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第5讲 重力 形变和弹力 摩擦力 胡克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点回顾1.力和力的图示2.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运动状态、发生形变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G=mg 竖直向下重心5.四种基本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弱相互作用6.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7.弹力产生条件:挤压、发生弹性形变8.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9.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大小:0≤f≤Fmax滑动摩擦力大小:f=μN 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10.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1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最大值F=F1+F2 最小值F=|F1-F2|12.受力分析二、习题 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块在力F 作用下向右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 f 与拉力F 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 .水平向右 B .竖直向上 C .向右偏上 D .向左偏上2.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F1=4N ,F2=8N ,保持F1不变,将F2由8N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它们的合力大小变化是(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变大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3.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若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 ≠0.则关于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4.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大小相等,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 )A .在F1的反方向上受到Ff1=μmg 的摩擦力B .在F2的反方向上受到Ff2=μmg 的摩擦力C .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f 合=2μmgD .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f =μmg5.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L +μk m1gB .L +μk (m1+m2)gC .L +μkm2gD .L +μ(m1m2g)k(m1+m2)6.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A .μ1(m1+m2)gB .μ2m1gC .μ1m1gD .μ1m1g +μ2m2g7.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 、B ,按如图所示叠放,设A 、B 接触的斜面光滑,A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 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 ,恰好使A 、B 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 、B 保持相对静止,则动摩擦因数μ跟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A .μ=tan θB .μ=12tan θC .μ=2tan θD .μ与θ无关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两个球A 、B 固定在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圆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碗的竖直半径垂直时,两球刚好能平衡,则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 )A.33mgB.233mg C.32mgD .2mg9.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物体A 、B ,A 悬挂起来,B 穿在一根竖直杆上,两物体均保持静止,不计绳与滑轮、B 与竖直杆间的摩擦,已知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θ,则物体A 、B 的质量之比mA:mB 等于( )A .cos θ:1B .1:cos θC .tan θ:1D .1:sin θ10.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 、B 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 端位置不变,将B 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B .B 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C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D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变,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11.如图,重力大小为G 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 ,若F 总小于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1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 ,200N/m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重力弹力摩擦力ppt教学课件
重力、弹力、摩擦力
(1)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但作用力必然是成对出现 的。 (2)并非有生命的物体才是施力物体,也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3)任何一个力都独立地产生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 化。 (4)力的物质性表明力离不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力的相互性表明力总是成对出 现的,一个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一定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动动脑、想一想:不同材质的物体弹力方向?
① 弹簧类物体的弹力方向 ② 绳类物体的弹力方向 ③木棍、铁棒、杆的弹力方向 ④各种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弹簧与绳子弹力的异同点:
相同点: 弹簧或绳子的拉力方向,与弹簧 或绳子的收缩方向相同。
重力、弹力、摩擦力
熟了的苹果向地面下落 衣服上的水落到地面上
讨论与交流:
1.树上的苹果为什么总是 落向地面?
2.包围地球的大气为什么 不会逃逸?
3.月球为什么会绕着地球 转动?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重力
(一)什么是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理解(1)重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2)重力的施力、受力物体?
(2)物体质量的分布。
原状的物体 (1) k 称为劲度系数,单位 N/m,由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等自身性质决定。
②弹簧秤的读数为拉(或压)弹簧的力
③在 BC段不受静摩擦力 弹力的方向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
1、物体间相互接触
产生的条件 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我爱展示
[训练2] :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三章 相互作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讲义(含例题和习题答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上)(2020新版)(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前言:《李老师物理教学讲义》由李老师高中物理教研室一线教师根据本人多年教学经验,以及人教版教学大纲(最新版)和教材,精心编撰的教学讲义。
本讲义以教材内容为主线,附有大量经典例题和习题,并附有详细答案或解析。
本讲义主要供广大高中物理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之用,任何自然人或法人未经本教研室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或用于其它商业用途。
——李老师高中物理教研室一、重力和弹力1.力(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性质:例题1-1.(2019·南充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在飞行中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用力,而乙对甲没用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答案:D例题1-2.如图所示,用球拍击打乒乓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 )A.人 B.球拍C.乒乓球 D.无法确定答案:B(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
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如图3.1-4,球所受的重力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下。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
在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时,通常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即只需画出力的示意图。
例题1-3.下图甲、乙中物体A的重力均为10 N,画出它所受重力的图示。
答案:如图所示例题1-4.(2019 -温州模拟)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在下图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5)力的分类2.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gravity),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形变与应力及胡克定律
形变与应力 胡克定律若物体所受外力撤消后,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形变和体积的变化能够消失,则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这种物体叫弹性体。
“弹性体”是一种理想模型。
弹性体最基本的形变是拉伸压缩形变和剪切形变,扭转形变和弯曲形变可以看作拉伸压缩形变和剪切形变组成的。
1、弹性体的拉伸压缩形变在弹性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作用在弹性体某一横截面积的内力在垂直该面积方向上的分量n F 与横截面积S 的比值,称为该横截面积上的正应力。
即S F n =σ 国际单位制中,正应力的单位为N /m 2,称为“帕斯卡”,国际符号为“Pa ”。
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拉伸或压缩形变时,沿外力方向的形变量l ∆(绝对形变)与原长l 的比值,称为线应变。
即ll ∆=ε。
2、胡克定律1678年,胡克(R .Hooke 1635-1703)从实验中总结出,对于有拉伸或压缩形变的弹性体,当应变较小时,应变与应力成正比,即:εσY =称为胡克定律。
比例系数Y 称为杨氏模量,是描写材料本身弹性的物理量,反映了材料对于拉伸或压缩变形的抵抗能力。
3、剪切形变当弹性体受到力偶作用使物体两个平行截面间发生相对平行移动时,这种形变叫做剪切形变。
力偶对应的力在平行截面方向的分量大小F 与该截面积S 的比值,称为剪应力,即SF =τ 如图所示,两个平行截面相对滑移距离b b '与两截面之间的距离ab 的比值,称为剪切应变,即abb b '=ψtan在形变很小时,ψψ=tan ,则ab b b '=ψ。
4、剪切形变的胡克定律实验结果表明,剪切应变在一定限度内,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成正比,即ψτN =这就是剪切形变的胡克定律。
式中N 称为剪切模量。
反映了材料对于剪切变形的抵抗能力。
(5)圆柱体的扭转 圆柱体两端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矩时,将发生扭转形变。
在微小扭转形变下,圆柱体的各横截面间距不变,即圆柱体不伸长或缩短;各横截面上的半径仍保持为直线,但发生相对转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
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t的变化关系是下
图中的
(B
)
考点梳理
图9
方法总结
典型例题
高考模拟
高考模拟
1、如图11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
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
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力F拉住,细
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有如 下几个特性:
(1)弹力遵循胡克定律F=kx,其中x是弹簧的形变量。
(2)轻:即弹簧(或橡皮绳)的重力可视为零。
(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着弹簧的轴线),橡皮绳 只能受拉力,不能受压力。
(4)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发生形变需要一 段时间,所以弹簧和橡皮绳中的弹力不能突变。但是,当弹簧 和橡皮绳被剪断时,它们产生的弹力立即消失。
考点梳理
图4
方法总结
典型例题
高考模拟
4、如图5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
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
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 ( D )
A.大小为7.5 N B.大小为10 N 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 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
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小球
受支持力为F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D )
A.F=2mgcos θ
B.F=mgcos θ
C.FN=2mg
D.FN=mg
考点梳理
方法总结
典型例题 图11 高考模拟
2、如图所示,向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 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则( D ) A.木板露出桌面后,推力将逐渐减小 B.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 C.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将减小 D.推力、压力、摩擦力均不变
3.1重力与弹力 优秀公开课获奖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F1.00×10
N/m
1
3
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k=
=
=1.00×10
N/m
2
-
L1-L0+x=6.50
6.00-5.00×10
m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L
cm.
