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一年级 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3. 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4. 中国传统的礼仪和道德观念5.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传统节日、习俗、艺术形式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教材、图片、视频等。

2. 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和物品,如传统节日的食品、艺术品等。

3. 准备教学场地的布置和安排。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来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安排1. 第一个教学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个教学周: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3. 第三个教学周:探索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4. 第四个教学周:了解中国的传统礼仪和道德观念5. 第五个教学周:探究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七、教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体验。

3. 制作手工艺品,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

5. 制作传统节日的食品,让学生品尝和了解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避免误解和片面认识。

2. 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诗词等知识。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2)运用游戏、表演、绘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成语故事1.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讲解。

2. 学习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和用法。

第2课:传统节日1. 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

2. 学习相关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第3课:诗词欣赏1. 学习古诗《静夜思》、《春晓》等。

2. 分析诗词的意境和韵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4课:传统艺术1. 介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国画、剪纸等。

2. 学生动手实践,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

第5课:民间故事1. 讲解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情节。

2. 学习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理解。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

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话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2. 辅助材料:PPT、图片、视频等。

3.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进程第1周:成语故事1. 讲解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2. 学习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和用法。

第2周:传统节日1. 讲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

2. 学习相关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与发展3.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与发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讲解知识点: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与发展。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文学、艺术、哲学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认知能力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学、艺术、哲学等2. 各个领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 各个领域对中国社会和世界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个领域的代表作品和影响。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一年级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 难点: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
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故事书等。

四、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些很有趣的东西哦。

生:老师,是什么呀?
师: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呢。

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吗?
生:不知道。

师:传统文化呀,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比如节日呀、故事呀、艺术呀。

那老师先给你们讲讲传统节日吧,像春节,大家知道春节都要做什么吗?
生:放鞭炮!吃饺子!
师:对啦,还有拜年呢。

那中秋节呢,大家会做什么呀?
生:吃月饼!
师:真聪明!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漂亮的图片,这是剪纸,也是传统文化哦。

生:哇,好漂亮呀!
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试呀?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剪纸吧。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兴趣和认识,但在讲解过程中,还需要更加生动形象,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在动手环节,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欣赏古、今泥塑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情趣、关注民族的文化遗产,感受泥材的土趣味的独特的艺术美感,并从中学习泥塑知识。

在泥塑创作中,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重点难点:感受泥材的土趣味的独特的艺术美感,并从中学习泥塑知识。

在泥塑创作中,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三、课前准备:课件、版画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播放一段录像,哪个同学知道这段录像的地点是哪里,是什么内容?(学工基地)[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回学工的场景,激发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学工时的泥塑作品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教师引导,探讨解疑1、欣赏从古至今的泥塑作品,品味泥塑的艺术美感。

[设计意图]感受泥塑的艺术美,,理解其独特趣味,通过学生资料与课件的资料相融合,更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即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2、跟我学通过看书及课件学习泥塑罐的制作方法及装饰方法(切挖、粘贴、雕刻等)注:泥条要保持湿度,相互间要紧密,注意保留自然的凹凸纹理[设计意图]探究学习,重点掌握泥塑的.泥条成型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自学,动手能力,并激发学生发现其它的泥塑方法。

(三)、创作体验,形成技能;(1)、学生创作,体验创作过程。

动起来吧!设计一件即实用又美观的器具。

怎样使它更有特点,与众不同?注意:1、你身边有许多辅助工具,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运用备用的工具来解决。

2、可几个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每组的负责人安排好每个人的任务。

(完整)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完整)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完整)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

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

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

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理论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

三、实施原则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式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针。

2、整体性原则:传统文化教学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围绕学校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学校实际,弘扬传统文化精神3、特色性原则:创新学校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中挖掘新意,通过传统文化来领导新事物。

用融合的手段为我校教书育人注入生机与活力。

四、目标任务1、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1000条成语,300余首古诗词,熟练背诵经典篇目。

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共五篇]

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共五篇]

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9《幼女词》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幼女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施肩吾。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古诗: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

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

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2、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1、出示古诗《乞巧》2、读一读,背一背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收集乞巧节的相关资料。

《陶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陶者》,作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古诗: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如节日、民俗、艺术、历史等。

