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原创精华版)

合集下载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及答案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

[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阅读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三、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2、翻译下面句子(4分)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是非君子之道译文: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四、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

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译文: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五、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很好很全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很好很全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目录(一)敏慧1、黄琬巧对2、神童庄有恭3、曹植聪慧4、鲍子难客5、曹绍夔捉“怪”6、杨亿巧对7、解缙敏对(二)学习8、承宫樵薪苦学9、桓荣勤学不倦10、宋太宗学书11、崔景偁拜师12、为人大须学问13、读书五失14、颜回好学(三)仁爱15、张孝基仁爱16、陈实与“梁上君子”17、赵简子元日放生18、邓攸弃儿保侄19、张之万之马20、王安石辞妾21、宋仁宗忍饿22、范仲淹罢宴23、顾荣施炙24、逆旅主人无情(四)诚信25、陆元方卖宅26、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27、杨万里与“诚斋”28、和氏璧29、幽王击鼓(五)品性30、许生端方31、王安石待客32、范文正正直33、王安国直言34、海瑞清廉35、吕蒙正不记人过36、梁鸿尚节37、蹇材望伪态(六)文艺38、米芾索帖39、赵孟頫过扬州40、欧阳修不喜释氏41、唐伯虎识破术士42、朱文公受骗43、章惇书绝壁44、李白之死辨误(七)政事45、隽不疑之母46、徐有功秉公执法47、王翱秉公48、么恩与公法49、晋平公游于河50、子产不毁乡校51、董阏于法无赦(八)奇闻52、商陵君养“龙”53、钱货入瓶54、田真兄弟55、樵夫毁山神56、奇鹰57、雉鸟报复58、桑中生李59、县令捕捕蝗60、天敌(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1、___对___年幼却聪明过人。

他的祖父___是魏郡太守。

有一次,正月日食,京城看不到,___听到这个消息后向皇宫报告。

太后问他这次日食持续多久,___想不出来怎么回答。

这时,七岁的___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之后就像月初一样呢?”___大吃一惊,立刻回答了太后的问题。

太后对___十分惊奇和喜爱。

2、神童庄有恭___是广东人,小时候就被称为神童。

他家住在离___很近的地方。

一天,他在附近放风筝,不小心风筝飞到了将军署的院子里。

___直接走进去要取回风筝。

守卫们觉得他神秘莫测,就问他:“你是谁?为什么来这里?”___老实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将军问他:“你读过书吗?能对诗吗?”___回答:“能,这是小事,有什么难的?”将军听了以为他很厉害,就让他对一幅画作品进行评论。

画里有一座房子,但是屋里没有人声,没有龙的吟声,没有虎的啸声,没有花的香味,也没有鸟的叫声。

将军觉得这很好笑,就让___来评论一下。

___说:“只需要看这里面的一局棋,我就可以对它进行评论了。

”他说:“这是一局残棋,只剩下半局了,车没有轮子,马没有鞍子,炮没有烟火,兵没有粮食。

将军要小心,小心。

”3、___聪慧___十几岁的时候,就背诵了《诗经》、《论语》和数十万言的辞赋,写作能力非常出色。

___看了他的文章,问他:“你找人帮你写这篇文章了吗?”___跪下回答:“我自己写的,言出之后就成了文章,没有什么难的。

”当时,邺城有一位叫做笔立的人,他的书法也非常出色。

___非常赞赏___和笔立的才华。

4、鲍子难客___家族有一千个客人。

有一次,有人送来了鱼和雁,___看到后说:“上天对我们人类真是太好了!它们生长五谷,还有鱼和鸟,都是为了我们人类而存在的。

”客人们都赞同。

不过,___的儿子年纪只有十二岁,也在场。

他说:“我不同意你们的说法。

上天创造了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

这些生物之间并没有贵贱之分,它们只是相似而已。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精练一、人物传记篇(一)王充市肆博览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⒈,师事扶风班彪⒉。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⒊。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⒋,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⒌,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屏居⒍教授⒎。

