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l Ⅲ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新动向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

Title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LOGO
Diagram
Company History
2000 2002
2003.10 Add Your Text 2003.10 Add Your Text 2003.10 Add Your Text
2
Basel II→ Basel III
3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存在的问题

LOGO
《巴塞尔协议2》
在资本充足率的公式中全面反映了信用风 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引 入了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并将信 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纳入资本约束范围,同 时批准商业银行可以使用内部模型法计算 市场风险资本

LOGO
Basel I 二级资本 (8%) 一级资本 (4%)
风险加权 资产 Basel II
ICCAP/SRP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surcharge)
Basel III
影 子 银 行 、 场 外 衍 生 品 、 金 融 基 础 设 施 等
逆周期资本(如果必要,0-2.5%) 资本留存超额资本(2.5%) ICCAP/SRP 流 动 动 态 性 拨 比 备 率 强 化 监 管 强 度 和 有 效 性 改 进 风 险 处 置 框 架
LOGO
3-D Pie Chart
Text2 Text3
Text1 Text4 Text5

LOGO
Block Diagram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2024年全球金融市场监管新动向

2024年全球金融市场监管新动向

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金融机构如何应对监管新动向, 加强合规风险管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024年全球金融市场监管新动向 对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的影响
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的未来发 展趋势
金融机构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金融科技的应 用:利用大数 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提升金 融服务效率和
用户体验。
业务模式的创 新:探索新的 业务模式,如 普惠金融、绿 色金融等,以 满足市场需求 和社会责任。
风险管理能力 的提升:加强 风险管理,提 高风险识别、 评估和应对能 力,以应对监 管带来的挑战。
国际合作的加 强:加强与其 他国家和地区 的金融机构的 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金融市 场的挑战和机
遇。
稻壳学院
对金融机构的 影响和应对策 略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2
全球金融市场监管概况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监管的挑战
金融科技的快速 发展,对传统金 融市场监管带来 挑战
跨国金融风险日 益突出,需要加 强国际监管合作
金融市场的复杂 性和不透明性, 增加了监管难度 和成本
应对气候变化和 可持续发展的压 力,对金融市场 监管提出新的要 求
P监A管R科T技4(RegTech)的发

RegTech在金融市场监管中的应用
自动化监管报告: 利用人工智能和 大数据分析技术, 自动生成监管报 告,提高监管效 率和准确性。
风险评估与管理: 通过机器学习和 数据挖掘等技术, 对金融机构的风 险进行实时监测 和评估,及时发 现潜在风险。
反欺诈与合规: 利用智能合约和 区块链等技术, 实现金融交易的 透明化和可追溯 性,有效打击金 融欺诈行为。

BaselIII全球银行监管要求

BaselIII全球银行监管要求

BaselIII全球银行监管要求全球银行监管要求——Basel III引言: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愈发重要。

为了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即Basel III。

本文将介绍Basel III的背景、目标和具体规定,以及对各行业的影响。

一、背景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对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担忧。

为了解决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防范未来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开始制定新的监管要求,即Basel III。

二、目标Basel III的目标是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性、监管透明度和风险管理能力,以增强金融机构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促进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具体规定1. 资本充足性要求Basel III要求银行以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来应对风险,以确保金融机构在面临冲击时能够承受压力。

具体而言,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的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不低于7%。

2. 流动性风险管理Basel III重点关注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特别是在危机时期,银行需要保证充足的流动性资金以防止系统性流动性风险。

为此,BaselIII规定了银行必须建立合理的流动性缓冲区。

3. 降低杠杆比率Basel III要求银行降低杠杆比率,以避免过度依赖债务融资。

该标准旨在降低系统性风险和金融机构的潜在违约风险。

4. 风险权重计算方法Basel III重新审视了风险权重计算方法,以更准确地反映银行资产的风险性。

通过采用更为细致的风险权重计算方法,Basel III旨在提高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对各行业的影响1. 银行业Basel III对银行业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

银行需要加强资本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这将导致银行在风险承担和盈利能力之间进行更加平衡的考量。

2. 保险业保险公司也受到Basel III的影响,尤其是具有银行业务的综合金融集团。

巴塞尔协议III:跨入“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监管新时代?

