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的标准完整版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组织教学时间短、教学秩序良好、学
生发言照顾面广,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
合理地完成各个教学环节。
二、教学目标明确,并通过合理的教学过
程,使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紧凑,过渡
自然流畅。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
的教学情境。
三、重点突出,难点过渡适当,没有知识
性错误,既要教好基础知识,又要培养
学生能力。
四、教学方法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要体
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
则,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能够运
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合理、效果好。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用课
本,会看书自学。
六、用普通话讲课,语言生动、简练、准
确,速度适当,富于启发性、鼓动性和
感染性,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
力。
七、板书安排合理,重点,难点突出,写
字工整规范、简洁能体现教学思路。
八、课堂教学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达到预期的
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是指一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积累和
能力培养的课程。
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
首先,一堂好课应该是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
教师应该善于
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举例、引用故事、展示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使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一堂好课应该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的。
教师应该善于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思考,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讨论、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一堂好课应该是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
教
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能
力的提升和锻炼。
最后,一堂好课还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课堂上变得主动、积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总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内在动力的激发。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的情况下,才能算得上是一堂真正好的课程。
希望教师们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打造更多更好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节好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愉快的学习体验,对于老师来
说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
那么,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一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一节好课应该是生动有趣的。
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
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得课堂内容生动有趣。
可以通过丰富
的故事、案例、图片、视频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
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一节好课应该是内容丰富的。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将课堂内容安排得丰富多彩,不仅要传授
基础知识,还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
内容丰富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再次,一节好课应该是互动性强的。
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与学
生的互动,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
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互动性强的课堂能够促进师生之
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所启发的。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要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
一节好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生动有趣、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有所启发。
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的课堂才能被称为一节好课,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带来更多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堂好课的标准

4厘米6米1:150
③3厘米9米1:300
2厘米6米1:300
④4.5厘米9米1:200
3厘米6米1:200
这里预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是将长和宽缩小了不同的倍数来画平面图,如果出现这样的错误画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就这一画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我上课的时候,没有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我也同样出示了一幅课前我画好的教室平面图,图中长9厘米,宽是3厘米,学生仔细观察后说出长缩小了100倍,宽却缩小了300倍,这样画出的图不是教室的平面图,因为教室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再回到同学们画的众多图上,明确了他们画出的图虽然有大有小,但都没有改变教室的形状,是因为把长和宽缩小了相同的倍数,这样不着痕迹的就让学生明确了画平面图长和宽一定要缩小相同的倍数。
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一课时,情境图呈现的是雏鹰足球队出征前进行赛前训练的情形,教练告诉队员:“研究战术,需要画一个足球场平面图。”通过教练的话,引出“怎样画足球场平面图呢”的问题,从而展开对比例尺知识的学习。
课前备课的时候,就感觉教材所呈现的比例尺概念的生成太平铺直叙,做了如下考虑:一是在教学时如何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让知识的建构更加合理,课堂的生成更富个性;二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线段比例尺的机会比较少,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更易理解。所以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和补充。
⑦内容设置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实际、联系自然
⑧教学过程具有阅读、思考、质疑、讨论、点拨、释疑、练习、回忆、总结等各环节
4、学生状态5个维度
①参与状态:
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二是观察学生是否参与教,集教与学于一身,因为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谈不上培养能力、发掘潜力。
一节好课的七个标准

