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2019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aae41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7.png)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掌握本教材中各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学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 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单元:1. 单元一:道德与我- 主题: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学习内容:负责任的表现、学习时间表、学校纪律2. 单元二:个人与法治- 主题:儿童权益- 学习内容:保护儿童权益、平等对待3. 单元三:安全与我- 主题:安全第一- 学习内容:生活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4. 单元四:公平与法治- 主题:公平竞争- 学习内容:公平与不公平、拼命比赛、尊重劳动5. 单元五:和睦与法治- 主题:友谊的力量- 学习内容:友谊的意义、友好与争吵、探访老人6. 单元六:诚实与法治- 主题:诚实守信- 学习内容:心灵鸡汤、大事小事、诚实考试三、教学步骤此部分根据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操作,具体步骤请参考教材中的教学设计。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系统掌握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内容;-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如何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资源- 电子版教材素材- 多媒体教学设备- 网络资源六、教学评估与反思1. 教学评估方式:- 日常课堂表现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课堂讨论和演示评价。
2. 反思与改进:- 及时反馈学生表现,激发积极性;-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探索更多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650355de80d4d8d15a4f89.png)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教学设计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重点认识法律,做守法公民。
难点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家规、规矩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二、讲授新课(一)法律是什么1、展示图片:图一: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图二: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2、思考: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可能跟哪些法律有关呢?3、过渡语: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
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4、法律大家谈:法律是什么?请你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5、归纳1:(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6、归纳2:(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我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呢?7、总结: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二)法律与道德1、探究与分享:判断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违反的后果是什么?(1)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2)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
(3)无证驾驶、后悔呀!2、真知灼见: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3、播放视频:《成都法院公开审判毒品大案:三名主犯被判死刑》4、罗列:违反法律的后果。
5、比一比:法律、道德与纪律的区别。
6、小提示: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新】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2019部编(统编)人教版
![【新】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2019部编(统编)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2985f25022aaea998f0fc2.png)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新】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
2019部编(统编)人教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课题 1.3《法律作用大》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
治年级六年
级
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法律的作用。
2.能力目标: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知识目标:识记法律的作用。
重点法律的作用
难点法律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让同学们观看两幅图片:丢手绢和举重
比赛
让学生畅所欲言: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你认为会变成什么样子?
(过渡语: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没有了法律,我们就不能正常的生活,那么法律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律作用大》)学生畅所欲
言
激发同学们的
积极性,引出
课题
讲授新课一.揭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问题,巡回指导。
1.如何理解“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
行为的方向。
”?
2.如何理解“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
为的对错。
”?
3.如何理解“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
的坚强盾牌。
”?
三.共同探讨阅读学习目
标
学生带着问
题自学
对本节课学习
目标有所了解
让学生先熟悉
本节课的内容。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44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44页)](https://img.taocdn.com/s3/m/9629146efc4ffe473368abb1.png)
最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52人,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很感兴趣。
由于本班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家庭教育,导致了少部分的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单元: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材内容围绕法律、法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课文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三、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
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2.树立宪法意识,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3.识记宪法、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
4.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儿童。
四、教学重难点1.要求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
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力。
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
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五、教学措施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
2. 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3.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
4.用课件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六、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法律是什么。
【新】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最新改版(1)
![【新】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最新改版(1)](https://img.taocdn.com/s3/m/83db7a0427d3240c8547ef15.png)
教学资料范本【新】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1-3《法律作用大》教案-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最新改版(1)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1.3《法律作用大》教学设计课题 1.3《法律作用大》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年级六年治级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法律的作用。
2.能力目标: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知识目标:识记法律的作用。
重点法律的作用难点法律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让同学们观看两幅图片:丢手绢和举重比赛让学生畅所欲言: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你认为会变成什么样子?(过渡语: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没有了法律,我们就不能正常的生活,那么法律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律作用大》)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引出课题讲授新课一.揭示学习目标二.出示自学问题,巡回指导。
1.如何理解“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2.如何理解“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3.如何理解“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三.共同探讨1.展示图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说明法律的指引作用,小明依法享有著作权。
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
阅读学习目标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有所了解让学生先熟悉本节课的内容理解法律的指2.展示图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的第五条相关规定,说明图片中的人物宣传禁止吸烟,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小结: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3.展示图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法》第十二条的相关规定,说明漫画中行人的行为是合法的,应该受到保护;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法》第二十六条的相关规定,说明漫画中的人酒后驾驶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制裁。
部编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学)案_优质版
![部编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学)案_优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4da04808a1284ac950432c.png)
(2019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第一部分: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㈠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等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的教学,识记国家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
