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翻译--教师版
《师说》的特殊句式找出,并按原句+句式+翻译
《师说》的特殊句式找出,并按原句+句式+翻译1. 师说中的特殊句式1.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2.惑之不解-宾语前置3.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4.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5.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7.其可怪也欤-判断句8.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9.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10.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1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13.则曰-省略句拓展内容:《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
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1.之:结构助词,的。
学者:研究的人。
2.行业:一般指古代经典、历史、诸子百家之学、古文写作。
3.人直到出生才知道真相。
它指的是知识和理性。
语本《论语·述而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次也。
’”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明之的人。
4.闻道:语本《论语·里仁闻道,夕死可矣。
'”闻,听见,引伸为懂得。
道:儒家之道。
5.因此向他学习:跟随他(和。
老师,意动用法,to。
为师。
2. 《师说》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人非生而知之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被动句:不拘于时。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倒装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闻道也固(亦)先乎吾;而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学于余。
生乎吾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 【《师说》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找到参考书了~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词类活用:吾从而师之-师-名词作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古今异义: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小学-古:小的方面今:学校众人-古:一般人今:表示很多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ou四声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u二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惑之不解-宾语前置不拘于时-被动,状语后置学于余-状语后置耻学于师-状语后置。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资料教师版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一、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做谓语的句子。
往往不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练习:1、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们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儿。
2、力学不倦,自力者也。
努力学习永不倦怠,才是靠自己的努力进取获得成功的人。
3、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特殊句式(教师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9.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一)、用“…….者,……也”来表示。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四)、用“…….也”来表示。
这有两种情况:(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五)、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天下为公。
(六)、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七)、用“是”表示判断。
斯是陋室。
(八)、否定判断句,用“非……也”表示,“非”翻译成“不是”,“也”字不翻译。
韭士之怒也。
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便要(之)还家。
三、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一)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三)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帝感其诚。
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五、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一、阅读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老师用
文言句式判断句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5、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句式特点:……者,……也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夫战,勇气也。
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粟者,民之所种。
8、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句式特点:……,……者也;……,……也;……者,……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此天子气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此亡秦之续耳。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是寡人之过也。
7、是亦走也。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句式特点:此……;是……译为“这(是)……”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4、不知木兰是女郎。
5、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句式特点: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臣本布衣。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7、且相如素贱人。
8、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
句式特点:通过副词“乃”“即”“则”“皆”等表判断。
译时将判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荀卿,赵人。
2、秦,虎狼之国。
3、刘备天下枭雄。
4、此人力士。
5、此子贤者。
句式特点:没有词语标志,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可以转化为“……者,……也”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予本非文人画士。
文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教师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
文言文阅读——特殊句式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判断句判定判断句的方法有二:一是看外在语言标志,“……者……也”“……也”“……者……”,以及副词“皆”“诚”“则”“乃”“必”“非”“本”等。
