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合集下载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说明书简要信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

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法用量】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5美国紫杉醇。

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给药前不需给予患者抗过敏药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意事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应该在有化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只有在诊断及治疗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才能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效特性与其它配方紫杉醇制剂不同,请勿将本药与其他配方紫杉醇制剂互相替换或混合使用。

治疗前如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药。

为监测患者在给药期间可能出现的骨髓毒性,建议对使用本药的所有患者定期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检查。

如在给药前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或血小板数低于100000/mm3,不应继续给药。

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见到220mg/m2.如再次出现上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再将随后的治疗剂量减到180mg/m3。

对于出现3度感觉神经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给药,待神经毒性恢复至≤2度后方可继续治疗,并在后续治疗时需降低剂量。

男性病人如接受本药治疗,建议在治疗期间采取避孕措施。

育龄妇女和接受本药治疗,应建议患者避免怀孕。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禁忌】治疗前如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予本药治疗。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性状】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粘稠液体。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参考幻灯片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参考幻灯片
本组患者均在输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 30 min 给予 了预防性止吐治疗; 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质与量; 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腹泻者注意肛周护理。指导患者 进食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生、冷、 不洁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恶心、呕吐、腹泻者经对症治疗护理后症状多在 3 ~ 4 天内缓解。
产品:Abraxane? 是将人血白蛋白与紫杉醇通过高压振动技 术制成的纳米微粒冻干粉针 ,外观为白色至淡黄色固体。 规格不 同于传统注射剂或力扑素? ,为每支含紫杉醇 100 mg 和人血白 蛋白约 900 mg。
10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作用机制
迅速释放:游离紫杉醇浓度更高 主动运输:胞吞转运作用通过内皮细胞的运输(gp60 ) 靶向肿瘤:通过白蛋白结合蛋白聚集到肿瘤部位(sparc 蛋11白)
靶向效果

粒径小至130nm,
通过粒径改变
唯一特异性靶向浓集

实现被动靶向 既提高EPR效应, (与肿瘤细胞表面SPARC
也利用白蛋白载体
EPR效应
蛋白的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靶向浓集
溶剂特有 过敏反应、神经轴突
不良反应
变性、脱髓鞘反应 体液潴留
-
-
-
15
2、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主要指南推荐
16
乳腺癌推荐指南
纳米 260mg/m3
粒径小至纳米级别 更高耐受剂量提升
滴注时间
3h
1h
3h
0.5h
输注时间缩短至0.5h
溶媒
GSS
无需GS,高血糖患者无需
因此增加胰岛素辅助治疗
预处理
地塞米松、苯海拉明、 地塞米松 西咪替丁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总结.pptx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总结.pptx
2005 年由 FDA 批准上市,先后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非小细 胞肺癌和胰腺癌,近期在日本获批用于胃癌 。 该产品 2009年后 进口中国,CFDA 批准其用于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 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
产品:Abraxane® 是将人血白蛋白与紫杉醇通过高压振动技 术制成的纳米微粒冻干粉针 ,外观为白色至淡黄色固体。 规格不 同于传统注射剂或力扑素® ,为每支含紫杉醇 100 mg 和人血白 蛋白约 900 mg。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作用机制
迅速释放:游离紫杉醇浓度更高 主动运输:胞吞转运作用通过内皮细胞的运输(gp60) 靶向肿瘤:通过白蛋白结合蛋白聚集到肿瘤部位(sparc蛋白)
胞吞转运并聚集到肿瘤部位详细图解
白蛋白
分解成小的白蛋白紫杉醇复合体 进入血循环
平均直径 130nm
紫杉醇
白蛋白受体(gp60等)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 肌肉关节疼痛、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脱发及静脉滴注 引起的局部反应。
预处理:给药前12 h先口服地塞米松10 mg,给药前6 h 再囗服地塞米松10 mg,给药前30 ~ 60 min给予苯海拉 明肌注20 mg,静注西咪替丁300 mg或雷尼替丁50 mg, 之后给予紫杉醇治疗。
✓ 使用方便:
-无需抗过敏预处理 -无需特殊输液装置 -30分钟可完成输液
当使用泰素、泰索帝的患者改用白蛋白紫杉醇后,年 药物成本分别增加55928元、47776元,而其给药及 预防用药成本分别降低5204元、2660元, 不良反应的治疗费用分别降低1316 元和4016元,由于门诊化疗率增加 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分别为7104元和 7104元。
不同紫杉类药物主要差异汇总
药物种类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意事项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意事项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意事项
1. 嘿,可别忘了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之前一定要找医生好好聊聊呀!就像你要去一个陌生地方得先找个向导一样,医生能告诉你适不适合用,用量该多少。