0
当压力为F2时,弹簧被压缩到L2=4.20 cm=4.20×10-2 m
根据胡克定律得,压力:
F2=kx2=k(L0-L2)=1.00×103 N/m×(5.00-4.20)×10-2 m=8.0 N.
(3)图线与轴的交点坐标大于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F 5.0-1.0
解析 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有:k= =
ΔL 0.15-0.07 /=50 /.
图8
2、一根轻弹簧,当它受到10 N的拉力时长度为12 cm,当它受
到25 N的拉力时长度为15 cm,问弹簧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为多
(3)实验中,在弹簧下端依次挂上重量均为0.50 的钩码,记录弹簧的长度,计算出伸长量
( = − 0),作出G-x关系图线。由图线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 =
留三位有效数字)
钩码总重量G/N 0.50 1.00 1.50
x/cm
6.5
13.0 19.2
2.00
பைடு நூலகம்
2.50
26.1
32.8
N/m。(结果保
端弹力必然相等.
5.如图所示,重为20 N的物体静止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弹簧伸长
了4 cm。现换用另一个重为40 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形变仍
在弹性限度内),待重物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劲度系数分别是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 重力与弹力
∯3.2 摩擦力
∯3.3 牛顿第三定律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3.5 共点力的平衡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叫做重力
单位: 牛顿(牛)
=
N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2.重心
重心可以看做是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
∯3.1 重力与弹力
二、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它接触的
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3.1 重力与弹力
三、胡克定律
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出作用力能够恢
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
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
做弹性限度
∯3.1 重力与弹力
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
没有单位
动摩擦因数
接触面的材料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动摩擦因数也不同
f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N与接触面垂直
∯3.2 摩擦力
二、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
有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也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就在其几何中心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3.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3.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3.1 重力与弹力
二、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
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3.1 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重力弹力摩擦力教学课件101
方向
方向相反
相反
大小 f=μFN
0<f≤Fmax(最大值)
产生 条件
(1)两物体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间有压力 (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
(1)两物体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间有压力 (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作用 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但 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
效果 不一定是阻力
定是阻力
考点讲练
A.小车静止时,F=mgsin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 a 运动时,一定有 F=simnθa D.小车以向左的加速度 a 运动时,F= (ma)2+(mg)2, 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1 满足 tanθ1=ag
【答案】 D 【解析】 小车静止时,由物体的平衡条件知此时杆对球的
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球的重力 mg,A、B 两项错误;
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 a 运动,设小球受杆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为 θ1,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sinθ1
=ma,Fcosθ1=mg,两式相除可得 tanθ1=ag,只有当球的加速度 a=gtanθ 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才沿杆的方向,此时才有
则由图(2)得:2Tsinθ=mg
当将两端缓慢移动至同一点时,由受力分析可得:
2T′=mg 由于弹性绳上弹力为:F=kx 得出:Tx
则弹性绳伸长长度为:x′=12 cm 那么弹性绳总长度为:L=L0+x′=92 cm
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间的 夹角为 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 m 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 球的作用力 F 的判断正确的是( )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 100 cm;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学课件《重力与弹力》
弹簧弹力大小的理解
如图所示,图甲表示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图乙表示弹簧 处于拉伸状态,图丙表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在公式F=kx中,x表示的是弹簧的长度吗? 不是 若不是,x表示什么意思? x表示的是弹簧伸长的长度或缩短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图甲中弹簧的原长为l0;图乙中在拉力F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为l1;图丙中在压力F'的作 用下,弹簧的长度为l2,则F和F'分别等于多少?