巴塞尔协议III:跨入“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监管新时代?

32 | ECONOMYInternational Observer国际观察两年前的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次贷危机爆发的影响下轰然倒塌,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华尔街为之震惊、国际金融界一片哗然,随即引发国际金融市场一系列动荡。

但直到当年8月,许多分析者都仍持乐观态度,认为财力雄厚、历经风浪的雷曼不会发生颠覆性的重大危机。

而根据银行业传统监管指标,2008年的中期报表显示,这家有着158年历史的老牌投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

截至第三季度末时,其“流动性池”中还有420亿美元流动储备,现金资本在扣除长期资金需求后还富余150亿美元。

账面和监管数据显示,雷曼依然是安全的。

但数据背后隐藏着看不见的巨大风险。

国际金融市场固然波谲云诡,而雷曼倒闭的原因也或许是多方面的,但其破产事件背后,凸显出的是金融监管体系的片面与局限,使得重新修订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显得刻不容缓。

此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过后,心悸与反思之余,金融监管理念也呈现一片“收紧”之声。

如何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并加强监管力度,成为确保巴塞尔协议Ⅲ:跨入“后危机时代” 的国际金融监管新时代?文/本刊记者 马煜婷全球金融安全的热点议题。

2010年9月12日,时逢雷曼倒闭两周年祭之期,由包括中国在内的27个国家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高级代表组成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管理层会议,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并公布了其基本内容和过渡期安排,被业界普遍称为《巴塞尔协议Ⅲ》。

据悉,该协议将提交给11月在韩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G20 Seoul Summit)正式批准通过。

这项经过数月激烈争执与讨论得出的国际金融新标准,是近几十年来全球针对银行监管领域所推行的最大规模改革。

这项被业界称之为“全球最严银行业资本新规”的协议,将会为后危机时代的世界金融秩序和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一场围绕资本充足率的资本博弈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银行业务也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跨国贸易和金融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动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动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动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周琛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4期摘要:随着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出台,欧美国家金融监管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我国应紧跟国际金融监管动态,从微观审慎监管向多层次监管转变,强化对消费者的保护,增强中央银行的职能以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金融监管巴塞尔协议Ⅲ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一国外新银行监管模式的内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通过反思,相继加快了对金融改革的进程。

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金融监管措施都反映着国际金融改革的最新趋势。

1、强化各项监管标准1.1提高资本监管标准资本监管是国际监管改革的核心。

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核心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例以加强其防御作用,一级资本充足率从4%提高到6%,普通股资本充足率由2%提高到4.5%。

巴塞尔委员会还建立了两个超额资本指标:留存超额资本(最低要求12.5%)和反周期超额资本(最低要求0%-2.5%)。

1.2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长久以来,银行体系积累了过高的杠杆率使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背离过大,巴塞尔协议Ⅲ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缓解银行去杠杆化给金融体系带来额度风险,同时规定自2011年按3%(一级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开始监控杠杆率的变化,2013年进行平行测试,2017年上半年对其进行最终调整并于2018年正式纳入第一支柱框架。

1.3 建立流动性监管指标为强化银行流动性管理,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两个计量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CR),短期压力情景下,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否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净稳定资产比(NSFR),度量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对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支持能力,两者均大于100%,目的在于提高短期流动性中断能力及解决长期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能力【1】。

2、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在美欧金融监管改革中,决策者意识到,为防止金融机构对消费者发行掠夺性的金融产品,必须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在美国,美联储下设一个新的机构即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巴塞尔Ⅲ资本监管改革及其可能影响

