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课教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中历史课教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

概要如下:(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

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

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领导思想。

这些思想在历代领导者的实践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并且对现代领导者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一种思想。

儒家强调中庸之道,提倡君子为国家效力,其领导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道德领导。

儒家认为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做到“治国必以文德为先,治民必以文德为本”。

领导者应以仁爱之心待人,尊重他人,注重公平公正,用道义来约束和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

第二,教化领导。

儒家主张教化的重要性,通过启发和引导来影响下属,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

领导者应成为下属的良师益友,传授经验和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抉择。

第三,以德治国。

儒家认为德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强调以德来塑造国家和社会的道德风貌。

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理想来影响他人,通过自身的言行和示范来培育下属的德性,在社会中塑造正直、善良的氛围。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其领导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最好的领导方式是顺应自然,放手不操,让事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

领导者应以“务实”,以“智慧”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尽量不对事物进行干预和干涉,而是顺应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抓住关键,放权于下属,给予他们发挥的空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并推动事务的发展。

第二,保持平衡。

道家思想主张和谐和平衡,领导者应注重内外平衡和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通过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避免极端偏激和政策具有过分倾斜,造成社会不平衡和不公平。

第三,修身养性。

道家强调道德修养和心灵的平衡,要求领导者在修养方面注重自身内心的培养和修炼。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 儒家思想阶段: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仁爱、礼治、孝道、道德修养等,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秩序。

2 - 道家思想阶段:汉代后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思想逐渐兴起,其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和心灵的平和。

3 - 佛家思想阶段:隋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逐渐与道家、儒家思想融合。

佛家思想强调超脱苦难,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

4 - 宋明清时期:宋代后期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重新兴起,出现了新儒家思想。

新儒家思想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提倡“格物致知”和“致良知”,强调个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的和谐。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历史长河的演进过程,历经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在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形成:孔子与儒家主要内容:仁;德政;礼。

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学习方法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性恶论;仁政说;水舟之说;唯物思想等(2)道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形成:创始人老子主张:道为万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

发展:庄子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

(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经济:铁器牛耕,小农经济开始出现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士阶层兴起思想文化: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内容:法家思想为后来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影响:2、汉朝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背景: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新的理论巩固中央集权经过:A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三纲五常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与汉武帝的反应作用: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3、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背景: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

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内容:程朱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主张: A、世界观:理。

B、方法论: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穷尽事理。

影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陆王心学:强调了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代表:陆九渊、王守仁。

陆九渊主张:A、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B、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王守仁主张:A、世界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方法论:致良知;知行合一影响: A、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B、三纲五常维系专制――消极C、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积极4、明清时期的思想家(1)李贽思想:背景:A、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B、商品经济的冲击市民阶层兴起,主张追求个性,发展经济C、儒家道德与吏治腐败。

儒家主要思想

儒家主要思想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

九大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儒家思想核心,就个体而言,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涵盖“中”)、正义(涵盖“正”),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1、仁:仁爱。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

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2、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义(谊)者,人所宜也。

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

’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

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

”(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3、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1儒家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意义

2.1儒家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的精髓及其现代意义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它以心灵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为主要目的。

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礼和中庸这三个方面,一直绵延至今。

其具体意义如下:1.儒家文化的“仁”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

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

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

——人们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人们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

人民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又没有造反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

古今中外,凡是能够使国家达到太平的统治,事实上都没有违背儒学的仁和礼两大原则。

2.儒家文化的“礼”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

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

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无政府状态引发现实中的无政府状态。

所以,仁和礼是一刻也不可以分开的,这就叫作仁礼一体。

人类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古代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特别严重,每个人都必须依赖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因为这个原故,所以每个人都习惯于遵守群体共同的道德规范,而认为群体共性对个性的约束非常合理。

但是越到后世,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不断减弱。

因此,反对共性约束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发展起来。

所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就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所以,礼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而有不同的内容。

拿着古代的“礼”来统治现代的社会,就会违背仁的原则。

违背了仁的礼,一定会受到人民的反对和反抗。

所以,礼贵在不违背仁的原则。

不违背仁的原则,就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而改变礼的一些具体内容。

只有根据时代变化而改变和调整礼的一些具体内容,才可以达到不违背仁的原则。

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精选文档

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精选文档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1)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 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诸侯“士”阶层的活 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批知识渊博的文士,为学术繁 荣提供条件 5)根本原因:是社会转型期:奴过渡到封
(春秋)