例2.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 A.极限法 B.放大法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例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倾斜,
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个数( ) A.一定是两个 B.一定是三个 C.可能是四个 D.可能是两个,也可能是三个
图乙中弹簧伸长量为 (l1-l0), 所以 F=k(l1-l0) 图丙中弹簧压缩量为 (l0-l2),, 所以 F'=k(l0-l2)。
对胡克定律的理解
典例剖析
巩固提升
例1.下图中,A、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B )
注意:不要误认为只要有接触就一定存在弹力作用,而忽略了弹力产 生的另一个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1)定义: 发生 弹性 形变的物体要 恢复原状 ,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 一是两物体 直接接触 ;二是发生 弹性形变 。
二、判断有无弹力
例1:如图所示,一球体静止于一水平面与一侧壁之间,不计任何 摩擦,判断侧壁对球体有无弹力。
假设法:
1、撤去斜面,球能保持静止,则斜面对球无弹 力。 2、就是假设这个力存在,看在这个力 的作用下物体的状态是否与实际的运 动状态相同,如果相同,说明这个力 确实存在,反之这个力不存在。 替代法:用软面替代硬面看是否发生形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5讲重力形变和弹力摩擦力胡克定律
第5讲重力形变和弹力摩擦力胡克定律考情剖析(注:①考纲要求及变化中I代表了解和认识,n代表理解和应用;②命题难度中的A 代表容易,B代表中等,C代表难)题目中灵活应用;建议“静摩擦、滑动摩擦、摩擦力、动摩擦因数”复习时应该理解摩擦力与接触面压力的关系和静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区别以及与摩擦力有关的计算,以免在用到时混淆•知识整合知识网络基础自测力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____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 力的基本特征(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不论是直接接触还是不直接接触;不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有力就一定存在和物体.⑵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3) 力的矢量性:力是__________ ,其合成与分解遵从___________ ,有大小和方向.(4) 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或使物体发生改变.4. 力的分类:(1) 按_____ 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2) 按_____ 分:拉力、压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⑶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4)按是否与物体接触分:接触力和非接触力.5. 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三要素:、、作用点.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__________ 、_____ 、作用点的方法就是力的图示.7.力的国际单位:_____________ .重力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而产生的.2•重力的大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测出,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者对竖直悬绳的拉力•重力G的大小等于物体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但不能说重力就是拉力,因为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3 .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 (即垂直于水平面).4.重心(1)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2 )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匀质物体,它的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直棒的重心在棒的_________________ 上.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重点阐述一、弹力1.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1) 形变是指物体形状和体积的改变.(2) 形变的种类:拉伸或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等.2. 产生条件:(1) 两物体相互接触;(2) 有弹性形变.3. 弹力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被支持)的物体.⑵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 弹簧的弹力方向,总与弹簧的中心轴线重合,并指向原长方向.(4) 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切面,指向受弹力物体内部.(5) 面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弹力物体的内部.(6) 轻杆既可以受拉力,也可以受压力,其弹力方向较复杂.当只有两端受力时,弹力方向将沿杆的轴线方向,如果杆的中间部分受力,其弹力方向不一定沿轴线方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4. 弹力的大小计算:(1) 对于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即 F = kx; k是由弹簧本身特性决定的物理量,叫劲度系数.(2) 除弹簧外,其他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通常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建立方程求解.二、滑动摩擦力1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2 •产生条件:(1) 接触面粗糙;(2) 有弹力;(3) 有相对运动.3.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4.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公式:F f=卩打.F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 N表示压力的大小,□叫动摩擦因数.F 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无单位.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5. 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三、静摩擦力1. 产生条件:(1) 接触面粗糙;(2) 有弹力;(3) 有相对运动趋势.2. 静摩擦力的方向(1)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 静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相同、相反、垂直、成一般角度.(3) 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一般是采用化“静”为“动”的方法,即假设研究对象与被接触物体之间光滑,若它们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其相对滑动方向便是原先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若它们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说明它们之间原先并无相对运动趋势.3. 静摩擦力的大小:(1)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运动趋势强弱变化而在0〜最大静摩擦力F m之间变化.跟相对运动趋势强弱程度有关,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 N无直接关系.(2) 最大静摩擦力一般要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4. 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1) 弹力有无的四种判断方法①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②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③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④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否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2) 弹力方向的两种判断方法①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 计算弹力大小常见的三种方法①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典型例题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和杆秤直接测量D .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物上,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温馨提示通过对重力概念和常用测量工具的了解即可得出答案.记录空间【典型例题2】(13年江苏模拟)如图所示,一个Y”字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均为L ,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可将弹丸发射出去.若橡皮条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弹力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重力与弹力-第2课时 弹力有无的判断 胡克定律
1.重力与弹力
第2课时 弹力有无的判断 胡克定律
1
要点一 弹力
2
要点二 胡克定律
学习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1.掌握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会 分析物体间的弹力。 2.理解胡克定律,会利用胡克定 律解决有关问题。
科学思维:学会用条件法、假设法、状态法等 科学方法判断弹力有无。 科学探究:能提出弹力与形变量关系的猜想与 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定量探究弹力与形变量之 间的关系,验证假设。
02
要点二 胡克定律
知识必备·固基础
恢复原状
不能
劲度系数
牛顿每米
. .
要点深化·提能力
例题2 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规律方法 计算弹力大小的两种方法
B
续表
B
A. B. C. D.
对点演练1 [2022江苏百校大联考]如图所示,静止的小球分别与一个物体(或面)接 触,设各接触面光滑,小球受到两个弹力的情况是( )
01
要点一 弹力
1.弹力的产生条件
(1)两物体间相互______。 (2)发生______形变。
法
方法
思路
例证
条件法
当形变比较明显时,可以根 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图中弹簧与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弹簧 对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拉力 _
方法
思路
例证
假设法
当形变不明显时,通常采用 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 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若运 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 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 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图中细线竖直、斜面光滑,因去掉斜面体, 小球的状态不变,故小球只受细线的拉力, 不受斜面的支持力 _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单元总结(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单元总结知识要点一:弹力和摩擦力的区别弹力摩擦力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1)相互挤压(2)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1)支持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2)绳子拉力沿绳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大小(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2)发生微小形变物体的弹力:二力平衡(1)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判断(2)滑动摩擦力:F=μF N2.弹力或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1)假设法.(2)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判断.(3)效果法.知识要点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斜面体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将细绳剪断,若B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答案】CD【解析】若绳对B的拉力恰好与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B与C间的摩擦力为零,A项错误;将B和C看成一个整体,则B和C受到细绳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故C有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B项错误,C项正确;将细绳剪断,若B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利用整体法判断,B、C 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D项正确.(1)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根据物体的状态进行判断.(2)无弹力,就无摩擦力;有弹力,未必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有弹力.知识要点二: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判断摩擦力方向应注意以下四点:(1)在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弄清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关键.(2)相对运动(趋势)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所接触的物体的运动(趋势),不一定是相对于地面的运动.(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4)具体判断时,可灵活运用假设法、二力平衡法或反推法进行.