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心理学笔记
广告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广告传播与广告心理一、广告传播中的心理要素(一)广告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学科。
1、立足于广告本身(1)AIDMA法则(2)Idea(3)Communication(4)Marketing tactics2、立足于消费者/(1)广告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劝与被劝”的关系(2)消费者本身A、外部影响B、内部影响C、心理决策过程(二)广告传播中的心理要素广告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各方的心理,即广告主、广告人、广告受众的心理。
其中广告受众的心理是我们这门课程中需要把握的重点,要求在广告作品中体现出心理机制。
二、广告心理中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指受传者在接受了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后,在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广告传播的效果通常包括三个部分:1、广告传播的心理效果2、广告传播的经济效果3、广告传播的社会效果第二节广告心理与消费行为一、广告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引导1、消费行为是从形成需要开始的个体消费行为——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
2、广告战即心理战科学的广告要遵循心理法则。
…广告要成功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满足广告受众的心理要求。
3、广告引导和创造消费需要广告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引导,表现在广告可以引导和创造消费需求,为消费行为提供商品信息,说服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采纳有利于广告商品品牌的态度,促进购买该商品。
通过产品包装设计、促销活动等引导和创造消费需要。
另外,品牌已有的知名度也可以引导消费需要。
二、消费行为对广告心理的验证1、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型“消费者决策模型”2、广告影响第三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一、广告心理学研究对象——广告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二、广告心理学研究方法1、步骤:(1)研究论题的确定(2)确定与论题相关的问题(3)文献探讨(4)拟定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5)调查与实验设计(6)资料分析和解释(7)重复实验2、具体研究方法(1)调查法(2)实验法(3)内容分析法(4)观察法(5)测验法第二章广告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广告心理学诞生的理论背景广告心理学是广告学中发展最早也较为成熟的学科分支。
广告心理学 笔记
《广告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各种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一、年龄在需要和动机方面:(1)12、13岁以下(儿童):主要包括生理需要(饮食等)、好奇心以及家长和老师的奖赏和奖励。
(2)13、14—18、19岁(青少年):除了正常的渴望和好奇心,他们的群体归属需求、成人感以及对美的追求已经在行为中表现出来。
同伴拥有的东西他们也渴望拥有,以便获得认同;成人的意见他们有时也会表示反对或提出自己的意见来表示自己不是小孩。
一下表现越变越突出:1)成熟的渴望,既希望自己是成人。
表现在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人对待2)第二、性的需要:随着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其性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3)19、20-28、29岁(青年)开始逐步掌握经济命脉,基本拥有购买的决定权:1)逆反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但在青年人身上表现最为突出2)博得异性好感:处于婚恋阶段,与异性交往较多,希望找到异性朋友或者终身伴侣,博得好感既是交往的前提,也是成功的保证3)冒险心理:敢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对于采取某种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和利益,更关心后者4)好胜心理:争强斗胜是青年人一大特点,有时表现为好虚荣、好攀比,是人的自尊需要的表现(4)28、29—50岁(中年)1)功利心理:期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利益或满足2)方便心理:繁重的家务和工作任务造成此需求3)家庭温暖:和睦的家庭有利于解除工作和社会事务上的精神压力,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4)对子女的爱:施塔奇动机强度的研究表明:“对子女的爱”在各种动机中,强烈程度仅次于“食欲”动机,在家庭观念和传宗接代观念更强的我国,影响更强。
(5)51-60岁(中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在下降,已有信念越来越稳固,处理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模式化:1)守旧心理:倾向于保留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风格,愿意接受曾经信任、喜欢的物品而不是新的,表现出强烈的品牌忠诚,说服其接受新品牌很困难。
广告心理学笔记
广告心理学笔记《广告心理学》笔记 Luna《广告心理学》核心考点第一章绪论【真题回顾】什么是内容分析法?(2021)第一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
第二,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