巴塞尔Ⅲ资本监管改革及其可能影响

在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欧美经济仍在衰退边缘挣扎的时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来自27个经济体的央行和银行监管机构负责人于9月12日一致通过了关于加强全球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成为本轮危机后首个全球范围内的重磅监管改革产物,预计20国集团领导人将于今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峰会上批准新规。

新协议在现有规约的基础之上,不仅上调了针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比率要求,新增了资本缓冲要求,更注重银行资本的质量,并配合以流动性约束,其目的在于确保银行经营的稳健性,进而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对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资本监管理念、对我国银行业的可能影响以及相关对策建议进行研究。

一、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其分阶段实施安排(一)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1.一级资本金比率。

根据巴塞尔协议Ⅲ,普通股最低要求,即资本结构中吸收损失的最高要素,将从当前的2%提升至4.5%。

这一严格的资本要求将分阶段实施并从2013年1月1日开始,2015年1月1日之前实现。

一级资本金(包括普通股和其他符合要求的资本)比率将在同一时间范围内从4%提升至6%。

2.资本留存缓冲。

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2.5%的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由扣除递延税项及其他项目后的普通股权益组成。

这一留存缓冲的目的在于确保银行持有缓冲资金用于在金融和经济危机时期“吸收”损失。

尽管银行在危机期间可以利用这一缓冲,但资本比率越是接近最低要求,受到的限制也会越大。

一旦银行的资本留存缓冲比率达不到该要求,监管机构将限制银行拍卖、回购股份和分发红利等。

这一机制可以防止一些银行在资本头寸恶化时也肆意发放奖金和高红利的情况。

3.反周期缓冲。

巴塞尔协议Ⅲ还提出了“反周期缓冲”的资本要求,这一新的缓冲比率为普通股或其他能完全“吸收”亏损的资本的0-2.5%,将根据各国情况具体执行。

“反周期缓冲”是基于一项更广泛的宏观审慎目标,要求银行在信贷过分充足的情况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德勤——解读Basel III

德勤——解读Basel III

1. 什么是Basel III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引起的产 品多样化加大了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难度,现有的监管体系难以应对日益 复杂的风险管理环境。200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银行体系带来了巨 大的冲击,金融监管改革势在必行。金融危机暴露出目前新资本协议的 诸多不足,例如: • • • • 在危机爆发时全球银行的整体资本质量不佳; 目前的监管体系尚未对杠杆率进行一致的监管; 金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亲周期效应未引起足够重视; 强化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对系统性风险考虑不足等;
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 国际协议:修订框架 (2006年6月0日)
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 (200年2月)
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 监测的国际框架 (200年2月)
增强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的 关于确保监管资本非可行性 加强金融体系:进行成本与 巴塞尔委员会决议委员会宣 过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评 吸收损失的能力的建议 收益的对比(200年8月) 布更高的全球最低资本要求 估(200年8月) (200年8月) (200年8月)
解读Basel III 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新动向
德勤全球金融服务行业咨询
目录
综述 Basel III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 什么是Basel III 2. 新的全球资本标准及过渡期安排 明确了新的全球最低资本要求标准 明确了相应的过渡期实施安排 . 对现行Basel II的补充和完善 加强资本框架并明确资本定义 扩大风险覆盖范围并加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 引进并更新整体杠杆比率 提出超额资本、应急资本以降低系统性风险 全球流动性标准 Basel III的影响分析和建议 . Basel III对宏观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2. Basel III体现出的国际监管发展趋势 . Basel III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建议 附件:巴塞尔委员会其他征求意见稿的内容 联系我们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最新进展影响及启示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最新进展影响及启示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最新进展影响及启示国际金融监管是为了增强金融稳定性、减少风险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而进行的一系列。

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风险的加剧,国际金融监管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会介绍国际金融监管的最新进展、影响以及启示。

最新进展:1.增强资本要求和流动性管理:国际金融监管提出了更严格的资本要求和流动性管理要求,确保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来应对金融风险。

例如,巴塞尔III协议推出了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并引入了对流动性风险的更为关注。

