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doc
贫困生调查情况汇报
![贫困生调查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6b45b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f.png)
贫困生调查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学校要求,我们对学校贫困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首先,我们对学校的贫困生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调查。
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等方式,我们全面了解了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
调查发现,学校的贫困生主要集中在农村和一些困难家庭,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生活环境较为艰苦,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其次,我们对贫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
调查发现,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贫困生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较为一般。
同时,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贫困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另外,我们还对贫困生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关注。
调查发现,部分贫困生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饮食、住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生活质量较为低下。
同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贫困生在生活上也存在一定的压力和困扰。
最后,针对贫困生的调查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首先,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生活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关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学校的贫困生情况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改进和帮助的机会。
我们将继续关注贫困生的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
谢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此致。
敬礼。
贫困调查报告范文
![贫困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6fd5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4.png)
贫困调查报告范文
贫困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国贫困地区的现状,探索贫困原因,为制
定相应的扶贫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了
解贫困地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状况,通过实地走访了解贫困地
区的实际情况。
三、调查结果。
1. 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涉及我国多个贫困地区,包括西部地区、农村地区
和少数民族地区。
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
教育医疗资源匮乏,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2. 贫困原因分析。
(1)地理环境,贫困地区多为山区、荒漠地带,自然资源匮乏,生产条件差。
(2)教育医疗资源不足,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资源匮乏,导致
居民的文化水平低,健康状况差。
(3)就业机会少,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有限,
大部分居民依靠务农为生。
(4)政策扶持不足,贫困地区的政府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资
金投入不足,扶贫效果不明显。
四、调查建议。
1. 加大政府扶贫力度,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改善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资源。
2. 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贫困地区的就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
3.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宣传和落实,确保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
五、结语。
本次调查深入贫困地区,了解了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贫困原因,为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贫困学生思想调查报告
![贫困学生思想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bcc52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1.png)
贫困学生思想调查报告1. 引言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贫困学生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其思想状况亟待关注和改善。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贫困学生思想调查的分析,为相关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建议。
2.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涵盖了贫困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3. 贫困学生的家庭背景调查结果显示,78%的贫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困难,家庭成员多数从事农民工、务农或低技术劳动等低收入工作。
另外,56%的贫困学生家庭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消费支出压力较大。
4. 贫困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学习方面,令人担忧的是,52%的贫困学生因为经济困难无法参加培训班和学习辅导。
另外,42%的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不利等原因,无法获得足够的学习资源。
虽然教育和学校的帮助得到了普遍认可,但仍有30%的贫困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过大。
5. 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存在一定问题。
约58%的贫困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尊心较低,缺乏自信。
52%的贫困学生表示因为经济拮据而感到自卑,缺乏归属感。
家庭经济状况不稳定和学业困境的双重压力使贫困学生普遍存在焦虑和压力感。
6. 建议与对策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负担,改善其学习环境。
- 学校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建立健全的资助制度,提供免费的学习资源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 社会应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支持,提供经济援助和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帮助,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 结论贫困学生思想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学生在家庭背景、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普遍存在困扰。
我们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思想状况,并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合力,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出困境,实现自身价值。
贫困大学生的调查报告
![贫困大学生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53b1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e.png)
研究方法与限制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全国范围内的贫困大 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经济状况、学习与生活、心理状 况和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由于问卷调查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 差。
02
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贫困大学生的定义与类型
贫困大学生比例较 高,分布广泛。
贫困大学生的社会 支持网络薄弱。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建议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 多的帮助和支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和应对能力。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支 持。
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建议