广告通过向消费者说些“什么”来引导消费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变化。
第三,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对广告的认知。
第四,媒体接触心理。
媒体是连接广告与消费者的桥梁,是传递广告信息的渠道。
第五,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
广告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语言、画面和音响。
第六,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
第七,消费者的心理差异。
第八,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
第九,广告创作的心理活动。
创意是广告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意活动是广告人的一种思维活动。
第十,商品的消费心理。
第十一,品牌资产。
第十二,广告主的心理第二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广告心理学》笔记 Luna1、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1917年,盖斯勒采用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广告对人们购买特殊品牌的影响。
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要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或意见。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广告心理研究之中,用以探讨人们对广告活动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广告活动对消费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即广告效果。
调查法可分为邮寄问卷调查、电话调查、面对面调查;利弊如下表:优点(利)缺点(弊)样本代实施难答案可表性邮寄问适合在受众分散问卷难以回收问题不能过于复杂可以深入研究问题调查费用过高★★★ ★★★ ★★ ★ 度★★ 靠性★★★★ ★★★ ★★★ ★★★ ★★★ ★★ ★★★ ★ 成本问卷复杂程度★★ 卷调查的情况下进行电话调查面对面调查快速方便 2、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是探讨广告传播心理机制、揭示广告活动心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广告心理笔记打印版
《广告心理》笔记_第一章广告与品牌沟通品牌——同定一个或多个卖方的的产品或服务的,以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的名称、术语、标记、象征或它们的组合运用。
品牌成为销售方所提供的服务环境和消费者所获得的体验的综合体。
从消费者心理来定义“品牌”——消费掌握的商品,服务和企业相关的知识。
品牌不仅仅指有形商品或企业名称,更重要的是对消费者来说具有“线索”的作用。
消费者通过品牌名称等品牌特有的信息,对记忆中的其他信息进行检索,不必花费时间和成本就能获得该商品的信息。
消费者通过品牌可以提高消费行动的效率。
.keller-品牌知识的八个方面:知名度,属性,益处,形象,思考,感情,态度,经验品牌的功能-同定化,评价,联想,唤起情感,忠诚1同定化将特定商品(或企业)与其他竞争品牌区分开来,起到对该商品及服务进行“解释”的作用。
如果新产品与原有产品存在中等程度的差异,会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相反,差异过大,则将其作为另外商品类别进行销售会更为有利。
2 评价消费者对品牌持有的“态度“(消费者对品牌的倾向性感觉)将决定对商品的评价。
探索性商品(search goods)-购买前可以判断其品质的产品,如铁钉/面粉。
经验性商品(experience goods)-购买之前难以判断商品的品质,购买之后才能判断其品质的商品。
如药品/化妆品。
信赖性商品-(credential goods)购买之前和购买之后都无法判断其品质的商品。
如工艺品/美术品。
经验性商品和信赖性商品比探索性商品更易发挥品牌的作用。
3 联想association在消费者的记忆中,与品牌相关的信息会形成一个网络体系,这种网络化的信息体系便是品牌。
这种信息和记忆的网络便是“联想”。
(通常说的品牌形象相当于联想。
)品牌联想的重要作用是它能够充当了解该商品品质的“线索”。
品牌知识具有网络或联合网络的结构。
在网络模式中,某个品牌的“特性信息”(具有何种特性)和品牌的“行动信息”(如何作用与于消费者)形成层面结构。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docx
广告心理学第七章广告效果测评理论及方法第一节广告效果测评的理论一、广告效果及其测评*广告对受众的作用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主耍分成:到达——认知——态度——行动——反馈。
*由于受众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还会受到诸如社会文化、家庭、人际传播等因索的影响。
广告作用过程1、广告效果:包括(1)广告心理效果:(2)广告的经济效果:(3)广告的社会效果:广告效果的特征:(1〉复介性,是心理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2)累积性,对于消费者来说,从接触媒体到完成购买、使用、评价、反馈,是一个心理积淀的过程。
2、广告效果测评:(1)检验决策;(2)改进设计制作;(3)鼓舞信心二、有效广告的AIDA学说AIDA是取英文Attention (注意)Interest (兴趣)、Desire (欲望)、Action (行动)的首字母而得名揭示了广告作用于消费者要经历以下的心理过程:首先,引起消费者注氤使用其心理活动在周国众多事物中指向和集中于该广告;其次,在对广告内容作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后,对广告发生兴趣;再次,产生购买商晶的欲望和动机;最后,动机驱使消费者实施购买商品的行动。
广告效果的累积性,特別是迟效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対广告的记忆是是心理基础)Memory(记忆)因素。
广告的心理历程就成了A1DMA:注意——兴趣——记忆——行动。
公式:三、DAGMAR模型1961 年美国的Colley 发表了一篇题为<Defining Advertising Coals for Measured Advertising Results> (DAGMAR)的论文,文中将广告心理历程分为:从未觉察某商标或企业到觉察一了解(如理解商品的用途、价值等)一信念(引起购买商品的意向或愿里)——行动(即购习行为)。
