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符号互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类是符号的使用者; (2)符号性交往; (3)互动和角色领会; (4)互动、人类和社会;
5
Leabharlann Baidu
4.符号互动论的几大学派
(1)布鲁默及芝加哥学派; (2)库恩及依阿华学派; (3)戈夫曼的戏剧分析理论。
6
三、符号互动论优、缺点
1.优点: (1)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具有主观能动 性而不是简单的被动体,这是理解人类社会 时不可忽视的方面; (2)注重微观研究,重视人际人际互动的过程, 强调每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条件; (3)重视对现实生活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 中得出理论,有助于人们研究现实的、实际 的问题。
13
4.托马斯:情境定义
(1)认为人们相互调适的过程是通过情境定义 完成的; (2)情境的含义: A,个人或社会进行活动的客观条件,即各种价 值观、经济、社会、宗教、知识等的整体; B,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先存态度; C,情境定义,即对于条件、状况和态度意识的 比较清楚的概念。
14
二、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9
第二节 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一、詹姆斯、库利、托马斯、杜威等对符号 互动论的影响 1.詹姆斯(1842~1910)美国哲学家、心理学 家 (1)习惯与本能; (2)自我的四种类型:物质我、精神我、社 会我、纯粹的我
10
“社会我”的三重含义:
A,“自我”至少在某些方面是来源于经验 B,社会我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派生物; C,人类本能地追求得到社会上他人的承认, 并据此衡量自我的价值。
A,理想化表演; B,神秘化表演; C,补救表演。
27
25
2.主要思想
(1)戏剧分析
A,剧场; B,前台 布景; 个人门面; C,后台 D,剧组。
26
(2)印象管理

所谓印象管理,就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如 何努力去反映一系列故意或有意性的行动, 如制作场景、有意性的渲染气氛等。同时, 也包括演员努力去反对一些非期望性的行动, 如非有意性的姿态、不合时宜的突发之举等。
24
二、戈夫曼的戏剧分析思想
1.生平与著作(1922~1982) 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获美 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布鲁默的学生。 1958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 学系任教,晚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 1959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1963年,《公开场合中的行为》,1966 年《相遇》。
7
2.缺陷
(1)过于强调人的主观因素、主观心理意 识、忽视了客观实际;过于强调表现出 来的、为人们所认识到的东西,对事物 内在规定性认识不足; (2)过于强调每个个别人的因素,没有看 到作为整体的社会结构、制度等的作用;
8
2.缺陷
(3)过于微观,只能研究个人或小群体, 无法研究大规模的、总体的社会现象; (4)方法论上片面强调感觉、直觉的重要, 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的真实 性。
1.生平与著作 1863年出生于美国马州,1888年获哈佛 大学学士学位,后到德国深造。1891年 受聘任教于密执安大学哲学和心理学系, 并结识杜威、库利等人。1894年去芝加 哥大学任教,直至逝世。 主要著作:《心智、自我与社会》
15
2.米德的理论假设
A,人类机体生理的弱点迫使他们与群体 中的他人进行协作,谋求生存; B,在以上过程中,那些有利于合作、从 而有利于生存或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 下来。

18
(3)社会

主要论述:(1)社会制度与结构是如 何产生的?(2)社会控制是如何实现 的?(3)社会和它的制度是如何维持 和延续的?(4)如何认识社会变迁?
19
第三节 符号互动论的发展
一、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1.生平与著作 1900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28年获芝 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8~1952年间一 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代表作:1969年《符号互动论:观点和 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第三节 符号互动论的发展
1
第一节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特征
一、概况

美国本土性的社会学理论,萌芽于20世纪 初,20~40年代发展到高峰。受实用主义 思想影响发展起来,美国芝加哥学派对此 理论做出重大贡献。
2
二、主要观点
1.布鲁默概括的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假设: (1)人类对待事物的行为是以事物对他们 的意义为基础的; (2)这些意义乃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3)通过个人对各自所遇到的符号所作的 解释过程,这些意义得到修正和运用。
16
3.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1)心智 具有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 A,把客体符号化; B,悄悄预演针对这些客体可选择的行动 方案; C,选择合适的方案。
17
(2)自我
是人的主观意识的核心,人们不是天生 就有自我概念,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 程中逐渐获得的。 A,玩耍阶段; B,游戏阶段; C,概化阶段。
11
2.杜威(1859~1952)
(1)实用主义哲学,强调人类调整自己以 适应环境的过程; (2)认为刺激因素并不存在于个人追求的 活动之外,而是在行动的内容之中; (3)认为社会是由众多的协作团体构成的, 社会科学以及哲学应将日常生活状况和 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12
3.库利:“镜中我”
(1)“镜中我”:人们总是在想象别人对 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 “镜中我”的三个阶段: A,感觉阶段; B,解释或定义的阶段; C,自我反应阶段。
3
3.主要特征(布鲁默)
(1)人类社会是由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人组 成的; (2)个人的行为是构造而非不经意的举动, 它是个人经由自我定义、注意与解释其 行动的处境而一步一步地构造而成的; (3)群体行动或集体行动是由联合个人行 动而成的,由人们彼此解释或考虑各自 的行动所产生的。
4
3.主要特征(乔纳森· 特纳)
22
(3)互动的结构与过程


关于结构的观点:A,有些社会结构之 所以重要,在于它们参与了解释过程以 及随共同行动而来的意义的过程;B, 社会互动不是角色互动,而是人与人之 间的互动。 共同行动是由参与者共同定义的。
23
(4)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
A,理论建构的方法 通过第一手观察和参加一个群体; B,敏感性概念 C,归纳法 D,调查方法 探索和检验。 E,定性分析。
20
2.学术思想
(1)互动的解释过程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


非符号互动:刺激——反应; 符号性互动:刺激——解释——反应。
21
(2)符号互动论的三大基本前提

A,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 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 B,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 C,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自 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