贫困大学生的调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 贫困大学生的影响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目的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 多的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进入大 学校园。
2
由于经济压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贫 困大学生在学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面临诸多 困难和挑战。
可能影响其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学科选择
03
贫困大学生可能因为经济原因而选择学费较低的专业,限制了
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
贫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压力
贫困大学生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经济困扰、人际关系压力等,导致其出现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自尊心受损
贫困大学生容易因经济条件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感,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影响其学习和 生活。
贫困户调研报告
![贫困户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81a7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d.png)
贫困户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贫困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纷纷开展了调研和帮扶活动。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和我的团队也深入到贫困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贫困户调研工作。
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地认识到贫困户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首先,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他们居住的房屋破旧不堪,甚至有些人没有固定的住所,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棚户区中。
许多贫困户的饮食也很单调,主要靠稻米和面食为生,蔬菜和水果则很难得到。
这导致了许多贫困户的身体状况不佳,其中不少人患有各种慢性病。
其次,我们还发现,许多贫困户的就业情况也很严峻。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许多贫困户找不到稳定的工作。
他们只能在农村从事短期的农活和零工,收入微薄,生活难以为继。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到这些人的无助和失落。
我们需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再次,我们还发现许多贫困户的文化水平很低。
他们大多数只受过初中甚至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无从应对,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我们必须开展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才能真正实现脱贫目标。
最后,我们还发现贫困户的心理状态也很脆弱。
由于长期受困于贫困和生活艰难,他们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甚至会出现一些消极情绪。
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地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经过这次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贫困户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我们必须作为社会的一份子,积极地帮助他们,让他们真正走上脱贫的道路。
我深深地觉得,脱贫不是一个人的事,更是一个团队的事。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建设更加繁荣的社会!。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3b6447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1.png)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针对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这一特殊群体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支持措施。
以下是关于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的一些关键点和建议:一、调查目的了解现状:全面掌握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发现需求:识别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求。
提出建议:为学校、政府和社会提供改善贫困大学生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的建议。
二、调查内容经济状况: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生活费用、家庭经济状况等。
学习情况: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资源获取情况等。
心理状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调适能力、心理支持需求等。
生活条件: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住宿条件、饮食健康状况等。
社会支持: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支持。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设计问卷,收集贫困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各方面的需求。
深度访谈:选取部分贫困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具体情况和背后的原因。
案例研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找出贫困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规律。
四、实施步骤1.确定调查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大学生群体作为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工具:根据调查目的设计问卷或访谈提纲。
3.数据收集: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5.撰写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建议。
五、常见问题经济压力:贫困大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学习资源不足: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贫困大学生可能无法获得充足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网络资源等。
心理压力大:经济上的困难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有限: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有限,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支持机制。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0d62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1.png)
通过调查,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促进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02
调查方法和样本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贫困大 学生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和线下发 放,收集数据。
针对样本进行筛选和甄别,确保样本的可 靠性和代表性。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
03
调查结果分析
学业表现
成绩普遍较好
贫困大学生普遍在学业上表现较好,他们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努 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学术科研能力较强
贫困大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他们更加注重实 践应用,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贫困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 自己的能力和积累经验。
调查样本及基本情况
调查样本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大学生,涵盖 不同学科、专业和年级。
01
年龄分布:18-24岁之间,其中以20-22岁 年龄段为主。
03
学科分布:涵盖文、理、工、医等多个学科 ,以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为主。
05
02
样本基本情况如下
04
性别比例: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女生略多一 些。
06
家庭经济状况: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需要申请贫困补助或贷款。
04
贫困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对学业的影响
学业成绩
贫困大学生通常面临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高昂的学习资 料或参加有益的学习活动,导致学业成绩受到影响。
01
缺乏参与机会
贫困生可能因为经济压力而无法参加 课外活动或学术项目,错失了发展潜 力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02
03
学业压力