E.Rodger作了更详细描述:从示觉察到觉察一引起兴趣一作出评价一接受刺激一尝试购买一重复购买——忠诚度。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心理学笔记
广告心理学复试笔记第一章绪论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
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
广告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各类广告形式、手段的心理效果的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如创意等)中的心理活动。
它更多的是强调心理学的原理在广告实践中的应用。
2)广告心理功能A图1—2B图1—3C功能:第一,传递沟通功能,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一座桥梁。
第二,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第三,影响态度功能。
3)研究任务2,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3,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A观察法是在被观察者不被察觉的自然状态下,有规律地观察并记录其外部行为表现(如表情、动作、谈话等),以此来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此是居于行为主义理论流派的理论。
B特点:第一,有目的性第二,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第三,观察可借助一定的工具(除各种感觉器官外,还可借助各种器具)C步骤:第一步是设计,即确定观察目的和具体观察内容,选择观察方法和制定观察记录表。
第二步是计划实施,并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一定的结果。
D评价:第一,优点:在得到现场的真实的材料,在研究对象不配合的情况下,可用此法;还有就是不受被观察者文化、理解能力的限制;另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
第二,缺点:观察质量受到观察者本身经验和能力的影响;观察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知因素影响,无法控制;需要训练观察员和增加各种仪器,时间较长;观察涉及要求高;观察所得的结果在信度、效度上难以保证。
2)询问调查法A此法是广告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又被称为访谈法,是通过与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和行为的资料。
广告心理学读书笔记
广告心理学读书笔记不知不觉中他已放松了注意,让他的大脑进入了休息状态;第四,受众集中注意力看广告了,那么要在五秒钟一则的广告播出速度中注意某一则广告,仍是一件不容易做的事情。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观众群有38%的人看到广告要切换频道,有%的人会利用广告时间休息。
15广告媒体也必须分众,即以合适的媒体刊登广告,为广告寻找合适的媒体。
分属于不同细分市场的商品针对特定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因此商品分众需要对商品的对象定位,寻找商品的目标消费对象。
目标消费群分众,需要商品有针对性诉求。
分众楼宇电视广告基本锁定企业主、经理人、中高收入白领阶层,它通过地点来区分人群。
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分众电视广告受众2436个样本的检测调查表明: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白领受众约占90%。
楼宇广告投放比较多的是高档消费品,汽车、手机、化妆品、金融等。
16信息过剩与同质化造成消费者感官迟钝。
广告必须提供生动活泼的刺激以引起那些感觉审美疲劳的人的兴趣。
增加了兴趣,便增加了注意的欲望。
广告制作者运用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广告不仅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成为兴趣盎然的艺术享受,用兴趣引起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
为了使消费者记忆品牌,广告必须反复播出,但如果品牌重复播出一个广告,消费者会厌倦。
好的广告创意应该在保持核心部分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改变广告画面,以引发消费者的兴趣。
“百事可乐”的广告,球星、歌星、影星轮番出演,让消费者始终对百事可乐保持浓厚的兴趣。
“喜新厌旧”是人们对事物的普遍心理。
新奇的事物会对大脑形成刺激,从而引起注意。
广告策划的创新一直是广告业的重要课题,其原因也在于要用新的手段引起受众的注意。
在广告心理学讨论的范围内,新奇的概念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广告创意包括传播手段的创新,二是商品的新奇。
索尼公司在“发挥最高技术优势”思想的指导下,每年要退出1000多种产品,其中约800种是对原有产品的改进,约200种则是新设计的产品。
广告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注意理论与广告吸引力1、注意是广告效果的基础(1)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也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某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集中性,它是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之中的一种共同特征。
这种心理活动可能是感知过程,也可能是思维过程。
所以,注意总是和认知活动同时存在的,还常伴有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
(2)注意的品质A、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B、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健康)C、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D、注意的转移影响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3)注意的外在表现A、适应性动作:(侧耳测听、全神贯注、举目凝视)是指人在注意时,出现一些适应注意某些事物时的动作,如目光、身姿等B、无关动作的停止指人在注意时停止与注意某事物无关的动作。
