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孟思想的差异
孔孟思想的异同
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4、仲弓问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孔子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孟子·离娄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人性问题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孔孟仁学思想之异同比较
孔孟仁学思想之异同比较摘要: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仁分为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个方面:成德之仁要求个人在爱的基础之上,遵守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实施以忠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以塑造个人的完美人格;为政之仁就是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以周礼为落脚点、通过正名恢复周礼。
成德之仁是出发点,为政之仁是目的。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仁学思想是在继承孔子仁学的核心的基础之上,通过先验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得出仁政,要求执政者“保民而王”:贵民思想是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
两人由于是继承关系,必然存在相同之处:都是在人生而有之的真实情感上,以个人为出发点,要求以人为本,最终实现对社会秩两人由于是继承序价值的追求。
但二人由于时代背景不同,所以在思想的立足点上存在差异。
孔孟二人虽然距今已经超过两千年了,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思潮和经济形态来说存在缺陷,但也不无助益,而且助益是主要的。
关键词: 孔孟;仁;仁政The idea of comparative differences of Confucius benevolence Abstract: Confucius is the founder of the Confucianism thought system, its core is benevolence, drove in benevolence into Good moral accomplishment benevolence and Good political behavior two aspects: Good moral accomplishment benevolence asked individuals in love, abide by a series of foundation of moral norms,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core of the system will be in perfect shape personal personality, The kernel is the moral politics as political basis, zhou foothold, through the rectification for restoration of zhou. Good moral accomplishment benevolenc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kernel is independent, objective. Mencius was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Confucianism, his benevolence is in succession ofConfucian benevolence, through the core based on the "all men have a priori obtained of" giving "protecting the leadership, benevolent governance and the king" : your people thought is the core of morality, and the people with the production of your people thought is carried out. They are due to inherit relationships, there must be of the same: all is in life and true feelings, based on individual as a starting point, people-oriented, finally realize social rank two due to the pursuit of the value of sequence is inherited. But two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because in the standpoint of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Although it has two Confucius thought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modern social and economic form, but also defects, and helpful.key: Confucius ;Mencius ;benevolence ;benevolent governance孔孟仁学思想之异同比较任浩(甘肃天水师范学院 2006级思想政治教育二班 741001)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儒学的创始人,孟子处于战国初期,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儒,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16页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16页孔孟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之一,其中“孔家”和“孟家”是两个主要的流派。
虽然他们都从“仁”和“礼”方面来研究和传承儒家思想,但在具体的思想内容上,两者有很多的异同点。
接下来,我们将会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关于“仁”的内涵1. 义利之争孔子提出的“仁”涵盖着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爱人、敬上、诚信、孝悌、辅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对“仁”的解释,孔子本人也曾经出现过矛盾的情况,例如,他曾经以利益为重,主张个人需要先追求自己的利益,之后才考虑到义。
而一些弟子则认为,“仁者先心诚而后行,利之后也”。
相比之下,孟子侧重强调“仁者先义之,后利之”,反对以利为先,倡导以义为先的原则。
2. 至诚之道孟子与孔子一样崇尚“诚”这一核心价值,但他提出了“至诚唯美”这一观点,也就是说,孟子认为最高境界是在事物中追求至诚,即在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中坚持真、实、诚,才能够达到完美的境界。
孔子和孟子都非常重视“礼”的观念,他们认为“礼”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合理行为规范的核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
不过,两者在具体内涵上仍然存在不同。
1. 礼的意义和价值孔子认为,“礼”是通过一系列仪式、规矩和仪态来达到防止混乱和维持秩序的目的。
而孟子则进一步强调,“礼”是一种超越了单纯仪式的人类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理性认识与实践的标准。
在孟子看来,只有通过遵守社会的“礼”,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从而实现各类人群之间的互惠互利。
2. 礼的表现形式孔子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比较倾向于用“礼”这种形式化的外在习惯来解决问题,他认为“礼”是既包含感性又包含形式理性的。
而孟子则认为“礼”不只是一系列的形式化行为,更是透过具体行为方式而体现的非常深刻的人际关系。
三、关于政治形态孔子和孟子在政治形态上也有不同的理念。
1. 政治观念孔子认为,政治是统治者的责任,核心应当是君主制度。
他强调依据等级、礼仪和尊重纲常来组织社会的秩序,他也支持君王有绝对的管理责任,以确保社会稳定。
孔孟庄的思想比较
孔孟庄的思想比较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
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