二是从特征入手,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破灭之道”就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
“是”字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偶尔有作判断动词的。
例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也”才是判断标志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答案:D(D项①为被动句,②为判断句。
其他三组均为判断句。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B.秦,虎狼之国C.无恻隐之心,非人也D.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答案:D(D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二、被动句判断被动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
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为”“为……所……”或“……为所……”。
②“于”或“受……于……”。
③“见”或“见……于……”。
④“被”字。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
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含有被动意,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
(3)巧借“添”“变”二法。
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
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
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终必不蒙见察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答案:D(D项为状语后置句。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答案:D(D项①为状语后置句;②中的“见”字不表被动,而是表示“对我怎么样”。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季氏将伐颛臾》1、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是:是社稷之臣也(这是,表判断)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正确,形容词)(2)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动词)君有疾在腠理(小病,名词)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急速地,副词)(3)夫: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指示代词,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成年男子的统称,“夫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句首发语词)(4)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阻止)(5)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是谁之过与(过错,名词)过犹不及(超过,动词)(6)相:将焉用彼相矣(辅助者,名词)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助,动词)(7)固:固而近于费(坚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8)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军事行动)天下事有难易乎(事情)不事产业(从事)(9)辞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作动,编借口、找借口)(10)来、安既来之,则安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使……来归顺,使……安定下来)2、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结构后置)译:季氏将对颛臾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尔)(宾语前置)译:这恐怕要责备你吧。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译:这是鲁国的臣属啊(4)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之为)(省略句)译:从前先王让它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
(5)何以伐为?(宾语前置)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词结构后置)译: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出,龟甲和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
(7)谋动干戈于邦内(介词结构后置)译:谋求在国内发动战争。
《寡人之于国》1、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2、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数: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shù几,几个)蒙冲斗舰乃以千数(shǔ计算)数罟不入洿池(cù密,与“疏”相对)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ò屡次)(2)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野芳发而幽香(开放)(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通“只”,只是)中通外直(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4)兵:非我也,兵也(兵器)兵刃既接(兵器)穷兵黩武(战争)草木皆兵(士兵)(5)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shēng,尽)驴不胜怒,蹄之(shēng,能承受)日出江花红胜火(shèng,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shèng,优美)(6)王: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大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动词,称王)(7)凶: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形容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8)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加)今:(增加)(9)走:弃甲曳兵而走古:(跑)今:(行走)(10)填:填然鼓之古:(拟声词,鼓声)今:(动词,填入)(11)鼓: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12)生、死、丧:使民养生丧死(生、死:形作名,活的人,死的人;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13)树:树之以桑(名作动,栽种)(14)衣:五十者可以衣帛(名作动,穿)(15)谨: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16)罪:王无罪岁(名作动,归咎)3、特殊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是亦走也(判断句)译:这也是逃跑啊(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译: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教师版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一)名词活用为意动词1. 父利其然也。
利,名词用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伤仲永)2. 故人不独亲其亲。
第一个“亲”,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亲。
3. 心乐之。
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了(小石潭记)(二)名词活用为动词4. 鞭数十。