一节好课的七个标准
(1)每节课要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或利用多媒体打出或直接板书在黑板上;
(2)讲该讲的内容,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务必做到讲一练一或讲一练二;
(3)对每一节课最关键的知识点,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要展示、点评、质疑,时间不宜过长,务求实效;
(4)能做演示实验的,绝不用视频动画,能用视频的,绝不只用手比划;
(5)导学案是我们上课的引领,上课务必要用好导学案。
要按照导学案的设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因此编写导学案时,要突出教学目标,要注意讲练结合,要有讨论问题的设计。
我们要以用促编,决不能走入“因为不好,我才不用,因为不用,胡乱编写,质量极差”的恶性循环。
(6)课堂检测,检测本节课学生的掌握程度;
(7)每节课结束,要做总结,要回归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引言: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过程,而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当代教育中,一堂好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那么,一堂好课应该具备哪些标准呢?一、明确的教学目标一堂好课首先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于学生在一堂课中应该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描述。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的重点和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生动的教学内容一堂好课的内容应该是生动有趣的。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材内容、生动的教学案例、有趣的活动设计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生动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一堂好课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不同的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四、积极的教学态度一堂好课的教师应该具备积极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积极的教学态度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关注和鼓励,以及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积极的教学态度,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五、有效的评估方式一堂好课的评估方式应该是有效的。
评估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判断和反馈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评估方式,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成绩,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改进和提升。
六、积极的课堂互动一堂好课应该有积极的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问答环节,在互动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和能力的提升。
七、鼓励创新和批判思维一堂好课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要素:
1. 教学目标明确:好课应当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清楚地知道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能够将目标明确地传达给学生。
2. 教学内容有深度:好课应当深入探讨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在深入探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3. 教学方法多样化:好课应当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4. 学生参与度高:好课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且能够提供适当的反馈和评价。
5. 教学过程有条理:好课的教学过程有条理、逻辑清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6. 评价和反馈及时准确:好课应当能够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7. 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好课的课堂氛围应当积极向上,充满鼓励和支持,学生们之间相互尊重、合作学习,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一节好课的标准应当包括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有深度、教学方法多样化、学生参与度高、教学过程有条理、评价和反馈及时准确、课堂氛围积极向上等要素。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节好课的基本特征。
一堂好课的标准

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1、一节好课,首先必须是真实的。
2、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开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在堂课教学时要充分考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
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
放录音、放录像不是教学,教师讲而学生不听、听不懂也不是教学,只有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才是教学。
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
4、要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看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感等方面获得了多少。
可是一堂热闹的课下来学生们没有学到任何实际性的东西。
这样的课意义何在?我认为一节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相应的知识,要让学生相应的能力有所提高。
5、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和喜欢。
还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
还要看师生双方互动的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引导。
例如:在教“位置与方向”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把学生带到操场上,面向东方坐成四大组。
师:同学们,早晨太阳在什么方向升起?生:早晨,太阳在东方(从东方升起)。
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方向(位置)的知识?生1: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
生2:晚上,北斗星在天空的北方。
生3:清晨,启明星出现在天空的东方。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知道这么多有关方向的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将学习的《位置与方向》。
师:你能根据现在所坐的方向说出你的前后左右吗?(让学生伸出两臂指一指。
)师:你能根据现在你坐的方向说出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吗?生:我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让学生面向东站好,告诉学生他们背对着的方向是西;再让学生伸开两臂,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师:学了这四个方向的位置,你们有什么发现呢?生: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
一堂好课的标准1

一堂好课的标准1. 一堂好课的标准(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
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
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也就是平实的课。
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
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2. 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3. 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师生有效的互动性(3)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实践性(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5)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6)学生学习的反思性4. “好课”标准没有定论!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的标准1.一堂好课,首先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
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学生也不可以摆出等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式。
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
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好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
在遵循大纲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知识上获得感,更能让学生有思想上的感悟和升华,我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有知识理解的深度。
一堂好课应该有足够的深度,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深入程度,更关系于学生的理解深度,不能浅尝辄止地停留在对知识的表层了解。
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解释,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脉络,深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二,有思维拓展的广度。
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具备广泛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突破单一学科、单一知识板块的限制,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地认知,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展他们的学科视野和思维广度。
第三,有教学评价的效度。
好的课程应该有合适的度量和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如作业、测试、讨论、学业述评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第四,有难易快慢的适度。
上好一堂课应该保持适度,即教学过程中的难度、节奏都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控好课堂节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步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兼具深度、广度、效度和适度四个标准,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入、广泛、评价及时有效、教学过程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实现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上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思。
一节好课的标准完整版