比如咱隔壁的李大爷,他就是听了医生的话,才用得安全又有效呢。

2. 用药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呀!这就好比开车的时候要时刻留意路况,稍有不对就得赶紧采取措施呀。

你想想,要是身体有啥不舒服还不管不顾,那多危险呐。

就像上次小王用药后感觉有点心慌,幸好他及时告诉医生了。

3. 一定要按时用药呀,可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这就跟每天吃饭一样,一顿不吃饿得慌,药不按时用效果肯定不好呀。

你看人家小张,严格按照医生说的来,效果多好啊。

4. 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别跟其他药瞎混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就像两种不同味道的食物混在一起可能会变味一样,药混错了可能会出大问题的。

咱村的赵奶奶就有过一次差点混用的经历,还好家人及时发现了。

5. 用药期间也得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呀!别以为用上药就万事大吉了。

就好比盖房子,材料再好,施工的时候不认真也不行啊。

像抽烟、喝酒这些最好都先戒掉,这样药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呢。

6. 记得用药后去复查呀!这多重要呀,就像考试后要看看成绩一样。

你不去复查怎么知道药用得效果好不好呀。

咱小区的刘大哥就是按时复查,病好得特别快。

总之,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注意这些事项,才能让药更好地帮我们恢复健康呀!。

紫杉醇说明书

紫杉醇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说明书简要信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

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法用量】分散溶解后每毫升悬浮液含5美国紫杉醇。

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给药前不需给予患者抗过敏药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注意事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应该在有化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只有在诊断及治疗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才能得到及时与准确的处理。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效特性与其它配方紫杉醇制剂不同,请勿将本药与其她配方紫杉醇制剂互相替换或混合使用。

治疗前如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药。

为监测患者在给药期间可能出现的骨髓毒性,建议对使用本药的所有患者定期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检查。

如在给药前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或血小板数低于100000/mm3,不应继续给药。

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见到220mg/m2、如再次出现上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再将随后的治疗剂量减到180mg/m3。

对于出现3度感觉神经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给药,待神经毒性恢复至≤2度后方可继续治疗,并在后续治疗时需降低剂量。

男性病人如接受本药治疗,建议在治疗期间采取避孕措施。

育龄妇女与接受本药治疗,应建议患者避免怀孕。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禁忌】治疗前如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不应给予本药治疗。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性状】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粘稠液体。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显著延长至疾病进展时间(TTP)
与溶剂型紫杉醇相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显著降低25%疾病进展风险。
TTP(至疾病进展时间)
1.00
0.75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溶剂型紫杉醇
未进展患者比 例
0.50
0.25
中位TTP=23.0周
P=0.006
HR=0.75
中位TTP=16.9周
0.00
0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安全耐受性良好
更低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无3级以上过敏;3级以上感觉神经病变发生率高
不良事件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 贫血 (%)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
过敏(%) 面红 (%) 感觉神经病变 (%) 疲劳 (%) 肌痛 (%) 呕吐(%) 水肿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小结
与传统溶剂型紫杉醇相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疗效更佳
ORR显著提高,TTP显著延长,二线以上患者OS显著延长。
与传统溶剂型紫杉醇相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安全性更好
剂量增加了49%,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仍明显低于溶剂型紫杉醇组 虽然3级神经病变较多,但缓解迅速(中位缓解时间为22天) 未进行预处理,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1.00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溶剂型紫杉醇
0.75
生 存
0.50

