你和我相比哪个更强?”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说:“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东(进犯),韩国、赵国归顺,(在这方面)你和我相比哪个更强?”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说:“这三点,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何道理?”田文说:“国君年幼,国人疑虑,大臣尚未亲附,百姓尚不守信,在这个时候,是把国政交给你呢?还是交给我呢?”吴起沉默了半天,说:“交给你了。
”田文说:“这就是我位居你上的原因。
”吴起这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担任丞相,娶了魏国公主,而妒忌吴起。
公叔的仆人说:“吴起很容易除掉。
”公叔说:“怎么办呢?”他的仆人说:“吴起为人节廉而喜欢名声。
你趁机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人,而你的国土太小,又与强秦为邻,臣私下担心吴起不会有久留的心愿。
’武侯会说:‘那怎么办呢?’你趁机对武侯说:‘可用把公主嫁给他的理由邀请他,吴起有久留之心就会接受,无久留之心就会拒绝。
用这种办法来猜测试探。
’你再叫吴起一起回你家,然后叫公主对你发脾气,表示看不起你。
吴起见公主轻视你,就一定会拒绝娶公主。
”于是吴起看到公主轻视魏国的丞相,果然拒绝了魏武侯。
魏武侯起了疑心,不再信任他。
吴起害怕获罪,于是离开魏国,立刻前往楚国。
楚悼王平素就听说吴起贤能,一到楚国就让他当了楚国的丞相。
吴起申明法令,除去多余的官位,废除公族中的疏远子孙,(把节省下来的经费)用于养兵。
南面平定了百越;北方吞并了陈蔡,击退了三晋;向西攻打秦国。
诸侯担心楚国强大。
楚国原先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
等到悼王死后,宗室大臣作乱,攻打吴起,吴起跑到悼王停尸的地方,趴在悼王的尸体上,讨伐吴起的人因为射杀吴起,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