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
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
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
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
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
“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1.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
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
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
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颜渊》)诚哉斯言!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
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
以善为美,美善统一。
此善笃实光辉、高明壮美;此美充溢仁德、超拔完善。
美善相乐,臻于极致。
后世儒家美学绵延传承,皆无悖此根本者。
老庄哲学以“道”为宗。
《道德经》中“道”凡七十三见,以宇宙本体为本。
《庄子》一书“道”凡三百二十见,以自由境界为尚。
老庄之道一脉相承,其殊异亦判然乃现。
老子重思重知,偏于思议无限永恒之大道;庄子重行重修,偏于得道之人精神自在超遥。
孔孟仁政思想的差异
孔孟仁政思想的差异在儒家学说中,孟子向来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对孔子的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在治道观上也是如此。
治道即治理之道,为政之道。
在治道观上,孔子主张施行德政;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孔子德政与孟子仁政的异同。
相同点:1、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目标都是重建社会伦理秩序。
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讲“正名”; 孟子讲不“遗其亲”、不“后其君”, 讲“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矣”。
《中庸》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伦为“天下之达道”。
在儒家理念中, 五伦既是每个人, 也是家、国、天下共同的存在方式, 从个人到家、国、天下, 离开这五种伦理关系都不能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
因此, 社会伦理秩序的建建设和维护一直是自孔孟以来儒家治理的根本问题。
2、在孔孟思想中,仁即德的内涵,因此二人都把仁德视为“为政”的根本要素,这是二者之所同。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政”的“政”是指法制禁令, “刑”指刑罚, “政”、“刑”都是强制性的规范, 只能制约民众外在的行为,不能养成内在的羞耻心、价值观, 人们不违背规范, 只是规避可能受到的惩罚, 并不认为违背规范是可耻的,“道之以德”, 是通过为政者道德人格的魅力与其德行的感召, 兴起民众为仁向善的心志, 在内在心志的驱动下,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
“齐之以礼”是通过礼乐的教化、规范功能, 使社会推崇的道德伦理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内心, 养成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孟子说: “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他认为“以力服人”只能是暂时的, 并且还会在人们心中积聚不满情绪, 一旦有机会, 就会爆发为反抗行为, 破坏社会秩序。
“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无论力之大小强弱, 都会自觉自愿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导向, 遵循社会伦理规范。
孔孟一致认为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和稳定不能靠外在强制, 只有在人们内心道德意识的自觉驱动下养成的、自动自发的行为习惯才是最可靠的, 在位者的德行则是全社会道德意识自觉和伦理行为习惯养成的价值之源。
孔孟的异同点
孔孟的异同点引言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比较孔子和孟子的异同点,包括思想观点、教育理念、政治主张等。
思想观点1. 人性观•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使人自我完善,并通过自己的榜样影响他人。
•孟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也具备良知。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发展良知,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2. 教育观•孔子:注重教育培养,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礼仪、音乐、书法等传统文化,并倡导“君子”教育模式。
•孟子:强调以爱心去教育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并提出“三纲五常”的教育原则。
3. 家庭观•孔子:强调家庭伦理,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够治理好家庭和国家。
•孟子:注重父子关系,主张“亲亲、尊尊”,认为父母应该以榜样的力量来教育子女,并倡导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观。
政治主张1. 统一思想•孔子:主张通过君主的德行来统一民众的思想,使人们都能够遵循礼仪和道德规范。
•孟子:认为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去统治国家,通过行善和榜样的力量来感化民众。
2. 治理原则•孔子:提出了“仁政”、“君子政治”的理念,强调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去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
•孟子:倡导了“民贵君轻”的政治观点,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的需求,并以公平正义的原则来处理政务。
影响与传承1. 影响范围•孔子: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儒家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教育体系•孔子:创办私塾,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并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后人。
他提出了“教育无疆”的理念,强调普及教育。
•孟子:在教育方面,孟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并倡导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理念。
结论综上所述,孔子和孟子在人性观、教育观、家庭观以及政治主张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两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他们在一些核心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并探讨他们在道德观念、人性论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异同。
一、道德观念比较孔子主张“仁”和“礼”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修养自身的德行和遵守社会规范可以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他认为“仁者爱人”,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准则。
孔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品德的培养和对他人的关怀。
相比之下,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性的本善。
孟子认为人性有“良知”的存在,每个人都具备了解和追求善的能力。
他主张人应该追求“仁爱”和“义”的实践,并认为政府的责任是保障人民的福祉。
