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法史35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刑法概述》PPT课件

《中国刑法概述》PPT课件
刑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 一。它同其他法律部门相比,有重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如:刑法解决什么行为是犯罪 和如何惩罚犯罪的问题;刑事诉讼法则规定刑事诉讼程序,以保证刑法 正确、及时地实施;民法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属于一般债务纠纷、民事侵权行为,应由民 法调整;如果采取盗窃、诱骗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 则需适用刑法,予以惩处。可见,刑法调整的范围较广,成为执行其他 法律的后盾。Leabharlann 精第选3P页PT4
《中国刑法》概述
杨希贤
刑法,是以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为基本内容的基本法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刑法与其他部门法如民法、行政 法等相比,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第一,刑法调整和保护的社 会关系的范围最为广泛。第二,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是其 他部门法的保护法。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人的财产,限制或 剥夺其人身自由,而且在最严重时,还可以剥夺犯罪人的生命。 正因为如此,当其他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遭到严重侵犯时, 仅仅依据其他部门法不能使有关的社会关系得到强有力的保护 和及时的恢复,这便要求助于刑法,通过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 任来维护特定的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刑法是其他部门 法的后盾,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
杨希贤
精选PPT
1
《中国刑法》概述
杨希贤
第一节 序 论
自从摆脱动物生活、开始用双手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用人 类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我们人类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 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 渐形成了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一系列维 系道德人心、维持一定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 义理精微的法律制度。应该说,在人类所创造的诸种精神文化成 果中,法律制度是一种极为奇特的社会现象。因为作为一项人类 的精神成果,法律制度往往集中而突出地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身、 调节社会、谋求发展的各个重要进程中的思想和行动。法律制度 是现实社会的调整器,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确认人的不同社会 地位的有力杠杆,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真实地反映现实的要 求。

刑法基本知识PPT课件

刑法基本知识PPT课件
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 会危害性 2、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具有 应受惩罚性。
.
16
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
2、犯罪的构成
(1)犯罪客体 (2)犯罪的客观方面 (3)犯罪主体 (4)犯罪的主观方面
.
17
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
2、犯罪的构成
.
25
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条件
(1)起因条件:有需要避免的危险
(2)时间条件:危险必须正在发生
(3)对象条件:为了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 权益,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 小的合法权益
(4)主观条件:行为人必须有避险意图
(5)限制条件: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
(6)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
刑法基本知识
.
1
第四章 刑法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罚 第四节犯罪种类
.
2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三、刑法的适用范围
.
3
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
1、刑法的概念
广义: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 狭义:刑法典
2、刑法的任务
第一、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 会主义制度。
第二、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第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
第四、维护社会秩序 .
4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没有先例没有处罚
2、罪刑相适应原则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 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刑法学》全套课件 PPT

《刑法学》全套课件 PPT

第二节 刑法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第3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 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 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1. 成文法 2. 行为时有效的法律:从旧兼从轻,第12条 3. 规定明确、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 定期刑 4. 合法解释刑法,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 释


第一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作为结果的危险”, 抽象的危险犯中的危险是“行为的危险”;换言之,前者要求 有构成要件上的危险这样的“结果”,后者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二者虽然都以对法益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 据,但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需要在司法上具体认定的,抽象 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立法上推定的危险。 第三种观点认为,抽象危险犯是具体的危险犯的前一阶段; 即侵害意味着发生实害,具体危险意味着侵害的可能性,抽象 的危险意味着具体的危险的可能性。 第四种观点二者只是程度上存在差异,有人认为两种危险的 差异在于对事实的抽象化程度存在差异,即具体的危险犯要求 在具体范围内考察有无危险,抽象的危险犯要求在更广范围内 考察有无危险。 第五种观点认为具体危险犯中的危险是紧迫的、高度的危险, 抽象危险犯中的危险是比较缓和的、低度的危险。
二、按照解释结论或技巧所作的分类 1. 平义解释:按照法条字面通常用法进行解释,不缩小 不扩大。 2. 缩小解释:相对于条文的字面意思而言,解释的含义 相对缩小,也称限制解释。 3. 扩大解释:相对于条文的字面意思而言,解释的含义 相对扩张。 4. 类推解释:把刑法条文字面含义扩大解释道包含相类 似的事物。 与扩大解释的区别:禁止类推,扩大解释没有脱离字 面含义。 5. 反对解释:根据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其反面含义的解 释方法。