2.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如孝道、礼仪、诚信等。

3. 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如古诗词、成语、典故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案例分析:分析传统文化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剪纸、书法、绘画等。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1. 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

第二课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1. 讲解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礼仪、诚信等品质。

2. 举例说明这些品质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第三课时: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一)1. 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2. 欣赏和解读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

第四课时: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二)1. 讲解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2. 学习一些常用的成语,并学会运用。

第五课时: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三)1. 讲解传统文化典故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一些典型的典故,并理解其寓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热爱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作能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手工艺术:学习剪纸、陶艺、编织等手工艺术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了解中国传统乐器,学习简单的舞蹈步伐。

3. 传统文化的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和饮食礼仪。

七、教学方法1. 现场演示:教师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手工艺术、音乐舞蹈的现场演示。

2. 互动体验:学生参与手工制作、舞蹈排练,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让学生了解各个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活动。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春节:春节的来历、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习俗。

2. 元宵节:元宵节的来历、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

3. 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赛龙舟、包粽子等习俗。

4. 中秋节:中秋节的来历、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各个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2. 让学生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

3. 组织学生进行节日活动,如猜灯谜、赛龙舟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中国的传统节日。

2. 学生能了解各个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3. 学生能参与节日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章:中国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剪纸、陶瓷等。

2. 让学生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书法:书法的历史、基本笔画、字体等。

2. 绘画:中国画的分类、画法、名作等。

3. 剪纸:剪纸的历史、技法、作品欣赏等。

4. 陶瓷:陶瓷的历史、分类、制作工艺等。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2. 让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感受艺术魅力。

3. 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写书法、画中国画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列举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2. 学生能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3. 学生能参与艺术创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章:中国传统民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民俗,如婚嫁习俗、丧葬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2. 让学生了解各种民俗的意义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 婚嫁习俗:六礼、迎亲、婚礼仪式等。

2. 丧葬习俗:丧礼、出殡、下葬等。

3. 传统节日习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习俗。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各种民俗的意义和作用。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知识,如诗词、成语、故事等,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诗词欣赏《春晓》讲解诗人孟浩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背景解析诗词的意境、韵律、意象等引导学生欣赏诗词,体会春天的美好2. 第二课时: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讲解成语的来历、含义及用法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勤劳致富的道理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3. 第三课时:传统节日介绍(清明节)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诗词等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动手制作清明节特色食品,如青团等4. 第四课时: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爱情的美好分析故事中的善恶、美丑观念引导学生学习牛郎织女的勤劳、善良品质5. 第五课时:传统艺术(书法)欣赏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如笔画、结构、章法等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体会书法艺术的魅力动手练习书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耐心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详细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练习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3. 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本及相关传统文化资料。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 教具:书法用品、节日食品等。

4. 参考资料:相关传统文化书籍、网络资源等。

六、教学计划1. 第六课时:传统艺术(剪纸)欣赏与制作讲解剪纸的历史、流派、特点等欣赏各种剪纸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美感动手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 第七课时:成语故事《亡羊补牢》讲解成语的来历、含义及用法讲述亡羊补牢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事先预防的重要性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成语3. 第八课时:传统节日介绍(端午节)讲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诗词等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动手制作端午节特色食品,如粽子等4. 第九课时:民间故事《白蛇传》讲述白蛇传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爱情的美好分析故事中的善恶、美丑观念引导学生学习白蛇的善良、坚韧品质5. 第十课时:传统文化知识综合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诗词、成语、节日、故事等知识进行传统文化知识问答,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总结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详细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关于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关于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关于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篇1 一、班会目标:1、经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齐欢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二、班会准备: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三、班会过程:主持人上场:男1、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的明珠。

女1、今日,就让我们一齐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男1、了解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主题班会(合)此刻开始!女1、请班长宣布班会目的:班会目的:大家都明白,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资料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能够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得精彩画面,可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今日,人们忙着工作,几乎慢慢地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就算明白今日是这个节日,却不明白这个节日是干什么或纪念什么的。

例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已无人问津,而同学们早早地准备圣诞礼物时,我们,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是否该重新拾起那些压箱底的传统了呢为了帮忙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题是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