——选自《后汉书〃王充传》【注释】⒈受业太学,在太学里学习。

太学,汉朝设在京城里的最高学府。

⒉师事扶风班彪:拜扶风人班彪为师。

⒊章旬:章节与句子。

⒋肆:店铺。

⒌忆:记住。

⒍屏居:隐居。

⒎教授:从事教学。

【阅读提示】从上面一则史实中,至少可以借鉴到两点。

一是要博览群书。

广泛阅读,能用前人的知识丰富自己,拓宽眼界,奠定厚实的基础。

诸子百家的著作浩如烟海,王充没有条件买书,便到书摊上去读,他的志气与毅力实在一般人之上。

二是读书不能泥古。

所谓泥古,就是死守章句,不敢越前人雷池半步。

王充对前人的学说,有吸收、有批判,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正因为王充既有渊博的知识,又不泥古,所以能在中国古代哲学史独树一帜。

他的许多著作有真知灼见,给后代以巨大的影响。

【仿真训练】1.解释加点字。

(1)乡里..扶风班虎 ( ) ..称孝 ( ) (2)师事(3)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 (4)一见辄.能诵忆 ( )2.选出与“博道众流百家之言’’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甚矣,汝之.不惠C水陆草木之.花 D.辍耕之.垄上3.翻译句子。

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道众流百家之言。

4.根据本文的介绍,王充读书的最大特点是(用文章原句回答)5.从王充读书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杨震拒贿杨震为东莱太守⒈,当之郡,道经昌邑⒉,故所举荆州茂才⒊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⒋震。

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日:?暮夜无知者。

?震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一选自《后汉书》【注释】⒈杨震:东汉人,博学多才。

(完整版)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完整版)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不死之药【原文】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谒(ye)者操之以入。

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

”因夺而食之。

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 曰’可食。

’臣故食之。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 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

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

”王乃不杀。

【练习】1、 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A. 因夺而食之 B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C.臣食之,而王杀臣 D .面山而居 2、 “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3、中射之士 “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 (2)、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原文】蔡璘,字勉旃,吾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友 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 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至之。

【练习】1、 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 厂何,其友亡。

A. (1) wa ng 逃亡 B. (1) wti 不 C. (1) wti 不 D.(1) wa ng 死亡2、 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他) C.且父未尝语我也。

(将) D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父未尝语.我也。

(2) y 1 语言 (2) y u 告诉 (2) y u 词语 (2) y u 语句)B.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却).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所以)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 ?请谈谈你的看法。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原文 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2.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不若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原文 3.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君遣之( )2.而捐五百金( )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而吾以捕蛇独存(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 4.沛公至咸阳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皆"一"独",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③.注释:①具:通"俱",全,都.②户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断.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2.以何为丞相( )( )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二,翻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原文5.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原创精华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原创精华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

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

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与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

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X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

少间,复令读。

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

②〔纺绩〕织布。

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

④〔夏(jià)楚〕责打。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9.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②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2、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谈卒,辞而行。

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

”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

”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

②曾:竟然。

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

④因:依靠。

⑤就舍:回到馆舍。

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选自《战国策》)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译文:(2)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3、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操将击乌桓。

诸将多惧X表使X备袭许②。

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

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③生存。

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④之心,成觊觎⑤之计,恐青、冀⑥非已之有也。

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操从之。

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10篇附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10篇附答案)

(一)读书佐酒(12分)(元)陆友仁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

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

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

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

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

④子弟:家中的晚辈。

⑤觇(chān)偷看。

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

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好饮酒()(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3)遽抚掌曰()(4)此天以授陛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以一斗为率(把、用)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D、与上会于留(在)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二)(9分)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5.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邴原少孤孤:失去父亲B. 一则羡其不孤羡:羡慕C.二则羡其得学其:代词,自己D.师恻然曰恻然:悲伤或同情的样子。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7.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最新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文言文练习题

