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

一.相关知识

1.“论语”名称的含义

论,有条理地说。语,交谈对话。(《说文解字》:“论难曰语。”)

2.《论语》的编撰

《论语》成于何人之手,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说该书是由子夏、子游编撰而成,有人说是书成于琴张、原宪等人,还有人说《论语》是由曾子、有子的学生编定的。具体情形究竟如何,似已不可考。笼统地来看,《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

3.《论语》的内容和体例

书中辑录了孔子的言行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

《论语》共二十篇,内容包括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等方面。语言简而易晓,含蓄有致,为语录的典范。其中有很多总结社会生活经验的言论,后来逐步发展为格言和成语,对后代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4.《论语》的传承和版本

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古,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论语》注本。后来,《论语》逐渐被人重视,研究的人也很多。至唐文宗时,被列入经书。宋朱熹又把它与《大学》、《中庸》(《礼记》中的两篇)、《孟子》合为《四书》,并为《论语》、《孟子》作了集注,成为官定的读本,《论语》从此更为一般人所重视了。

《论语》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今人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清代学者黄式三的《论语后案》汇集《集解》和《集注》,详加论析,质量较高,便于学习,也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5.读《论语》的态度和方法

(1)不拔之过高,不求之过深,将心比心,务求平实。不神化孔子,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把对方当作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普通人来看待。他和同时代一般人的区别大概就在于他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

(2)《论语》是语录体文献,吉光片羽往往分散各处,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应该综合各处文句。每读一处,要和书中其他相关的论述联系起来理解,这样才不会过于片面。

(3)《论语》所记录孔子言行,是孔子弟子记忆所及,因为是语录,所录孔子某句话常常没有上下文,且缺少这句话的具体语境,而孔子在说这句话时往往是有具体针对性的,并非泛泛而议。所以,读《论语》,还应该将孔子的话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孔子本人经历以及所涉及人物事件的具体情况之中来理解。

二.文选

(一)学而[1]

(1)子曰[2]:“学而时习之[3],不亦说乎[4]有朋自远方来[5],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6],不亦君子乎[7]”

[1]“学而”是篇名。《论语》本来没有篇名,后人摘取每篇第一句的两个字作为篇名。

[2]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3]时,以时,按时。时习,按时诵习(依王肃说)。

[4]说(yùe),喜悦,高兴,后来写作“悦”。

[5]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6]人不知,指别人不了解自己。愠(yùn),怒。

[7]君子,旧指所谓道德高尚的人。

(2)曾子曰[1]:“吾日三省吾身[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

[1]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的弟子。

[2]日,每天。省(xǐng),检查。

[3]为(wèi),介词。谋,策划,考虑,这里指考虑事情。

[4]传(chuán),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温习。

(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1],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2],就有道而正焉[3],可谓好学也已[4]。”

[1]无,通毋。

[2]敏於事,在办事情上敏捷。慎於言,在说话上谨慎。

[3]大意是:在学业上有弄不清楚的地方,向有道德的人请教,以正定其是非(依邢昺说)。就,走向,接近。

[4]好,读hào,去声。已,通“矣”。

(二)为政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1]罔,指罔然无所得。

[2]殆,疑惑(从王引之说,见《经义述闻·通说上》)。

(3)子曰:“由[1],诲女知之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

[1]由,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

[2]诲,教导。女,第二人称代词,后来写作“汝”。

[3]是,指示代词,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几句大意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大车无輗,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1]而,连词,这里含有假设的意思,等於说“如果”。可,可以,行。

[2]大车,指牛车。輗(ní),辕端横木,缚轭以驾牛者。小车,指马车。軏(yuè),辕端上曲,钩衡(衡,横木)以驾马者。

(三)里仁

(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子曰:“参乎[1]!吾道一以贯之[2]。”曾子曰:“唯[3]!”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

[1]参,曾参。

[2]一以贯之,指用一个道理把一切事物之理贯串起来。以,介词,有“用”或“拿”的意思。“一”是“以”的宾语,提到前面去了。

[3]唯,答应的声音。

[4]恕,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3)子曰:“君子喻於义[1],小人喻於利。”

[1]喻,明白,懂得。

(4)子曰:“见贤思齐焉[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

[1]思齐,想要和他看齐。齐,用如动词。

[2]内,内心。自省(xǐng),自我检查。意思是说,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一样的毛病。

(四)公冶长[1]

(1)宰予昼寝[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3],粪土之墙,不可朽也[4]。於予与何诛[5]!”子曰:“始吾於人也[6],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7]。”

[1]公冶长,孔子的弟子,公冶是复姓。

[2]宰予,字子我,孔子的弟子。画寝,白天睡觉。

[3]朽,腐烂。

[4]污(wū),同圬,涂墙,这里指粉刷。

[5]於,介词,有“对於”的意思。与(yú),语气词,下文的“与”同。诛,谴责。这句是说,对於宰予这样的人,责备什么呢(即“不值得责备”的意思)。

[6]始,等於说“先前”,“起初”。

[7]改是,改变了这个(听其言而信其行)。

(2)子贡问曰[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子曰:“敏而好学[3],不耻下问[4],是以谓之文也。”

[1]子贡,姓端木,名赐,子贡是他的字。孔子的弟子。

[2]孔文子,名圉(yǔ),卫国大夫。“文”是他的谥号。谓,叫做。

[3]敏,理解问题快。

[4]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1],子闻之曰:“再[2],斯可矣[3]。”

[1]季文子,名行父(fǔ),鲁国大夫。“文”也是谥号。三,古人说三的时候,往往不指确数的“三”,而只表示次数很多。但这里和“再”相对,所以仍应看做确数。

[2]再,两次,和又、复等字不同。

[3]斯,就。

(4)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各言尔志[2]。”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3],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