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务员考试面试常见试题及答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公务员考试面试常见试题及答案2
17.当前很多政府部门开了微信公众号,但是其中很多更新缓慢,
甚至停滞,被称为“僵尸”公众号,对此你怎么看?
【题目类型】综合分析现象类
【水平考查】综合分析水平、语言表达水平
【解析人】张燕
【参考解析】
近年来,以大量用户为基础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官民沟通
提供了新的平台。

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网民通过信息化平台最快获取政
府政务信息,拉近政府和群众的距离,对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改善政府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政务微信大发展的背景下,各地政府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特征。

这个特征主要体现在各地政务
微信信息更新不即时、内容品质不一、运营人力不足等多方面。

所以
很多政务微信被称为“僵尸”公众号,这不但会造成移动网络资源的
浪费,也会影响群众解决问题的进度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政府
的公信力。

之所以出现“僵尸”公众号,首当其冲的原因是个别政府部门及
官员在硬件投资上舍得花钱,但对内容的重视远远不足。

各种“僵尸”网站、微信号恰恰表明,一些政府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并不重视,
“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建立,并不是真正希望
通过微信平台为百姓提供便利,仅仅做做样子给公众和领导看,反映
了部分基层政府官员的庸政、懒政;其次,是因为绝大部分政府部门应
移动网络兴起而推出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但却缺乏后续工作的建立,实际工作中疏于管理,没有专门人员负责;与此同时,相对应的监
管机制不到位,缺乏惩罚措施,致使服务平台流于形式。

对此,理应充分理解到微信公众号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政府信息
公开、群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能落实到日
常的维护工作中;有了信息公开平台,还需要机制建设配套,各地政府
应增强工作机构建设,已经设置专门机构的,要增强力量配置,把专
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配置到关键岗位,尚未设置专门机构的,
要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有条件的应尽快成立专门机构,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此外,还应增强专门机构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督查指导,增强工作考核,增大问责力度,我们的新闻媒体、社会大众也理应积极注重政府
动态,监督及促动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

总之,政务微信的建立不是终点,也不是目的,政务微信在弘扬
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应持续完善和强化服务功能,冲着切实
解决问题的方向,发挥好政务微信的“沟通”、“便民”、“施政”
的价值,切实将“微服务”做成一个民心工程,避免政务微信开而不用,用而不实,沦为“僵尸”平台,成了一堆新摆设。

18.高校期末考试反作弊频现奇招。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管理学院某
老师为2011级人力资源专业的126名学生各出了一道“专属”考题,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热点话题从不同角度实行分析。

对此,你
怎么看?
【题目类型】现象
【水平考查】综合分析水平、语言表达水平
【解析人】何晓鹏
【参考解析】
为每位考生出专属考题,在正式考试中使用这样的方式很可能是
第一次,这也引来人们的热议,一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很多人认
为这是对考试方式的一种革新,是理应支持,并加以推广,为这种行
为点个赞。

但是,回头细想,我认为,我们不必急着为这位老师点赞。

不能否认,这位老师为了防止作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给126
名考生给予专属考题,彻底的杜绝了学生作弊的可能。

并且,要求每
个学生设置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实行分析,这于考题区别于原来的那种
依靠背书就能取得高分的应试类题目,能够使学生能够将社会热点现
象与本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提升了学生们实际使用知识的水平,
真正的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可谓用心良苦。

而且,对于每一
个人都有针对性的“专属”题目,老师一定耗费了大量的心血,精力
和时间。

能够看出,该教师确确实实是以为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但是,我们不但仅理应看到这些,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考试的本质和举行考试
的目的。

考试的本质在于公平,让考生能够公平的参加竞争。

但是,给每
一位考试单独的设置考试题目,确实违反了公平的基本原则。

因为题
目不同,那就意味着每道题的难度必然不同,这样,有些考生面对的
是简单的题目,有些考生面对的是较难的题目,又能如何的能从考试中,公平的评价每个考生。

这样的考试不能准确的反映出考生的真实
水平,这样就违背了我们举行考试的目的。

运气好的考生,拿到了简
单的题目,而运气不好的考生,拿到了复杂的题目,考试的最初公平
取材的目的又如何体现。

如何才能真正的实现平等的对待考生呢,我觉得,首先,理应回
归到考试的本质,要求每个考生平等的实行考试。

增强监考强度和力度。

当前,新的技术水平被投入到监考之中,能够有效的遏制考试的
作弊现象。

所以,与其耗费心力从题目下手,不如从监考着手,还考
生一个公平的环境。

其次,理应侧重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学生的兴
趣吸引到课堂之上,这样才能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当学生的专业水平都很高时,都能从容的应对考试,那又有谁去作弊呢?最后,理应注重对于学
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

“专属”考题,出发点是好的,立意是好的,但是更理应注重实际。

旁观者更理应理性看待,不要盲目点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