最新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第一辑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觉: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忿:③故.欲杀之故:④天下无冤狱.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答案】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评分】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答案】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评分】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最新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文言文练习题

最新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第一辑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觉: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忿:③故.欲杀之故:④天下无冤狱.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答案】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评分】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答案】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评分】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1.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一)敏慧1、黄琬巧对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3.曹植聪慧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

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

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

6.杨亿巧对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

3.生儿子。

(二)学习8.承宫樵薪苦学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9.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10.宋太宗学书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

3.王羲之。

11.催景俘拜师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

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12.为人大须学问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含答案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精选)(一)文天祥至潮州文天祥至潮阳, 见张弘范①, 左右命之拜, 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山, 使为书招张世杰②。

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 乃教人叛父母, 可乎?”索之固, 乃书《过零丁洋》与之。

其末二句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 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 “国亡, 丞相忠孝尽矣,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汪然出涕曰: “国亡不能救,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 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

【注释】①张弘范: 元军将领。

②张世杰: 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1. 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与俱.入崖山________________ (2)使为.书招张世杰________________(3)其末二句云.________________3. 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 正确的一项是()。

A. (你)如果能够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B. (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事奉宋的态度来事奉我们皇上C. (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皇上D. (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4. “不拜”表现了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 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

因为张弘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文中的3处地方)【参考答案】1. 留取丹心照汗青。

初一课外文言文训练有答案

初一课外文言文训练有答案

初一课外文言文训练(1-3)(一)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十。

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恐已暮矣()(2)盲臣安敢戏其君乎()(3)臣闻之()(4)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二)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2)兽见之皆走:(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2.翻译下列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译文:(2)子以我为不信译文:3.根据故事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三)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1)女还()(2)妻适市来()(3)特于婴儿戏耳()(4)婴儿非与戏也()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子随之而泣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D.曾子之妻之市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译文: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答:七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5-8)(五)列子学射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共11题)1.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终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别当意,必再三易之别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终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别当意,必再三易之别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答案】答案:【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终生关于写字,从来也别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略微有一点别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别怕烦恼。

所以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巧美好。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2.略微别称心,必然再三地更改它而别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称赞了文明学习书法仔细,一丝别苟的精神。

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2.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③就明而读④如是者十四年2.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其如土石何A B如是者十四年其寝室有短窗 4.那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那个方面的例子【答案】【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

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如此向来坚持了十四年这久。

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额头,双足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精选88篇(附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精选88篇(附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罕见精品100篇(精心校对,细致排版,全附译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罕见精品100篇(精心校对,细致排版,全附译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罕见精品100篇(精心校对,细致排版,全附译文)一、学习(9篇)(一)承宫樵薪苦学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③共禁,乃止。

因留宫门下。

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

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④樵薪:砍柴。

⑤执苦:干苦活。

1、解释:①孤②明③庐④笞2、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3(二)桓荣勤学不倦桓荣①初.遭仓卒②,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

及.为太常③,元卿吧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注释】①桓荣:东汉人。

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

③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1、解释:①初②厄③嗤④应⑤及2、翻译:(1)而荣讲诵不息(2)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三)宋太宗学书太宗朝①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

帝听政②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③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④益⑤也。

【注释】①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

②听政:处理政务。

③内侍:此指太监。

④规:勉励。

⑤益:得益。

1、解释:①善②刻意③临④或⑤遽⑥绝2、翻译:(1)数遣内侍持书示著(2)又以问著(3)书固佳矣4、上文“学右军书”中的“右军”是指(四)崔景偁拜师余①始识景偁(chēng,同“称”)于京师,与①为友,景偁以兄事余。

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②,请②为弟子..。

余愧谢,不获。

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③之谓也。

先生不③为世俗之文,又不④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④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

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

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

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

少间,复令读。

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

②〔纺绩〕织布。

③〔句读(d?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

④〔夏(jià)楚〕责打。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9.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②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2、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谈卒,辞而行。