孟子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在追求善的过程中发挥良知的作用。
二、人性论比较孔子对人性的看法相对较为保守。
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有限的,人们需要通过修身来充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人性。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他特别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来调节人性的缺陷。
相比之下,孟子对人性的看法更加积极。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良知,能够辨别是非善恶。
他主张通过追求“仁”和“义”来发扬人性的本善,并且相信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的天赋和主体性,强调个人应当积极主动地追求善与公正。
三、政治理论比较孔子的政治理论主要集中在家庭和社会的治理上。
他主张通过道德的典范来领导社会,通过仁爱和礼仪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孔子强调君主的德行和贤能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德才并重的人才能担任政治领导职位。
他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对立观念,认为君子应该以德治国,小人则以权力和私欲来驱动。
孟子的政治理论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公正。
他认为君主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支持,君主应该为人民谋幸福。
高三作文:品味孟子——浅析孔孟思想的差异
高三作文:品味孟子——浅析孔孟思想的差异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大学者,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为武帝采纳后,孔子和孟子成为了历代统治者树立的偶像。
明代时学者把孔子和孟子并称为“孔孟”清代时称孔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
那么,作为同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两人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又有哪些分歧呢?孔孟相同点之一:“仁”这是儒家思想的一条主线。
《论语》里共出现了66个“仁”字,说明孔子和孟子达成统一战线,一句话,以仁爱之心待人可以实现国家的统一。
关于“仁”,两位大儒都有精彩的说明。
孔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两句话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之妙。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两千多年前孔孟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受用。
以仁爱之心可以调和人际关系,而“人和”正是孟子在《公孙丑·下》中提出的。
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会有一些帮助呢?社会的和谐,是由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和谐构成的。
当我们有一天,真的实现了孟子的蓝图: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黎民不饥不寒。
那么我们就实现了真的和谐了。
孔子曾经让弟子们各言其志,这其中,只有曾皙的话得到了孔子的肯定。
而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和谐社会的影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峪,风乎舞雩,咏而归。
朋友们,百姓安居乐业,就是真正的和谐啊!孔孟思想相同点之二:反战。
其实我们读百家经典,反战立场最鲜明的是墨子的“非攻”,墨子反对的是不义的战争。
而孔子和孟子面对当时诸侯国互相攻伐,民不聊生的现实,显得很无奈,最终都选择了急流勇退。
今天我们读《论语》,品《孟子》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他们对和平的向往。
在《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子对子贡要挑起不义的战争显得十分恼怒,痛斥子贡。
最终让子贡劝说国君放弃讨伐颛臾的想法。
孟子则更直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孔孟的异同点
孔孟的异同点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思想有着一些明显的异同点。
一、异点1. 对人性的看法不同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但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会变得不好。
他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学习来修身养性,使自己变得更加善良。
而孟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但是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变得更加善良。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自我完善来达到道德的高度。
2. 对仁爱的理解不同孔子认为仁爱是人类最高尚的品德,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他认为仁爱应该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包括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
而孟子则认为仁爱应该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还应该包括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等。
3. 对政治的看法不同孔子认为政治应该以仁爱为核心,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仁爱的品德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政策。
而孟子则认为政治应该以道德为核心,君主应该以德治国,以道德的力量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但是也应该有权威和力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同点1. 倡导修身养性孔子和孟子都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完善,才能达到道德的高度。
2. 倡导仁爱孔子和孟子都认为仁爱是人类最高尚的品德,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他们认为人们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倡导民本思想孔子和孟子都认为政治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政策。
他们认为君主应该尊重民众,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来治理国家。
总之,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的思想有着一些明显的异同点,但是他们都倡导修身养性、仁爱和民本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孟思想之差异
孔孟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孔孟思想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是其影响至今仍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孔孟思想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和比较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孔孟思想。
一、孔孟思想的历史背景孔孟思想诞生于周朝末期,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时期,战国时期也即将到来。
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处于大变革之中,人们对于生活和社会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孔子和孟子等儒家思想家通过吸取先秦时期的思想和文化遗产,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即孔孟思想。
