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中国历史书七年级上册
中国历史书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初中生,七年级上册的中国历史书是你开启这个学科新篇章的起点。
本文将为你介绍该教材的内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
一、教材概述七年级上册的中国历史书以中国古代历史为主题,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秦汉时期的演变与发展。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进程、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
二、教材目录1. 第一单元:远古的中国- 人类文明起源- 史前文化与夏商周时期2. 第二单元:两河流域的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埃及文明3.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奴隶社会- 商代- 西周时期4. 第四单元: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5. 第五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 秦朝的崛起- 秦始皇统一中国三、教材核心内容1. 第一单元:远古的中国在远古时代,中国大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远古中国的面貌。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第二单元:两河流域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从它们的兴起和发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制度。
3.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商代和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时期。
商代的商朝和周代的西周王朝,都体现了古代社会制度的演变和政治形态的变革。
4. 第四单元: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的变革为中国历史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诸子百家思想繁荣的时期。
5. 第五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秦朝的崛起和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
秦始皇的统一功绩和行政制度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打下了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四、学习方法与技巧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法与技巧:1. 注意重点内容:教材中会重点突出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我们需要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特别注意这些内容,以便理解整个历史进程。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总结词
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汉文 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详细描述
南北朝时期,即420年至589年,是中国历 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重 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 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加速,各种文化元素相互 渗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隋唐时期的盛世
识。
选择题
设计了一些选择题,帮助学生理解 历史概念和事件。
问答题
设计了一些问答题,要求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同 时给出了答案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自己的错误之处。
下学期预习提示
提前学习下学期的知 识点,了解下学期的 学习重点和难点。
参加历史课外活动和 小组讨论,加深对历 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目录
• 中国历史的开端 • 秦汉时期的统一 • 三国到唐朝的演变 • 宋元明清的兴衰 • 历史人物与事件 • 历史常识与技能 • 总结与复习
CHAPTER 01
中国历史的开端
原始社会的形成
总结词
了解原始社会的形成、特点和发展。
详细描述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00万年左右。在原始社会 ,人们通过采集、狩猎等方式获取食物,以洞穴为居所,过着简单的生活。随着 人口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原始社会逐渐发展为农业社会。
详细描述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轮流 执政,政治腐败不堪。黄巾起义 后,各地豪强割据,最终形成三 国鼎立的局面。
CHAPTER 03
三国到唐朝的演变
三国时期的分裂
总结词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三个政权鼎立,互相竞争。
详细描述
三国时期,即魏、蜀、吴三个政权鼎立的时期,始于220年,终于28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 一个分裂时期,各个政权之间互相竞汉继承了秦制,但与秦朝不同,它通 过与匈奴的和亲政策维护了边疆稳定, 国力逐渐强盛。
七年级 上册 历史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分布:范围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北京人的发现(1)北京人遗址: 1921 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1929 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2)北京人: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一20 万年。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生产生活:制作并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已学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已具有现代人的特征。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5.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原始农业的发展(1)起源: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起。
(2)兴起:黄河、长江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相同点:都从事农业生产;都过着定居的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使用陶器。
不同点:(1 )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而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
(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2)房屋样式不同: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防风保暖,适应了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而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
(3)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居民主要种粟,而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水稻。
(5)陶器不同:半坡居民制作彩陶,而河姆渡人制作黑陶。
4.定居的根本原因:原始农业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
第3课远古的传说1.炎黄联盟(1)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2)形成:阪泉之战-炎黄结盟-涿鹿之战一炎黄打败蚩尤一黄帝成为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为“炎黄子孙”自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重点中国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们民族之魂的体现。
