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六章大众社会心理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2019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19年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六)1. 下列不属于自我扩张型的自我意识是( )。
A.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B.悦纳自我过分,盲目自信、妄自尊大C忘记了客观社会现实对自己的约束D.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缺乏稳定性、确定性参考答案:D2.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 )为基础的。
A.人际沟通B.情景判断C社会知觉D.人际知觉参考答案:C3.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这是( )A.角色冲突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参考答案:C4.詹姆斯(189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 )。
A.自尊=自信/抱负B.自尊=成功/抱负C.自尊=抱负/成功D.自尊=成功/自信参考答案:B5.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作为国家的象征是爱国意识的( )阶段。
A.抽象国家观念B.国家形象C国家组织体系D.具体国家观念参考答案:B6.把“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称为( )。
A.自我教化B.个体内化C社会内化D社会教化参考答案:D7.波普把“个体对自己外表的观点和看法”称为( )。
A.社会方面的自尊8.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C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D.整体自尊参考答案:C9.以下选项中,( )是社会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实验研究。
A.勒温关于从众问题的研究B.霍夫兰关于服从问题的实验C勒温关于群体动力问题的研究D.拉特纳关于劝导与态度改变的研究参考答案:C10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 )。
A.19世纪末B.20世纪末C.19世纪初D.20世纪初参考答案:D11.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B.访谈法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C如果被访者拒绝访谈,访谈者应不再对其进行纠缠D.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参考答案:C12.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三阶段是( )。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一、填空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 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认为个体天生拥有两种本能驱动力,一种是(生之本能性驱力),一种是(死之本能攻击驱力)。
3. 由于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怕遭人议论却又乐于议论别人,由这一套“议论系统”引发出了严重的社会焦虑,主要表现为(情爱焦虑)、(性焦虑)、(地位焦虑)、(缺点暴露的焦虑)、表现的焦虑。
4.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有技巧是(欺瞒)5. 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构成6. 集群行为产生的整个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心理机制,一是(情绪感染),二是(模仿)。
7.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是(情感上亲疏)和(地位上尊卑)8. 社会态度的构成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9. 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是(他人的反馈)、(反射性评价)、(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社会比较)10.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个人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民族心理)。
基于理性的算计,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攻击别人是一种(工具性)侵犯行为11. 群体认同感是一种(群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认知与评价保持一致)的情感12. 社会感情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13.群体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社会支持)14.完形学派的未完成事件是指(涵盖悔恨、愤怒、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未表达出来的感受)15. 在人际交往中,所谓自我表露是指(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16. 要探索自己曾有的各种情绪,可以通过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自言自语、(以艺术作为发泄媒介)、(回到过去)17. 利他行为是(不带个人私利地关注他人幸福的行为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18. 华人学者杨国枢、余安邦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把成就动机分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和(个我取向成就动机)19. 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一般根据三个基本维度,分别为(评价维度)、(活动水平维度)、(力量维度)20. 社会感情是(伴随着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由(情绪)和(情感)构成21. 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具有(突出的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22. 爱屋及乌是感情的(迁移)功能23. 情商这一概念是由(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它一般包括(了解自我)、(驾驭情感的能力)、(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能力。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经常会被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用来描述这种现象?a) 自尊b) 孤立c) 社会影响d) 内隐性个性答案:c) 社会影响2. 当一个人出现错误时,其他人常常会通过怀疑自己的观点来降低不确定性。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a) 社会认知理论b) 自我确认理论c) 干预理论d) 应对机制理论答案:a) 社会认知理论3. 集体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是「走群体思维」,其中个体决策被群体的共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最能描述这种现象?a) 社会影响力b) 群体思维c) 自我反省d) 市场导向答案:b) 群体思维4.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指的是当个体的行为与其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以减少认知失调?a) 显著性评价b) 授权分配c) 自我感知理论d) 一致性理论答案:d) 一致性理论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认知和评估的过程。