中位OS=56.4周
P=0.024 HR=0.73
0.25
中位OS=46.7周
0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80 88 96 104 112 120 128 136 144 周
OS:总生存期
Gradishar et al. J Clin Oncol. 2005; 23: 7794–7803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维生素 B1 和弥可保可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 并能缓解麻木、疼痛等症状。同时指导患者多进食 豆制品、坚果、猪肝等富含 B 族维生素的食物; 穿棉袜和合脚的布鞋; 用温水洗手洗脚,冬季戴手套,注意保暖,注意 修剪过长指趾甲。
5、肌肉、关节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酸痛性质为主, 双下肢为主。通常发生于使用药物后的 2 ~ 3 天。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白蛋白紫杉 醇复合体
窖蛋白和胞 膜窖小泡
白蛋白通过胞吞转运 作用进行转运
肿瘤间质
白蛋白紫杉醇与 SPRAC蛋白结合后 聚集在一起
白蛋白 紫杉醇 SPARC蛋白
SPARC蛋白
紫杉醇引发肿瘤细胞 凋亡
肿瘤细胞
白蛋白结合型剂型带来的优势
“三高一低”:
-高剂量 (提高紫杉醇的耐受剂量) -高肿瘤组织分布 -高疗效 -低毒性
本组患者均在输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 30 min 给予 了预防性止吐治疗; 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质与量; 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腹泻者注意肛周护理。指导患者 进食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生、冷、 不洁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恶心、呕吐、腹泻者经对症治疗护理后症状多在 3 ~ 4 天内缓解。
4、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给药剂量:
三周方案:260mg/mmg/m2 d1,8,15给药 ,q3/4w
滴注时间:30分钟
本品在配制及滴注中不必使用特殊的不含二-(2-乙基已 基)邻苯二甲酸酯(DEHP)的输液装置,不建议在输液 管中接装过滤器。若有,不可使用孔径小于15um的滤器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2018年11月7日 湖南省肿瘤医院

注射用紫杉醇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说明书

注射用紫杉醇说明书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用于联合化疗治疗失败或辅助化疗6个月内复发的转移性乳腺癌。

如无显著禁忌症,病人在使用本品前应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注射用紫杉醇说明书,欢迎阅读。

注射用紫杉醇商品介绍通用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生产厂家: 美国American Pharmaceutical Part批准文号:药品规格:100mg*1瓶药品价格:¥6100元注射用紫杉醇说明书【商用名】注射用紫杉醇【通用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英文名】paclitaxel For Injection(Albumin Bound)【汉语拼音】ZhuSheYongZiShanChun【主要成分】紫杉醇【性状】【适应症】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适用于联合化疗治疗失败或辅助化疗6个月内复发的转移性乳腺癌。

如无显著禁忌症,病人在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前应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

卵巢癌和乳腺癌及NSCL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

【用法用量】转移性乳腺癌联合化疗失败或辅助化疗6个月内复发的患者,推荐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剂量为每3周一次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以上。

肝脏损害:对于胆红素1.5mg/ml的病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剂量未定。

药物减量: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过程中,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500/mm2,持续一周或更长)或严重的感觉神经病变,应在之后的治疗中减量至220mg/m2。

反复出现的重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或严重的感觉障碍,剂量应减至180mg/m2。

3级感觉神经病变应停止治疗直至感觉障碍缓解至1~2级,并在之后的治疗中进一步减量。

操作注意事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和其他毒性较强的紫杉醇化合物一样,操作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时要小心谨慎。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BRAXANE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BRAXANE
第17页/共38页
S PA R C 与 白 蛋 白 的 关 系 在 M X - 1 乳 癌 组 织 中 S PA R C 与 白 蛋 白 呈 现 共 位 点
Albumin
SPARC
Tissue Co-Localization
Intracellular Co-Localization
Data on file: American BioScience, Inc
• Abraxane 紫杉醇穿过量是Taxel 的4.2倍,速度是taxel的4.7倍 • -methyl cyclodextrin -甲基环糊精使囊泡崩解,抑制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转运
第10页/共38页
GP60受体和囊泡转运抑制物抑制Nab-紫杉醇的转运
图5A.NEM抑制紫杉醇的胞转作用
HMVEC/ABI-007
Albumin Paclitaxel SPARC
SPARC
Paclitaxel-induced tumor cell apoptosis
第9页/共38页
Tumor cells
聚氧乙烯蓖麻油抑制Caveolin介导的转胞吞作用
Paclitaxel Transcytosed (Em527 of bottom chamber)
MX-1人乳腺癌异种移植性 肿瘤内药物浓度增加
Abraxan®(20mg/kg) Taxol®(20mg/kg)
紫杉醇(nCi/g)
第16页/共38页
M X - 1 细 胞 的 S PA R C 表 达
HMEC
MX-1
MX-1 SPARC共焦
MX-1SPARC表面染色
Fig 4. MX-1细胞的SPARC表达。在发生乳腺上皮癌变(MX-1)的组织能较正常乳腺上皮 ( H M E C ) 检 测 到 更 多 的 S PA R C 。 尽 管 大 多 数 S PA R C 在 细 胞 内 , 通 过 聚 焦 显 微 镜 和 非 透 化 性 细 胞 的 表面染色的观察,发现大量SPARC在细胞表面。箭头表示表面相关 SPARC。