鞭,原意为鞭子,名词,此处意为“用鞭子打”。
(童趣)5.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策,原指记事的册子,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6.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
(口技)7. 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狼)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
(陋室铭)9.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陋室铭)10. 惟吾德馨。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指居室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陋室铭)11. 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桠。
(爱莲说)12. 石青糁之。
糁,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涂染的意思。
(核舟记)13. 巨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核舟记)14. 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指结霜。
(三峡)15. 皆披发文身。
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三峡)16.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标,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
(观潮)17.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客此。
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湖心亭看雪)18. 策之不以其道。
策,鞭策,驱使。
(马说)19.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
(送东阳马生序)20.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袍敝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送东阳马生序)21. 手自笔录。
手,名词用作动词,动手。
(送东阳马生序)22.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名词,太守,官名,这里用作动词,做……太守。
(楼记)23. 名之者谁?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醉翁亭记)24. 泉而茗者。
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
高一语文查缺补漏学案之文言句式与翻译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高考中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
★判断句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1.典型例句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④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⑥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⑦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典型例句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③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④梁文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⑨不知木兰是女郎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为、是”等。
3.典型例句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秦,虎狼之国。
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对接高考1.翻译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答案:傅先生是天下有才德的人,我尚且不能成为他的朋友,你是什么人,竟敢叫他的名字!★被动句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①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⑦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⑨若属皆且为所虏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1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①帝感其诚②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感斯人言。
④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辨析:①慈父见背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文言文特殊句式语文翻译
于是,匡人益围之,夫子笑曰:“吾闻之,君子之乐,非乐富贵也,乐道也。
吾之道,仁也,义也,礼也。
今匡人围吾,吾不以为忧,盖吾道所乐也。
”匡人闻夫子之言,不解其意,乃问曰:“夫子之乐,既非乐富贵,又非乐道,吾人固不知其所乐何事也。
”夫子答曰:“吾乐在山水之间,乐在与人相与之中。
山水之间,清静无为,可以养吾心性;与人相与之中,可以广吾德行。
此吾之所以乐也。
”匡人曰:“然则夫子乐山水,乐与人相与,何以不惧匡人之围也?”夫子曰:“吾之所以不惧者,盖吾知天命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吾性仁,吾道义,吾教礼。
匡人围吾,吾固知其非吾道也,故不惧。
”匡人闻夫子之言,心中敬服,乃解围而去。
夫子于是遂游于匡之外,心无挂碍,乐亦无穷。
夫孔夫子,圣人也,其言简而意赅,其行高而不可及。
故其文虽古,而其义甚明。
今试译夫子之言,以晓后世:孔子游于匡地,匡人将之围困数重。
夫子不忧不惧,言曰:“天生斯民,以养其性。
吾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吾性好山水,故游于此。
今匡人围我,我不惧,盖吾性所好也。
”于是,匡人围困更甚,夫子笑曰:“吾闻君子之乐,非乐富贵,乐道也。
吾之道,仁义礼也。
今匡人围我,吾不以为忧,盖吾道所好也。
”匡人闻夫子之言,不解其意,乃问:“夫子之乐,非乐富贵,非乐道,吾人固不知其所乐何事也。
”夫子答曰:“吾乐在山水之间,乐在与人相与之中。
山水之间,清静无为,可以养吾心性;与人相与之中,可以广吾德行。
此吾之所以乐也。
”匡人曰:“然则夫子乐山水,乐与人相与,何以不惧匡人之围也?”夫子曰:“吾之所以不惧者,盖吾知天命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吾性仁,吾道义,吾教礼。
匡人围我,吾固知其非吾道也,故不惧。
”匡人闻夫子之言,心悦诚服,乃解围而去。
夫子于是游于匡地之外,心无挂碍,乐亦无穷。
孔子之言,虽古而不失其义,其文虽简而意深。
译者谨以文言文译之,以传之后世,使后人得以领悟夫子之道。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文言文中表示判断的句子。
其特点是句末用“也”字或不用“也”字。
例如:1.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翻译:陈胜是阳城人。
2. 然而好事者必多方以求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然而好事的人必定多方寻求。
二、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句子成分的位置颠倒的句子。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主谓倒装主谓倒装是指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
例如:1. 然不自知其昏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然而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昏庸了。
2. 然而天以五十载而一旦断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然而天意使它经过五十年而突然断绝。
2.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是指宾语放在谓语之前。