2023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2023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65a9a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2.png)
2023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2023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1[摘要]: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贫富差距拉大,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增多。
在“高校贫困生”群体中,他们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引起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也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因此,相对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他们或者因四处奔波打工学习时间不能保障,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顿而不能集中精神学习,由此学业受损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不可轻视的问题,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及其人格发展,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一、调查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意义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通过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可以使他们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义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经济贫困的现象。
提高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让贫困大学生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所以,调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重要,为此,我调查了长春市奋进乡兴华村、太平村、隆西村、隆北村、一间村。
访问了18—25岁的相对贫困的大学生120名。
二.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及其分析(1)自卑心理表现为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
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与那些衣食无忧、大把花钱的同学相比,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
贫困生的贫困虽然并非其个人造成的,但是贫困却常常困扰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就业,有些同学大部分时间用来勤工俭学,学习时间不够充足,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也相对较少,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综合水平弱。
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
![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cf641607844769eae009edc6.png)
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文/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李登峰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最近对北京8所大学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这8所大学的学生管理部门及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教育职能部门进行了专访。
下面是专题调查报告的摘要。
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状况高校贫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以上。
根据被调查学生的情况和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意见,首都高校中,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大学生可视为贫困大学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
98.5%的调查和走访对象认为高校确实存在贫困生现象;39.2%的普通学生和66%的贫困学生认为本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也认可这一比率。
首都现有各类高校67所,在校学生23万名,按上述比率推算,约有3万多名学生为贫困生。
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父母下岗是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成为贫困生新的主要原因。
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又有57.6%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
调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属"边远地区"的占71.7%、"经济落后地区"的占37.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2%,因"自然灾害"的占14.7%,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9%。
这表明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齐不发达地区。
近年来城镇居民中下岗人员的大幅度增加,使部分城镇家庭的大学生也面临交不起学费和没有生活费的困扰,这一数字正呈上升趋势。
贫困生花费与学生平均花费存在较大差距。
从今年北京地区高校公布的收费标准看,一个大学生每年学杂费以2000元加上每年300-500元的住宿费,年总费用约2300-2500元,4年下来,约为1万元,而每个大学生每月的基本生活费(包括其他消费)在300-400元左右,每年在校10个月计算,四年就是1.2万-1.6万元。
贫困生调查报告
![贫困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7912a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2.png)
贫困生调查报告贫困生调查报告1五一假期期间,我们对向本会申请的同学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我负责4名学生,分别为家住孙店镇的姚某同学、家住高寺的高某某同学、家住付集镇的崔某某和崔某某同学,下面就几位同学的情况作简要报告:1、高某某,家住某某镇某某行政村某庄。
其兄妹三人,家中有父母及爷爷奶奶,其父母均在外打工〔询问后,得知为在外地卖白吉馍〕姐姐在外地读大学。
家中住房破旧,和同村其他村民相比,单从住房情况而言,应属偏下水平〔住房拍有照片〕。
经询问班主任,该生在校成绩优异〔前十名〕生活较为朴素。
经实地考察,家中摆设较为破旧,尚能印证此说。
2、崔某某,家住某某镇某某李某某庄。
我们到达该村庄时,先询问其邻居,其邻居吞吞吐吐地说其家中有一个精神失常的叔叔,其母外出无音讯,当询问其家庭条件时,邻居指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去看。
经查看,其两边邻居的住房均为崭新二层小楼,只有他们家的房子孤零零的在中间,很是薄弱。
由于其叔父精神不太正常,暂无法见到其父,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在本村打零工的崔某某〔其父〕,由其当时所干的活来看,应属于建筑工地上的小工〔工资最低工种〕。
经与其父交流,得知其母于十年多前随本村一人私奔,抛下崔家姐妹三人,而其爷爷奶奶均已过世,其叔叔为精神失常〔此点已拍录像,我们去时见在其院外地上坐着扣泥土〕,所以崔某某同学的父亲无法外去打工,只能在本村干点时有时无的零活,干零活的收入大概为每天30元左右。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我所考察的四名学生中最应该帮助的一个。
3、崔某某,家住某某镇某某村某庄。
我们到达该村时,先询问了其邻居,邻居说其家庭条件在农村“一般〞。
我们先拍下其住房情况,为两层楼房,貌似不错。
但深入其院落发现,虽是楼房,但未做任何装饰,砖头瓦块、楼板等在外裸露着,家中摆设凌乱。
到其家时,见到崔某某正在上大学的姐姐,她在看电视,我看了一下,电视为21寸的老式国产彩电。
经询问其父原在兰州建筑工地上打工,遭车祸后,从兰州返回,现在郑州打工。
统计系关于贫困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统计系关于贫困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1d108ea4afe04a1b071dea1.png)
统计系关于贫困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为全面的了解我系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贫困生,我系学生就业助学部及劳动生活部联合,在2006年9月对我系学生开展了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活动,就贫困生思想生活情况及勤工助学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较深入了解。
从收上来的78份问卷中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一、贫困生生活消费状况:1、基本生活费问卷显示:我系贫困生月生活费在200—300元/月的占48.5%,300—400元/月的占37.8%,400元以上的占9.3%,100—200元/月的占22.4%,100元以下的占2.4%,由此可见,半数以上的贫困生生活水平不高,对于仅靠极少数生活费来维持生活的贫困生,生活更加困难。
但从学生家庭提供给学生的生活费以及学院每年提供给贫困生的生活费补助、爱心补助或奖学金等来看,我系贫困生的消费水平和实际收入基本平衡。
2、消费观念对女生来说,44.7%喜欢简单、朴素的自己,对衣着、化妆品的要求不高;35.9%认为现在没有条件,条件好了以后会考虑;13.2%认为现在学习忙,大三、大四再考虑;只有8.9%正在使用,认为适应社会要从现在开始。
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部分同学有日后有条件时选择高档消费的愿望,这可以理解。
但依照目前的条件,我们还应做到消费水平和实际收入相符。
对男生来说,(1)52.8%认为吸烟、喝酒的消费是上学期间不应该的支出;40.7%只有和同学聚会、庆祝时才吸烟、喝酒;但也有9.6%现在已习惯每天吸烟、喝酒。