七年级上册的中国历史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涵盖了古代的夏、商、周三代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重点内容进行概述和分析。
一、夏朝的成立和衰亡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根据传说,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他通过治理大洪水获得民众的信任,并最终成为夏朝的君主。
夏朝经历了五位君主的统治,但在末代君主桀的统治下,夏朝逐渐腐朽衰败,最终被商朝所灭。
二、商朝的兴起和崩溃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实证记载的王朝。
商朝以商汤和商湣王为代表的君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
商朝的都城最初设在亳(今河南商丘),后迁至殷(今河南安阳)。
然而,商朝后期由于君主腐化和外族侵略,内外交困,最终被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辛推翻,周朝由此兴起。
三、周朝的分封制度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周朝以周武王和周文王为代表的君主,颁布了著名的《周礼》和《尚书》,建立了分封制度。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列国纷争不断,诸侯争霸,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诸子百家思想繁荣的时期,孔子、墨子、老子等思想家纷纷涌现。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比如孔子、墨子、彭城之战、九州宴会等。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弟子们将孔子的思想编撰成《论语》,成为后世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平与和谐。
彭城之战是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晋国最终战胜了齐国。
九州宴会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举办的一次盛大的宴会,旨在联络各大诸侯,加强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五、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其他重要内容除了上述重点内容之外,七年级上册的中国历史还包括了古代社会的兴衰更替、三纪年表、青铜文化等内容。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点清单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清单(1-12课)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清单01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考点一:我的境内的古人类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发现于陕西蓝田。
(3)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发现于湖北郧阳。
考点二:北京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1)发现:1921年发现北京人遗址;1929年,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2)时间、地点: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体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
(4)使用工具: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5)生产生活: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群体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6)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三: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复原头像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1)时间、地点:距今约3万年,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2)模样:和现代人相同。
(3)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制作骨器。
(4)生产生活: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有埋葬死者的行为。
清单0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考点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1)农业的起源: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2)定居生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考点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1)主要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云南元谋人我国最早的人类发现于云南元谋县,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是手脚分工明确,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留火种.山顶洞人距今三万年, 打制石器,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磨光,钻孔.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氏族:有血缘关系的一个群体.共同劳动,共同分享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七千年前,用耒耜耕地,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干栏式的草棚,过着定居生活,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还会制造简单的乐器和玉器.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活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距今五六千年,普遍使用磨制工具;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住半地窖式的房子,会纺线制衣,饲养猪狗,打猎捕鱼.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黑陶,白陶.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第三课华夏之祖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炎帝与黄帝联盟形成华夏族黄帝----“人文初祖”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部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尧舜禹的禅让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朝的兴衰禹死后,启继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工具.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汤是位有作为的国君,他关心百姓,任用贤才,商朝迅速强大起来,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盘庚迁都到殷,因此得名殷商。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全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全册知识点【中国历史全册知识点】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初中生,我们学习了七年级上册的中国历史,本文将为大家回顾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全书的知识点。
一、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始于公元前2070年左右,终于公元前1600年,历时约470年。
夏朝是我国炎黄子孙的第一个祖先——大禹及其后代建立的。
夏朝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封建君主制的基础。
商朝是中华文明史上第二个朝代,始于公元前1600年,终于公元前1046年,历时约550年。