如儿童听老师讲故事,听得出神了,抬头一动不动的望着老师C、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来说,呼吸更短促,而呼气更延长D、注意的特殊情况注意的外部表现和内心状态的不相一致,可分为似注意和不似注意两种似注意:貌似注意而真实的心理活动却集中在另一事物上不似注意:即从表面似乎没有注意,而实际对该事物十分注意(4)注意的种类A、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
广告心理学读书笔记
广告心理学读书笔记广告心理学读书笔记第一章广告心理学概论1.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它主要研究说服大众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即研究广告传播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现象、本质、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问。
2.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广告的心理功能、广告媒体的心理特点,增强广告效果的心理学规律及广告的心理效应的测定等。
3.广告心理学的作用是促使广告传播突破常识水平,使广告传播符合人的心理规律,并有效地应用这一规律,使得广告的内容能够顺利地进入消费者的内心世界。
4.从广告心理的角度来看,一个出色的、能打动人心的广告,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唤起消费者的注意;(2)启发消费者的联想;(3)说服消费者去行动。
5.AIDMA是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和行动(Action)这五个英文单词首位字母的缩写,具体指广告作用于消费者所经历的心理历程,即“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激发欲望——强化记忆——促使行动”,又称“广告五字经”。
6.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号(Consumer Decision Process Model,即CDP模型)描述了一个消费者头脑中的形成购买决策的核心路径。
7.CDP模型所描述了消费者决策过程的7个主要步骤,它们分别是:(1)需求确认;(2)搜集资料;(3)购买前评估;(4)购买;(5)使用;(6)用后评价;(7)处置。
8.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第一阶段就是需求确认。
9.消费者从各个他们感到方便的渠道来搜集产品的信息。
这些渠道可以归类为市场导向的和非市场导向的。
所谓市场导向的就是市场经营者主导的;非市场导向是不为市场经营者主导的。
10.消费者处理信息过程所涉及的步骤有:(1)展露;(2)注意;(3)理解;(4)接受;(5)保持。
11.消费者收集信息的核心内容,即需要记忆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用什么标准来评定此项产品的优劣?(2)需要考虑什么品牌?(3)这个品牌是否能满足起初的评定标准?12.消费者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做出选择性评估。
广告心理学笔记复习进程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广告传播与广告心理一、广告传播中的心理要素(一)广告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学科。
1、立足于广告本身(1)AIDMA法则(2)Idea(3)Communication(4)Marketing tactics2、立足于消费者(1)广告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劝与被劝”的关系(2)消费者本身A、外部影响B、内部影响C、心理决策过程(二)广告传播中的心理要素广告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各方的心理,即广告主、广告人、广告受众的心理。
其中广告受众的心理是我们这门课程中需要把握的重点,要求在广告作品中体现出心理机制。
二、广告心理中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指受传者在接受了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后,在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广告传播的效果通常包括三个部分:1、广告传播的心理效果2、广告传播的经济效果3、广告传播的社会效果第二节广告心理与消费行为一、广告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引导1、消费行为是从形成需要开始的个体消费行为——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
2、广告战即心理战科学的广告要遵循心理法则。
广告要成功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满足广告受众的心理要求。
3、广告引导和创造消费需要广告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引导,表现在广告可以引导和创造消费需求,为消费行为提供商品信息,说服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采纳有利于广告商品品牌的态度,促进购买该商品。
通过产品包装设计、促销活动等引导和创造消费需要。
另外,品牌已有的知名度也可以引导消费需要。
二、消费行为对广告心理的验证1、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型“消费者决策模型”2、广告影响第三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一、广告心理学研究对象——广告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二、广告心理学研究方法1、步骤:(1)研究论题的确定(2)确定与论题相关的问题(3)文献探讨(4)拟定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5)调查与实验设计(6)资料分析和解释(7)重复实验2、具体研究方法(1)调查法(2)实验法(3)内容分析法(4)观察法(5)测验法第二章广告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广告心理学诞生的理论背景广告心理学是广告学中发展最早也较为成熟的学科分支。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节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必要性一、从心理学对广告的意义看广告心理学(一)受众的心理特点1、大部分消费者对自己真正的需求并不清楚,大多数消费者是非理性的。