白蛋白紫杉醇说明书

白蛋白紫杉醇说明书

白蛋白紫杉醇说明书核准日期:2021年06月30日修改日期:2021年12月10日 2021年09月29日2021年08月03日处方用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英文商品名:Abraxane?英文名称:Paclitaxel for Injection(Albumin Bound)汉语拼音:Zhusheyong Zishanchun(BaidanbaiJiehexing)【成份】每瓶含紫杉醇100mg及人血白蛋白约900mg。

紫杉醇是药物活性成分,人血白蛋白作为辅料起分散、稳定微粒和运载主药作用。

紫杉醇化学名称:5β, 20-环氧-1,2α, 4,7β,10β, 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47H51NO14 分子量:853.91 【性状】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无菌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

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规格】100mg 【用法用量】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肝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对血胆红素>1.5mg/dL的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肾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排除了血肌酐>2mg/dL的患者。

对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降低剂量: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ANC<500/mm3持续1周或1周以上)或出现严重感觉神经毒性则应将后续疗程的治疗剂量减到220mg/m2。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说明书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说明书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说明书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说明书
【药品名称】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液
【成份】主要成份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辅料。

【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
胃癌、前列腺癌、头颈癌等疾病。

【规格】10mg、30mg、100mg、260mg
【用法用量】严格按医生的指示使用,剂量和疗程需根据病情进
行调整。

本品为静脉注射,一般每周用药1次或2次。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周围神经病变、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损伤、神经病变等。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接触本品需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和
吸入。

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处理。

【贮藏】密封保存,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生产企业】请参考包装标签。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BRAXANE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BRAXANE

12 10 8 6 4 2 0 0
nab-paclitaxel M-ABI w/o M-ABI w/ cyclodextrin nab + -methyl
4.2X Greater Transport of Nab-Paclitaxel
2
4
6
8
10
12
Time (hr)


Abraxane 紫杉醇穿过量是Taxel 的4.2倍,速度是taxel的4.7倍 -methyl cyclodextrin -甲基环糊精使囊泡崩解,抑制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转运
8. Carver LA, Schnitzer JE: Nat Rev Cancer. 3: 571-81,2003.
作用机制nab Technology 平台
1.由 gp60 和 窖蛋白介导的跨细胞作用 2. 白蛋白-紫杉醇复合物和SPARC 在肿瘤细胞表面结合
Albumin
Injection into circulation




Abraxane®独特转运机制使药物在肿瘤细胞内高度聚集
• 任何化疗药要起到治疗作用都必须能够离开血循环到达肿瘤组织及进入 肿瘤细胞内 • Abraxane® 主药成分是紫杉醇,配方改变主要是影响药物的分布,实现
靶向转运,让更多的药物能聚集在肿瘤组织中并进入肿瘤细胞内
ABRAXANE®转运途径
由gp60白蛋白紫杉醇复合物和sparc在肿瘤细胞表面结合聚氧乙烯蓖麻油抑制聚氧乙烯蓖麻油抑制caveolincaveolin介导的转胞吞作用介导的转胞吞作用abraxane紫杉醇穿过量是taxel的42倍速度是taxel的47倍methylcyclodextrin甲基环糊精使囊泡崩解抑制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0121012mtaxtimehrtaxolcremophornabpaclitaxelnabmethylcyclodextrin42xgreatertransportnabpaclitaxelnem图5anem抑制紫杉醇的胞转作用结合抑制紫杉醇的胞转作用abab时间小时时间小时hmvecabi007mm1mm5mm10mmgp60gp60受体和囊泡转运抑制物抑制受体和囊泡转运抑制物抑制nabnab紫杉醇的转运紫杉醇的转运nem泡状转运的抑制物abgp60受体的抗体sparcsparc和肿瘤的关系和肿瘤的关系见于多种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头颈部癌食道癌肺癌恶性黑色素瘤肝细胞肝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肿瘤预后有关sparc含量越高预后越差?secretedproteincysteine富含半胱胺酸酸性分泌型蛋白breasttumorsectionstainedsparc20xnormalbreasttissuestainedsparc20xsparc在乳癌肿瘤细胞高表达pc3生理盐水对照组pc3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pc3sp生理盐水对照组pc3sp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sparc过表达pc3sp异种移植瘤比亲代pc3系瘤对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反应更敏感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作用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作用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作用一、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定义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指紫杉醇与白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紫杉醇是一种来自于紫杉树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