刑法学幻灯片刘宪权PPT课件

刑法学幻灯片刘宪权PPT课件
而成 • (三)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区别与相互关系
第14页/共92页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要件与结构
• 一、犯罪构成的要件 • 二、犯罪构成的层次结构
客观要件: 客体 客观方面 主观要件: 主体 主观方面
第15页/共92页
三、犯罪构成的类型划分
•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 二、叙述的犯罪构成与空白的犯罪构成 • 三、简单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
• 一、概念及基本要求 • (一)概念 • (二)基本要求 • 二、理论依据 • 三、内容 • 四、立法体现和司法适用
第6页/共92页
第四节 罪刑相当原则
• 一、概念及含义 • (一)概念 • (二)基本含义 • 二、理论基础 • 三、基本要求 • 四、立法体现和司法适用
第7页/共92页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2页/共92页
第三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 一、刑法的体系 • (一)概念
• (二)层次 编、章、节; 条、款、项; 但书规定
• 二、刑法的解释 • (一)概念
• (二)原因 理解,实施,不足,完善 • (三)种类 效力分类 方法分类
第3页/共92页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 一、概念及内容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 (二)时间条件 避险不适时 事前避险 事后避险 • (三)对象条件 第三者合法权益 • (四)主观条件 避险目的 • (五)限定条件 不得已要求 不适用特定义务 • (六)限度条件 特定必要限度:只能小于
• 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 四、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第41页/共92页
第四节 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
• (1)明知 即预见 包括必然性和可能性预见 (2)希望 肯定的态度

刑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刑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犯罪预备
第31页/共48页
犯罪未遂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
第32页/共48页
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动机
第19页/共48页
于某与赵某素有嫌隙,一日二人又发生了争吵。于某即到邻居钱某家,谎称劈柴借了一把斧头,然后至赵某家用斧头将赵某砍死。请问,钱某应不应该对赵某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目的动机)
第20页/共48页
被告人李某有天驾驶“解放”牌卡车为其岳父拉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守门人贾某不允许李某将木材拉出门。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贾某赶来制止,李某一意孤行,仍继续开车出大门,将车前面的贾某推挤到墙根处,贾某顺势爬上汽车保险杠,令其停车。李某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摔下后,也未停车,反而驾车离开现场。贾某被摔成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请问李某的行为构不构成故意杀人?
第15页/共48页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16周岁以上精神正常
第16页/共48页
犯罪的主观方面
第17页/共48页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犯罪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再现。犯罪目的突出影响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问题。
犯罪目的
第18页/共48页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犯罪动机侧重影响量刑。