2,、有时候消费者即使知道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也不见得会据实相告,他们在不经意的瞬间,可能会做出与自己完全相反得答案直接询问消费者最容易出错的原因1、有时候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买一个产品2、消费者不一定能够表达自己真正的需求3、社会规范的原因对消费者的束缚(二)、心理学对广告的重要意义1、广告说服需要找对人,说准话2、广告策划与创意必须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特征3、广告传播依赖心理学法则4、准确把握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特征需要采用科学的心理研究方法二、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力看广告心理学1、吸引注意力适应注意力抓住注意力2、传播注意力3、情感诉求4、进行说服两种相反得观点:1、“强势”作用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大的影响2、“强势”作用提醒顾客某品牌的产生5、指导购买6、创造流行第二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规律(一)广告参与者1、广告人具有知识、技术、经验及洞察力、能为广告主建议最好使用广告完成他们的目的,并能有效的去执行,使广告达到这些目的的人。
2、广告受众3、广告主(二)广告传播中的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认知心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个体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个性性格)3、心理状态觉醒非觉醒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实践应用理论构架第三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调查法定义:研究者预先拟定好问卷、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或意见经常用于广告效果的研究调查法的优缺点:优:1、内容客观便于分析方便高效2、匿名性强回答真实3、节省人力时间经费缺:1、抽样不合理引起结论有问题2、问卷编制比较复杂3、不够灵活难于适应每一个被测者二、实验法主要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1、定义: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采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操控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1)第一章绪论现今在营销界和广告界流传着一个时髦概念:“卖点”(消费者有利益点)它源于R.Reeves提出的独特销售主张或销售点,简称USP.心理现像的实: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主动地,能动地进反映的过程。
研究这种反映过程的规律性及由此发展起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正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都是心理过程。
注意则是这些心理过程所共有的心理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标志着人在完成某种活动时潜在可能性的特征。
气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上的差异,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为上的表现,称之为气质。
性格特点:对现实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差异,被称为性格特点。
广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情形细分5个水平:觉察——知觉——评价——探求——购买决策。
广告心理的研究方法:一、访谈法、问卷法二、提问方式与方法(封闭式和开放式)1、封闭式:让回答者从所列答案中进行选择。
方法:是非题、选择题、区配题、评定量表。
2、开方式:让回答者任意填写答案,不作限制。
方法:自由回答法、投射测验法、造句法。
三、实验法第二章广告的吸引力与注意策略注意的过滤器说:一种称为过滤器的注意理论认为,有机体有着许多彼此分离着的神经通道。
它们对于外界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着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或堵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
因为大脑的信息加工容量是有限的。
这种理论的要点,就是把注意看成一种信息的过滤器。
吸引力是广告成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注意信息的一般动机:1、有用(实用价值)性的信息2、支持性的信息(人们往往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产生偏好)。
3、刺激性的信息(有变化才会有信息,而变化的本质是追求新颖性,意外性)。
4、趣味性(娱乐性)的信息。
适应水平理论:适应水平理论是海尔森(Helson.H)在1964年提出的。
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与适应的基础水症有差,或者说,对刺激作判断时会有一个参照点,该参照点受3个因素的制约:1、注意集中的焦点刺激。
广告心理学笔记
广告心理学笔记广告心理学笔记广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尤其是在商业社会中,广告更是无处不在。
