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静与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如: 将原语中的静态动词转换成译入语的静态动 ( 1) 沿着 荷 塘是 一条 曲折 的小 煤 屑路。 词也未尝不可 , 但从更高标准测量 , 那样的译 ( 荷塘月色 ) Alongside t he Lot us Pond runs a small cin der foot pat h. ( 朱纯深译) the lot us pond. ( 王椒生译) ( 2) 花坛北面有一株腊梅花, 南端是一丛 南天竹。 ( 王士菁 鲁迅传 ) 文明显逊色许多。那么, 为什么英汉两种语言 都偏爱使用动态动词呢? 笔者认为 , 这至少应 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诠释 : 修辞学、 哲学
g round w orld t o become increasingly elaborate, one can v isulize much of t he food supply even t ually deriving from hydroponic growt h in arti
( 知北游 ) 对此, 韩林德曾这样解释: 圣人 观于天地 , 就是观照生机勃勃的自
九个鲜活的意象, 不仅栩栩如生 , 而且静中有 动 , 以 静 致 动 , 可谓是千古绝句。 再看 Max Weber 的题为 Night 的著名短 诗: F aint er, dimmer, st iller each moment , Now night . 全诗竟没有一个动词 ! 但作者巧妙地运 用了三个形容词比较级来描写 夜色渐黑 这 个变化过程 , 是不用动词 表达动作 的杰出典 范。 那么应该如何解释由静生动的生成机制 呢 ? 我们自然会想到 相对运动 现象: 在行驶 的车上 , 人反而会感到自己是静止的 , 路边原 本静止的树木房屋却是运动的。这和电影画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第 4 期 ( 总第 5 期 )
翻 译 中 的
毕研韬
静
周永秀
与
动
摘要 : 在翻译时 , 人们常常用动态动词代替静态动词, 这就是 化静为动 。 笔者认为 , 化静为动既是写作上变异用词的修辞需要, 也是阅读心理学上方便认知的要求 , 还反 映了东西方关注宇宙运行规律的民族传统。 本文不仅重点分析了化静为动的控制原 则, 还简要探讨了语篇中的以静 致 动现象。 关键词: 翻译; 静态动词; 动态动词 ; 化静为动 ; 以静 致 动 中图分类号 :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9 2536( 2000) 04 0088 03 在 英汉 互 译时 人 们常 常 将源 出 语 ( t he source languag e) 中的静态动词 ( st at ive verbs) 译成目标语 ( the targ et lang uage) 的动态动词 ( dynamic verbs) , 这 就 是译 学 上 的 化 静为 ( 5) T o t he sout h of Huanghe River are t he loft y ranges of T aishan Mount. 巍巍泰山耸立于黄河之南。 对于以上例句, 如果我们按照 对等原则
时还 能在更 短的 时间 内被 检索 提取出 来 。 面的生成原理是完全相同的。而我们在阅读 用符号学的话说 , 表征明显的语符在解码和再 诗篇时 , 随着心目 ( mind s eye) 的 快速扫描 , 编码 ( 包括语符转换即翻译) 时难度较低。 综上所述, 翻译中的 以动化静 既是修辞 学的需要, 也是审美与信息加工的需要 , 还是 一个民族宇宙观的要求。但从本质上讲 , 修辞 也属于美学范畴 , 因为修辞不过是人类对语言 和言语的审美干涉手段之一。 我们还必须指出的是, 翻译中的 以动化 静 并非是绝对机械的原则。一般来说 , 该原 则更适用于单句翻译。在语篇中, 有时为了营 造安宁祥和的氛围, 或者是为避免因连续使用 动态动词而增加感知难度 , 人们反而会倾向使 用静 态动词甚至不 用动词。如 马致远的 秋 思 : 枯藤 / 老树 / 昏鸦 , 小桥 / 流水 / 人家 , 古道 / 西风 / 瘦马 。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该词只 用了两个 动词: 一个是趋 向动词 下 , 另一个是静 态动词 在 。尤其是前三 句, 作者创造性地使用了九个名词词组刻画了 90 原来静的图象被迅速串联组合起来 , 静的物体 也就动了起来。
A path paved w it h coal dust zigzags along 美学和认知心理学。 一 、修辞学 在写作上, 衡量文章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
A w int er plum stood on t he northern end 是 用词宽度 ( vocabulary variation) 。也就是 of t he t errace, and a nandina on t he sout hern 说 , 如无其他修辞需要, 写作中要尽量避免重 end. 复使用同一词( 组) , 而倡导运用同义词( 组) 等 ( 3) 水边山势陡峭。 多种替代手段 , 以使文章富于变化 , 增强可读 T he hill drops sharply dow n int o t he 性 。如: w ater. ( 6 ) T he f irst delivered f our thousand ( 4) T hough our challenges are f earsome, M ont gomery Wards. T he second brought four so are our st reng ths. t housand Sears, Roebucks. I don t know w hat ( Bill Clint on: A New Season of American t his one has, but I m sure it w ill be four t hou Renew al) sand of somet hing. 我们面临惊人的挑战 , 但我们同样具有惊 ( John G. H ubbell: Big Bucks T he Easy Way) 人的力量。 ( 7) Indeed, as one im agines the under 88