其核心概念包括自我概念、他人概念和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形象的看法。
他人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
自我知觉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态度和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2. 论述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决策和意见会受到群体共识的影响。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采纳群体的共同观点。
这种影响往往是基于个体对群体社会认同的需要,以及对群体观点的认可。
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偏差:个体在群体中往往接触到比较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了与群体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 规范性压力:个体在群体中面临来自其他成员的期望和压力,并可能会因此调整自己的观点和决策。
- 决策风险:个体在群体中可能会放弃个人对决策的质疑和评估,而出于避免群体冲突的需要,倾向于采纳群体观点。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影响下的个体心理过程D. 社会结构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3.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思考C.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自己的意见D. 个体在群体中模仿他人行为4. 社会促进效应通常发生在:A. 个体单独完成任务时B. 个体在群体中完成任务时C. 群体成员相互竞争时D. 群体成员相互合作时5.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包括:A. 自我认知B. 自我评价C. 自我意识D. 所有以上选项6.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 个人特质B. 社会角色C. 社会群体成员身份D. 社会地位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服从B. 从众C. 群体思维D. 独立思考8. 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提供物质帮助B. 提供情感支持C. 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D. 所有以上选项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A. 观察学习B. 直接经验C. 推理学习D. 模仿学习10. 下列哪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A. 研究方法的选择B. 研究结果的解释C. 研究对象的隐私保护D. 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答案:1. C2. D3. A4. B5. D6. C7. D8. D9. A 10.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莱昂·费斯汀格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会尝试改变其认知,使之一致,或者通过增加新的认知来解释原有的矛盾,以达到认知的平衡。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行为模式C. 个体与社会互动D. 社会结构分析答案:C2.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从众B. 群体思维C. 认知失调D. 神经传导答案:D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服从、顺从、认同B. 顺从、认同、内化C. 服从、顺从、内化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C4. 米尔格拉姆实验主要研究了什么现象?A. 服从权威B. 群体压力C. 社会支持D. 认知失调答案:A5.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好B.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差C.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与单独时相同D.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不稳定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归因偏差。
答案:自我归因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在特质,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这种偏差反映了个体在自我评价时的自我服务倾向,有助于维护自尊和自我形象。
7. 描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得来的。
这种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模仿和动机四个阶段。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模式,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8. 解释什么是群体极化现象。
答案: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在群体讨论中,成员的初始态度或观点往往会变得更加极端。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压力、信息影响以及社会比较等因素所导致。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从众现象的心理机制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或观点。
其心理机制包括规范影响、信息影响和认同影响。
从众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减少认知负担、降低决策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个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可能导致不道德或不理性的群体行为。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请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2.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单独时的行为可能存在差异。
以下哪个选项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A. 去个性化B. 社会促进C. 社会抑制D. 社会影响答案:A。
3.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如何解释和理解社会事件和他人行为?A. 通过直觉B. 通过社会学习C. 通过情感反应D. 通过本能反应答案:B。
4. 请列举至少三种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偏见类型。
答案:种族偏见、性别偏见、年龄偏见。
5.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主要探讨什么内容?答案:归因理论主要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
6.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什么?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7. 社会心理学中,如何定义“自我服务偏差”?答案: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8. 请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答案:旁观者效应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帮助他人的可能性降低的现象。
9.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是指什么?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的认知(如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什么?答案: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11. 请描述“权威服从”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含义。