二、孔孟思想的思想内涵1. 仁爱思想孔孟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
仁爱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人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和互相帮助。
仁爱思想是孔孟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尚德思想孔孟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如诚信、正义、勇气、节制等。
尚德思想是孔孟思想的另一个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教育思想孔孟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孔子提出的“教而优则仕”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思想,强调了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
三、孔孟思想的比较分析1. 孔子注重个人修养,孟子注重社会改革孔子认为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他的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而孟子则强调社会的改革和统一,认为社会的和谐需要制度和政治的改革。
2. 孔子强调礼仪,孟子强调道德孔子注重礼仪的规范和遵循,认为礼仪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而孟子则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关键。
3. 孔子注重传统,孟子注重变革孔子认为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他的思想注重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的传承和传播。
而孟子则强调变革和改革,认为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的变革和创新。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都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被誉为“千古圣贤”,孟子被誉为儒家学派的第二代代表。
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在某些方面有共性,在某些方面又有显著的不同之处。
一、关于人性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认为,如果人们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人们可以润泽天下,安定社会。
孔子强调人性善的本质,这为今后的儒家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
而孟子则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人就会落入道德败坏的行为。
他认为,人的善良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引导,其一脉相承,互为因果,自然而然的形成善举的品质。
二、关于仁义孔子认为仁是一种道德素质,包括仁爱、诚信、忠诚、恭敬、虔诚等美德,是一种道德准则,是社会稳定和治理的重要方面。
他提出“仁者爱人”,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儒家义理道德体系的形成作出巨大的贡献。
而孟子认为,仁义必须是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必须是基于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实施,如果仁义成为释放人性的工具,就是一种错误。
他认为,仁义必须具有立法和执行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法制化可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三、关于政治孔子倡导贵族统治和儒家的“君子治国”思想,认为,如果统治者能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依据礼、义等原则来治理国家,就能够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
而孟子认为,“天命”是君王成为王的基础,君王应当依据民心来行事,要根据民众的需求和诉求制定政策,并且需要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维护人民的权利,并且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国家的作用。
四、关于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塑造人格、提高人才的重要途径,他认为,要让孩子们先有“学而时习之”,然后可以遵循“敬事明理、修身养性”的方法来进行教育。
而孟子则谈到,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一定要作出改进。
他认为,教育机会应该向每个孩子开放,并且应该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只是知识,这样孩子们才能够适应未来的挑战。
总之,孔子与孟子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中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们的思想体系为中华文化的璀璨之光增添了一份让人向往的生机和活力。
孔孟思想的异同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意思大致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
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
”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
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
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
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
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
”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指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四曰:十二字纲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外,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以诗、礼、乐作为教育内容。
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和六艺(都可称作六艺,但在此以区别)。
孔孟思想的异同及对当代的作用
孔孟思想的异同及对当代的作用孔孟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
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且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孔孟思想的异同之处,并探讨其在当代的作用。
一、孔孟思想的异同1. 个人修养与道德孔子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养好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有能力影响和引导他人。
孔子提倡“仁”,即以仁义和道德原则为核心的行为准则。
而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性的本善,主张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善良,扩大其善性。
2. 君子与政治孔子和孟子在政治观念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孔子重视君子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他认为君子应该以身作则,以德治国。
而孟子则更注重君主的责任和义务,他认为君主应当以民众的幸福为出发点,实行仁政,保障民众的利益。
3. 社会秩序和等级孔子与孟子在社会秩序和等级观念上也有所不同。
孔子倡导的社会秩序是有等级的,建立在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以及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的基础上。