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1)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用公式F f=μF N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只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的受力情况来求解.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解静摩擦力.(3)计算静摩擦力时,还要注意理解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区别.(4)正压力相同时,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略大,如不加说明,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最大静摩擦力也可由公式F max=μF N求得.如图所示,一个M=2 kg的物体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个m0=0.1 kg的小桶相连.已知M的最大静摩擦力F m=4.5 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10 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2)只挂m0,但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时;(3)只在桶内加入m1=0.33 kg的沙子时;(4)只在桶内加入m2=0.5 kg的沙子时.【答案】(1)1 N(2)1 N(3)4.3 N(4)4 N【解析】(1)因为m0g=1 N<F m,M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静摩擦力作用,由二力平衡得F f1=m0g=1 N.(2)在M上再放一个M′=3 kg的物体,M仍静止,故受静摩擦力F f2=F f1=m0g=1 N.(3)因为(m0+m1)g=4.3 N<F m,故M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F f3=(m0+m1)g=4.3 N.(4)因为(m0+m2)g=6 N>F m,故物体M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公式知F f4=μF N=μMg=4 N.(1)注意区分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并要注意摩擦力的方向.(2)注意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f=μF N,特别需要注意对产生滑动摩擦力的两个物体之间的正压力F N的分析,不要草率地认为正压力F N的大小就是某个物体的重力大小.知识要点三:物体受力分析问题受力分析就是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它受力的情况决定的.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础,也是学好力学的先决条件.1.受力分析的步骤2.受力分析的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1)整体法:以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一般用来研究不涉及系统内部某物体的力和运动.(2)隔离法: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用来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及运动情况.3.受力分析时要注意的问题(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用假设法分析.(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地列为物体所受的力.因为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4)受力分析一定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特别是物体处于临界状态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上有一光滑小球,分别与一竖直轻弹簧P和一平行斜面的轻弹簧Q连接着,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所受力的个数不可能的是()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小球质量为m ,假设轻弹簧P 对小球的拉力大小恰好等于mg ,则小球受二力平衡;假设轻弹簧Q 对小球的拉力等于mg sin θ,小球受到重力、弹簧Q 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作用,三力平衡;如果两个弹簧对小球都施加了拉力,那么除了重力,小球只有再受到斜面的支持力才能保证小球受力平衡,即四力平衡;小球只受单个力的作用,合力不可能为零,小球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不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是否产生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知识要点四: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1.对平衡状态的理解(1)两种平衡状态: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静止”和“v =0”的区别与联系v =0⎩⎪⎨⎪⎧a =0时,是静止,是平衡状态a ≠0时,不是平衡状态总之,平衡状态是指a =0的状态. 2.动态平衡及其分析方法动态平衡是指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可以认为任一时刻都处于平衡状态.分析此类问题时,常用方法有:(1)图解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画出不同状态下力的矢量图(画在同一个图中),然后根据有向线段(表示力)长度的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2)解析法: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因变参量与自变参量的一般函数,然后根据自变参量的变化确定因变参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 N1,木板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 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F N1始终减小,F N2始终增大B.F N1始终减小,F N2始终减小C.F N1先增大后减小,F N2始终减小D.F N1先增大后减小,F N2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解析】解法一:解析法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N1=mgtan θ,F N2=mgsin θ,随θ逐渐增大到90°,tan θ、sin θ都增大,F N1、F N2都逐渐减小,所以选项B正确.甲解法二:图解法对球受力分析,球受3个力,分别为重力G、墙对球的弹力F N1和板对球的弹力F N2.当板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即F N1与F N2的合力F始终竖直向上,大小等于球的重力G,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F N1的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F N2的方向发生变化,大小也逐渐减小,故选项B正确.](2019-2020学年·湖南衡阳高一月考)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答案】AB【解析】如图所示两个绳子是对称的,与竖直方向夹角是相等的.假设绳子的长度为x,两竖直杆间的距离为L,则x cos θ=L,绳子一端在上下移动的时候,绳子的长度不变,两杆之间的距离不变,则θ角度不变;两个绳子的合力向上,大小等于衣服的重力,由于夹角不变,所以绳子的拉力不变,A正确,C错误;当杆向右移动后,根据x cos θ=L,即L变大,绳长不变,所以θ角度减小,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绳子的拉力变大,B正确;绳长和两杆距离不变的情况下,θ不变,所以挂的衣服质量变化,不会影响悬挂点的移动,D错误.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重力mg、支持力F N、拉力F T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由于重力不变、支持力F N方向不变,斜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拉力F 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减小,当F T⊥F N 时,细绳的拉力F T最小,由图可知,随β的减小,斜面的支持力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光滑半球面上的小球被一通过定滑轮的力F由底端缓慢拉到顶端的过程中,试分析绳的拉力F及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答案】F减小F N不变【解析】如图所示,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注意弹力F N总与球面垂直,从图中可得到相似三角形.设球体半径为R,定滑轮到球面最高点的距离为h,定滑轮与小球间绳长为L,根据三角形相似得F L=mgh+R,F N R=mg h+R由以上两式得绳中的张力F=mg Lh+R球面的弹力F N=mg Rh+R由于在拉动过程中h、R不变,L变小,故F减小,F N不变.动态平衡问题的常见解题思路:适用于三力平衡问题(1)若已知一个力不变,另一个力F1方向不变大小变,则用三角形法(或图解法)处理问题,另一个力F2有最小值的条件为F1⊥F2.(2)若已知一个力不变,另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变,则用画图法处理问题.(3)若已知一个力不变,另一个力大小、方向都变,则采用相似三角形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要寻找一个力的三角形和一个边的三角形,根据对应边比例相等求解.知识要点五: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一、实验原理和方法1.弹簧弹力F的确定:弹簧下端悬挂钩码,静止的钩码处于平衡状态,弹力大小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2.弹簧的伸长量x的确定:弹簧的原长l0与挂上钩码后弹簧的长度l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 =l-l0.3.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分析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二、实验器材铁架台、毫米刻度尺(米尺)、轻弹簧、钩码(一盒)、三角板、铅笔、坐标纸等.三、实验步骤1.按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0.2.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3.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 表示弹力,l 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 =l -l 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四、数据处理1.以弹力F (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 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 随弹簧伸长量x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个常数也可据F x 图线的斜率求解,k =ΔFΔx.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五、误差分析1.偶然误差:由于读数和作图不准产生的误差,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2.系统误差:弹簧竖直悬挂时未考虑弹簧重力的影响产生的误差,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用较轻的弹簧. 六、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2.测量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刻度尺要保持竖直并靠近弹簧,以免增大误差.3.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4.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____方向(选填“水平”或“竖直”).(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表所示:(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选填“L0”或“L x”).(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 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N/kg).【答案】(1)竖直(2)静止L3 1 mm(3)L x (4)4.910【解析】(1)为保证弹簧的形变只由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引起,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均应在竖直方向. (2)弹簧静止时,记录原长L 0;表中的数据L 3与其他数据有效数字位数不同,所以数据L 3不规范,标准数据应读至cm 位的后两位,最后一位应为估计值,精确至mm 位,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 (3)由题图知所挂砝码质量为0时,x 为0,所以x =L 1-L x . (4)由胡克定律F =k Δx 知,mg =k (L -L x ),即mg =kx , 所以图线斜率即为劲度系数k =Δmg Δx =(60-10)×10-3×9.8(12-2)×10-2 N/m =4.9 N/m , 同理砝码盘质量m =k (L x -L 0)g =4.9×(27.35-25.35)×10-29.8kg =0.01 kg =10 g.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关系”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其伸长量通过刻度尺测得,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列于表中:(1)以x 为横坐标、F 为纵坐标,在图乙的坐标纸上描绘出能正确反映这一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线.(2)由图线求得这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见解析图 (2)75.0 N/m 【解析】:(1)描点作图,如图.(2)根据图象,该直线为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即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ΔFΔx=75.0 N/m.(1)F x 图象应是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2)F l 图象是不过原点的直线,其与横轴的截距等于弹簧的原长,斜率仍然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 知识要点六: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1.合力F ′的确定:一个力F ′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共点力F 1与F 2共同作用的效果都是把橡皮条拉伸到某点,则F ′为F 1和F 2的合力.2.