答案:权威服从是指个体在权威人物的命令下,即使命令与自己的道德或价值观相冲突,也会执行命令的现象。
12.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什么?答案:群体极化是指群体讨论后,成员的观点倾向于变得更极端。
13. 请解释“社会认同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群体的成员身份,这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心理学习题答案

社会⼼理学习题答案《社会⼼理学》1、什么是社会⼼理学?P86-87社会⼼理学是⼼理学中偏向社会性的分⽀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理与社会⾏为及其规律的⼀门科学。
2、社会⼼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P90-91(1)社会⼼理学的孕育时期:从古代——19世纪上半叶。
(2)社会⼼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社会⼼理学形成的标志: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理学》的出版。
此阶段,社会⼼理学形成的三⼤理论来源:A、德国的民族⼼理学;代表⼈物——冯特:研究民族⽂化,即语⾔、神话等B、法国的群众⼼理学;代表⼈物——塔尔德和黎朋:暗⽰和模仿的理论C、英国的本能⼼理学;代表⼈物——麦独孤:认为⼈有12种本能(3)社会⼼理学的确⽴时期:20世纪20年代——现在。
此阶段,社会⼼理学有三种研究⾓度:A、实验社会⼼理学;代表⼈物——奥尔波特,1924年,《社会⼼理学》⼀书,标志着实验社会⼼理学的诞⽣。
B、社会学⾓度的社会⼼理学;代表⼈物——乔治⽶德,符号互动论C、⽂化⼈类学⾓度的社会⼼理学。
3、社会⼼理学诞⽣的标志是什么?P90社会⼼理学诞⽣的标志是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理学》的出版。
4、为社会⼼理学诞⽣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P90-91社会⼼理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民族⼼理学、法国的群众⼼理学和英国的本能⼼理学。
5、社会⼼理学确⽴的标志是什么?P911924年,奥尔波特的《社会⼼理学》⼀书,标志着社会⼼理学的确⽴。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P100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的⼼理状态、⾏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P101社会认知的途径:(1)⾯部表情(2)⾝段表情(3)⾔语表情(4)⼈际距离8、什么是⾃我知觉?P102⾃我知觉即认识⾃⼰,是个⼈了解⾃⼰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题目与答案

社会心理学题目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 。
A、社会哲学阶段B、哲学思辨阶段C、经验描述阶段D、实证分析阶段参考答案:C2、社会行为公式B=f (P,E) 中,B指( ) 。
A、行为B、个体所处的情境C、个体D、函数关系参考答案:A3、社会行为公式B=f (P,E) 中,P指( ) 。
A、行为B、个体所处的情境C、个体D、函数关系参考答案:C4、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 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B、实验C、思辩D、归纳参考答案:A5、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人和其( ) 。
A、情绪状态B、过去的经验C、个性特征D、所处的情境参考答案:D6、社会行为是由( ) 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B、现实生活C、周围环境D、即时情境参考答案:A7、社会行为公式B=f (P,E) 中,E的含义是( ) 。
A、行为B、函数关系C、个体D、个体所处的情境参考答案:D8、麦独孤(W.McDougall) 用( ) 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A、认知过程B、学习C、社会影响D、本能参考答案:D9、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 。
A、心理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理论D、人本主义参考答案:B10、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 ) 。
A、存在主义B、自我实现C、人的尊严D、观察学习参考答案:D11、性别表示男女在( ) 。
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参考答案:B12、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 ) 。
A、反思自我B、客我C、社会自我D、镜我参考答案:D13、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 ) 的观点。
A、C ·罗杰斯B、M ·米德C、W ·詹姆士D、K ·勒温参考答案:C14、不属于社会化的载体的是( ) 。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
这属于()C∙A、民族社会化∙B、个体社会化∙C、性别角色社会化∙D、角色扮演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B、群体的社会化∙C、个体的成长∙D、个体的社会化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
D∙A、社会组织结构∙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教育理念∙D、社会文化环境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A、组织∙B、社会∙C、群体∙D、他人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A、应用社会心理学∙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D、社会心理认知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A、吴江霖∙B、乔治米德∙C、潘菽∙D、迪尔凯姆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程A∙A、生理∙B、角色∙C、心理∙D、身体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光环效应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社会认知C∙A、怎样去认识自然∙B、怎样去认识社会∙C、怎样去认识自己∙D、怎样去认识动物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A、人际关系∙B、人际沟通∙C、利他与侵犯行为∙D、角色扮演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B、学习社会心理学∙C、政治社会心理学∙D、群体社会心理学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t i me an dAl l t h i ng si nt he i rb e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1心理学研究通常是解释()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他人的学科。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人类社会行为的形成B. 人类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C. 群体行为的规律D. 人类情感的产生与变化答案:B2.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行为”?A. 人们在拥挤的街头跟随他人行走B. 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模仿他人的饮食习惯C.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相似的观点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为何可能不采取行动?A. 从众理论B. 旁观者效应C. 认知失调理论D. 自我效能理论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自我确认偏差”?A. 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观点相同的证据B. 人们倾向于忽视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证据C. 人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成就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社会心理学中的“镜像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交过程中,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行为、语言和表情,以实现______。