孟子则更加注重平等,他主张人人平等,强调人的尊严和平等的价值。
二、孔孟思想对当代的作用1. 培养个人品德孔孟思想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养成,这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道德匮乏、人际关系紊乱、利益至上的问题十分突出。
通过倡导孔孟思想中的“仁”的理念,能够提醒人们关注他人,关爱他人,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2. 建立民主政治体制孔孟思想中关于政治的思考和主张,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君主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
这对于当代政治体制的完善,尤其是在加强君主的道德修养和公正执政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推动社会进步与公平孟子的思想中强调人人平等,关注人的尊严和平等的价值。
这对于当代社会中的社会公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在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不公现象普遍存在。
通过孟子思想中的平等观念,可以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在一些核心观念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人性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区别。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达到完善的状态。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教学相长”,即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培养人的德行和品德。
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但易变,他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恶两种倾向,而人的善恶之间的选择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行为。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性善论”,即通过道德规范和修养来培养人的善良品质。
二、教育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人的品德,他主张通过学习经书和礼仪规范来培养人的修养和德行。
他提出了“六艺”的概念,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和知识都是他认为每个有修养的人都应该掌握的。
孟子则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道德觉悟,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善良本性。
他强调“以心行道”,即通过内心的感悟和理解来实现道德行为。
三、仁政思想孔子和孟子都十分关注政治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他认为政治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激励人民的道德修养和追求善良行为,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他强调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和谦逊的品质,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感召人民。
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性,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关心人民的利益,并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
四、人际关系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子认为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
他提倡的是一种正面的道德互动和关爱之道。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在中国古代,孔子和孟子是两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思想,探讨他们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学生角色等方面的异同。
一、教育理念比较孔子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强调人们应该具备君子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他认为个体的道德修养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孔子的教育注重教导学生在品德、礼仪和人际关系方面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比之下,孟子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人性的培养。
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这种善良的本性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使每个人发展并实现自己的天性。
因此,孟子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
二、教育方法比较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传授和学习经典文化、注重礼仪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经典文化来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讲授礼仪来培养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规范。
此外,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鼓励学生思考并通过对经典文化的解读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孟子的教育方法注重亲身实践和启发式教学。
孟子认为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提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式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孟子鼓励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勇敢地克服困难,相信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三、学生角色比较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应该虚心接受教导,并遵循教师的指导。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尊重师长的权威,以及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孔子注重师生关系的亲密和师生间的相互理解。
孟子的教育思想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孟子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天赋,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孟子鼓励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结来说,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通过经典文化和礼仪教育来塑造良好的品德;而孟子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通过亲身实践和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总结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总结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对社会和政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建议。