商朝时期,社会进入贵族制阶段,实行分封制,皇权逐渐加强,世界观与价值观得到建立。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始于公元前1046年,终于公元前256年,历时790年。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是中国上古时期封建制度和文化繁荣的典型代表。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那时候,各个国家之间互相纷争,相互攻伐,社会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
这个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庄周、韩非子等,为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秦朝和汉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施行统一的法律、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制度,取得了较高的社会经济成就。
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兵马俑,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历时420余年。
汉朝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期间出现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人物和事件,如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等。
四、结束语以上是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全书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历史的长河。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理解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吸收历史文化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从中提炼出人类文化的精华,塑造自己优秀的人格和智慧。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要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要点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夏商西周的更迭- 夏朝(约2070-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由大禹建立。
- 商朝(约1600-1046年):因水患和政治动荡,商朝曾多次迁都,其中盘庚迁都至殷,商朝才稳定下来。
- 西周(约1046-771年):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实行分封制,开发边远地区,形成对周边民族的辐射和影响。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 春秋时期(770-476年):周王权威下降,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 战国时期(475-221年):诸侯国数量减少,各国进行社会改革,寻求富国强兵之道。
1.3 秦统一中国-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最终在秦始皇嬴政的领导下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前221年)。
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1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三家各自控制一方,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2.2 两晋南北朝- 西晋统一后迅速衰落,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矛盾加剧,导致八王之乱和西晋灭亡。
- 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统治下。
-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北朝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王朝。
2.3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隋炀帝时期(605年)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1 唐朝的繁荣-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交流。
3.2 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北方出现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更替,南方则有十多个政权并立。
3.3 北宋与辽、西夏、金的并立- 北宋(960-1127年)建立后,与辽、西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战争和和平交替出现。
第四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4.1 科学技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包括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医药学、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物理学等领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西域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 地区(狭义)。汉武帝想借用西域大月氏的 力量夹击匈奴。招募人才,张骞应征。前 138年,从长安出发。历尽艰辛,前后共13 年。前119年,为联络乌孙国,对付匈奴, 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内地与西域的 联系日益密切。内地的丝绸、铁器和先进的 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骏马、 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魔术传入内地。 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第14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 侯”,取得政治主动权。“唯才是举”,网 罗了大批人才。刘备三顾茅庐,卧龙出山。 200年,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 基本统一北方。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赤 壁之战。三分天下局面形成。220年,曹丕 胁迫汉献帝退位,称帝,国号魏,都洛阳。 221年,刘备成都称帝,国号汉(蜀)。229 年,孙权称帝,国号吴,都建业(南京)。 随着魏蜀吴的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诸葛亮治蜀,联吴制魏。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铲除“异姓王”。 汉景帝平息了七王之乱。汉武帝刘彻时,进 入鼎盛。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在长安(西安)兴办太学。“施 主父之册”,颁布推恩令,又取消了一些王、 侯的资格,彻底解决王国问题。规定货币 (“五铢”钱)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 家垄断经营。打败匈奴后,设置“河西四 郡”,管辖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加强对 五岭以南的管辖。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 朝的统治,赐予滇王一枚“滇王之印”。赐
第9课 秦朝的统一 前230年,秦国发动统一战争。先后灭亡韩、 赵、魏、楚、燕、齐。前221年,完成统一。 以咸阳为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 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央设置丞 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 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半 两”钱)、度量衡和文字(小篆)。
七年级上册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是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的部分内容:
1. 中华文明的起源: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包括远古居民、农业和手工业的起源等内容。