2.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透明度:国际金融监管倡导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透明度,通过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披露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例如,欧盟的《MiFIDII》要求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市场数据,并强调了透明度和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3.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国际金融监管强调国际合作和协调,以应对跨国金融机构和跨境金融活动带来的挑战。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金融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影响:1.提高金融稳定性:国际金融监管有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加强资本要求和流动性管理,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和市场动荡,降低系统性风险。

2.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国际金融监管关注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防止金融机构对消费者进行欺诈和不当行为。

例如,加强监管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要求,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出明智的决策。

3.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国际金融监管有助于提升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信任度,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促进跨国贸易,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启示:1.深化金融:国际金融监管表明,深化金融是必要的,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督,避免金融风险的积累。

2.提高金融监管的全球化水平:国际金融监管强调国际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监管机构应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共同应对全球金融风险。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

部 门在 内的领 导组成 的金 融监管联席会议来进 行 ,联 管信息 的搜寻成本 。 席 会议并非 法定监管机构 ,也无法律授权 ,彼此 间不 3加 强金 融机 构的 内控建 设 ,构建 自我监 督 、行 . 存在隶属关 系 ,目前还是一个 比较松散 的机 制 ,缺乏 业 自律 、监管机构监 督和社 会监督 的内外监督相结合 个法定 的实体机构负责识 别 、监督金融业 的系统风 的监 督框 架。次贷危机 的爆发显示 了内控监督的重要 险 ,而且它们 的协 调成本很 高 ,很难实现有效协 调 。 性 ,美 国的金融机构正是 自我 约束不 力 ,才导致 了过
成立金 融稳定委 员会复杂 识别威胁,监管机 构之 间的协 调主要靠 以
显示出更加关 注金融 市场的稳 定和系统性风 险 。随着 上几个部 门在 内的领 导组成 的金 融监管联席会 议来进 金融创新和 混业经 营的发展 ,金融机 构业 务出现交叉 行 。 “ 一行 三会” 的监 管体制责 任明确 ,能够在 合理 和综合化的特点 , 金融机构间业务风 险的关联性很强 , 分工的基础上 实现专业 化的监管 ,实现 了我 国金 融业 哪个监 管环节 出现纰 漏都有可 能 由局部性的风 险演变 的稳 定 。随 着以光大集 团 、中信集 团为主的金融控股 为系统 性的风险 , 大型 金融机 构出现风 险可能会 影响 公 司的发展 ,金 融业混业 经营方兴未艾 ,这种监管 体 金融市 场的稳定 。由于传 统 的机 构型监管 以金融机 构 制越来越 显示 出了它的不足和缺 陷 ,这 些不 足和缺 陷 为监管对 象并不能 实现监管 面的全覆 盖 ,只有 以金 融 体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1容 易出现监管 疏漏 。随着金 . 业务或金融产 品为监 管对象 的功能型监 管才是 与混业 融创新 的蓬 勃发展和金 融 自由化 的深 化 ,混业 经营将 经营相适应 的监管方 式 , 未来金 融监管 发展的方 向 成为我国金 融业 发展 的必然趋势 ,而 当前 的监 管制度 是