相信在召开这次班会之后,班里必须会掀起经久不衰的回归传统的热潮!男1: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团圆美满的传统节日,那就是女1:合(中秋节)。

女1:是的,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

男1:按照时间的先后,每年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一个同学走上台挂上春节的灯笼)女1:之后是热热闹闹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挂灯笼)男1:春风春雨迎来清明节。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 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第二章:中国传统节日1.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2. 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统节日习俗,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和传承传统文化。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总结报告:评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安排: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章:中国传统节日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六、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1.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价值和影响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如绘画、书法、戏曲、民间艺术等)和特点,强调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如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和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七、第四章:中国传统习俗1. 了解中国传统习俗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中国传统习俗的文化意义和现代价值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介绍中国传统习俗的种类(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传统礼仪等)和特点,强调其反映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

第二课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中国传统习俗的文化意义和现代价值,如分析传统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和作用。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3.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4.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5. 一年级学生应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内容和形式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个话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如书法、绘画、剪纸等,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3. 第三课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4. 第四课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5. 第五课时:一年级学生应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点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书法、绘画、剪纸等。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一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文化史》、《中国传统文化读本》等。

2.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书籍、网络资源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4. 实践活动材料:书法用品、绘画材料、剪纸工具等。

七、教学进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案例,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

一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案(详案)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活动。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1. 春节:介绍春节的由来、习俗,如贴对联、放鞭炮、拜年等。

2. 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叶等。

3.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教学活动:1. 讲解春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贴对联、放鞭炮等,体验春节的氛围。

2. 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赛龙舟、包粽子等,体验端午节的氛围。

3. 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赏月、吃月饼等,体验中秋节的风。

第六章:中国传统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剪纸等。

2. 使学生欣赏和分析传统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书法:介绍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著名书法家,让学生练习书写简单的汉字。

2. 绘画:介绍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山水画或花鸟画。

3. 剪纸:介绍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图案,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著名书法家,让学生练习书写简单的汉字,如“福”、“寿”等。

2. 讲解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山水画或花鸟画,如山水、鱼虫等。

3. 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图案,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如雪花、小动物等。

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形式,如古筝、二胡、琵琶等。

2. 使学生欣赏和分析传统音乐作品,培养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古筝:介绍古筝的演奏技巧和著名曲目,让学生聆听古筝音乐。

2. 二胡:介绍二胡的演奏技巧和著名曲目,让学生聆听二胡音乐。

3. 琵琶:介绍琵琶的演奏技巧和著名曲目,让学生聆听琵琶音乐。

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

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三、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下传统文化教案

一、教案内容:第一章《中国传统节日》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理解节日的意义和习俗。

2. 教学重点:掌握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五个传统节日的日期、习俗和意义。

3. 教学难点:理解各个节日的独特习俗和文化内涵。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a.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场景,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b. 讲解:讲解每个节日的日期、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c.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节日习俗和趣事。

d. 总结:通过问答或小测试,检查学生对节日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进行调查了解,下节课分享。

二、教案内容:第二章《中国传统艺术》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剪纸、陶瓷等,感受艺术的美。

2. 教学重点:掌握书法、绘画、剪纸、陶瓷等传统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3.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a.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书法作品或一幅绘画,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世界。

b. 讲解:讲解每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历史背景和代表人物,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艺术的美。

c.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d. 总结:通过问答或小测试,检查学生对艺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进行调查了解,下节课分享。

三、教案内容: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学》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学,如诗词、成语、故事等,感受文学的魅力。

2. 教学重点:掌握诗词、成语、故事等传统文学的形式和特点。

3. 教学难点: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教学准备:诗词、成语、故事等教学资源。

5. 教学过程:a. 引入:通过一首诗词或一个成语,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

(2024年)精选完整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2024年)精选完整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0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习惯。
6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2024/3/26
7
经典诵读篇目选择及解读
2024/3/26
0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经典诵读 篇目,如《三字经》、《弟子规 》等,注重篇目的思想性、艺术 性和趣味性。
教学内容及方法
本学期主要采用了讲解、诵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 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篇目,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学生表现及反馈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作业 和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所学内容掌握情况良好,部分学生能够做到熟练背诵和默写。
2024精选完整一年级 传统文化教案
2024/3/26
1
目录
2024/3/26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 资源整合与拓展延伸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3/26
3
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2024/3/26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评 价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点 的掌握程度。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 方式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 。
通过演讲、辩论等方式评 价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评 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 度。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与 交流能力。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风俗。