合力理论值F 的确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 1和F 2的合力F 的图示.3.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验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F ′和F 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二、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铅笔. 三、实验步骤1.仪器的安装: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 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如图所示.2.操作与记录(1)两力拉: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一力拉: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3)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再重做两次实验.四、数据处理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 的图示.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实验步骤(2)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五、误差分析(1)读数误差:弹簧测力计数据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大一些,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2)作图误差.⊥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方向画得不准确,造成作图误差.⊥两分力的起始夹角α太大,如大于120°,再重复做两次实验,为保证个结点O位置不变(即保证合力不变),则α变化范围不大,因而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不显著,读数误差较大,导致作图产生较大误差.⊥作图比例不恰当、不准确等造成作图误差.六、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测量前应首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零点是否准确,注意使用中不要超过其弹性限度.(2)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且拉力应沿轴线方向.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拉杆都不要与刻度板和刻度板末端的限位孔发生摩擦.(3)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2.规范实验操作(1)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将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2)角度合适:两个弹簧测力计所拉细绳套的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00°为宜.(3)在不超出弹簧测力计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的前提下,测量数据应尽量大一些.(4)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两端画个投影点,去掉细绳套后,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3.规范合理作图: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2019-2020学年·城北校级一模)“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甲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N;乙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2)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与橡皮筋连接的细绳必须等长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弹簧秤的拉力相等,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C.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结点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短一些【答案】:(1)2.60F′(2)C【解析】:(1)由图可知,甲图所示弹簧秤的最小分度为0.1 N,则读数为2.60 N;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秤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秤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重合.(2)与橡皮筋连接的细绳是为了确定细绳拉力的方向,两绳的长度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只要使两弹簧秤拉力的合力与一只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就行,两弹簧秤的拉力不需要相等,故B错误;为了保证效果相同,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至同一位置,故C正确;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长一些,这样引起的拉力方向的误差会小些,故D错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是________.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应越大越好C.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答案】:(1)F(2)B(3)CD【解析】:(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的方向沿AO方向即F,而F′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与实际值间存在误差,所以不一定沿AO方向.(2)本实验利用了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3)在本实验中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及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适当大些就好,不是越大越好,所以A、B 错误;作图时,是在白纸中作图,作出的是水平力的图示,若拉力倾斜,则作出的图中的力的方向与实际力的方向有较大差别,故应使各力尽量与木板面平行,所以C正确;力大些,测量误差减小,所以D正确.(1)为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每次实验必须保证结点位置保持不变.(2)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与实际的合力往往不相同,但实际的合力一定沿橡皮筋伸长的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
第三章 《相互作用》一、三种性质力1、 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2)重力的大小:G=mg ,重力加速度:从赤道到两极g 值,在极地G 最大,等于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随着高度的变化g 值。
在有限范围内,在同一问题中重力认为是恒力,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使在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不变;(3)重力的方向永远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而不是与支持面垂直);(4)物体的重心:确定重心的方法:悬吊法,支持法。
2、 弹力、胡克定律:(1)弹力是物体接触伴随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发生形变),有挤压或拉伸作用。
常见的弹力:拉力,绳子的张力,压力,支持力;(2)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相关。
形变程度越重,弹力越大。
(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是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结论:两物体接触发生形变,弹力方向:面面接触: 点面接触:点点接触:(4)胡克定律: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F=kx (x 长度改变量:'='-x x x x x 现长原长00,)3、 摩擦力(1)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且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
※摩擦力是接触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存在。
(含盖了产生弹力的条件)(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接触面相切。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从而找到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3)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f N =μ·,N 为正压力静摩擦力是一组值,其中有一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使物体开始运动时的静摩擦力)。
不能用f N =μ·来计算,只能根据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平衡条件或牛顿二定律求解。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弹力
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C.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 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
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倾斜,
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有( B )
弹力
目录
DIRECTORY
1
弹性形变和弹力
2
胡克定律
3
几种弹力
1
弹性形变和弹力
4.产生弹力的条件: ⒈两物体接触 ⒉弹性形变
注意:接触不一定产生弹力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 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3.形变:力的作用下形状和体积发生 改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有的可以恢复原状, 这种叫做弹性形变。如果超过一定限 度,就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 叫弹性限度。 有的不能恢复原状,叫非弹性形变。
A.1
B.2
C.3
D.4
1
2
如何判断有无弹力? 直接法,假设法,根据运动状态,力的作 用效果分析
2
几种弹力
如果按照弹力的条件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支持力,拉 力是否都可以被看成弹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
方向:①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是垂直于接触面 ②绳子的拉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多选)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 加30 N的拉力时,其长度为20 cm,对其施加30N压 力时,其长为14 cm,试求该弹簧的自然长度和它 的劲度系数。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学问点总结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学问点总结一、重力,根本相互作用1、力和力的图示2、力能转变物体运动状态3、力力量物体发生形变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匀称分布、外形规章物体:几何对称中心质量分布不匀称,由质量分布打算重心质量分部匀称,由外形打算重心7、四种根本作用(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二、弹力1、性质:接触力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外形3、弹力产生条件(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5、常见弹力(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F=kxk劲度系数N/mx伸长量三、摩擦力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0≤f≤Fmax 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有相对滑动大小:f=μNN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N可能等于G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四、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等效替代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一样的一个力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2、夹角θ肯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3、当两个分力大小肯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4、合力最大值F=F1+F2最小值F=|F1-F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找分力的方法: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2、形变效果3、由分力,合力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连接4、作图或计算(计算方法:余弦定理)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1.步骤(1)讨论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挨次:①场力(重力,电磁力......)②弹力:绳子拉力沿绳子方向轻弹簧压缩或伸长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面与面接触优先垂直于面的③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1.求2.假设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速度相反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是否有施力物体六、摩擦力分析静摩擦力分析1、条件①接触且粗糙②相对运动趋势2、大小0≤f≤Fmax3、方法:①假设法②平衡法滑动摩擦力分析1、接触时粗糙2、相对滑动七、补充结论1.斜面倾角θ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μ>tanθ物体保持静止μ<tanθ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2.三力合力最小值若构成一个三角形则合力为0若不能则F=Fmax-(F1+F2)三力最大值三个力相加扩展阅读:高中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高中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第三章相互作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形形色色的物体,他们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弹力与胡克定律