中国法制史课件-PPT课件 共322页

中国法制史课件-PPT课件 共322页

(三)刑事政策--刑罚世轻世重。
"建邦三典":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 乱国用重典。
五、西周的民法
(一)民事规范:以习惯法为主的民事法律体系。 (二)契约关系:
1、管理机构:司约、质人。 2、买卖契约:质剂(大市以质 小市以剂)。 3、借贷契约:傅别。
(三)婚姻家庭制度:
1、结婚原则: (1)一夫一妻。奴隶主贵族可以纳妾。 (2)同姓不婚。根据之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1、嫡长子继承制。 2、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小宗服从 大宗,诸弟服从长兄)。 3、家族组织与政权组织合一,周王为"天 下共主"。
(四)影响:
宗法制度不仅是西周的基本社会制度,而 且在思想观念和基层组织等方面影响到以后 的封建社会。
二、西周法律思想
(一)以德配天。 1、根据: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2、"德"的要求:敬天、敬宗、保民。 (二)明德慎罚。 要求:"实施德教,用刑宽缓"。 (三)影响:西周的法律思想将天命与德治联
(三)商鞅变法的内容:
1、剥夺旧贵族特权,改革基层管理体制 废除了奴 隶主贵族在任官方面的世卿世禄制,地方长官任免 统一由国王掌管。
纳币的标准: 元朝:一品二品:五百贯; 三品:四百贯; 四品五品:三百贯; 六品七品:二百贯; 八品九品:一百二十贯 庶人:上户一百贯,中户五十贯,下户二十贯。
六、西周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体系:周王--大司寇--小 司寇(属 官有掌囚、掌戮、司刑等) --基层官员(士师、乡士、遂士等)。
(二)"禹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三)罪名(昏、墨、贼,杀。不孝) (四)"五刑"(墨、劓、刖、宫、大辟) (五)监狱(圜土、夏台)

中国法制史资料-PPT课件 共132页

中国法制史资料-PPT课件 共132页

3、爱国必先具备国史知识
人类常情,必先认识乃生情感。凡其所爱,必其所知,人惟其所 爱而奋斗牺牲。与敬爱上帝基于信仰不同,爱国家民族则由乎知 识。惟知之深,故爱之切。
(二)《中国法制史》意义:1、奠定学习各部门法的基础

2、提高对现行法制的理解力
15.07.2019
中国法制史
第五节 如何学习《中国法制史》(怎么办)
中国法制史
二、婚姻
(一)婚姻原则
1、一夫一妻制;2、同姓不通婚;3、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
(二)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三)七出三不去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
者去、多言去、盗窃去”
“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 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男女有别、三从四德《周礼 天官 内宰》,
中国法制史
(二)契约 西周时期出现契约制度。专职官管理契约制度称司约, 市场管理人员称质人。有两种契约:
1、质剂。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买卖奴隶、牛马用质, 较长的契券;买卖小物品用剂,是较短的契券。质剂由 官方制作。
2、傅别。债券叫傅,从中撕开叫别。债务人执左券, 债权人执右券。
15.07.2019
个。中国法制不同类型一脉相承,不应割断。新中国成立时,将国民党
之《六法全书》全盘否定等行动已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当时的法学研
究成果或研究方法(如习惯调查)至今仍值得学习。
15.07.2019
中国法制史
上古三代即夏商周和春秋时期---中国法制 开始形成时期——奴隶社会
战国与中古即自秦至清的封建社会---中 国
15.07.2019
中国法制史
主讲人:王新举 法政学院

《刑法》完整 ppt课件

《刑法》完整 ppt课件

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危害结果是许多犯罪的构成要件。 时间、地点、方法是某些犯罪构成的要件。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
念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公民或单位。
自然人主体
单位主体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自然 案例:何某9岁丧父,与母亲一起生活。后其
案例:李某某日驾驶“解放”牌卡车为其岳父拉
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贾某不让李某将木材拉
出门。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贾某赶来
制止,李某一意孤行,仍继续开车出大门,将车前
面的贾某推挤到墙根处,贾某顺势爬上汽车保险杠,
令其停车。被告人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
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被摔后,
《刑法》完整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分析:法院坚持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充
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徐建平作出了公正的判 决。2003年4月1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判处犯故意杀人罪的徐建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徐建平不服,请求二审法院改判。12月 1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 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授权, 核准对徐建平的死刑判决,之后几日对徐建平以 注射方式执行死刑。
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 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概念
犯罪主体对于他所实施的危 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 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目的和犯 罪动机等因素。
《刑法》完整
二、犯罪构成 犯罪主观方面

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 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