广告心理学则是研究消费者在看到广告时的心理反应和影响的学问。
下面将从广告心理学的角度来探究广告到底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
一、色彩心理学颜色是广告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因为它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并通过情感和心理条件与观众建立联系。
不同的颜色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心理效果,下面列举几个常见颜色的心理效果:红色:是最常用的颜色之一,可以引起情感冲动和兴奋,通常与清单、战斗和刺激有关。
蓝色:通常与安全和信赖有关,是企业和政府机构常用的颜色。
黄色:是最耀眼的颜色之一,常与太阳与温暖有关,并能促进乐观情绪和孩子气的感觉。
二、图像认知学广告中使用的图像往往比文字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图片中的元素通常比文字更容易被看到和识别,因此广告制作者可以利用这一点,向消费者传递特定的信息或者概念。
图像可以直接和情感联系起来,因为图像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和效果。
一个成功的广告需要充分利用图像的各种元素,通过人们的感官和情感来使消费者对广告产生和对产品产生信任。
三、生理心理学广告经常通过人们的生理反应来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
在广告中,对于食物和饮料的描绘应该尽可能地和显现它们的风味和口感。
例如,可以用声音、视觉和引人入胜的场景来创造食物的效果,从而对人们的口感产生吸引力和嗜好。
广告还可以通过背景音乐来调整消费者的情绪。
音乐经常用来诱发消费者的情感,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广告。
四、社会心理学广告的成功还取决于广告到达消费者背景和心理状态。
广告制作人需要确定目标受众,这样才能有效地推销产品。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是人类行为和行动的社会因素,广告制作人需要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和文化。
最后,广告制作者还需要考虑顾客的心理状态和购买行为等因素。
为了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广告有时会通过使用创意思维和深思熟虑的尝试来吸引消费者。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广告心理学第四章广告传播高效率的记忆策略第一节习得理论与特点一、习得理论(一)联想学习理论或条件联系1、经典条件反射的方法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二)认知学习理论二、习得特点(一)泛化(二)分化(三)学习率第二节广告重复策略与分析一、广告重复的积极作用二、广告重复的消极作用1、二因素说2、二阶段认知反应说如果把重复次数分作两段;第一阶段,重复给受众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了解广告内容和含义的机会,对信息的精细加工可能性也随之提高。
第二阶段,随着重复次数的继续增加,开始由对广告论点的客观评价转向有异议的论点和情境因素,以至于把认识活动转移到其他的无关信息。
其结果难以产生态度改变,甚至导致消极太度。
第三节如何提高对广告记忆的效果一、记忆系统现代认识心理学把记忆系统看成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所组成。
该系统清楚地表征,消费者接受任何外界的信息都必须通过感觉和短时的记忆系统,最后存贮在长时记忆之中。
但是,在每一个进程上,信息都可能被遗忘。
二、短时记忆量的研究三、如何提高记忆的信息量1、把信息编成组块2、增加对象的维度3、巧用汉语特点组织编码4、编辑广告信息的记忆点5、注意视觉记忆优势小结习得有两类学说:条件联系习得理论与认知习得理论。
条件联系又分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方法。
无论哪种条件反射方法都非常重视强化刺激,它制约着条件反射也依赖于强化。
这种强化的根本在于商品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包括价格等符合消费都的行为特点(需要、价值观、情感等)。
消费者从广告中习得了有关商品的信息之后,便产生记忆的问题。
根据学习过程的“先多后少”的特点和遗忘过程的“先快后慢”,对广告发布时间的重复间隔,应是“先短后长”的策略最为合适。
重复是习得与保持的基本条件,但重复并不排斥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保持同样的广告重点。
记忆包括感觉的、短时的和长时的几种形式。
它的进程是由瞬间到长期,对于广告宣传来说,多数场合下,每次需时是短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心理学复试笔记第一章绪论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
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
广告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各类广告形式、手段的心理效果的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如创意等)中的心理活动。
它更多的是强调心理学的原理在广告实践中的应用。
2)广告心理功能A图1—2B图1—3C功能:第一,传递沟通功能,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一座桥梁。
第二,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第三,影响态度功能。
3)研究任务2,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3,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A观察法是在被观察者不被察觉的自然状态下,有规律地观察并记录其外部行为表现(如表情、动作、谈话等),以此来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此是居于行为主义理论流派的理论。
B特点:第一,有目的性第二,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第三,观察可借助一定的工具(除各种感觉器官外,还可借助各种器具)C步骤:第一步是设计,即确定观察目的和具体观察内容,选择观察方法和制定观察记录表。