2. 夏商西周的更迭:讲述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3. 春秋战国时期: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战争与和平、文化繁荣等内容。
4. 秦汉时期:介绍秦朝的政治统一、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秦汉时期的社会变革。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通过学习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概念,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学习历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2、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
3、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
4、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
5、兵家学派代表人物孙武(春秋)、孙膑(战国)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秦统一的时间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人物:秦王嬴政
3、结果: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上:统一文字,对我国以后文化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军事上:北筑长城;开发南疆;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
2、消极作用: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①滥用民力,繁重的徭役负担。②秦朝赋税负担沉重;③制定严刑峻法;④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匈奴的兴起及与
汉朝的和战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1、时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2、结果:使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西迁。
3、作用:解除了北方边疆的边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昭君出塞
1、时间:公元前1世纪
2、人物: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
2、历史作用:这些措施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秦长城
1、起止点: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派大将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万里长城”
4、作用: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七篇】
【导语】本⽂是⽆忧考为您整理的⼈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七篇】,仅供⼤家参考。
第⼀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类的代表——北京⼈ ⼀、元谋⼈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活情况:能制造⼯具,知道⽤⽕; 4、发现意义:元谋⼈是我国境内⽬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类。
⼆、北京⼈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店龙⾻⼭上; 2、⽣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相似,能够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打制⽯器、⽊棒;(⽣产⼯具) 4、⽣产⽣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天然⽕,会保存⽕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类之⼀;周⼝店北京⼈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遗址。
三、⼭顶洞⼈1、遗址:位于北京周⼝店龙⾻⼭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类的特征;3、⽣产⼯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结捕鱼,创⽴⼋卦;(2)神农⽒: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半坡⼈的⽣活和河姆渡⼈的⽣活: 原始居民距今年代⽣活地区房屋样式半坡⼈距今约6000千年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地⽳式圆形房屋河姆渡⼈距今约7000千年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栏式房屋⽣产⼯具使⽤磨制⽯器、制作⾻器、使⽤磨制⽯器,如⾻耜;⾓器等原始农业(种植作物)原始畜牧业(饲养业)原始⼿⼯业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造陶器、⽟器和乐器;会雕制⾐种植⽔稻种植粟饲养猪、狗;打猎捕鱼饲养猪、狗和⽔⽜刻,懂得使⽤天然漆⼆、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年级上册的中国历史主要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文化发展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史前时期在史前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逐渐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生产,实现了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
在此期间,中国先民发明了许多有益的工具和器具,并产生了多种文化现象。
比如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坑墓群的发现、龙骨刻文字的流传等。
二、中国古代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传承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精神内涵。
科技、文学、艺术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思想观念。
如“礼”“乐”、“仁”、“义”、“孝”等。
三、古代战争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战争,有些是攻打外敌,有些是内部权力的争夺。
具体而言,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一些著名的战争。
如“红军长征”、“七国之乱”、“秦国攻齐”等。
四、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政治制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封建王朝。
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非常特殊的政治制度,对中国政治、文化、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封建王朝晚期的隋唐时期。
五、社会变革中国古代经历了多个时期的社会变革。
从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开始,中国历史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人比较关注的是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崩溃。
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玄武门之变”,这个历史事件意义重大,它导致了唐朝的崩溃,表征着中国封建社会崩溃的开端。
六、其他知识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还涉及了很多其他知识点。
如贸易、科技和人文环境等。
在课本中,我们学到了石器的分类、商业道德、舞蹈、哲学、书法等知识点。
综上所述,七年级上册的中国历史为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都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轨迹,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科书是初中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教材。