而白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载体蛋白,具有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形成可以提高紫杉醇的溶解度、稳定性和药物释放效率,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二、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制备方法1.静态结合法:将紫杉醇和白蛋白按一定比例混合,静置一段时间使其结合形成复合物。

2.化学结合法:利用化学反应使紫杉醇与白蛋白发生共价结合,形成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3.物理结合法:利用高能超声波、冷冻干燥等物理方法促使紫杉醇与白蛋白结合。

三、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特点1.增加溶解度:紫杉醇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而与白蛋白结合后,溶解度显著提高,有利于药物的输送和吸收。

2.提高稳定性:紫杉醇容易受到光、氧、热等因素的影响而降解,与白蛋白结合后,可以增加其稳定性,延长药物的有效期限。

3.控制释放速率:白蛋白作为载体,可以延缓紫杉醇的释放速率,使药物在体内持续释放,增加疗效。

4.提高肿瘤靶向性:白蛋白在体内具有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的能力,紫杉醇与白蛋白结合后,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四、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应用1.抗肿瘤治疗:紫杉醇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与白蛋白结合后,可以增强其抗肿瘤活性,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2.肿瘤靶向治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可以实现药物的精确输送到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3.药物输送系统: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输送系统,可以载药其他抗肿瘤药物,提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并实现靶向治疗。

五、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前景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输送系统,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的需求越来越高,对药物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英文名:Paclitaxel for Injection (Albumin Bound)汉语拼音:Zhu She Yong Zi Shan Chun(Bai Dan Bai Jie He Xing)【成份】每瓶含紫杉醇100mg及人血白蛋白约900mg。

紫杉醇是药物活性成分,人血白蛋白作为辅料起分散、稳定微粒和运载主药作用。

紫杉醇化学名称:5β, 20-环氧-1,2α, 4,7β,10β, 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47H51NO14分子量:853.91【性状】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无菌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 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

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警示语】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应该在有化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只有在诊断及治疗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才能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处理。

治疗前如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1500/mm3,则不应给药。

用药期间应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骨髓抑制,重点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

严重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会导致感染,建议对接受本药治疗的所有患者定期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检查。

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效特性与其它配方紫杉醇制剂不同,请勿将本药与其他配方紫杉醇制剂互相替换或混合使用。

【规格】100mg【用法用量】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26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每3周给药一次。

肝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对血胆红素>1.5mg/dL的患者,本药的适宜剂量尚不清楚。

肾功能异常:尚未进行对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本药的临床研究,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排除了血肌酐>2mg/dL的患者。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为商业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研发和创新的机会。

它所提供的抗肿瘤药物能够帮助抗击癌症,激活免疫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对药物的耐药性,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减少癌变细胞的增殖。

此外,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也被证明能有效治疗肺癌、乳腺癌、肝癌和其它种类的恶性肿瘤。

由于它有效抑制肿瘤发展,抗击癌症变得更加有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研发成为商业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研发需要考虑几个方面:药效成分的确定,传输载体的选择,药效作用的确定,新药创新的技术研究,药物安全性的测试和药物副作用的研究等等。

首先,确定药效成分,要求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对紫杉醇白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研究,以确定它的药效成分。

其次,传输载体的选择也是关键,要确保它能够有效地将药物传送至患者体内,而不会损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还要进行药效作用的确定,需要运用先进的药物技术手段,进行多种实验,确定药物对肿瘤具有何种药效作用。

同时,也要研究新药创新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精确定位,构建新的药物体系,以保证可以产出新的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药物。

此外,药物安全性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实施相关的安全检测,确保可以制造出安全有效的新药。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新型医药,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减少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有效抗击癌症。