答案:社会互动的和谐2.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对其后续行为的评价,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答案:首因效应3.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去个性化”现象?______(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 人们在群体中表现出与个人不同的人格特征B. 人们在拥挤的街头跟随他人行走C.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相似的观点D. 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模仿他人的饮食习惯答案:A4.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能力,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自我效能?______(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 个体过去的成功经验B. 个体观察到他人的成功经验C. 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答案:旁观者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周围有其他人存在,那么这个人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会降低。
社会心理学试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答案社会心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心理B.社会行为C.个体心理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A.哲学世界观B.专门方法论C.具体技术和手段D.各种理论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C.群体研究D.理论研究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A.高觉敷B.严复C.梁启超D.潘菽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A.学科分化B.整合趋势C.产生危机D.学科繁荣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A.群体心理B.国民性C.人格D.文化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上的问题A.角色期待B.角色冲突C.角色认知D.角色矛盾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需要B.行为C.目标D.刺激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A.随心所欲B.事业心强C.成名成家D.做力所能及的事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光环效应D.近因效应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A.同化B.内化C.服从D.从众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A.总加量表法B.社会距离尺度法C.投射法D.生理反应法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A.场合B.声调C.热情程度D.表情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A.和解B.妥协C.容忍D.调解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A.中国学者孙*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D.法国学者塔尔德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提出的A.强效力论B.适度效力论C.子弹论D.有限效力论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动乱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 )中得到较好的解释A.匿名理论B.还原理论C.价值累加理论D.紧急规范理论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A.勒温B.伯德C.斯德克迪尔D.若拉列夫19.俄国学者( )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A.列宁B.巴甫洛夫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A.同化B.服从C.从众D.内化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A.社会舆论B.社会认知C.社会动机D.聚集行为E.社会态度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A.内化B.磨尖C.同化D.削平E.弥补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A.行动人群B.临时人群C.常规人群D.松散人群E.表意人群24.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合作者B.共同的环境C.共同的目标D.直接沟通E.行为配合25.身势语主要有( )A.手势B.体态C.人际距离D.言语E.触摸26.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成是心理学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A.孙*B.埃尔伍德C.时蓉华D.吴江霖E.G钒露27.社会心理学在形成时期受到了( )的影响A.社会学B.民族学C.心理学D.语言学E.人类学28.理智的对抗方式有( )A.消极对抗B.发泄不满C.侵犯行为D.自我辩解E.改变策略29.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我的( )A.情感B.认知C.模仿D.印象E.意向30.美国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被认为的原因有( )A.理论脱离现实B.实验室的局限C.不科学D.不能解决实际问题E.社会期望过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31.归因32.团体内聚力33.民族社会化34.刻板印象35.角色冲突 36.拟态环境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7.简述从众心理及其产生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与心理过程的学科。
下列哪个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社会认知B. 人格心理学C. 亲社会行为D. 群体心理学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人们参与群体中的动机?A. 归属和认同B. 个人目标实现C. 自我保护D. 自主探索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类型?A. 遵从B. 预知C. 从众D. 互惠答案:B4. 社会认知理论包括以下哪个概念?A. 信念与态度B. 自我概念与自尊C. 决策与判断D. 同理心与同情心答案:A5. 下列哪个研究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的常用方法?A. 实验研究B. 问卷调查C. 访谈法D. 自然观察法答案:A二、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并对其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研究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如何感知、解释和记忆他人及其行为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关注个体对他人行为及其背后意图的推测和理解,以及个体通过认知来影响社会关系的方式。