献:
创立儒学、举办私学、整理书籍
1、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奠定儒家思想的基础 历史 2、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 3、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位 在世界文化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后人称“至圣”
1、继承孔子“仁”思想,发展为仁政学 说。 主要 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思想 的民本思想 3、主张人性本善的伦理观。 (战国中期)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影响 孟子成为“亚圣”,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5.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 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 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创立、形成,蔚然大宗, 但受到冷落(原因?)。 原因:此时社会发展趋势是实现国家统一,争霸、兼并 战争不断,孔子主张不适应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 治秩序的需要. 1、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爱” 政治思想 2、主张“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 孔 治3、民本思想 子 教育思想 举办私学和“有教无类”
2、百家争鸣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针 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和见解,彼此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 3、“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文化

5、信的观念 、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 为政》 为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为 政》)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宪问》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宪问》)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里 仁》)
2、义的观念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里 。( 仁》) , 义者宜也” 中庸》 “义者宜也”。( 《中庸》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 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告子 上》) 行而宜之之为义” 韩愈《原道》 行而宜之之为义”(韩愈《原道》)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 不在正人。 春秋繁露·仁义法 仁义法》 不在正人。”(董仲舒 《春秋繁露 仁义法》)
仁礼一体和“以礼为体,以法为用” 仁礼一体和“以礼为体,以法为用”构成分 层践行的礼法体系,超越社会形态、 层践行的礼法体系,超越社会形态、超越阶 级形态的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级形态的促进社会长治久安、永久和谐的科 学完善的社会统治和社会管理方略。 学完善的社会统治和社会管理方略。 “内圣外王”涵盖了“塑造人”的理论和 内圣外王”涵盖了“塑造人” 塑造人群(含人群、社会和国家、世界) “塑造人群(含人群、社会和国家、世界)” 的理论两个方面, 的理论两个方面,事实上也就是涵盖了整个 社会学的全部领域。 社会学的全部领域。
物格而后知至” 就是说外物在人的内心有了正确的位置, 物格而后知至”——就是说外物在人的内心有了正确的位置, 就是说外物在人的内心有了正确的位置 亦即破除了外物在人内心的不正确位置(王阳明所谓“ 亦即破除了外物在人内心的不正确位置(王阳明所谓“破心 中贼”),使人的内心能够不接受外物的不正确或不正当的 中贼”),使人的内心能够不接受外物的不正确或不正当的 诱导和诱惑,这样人的良知就会显现。 诱导和诱惑,这样人的良知就会显现。 就是说人的良知显现出来以后, “知至而后意诚”——就是说人的良知显现出来以后,自然 知至而后意诚” 就是说人的良知显现出来以后 就会坚定自己修学圣贤之道的决心, 就会坚定自己修学圣贤之道的决心,而不会只是做样子给别 人看,自欺欺人。 人看,自欺欺人。 意诚而后心正”——就是说人有了坚定的决心以后 就是说人有了坚定的决心以后, “意诚而后心正”——就是说人有了坚定的决心以后,自然 就会对修学圣贤之道过程中的任何困难,都可以“ 就会对修学圣贤之道过程中的任何困难,都可以“不忿 ”“不恐惧”“不忧患 不恐惧”“不忧患” 懥”“不恐惧”“不忧患”,对任何可能导致自己放弃修学 圣贤之道的东西, 不好乐” 圣贤之道的东西,都“不好乐”。 就是说人有了“ ”“不恐 “心正而后身修”——就是说人有了“不忿懥”“不恐 心正而后身修” 就是说人有了 不忿懥”“ ”“不忧患”“不好乐 之心,不受任何干扰之后, 不忧患”“不好乐” 惧”“不忧患”“不好乐”之心,不受任何干扰之后,就会 自觉的将圣贤之道贯彻于自己的一切行为之中, 自觉的将圣贤之道贯彻于自己的一切行为之中,并使自己成 为圣贤一样的人,最终实现“身修”的目的。 为圣贤一样的人,最终实现“身修”的目的。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作者/董海发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三个大的发展历程1、7000年前的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始阶段。

伏羲在原始社会末期创作的《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2、3500年前的西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前启后阶段。

周文王、周公创立的西周文化,既是伏羲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渊源。

3、2500年前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阶段。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既是西周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更是华夏儿女不分大小,不分阶级,不分阶层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儒家文化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1、春秋时期是孔子对儒家文化的创立阶段;2、战国时期是孟子对儒家文化的发展阶段;3、西汉时期是董子(董仲舒)对儒家文化的完成阶段。