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

”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

”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

②曾:竟然。

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

④因:依靠。

⑤就舍:回到馆舍。

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选自《战国策》)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译文:(2)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3、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操将击乌桓。

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②。

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

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③生存。

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④之心,成觊觎⑤之计,恐青、冀⑥非已之有也。

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操从之。

行至易⑦,郭嘉曰:“兵贵神速。

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⑧,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

尚及兄熙走辽东。

【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

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

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

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

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

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

④蹋顿:乌桓首领。

⑤觊觎(j 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

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

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刘表使刘备袭许(2)徒以威附(3)尚及兄熙走辽东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袁绍有恩于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战于长勺(《曹刿论战》)C.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12.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和,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

(3分)4、文言文阅读《管仲破厚葬》,完成8-11题(14分)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

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

”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

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注】①布帛:泛指织物。

②衣裘:裘,皮衣。

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④戮:侮辱。

8.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齐国好厚葬(喜好)②布帛尽于衣裘(完)③桓公患之(担忧)④厚葬之风休矣(结束)⑵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布帛尽则无以为蔽”句中用法相同的是( )(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B.战则请从C.至则无可用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9.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2分)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⑵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5、宋张融尝乞假还,帝问所居。

答曰:“臣陆居非屋,舟居非水。

”上未解,问张绪。

绪曰:“融近东山,未有居止。

权牵小船上岸,住在其间。

”上大笑。

太祖尝面许融为司徒长史,敕竟不出。

融乘一马甚瘦,太祖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

”融曰:“日给一石。

”帝曰:“何瘦如此?”融曰“臣许而不与。

”明日,即除司徒长史。

融与谢宝积俱谒太祖,融于御前放气。

宝积起谢曰:“臣兄触忤宸扆③。

”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

上曰:“何不与贤弟同食?”融曰:“臣不能与谢气之口同盘。

”上大笑。

(选自《太平广记·张融》)注解:①敕:皇帝的诏令。

②宸扆:皇帝居住的圣殿。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1)上未解()(2)即除司徒长史()2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3分)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句子:太祖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

”24.文中的张融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你喜欢这种类型的人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分)25.历史上类似张融这样有急智辩才的人很多,请你例举一个并简要说说他的一个事例。

(3分)6、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

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

”军中不解其故。

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

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遂破贼巢。

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

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

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

②塌子沟:淤泥深坑。

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霎而绝绝:()②此去西南十里去:()13.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

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

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

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

14.年羹尧善于用兵,文中没有体现他这一点的是()A.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B.善于正确判断敌情C.善于指挥部队作战D.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10分)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3分)①谒:②去:③食:2.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的意思。

(2分)3.王安石上了哪些菜来招待自己的亲戚萧氏子?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2分)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7、1 3 ①拜访(1分)②离开(1分)③吃(1分)2 2 果品蔬菜之类的菜都没有准备,那个萧公子心里就有些责怪王安石了。

(2分)3 2 先上了两枚胡饼,又上了几块切成小块的猪肉,旁边只摆着菜汤。

(2分)4 3 王安石是一个生活俭朴,不铺张浪费的人。

(2分。

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8、郭嘉谏曹操击乌桓①曹操将击乌桓。

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②。

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

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③生存。

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④之心,成觊觎⑤之计,恐青、冀⑥非已之有也。

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操从之。

行至易⑦,郭嘉曰:“兵贵神速。

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⑧,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

尚及兄熙走辽东。

【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

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

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

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

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

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

④蹋顿:乌桓首领。

⑤觊觎(j 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

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

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刘表使刘备袭许(2)徒以威附(3)尚及兄熙走辽东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袁绍有恩于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战于长勺(《曹刿论战》)C.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12.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和,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

(3分)9、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3题。

镜喻客有任目①而恶镜者,曰:“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②。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

悲夫!(节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注]①任目:信任自己的眼睛。

②莫己若:即“莫若己”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恶:讨厌B.视世称美人视:看C.鲜当意者鲜:新鲜D.泰然谓美莫己若谓:说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左右匿笑,客终不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