弹力与胡克定律知识集结知识元弹力知识讲解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2.弹力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常见弹力方向:弹力弹力方向点与点垂直于切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面与面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轻绳沿绳方向,指向绳收缩方向弹力绳沿绳方向,指向绳收缩方向弹簧沿着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带转轴轻杆杆的弹力一定沿杆方向固定轻杆杆的弹力可沿杆也可不沿杆以下是几种特殊情况弹力的方向:(1)绳子打结:打结点将绳子分为两段,弹力方向分别由打结点指向两段绳子收缩的方向(2)绳子套滑轮:滑轮两侧的绳子弹力大小相等,方向都沿绳子方向(3)两个杆受力:假设用绳替换A B,装置状态不变,说明A B杆对B的作用力是拉力;假设用绳替换CB,装置状态改变,说明CB杆对B的作用是支持力.例题精讲弹力例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能产生弹力B.圆珠笔中的弹簧起复位作C.压力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且指向支持D.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箱发生了弹性形变;木箱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也发生了弹性形变例2.在图中,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且a、b均处于静止状态,其中A、D选项中的细线均沿竖直方向.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A.B.C.D.例3.如图所示,底端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杆,其顶端被一根细线用手拉住,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杆对细线的弹力方向为水平向右B.细线对杆的弹力方向垂直杆向左C.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是由杆的形变产生的D.地面受到杆的弹力沿杆向左下方胡克定律知识讲解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公式:F=kx公式中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用N/m表示.胡克定律仅适用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升或压缩形变.由于发生形变的物体想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其其它因素无关.例题精讲胡克定律例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弹簧秤,左端通过细线与固定木板相连,右端用细线经定滑轮悬挂着一质量为0.4kg的物块,则弹簧秤示数和其所受合力大小分别为()A.0,0 B.0,4.0NC.4.0N,0 D.4.0N,4.0N例2.如图所示,轻质弹黄的两端各受20N拉力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伸长了10cm(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所受的合力为零B.弹簧的弹力为40N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D.弹簧的劲度系数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例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作出弹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A.该弹簧的原长为10m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25N/mC.在该弹簧下端悬挂1.0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18cmD.在该弹簧下端悬挂2.0N的重物时,弹簧的形变量为8cm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知识讲解一、实验目的知道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二、实验原理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沿弹簧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定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运用的正是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砝码的重力相等.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三、实验器材弹簧、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钩码若干、坐标纸.四、实验步骤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2.如图所示,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平衡时测量弹簧的总长并计算钩码的重力,填写在记录表格里.1234567 F/NL/cmx/cm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复前面的实验过程多次.4.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6.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五、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而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六、误差分析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带来误差.例题精讲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例1.如图所示G A=100N,G B=40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A静止在地面上,则()A.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60N B.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C.弹簧的伸长量为8cm D.弹簧的伸长量为20cm例2.三个质量均为1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A.4cm B.6cm C.8cm D.10cm例3.利用弹簧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将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梁上.弹簧下端不挂物体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0.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下端,如图所示.待物体静止时测得弹簧的长度为x1,测量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待测物体的重力大小为()A.kx0B.kx1C.k(x1-x0)D.k(x1+x0)当堂练习单选题A.动力B.阻力C.摩擦力D.压力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就不存在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质量一定的物体,其重心位置不仅与形状有关,还与质量分布情况有关B.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该物体上C.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位置D.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练习4.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了4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两个这样的钩码(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伸长量为()A.4cm B.6cm C.8cm D.16cm练习5.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体A、B置于光滑有挡板的30°斜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力拉A使其沿斜面缓慢向上运动,直到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在此过程中,A物体移动的距离为()A.B.C.D.练习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也受到弹力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弹簧秤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小木块A相连,当用力加速抽出长木板B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为3.0N,若匀速抽出木板B,弹簧秤的示数大小()A.一定大于3.0N B.一定小于3.0NC.一定等于3.0N D.一定为零练习8.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A.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B.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C.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D.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多选题练习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弹簧秤,左端通过细线与固定木板相连,右端用细线经定滑轮悬挂着一质量为0.4kg的物块,则弹簧秤示数和其所受合力大小分别为()A.0,0 B.0,4.0NC.4.0N,0 D.4.0N,4.0N练习2.如图所示G A=100N,G B=40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A 静止在地面上,则()A.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60N B.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 C.弹簧的伸长量为8cm D.弹簧的伸长量为20cm练习3.图中a、b、c为三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静止状态()A.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B.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C.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D.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填空题练习1.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与弹簧形变量x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如图2所示,该同学在坐标纸上以x为横轴、F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并在图中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坐标点.(1)请描绘出F-x图线;(2)由图象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练习2.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下端,稳定后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1)上表记录数据中有一组数据在测量或记录时有错误,它是第______组数据.(2)根据实验数据将对应的弹力大小计算出来并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内(保留3位有效数字).(3)在坐标纸中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线.(4)根据图线求得该弹簧的劲度k=__________N/m.(保留2位有效数字)(5)若考虑弹簧自重对第一组数据的影响,弹簧劲度系数k的实验值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练习3.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步骤如下:A.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B.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计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L1至L6,数据如下表:C.根据数据计录表格作出如下的图线,纵轴是砝码的质量m,横轴是弹簧长度与L x的差值x.回答如下问题:(1)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2)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练习4.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测量记录表:(1)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如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2)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cm,d2=L5-L1=6.90cm,d3=L6-L2=7.00cm,d4=L7-L3还没有算出.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_______.(3)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g取9.8m/s2)练习5.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得弹簧的原长x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他利用本实验原理把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伸长的长度△x=______cm.练习6.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待弹簧测力计静止时,长度计为L0,弹簧测力计下方挂上砝码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L7,记录数据如下表:(1)甲同学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则横轴应是弹簧长度与______的差值(填“L0”或“L x”).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g=9.8m/s2).