通过学习这本教科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明、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奴隶社会的形成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奴隶社会的形成。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到中国古代人类的起源,以及在氏族公社制度下逐渐形成奴隶社会的过程。
第二单元:夏商周三代的更替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学生将学习到夏、商、周三代的奴隶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单元:古代帝国的建立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学生将学习到春秋时期的列国争霸、战国时期的七雄并立以及秦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
第四单元:秦汉王朝的统一与繁盛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秦汉王朝的统一与繁盛。
学生将学习到秦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秦始皇的统一中国的历史事件,还将学习到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第五单元:大一统王朝的衰落与南北朝的分裂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大一统王朝的衰落与南北朝的分裂。
学生将学习到西晋王朝的灭亡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到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以及北方民族的入侵。
第六单元:隋唐王朝的建立与繁盛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隋唐王朝的建立与繁盛。
学生将学习到隋朝的政治制度、农业发展以及大运河的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还将学习到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到不同时期和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现代的社会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可以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提供参考和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概览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概览第一单元:人类远古时期1. 旧石器时代(约200万年前-约1.1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时期,人类生活在野外,靠狩猎、采集为生。
- 主要特点是使用石器作为工具,生活方式非常简单原始。
2. 新石器时代(约1.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时期,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
- 主要特点是使用陶器、磨制石器等新工具,社会生活逐渐复杂。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1. 中国古代文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出现了伟大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 重要的古代朝代有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等。
2. 埃及古代文明(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32年)- 埃及古代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封建王国。
- 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等壮丽的建筑。
3. 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1900年)- 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
- 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的人民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律《孔雀王法典》。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文明1. 希腊古典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4世纪)- 希腊古典时期是希腊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 希腊城邦是希腊古典时期的基本政治单位。
2. 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帝国,影响深远。
-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法律体系。
第四单元:亚洲古代文明1. 印度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500年)- 印度古代文明的发展受到种姓制度和的影响。
- 孔雀王朝是印度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
2.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公元前221年-公元6世纪)- 秦朝统一中国,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新纪元。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分裂的局面。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的概览,简要介绍了各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通过研究这些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发展和不同文明的兴衰。
七年级上册历史电子书
七年级上册历史电子书封面七年级上册历史电子书目录第一章中国古代文明1.1 中华文化的五千年1.2 女娲补天1.3 夏朝1.4 商朝1.5 周朝第二章中国古代社会与国家2.1 儒家思想2.2 社会阶层2.3 奴隶社会2.4 封建社会2.5 古代国家的形成第三章中世纪欧洲3.1 拜占庭帝国3.2 罗马帝国的崩溃3.3 扎根于欧洲的基督教3.4 鲜卑族与西欧的接触3.5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第四章中世纪爱尔兰4.1 爱尔兰的传统文化4.2 爱尔兰的历史起源4.3 圣帕特里克的故事4.4 文艺复兴运动对爱尔兰的影响4.5 爱尔兰的农村社会第五章亚细亚和非洲的古代文明5.1 波斯帝国5.2 印度河流域文明5.3 埃及文明5.4 迦南地区5.5 非洲文化的起源第六章中美洲的古代文明6.1 玛雅王国6.2 阿兹特克帝国6.3 奇琴伊察6.4 中美洲文明的文化遗产6.5 中美洲文明的衰落第七章古希腊7.1 古希腊城邦7.2 古希腊的文化和艺术7.3 古希腊民主的崛起7.4 古希腊的科学7.5 古希腊的战争第八章古罗马8.1 罗马城的起源8.2 罗马帝国的文化和艺术8.3 罗马的法律和政府8.4 基督教的出现和影响8.5 罗马帝国的衰落第九章中世纪日本9.1 日本的文化和艺术9.2 平安时代的政治体制9.3 武士道的兴起9.4 日本的战争9.5 江户时代的和平第十章马来群岛的文明10.1 博罗波多王国10.2 满者伯夷王国10.3 名古屋文化10.4 信仰伊斯兰教的达希仙王国10.5 马来群岛的历史文化第一章中华文化的五千年1.1 中华文化的五千年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其影响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各地有着较为深刻的痕迹。
这一文化是在大数据的数万年建构和演化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1.2女娲补天据传说,古时候天空很低,人们无法生活,于是女娲开始补天。
她准备用五彩石石柱撑起天空,但是石柱不够,于是她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胳膊,化成了一头白虎。
全国统一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全集
全国统一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全集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300万年以前,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能直立行走,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考古学上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大约距今200多万年至1万多年前。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源地。