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并规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体会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地位。
部编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部编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82b21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7.png)
部编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课程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理解基本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技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有效沟通、合作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和法治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尊重和认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道德行为和法治行为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本课程将围绕这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法治精神的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道德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正直善良、自律自强等品质的培养。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道德标准,增强道德意识。
法律常识: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包括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学会依法行事,增强法治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中华文化传统:介绍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精髓,包括传统美德、礼仪文化、民俗习惯等。
通过学习和体验,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 道德观念的培养随着学生步入六年级,他们面临的社交环境日益复杂,需要逐渐构建和稳固道德观念以指导他们的行为决策。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一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一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bff04f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1.png)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一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主题:道德与法治教材: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3.学习和理解法律法规,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材分析:本教材主要介绍了法律意味着什么,法律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关于法律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计划、课件、教材、教具、音频或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法律意味着什么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法律的例子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请学生自己尝试解答“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然后进行讨论。
3.小组合作: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一段关于法律的定义,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4.总结:教师总结学生们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法律是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而制定的,是人们行为的规律。
第二课:法律的特点和作用1.复习: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思考法律的含义。
2.介绍法律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普遍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3.展示法律的作用:通过案例和事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保护作用和约束作用。
4.练习:教师提出一些案例问题,让学生分析并给出自己的理解和答案。
第三课:法律的基本知识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法律常识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2.教授一些法律常识:如知道一些常见的法律规定、法律的分类等。
3.讨论和分享: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法律常识。
4.练习:教师布置一些案例分析题,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四课: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道德和法律的常识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2.讨论和分享: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自己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理解。
3.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和事例,让学生思考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650355de80d4d8d15a4f89.png)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教学设计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重点认识法律,做守法公民。
难点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家规、规矩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二、讲授新课(一)法律是什么1、展示图片:图一: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图二: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2、思考: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可能跟哪些法律有关呢?3、过渡语: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
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4、法律大家谈:法律是什么?请你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5、归纳1:(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6、归纳2:(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我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呢?7、总结: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二)法律与道德1、探究与分享:判断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违反的后果是什么?(1)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2)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
(3)无证驾驶、后悔呀!2、真知灼见: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3、播放视频:《成都法院公开审判毒品大案:三名主犯被判死刑》4、罗列:违反法律的后果。
5、比一比:法律、道德与纪律的区别。
6、小提示: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6b16a3941ea76e58fa04e8.pn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
请欣赏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部编版】2019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2019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353fdff90f76c660371a09.pn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
请欣赏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3《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可打印)-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3《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可打印)-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ef23c6f61fb7360b4c655e.png)
三.共同探讨
结合导入的几张图片说明: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1.出示幻灯片6
朗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出示幻灯片7
过渡语: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
3.出示幻灯片8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4.出示幻灯片9
点拨:中国公民不尽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阅读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观察并思考
对本节课学习目标有所了解
让学生先熟悉本节课的内容
让学生认识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正确理解中国公民
让学生遵纪守法
了解护照的相关内容
熟记海外求救电话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为中国公民是非常自豪的,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要遵纪守法,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要熟记求救电话。
学习
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而自豪。
能力目标: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
知识目标:能够说出作为中国人自豪的事件;知道什么是中国公民;自觉遵纪守法;识记海外求救电话。
重点
作为中国公民而自豪的事例
难点
做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2:三张图片:蛟龙号、神舟十一号、女排奥运会获得冠军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3-3《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可打印)-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法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b265f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3.png)
(2019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第一部分: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㈠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
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体会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地位。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643af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3.pn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研究和生活中有哪些权利,并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3.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积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
教学准备:教室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目标解读、预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研究目标:(1)课件展示与法律有关的图片。
(2)调查同学们所了解到的法律规定了我们的哪些权利。