例如,社会认知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面对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倾向于从内部因素来解释,而对自身的行为则更倾向于从外部因素来解释。
2. 什么是群体决策,并阐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群体决策是指一群人在共同协商和讨论的过程中做出决策的方式。
群体决策的优点在于能够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和经验中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产生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然而,群体决策也存在缺点,例如决策过程可能较为缓慢,因为需要协商和达成一致;还可能出现群体思维,导致部分成员不敢提出与主流意见相悖的观点,从而影响决策的质量。
3. 解释社会规范,并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社会规范的作用。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中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或规定,它规范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如何行动。
社会规范可以分为描述性规范和规范性规范。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过马路时遵守红绿灯信号就是规范性规范的体现,而排队等候也是一种描述性规范的行为。
社会规范的作用体现在对个体行为的引导和协调,维护社会秩序和减少冲突。
社会心理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心理规律B:心理现象C:心理现象及其规律D:社会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答案:D2.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A:潘菽B:严复C:梁启超D:高觉敷答案:D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A:随心所欲B:做力所能及的事C:成名成家D:事业心强答案:D4.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B:冯特C:罗斯D:弗洛伊德答案:B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行为B:个体心理C:社会心理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答案:C6.()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
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雏形的形成。
A:1897B:1908C:1879D:1924答案:B7.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采用实验法的优点有()。
A:偶然性大B:实验情境影响大C:可验证性强D:因果关系明确E:外部效度高答案:CDE8.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这主要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
A:社会心理是一个内涵、意义不很确定的概念B:社会心理学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C:社会心理学是与社会学、心理学极为相近的一门学科D:社会心理学从其诞生到现在短暂的历史E:社会心理现象独特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答案:ACDE9.1908年()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A:心理学家麦独孤B:心理学家奥尔波特C:心理学家勒温D:社会学家罗斯答案:AD10.社会心理学实证分析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A:从思辨转向观察研究B: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C: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D: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社会化是指()的过程。
A:获得职业技能B:由社会人转变为自然人C: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D:学习社会知识答案:C2.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 )上的问题。
A:角色冲突B:角色矛盾C:角色期待D:角色认知答案:B3.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的机制。
11 大众社会心理现象练习题(1)

《当代社会心理学》大众社会心理现象部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的或最确切的答案。
1.一定时期内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人群中迅速而广泛流传开来的社会现象就是( A )。
A 流行B 时尚C 时髦D 时狂2.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流行现象的选项是( C )。
A 时髦B 时尚C 时滞D 时狂3.一种文化元素短时间内在一定社会人群中迅速流传开来的现象被称之为( C )。
A 流行B 时狂C 时髦D 时尚4.一种新颖生活样式在一定人群中得到迅速接纳和尊崇的现象被称之为( D )。
A 流行B 时髦C 时狂D 时尚5.短时间内众人迅速卷入的一种爆发性、非理性的流行现象被称之为( D )。
A 时髦B 时尚C 时滞D 时狂6.当今社会中的许多“恶炒”现象,如炒黄金、炒股票、炒房地产等等社会现象都可归入( C )。
A 时尚B 时髦C 时狂D 流行7.法国学者塔德总结出的“模仿三定律”中不包括( A )。
A 上升律B 下降律C 几何级数律D 先内后外律8.恶意捏造并在人群中故意散布的攻击性的负性消息就是( D)。
A 流言B 传闻C 传言D 谣言9.在人群中传播的、真实性未得到证实的中性或正性的消息是( A )。
A 传闻B 流言C 传言D 谣言10.人群中误传或讹传的消息就是( B )。
A 传闻B 流言C 传言D 谣言11.谣言、流言和传闻三者共同的特点是( A )。
A 不确切性B 恶意性C 虚妄性D 反社会性12.谣言在传播过程中会被( D )。
A 削平B 磨尖C 同化D 三者都是13.社会成员普遍担心某种不希望发生的社会状态即将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反应,包含着不正确的认知和过度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这种情形被称之为( C )。
A 社会骚乱B 恐惧情绪C 社会恐慌D 过度焦虑14.众多社会成员在短时间内对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所做出的非理性破坏行为就是( C )。
A 社会恐慌B 社会动乱C 社会骚乱D 群体事件15.群体成员以对抗方式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冲突形式就是( D )。
社会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
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2.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个体与群体关系、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动机等。
3. 请简要解释以下社会心理学概念:
- 社会认知:指个体对社会环境和他人的认知过程,包括社会知觉、社会记忆和社会判断等。
- 社会影响:指他人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和情感产生的影响,包括社会规范、社会压力和社会比较等。
- 社会动机: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动机和目标,包括归属需求、权力需求和互惠原则等。
试题二
1. 请简要解释以下社会心理学实验方法:
- 实验方法:通过对变量的控制和操纵,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 问卷调查:通过向受试者提供一系列问题,收集他们的意见和观点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受试者的行为和特征,了解其心理过程的研究方法。
2.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伦理问题有哪些?