注 释: 例 ( 1) 、 ( 2) 、 ( 3) 均引 自王 治 奎 大学 汉 英翻 译 教 程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1999 年 , 第 99 页。 潘绍 嶂 , 英 语 修辞 与 写作 , 上 海 交 通大 学 出 版 社 , 1998 年 , 第 112 页。 章振 邦 , 新 编英 语语 法 ( 上 ) , 上 海译 文出 版社 , 1990 年 , 第 400 页。 马克思、 恩 格斯 德 意志 意识 形 态 卷 1, 马恩 全 集 中文 本 , 卷 3, 第 34 页。 梁钊韬 , 文化人类学 , 中山大 学出版社 , 1991 年 , 第 324 页。 韩林 德 , 镜 生 象 外 , 三联 书 店 , 1996 年 , 第 276 页。 朱 光 潜, 、 、 西 方美 学 史 ( 下 )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 社 , 1999 年 , 第 659 页。 . M . 维里契科夫斯基著 , 孙晔等译 现 代认 知心理学 , 社会 科学 文献 出版 社 , 1988 年 , 第 113 - 114 页、 第 37 页、 第 57 页。
绘 运动 的语言符号为什么也比刻画 静态 的语符更容易被感知呢? 笔者认为 , 现代信息 加工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该理论认为, 人 是个 通过能力 有限的信道 。但人不是消 极的通道 , 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工信息。由 于注意是一种过滤器 , 所以特征越明显的客体 信息越易于被分类、 加工、 储存、 检索 , 而且加 工水平越高的信息检索时费时越少。至于语 言符号, 因为 静态动词 是一种相对模糊的语 符而 动态动词 相对具体形象 , 换言之 , 动态 动词 所承载的信息更具体深刻 , 加工分类时 所消耗的短时记忆容量少 , 人能够更迅速地形 成 图式视觉客体 。同时 , 这类表征明显的信 息一旦被感知就能被更长久地储存 , 而在需要
( 作者单位 : 毕研韬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周永秀 泰安教育学院外语系 )
பைடு நூலகம்
在谈到 语言和社 会的关系 时, 马 克思曾 说: 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 语言是 一种实践的、 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自 己存在的、 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 , 只是由于需要, 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 产生的。 语言和社会的这 种特殊关系决定 了 每一种语言, 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该民 族的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水平, 凝结着这个 民族人们经过长期实 践所积累的知识。 那 么, 汉语和英语均偏爱 动态动词又 说明什么 呢? 中国文化 认为 动 为万 物之本。子曰 : 智者乐水 , 仁者乐山 ( 论语 雍也 ) , 就是说 智者勤于动脑, 敏于思考 , 而仁者宽厚待人, 心 静如山。在道家哲学中, 动 是万物之源。老 子说 ,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 道法自然。庄 子则进一步揭示了至 ( 圣 ) 人和 道 的关系: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四时明法而不议 , 万 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 ,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 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 大声不作, 观于天地之 谓也 。
f icially illuminated areas underground. ( Isaac 然 , 观照群动不息的万象, 从观照中感受美, 并 Asimov: T he New Caves) 获得宇宙永恒 、 天地无限、 生机长存的审美解 就词汇意义而言 , 英语动词可分为动态动 词( dy nam ic verbs) 和静态动词( stative verbs) , 但 英语动词绝大多数是动态动词 。与此相 似, 汉语动词中表示 动作 、 发展 、趋向 等 的动态动词也占绝对多数。如果在行文中只 用数 量极其有限的 静态动词 表示处所、 状 态, 那文章将会因用词单一而乏味无趣 ; 而如 果能化静为动 , 用数量庞大, 具体形象的动态 动词表示 状态 , 我们的文章无疑会陡添无限 生机。 二、哲学 美学 悟 , 从而进入与自然之道融合一体的精神绝对 自由的审美境界 。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 圣人能够通过观察日 月轮回、 四季更替、 风云变化而悟出宇宙运行 之道, 揭示自然规律和人生真谛。圣人的主要 社会价值也就体现在观察事物的运动并概括 出其规律来。富有东方神秘色彩的阴阳 八 卦、 阴阳 五行说从根本上探讨的都是世间万 物的动态关系。 而西方哲学也认为 动 比 静 更具本质 意义。在马克思那里 , 运动是永恒的, 静止是 相对 的 。德 国 启 蒙 运 动 的 代 表 人 物 莱 辛 ( L essing, 1729 1781) 认为 , 如 果诗要 勉强 写物体美, 只有化静为动, 化美为媚 ( 动态美 ) 或是只写美的效果而不写 物美本身。 莱辛 明确指出, 诗 ( 语言) 不能描写物体美; 如必须 勉而为之, 就只能化静为动了。既然汉语文化 和英语文化都强调描绘物体 动态 的哲学意 义 , 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行文时人们总是倾 向选择动态词语了。因此也就容易理解在翻 译中用 动态动词 取代 静态动词 是一种常 见的审美干涉手段。 三、 认知心理学 现代神经生理学发现, 存在着感觉加工 的位相的和张力的通道, 他们选择性地指向于 分出可见情景的低高空间频率。 前者对 冲击性 信息、 大斑点的存在、 广阔视野内客 体的运动和出现迅速作出反映。后者则与细 节的、 集中的分析有关 , 对亮度的明显下降、 精细线条、 小的布局起反映。 显然, 该发现 较好地解释了 运动着的或与周围环境差异明 显的物体更容易被注意感知 这一事实。但描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