大约同时,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P9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1、炎帝即神农氏,姓姜,黄帝即轩辕氏,姓姬。
炎帝与黄帝——华夏的人文始祖2、涿鹿之战:交战双方为黄帝、炎帝部落同蚩尤部落。
结果:蚩尤被打败。
3、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式称为禅让制:尧→舜→禹(治水有功)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禅让制”变为父子兄弟相承的“世袭制”。
2、商部落首领汤于公元前1600年灭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建立商朝,定都于亳,史称汤商。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3、与商同时期的其他文明:湖南宁乡的考古发现(四羊方尊)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纣王,在牧野决战,大获全胜灭掉商朝,建立“西周”。
5、分封制的目的:为了巩固对辽阔疆土和殷商遗民的统治。
6、分封制的外在表征是礼乐制度,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西周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源于周厉王,国人暴动驱逐了周厉王。
8、“烽火戏诸侯”的传说源于西周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9、从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从中得到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是迄今所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
七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门,涵盖了从远古人类到封建社会初期的丰富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一)元谋人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生活在距今约170 万年的云南省元谋县。
通过考古发现,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北京人的外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点,但手脚分工明显。
他们会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能够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三)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 3 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懂得爱美,会缝制衣服。
二、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 6000 年。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会制作彩陶,上面有精美的图案,例如人面鱼纹彩陶盆。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 7000 年。
他们居住在干栏式建筑里,种植水稻,使用骨耜耕地,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人还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三、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黄帝和炎帝在阪泉展开大战,炎帝失败后,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尧舜禹的禅让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
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朝和商朝⋯⋯⋯⋯⋯⋯⋯⋯⋯⋯⋯⋯⋯⋯⋯⋯⋯() 第5课西周的兴亡⋯⋯⋯⋯⋯⋯⋯⋯⋯⋯⋯⋯⋯⋯⋯⋯⋯()第6课春秋争霸⋯⋯⋯⋯⋯⋯⋯⋯⋯⋯⋯⋯⋯⋯⋯⋯⋯⋯() 第7课战国争雄⋯⋯⋯⋯⋯⋯⋯⋯⋯⋯⋯⋯⋯⋯⋯⋯⋯⋯() 第8课商鞅变法⋯⋯⋯⋯⋯⋯⋯⋯⋯⋯⋯⋯⋯⋯⋯⋯⋯⋯.()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秦朝的统一⋯⋯⋯⋯⋯⋯⋯⋯⋯⋯⋯⋯⋯⋯⋯⋯...()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第12课张骞通西域⋯⋯⋯⋯⋯⋯⋯⋯⋯⋯⋯⋯⋯⋯⋯⋯..()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第18课卓越的工程⋯⋯⋯⋯⋯⋯⋯⋯⋯⋯⋯⋯⋯⋯⋯⋯..() 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第20课汉字的演变⋯⋯⋯⋯⋯⋯⋯⋯⋯⋯⋯⋯⋯⋯⋯⋯..()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1-1 第1 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元谋人时间:约170 万年前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历史地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牙齿化石、使用粗糙石器二、北京人时间:70 万年-20 万年前地点:北京西南的周口店体貌特征:(与现代人的区别)1、手脚已经分工,上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2、下肢与现代人也无多大区别,不过微微有点弯曲;3、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与现代人有明显差别。
4、个子比现代人稍矮,骨骼粗壮5、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但任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复原头像生产生活情况: 旧石器1、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如:用简陋工具猎取动物,从事采集,维持所需食物2 、北京人住山洞里,会使用自然火,会保存火种,吃熟食三、山顶洞人时间:约18000年前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特征:没有猿类的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上一样,生产生活情况:1、使用的工具仍然比较粗糙,但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有孔器物2、人工取火,还用兽皮等缝制衣服,抵御寒冷。
3、山顶洞人已有爱美的意识,1-2 第 2 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河姆渡遗址时间:约7000 年前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一带特点:在我国南方留下一处重要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生产生活情况:新石器1、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骨、木、石质及陶质工具2、河姆渡原始居民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在湖泊和沼泽边种植水稻3、饲养水牛、猪、狗等家禽4、木头制成简陋的小船5、居住在木头建造的房子里(干栏式建筑)二、半坡遗址时间:约6000 年前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生产生活情况:1、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用石铲、石刀等工具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植粟(粮食作物)、麻、蔬菜2、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禽和家畜,经营原始的畜牧业,3、把粟加工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生活,4、制造多种样式的陶器,彩陶5、住在半地穴式房子三、大汶口遗址时间:约6000年-4500 年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生产生活情况:种植粟,饲养猪、牛、羊,过着原始农耕生活1-3 第3 课远古的传说一、炎帝与黄帝的传说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A 炎帝姓姜,他制作来耜,与民耕种被尊称“炎帝神农”;他遍尝百草,发现很多治病的药物B 黄帝姓姬,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还制作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用具为争夺土地和财富,双方激战于阪泉(今河北涿zhuo 鹿东南),三场恶战,黄帝取胜----- 黄炎联盟与蚩尤(战败被杀)战于涿鹿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祖先二、禅让的传说尧—舜—禹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 称“禅让”三、治水的传说父子坚持不懈公而忘私勇于创新人物方法结果鲧(gun)堵塞失败禹疏导成功2-4 第4 课夏朝和商朝一、夏朝---- 我国的第一个王朝时间:约公元前2070 年建立者:禹。