下面将从人性、道德伦理、育人观念、政治观点等方面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总结。
首先是人性观。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天生都具备良善的本性,但随着成长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恶之心会有所不同。
因此,孔子强调应通过教育来提高人性的善良,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的完美。
相反,孟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天性容易偏向于自私和欲望,需要通过教育和修行来约束和改善。
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私、贪婪和好斗的,而且没有道德限制时,人们会陷入混乱和动乱之中。
因此,荀子强调需要通过政治制度和自律来管理人性的恶,使社会保持稳定和秩序。
其次是道德伦理观。
孔子的道德伦理观强调仁爱和道德规范,他认为仁者爱人,应以仁爱来治理社会。
孔子主张通过仁义礼智信来约束行为,追求道德的完美。
孟子则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四端”的伦理观念,即仁、义、礼、智。
孟子认为人应该具备仁爱的品质,尊重他人,负责任地行动,并通过礼仪来规范行为。
荀子的道德伦理观则强调秩序和等级,他认为人们应当根据其社会地位和身份来遵守不同的行为规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再次是育人观念。
孔子提出了“以教为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育人观。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乐趣,通过榜样示范和启发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孟子则更加注重教育的目标和效果,在育人方面提出了“教育养性”、“无是非之心”等观点。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变人的性格和行为,使人具备仁爱、智慧和自律的品质。
荀子则较为强调礼仪和教化的作用,他认为通过教育和礼仪的规范来塑造人的品德和行为,使人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最后是政治观点。
孔子的政治观点主张君主为民服务,通过仁政来治理国家,追求社会的和谐和安宁。
孔子认为君主应该克己奉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良好。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什么异同
孔子和孟子思想有什么异同孔子和孟子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那孔子与孟子思想有什么异同?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异同,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们都推崇“仁政”思想,但在本质上两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首先是两人的性格上。
孔子幼年家里贫穷,他的满腹才华,基本都是靠自学。
他向长者请教学问的时候,都是彬彬有礼,这也就塑造了他敦厚的性格。
他教育学生,总是不厌其烦。
甚至连性格暴躁的子路也被他感化,心甘情愿拜他为师。
而孟子则不同,孟子的性格较刚烈,愤世嫉俗。
这也可能是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经和孔子有所不同。
孔子时期还是春秋时期,周朝的礼乐尚未完全崩坏,而到了孟子的战国时期,各路诸侯互相攻伐,早已把礼乐全部抛到了脑后。
孟子自视为救国救民的济世能人,他看到诸侯交战,百姓饿殍遍野,其愤怒之情不愈言表,才有了“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话。
其次,两人对“仁义”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的“仁义”思想是建立在周朝的基础上,他提出的“仁”,还只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而到了孟子,他“仁”的定义更加形象化了,对“仁”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
第三,从施政角度来说,孔子比较偏向于“复古”。
他提倡恢复周朝时期的礼乐,他对礼乐的看法就是不僭越,所以他才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
而孟子则比较激进,在他看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施行暴政的君王总是一语中的,表现了他朗朗正气。
圣人孔子与亚圣孟子纵观几千年的浩瀚如烟的的历史,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一直的深深影响着我们。
两个人都是我国古代上伟大的思想家,以及哲学家。
他们的言行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于“仁”的看法,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意义。
孔子对于“仁”,正是以往关于“仁”的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首先他将“爱亲”作为是“仁”的源泉。
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将“仁”定为“爱人”。
孔子对于“仁”的伦理道德不仅仅指的是个人还指的是政治上的“仁”,尽管孔子对管仲在礼仪上的行为颇为不满,但是还是站在政治的立场对管仲进行批评。
孔子和孟子的不同
孔子和孟子的不同背景孔子生于春秋末期,孟子生于战国后期,孔子的思想还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族色彩,到了孟子这个时期,各个国家争相变法,天下统一之势已显。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精髓,并发扬光大,形成了独到的思想体系,具体如下:1、民为贵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都是由人类天赋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申出来的,所以“人人皆可为“尧舜”。
由此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仁心是人类所共有的。
在孟子所处的年代,魏齐争霸,秦国的势头方兴,此时已有专制制度的苗头,君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扩大,一时间风气趋向于拔高君主的地位而贬低民众的地位。
孟子在这种情况下公然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仅拔高了人民的地位,还认定人民才是政治的主体。
相比之下,孔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含有轻视民众的意思,这与孟子认为君主是人民公仆的思想相去较远。
2、定于一孔孟思想的差异又在统一之上。
孔子崇周,认为周制完备,“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矣”。
而孟子并不留恋周礼,而是认为理想中的尧舜三代法制才是应该追求的世界,这是因为孟子生活在周王室名存实亡的时候,对旧有的政权并无留恋之情。
孟子崇古,深信古代先王所立下的法制完美无缺,可为万世之楷模。
从复古的角度来说,孔孟二者都是认为先代的法度优于现代。
3、一治一乱孟子有五百年为治乱一循环之说,认为政权变动、交替是民意变动的结果。
在接下来的两千年中,各个朝代的兴衰交替也印证了孟子的这一观点。
总的来说,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当时而言是一股清流,然而对专制天下的各国君主来说无异于异端邪说。
因此孟子一生在政治上并无太多成就,仅仅在齐国当了一阵子客卿之后就甩手不干了这一点倒是跟孔子差别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孟思想的差异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一班吴明20420102201328
摘要:孔孟都是儒学大师,孔孟思想也使中国人津津乐道,也早已似乎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文化的一张很有力的名片。
本文主要是从人格、仁与仁政、具体的施政三方面浅析孔孟思想以及孔孟本人的差异,使孔孟更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使孔孟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孔孟思想差异人格仁仁政具体的施政