其后各个朝代对儒家文化的阐发都是对儒家文化思想精华的歪曲、阉割、篡改,根本没有什么理论创新,特别是儒释道一锅烩的宋明理学!三、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做人文化、道德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学说有老子的道学、孔子的仁学、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四大理论学说。

在这四大理论学说中只有孔子的仁学是最通俗易懂的做人文化、道德文化,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家庭伦理道德:A、在家庭孝敬父母、恭兄友弟;B、在社会推已及人泛爱他人;C、在国家忠君爱国效忠君王(在现代社会是效忠祖国)。

不管是老子的道学、还是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都是玄而又玄的思辫理论,是知识分子咬文嚼字的思想文化,对普通百姓特别是不识字的农民来说就是天方夜谈!儒家的孝敬父母的孝亲文化;推已及人的泛爱文化;忠君爱国的忠君文化都是思想深刻道理浅显的做人道理、做人道德、做人规范,所以,人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灵!综上所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仁学,是仁心。

一个人有仁心,才能对父母有孝心、有孝行;一个人有仁心,才能对别人有爱心、有义行;一个人有仁心,才能推己及人、泛爱他人;一个人有仁心,才能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

子曰:“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与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1)尊儒:
(2)倡儒:
知识·梳理
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2、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进一步强化。 从巩固儒学正统地位的角度思考、总结… …
3、察举制和科举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 有何特点?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思想?
汉武帝怎样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他是如何实现国家“大一统”的?

第5讲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第5讲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君主 专制的 猛烈批 判;
有利于 近代民 主思想 产生。
政治
经济
思想 代表作
二、孟子的仁政说和性善论
孟子(孟轲)发展和完善了孔子 “仁”的学说,提出“以德王天下”, 反映出伦理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想。其 仁政学的内容:制民之产,保民而王, 民为邦本,民贵君轻,他还以此区分 “以力服人”的霸道和“以德服人” 的王道。仁政学的基础是性善论,内 容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 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追求 礼义仁智,必须以义为荣,以利为耻。
一、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清代实 学
武、王代夫表之者)有和清晚初清三二先大生儒((黄龚宗自羲珍、、顾魏炎源),以及 曾国藩。黄宗羲提出“工商为本”和“天赋人权”, 对封建制度作了否定。顾炎武面向现实,提倡“经世 致用”。集古代学术之大成者是王夫之,把古代唯物 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发展到最高水平。龚自珍正视阶 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其历史观表现出发展进化的思想。 魏源编纂《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希望 找到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曾国藩背负几千年的文化 传统,铸造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偶像;又用实际行 动第一个打开了学习西方的窗口,成为洋务运动的奠
经世致用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 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 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 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 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解 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 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 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侧重“形而上”;
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
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 说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 然和社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 皆物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张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 伦理观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 理性和思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了以 “理”为本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 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相补充。朱熹著 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四书五经成为此 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于圣门,有补 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

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儒家思想精品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儒家思想精品PPT课件
从形式上看,是有了主客体的对立和联结。
孟子是在什么领域完成了主客体的合一的?
三、荀子的“隆礼重法”
荀子,名荀况,字卿,战国末赵国人。他将先秦儒学 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我国先秦时期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 成者。
1、主张“天人相分”,强调主体能动作用
他直接把“天”解释为自然界。自然界有其运行规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 以乱则凶”。“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 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 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 也。”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 乱理而归于暴。”因此,必须“化性起伪” 。
二、孟子的“以德王天下”
孟子(前372-前289),名 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 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 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 圣”。
孟子发展和完善了仁 的学说,提出仁政说和性 善论,反映出伦理本位的 人本主义思想。
1、仁政学的内容
(1)制民之产 民为邦本 保民而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中国传统文化
任课教师:张金荣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初创—先秦儒家人情化
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汉代儒家 神学化
第三节 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宋代儒家 哲理化
第四节 儒家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哲学模式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初创 —先秦儒家人情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 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为宗师, 以《诗》、《书》、《礼》、《乐》、 《易》、《春秋》及四书(《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为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电子课本篇一: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电子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电子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

它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上,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1地位。

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

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学习建议】?采用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探究学习方式,将所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容和身边的常见的事例结合起来,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结合所学过的本阶段政治经济史内容,分析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

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

这种官学合一的文化现象,被称为“学在官府”。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这就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2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点及真题归纳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点及真题归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社会转型期,社会大动荡、大分裂、大发展、大变革。

经济原因:铁器牛耕的推广和使用,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文化原因:私学出现,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二)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创始人。