它的研发可以利用各种先进技术,需要确定药效成分,传输载体的选择,药效作用的确定,新药创新的技术研究,药物安全性的测试和药物副作用的研究等,以保证新药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而有效抗击癌症,又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的生存环境,这既是商业界应遵循的行业原则,也是未来癌症治疗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质体 LEP-ETU( 美国) 、阳离子脂质体 EndoTAG® -1 ( 德国) 、胶束化纳米粒 NK105( 日本) 和新型口服制剂 DHP107( 韩国)。
与传统注射剂相比,新型制剂在降低或去除过敏反应、减小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肿瘤靶向性及耐受剂量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
精品课件
Practical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2016,Vol. 19,No. 4
管中接装过滤器。若有,不可使用孔径小于15um的滤器。 预处理:本药给药前不需给予患者抗过敏药预处理
精品课件
静脉滴注前药物配制注意事项:
本品在分散溶解前是一种无菌冻因干稀块释状物手或法粉不末当:而出现气 12不..应在 用少无无于菌菌1分操注钟作射。下器,将0每.9瓶%氯用0化.9钠%氯注泡被化射,拉液钠会长2注0导,m射l致空液沿2瓶药间0m内物结l壁分纳构缓散米发慢溶微生注解入。粒变,时间 3. 请勿将0.9%氯化钠注射液直接化注,射从到而冻导干块致/药粉效上,下以降免,形成泡沫。 4. 注入完成后,让药瓶静置至少影5响分治钟,疗以效保果证冻干块/粉完全浸透。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精品课件
8、消化道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黏膜炎。
本组患者均在输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 30 min 给予
了预防性止吐治疗;
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质与量; 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腹泻者注意肛周护理。指导患者
进食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生、冷、 不洁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2018年11月7日 湖南省肿瘤医院
精品课件
主要内容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剂型特点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主要指南推荐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临床监护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使用方法
精品课件
1、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剂型特点
精品课件
紫杉醇简介
紫杉醇类药物,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胃癌的治疗。
精品课件
多西紫杉醇——泰索帝
溶剂:聚山梨酯 80 及无水乙醇助溶
适用症: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非小细胞肺癌、激素难治性转移性前列腺癌、既往未接 受过化疗的晚期胃腺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独有的不良反应:体液潴留。此外,多西紫杉醇所致的 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紫杉醇不同,白细胞减少呈剂量依赖 性而非时间依赖性。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
保暖,症状在 1 周内自行缓解;
必要时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
精品课件
6、皮肤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脱发、泛发皮疹、瘙痒、指甲改变、指甲色素 沉着/变色症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含有源自人血的血清 白蛋白,皮疹的发生可能与之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应注意观察皮疹的部位、范围及转归; 指导患者穿柔软、舒适、宽松的棉质内衣,保持床单位
精品课件
纳米白蛋白紫杉醇作用机制
迅速释放:游离紫杉醇浓度更高 主动运输:胞吞转运作用通过内皮细胞的运输(gp60) 靶向肿瘤:通过白蛋白结合精蛋品白课件聚集到肿瘤部位(sparc蛋白)
胞吞转运并聚集到肿瘤部位详细图解
白蛋白
分解成小的白蛋白紫杉醇复合体 进入血循环
平均直径 130nm
紫杉醇
白蛋白受体(gp60等)
恶心、呕吐、腹泻者经对症治疗护理后症状多在 3 ~ 4
天内缓解。
精品课件
4、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使用方法
精品课件
使用方法
给药剂量:
三周方案:260mg/m2 d1给药 3w 单周方案:100mg/m2或125mg/m2 d1,8,15给药 ,q3/4w
滴注时间:30分钟
本品在配制及滴注中不必使用特殊的不含二-(2-乙基已 基)邻苯二甲酸酯(DEHP)的输液装置,不建议在输液
精品课件
胰腺癌中国专家共识治疗方案
精品课件
NCCN指南卵巢癌推荐
白蛋白紫杉醇-复发卵巢癌可选择化疗方案
精品课件
NCCN指南卵巢癌推荐
卡铂/白蛋白紫杉醇-复发卵巢癌紫杉醇过敏患者
精品课件
NCCN指南宫颈癌推荐
宫颈癌系统治疗方案
精品课件
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临床监护
精品课件
1、骨髓不良反应
( 3) 贫血: 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意休息,加强营
养,多食猪肝、红枣、香菇、木耳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精品课件
Chin J Surg Onco,October. 2015,Vol. 7,No. 5
2、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心跳骤停、充血性心力 衰竭、水肿、左心室功能不全、室上性心动过速、潮红、 低血压、高血压和房室传导阻滞。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白蛋白紫杉 醇复合体
窖蛋白和胞 膜窖小泡
白蛋白通过胞吞转运 作用进行转运
肿瘤间质
白蛋白紫杉醇与 SPRAC蛋白结合后聚 集在一起
白蛋白 紫杉醇 SPARC蛋白
SPARC蛋白
紫杉醇引发肿瘤细胞 凋亡
精品课件
肿瘤细胞
白蛋白结合型剂型带来的优势
✓ “三高一低”:
-高剂量 (提高紫杉醇的耐受剂量) -高肿瘤组织分布 -高疗效 -低毒性
• 复发转移推荐:纳米白蛋白紫杉醇
• 100mg/m2或125mg/m2 d1,8,15给药 ,q3/4w
• 260mg/m2 3w
精品课件
2018 CSCO指南乳腺癌推荐 新辅助化疗
精品课件
2018 CSCO指南乳腺癌推荐 新辅助化疗
既明确乳腺癌晚期/复发转移的一线使用,也进一步肯定了在新辅助化疗中的地
的清洁、干燥、平整;
避免使用肥皂、洗涤剂等对皮肤有刺激的物品; 勤剪指甲,避免抓挠皮肤; 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过敏的食物,并给予药物对症处理。
精品课件
7、肝功能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 胆红素升高。
给予护肝药物治疗,患者肝功能均恢复了正常; 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 注意观察有无厌食、厌油、乏力、黄疸等症状,指导其
免去激素,更适合糖尿病 或睡眠不好患者
靶向效果
溶剂特有 不良反应
粒径小至130nm,
通过粒径改变
唯一特异性靶向浓集
既提高EPR效应,