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统治地区: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禹死----- 启继承,从此,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修筑城堡和宫殿铜、青铜铸造器物凿井灌溉二、商朝的建立于迁都商朝时间:约公元前1600 年; 战争:战于鸣条;夏朝最后一位王是夏桀Jie 建立者: 成汤迁都:约公元前1300 年,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四、商朝的盛衰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经济发展:1、农业生产规模已相当大,种植的粮食有粟、稻、麦等2、畜牧业发达,饲养有马、牛、羊、猪、犬、鸡等3、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已狠发达4、商业也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以海贝、骨贝、玉贝、铜贝等作货币2-5 第5 课西周的兴亡一、西周的建立时间: 月公元前1046年人物:周武王姬战争:牧野之战;临阵倒戈反戈一击都城: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统治,建立西周,镐Hao 京二、分封制分封制重要性: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重要有:鲁、齐、燕、晋、宋等,古人对西周政治格局描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的权利与义务:1、国君享有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2、他们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3、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4、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三、西周的结束原因:西周末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尖锐起来。
时间:公元前771 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2-6 第6 课春秋争霸一、“春秋五霸”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阳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 年)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elv )和越王勾践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古人描述:“二、齐桓公首霸(齐国,今山东北部)任管仲为相,管仲改革的内容: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齐桓公打出尊敬周王和阻止周边民族对中原侵犯的旗号,团结一些诸侯国,1、在北方阻止了山戎、北狄(di )对中原进让扰:-------------------- 历史称(尊王攘rang 夷)2 、齐桓公以霸主身份在葵丘(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大会诸侯,周王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 葵丘会盟三、楚争霸城濮(pu)( 今山东鄄juan 城西南) 决战,晋楚军队在时间:公元前632 年,晋文公,相关成语:退避三舍- 邲(bi )之战,胜晋军,楚庄王--相关成语:问鼎中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五、吴越争霸–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吴王阖闾(helv )称霸原因:1、改革内政,壮大军队,建设城郭,2、任用著名军事家孙武为将军,使吴实力大增2-7 第7 课战国争雄一、战国七雄时间:(公元前475 年-公元前221 年)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国名都城齐临淄(今山东淄博)楚郢ying (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燕薊ji (今北京)韩郑(今河南)赵邯郸(今河北邯郸)魏大梁(今河南开封)秦咸阳(今陕西咸阳)二、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1、战争不断;2 、青铜兵器得到改进,铁兵器出现,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称为主要兵种;3 、组织庞大军队,在都城和边境修筑坚固的城防工事;4 、交战双方投入兵力越来越多,战争规模很大,5 、发生了“围魏救赵”和长平之战等著名战役,出现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围魏救赵”- 时间:公元前354 年,孙膑- 齐国战争:桂陵之战双方:齐魏战术:批亢(k ang)捣虚长平之战-- 时间:公元前260 年双方:赵(败)秦战术:反间计成语:纸上谈兵三、合纵与连横------ 之争成为战国纷争的重要内容合纵:-- “合众势以攻一强”,包括几国出兵联合进攻秦国,连横:-- 秦国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事一强以攻众弱”研究纵横之术最突出是:张仪(秦)、苏秦(齐)2-8 第8 课商鞅变法一、秦孝公求贤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商鞅变法的原因:1、政治落后,当年各方各国都看不起秦国,认为它是边远地方的一个野蛮国家,连会盟都很少让它参加,2、魏国军队渡过黄河,张玲秦国大片土地,秦国无力还击二、商鞅主持变法时间:公元前356 年支持者:秦孝公主要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重农商。
3、奖励军功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jie 位或官职,赠给土地和房宅。
贵族及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
-- (最能触犯贵族利益)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5、严明法令。
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三、秦国的变化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1、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3、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
4、为秦统一天下,垫定基础3-9 第9 课秦朝的统一一、“秦王扫六合”秦灭六国简表公元前230 年--------------10 年-------------- 公元前221 年韩赵魏楚燕齐统一时间:公元前221 年,都城:咸阳历史意义:1、秦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权力: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权力,国家重大事务由他决定。
中央官职:他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检察。
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 郡,郡下面设置县,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有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四、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以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 为全国通行的货币颁布了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要的计量标准--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字体----小篆3-10 第10 课秦末农民起义一、秦的暴政公元前213 年,李斯建议吧《秦记》以外民间收藏的《诗》《书》记述六国历史的书籍和诸子百家著作,全部收缴销毁—焚书;公元前213 年460 多个方士和仇视他的儒生在咸阳活埋—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经济上暴政—农民要把收获的大部分作为赋税交给政府,还要被征发去服兵役和徭役政治上暴政—秦朝刑罚极端严酷,成千上万的人被割鼻、斩脚、处死、,被投入监牢、罚做苦役更是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