“至圣”(春秋时期)①核心思想“仁”②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杀戮③主张“克己复礼”④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亚圣(战国时期)①主张“仁政”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③性善论荀子(战国时期)主张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②“君舟民水论”③性恶论道家老子:创始人(春秋晚期)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战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①把生死看成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提出了系统的法制理论。

(法家把君主权力提高到了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墨家墨子:主张:兼爱、尚贤、非攻、节俭(代表了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三)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影响①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③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背景1.汉初,吸收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经济实力获得恢复和发展。

2.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势力膨胀,汉初“无为而治”不再适应时代需求。

中国风传统文化儒家经典主题

中国风传统文化儒家经典主题
义之及仁 手时者 即伸, 为出助 义援人 助也 。
儒家思想的文化特征
礼:社会行为规范,周公奠定的周代政治制度。
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 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鲜网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 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不屈于欲,则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
礼能礼 敬者 人, 即示 为人 礼也 。。
儒家思想的文化特征
智:是知仁,循礼,行礼的认知手段。学是知的起源,思是知的途径,习
是知的运用。“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
斯为下矣。”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 可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 引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
百善 为先
儒家思想对当代及世界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当代社会教育观的价值。
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 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 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 参与者。在孔子的一生中,从15岁“志于学”开始,到70岁达到“从 心所欲不逾矩”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 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 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其后,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儒学文化的教 育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终身性,更提
儒家思想的文化特征
义: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孔子说:“见义不为,
无勇也。”指见到应当做的事而不去做,是怯懦的表现。孟子说:“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羞恶之心是指对自己以及别人做不应当做的事(不正义)感到羞 耻和憎恶。人有正义感,便会努力实现种种可达到平等的社会理想,甚至以牺 牲生命来表现仁义。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点及真题归纳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点及真题归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社会转型期,社会大动荡、大分裂、大发展、大变革。

经济原因:铁器牛耕的推广和使用,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文化原因:私学出现,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二)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儒家孔子:创始人。

“至圣”(春秋时期)①核心思想“仁”②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杀戮③主张“克己复礼”④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亚圣(战国时期)①主张“仁政”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③性善论荀子(战国时期)主张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②“君舟民水论”③性恶论道家老子:创始人(春秋晚期)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战国):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①把生死看成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提出了系统的法制理论。

(法家把君主权力提高到了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墨家墨子:主张:兼爱、尚贤、非攻、节俭(代表了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三)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影响①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③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背景1.汉初,吸收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经济实力获得恢复和发展。

2.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势力膨胀,汉初“无为而治”不再适应时代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关于“无为而治”
老子这里说的“无 “道常无为而无不 为” 是指顺其自然,不 为。” 妄为。“无不为”是说没 ——《老子》第37章 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 的。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 政,顺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 在,自我发展。这种顺应自然,倡导“待时而 动”、“因时制宜”的观点,是一种“积极无为” 学观。



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 中影响最大的是以孟轲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为荀子 为代表的“孙氏之儒”。 孟轲,《孟子》一书中记载了他的言论和思想。他的 政治思想是“仁政”,其内容可归纳为实行“井田制”、 尊贤尚能和“省刑罚,薄税敛”三个方面。他还提出了著 名的民贵君轻思想,这一民本思想,是庶民社会地位不断 提高在思想领域里的反映,把我国古代重民思想发展到了 一个新的阶段。在哲学思想上,他提出了“性善论”。 荀子,有《荀子》32篇传世。他认为治理国家主要靠礼 仪道德,同时主张把法制作为礼的补充形式。主张“法后 王”的进步历史观,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欢迎。他的自 然观是唯物主义的,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进取思想。主 张“性恶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但强调后天对人 的作用,有一定的进步性。
孔子思想对后世中国人的影响很大!
“礼”作为中国宗法分封与专制集权农耕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 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礼”一方面 促进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形 成了中国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 庭伦理关系。这种通过修身、齐家而形成的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 逐渐积淀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黄老之学是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 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 故名。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 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 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的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也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

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纵向线索梳理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政治上王室衰微,封建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

文化上,“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聚徒讲学之风大盛,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诸子百家”出现。

代表及其影响:诸子百家的代表,主要包括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翟和法家学派的韩非子等。

“百家争鸣”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

它还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开创了思辩、讨论的学术风气,影响了后世文化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学。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仁爱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政治主张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礼(周礼)约束自己。