-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伦理问题包括知情同意、隐私保护、权益保障和结果披露等方面的问题。
3. 请简要描述以下社会心理学实验结果:
- 康纳斯实验:证明了从属与亲和的关系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 米尔格拉姆实验:揭示了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即所谓的“顺从实验”。
- 尤第实验:证明了群体压力对个体判断的影响,即所谓的“拖延实验”。
以上只是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些试题和简要解答,希望能帮助您对这门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心理过程D. 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化学分析法答案:D3. 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社会影响?A. 从众B. 服从C. 社会促进D. 个人主义答案:D二、填空题4. 社会心理学中的________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因受到群体影响而改变其行为或态度的现象。
答案:从众5.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在他人存在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会________。
答案:提高或降低三、简答题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
答案: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特性和能力的认知与评价,它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情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7. 解释社会认同理论。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是由亨利·塔杰尔提出的,它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
个体通过与群体成员的比较,形成对群体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可以增强个体的自尊和归属感。
四、论述题8. 论述社会影响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答案:社会影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个体的决策。
例如,从众现象可能导致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做出与自己原有观点不同的选择;服从权威可能导致个体在权威人物的影响下做出违背自己价值观的决策;社会促进效应可能使个体在他人观察下提高工作效率,但也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降低表现。
社会影响的存在说明个体的决策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显著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次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库的练习,考生应该能够对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心理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释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
希望考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社会认知知识点

第六章社会认知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是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又可将社会认知称为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
社会认知包括对别人的了解认识、对自己和别人关系的认知、对别人和别人之间关系的认知,还可以包括自我认知。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性,如选择性、互动性、防御性、完形性。
(一)选择性选择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
大致说来,人们的认知选择决定于两种因素:第一,以往对报偿和惩罚原则的体验。
第二,刺激物的作用强度。
选择的依据可以有很多,如依据当前的任务、爱好、你和认知对象的关系等等。
(二)互动性在认知时,通常是一个认知者、一个认知对象,二者是互相影响的、互动的。
(三)防御性在社会认知的过程当中,往往可能会为着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和自我概念的完整性,去不自觉地采取一些手段来完成这个认知过程。
(四)完形性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则),则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描述人的认知过程的一个概念)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认知心理学观点来看,图式是组织信息的方式,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
同样的认知对象,如果动用的图式不同,会得到不完全一样的认知结果。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从动态上看,社会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最初,认知者只能接收到有关对象外部特征的信息。
在这个基础上,认知者不断拓展认知范围,开始涉及对象的内在属性。
与此同时,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认知对象与周围的人加以对照,试图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另一方面,认知者并不忽略对自己的认知,他们往往把自己同一定的认知对象置于某种关系网络之中,并形成对这种关系的判断。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B. 马斯洛
C. 费斯汀格
D. 斯金纳
答案:C
5. 社会影响的三种主要类型包括:
A. 顺从、服从、认同
B. 顺从、服从、模仿
C. 顺从、认同、模仿
D. 服从、认同、模仿
答案:A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是由亨利·塔吉菲尔提出的,它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的社会群体。个体通过与群体成员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这种比较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以下是一套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的完整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体心理
B. 社会行为
C.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D. 社会结构
答案:C
2. 从众现象通常发生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论述群体思维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答案:群体思维是指在高度凝聚力的群体中,为了维护群体的一致性和和谐,个体可能会抑制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决策过程的质量下降。群体思维可能导致忽视重要的信息,过度乐观,以及对风险的低估,最终可能导致不良的决策结果。
2. 分析社会影响对个体态度和行为改变的作用机制。
2. 解释社会学习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答案:社会学习理论由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它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在个体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这种学习过程在社会化和社会影响中起着关键作用。
3. 描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年2、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4、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
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环境5、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映系统。