第二步是计划实施,并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一定的结果。
D评价:第一,优点:在得到现场的真实的材料,在研究对象不配合的情况下,可用此法;还有就是不受被观察者文化、理解能力的限制;另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
第二,缺点:观察质量受到观察者本身经验和能力的影响;观察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知因素影响,无法控制;需要训练观察员和增加各种仪器,时间较长;观察涉及要求高;观察所得的结果在信度、效度上难以保证。
2)询问调查法A此法是广告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又被称为访谈法,是通过与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和行为的资料。
常与观察法结合在一起使用、互为补充。
B询问的技巧:可按统一的涉及要求或有一定的调查问卷来进行比较正式的访谈,提问的内容、顺序、方式、记录都有统一的要求;也可只设计一个粗线条式的提纲,进行非标准的访谈。
广告活动中访谈经常采用后者。
这种访谈的很多信息特别要求调查员采用追问的技巧获得。
追问的主要功能是引导被调查者更全面、精确、深入地回答问题。
追问按目的分为两类:一是为了获得详尽的客观材料而追问,二是为了获得更深入的对原因的解释,即探讨被调查对象的内在动机(投射技巧)。
C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笔记录和录音机记录两种操作方法,通常要征得被采访者统一,如果被拒则可在事后追忆。
D评价:第一,优点:是可以进行深入、有针对性的调查;收集的资料有较高的可靠性;使用范围广泛;有较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第二,缺点:是要求调查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些问题不宜做免访(涉及隐私);较为费力、费时、费财;获得的资料不易量化;收到访谈环境即访谈双方的情绪的影响较大。
3)投射法A投射法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内心研究方法。
用来探讨消费者潜在的动机和情感。
消费者接受一个可以用多种方式加以解释模糊刺激,在其反应时就会把自己通常隐藏起来的需要、期望、担忧情绪投射到对这些客观刺激的解释上。
调查者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这些反应的间接推测,了解其内心的深层想法。
B在广告活动中常用的投射法有词句联想法、文章完成法、购物表法、绘画测验法、主题统觉法,以及在其他方法(如询问调查法)中使用一些投射技巧等。
4)问卷量表法A通过制定心理量表,可以了解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还可以把广告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成若干等级和类别,用分数表示。
采用问卷形式让消费者填写,评定处在哪个等级,在经过心理统计分析结果,可得到广告效果的量化指标。
B在广告策划中常用的DAGMAR法,是确立广告活动的目标以便衡量广告活动的效果。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最后确定购买时,一般经过这样五个态度变化的阶段:认知→理解→偏好→确信→购买。
因而可以透过对消费者态度的测量来评估广告活动的具体效果。
心理量表由于是经过标准化的,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其结果也可以进行量化统计分析。
C类型:第一,瑟斯顿量表这种量表建立的步骤:拟定若干条关于态度对象的调查语句,通常在50条左右;选取一个足够大的代表性样本,有时多达300人,作为评定者,请按11点量表去客观独立地评价每一个题目,确定每题的得分;删除评定者认为意义模糊和评定者高度分散的题目,最后保留25题左右。
第二,李克量表第三,语义差异量表5)实验法A此法是在观察与调查的基础上,在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的情况下,创设一定的情境,促使一定的心理现象产生,从而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变化的规律。
它不仅是收集数据,还可以认为地控制和操作某种变量。
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此法是在严格控制外界条件下,用心理学仪器在实验室中测定广告对消费者影响的客观指标的方法。
C自然实验法:此法是在日常生活情况下或模拟自然的情况下,适当控制外界条件,有目的地研究消费者某种行为与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D模拟实验法:E对实验法的评价:第一,优点:可透过认为的变量的控制,揭示变量的因果关系;有较高的效度;第二,缺点:难以避免认为化的影响。
6)内容分析法A此法是一种对二手材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蕴含的规律地方法。
其是传播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广告心理研究中,塔常被用于广告活动的心理策略运用和民族心理差异的研究。
另外,其还常常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用于探讨广告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之间的关系。
B步骤:第一,确定要分析的问题,第二,对现有的第二手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抽样,要求被抽样到用于分析的资料具有代表性。
第三,对编码人员进行训练,保证不同编码员对内容分析的标准是一致的。
第四,对编码后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4,学习广告心理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1,广告受众的注意1)发挥广告心理功效的原则:“AIDMA”(attention引起注意, interest引发兴趣, desire激起欲望, memory强化记忆, action促成行动)2)广告受众的注意及种类A内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
其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B种类:第一,有意注意,第二,无意注意,第三,有意后注意,3)广告受众注意的功效A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