实现被动靶向
(与肿瘤细胞表面SPARC
也利用白蛋白载体
EPR效应
蛋白的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靶向浓集
过敏反应、神经轴突 变性、脱髓鞘反应 体液潴留
精- 品课件
-
-
2、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主要指南推荐

精品课件
NCCN指南-NSCLC晚期或转移性 非鳞癌一线
精品课件
NCCN指南-NSCLC晚期或转移性 鳞癌一线
精品课件
CSCO指南肺癌诊疗指南
2018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编写
人民卫生出版社
精品课件
NCCN指南胰腺癌推荐
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疾病 一线治疗——转移性疾病 新辅助
260mg/m3 0.5h
NS
白蛋白结合型 对比优势
免除有机溶剂,以人血白 蛋白为载体,亲和度最高
粒径小至纳米级别
更高耐受剂量提升
输注时间缩短至0.5h
每支只需20ml NS 无需GS,高血糖患者无需 因此增加胰岛素辅助治疗
预处理
地塞米松、苯海拉明、 地塞米松
西咪替丁
地塞米松、苯 海拉明、西咪
替丁
正常无需预处理
紫杉醇:二萜类化合物 最早由太平洋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 英文名:Paclitaxel 分子式:C47H51NO4
O
O H3C
O OH
CH3
H3C
O
NH O
CH3 CH3 H
O OH
OH O O
O CH3
OO
精品课件
不同紫杉类药物
传统紫杉醇注射液。
紫杉醇脂质体( 力扑素®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 Abraxane®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 Genexol® PM) 。
精品课件
不同紫杉类药物主要差异汇总
药物种类
主要辅料 粒径级别 推荐剂量 滴注时间
溶媒
传统紫杉醇
蓖麻油、乙醇 微米
135-175mg/m3 3h
GS/NS
多西他赛 紫杉醇脂质体
吐温80 乙醇 微米
75mg/m3 1h
卵磷脂 胆固醇
微米 135-175mg/m3
3h
GS/NS
GS
白蛋白结合型 紫杉醇
人血白蛋白 纳米
精品课件
3、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间质性肺炎、胸腔积液、 肺栓塞、肺血栓栓塞和辐射性肺炎。
注意监测肺功能及肺部影像学变化情况; 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及使用方法,必要时予停药并
积极对症治疗。
精品课件
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为手足麻木、感觉异常、针刺样疼痛。发 生时间一般在化疗后 5 ~ 8 天。神经毒性的发生 与紫杉醇引起的神经细胞脱髓鞘有关。
临床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 白减少。
( 1) 白细胞减少: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房
间每日定时紫外线消毒 2 次,注意手及口腔卫生,注意 保暖,预防感冒。
( 2) 血小板下降: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避免碰撞,
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勿剔牙、挖鼻孔,保持大便通畅; 注射完毕按压针眼部位 5 min 以上; 观察有无鼻出血、 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给予卧床休息、低流量吸氧、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