例如:1. 吾闻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孟子·离娄上》)翻译:我听说君子爱人是以德,小人爱人是以姑息。
2. 虽使普天下之女子,莫不欲以为夫,而吾岂得专此美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即使让普天下的女子,没有不想成为我的妻子的,我怎么能独占这美事呢?3.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是指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如: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士人为知己而死,女子为悦己而打扮。
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所以写下这篇文章,等待那些观察民风的人得到它。
三、省略句省略句是指省略了句子成分的句子。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主语省略主语省略是指省略了主语。
例如:1. 汤之问棘也是已矣。
(《庄子·逍遥游》)翻译:汤询问棘的事情也就这样了。
2.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虽然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2. 谓语省略谓语省略是指省略了谓语。
例如: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士人为知己而死,女子为悦己而打扮。
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
原文:苏秦说齐宣王曰:“大王,臣闻之,周之亡也,以无力也;秦之强也,以有辅也。
今大王之力,不弱于周,而有辅之者,则齐必兴矣。
”翻译:苏秦向齐宣王进言道:“大王,我听说,周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力量不足;秦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辅佐之臣。
如今大王您的力量并不比周朝弱,如果有辅佐之臣,那么齐国必定能够兴盛。
”特殊句式分析:1. “臣闻之”:-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 分析:在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有时会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形成宾语前置的结构。
这里的“臣”是宾语,“闻之”是动词短语。
2. “周之亡也,以无力也”:- 特殊句式:判断句。
- 分析:在古汉语中,判断句通常用“也”字来表示判断。
这里的“周之亡也”表示周朝灭亡的事实,“以无力也”表示灭亡的原因。
3. “秦之强也,以有辅也”:- 特殊句式:判断句。
- 分析:与上句类似,这是另一个判断句,表示秦国强大的事实,“以有辅也”表示强大的原因。
4. “今大王之力,不弱于周”:- 特殊句式:状语后置。
- 分析:在古汉语中,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成分)有时会置于句末,形成状语后置的结构。
这里的“不弱于周”作为状语,修饰“大王之力”。
5. “而有辅之者,则齐必兴矣”:- 特殊句式:条件句。
- 分析:这句话中,“而”字引导了一个条件状语从句,“有辅之者”是条件,“则齐必兴矣”是结果。
这种结构在古汉语中较为常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战国策》中的这段话运用了多种文言文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在古汉语中非常典型,反映了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通过对这些句式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掌握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季氏将伐颛臾》1、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是:是社稷之臣也(这是,表判断)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正确,形容词)(2)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动词)君有疾在腠理(小病,名词)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急速地,副词)(3)夫: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指示代词,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成年男子的统称,“夫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句首发语词)(4)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阻止)(5)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是谁之过与(过错,名词)过犹不及(超过,动词)(6)相:将焉用彼相矣(辅助者,名词)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助,动词)(7)固:固而近于费(坚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8)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军事行动)天下事有难易乎(事情)不事产业(从事)(9)辞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作动,编借口、找借口)(10)来、安既来之,则安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使……来归顺,使……安定下来)2、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结构后置)译:季氏将对颛臾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尔)(宾语前置)译:这恐怕要责备你吧。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译:这是鲁国的臣属啊(4)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之为)(省略句)译:从前先王让它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
(5)何以伐为?(宾语前置)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词结构后置)译: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出,龟甲和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
(7)谋动干戈于邦内(介词结构后置)译:谋求在国内发动战争。
《寡人之于国》1、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2、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数: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shù几,几个)蒙冲斗舰乃以千数(shǔ计算)数罟不入洿池(cù密,与“疏”相对)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ò屡次)(2)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野芳发而幽香(开放)(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通“只”,只是)中通外直(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4)兵:非我也,兵也(兵器)兵刃既接(兵器)穷兵黩武(战争)草木皆兵(士兵)(5)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shēng,尽)驴不胜怒,蹄之(shēng,能承受)日出江花红胜火(shèng,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shèng,优美)(6)王: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大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动词,称王)(7)凶: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形容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8)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加)今:(增加)(9)走:弃甲曳兵而走古:(跑)今:(行走)(10)填:填然鼓之古:(拟声词,鼓声)今:(动词,填入)(11)鼓: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12)生、死、丧:使民养生丧死(生、死:形作名,活的人,死的人;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13)树:树之以桑(名作动,栽种)(14)衣:五十者可以衣帛(名作动,穿)(15)谨: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16)罪:王无罪岁(名作动,归咎)3、特殊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是亦走也(判断句)译:这也是逃跑啊(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译: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文言文翻译特殊句式