战国时儒学初步发展。

孟子思想主要内容是“兴王道”,行“仁政”,倡言“民贵君轻”。

荀子则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民众的作用。

先秦儒学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一般性学说和学派,太重伦理亲情,脱离当时奴隶制渐趋崩溃,诸侯争霸、群雄割据的现实,不为新兴地主势力所亲睐,甚至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受到毁灭性打击。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学说;依据天人感应说,揉合法家思想提出“君权神授”理论;依据“阳尊阴卑”思想,提出将封建等级制度神圣化的“三纲五常”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
理学
对宇宙的 构成看 宇宙万物是由“理” 和“气”两个方面 构成,是一种客观 唯心主义的观点
心学
“心外无物” “心即 理”,离开人的意识, 任何事物都不存在,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的观点
从道德主 张看
人应以外在的“天 理”和为行为规范
人应以 “内心”的 自修、自省达到良 知,从而为善
第四节 清代实学和 近现代新儒学
经世致用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
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 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 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 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解 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 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




二、孟子的仁政说和性善论

孟子(孟轲)发展和完善了孔子 “仁”的学说,提出“以德王天下”, 反映出伦理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想。其 仁政学的内容:制民之产,保民而王, 民为邦本,民贵君轻,他还以此区分 “以力服人”的霸道和“以德服人” 的王道。仁政学的基础是性善论,内 容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 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追求 礼义仁智,必须以义为荣,以利为耻。
一、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清代实 学
武、王夫之)和晚清二大儒(龚自珍、魏源),以及
代表者有清初三先生(黄宗羲、顾炎
曾国藩。黄宗羲提出“工商为本”和“天赋人权”, 对封建制度作了否定。顾炎武面向现实,提倡“经世 致用”。集古代学术之大成者是王夫之,把古代唯物 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发展到最高水平。龚自珍正视阶 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其历史观表现出发展进化的思想。 魏源编纂《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希望 找到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曾国藩背负几千年的文化 传统,铸造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偶像;又用实际行 动第一个打开了学习西方的窗口,成为洋务运动的奠
所谓谶语,本义是预言的话(有个成语
叫一语成谶,也就是不经意的一句话竟 然成了预言)。 “谶”是方士把一些自然界的偶然现象 作为天命的征兆编造出来的隐语或预言; “纬”对“经”而言,是方士假托孔子 用诡秘的语言解释经义的著作。
在秦朝,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就利
用谶语制造了“大楚兴,陈胜王”。 汉朝是谶纬之学最兴盛的时期。例如王 莽称帝就利用谶语制造舆论,制作了 “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石碑。
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 实行“举贤良对策” 作用 汉 代 儒 学 的 正 统 地 位 董仲 舒新 儒学 的思 想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和孝道
发挥儒家仁政思想,限制土地兼并,轻徭薄赋 儒学 汉武帝 肯定新儒学思想 成为 措施 设立“五经”,教育遂成为儒学所垄断 正统 兴办太学,大大提高儒学地位 初步建立地方教育体系,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 独尊的地位 结果: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
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 ──两汉经学神学化
二、谶纬神学与无神论之争
谶符依附于鬼神,纬语 假托孔子,旨在发挥董仲舒 的“天人感应”思想:“天 子受命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而“五百年必 有王者兴”是亡国之君失 “仁”。地震、洪水、旱灾 皆有“天意”,是上天对人 间暴政的警告。无神论者王 充在《论衡》中,批判了官 死星落,人死为鬼,认为人 死形灭,如“无烛燃之火”, 物死不能为鬼,人为何灵魂
影响: 是宋明儒学主流,在政治、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 远;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片面强调重义轻利。强调道德修行,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心学和理学的关系
*心学是理学的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共同点: 思想范围上: 同属儒学的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 思想主张上: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同属 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目的上: 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 为,从而维护统治的社会秩序 地位和影响: 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重 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六讲
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使中国人拥有 对生他养他的父母发自文化之爱的真诚。 中国人就是靠了这种真诚才具有了在最 艰苦的场合和时刻坚韧地生活下去的勇 气。
孔孟儒家所创立的人学道德精神 在两千多年中,深深成为中华民族 最根本的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使 得中华民族拒绝了宗教的执一狂热, 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华民族远离 了偏执的信仰的意志和彻底的求知 的哲学的探索精神。
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意义:
儒学政治上占统治地位,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
有利 儒家思想的 第二次改造 -----宋明理学哲理化
一、周敦颐与宋明理学的发韧

