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书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的枷锁——《社会契约论》书评
自由的枷锁——《社会契约论》书评
一、版本信息
书名:《社会契约论》
著者:卢梭何兆武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版次:1980年2月修订第二版
二、主要内容
本书总共分为四卷:
第一卷探讨了人类是怎样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状态。
卢梭认为秩序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在通过对原始社会、最高权力者的权利和奴隶制的分析后得出:社会不能宣布人的等级而确立强权的合法性;强权只能使人被迫屈服,但不能产生让人服从的义务;强力不产生权利,契约才是生成合法权力的契机。
人们通过约定契约结成共同体来护卫和保障成员的人身和财富,人由此从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状态。
第二卷探讨了主权及其权利。
主权就是公意,因此主权不能转让、不能分割。
法律是公意的实现方式,只有人民自己才有权制定法律。
作为公意虽然不会出错,但是它并非总是能做出明智的判断,因此也并非总能找到共同利益之所在,于是需要一个非凡的立法者来指导。
第三卷探讨了政府的形式。
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政府的任务是承担法律和维护社会自由。
政府行政权的创制不是契约,而是法律。
政府的行政官不是人民的主人,他不可以建立契约,而是遵守现有的契约。
在本卷中卢梭对各种政府类型进行了探讨,并认为没有适合所有国家的政府形态,衡量一个政府好坏的标志是人口数量。
第四卷探讨巩固国家体制的方法。
公意是不可摧毁的,应通过投票来表达。
在这里卢梭探讨了几种巩固政治的制度。
例如:罗马人民大会、保民官制、独裁制等。
关于宗教,他认为虽然对政治有帮助,但仅仅依靠宗教是无法建立一个完美无缺的社会的。
人最终还要依靠自己,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三、心得感悟
自由的枷锁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我还不认识卢梭时候就已经熟知这句话了,起初我以为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对每个自由人不得不受社会种种束缚的无奈的感慨。
但在我读了《社会契约论》之后,我更倾向于卢梭是在表达一种状态的转变,即从作为自然权利的个体的自由,转变为联合体中契约规定的自由。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卢梭自由思想的理解。
卢梭很重视自由,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生而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无权处置别人的自由,即便是父母也无权转让孩子的自由。
因此,根本没有什么天生的奴隶,只是有奴隶的制度罢了。
在卢梭看来任何限制或剥夺自由的奴役权都是荒谬和非法的,对于放弃自己自由的人他嗤之以鼻,他认为,“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义务。
对于一个放弃一切的人,是无法加以任何补偿的。
这样一种放弃是不合人性的;而且取消了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也就是取消了自己行为的一切道德性。
最后,规定一方是绝对的权威,另一方是无限的服从,这本身就是一项无效的而且自相矛盾的约定。
”
根据卢梭的设想,自然状态下人类也无法维持长久的自由,因为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超过了人类所自存的能力。
进而想要真正地获得自由,人们只有结合成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人们自己给自己戴上“枷锁”,这个共同体能够以全部共同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着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在联合体中每个人都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主权者,主权者的意志将通过公意表达出来。
公意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核心概念,公意即是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是集体利益的表达,它是联合体一切活动的依据,从而保障了主权属于联合体的全体成员。
公意与自由密切相关,每一位公民都通过公意规范其行为,而公意又是他们自身意志的体现,那么人们服从公意不过是服从他们自己。
换而言之,每一位公民都通过对公意的服从而得到了他们自己的自由。
但是,公意是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在联合体中想要达到全体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个人意志总有和集体意志相冲突的时候。
卢梭在这时表示,大多数人的意见就是公意,“投票的大多数永远可以约束其他一切人的;这是契约本身的结果。
”虽然这只是卢梭的一个假定,但是卢梭相信“假定公意的一切特征仍然存在于多数之中;假如它在这里面也不存在的话,那么无论你赞成哪一边,总归是不再有自由可言的。
”
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服从了多数人的意志,在卢梭看来他们仍然是自由的,因为他认为“唯有道德的自由人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仅有嗜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的状态,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多数自然是有道德自由的人,少数则肯定在嗜欲冲动的支配之下。
少数服从多数,则是通过对少数的强制使他们获得自由。
感觉这种少数的“被自由”跟多数人服从少数人的“不自由”没什么区别,因为多数人有一天也可能被强制自由。
卢梭对自由的论证似乎朝向了相反的方向,成为了极端不自由。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但希望人们的枷锁不再那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