(2)乙同学用公式法处理实验数据,即用F=k△L计算k,为充分利用每一组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据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逐差法),分别计算出三个差值:△L1=L4-L0=8.00cm;△L2=L5-L1=8.05cm;△L3=L6-L2=8.00cm;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L4═_______cm.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m=1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再由F=k△L计算出k,请用L x、L1、L2、L3、L4、L5、L6、L7和mg表示出k=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7.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该弹簧竖直悬挂,在自由端挂上钩码,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记录钩码的质量m和弹簧上指针在刻度尺上的读数x.(1)小张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x-m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N/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在本次实验中,考虑到弹簧自身有重量,测得弹簧劲度系数k的值与真实值相比较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练习8.某学校物理探究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1)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部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F、x各点描绘在图2中.请在图中描绘出x随F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A=________N/m(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F弹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 A相比,可能是______.A.大于k A B.等于k A C.小于k A D.无法确定(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Q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 A相比,可能是______.A.大于k A B.等于k A C.小于k A D.无法确定.练习9.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轻弹簧按如图1所示连接起来进行探究.(1)某次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____cm.(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 A和L B如表格所示.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N/m,弹簧Ⅱ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N/m(取g=10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钩码数 1 2 3 4L A/cm 15.71 19.71 23.70 27.70L B/cm 29.96 35.76 41.55 47.34练习10.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的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重力形变和弹力摩擦力胡克定律考情剖析(注:①考纲要求及变化中Ⅰ代表了解和认识,Ⅱ代表理解和应用;②命题难度中的A 代表容易,B代表中等,C代表难)知识整合知识网络基础自测力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__,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基本特征(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不论是直接接触还是不直接接触;不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有力就一定存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物体.(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3)力的矢量性:力是__________,其合成与分解遵从__________,有大小和方向.(4)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或使物体__________发生改变.4.力的分类:(1)按______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2)按______分:拉力、压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3)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4)按是否与物体接触分:接触力和非接触力.5.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作用点.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______、______、作用点的方法就是力的图示.7.力的国际单位:__________.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2.重力的大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测出,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者对竖直悬绳的拉力.重力G的大小等于物体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但不能说重力就是拉力,因为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3.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即垂直于水平面).4.重心(1)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2)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匀质物体,它的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直棒的重心在棒的__________上.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重点阐述重点知识概述一、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1)形变是指物体形状和体积的改变.(2)形变的种类:拉伸或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等.2.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有弹性形变.3.弹力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被支持)的物体.(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弹簧的弹力方向,总与弹簧的中心轴线重合,并指向原长方向.(4)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切面,指向受弹力物体内部.(5)面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弹力物体的内部.(6)轻杆既可以受拉力,也可以受压力,其弹力方向较复杂.当只有两端受力时,弹力方向将沿杆的轴线方向,如果杆的中间部分受力,其弹力方向不一定沿轴线方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4.弹力的大小计算:(1)对于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是由弹簧本身特性决定的物理量,叫劲度系数.(2)除弹簧外,其他物体所受弹力的大小,通常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建立方程求解.二、滑动摩擦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有弹力;(3)有相对运动.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公式:F f=μF N.F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 N表示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F 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μ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无单位.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5.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三、静摩擦力1.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有弹力;(3)有相对运动趋势.2.静摩擦力的方向(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2)静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相同、相反、垂直、成一般角度.(3)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一般是采用化“静”为“动”的方法,即假设研究对象与被接触物体之间光滑,若它们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其相对滑动方向便是原先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若它们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说明它们之间原先并无相对运动趋势.3.静摩擦力的大小:(1)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运动趋势强弱变化而在0~最大静摩擦力F m之间变化.跟相对运动趋势强弱程度有关,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 N无直接关系.(2)最大静摩擦力一般要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4.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难点释疑(1)弹力有无的四种判断方法①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②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③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④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否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2)弹力方向的两种判断方法①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计算弹力大小常见的三种方法①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典型例题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和杆秤直接测量D.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物上,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温馨提示记录空间【典型例题2】(13年江苏模拟)如图所示,一个“Y”字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可将弹丸发射出去.若橡皮条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弹力为()。
A.15kL/2B.3kL/2C.kL D.kL/2温馨提示记录空间【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1)这时两弹簧的总长多大;(2)若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m2的压力.易错诊所1.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常用判断方法 (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 假设物体间接触面光滑 ⎩⎪⎨⎪⎧不发生相对滑动→无相对运动趋势→无静摩擦力发生相对滑动→有相对运动趋势→有静摩擦力→方向 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反推法:从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反推它必须具有的条件,分析组成条件的相关因素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从而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3)状态法:此法关键是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ma )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4)牛顿第三定律法.此法的关键是抓住“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 f =μF N 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 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2)静摩擦力的计算.①其大小、方向都跟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密切相关,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 N 无直接关系,因而静摩擦力具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其大小只能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计算,若为平衡状态,静摩擦力可由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求解;若为非平衡状态,可由动力学规律建立方程求解.②最大静摩擦力F f m 是物体将要发生相对滑动这一临界状态时的摩擦力,它的数值与F N 成正比,在F N 不变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略小于F f m ,而静摩擦力可在0~F f m 间变化.【典型例题3】 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B .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C .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D .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温馨提示记录空间【变式训练2】 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 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 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 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情况是( )A.