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主要讨论 “性与天道”。理学的开山祖师、濂溪学派周敦颐 的《太极图说》,描绘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 成模式,《易通》和《爱莲说》则阐述了关于人性 论和道德论的问题。他吸收佛学和道家的思想,把 《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 庸》的“诚”,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融为一体,对宇 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以及封建人伦道德等,作了 系统的说明,启迪了张载、二程等门生作进一步的 探索。
儒:人所需要的!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 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 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 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 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 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 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文化沙漠正在侵入东方社会!
在纯粹功利理性主义的西方文化模式支配 下的市场化竞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相互疑惧和残酷无情事实上已普遍渗透到了社 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这种绝情的文化沙漠及事实现在正 在借着“现代化”的名目侵入东方社会。 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值得警惕并 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四、陆九渊、王守仁的“心本论”

陆九渊(象山)继承孟子的 “万物皆备于我”,主张“心即 理”,一生致力于构造以“心” 为本的思想体系,与朱学形成对 立。王守仁(阳明)在认识上强 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在政 治上强调“欲破山中贼,先破心 中贼”。陆王心学提出“心外无 物”(也无事、无理、无学), 将程朱理学的心物(知行)观发 展为体系完备的主观唯心主义。
三大进步思想家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顾炎武:( 黄宗羲:( 1613 1610 -1682 -- 1695 )江苏昆 )号梨洲 王夫之:( 1619 1692 ), 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早年参加反对 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反对宦官专 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 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后因屡次落第 权而死于诏狱。赴京讼冤途中,以铁 自小留心时务,志在经世。抗清 而绝意科举。清军南下后参加抗清活 锤伤仇人。参加过抗清活动,失败后 失败后,隐居于衡阳石船山著书 动,失败后游历各地,著书立说。 隐居著述。 立说,人称船山先生。
一、董仲舒的神学思想和三纲五常伦理观 儒学由先秦百家争鸣的一家变为“独尊儒术”, 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 他以奉天法古为旗号,先王之道为楷模,宣扬王权神授,建构 了天人感应为核心、阴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体系。他写《春秋 繁露》,为三纲五常的始作俑者。他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 化民成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 文化提供了蓝本。其理论以父子夫妻的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 建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孝为纽带,以移孝作忠为目的, 实现家族政治化和国家家族化。在义利上,他提倡“正其谊不 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意思是说,做事情的出发点在于它合不合乎儒家的道义(谊就 是“义”的意思),而不是贪图一个功利的结果。 ),维护统 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在政治上,他主张礼乐教化、德政为主、 刑罚为辅。在思想文化上,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 了统一思想的最后一道工序。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 背 景 儒学面临严重挑战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归儒”的主张 隋唐时 期三教 唐代儒学有有融合的趋势,向理学发展 合一 唐代《五经正义》使儒家经典有了标准读本
儒学的 理论化、 体系化: 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完成 宋明理 程朱 地位 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成为新兴 学 理学 的理学 主张 二程:“万物皆是一个天理”;伦理道德 是天理 就 朱熹 “理气论”和心性论 王阳明 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心外无物 的心学 思想核心:“致良知”、发挥儒家仁的思想 影响:

二、张载的“气本论”和二程的“理本 论” 关中学派张载以“气”为最高范
畴的本体论,从世界观的高度,对人 性起源、善恶归属作了论证,把人性 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他对天文、历算有较深研究,发展了 周敦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洛阳学派 二程(程颐、程颢)则把周敦颐的唯 心主义成分推向极端,提倡“存天理, 去人欲”,因为三纲五常是天理,是 至善的天地之性,与之对立的七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六 欲,皆在扫除之列。他们还将封建纲 常由道德论上升到本体论,以“下顺 乎上,阴顺乎阳”作为封建专制主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儒家学派的初创──先秦儒学人情化 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两汉经学神学化 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宋明理学哲理化 清代实学和近现代新儒学 儒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初创 ──先秦儒学人情化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及其仁礼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产生于 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孔丘)为代表,经典为 四书五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经》和《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孔子思想的 核心是仁,“仁”出自《尚书》“予仁若考”(《尚书· 金滕》周公 的祝词中说:“予仁若考”,意思说自己能孝顺祖先,会对祖先 好。 ),后指美好的品德。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 仁”,他以仁释礼,仁礼结合。“礼”首先指社会政治制度,其 次指伦理道德规范。从政治作用看,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从修养 主体看,恭、宽、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从血缘关系 看,孝悌是为仁之本;从人我关系看忠恕是为仁之道。“仁学” 即“人学”,其特点:一是服务国家政治,二是植根血缘基础, 三是强调伦理本位,四是重视主体能力,五是抑制个性欲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