王胜邦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国家会计学院

王胜邦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国家会计学院

危机以来金融监管改革成果(6)
扩大监管范围
FSB发布《强化场外衍生品监管指导意见》 标准化、通过中央交易对手交易、强化数据收集和报告、提高透明度
FSB发布《降低对外部评级机构依赖性的指导意见》 强化金融机构尽职职责 限制监管制度中机械运用外部评级 削弱中央银行再贴现制度对外部评级的依赖
IASB:摊余成本/公允价值 FASB:公允价值主导,摊余成本仅用于某些特殊的金融工具 评价:实现趋同的难度很大,且与监管当局的期望有所差距 资产减值 放弃基于“已发生损失”的拨备模型:太少、太迟 建立具有前瞻性的减值拨备框架:基于预期损失
坏资产(bad book):直接确认金融资产的全部预期损失 好资产(good book):逐步确认,但至少应覆盖未来12个月的预期损失 净额结算 IASB/FASB的处理方法存在巨大差异 2011年第一季度达成共识:建立统一的净额结算规则
2010年1月、2011年4月FSB对成员国进行两轮薪酬机制的专项评估
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1)
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定义
宽口径 关注所有的非银行信用中介,即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体系, 包括组织实体和业务活动,以确保数据收集和监管范围覆盖所有与影子银行 相关的领域,防止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
联合论坛发布《金融监管差异评估报告》
银行、保险和证券监管性质的差异,并表及集团监管,对冲基金,金融产品 承销标准,风险转移产品
ISOCO发布对冲基金监管的原则 强制性注册、持续满足审慎性标准、提供系统重要性影响的信息、持续的信 息披露、通过授信银行监控对冲基金的行为、跨境信息共享与合作
成果(8)
危机以来金融监管改革成果(1)
改革国际金融监管治理架构 G20取代G8 FSF转制为FSB BCBS扩员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进展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进展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进展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基于本轮金融危机的教训,巴塞尔委员会对现行银行监管国际规则进行了重大改革,2009年中以来发布了一系列国际银行业监管新标准,统称为“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 III”)。

“Basel III”体现了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监管新思维,按照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资本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并行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新标杆。

更多最新资讯请浏览:合时代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资本监管在巴塞尔委员会监管框架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本轮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

一是提高监管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

包括恢复普通股(含留存收益)在监管资本中的主导地位,对普通股、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分别建立严格的合格标准,以提高各类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引入严格、统一的普通股资本扣减项目,确保普通股资本质量。

二是扩大资本覆盖风险的范围。

大幅提高证券化产品(特别是再资产证券化)、交易账户、场外衍生产品交易和证券融资业务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

三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包括: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即普通股充足率为4.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总资本充足率为8%;留存超额资本要求的监管标准为2.5%;反周期超额资本的监管标准为为0~2.5%。

待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普通股、一级资本和总资本充足率应分别达到7%、8.5%和10.5%。

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本轮危机之前,金融工具创新以及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导致银行体系积累了过高的杠杆率,使得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的背离程度不断扩大。

危机期间商业银行的去杠杆化过程显著放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负面影响。

为此,巴塞尔委员会决定引入基于规模、与具体资产风险无关的杠杆率监管指标,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

2010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就杠杆率计算方法与监管标准达成共识,自2011年初按照3%的标准(一级资本/总资产)开始监控杠杆率的变化,2013年初开始进入过渡期,2018年正式纳入第一支柱框架。

巴塞尔协议Ⅲ的新变化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新启示

巴塞尔协议Ⅲ的新变化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新启示

巴塞尔协议Ⅲ的新变化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新启示 2010 年9 月, 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BIS)开始正式启用最新的国际银行监管框架—巴塞尔III 协议(Basel III)。

最早对于巴塞尔III 的提出是在2005年,经过大约5 年的时间的修改,以及针对金融危机的做出的调整,完善的巴塞尔III 协议终于问世了。

在08 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新版的巴塞尔III 协议将在未来三年被逐步推行使用,国际银行的风险部门将利用这一段时间学习与研究新的巴塞尔协议与旧版的不同。

从总体上来看,巴塞尔III协议将更注重于为银行体系提供稳定性,以此减少整个金融系统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

在此之前的巴塞尔I 与巴塞尔II 奠定了国际各大银行,特别是G20成员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基本准则。

相较于先前因为在金融危机中表现不佳而备受争议的巴塞尔II 协议,巴塞尔III 在原有的巴塞尔II框架下做出了新的改进。

1、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新变化BaselⅢ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规定,它只是对BaselⅡ的一个补充,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新变化,与BaselⅡ相比,主要是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等监管指标、监管要求更趋严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一是提高资本监管标准,扩大资本监管的风险覆盖面,包括再投资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计算及部分留置,提高场外衍生品交易的资本要求;修改资本定义,强化了资本质量要求,对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总资本重新设定标准,规定了严格的、统一的资本扣减项目,强调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的主导地位,取消了专门用于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工具,剔除了一级资本中的应付未付的利润留成等;建立超额资本要求以缓解顺经济周期效应,如留存超额资本、反周期超额资本;对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大银行还提出附加资本的要求,降低“大而不倒”带来的道德风险。