3.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等。

4. 中国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如孝道、礼仪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传统节日、习俗和风俗,解读传统艺术形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传统文化》一年级教材。

2. 课件: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

3. 教具:如灯笼、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学生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和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0课时,每周一课时,共计15周。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内容,每周安排一个主题,进行系统的教学。

3. 教学实践活动:计划在课程结束后,组织一次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

2. 观看视频:播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剪纸、书法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如诗词、成语、传统文化节日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使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材、故事书等。

2. 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趣味游戏,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诗词、成语、传统文化节日等。

3. 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6. 第一节:诗词欣赏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诗词欣赏,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教学重点:诗词的节奏、韵律和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①导入:教师通过朗读一首优美的诗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新课教学:讲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节奏、韵律等。

③实例分析:分析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其意境。

④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诗词及原因。

⑤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尝试创作一首小诗。

7. 第二节:成语学习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成语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智慧。

教学重点: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难点:成语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①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引起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引读:哪些人住高楼大厦?哪些人住草房?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二.细读,感悟诗意。




1、请生读第一句。
陶尽门前土。尽是什么意思呢?(平常我们说,用尽了所有的力气)那么陶尽呢?我们说陶就是烧制瓦片的意思,这里的陶也是这个意思。尽,挖完。挖完了门前的泥土用来烧制瓦片。
2、读第二句。屋上无片瓦。
请看插图,那房子上都是些稻草,没有一片瓦。那就奇怪了,陶尽了家门前的泥土用来烧制瓦片,烧制出的瓦片去哪里了呢?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句,你就能明白瓦片到哪里去了?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3、读第四句。住高楼大厦的人是那些人呢?
预设:有钱人,有权人„„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达官显贵。鳞鳞:瓦片很密,叠在一起像鱼鳞,说明房子很漂亮,(看课文插图)
4、读第三句。十指不沾泥
谁来说说“十指不沾泥”的意思?手指都不碰到泥,说明什么?(他们平常不用干活,鳞鳞居大厦)干活的是谁呢?
我们的劳动人民一年四季,无论酷暑还是寒冷,他们一直都这么干着,辛不辛苦?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教学目标板来自书设计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备课卡
学校:
科目:传统文化
年级:一年级
教师:
使用时间:
备 课 卡
课 题
《陶者》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2、编故事理解诗意,采用换词,补充等方法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内容。




陶者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板书“者“字。给者字找朋友,“作者、记者、读者”。总结得出,者就是„„的人。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2、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一、复习导入
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前面学过的唐诗:
《咏鹅》、《静夜思》、《春晓》、《早发白帝城》
二、学习新课
1、 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一幅月亮从山升起的图画。
2、 出示标题《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
牧童何处去? 牛背一鸥眠。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题画》,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备 课 卡
课 题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2、师板书“陶”字。
3、师解释《陶者》课题
陶:烧制瓦片,用黏土烧制成一片片瓦。
陶者:烧制陶器的人。(结合插图,师简单介绍怎样烧制瓦片)请生在来完整地说一遍。 4、简单介绍作者。这首诗是由宋朝的一位大诗人叫梅尧臣的。 他是安徽宣城人。他写的诗从各个方面反映人民的疾苦。
5、看课文插图。图上画了两件房子,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是 两件怎样的房子?(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高楼大厦 破草房)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渡玉门关。




3、 先老师带感情地读一遍,然后领读,让学生跟读。
4、 反复不断地领他们读几遍,当他们有进步时,及时地给予表扬。
5、 让学生单独读,不会之处老师引导,当他们表现比较好时,进行奖励。
6、带领学生分析每句诗的意思。并动笔画一画。
三、全课总结
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希望下一次继续,表现不好的学生,希望改正。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画鸭》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收集描写图画的古诗。




备 课 卡
课 题
《池上》
课 型
新授
第1 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目标
5、师:哪个小朋友可以把我们刚才讲的串起来,编个故事?(指名学生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