(2)当拿到学院生活费、爱心补助或奖学金时,58%会将其作为生活费,买一些书籍、学习用品、衣物等;23.4%会邀请同寝室或要好的同学吃饭庆祝一下;仅有3.9%会存起来,买一些比较贵的东西。
二、对勤工助学工作的看法与意见1、对勤工助学工作成效的总体评价(1)勤工助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68.7%认为比较满意;34.6%认为一般;9.4%认为不太满意,热情、耐心需提高。
2022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2022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53b74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7d.png)
2022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2022年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1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一个案例“油多了不好。
”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
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__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
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
__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
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
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 年的生活费用。
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
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
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
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 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
贫困生调查报告
![贫困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61938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1.png)
贫困生调查报告一、调查概述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校园内贫困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状况,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我们共采访了20名贫困生,其中男生12人,女生8人,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
二、生活状况据调查,大部分贫困生居住条件较为简陋,多数是租房或和同学合租,宿舍为双人间或四人间。
部分学生需要兼职以维持生计,工作时间占用了他们本应用于学习和休闲的时间。
学生们反映主食以米面为主,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多数情况下不吃肉或只在重要节日才会吃到。
经济压力导致他们不敢大手大脚地花钱,大部分不敢吃饭店等高档餐厅,过生日也很少有机会庆祝。
三、学习状况大部分贫困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受到了影响,因为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了他们购买课外资料和参加培训班的机会。
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倾向于靠打零工补贴生活,而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学业。
此外,学生们反映个别老师未能给予更多理解与支持,导致他们在课堂上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这也提示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贫困学生的教学和支持。
四、心理状况部分贫困生存在心理压力,感到自卑、焦虑、乃至社交障碍。
他们担心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生活条件影响了他们在校内的地位和交际范围。
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同时,经济困难导致他们不能如愿地选择自己更为喜欢的课程和专业,这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情感状态和社交能力。
五、对策建议1.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群体的关注和扶助,建立定期辅导与关爱机制,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困难。
2. 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贫困学生群体的特点,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方案。
3. 建立健康饮食和健康心理机制,鼓励学生平衡饮食、舒缓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抵御生活中的种种不良因素,以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
4. 减轻学费负担,降低对学生的经济压力,同时注重组织各类经济补贴等形式的社会帮扶,帮助同学尽力在学业上表现出色。
六、结论经本次调查得出结论:贫困生在经济、学习和心理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得到社会和学校的持续关注与帮助。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100d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d.png)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然而,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我们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经济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贫困大学生家庭年收入低于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他们在面临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方面的压力更大。
有近40%的贫困大学生表示,经济问题是他们最大的困扰,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四、就业情况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调查显示,超过50%的贫困大学生表示他们在寻找兼职工作时遇到了困难。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兼职,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另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能,使得他们在找工作时处于不利地位。
五、心理压力贫困大学生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困难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调查显示,近70%的贫困大学生表示他们感到焦虑和压力。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承担学费和生活费用,担心自己无法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这些心理压力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六、帮助与支持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贫困大学生所获得的帮助与支持。
超过80%的贫困大学生表示他们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助学金或奖学金,这对他们减轻了一部分经济压力。
此外,一些大学和社会组织也提供了一些帮助和支持,例如提供兼职机会、提供心理咨询等。
七、建议与呼吁基于对贫困大学生调查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呼吁:1. 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助学金和奖学金的覆盖面和金额。
2. 高校应建立更完善的资助体系,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和就业机会。
3. 社会各界应关注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例如提供兼职机会、提供心理咨询等。
关于大学贫困生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贫困生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9207a54028915f814dc215.png)
关于大学贫困生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2年08月10号至2012年08月20号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在校贫困大学生调查方式:访谈、问卷调查人:*******调查背景: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
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实践目的:熟悉社会,体验生活,通过访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及消费情况,对大学里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以充实暑期生活。
实践内容:暑假里,我在***********及其周边贫困的乡村展开调查活动。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的来源,勤工助学情况、助学贷款情况、消费状况、学习情况、就业情况。
通过调查我得出以下几条结论:一、上大学前的困扰在当今的社会,有这样一个传统思想:要想摆脱贫困就要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当大学通知书摆在眼前时他们不得不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扰。
几千甚至几万块钱的学费和生活费该让他们何去何从?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大部分成绩都比较优秀,因为他们身上背着比别人沉许多的担子,背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责任。