正文:孔子、孟子这两位儒学大师,虽然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的思想及个人品质却使无数华夏儿女为之着迷,甚至如今,孔孟思想已穿越大洲大洋,俨然成为中华文化的名片。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混为一谈,不了解孔孟思想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其实就像施蛰存所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
”
一、人格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激进。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历经磨难,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不仅如此,孔子也善于、肯于向别人请教。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就是真实的写照。
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
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
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就像《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
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
当他发现季子享用天子规格听音乐时,他也会说“士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倾向激进,并强调“格”、“气节”。
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如“孟子初到齐国,期望以有病为托词,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是派人前来召见他,孟子辞以疾,不去朝见。
次日却出吊东郭氏,故意表明自己其实并没有病。
齐王派人前来问病,孟仲子一面替他周旋,一面要求孟子不要回家,赶快去朝见,孟子依然不去,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
(2)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
殍遍野。
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二、仁与仁政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仁分为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个方面:成德之仁要求个人在爱的基础之上,遵守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实施以忠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以塑造个人的完美人格;为政之仁就是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以周礼为落脚点,通过正名回复周礼。
成德之仁是出发点,为政之仁是目的。
成德之仁主张仁的核心精神是“爱”,“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
譬如,“颜渊问仁,子曰,仁者爱人”。
(3)孔子还主张仁是一个全面的道德规范体系,孝悌在孔子那里,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是其他道德的出发点和基础。
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孝悌之外,孔子还提出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道德规范,表现的最集中最直接的就是恭宽信敏惠这五个方面。
除了“仁”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不仁的表现,如:“巧言令色鲜矣仁”、“非其鬼而祭之,谗也”、“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等等。
(5)另外,在孔子的“仁”的思想中,“忠恕”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原则。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就是指自己要竭尽全力,不可半途而废,恕,就是自己要移情于他人。
“尽己谓之忠,推己谓之恕”(6)孔子的为政之德主要表现为把执政者的个人道德看做为政的起点、执政方式上要求道德的手段、执政效果要符合道德、要求通过“正名”以恢复周礼。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
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他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孔子仁学的核心基础之上的,通过鲜艳的“人皆有不忍之心”,得出仁政,要求执政者“保民而王”:贵民是其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
仁政与孔子的思想相
比,更加具有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特征。
同时,孟子仁政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当时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危机。
仁政思想在君主方面体现为“既然君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的,当无德之人占据此位时,百姓有权变甚至用暴力推翻他,并且否认他们是君主,因为他们无德配此位,并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还将其指斥为独夫民贼。
在官员方面,官员的任用要选贤任能,慎重选择,在任用官员之前,必须考察备用官员的品德。
在现任官员上,要求他们做到保民,认为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也使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官员为政的最高道德表现。
在君臣伦理道德方面上,孔子认为一方面要求君主尊重臣子,即“君使臣以礼”(7),认为君不尊重臣子,臣也不会尊重君,是天经地义的;另一方面,要求臣子忠于国君,即:“臣事君以忠”,就是要求臣子竭诚为君王服务,对君王要责难陈善,补君之过失,既是犯君亦在所不惜。
综上所述,孔子的“仁”和“仁政”一是政治主张不同,二是二人的思想立足点不同,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就是恢复贵族具有诸多特权的典型的等级制度,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加关注下层社会的百姓。
三、具体的施政
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
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
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
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
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罔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结语:总的来说,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差异。
但是这不能判别二者优劣,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儒学文化的代表,在中国都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二者有这些方面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所处历史时代不同,孔子处于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但当时周礼余韵犹存,所以孔子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未完全失望。
而孟子处于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激烈之时,周礼几
乎完全崩溃,恢复周礼基本已经不可能。
但是,这并不代表孔子、孟子没有共同点,从宏观上来说,孔孟之间的联系还是多于区别的,对此我们得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施蛰存《闲话孔子》,原载1991年第1期《随笔》,转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一卷
[3]《论语颜渊》
[4]《论语学而》
[5]《论语为政》、《论语学而》、《论语阳货》
[6]《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里仁》
[7]《孟子离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