(3)除了权利,还规定了哪些义务?(4)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在哪里呢?2.检查《课前预案》的“预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2、合作探究、交流展现“疑难题目”合作探究,交流展现:1.说一说,你接触过法律吗?2.你觉得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纪律有何不同?3.与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利用课件教学:1.课件出示第2页图片,罗列生活中我们了解的法律,以及给我们所规定的权利。
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法律给我们所规定的义务。
3.课件出示第4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看待法律和纪律的?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4.过渡: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准则。
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课件出示第4页的阅读角。
)小结:经由过程研究阅读角,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在我们生活中的关系与感化。
5.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
(课件出示生活涉及法律的图片)小组讨论:我们的亲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小结: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正当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部编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0bef0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4.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认识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设置,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了解自己受到哪些法律保护,认识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决心和毅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研究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
四、教学重点1.通过第一单元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步理解宪法精神。
2.通过第二单元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通过第三单元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设置,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通过第四单元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自己受到哪些法律保护,认识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决心和毅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研究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法律和宪法精神。
3.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六、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法律知识和宪法精神。
2.教学PPT,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3.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视听中感受法律的力量和宪法的价值。
七、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占6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末考试占40%,考查学生对法律和宪法精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教师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新课讲解: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明白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和法规。
2.让学生识记宪法和国家机构的含义和组织体系。
3.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4.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研究做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研究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
5.让学生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43b4b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4.pn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以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本册书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道德和法治知识。
本节课的主题是“尊重与被尊重”,主要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讨论题,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和法治知识基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
但是,他们对于尊重他人的深层次理解和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同时,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逐渐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尊重他人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培养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2.多媒体教学设备3.相关案例和讨论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尊重与被尊重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讨论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fabf83ce2f0066f4332256.pn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
请欣赏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完整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完整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cc083c181c758f5f61f6744.png)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反思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一、学生情况本班共有52个学生,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同时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在这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三、教学规划㈠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
请欣赏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
四、分组探究、展示交流: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
4、受教育权。
5、司法保护权。
2、根据引言部分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情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行维权行动。
(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行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进行赔偿。
(2)、杨依维权的途径:反映到卫生防疫部门,依法处罚小饭店;上诉到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等。
(3)、王浩可以拨打110报警,由公安部门配合抓获敲诈者。
3、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
如:1、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
2、被流氓或坏人殴打。
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
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
5、被家长或学校老师殴打、体罚。
6、雇佣童工。
7、有些娱乐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
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4、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5、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板书设计认识法律,懂法知法教学反思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的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
2宪法是根本法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幻灯片,情景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及设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出示图片:打击犯罪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出示图片:宪法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
学生齐读教材中关于宪法第一条第一、第二款规定。
教师:你还知道其他根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吗?活动一:知识抢答一(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
)(5)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其它: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有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国旗、国徽、国歌。
)……教师作好各组抢答结果记录。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
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板书设计树立宪法意识,知法懂法不犯法教学反思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因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实施宪法目的是有效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
所以在整个法制教育中,宪法教育居于核心地位。
同时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每位公民都有必要了解宪法、掌握宪法。
3公民意味着什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
教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1.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
2.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及设计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3、三: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
(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4.身份证用处知多少?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板书设计做合格公民,树立良好形象教学反思本课学习了怎样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包括两目:第一目“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第二目“自觉承担责任”。
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承担责任的两个方面要求:一方面,承诺就意味着责任,失信于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慎重许诺:另一方面,要只带有了过错,不应逃避或推卸责任,而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过错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觉承担责任的态度,知道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还需要做到自觉承担责任。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建法治意识教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