夫读书者,所以博闻强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然而,读书之道,非同寻常,其间句式,亦颇为奇特。
今试以文言文之特殊句式,译其大意,以飨读者。
一、倒装句昔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此句中,“读书破万卷”为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破万卷读书”。
此句意谓:读书若能破万卷,则下笔自如有神。
二、省略句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句中,“之”字省略,完整句应为“学而时习之者,不亦说乎?”意谓:学而时常复习之,不亦愉快乎?三、宾语前置句孟子云:“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此句中,“得其所哉”为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得所哉得哉。
”意谓:得到你所期望的,得到你所期望的!四、判断句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此句中,“也”字为判断句标志,意谓: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穷。
五、疑问句屈原问:“吾将何之?”此句中,“何之”为疑问句,意谓:我将去哪里?六、被动句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此句中,“传道授业解惑”为被动句,意谓:教师的作用在于传授知识、教导学业、解答疑惑。
七、并列句诸葛亮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句中,“非……无以……”为并列句,意谓:不淡泊无以明志,不宁静无以致远。
八、条件句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此句中,“不如……”为条件句,意谓: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所学。
九、转折句墨子曰:“天下莫不以孝悌为重,而我独以廉耻为重。
”此句中,“而”字为转折句标志,意谓:天下没有人不以孝悌为重,而唯独我以廉耻为重。
十、因果句老子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此句中,“以其……是以……”为因果句,意谓:民之所以饥,是因为他们的上级征收的税太多,所以饥。
总之,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丰富多彩,通过上述十种句式,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先贤们的智慧与才华。
如今,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掌握其词句,更要深入理解其内涵,从而汲取古代文化的精髓。
2、《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学案(教师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学案(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虽然在高考中不是每年必考,但是临场事实上无法回避。
不少考生因缺少特殊句式意识而出现强行翻译的情况。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考生最需要在翻译的“老君炉”中不断炼就准确判断特殊句式的“火眼金睛”,重点解决那些临场翻译中最不应该忽视的句式问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
妙达钟律,遍工八音。
造玉磬以献于齐。
又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
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
开皇初,沛国公郑译等知乐,初为黄钟调。
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
后译乐成奏之,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
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
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
将死也,取其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
(选自《隋书》)(1) 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万宝常)用筷子敲击,定其音调的高低,五音配齐,敲击起来,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被当时的人大为赞赏。
(得分点“谐于丝竹”,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时提前;“为……所”,被动句。
)(2) 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隋文帝叫万宝常来,询问他这首曲子可不可以,万宝常说:“这是亡国之音,难道是陛下您该听的音乐吗!”(得分点“不”,通“否”;“此亡国之音”,判断句。
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解读——教师版
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解读文言文常见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基本相同,常见句子结构“(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句末点号”。
但是,也存在大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即文言特殊句式,也并不难掌握。
在古文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这些特殊句式大多都是有固定的格式,或有一定的语言标志等规律的。
掌握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或规律,有利于准确翻译文言语句和读懂文言文。
知识网络图解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固定句式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知识梳理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在翻译时要加上判断词“是”。
1、以“者”或“也”为标志的判断句:(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②此天子之气也。
(《鸿门宴》)③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3)“……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无标志的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教师版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教师版一、复习目标帮助学生掌握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对复杂句式和语法的理解能力,为解答文言文阅读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复习内容1、判断句(1)形式:一般以“者……也”或“……者……”的形式结束,如“孟子者,儒家五常之代表也”。
(2)标志词:主要标志词有“为”、“乃”、“即”、“则”、“皆”、“敢问”等。
(3)解析:在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通常没有逗号隔开,而是用判断词来表示判断。
2、被动句(1)形式:句中缺少主语,且使用被动词,如“见”、“被”、“为”、“为……所……”等。
(2)标志词:主要有“见”、“被”、“为”、“为……所……”等。