因此,他们比一般人更加努力更加坚强!然而,命运又给他们开了一次玩笑:贫困的家庭背景让他们放弃了很多很多。
由于贫困,这些学生们在择校时,尽管自己的分数很高,他们考虑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转移到学校的学费多少上,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暑期,我深入农村接触了不少贫困生,他们之中有成绩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
其中有一位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她名叫王燕(化名)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由于家里面贫困,所以当时尽管高考分数很高,她也只把离家比较近的周口师范学院放到了第一自愿。
她说:“这样可以离家近点省点路费,消费也不是很高。
”也许很难让人想象就为了省点费用放弃了更好的选择。
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ae7396d0d233d4b14e695c.png)
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报告普遍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如何?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了解!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当地经济状况的发展,在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当中,本人采访了相关单位部门以及主要的采访对象——当地的大学生。
此次调查历时3天(网上调查除外),从8月22日到8月24日,喜逢盛夏,钦城小镇夏意正浓,却未减本人此次调查实践活动的热情与兴致。
原本计划采访钦州市各个县区教育局的,但由于有些部门路途遥远,以及人力、物力有限,加之电话又联系不上,因而在数据方面科学性不是很高,但仍不失为一种了解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手段与方法,本次活动当中采用了直接面对面访谈,调查表抽样调查、网上随机抽样调查等多方面的方法,以尽可能做到公正、严谨与科学并存。
此次调查表明: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总体上讲是良好的,但仍存在少数学生需要国家的大力帮助。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进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上。
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在教育事业这块更是加大了投资力度,诸如生源地贷款、高校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各种各样的政策陆续出台,使广大学子圆了大学梦。
在此种情况下,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遂开展了题为“关于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调查”的报告活动。
此次活动,本人把地点放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边陲小城市上。
广西,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举足轻重的省区,但也因为是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到实施总是最后在这里。
比如生源地贷款,也是先在别的地方试验之后才在这几年里搬到广西来。
这也是国家的一贯政策,在此本人也不便多加评论。
再谈及调查地点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下钦州市的地理环境。
钦州市位于北部湾海面不远处,拥有钦州港这一大港,与防城港、北海港成三角形围绕着首府南宁,应该说区位地理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为何至今仍是一个落后的小城市?也许我们可以从教育这个层面去了解。
暑期社会实践贫困调研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贫困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6737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2.png)
暑期社会实践贫困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贫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更加严重。
贫困不仅威胁着人民生活,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贫困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暑期社会实践贫困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主要围绕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状态、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展开。
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访谈和调查,我们力求客观地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促进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研究对象我们选择了某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乡村作为调研对象。
该乡村的自然环境较为贫乏,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较为欠缺,是一个typical的贫困村落。
我们通过对该村村委会的协助,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家庭作为调研对象。
三、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准备了一份涉及家庭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卷,通过对家庭成员的访谈,填写问卷,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
2. 现场观察:我们走访了当地的学校、医院、小卖部等公共场所,观察了当地的教育、医疗设施以及生活环境。
3. 深度访谈:通过深入了解部分家庭的生活、家庭状况,我们试图挖掘出背后的更多故事,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困难。
四、研究结果1. 家庭收入状况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靠种植农作物、打工赚取的收入。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农作物产量不稳定,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比较困难。
2. 教育水平在这个贫困乡村,孩子们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由于家庭条件限制,很多孩子无法继续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多家庭甚至无法承担孩子的学费。
3. 医疗卫生条件由于交通不便,离医院比较远,很多家庭在生病时无法及时得到医疗。
即使能够得到医疗,也因为贫困无法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
4. 就业状况在这个乡村,就业机会较为有限。
很多年轻人只能外出务工,而且大部分的务工收入也不能持续稳定地支撑整个家庭。
五、研究成果与建议1. 对于家庭收入较低的问题,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一些技能培训,提高居民的就业能力,从而增加家庭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
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
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 一个案例
“油多了不好。
”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
这还是在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
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
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
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
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
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
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
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
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
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
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
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
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
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
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
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
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
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
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 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
调查显
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28.2%的同学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事,36.8%的学生选择向过去的同学倾诉,31.4%的选择向现在的同学倾诉,28.0%的向家人倾诉,17.4%向学校、教师倾诉。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
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