二是引入了杠杆率监管标准。

核心资本/表内外的总资产被称为杠杆率,杠杆率是监管机构引入的对资本充足率一个重要补充的指标,并且能够约束商业银行业务规模过度扩张。

巴塞尔协议iii

巴塞尔协议iii

巴塞尔协议iii巴塞尔协议III(Basel III)是一项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旨在加强银行业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于2010年由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BCBS)发布,并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本文将介绍巴塞尔协议III的背景、目标以及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的发布背景可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该次危机揭示了许多银行在风险管理和监管要求方面存在的缺陷,导致一些银行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为了防止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国际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目标是加强银行业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以提高银行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协议要求银行在持有资产时要更加注重其流动性和稳定性。

首先,协议提出了更严格的资本要求,使银行需要更多的资本来覆盖潜在的风险。

其次,协议规定了银行的流动性要求,包括保持一定比例的易变资产和现金等流动性资产。

巴塞尔协议III的实施对全球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协议要求银行增加资本储备,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这使得银行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和内控,加强了整个银行业的稳健性和透明度。

另一方面,协议对银行的利润率和盈利模式产生一定的压力。

由于协议要求银行持有更多的资本,因此银行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盈利能力,如推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创新性的金融产品或寻找其他收入来源。

此外,巴塞尔协议III的实施还对金融市场和监管机构产生了影响。

协议要求监管机构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和监督,确保银行遵守协议的规定。

这进一步加强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减少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然而,巴塞尔协议III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协议过于严格,使银行难以满足其要求,从而影响银行业的发展。

此外,一些银行担心,由于协议要求更多的资本储备,这将导致资金成本上升,从而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巴塞尔协议III在加强银行资本和流动性要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提高了银行业的稳健性和风险管理水平。

巴塞尔III最新进

巴塞尔III最新进

巴塞尔III最新进展情况研究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银行及监管体系挑战,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在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的支持下,于2009年12月发布了《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业界简称“巴塞尔III”),向全球征求意见。

在半年多的意见征询和反馈讨论过程中,包括中国银监会在内的世界各国央行、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组织对此表示了关注,并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改进建议。

今年7月26日,BCBS表示已就巴塞尔III中开放讨论的问题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涉及资本定义、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处理、杠杆比率以及全球流动性标准等诸多方面。

市场普遍将其解读为对巴塞尔III的松绑,全球银行股闻风而涨,但相比目前实施中的巴塞尔II,新的资本和监管要求仍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将对中国银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巴塞尔III总体提升了监管门槛巴塞尔III是强化全球金融监管体系行动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监管框架一揽子全面改革规划中的关键要素,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强化微观审慎监管,即提高单个银行机构应对压力的稳健性,而且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即解决系统性风险以及顺经济周期对这些风险的放大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进一步收紧了监管资本的定义。

本次金融危机中,具有相同资本充足率水平,但资本结构不同的银行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表现迥异。

为此BCBS重新定义了资本扣减和调整项,制定了合格资本的认定标准,提出了新的资本结构监管指标。

资本扣减项包括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净递延所得税资产、未纳入并表范围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等;明确了一级资本包括普通股和其他正常经营条件下(Going-concern)的资本,二级资本则是清算条件下(Gone-concern)起作用的资本;新的资本结构监管指标包括普通股占一级资本的比重、普通股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重等,同时要求银行披露资产构成与财务报告科目之间的映射关系。

巴塞尔新协议

巴塞尔新协议

巴塞尔新协议巴塞尔新协议(Basel III)是针对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监管进行修订的一项协议。