在AC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在AC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D.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典型例题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为G A=20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0.4,使这个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多少?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G B=10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2,那么当A、B 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少?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多大?温馨提示(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记录空间【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和C各受5N 的水平拉力F1和F2.这三个物体都保持静止,可以断定:A和B间的静摩擦力f AB=______________N,B和C间的静摩擦力f BC=__________N,C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f CD=________N.随堂演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被受力物体所接受的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D.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2.如图所示,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3.(12年江苏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第3题图A.物块B、C间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斜面体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D.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第4题图4.(12年江苏模拟)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37°(sin37°=0.6,cos37°=0.8).质量为1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滑,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取g=10m/s2)()ABCD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 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随拉力F 变化的图正确的是( )第5题图A BC D6.木块A 、B 分别重50N 和60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1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6题图A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B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C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D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7.如图所示,物体A 重40N ,物体B 重20N ,A 与B 、B 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 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 时,才能将A 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第7题图8.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M 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若物体m 在斜面M 上方恰能匀速下滑,而斜面M 仍能保持静止,斜面的倾角为θ,那么(1)M 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地面对M 有没有摩擦力?若有,大小是多少?(2)若给物体m 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 作用,让其沿斜面加速下滑,如图所示,M 仍静止,则M 对地面的压力、摩擦力情况又如何?(3)若换另一质量也为m 的物体放到斜面M 上,需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才能使其匀速下滑,如图所示,M 仍静止,则M 对地面的压力、摩擦力情况又如何?第8题图第5讲重力形变和弹力摩擦力胡克定律知识整合基础自测一、1.作用 2.(1)施力物体受力(3)矢量平行四边形定则 3.形变运动状态 4.性质效果 5.大小方向 6.大小方向7.牛顿(N)二、1.吸引(2)G=mg(3)竖直向下4.(2)①几何中心重点阐述【典型例题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和杆秤直接测量D.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物上,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答案】A【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直接测量,而杆秤直接测量的是质量,而不是重力;重力和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性质也不同,所以不是同一个力.【典型例题2】(13年江苏模拟)如图所示,一个“Y”字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可将弹丸发射出去.若橡皮条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弹力为()A.15kL/2B.3kL/2C.kL D.kL/2【答案】A【解析】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每根橡皮条的弹力为kL,两根橡皮条的夹角为θ=2arcsin0.25,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弹力为F=2kLcos(θ/2)=2kL·15/4=15kL/2,选项A正确.变式训练1见解析.【解析】(1)设上面弹簧受到的弹力为F1,伸长量为Δx1,下面弹簧受到的弹力为F2,伸长量为Δx2,由物体的平衡及胡克定律有F1=(m1+m2)g,Δx1=(m1+m2)gk1,F2=m2g,Δx2=m2gk2,所以总长为L=L1+L2+Δx1+Δx2=L1+L2+(m1+m2)gk1+m2g k2;(2)要使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必须是上面弹簧伸长Δx,下面弹簧缩短Δx.对m2:F N=k2Δx+m2g,对m1:m1g=k1Δx+k2Δx,F N=m2g+k2k1+k2mg.【典型例题3】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B.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C.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D.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答案】CD【解析】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如人走路,而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如加速运动的货车上的货物,A、B错;运动物体正压力越大,则所受摩擦力越大,而静止状态的物体摩擦力不变,C对;摩擦力与速度方向在不在同一直线都可以,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汽车转弯时,D对;故选CD.变式训练2BC【解析】AB段,物块速度未达到传送带速度,此时物块与传送带间有相对滑动,摩擦力提供物块向右加速的力,所以物块受摩擦力方向向右;B对A错;在BC段无相对运动趋势,所以C对,D错;故选BC.【典型例题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为G A=20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0.4,使这个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多少?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G B=10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2,那么当A、B 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少?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多大?【答案】12 N0 N【解析】未放上木块B时,N=G A,桌面对A的摩擦力为:f A=μA N=μA G A=0.4×20 N=8 N∴拉力F=f A=8 N加上木块B后,N′=G A+G B,桌面对A的摩擦力为:f′A=μA N′=μA(G A+G B)=0.4×(20+10)N=12 N∴拉力F′=f′A=12 N由于A、B两木块间无相对运动,所以A、B两木块间不产生摩擦力,即B受到的摩擦力f B=0.变式训练3050【解析】先对A进行受力分析,再依次对B、C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求解,也可用整体法先对ABC进行受力分析再依次对C、B、A进行受力分析.A、B之间无相对运动趋势,故A、B之间无摩擦力,即f AB=0;B相对C有向右的运动趋势,C对B有向左的静摩擦力,由力的平衡知识知f BC=5N;C与地面D之间也无相对运动趋势,故C、D之间无摩擦力,f CD=0.随堂演练1.CD【解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由哪个物体产生的;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效果即另一部分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力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这是由力的相互性决定的,故AB错误,CD正确.2.B【解析】A选项中,a、b间如果存在弹力,则b给的弹力水平向左,则a将向左侧加速运动,显然与题设要求不符,故A选项中的a、b间无弹力作用.同理对于C选项,也可假设a、b存在弹力,判断b不可能处于静止存在,而判断出a、b间没有弹力.同理,对于D,也可以假设a、b间有弹力,则a(斜面)对b的弹力,将垂直于斜面向上,因此,b 的合外力不为零,即b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对于B选项,假设b对a没有弹力,则a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将不可能静止,故a、b间必须存在弹力.综上所述,选择B.3.D【解析】由于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当不考虑B受摩擦力时,对B进行受力分析知B受重力、拉力、支持力,三力可能满足平衡条件,若B受C给它的摩擦力,B仍可能保持静止状态,故A错误;对C进行受力分析,C一定受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B斜向下的压力,所以若水平向左不受力的话,C将不能保持静止状态;由于B受绳的拉力,所以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大小不可能等于B、C的总重;故D正确.4.A【解析】由于mgsin37°<μmg cos37°,滑块减速下滑,因斜面足够长,故滑块最终一定静止在斜面上,开始阶段F f滑=μmg cos37°=6.4N,方向沿斜面向上;静止在斜面上时,F f静=mgsin37°=6N,方向沿斜面向上,由于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故选A.5.D【解析】当木块不受拉力时,(F=0),桌面对木块没有摩擦力(f=0).当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F较小时,木块仍保持静止,但出现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对木块产生静摩擦力,其大小与F相等,方向相反.随着水平拉力F不断增大,木块向右运动的趋势增强,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也相应增大,直到水平拉力F足够大时,木块开始滑动,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达最大值f m.在这个过程中,由木块水平方向二力平衡条件知,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f始终与拉力F等值反向,即随着F的增大而增大.木块滑动后,桌面对它的阻碍作用是滑动摩擦力,它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并且,在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保持不变;故选D.6.C【解析】A的最大静摩擦力F=μm A=0.25×50 N=12.5 NB的最大静摩擦力F=μm B=0.25×60 N=15 N弹力F=kx=0.02 m×400 N/m=8 N因为弹簧压缩了2 cm所以弹簧对木块B的作用力与F的合力的大小为9 N,也就是木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故选C.7.0.4【解析】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第7题图则物体B对其压力F N2=G B=20 N,地面对A的支持力f N1=G A+G B=60 N,因此A受B的滑动摩擦力F f2=μF N2=20μ,A受地面的摩擦力F f1=μF N1=60μ,又由题意得F=F f1+F f2=60μ+20μ=80μ,F=32 N,代入即可得到μ=0.4.8.(1)压力为(M+m)g没有摩擦力(2)压力为(M+m)g没有摩擦力(3)压力为(M +m)g-Fsinθ摩擦力为Fcosθ,方向水平向右【解析】(1)斜面保持静止、质量为m 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两者都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合力为零,以两者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m)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 N,若地面对M有摩擦力F f,则必沿水平方向,则整体合力F合≠0,故F f=0.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M对地面压力F N′=F N=(M+m)g.(2)给物体m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时,m和M之间的正压力不受影响,m和M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也保持不变,因此和情况(1)相比,M的受力并没有变化,M对地面的压力F N′=F N=(M+m)g,摩擦力F f=0.第8题图(3)此情景下,m和M整体所受的合力仍为零,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此时M必受地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且F f=Fcosθ,所受支持力F N=(M+m)g-Fsinθ.同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受M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F f′=F f=Fcosθ,压力F N′=F N=(M+m)g -Fsin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