(3)解析:在被动句中,主语不是动作的执行者,而是接受动作的承受者。
3、省略句(1)形式: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些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2)标志词:根据上下文意可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3)解析:在省略句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文意进行推断和补充。
4、倒装句(1)形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2)标志词:无特定标志词,需要根据上下文意判断。
(3)解析:在倒装句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文意进行理解。
5、固定句式(1)形式:固定的搭配和表达方式,如“何……之有”、“如……何”、“唯……是……”等。
(2)标志词:根据固定搭配和表达方式进行判断。
(3)解析:在固定句式中,各个词语之间有着固定的语法关系和意义联系,需要根据固定搭配进行理解和记忆。
三、复习方法1、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知识点,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2、结合历年高考真题进行讲解和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4、布置适当的练习题和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复习进度本复习教师版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下进度仅供参考:1、判断句(1课时)2、被动句(1课时)3、省略句(1课时)4、倒装句(1课时)5、固定句式(1课时)6、综合练习与讲解(2课时)五、复习效果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和综合练习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复习效果。
文言文翻译带特殊句式
孔子闻言,心中大喜,遂与老者交谈。
孔子问:“老丈隐居于此,有何所好?”老者答曰:“吾喜读经史,尤好山水之间,与天地共呼吸,与自然为伴侣。
”孔子曰:“吾闻君子之交淡如水,老丈与天地山水之谊,可谓淡矣。
”老者微笑曰:“然也。
吾与天地山水之谊,非淡薄也,乃出于至诚,如水之润物无声,如风之拂面不惊。
”孔子闻言,感慨万分,遂曰:“老丈之言,使吾受益匪浅。
吾欲求一良策,使吾得与天地山水结缘,可否赐教?”老者沉思片刻,曰:“吾有一策,但需君子之心,方能行之。
”孔子曰:“愿闻其详。
”老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山水之灵性曰润。
君若欲与天地山水结缘,须心怀慈悲,广施善行,方能感动天地,润泽山水。
”孔子问:“老丈所言,吾虽闻之,然不知如何践行。
”老者曰:“践行之道,莫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者,修身养性,使之纯洁无瑕;齐家者,和睦家庭,使之幸福美满;治国者,为民请命,使之安居乐业;平天下者,以德服人,使之和谐共处。
”孔子曰:“老丈所言,吾心悦诚服。
然吾欲求一具体之法,以践行老丈之教。
”老者微笑曰:“君欲求具体之法,吾有一言相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孔子听罢,心悦诚服,遂拜老者为师,求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孔子与老者结伴而行,遍访名山大川,访求贤士,广结善缘,践行老者之教。
岁月如梭,孔子年过不惑,而所学所得,已使天下归心。
孔子感慨万分,遂著《论语》一书,传之后世,教化万民。
其言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之教,传遍四海,使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得以繁荣昌盛。
孔子与老者之谊,亦传为千古佳话,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
然世间事物,皆有其因果循环。
孔子虽学富五车,然亦不能免于生死轮回。
孔子离世后,其精神与智慧,犹如日月星辰,照耀着后世子孙,成为中华民族之瑰宝。
时至今日,吾辈仍应铭记孔子之教,践行老者之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学案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四大类。
其中倒装句又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又称介词结构后置或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又称谓语前置)四种类型。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
根据这一考点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备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复习要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
二是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
一、温故知新,掌握规律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句式特点。
第一组1、大王来何操?2、沛公安在?明确:此为宾语前置的典型形式: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奚、曷、胡、孰、安、焉。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明确:此为宾语前置的典型形式: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其格式为:否定词+代词宾语+谓语动词。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5、何厌之有6、唯利是图7、惟弈秋之为听明确:此为宾语前置的典型形式:用“之”“唯/惟……是……”“唯/惟……之/之为……”作标志词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其结构形式为:宾语+之+谓语动词、唯/惟+宾语+是/之/之为+谓语动词。
翻译是“唯/惟”可译为“只”“只是”,“之”“是”“之为”不译。
8、何以战?9、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0、一言以蔽之。
明确: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第二组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马之千里者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明确:定语后置句规律一:“之”做定语后置的标志(中心词+之+定语)规律二:“…之…者”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中心词+之+定语+者)规律三:“……者”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中心词+定语+者)规律四:“…而…者”做定语后置的标志词(中心词+而+定语+者)规律五: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中心词+数量词)第三组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具告以事。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明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状语后置的主要标志词是“以”和“于”,当句中的“乎”相当于“于”时也可以作状语后置的标志词。
第四组1、甚矣,汝之不惠。
2、美哉,我少年中国!3、不仁哉,梁惠王也!4、渺渺兮余怀。
明确:因为语言表达需要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种谓语前置句式,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第五组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明确:省略句,省略主语。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明确: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明确: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6、赐之彘肩明确:省略介词“于”或“以”。
7、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明确:省略分句。