本文将从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介绍巴塞尔新协议。

背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在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互联和金融机构的高度杠杆化使得世界金融体系极为脆弱。

因此,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开始重视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巴塞尔新协议应运而生。

目标:巴塞尔新协议的主要目标是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防止类似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通过制定更为严格的资本要求,提高监管标准,减少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提高流动性要求等措施,巴塞尔新协议旨在强化金融机构的资本和流动性,减少系统性风险。

主要内容:巴塞尔新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规定、流动性规定和杠杆规定。

首先,资本规定要求金融机构应保证一定比例的资本储备,以应对风险的发生。

协议明确了资本的计算方法和资本充足率要求,使金融机构的资本水平不低于一定比例,以确保其偿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其次,流动性规定要求金融机构具备充足的流动性以应对可能的流动性危机。

协议规定了流动性缺口的计算方法和流动性监测指标,要求金融机构提前做好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准备。

最后,杠杆规定要求金融机构控制其杠杆比率,即净资产的比例,以降低金融机构的债务风险。

巴塞尔新协议的实施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巴塞尔新协议的实施将促使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其次,巴塞尔新协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信誉度,增加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再次,巴塞尔新协议的实施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整合和协调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跨国金融业务的顺利进行。

然而,巴塞尔新协议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巴塞尔新协议的实施需要各国政府的积极配合和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这对于一些监管能力较弱的国家来说是一项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sel Ⅲ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新动向
【摘要】2007年席卷美国的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凸显了《巴塞尔协议ⅱ》的缺陷。

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后,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文着重介绍了basel ⅲ的主要内容及对各国带来的冲击,并提出了应对basel ⅲ出台的国际监管对策。

【关键词】银行监管;basel ⅲ
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危机导致了全球久负盛名的著名投行雷曼兄弟的破产,美林的收购,国际商业银行巨头rbs 国有化等大型金融事件的发生。

瑞士巴塞尔委员会应对危机迅速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以下简称basel ⅲ),本文将透过basel ⅲ来分析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趋势。

一、《巴塞尔协议》的最新进展—basel ⅲ
(一)《巴塞尔协议》简介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简称巴塞尔委员会,是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和合作的重要机构。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原联邦德国的赫斯德特银行和美国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相继发生倒闭,随之而来发生的连锁反应,使许多国家客户受到了巨大损失。

针对这些银行倒闭之后引发的一系列跨国银行监管问题,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发起和支持下,由美国、德国、英国等十国集团(g10)代表于1974年底聚会瑞士巴塞尔,成立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委员会先后出台了《巴塞尔
协议i》和《新巴塞尔协议》,其中《新巴塞尔协议》也称为《巴塞尔协议ii》。

(二)《新巴塞尔协议》在危机中所暴露出的缺陷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银行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金融危机暴露出目前的新资本协议有许多的不足和缺陷,金融监管改革势在必行。

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在监管资本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目前对于资本的监管调整主要用于一级资本或总资本,通常不针对普通股,这往往容易导致有时银行披露的一级资本很高,但持有的普通股净额却很少,而普通股恰恰是吸收损失的最佳工具;第二,各国监管调整规定差别很大,全球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第三,用于交易的资本质量普遍很差,跟负债没有什么区别。

危机结束后,各个监管机构认识到,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

为此,巴塞尔委员会修改了资本监管定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资本标准。

(三)basel ⅲ的主要内容
1.最低资本要求。

核心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从4%提高到6%,这一规定达标的时间是2015年,在最低要求之上还增加
2.5%普通股权益的反周期缓冲。

新协议影响最大的地方便是大幅度提高了对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2.资本留存缓冲。

basel ⅲ引入了2.5%的资本留存缓冲,旨在确保银行维持一个恰当的资本缓冲区,在经济危机时用其来“吸收”损失。

3.逆周期缓冲。

为了实现更广泛的宏观审慎目标,逆周期缓冲的资本要求设定在0—2.5%,逆周期缓冲的充足率要求则是从2016年开始,每年提高0.625%,4年后也就是2019年达到2.5%的水平。