刑法pptPPT课件

刑法pptPPT课件
刑法pptPPT课件
2024/1/25
1
目录
2024/1/25
• 刑法概述 • 犯罪论 • 刑罚论 • 犯罪各论 • 刑法分则重点罪名解析 • 刑法前沿问题与展望
2
2024/1/25
01
刑法概述
3
刑法的定义与作用
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
02
刑法的作用
01
刑法的定义
2024/1/25
29
强奸罪
犯罪构成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 妇女的行为。
刑罚种类
根据犯罪情节和后果,可判处无 期徒刑、有期徒刑等。
司法实践
加强被害人保护,加大对强奸犯 罪的打击力度。
2024/1/25
30
抢劫罪
2024/1/25
犯罪构成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 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保护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保障人权。
4
刑法的体系结构
01
总则
规定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 适用范围等。
2024/1/25
02
分则
规定各种具体犯罪和相应法定 刑的规范体系。
03
附则
规定刑法生效时间、解释权等 附属事项。
5
刑法的基本原则
03
罪刑法定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 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得定罪处刑。
2024/1/25
38
THANKS
2024/1/25
39
35
环境犯罪与刑法保护
2024/1/25

中国法制史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中国法制史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诗经·卫风·氓》
案例2 训匜铭案
惟三月既死霸,甲申,王才豊上宫。白扬父 廼成概曰:“牧牛!徂乃可湛。女敢以乃师讼。 女上挺先誓。今女亦既又御誓,專、䞦、啬、睦 、训造。亦兹五夫,亦既御乃誓,汝亦既从辞从 誓。初可,我义鞭女千,幭剭女。今我赦女,义 鞭汝千,黜剭女。今大赦女鞭女五百,罚女三百 锾。”白扬父廼或吏牧牛誓曰:“自今余敢扰乃 小大史。”“乃师或以女告,则到,乃鞭千,幭 剭。”牧牛乃誓。乃以告吏邦吏曶于会。牧牛辞 誓成,罚金。训用乍旅盉。
(三)行政法律内容
1.国家政治体制 2.行政管理制度 宗主世袭制、贵族共政制
兴办学校 考核奖惩制度
周天子
卿士
太师
大司徒
大司寇
太史
作册
御史
内史
大祝
大卜
三、西周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体系
1.中央
周天子 大司寇 小司寇 司刑、司约、司圜、掌囚、掌戮
司刺、
2.地方
国都 士师;六乡 乡士; 六遂 遂士
(二)诉讼审判制度 1.区分狱讼形式 2.诉讼审判原则
——《史记·殷本纪》
案例2 禹杀防风氏案
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 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 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 稽。会稽者,会计也。
——《史记·夏本纪》
【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禹刑、汤刑、“率民以事神”、内服、外服
二、简述 1、夏朝的五刑主要是哪些刑罚? 2、夏朝法律中主要规定了那些罪名? 3、商朝的刑罚有哪些? 4、简述商朝“内外服”的司法机构。
古代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充分准备了理
论依据。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

1:刑法绪言、概说、基本原则36页PPT

1:刑法绪言、概说、基本原则36页PPT
• 全国首宗盗卖QQ号码案
南京组织同性卖淫案
• 2003年1月至8月,被告人李宁为营利,招 聘男青年做“公关人员”,在其经营的酒 吧内将多名“公关先生”多次介绍给男性 顾客,由男性顾客将“公关人员”带至南 京市“新富城”大酒店等处从事同性卖淫 活动。
• 关于本案,辩护人提出,刑法及相关司法 解释对同性之间的性交易是否构成卖淫未
1:刑法绪言、概说、基本原则
31、园日涉以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刑法的概念
•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 法律。
• v.youku/v_show/id_XOTY5OTY4OT I=.html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
• 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刑法本身具有 的、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 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基本精神、指导和 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过程的 基本准则。
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
• 王某于1998年3月7日持卡到自动取款机 上取款,卡上存有500元人民币,王某 欲取300元。在取款时由于操作失误多 加了一个零,取300元变成取3000元。 没想到,自动取款机并未因操作失误而 拒付,而是吐出3000元。王某出于好奇, 又操作一遍,结果自动取款机又吐出 3000元。
条、款、段
•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 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 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 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