以上两个句子补充完全应为“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第六组1、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3、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茅屋为秋风所破7、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明确: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被动句的标志词有“见”“见…于…”“于”“受”“受…于…”“为”“为……所……”“……为所”“被”等等。
8、戍卒叫,函谷举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0、王之蔽甚矣!1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明确:此为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
第七组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4、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明确:判断句。
判断句最主要的形式是用“者”、“也”作标志词表判断。
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者,……也。
”2.“……,……也。
”3.“……者,……。
”4.“……者也。
”5、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明确: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动词“是”和指示代词“是”的区别)7、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梁父即楚将项燕。
10、环滁皆山也。
11、此亡秦之续耳。
明确:判断句还可以用“乃”“则”“即”“皆”“诚”“耳”等表判断。
12、荀卿,赵人。
13、刘备天下枭雄。
明确: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构成主谓式表判断。
14、非我也,兵也。
15、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1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17、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18、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明确:“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可以表示否定的判断。
二、举一反三,运用规律(一)、选择题①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C )A.时人莫之许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B )A.陈胜者,阳城人也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③下列各句中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C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童子何知C 纤歌凝而白云遏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④选出和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C )例句:何厌之有?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臣之客欲有求于我C.忌不自信D.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⑤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两项( AE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E同舍生皆被绮绣 F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G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⑥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B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⑦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
1.甚矣,汝之不惠2.请其矢,盛以锦囊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4.梁,吾仇也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6.其势弱于秦7.痛哉斯言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9.何以谓之文也A.1、7/2、6/3、5/4/8/9B.1、4/2、3/5、6/7/8/9C.1、2/3、4/5、8/6/7/9D.1/2、3、4/6/7/8/9⑧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D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二)、综合练习1、翻译下面这个句子,指出它包含了哪些特殊句式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资治通鉴》)译文:荆州的那些依附曹操的百姓,是被兵势所逼罢了,不是真心臣服。
定语后置句:荆州之民附操者被动句省略句:逼(于)兵势判断句:非心服也2、翻译下列文段中划线的句子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
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自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译文:(1)五官中没有哪一个比眼睛更能明察的,脸面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2)有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讨厌镜子的客人(3)看世间赞许的美人,很少合自己意的,却不知道自己脸上的黑点,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
(三)、高考链接1、(2015年全国1卷)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译文:金人虽然没有索要我,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关键点:宾语前置句“不吾索”)2、(2015湖南卷)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3分)译文: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得分点:“使”1分,两个“为”1分,“不能我救”1分)3、(2014重庆卷)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分析:“何难之有”宾语前置。
译文: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的4、……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
(2014·重庆卷)分析:“之问寒温表庆贺者”后置。
译文:……问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亲戚朋友很多,肩挨肩,脚跟脚。
5、【2017山东卷】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
分析:“辙辞以疾”状语后置译文:每次有宴会游乐,就以生病为托辞/推辞,不曾参与。
6、【2016新课标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分析:“锡宴不赴”、“而必使亲临”省略宾语;“是不虔(于)君命也”省略介词译文:赐宴不到(场)/不赴(宴),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
君主有病,却一定要让(他)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7、【2017天津卷】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分析:“恐为怨仇所擒”被动句译文:正值/恰逢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捉住8、筠(人名)性弘厚……与刘孝绰(人名)见重当世。
(2014·高考四川卷)分析:“见”表被动。
译文:王筠天性宽宏敦厚……和刘孝绰一起被(世人)看重。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