4.杠杆率要求。

除了上述与风险关联的资本要求外,巴塞尔委员会已经就杠杆率监管标准达成了共识:自2013年起将按照3%的标准检测该指标的有效性,并希望在2018年1月1日将杠杆率指标正式纳入第一支柱框架。

综上,basel ⅲ是巴塞尔委员会为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监管而提出的一整套综合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银行业抵御金融震荡和经济波动的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银行业的透明度。

二、basel ⅲ的出台对世界带来的冲击
(一)basel ⅲ对欧美等国的影响
basel ⅲ对欧美银行造成的冲击有大有小,视各国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basel ⅲ的最大特点是对资本充足率的新规定,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还重新定义了一级资本。

对银行业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部分银行面临的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问题。

在美国,由于金融监管改革起步较早,相比其他国家而言,银行业拥有更多的缓冲资本。

截止到2010年底,美国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0.67%,远远超过basel ⅲ的最低资本要求,美国银行业整体融资压力不大。

该协议对欧洲银行业的冲击较大,特别是一些经济困难国家和规模较小银行,当前,欧债危机的阴云并未完全消散,欧洲银行业通
过资本市场融资补充资本金的难度非常之大。

(二)对中国的影响
目前,中国银监会对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为11.5%,核心资本充足率底线为7%,对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为10.5%。

根据中国银监会2011年年报,截至2011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71%,同比上升了0.5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24%,同比上升0.16个百分点,390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

综合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标准较高,basel ⅲ的核心一级资本定义与我国银监会对核心资本的定义基本相同,短期内该要求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不大。

从长期看,basel ⅲ的实施意味着中国的银行业将面临更为严厉的监管规则,这将对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模式造成重大影响。

同时,面临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带来的更高资本要求,中国的银行业应加快建立有效的资金补充机制,可以预见,银行业今后盈利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三、basel ⅲ所体现出的国际监管发展趋势
(一)要树立“全面监管”的原则,目的是为了防范金融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在实施“全面监管”的同时,一定要界定金融监管的边界,是强调功能监管还是形式监管。

全面监管并不是意味着管理者对商业银行的具体经营业务实施过度干预,对于围绕以“金融服务创新”和“过程创新”为主要路径的金融创新,要积极鼓励并适当放松管制,对于杠
杆率较高的金融创新产品,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金融创新要更多的回归基本面,立足于实体经济中的有效需求。

(二)注意资本约束,提高资本质量。

次贷危机的教训将会促使商业银行改变以前的过度投机倾向,更加注意资本的自我约束,不断夯实资本基础,使银行更多的依赖比较稳定的存款,加快推动银行拓展一些资本占用较少的业务,防止风险在内部积累。

(三)确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危机后的主要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确立。

我国应尽快在“一行三会”的金融宏观管理体制基础上,着手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适时地推出相应的监管措施,明确承担系统性风险监管主要职责的机构,实现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建立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目标。

(四)加强信息披露,关注信息的透明度。

次贷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机构没有把与金融衍生品风险相关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广大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监管失效到处存在,最终导致市场失灵。

危机后各国纷纷掀起的监管体制改革浪潮都把强化政府在监管中的作用,提高监管的效率和信息透明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祁敬宇,王刚.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282-286.
[2]巴曙松,邢毓静,朱元倩.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挑战与改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61-64.
[3]王婧,王光明.从巴塞尔协议ⅲ看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新规[j].新财经,2011(04).
[4]陈颖,尹一婷.逆经济周期的审慎监管制度:动态准备金及其实践[j].新金融,2009(01):48-51.
[5]中国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
指导意见[z].银监发[2011]44号,2011-05-03.中国银监会网站(http://).
[6]巴曙松,王璟怡,王茜.流动性风险监管:巴塞尔协议ⅲ下的新挑战[j].中国金融,2011(01).
作者简介:于亮(197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讲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银行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