当这种反射发生时,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即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优势兴奋中心使其相邻的大脑皮层区域出现抑制,从而使在优势兴奋中心内暂时得神经联系更容易建立。
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的出现,决定于刺激物的新颖性和刺激物对于机体的意义。
B特点:第一,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的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个瞬间都能够选择某个特定的对象,而离开另外一些对象。
第二,注意的集中性是指离开一切与注意对象无关的东西,C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有以下作用:选择作用、维持作用、调节监督作用。
2,广告引起广告受众注意的方法1)广告信息的特点A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多,无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式由客观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因此,广告作为对广告受众的刺激物,其本身的特点会影响广告受众对他的注意。
B新异性C活动变化性D对比性E广告信息的相对强度F信息呈现的方式、信息量和速度2)选择广告的位置3)增加广告的重复率4)呵呵广告对象的兴趣5)运用幽默增加广告的趣味性6)增加广告的艺术性7)了解广告受众注意的分配如何8)利用悬念吸引注意3,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1)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A商业广告是市场营销整体中重要的环节,广告成功指它最终能够促使整体营销计划的完成,并促使其整体市场营销保持在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B在广告传播中,广告信息被其广告对象在心理上接受认可,是广告成功的重要标志。
C吸引受者的注意是广告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其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正是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
2)广告成功的复杂因素A吸引受众注意只是向成功迈进的第一步,此外,我们更要考虑到广告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使广告产生某种广告所希望引起的情绪情感。
B广告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做广告人要有“系统眼光”:其一,“漂亮的拍出一个人比拍一个漂亮的人高明的多”;其二,“优秀的广告像一扇窗子,只让人注意外面的景色,而不是它本身。
”第三章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接收心理1,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的觉察1)受众的感知系统A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分为外部感觉(感受外部客观刺激)和内部感觉(感受身体位置、变化、运动及内脏器官的各种刺激)。
广告受众接受广告信息主要靠外部感觉。
B知觉世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知觉判断不仅依赖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受到广告受众已有知识、经验和思维的影响。
C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二者不可分割。
2)受众的感受性A感受性是指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主要是指感受器官对相应的适宜刺激产生的感觉。
感受性是一个心理量,塔说明了受众主观感觉水平和感觉差异,指感觉能力的高低。
其的大小是由感觉阀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B感觉阀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阀限,而被感受器觉察到的最大刺激值即为上阀限。
C相对于绝对感觉阀限的感觉能力称绝对感受性,二者呈反比关系。
E=1/R。
感觉的适应性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消费者对某种广告刺激熟视无睹的现象。
D差别感觉阀限是指刚刚使人能够觉察到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差别的最小差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J、N、D)3)最小可视差的利用A要强化刺激就必须和其他同类刺激拉开距离,显示出差别。
4)广告受众联觉的产生A联觉是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又称通感。
B广告中运用联觉十分重要,特别是由颜色引起的联觉,如颜色可以引起人的冷暖感觉,因而有冷暖色调之分。
心理学更多研究色听联觉。
C广告使受众产生联觉要考虑两个因素:受众的感觉经验;联觉产生有其神经联系特点,他常常发生在那些不同属性状态上有部分相似之处,或不同属性性质上有部分相似之处。
2,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的知觉1)广告利用受众知觉的方法A构造主义学派提出“格式塔”即完形来解释心理现象,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是整体性的。
格式塔的意思即完形、式样或结构。
B受众经历的事、学习的知识构成头脑中的图式,这些图式在他们知觉判断时发生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整体性,是指当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只要看到了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就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而直到它的其他属性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