7、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10、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经验描述阶段12、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1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思辨14、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1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16、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 17、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绪和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20、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21、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22、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研究者研究者应严格按照访谈问卷的顺序和原有问题提问24、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25、系统性原则不是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27、关于档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29、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奥尔波特31、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33、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34、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3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 37、集体潜意识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39、“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40、霍妮认为男女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41、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42、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43、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44、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45、对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的个体的再教化 46、观念不是社会化的载体47、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48、“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50、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相应的心理状态51、企业家属于功利型角色52、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叫角色失败53、作为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角色间冲突 5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镜我57、身份的特点不包括系统性 59、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60、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61、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63、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填空题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和()。
正确答案:行为的线索;行为的结果2、单选小王在班会上表示要参加志愿者,并积极报名参加活动,这种现象属于().A、模仿B、内心(江南博哥)接受C、简单服从D、同化正确答案:B3、填空题操作学习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常常成为继续出现期望行为的()。
本题答案:强化物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强化物4、判断题在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中,书面交际的效果最好。
正确答案:错5、填空题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群体的特点和()三个方面。
正确答案:个体的特点;具体的任务或情景6、单选个人即时需要与公众长远利益的冲突称为().A.利益竞争B.延时冲突C.风险评价D.社会两难正确答案:D7、多选他人在场有时会产生促进作用,而有时又反而会产生抑制作用,其原因是()。
A.任务的难度不同B.个人在群体中责任的明确程度不同C.个性特点D.社会文化背景正确答案:A, B, C, D参考解析:对此有两种学说.第一种是优势反应强化说.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引起行为者的是一种普遍而未特定化了的驱力,由这种驱力激发的动机,将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两种相反的影响作用,即对于简单的或个体已经熟练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将产生助长影响;但是,对过于复杂、个体还很生疏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只会起到妨碍作用.第二种是注意力转移说.当心理学家发现了社会促进的两种作用结果后,心理学家们接着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观众的什么特征增强了个体的动机呢?仅仅是观众的身体吗?还是其他什么特征呢?结果发现,有观众在场,而且观众能够知道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时,被观察者才会表现出社会促进的影响.8、名词解释去个体化正确答案: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 1 A; 2 B; 3 C; 4 A; 5 C; 6 C; 7 D; 8 B; 9 A;10 D; 11 B;12 C;13 D ; 14 A 多选题: 1 BC; 2 ABDE; 3 ABCDE
■■
■
练习题(单选题)
10,关于流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流行受社会文化制约 B流行靠大众传播工具的宣传 C流行要有经济基础 D对社会有害的事物流行不起来
答案:
11,流言的形成,主要是人们在( )的偏差所致。 A感知 B记忆 C思维 D情感 答案:
■
练习题(单选题)
12,“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表明流行的( )。 A相对新奇性 B极端性 C权威带动性 D周期性 答案: 13,以下哪种情况下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 A地位较高者 B自信心高者 C女性 D社会赞誉需要较高者 答案: 14,“卡车竞赛”和“囚徒难题”都揭示出人有( )。 A竞争倾向 B协作倾向 C独立倾向 D利己倾向
■
练习题(单选题)
4,流言和谣言都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实根据,又都能广泛流传。但两 者 最大的不同是在( )方面。 A动机意图 B客观后果 C传播信息 D传播对象 答案:
5,“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种( ) 。 A 间接暗示 B直接暗示 C反暗示 答案:
D自我暗示
6,一些细微的行为表现可以流露出个体的内心心理,搓手或拽衣领表 示的意义是( )。 A制止或否定 B无可奈何 C紧张 D自责 答案:
第六章 大众社会心理现象
一,模仿和流行 二,模仿、流行、舆论、流言、暗示 2,流行的特征,流行的心理因素 3,舆论的作用 4,流言的特征、传播的一般趋势 5,信息在传播中失真的情况 5,暗示的种类,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
练习题(单选题)
1,在非控制条件下,个体自主地仿照他人的行为进行活动的过程称为 ( )。 A模仿 B暗示 C流行 D从众 答案: 2,研究表明,以往妇女时装流行的变化大约5-25年会出现一个周期, 当代妇女这方面仍有周期性变化,尽管周期缩短。这是流行的( ) 特点。 A时效性 B循环性 C文化差异 D性别差异 答案: 3,关于流行的看法,下面的各种看法中错误的是( )。 A流行受文化制约 B流行靠大众传播 C危害社会事物不会流行 D流行要有经济基础 答案:
答案:
■
练习题(多选题)
1,防止并阻断流言的举措主要有( )。 A加强纪律约束 B提高公众心理成熟度 C信息公开透明 D制定规章制度 E建立奖惩机制
答案:
2,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暗示主要有( )几种。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他人暗示 D反暗示 E自我暗示 答案: 3,流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的( )需要。 A从众 B模仿 C求新欲望 D自我显示 E自我防御 答案:
■
练习题(单选题)
7,拍脑袋是一种常见的动作,它所表示的意义通常是( )。 A 制止或否定 B 无可奈何 C 紧张 D 自责 答案: 8,暗示的信息来自本人,这样的暗示叫( )。 A 直接暗示 B 自我暗示 C 间接暗示 D 反暗示 答案: 9,下列关于流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流言就是谣言 B 流言往往表达着人们的愿望 C 流言具有连锁性 D 流言的传播呈S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