《一节好课的标准》精选阅读(一):一节好课的标准顾明远教授认为世上有四种老师:深入浅出(轻负高效)型、深入深出(重负高效)型、浅入浅出(轻负低效)型、浅入深出(重负低效)型,深入浅出型的课是好课。
崔允灏教授认为好课的标准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德国体育教学专家海克尔教授:评价体育课的两条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
叶澜教授:一堂好课的标准⑴有好处的课扎实的课;⑵有效率的课充实的课;⑶有生成性的课丰实的课;⑷常态下的课平实的课;⑸有待完善的课真实的课。
杨佐胡老师认为: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一、是学生的参与状态;二、是学生的交流状态;三、是学生的达成状态。
评价一堂好课就应是取得了对单位时刻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思考的结果。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聂海清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就粗不宜细。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好课的标准,即教师的教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主动用心。
课堂体现出善于启发、主动用心,就是好课。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毓珣写道:师本是一堂好课研究的错误基点,生本才是一堂好课研究的正确基点。
一堂好课务必注意从掌握、学习、应用与创造四个层面进行综合思考。
基于新课改背景,一堂好课应从学生发展度这一总标准与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需要、兴趣、应用、氛围与满意等分标准方面加以决定。
师本抑或生本:一堂好课研究的两个基点。
师本,即以教师为本,是一种以评价教师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
生本: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阐释,生本即以学生为本,是一种以评价学生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
以生本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强调的学生发展,是指每位学生在一堂课中身心各方面发生的正向变化的过程。
在那里正向变化是指直接指向教育终极目的的变化。
具体分析,学生发展包括:一是独立发展,二是主动发展,三是差异发展,四是全面发展,五是创造发展,六是持续发展。
一堂好课研究的双重视角:(一)层面:决定一堂课的优劣不能单纯从一个层面去进行,而就应从以下四个层面去综合思考:一是掌握层面,二是学习层面,三是应用层面,四是创造层面。
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

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第一、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课就是好课——高效。
我们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高效。
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效率就可以称为高效;只要一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就可以做到高效。
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每节课只能有一到两个重点,其他知识可用“讲授式”或“学生阅读式”快速地完成,如果一节课的重点有三个以上,那就无所谓重点可言了。
一些老师总认为,什么都要老师讲,讲了就心安理得,没有讲就不踏实。
实际上,有些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实现。
如果一堂课什么都要讲得那么细,那么“清楚”,那学生就“不清楚”了。
因为,老师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课堂时间应当还给学生去学习、去讨论、去思考。
第二、课堂指令清晰气氛活跃的课就是好课——默契。
一堂好课应当是课堂教学节奏明快、师生配合积极默契的课,而这样的课一定是有经验的老师上的。
如果一位老师无法发出明晰的课堂指令,那么师生默契的配合无从谈起。
如果一堂课老师不断地发出模糊不清的众多指令,那么久而久之这位老师的“课堂指令”就慢慢变成“课堂纸令”——无人遵从的一纸空文了。
如果一位老师的课堂指令“要求明确、时限清楚、落实到位”,那么这种老师所主持的课堂(主持课而不是上课,上课有上讲台居高临下的感觉)就一定是师生配合默契的课堂。
在这种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活动一定是活跃的,因此就可以算是真正活跃的课堂。
第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资源的课就是好课--智慧。
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一定具有我所提倡的“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的思维。
也就是说,他一定会把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于课堂之内,寄托于学生身上。
利用这一课堂第一资源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学科小先生、建立灵活的学习小组(不要长期固化)、让学习小组长帮助教师进行学习管理,让学科小先生协助教师进行因材施教。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课堂教学应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这是评价一节好课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或者说是主要途径,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要通过每一节课,使师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日积月累,做到教学相长。
二、学生学习积极主动。
这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核心看点。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要创设有利于教学的环境,开发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课程资源,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教学过程预设周密,生成度高。
这是评价一节好课的关键看点。
没有预设是杂乱无章的课,没有生成是不成功的课,二者不可偏废。
课堂教学不能是“满堂灌”,也不能是“满堂问”。
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要导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上。
对学生的学习要适时点拨,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教学效果要好。
这是评价一节好课的落脚点。
教学效果不好,或者说质量不高,就不能评为是一节好课。
要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最核心的,或者说最重要的是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好、质量高,是指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效果和质量,而不是其他。
为此,评价一节课,要十分关注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性(针对性),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实效性),要看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程度。
五、教学要有特色,有创新。
关于这一点不是每位教师或每一节课都能做到的,但是应大力提倡的。
这就需要看教师的基本功,看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水平了。
教师的专业成长应从这方面去努力。
每一位名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这是毋庸讳言的。
另外,除了上述五方面外,一堂好课离不开教师的激情。
课堂的活力与教师的热情和激情是分不开的,一场精彩的演讲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演讲者饱满的激情和幽默诙谐的语言,感染了听众,都说老师是演员,能够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演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热情能够让学生也充满热情,让课堂成为了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课堂,用教师的激情感染他们,而不是让学生的状态影响我们,我觉得这样的课也应是一堂好课的标准。
论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论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一般有以下几个:
一是教师的技术。
教师的说话、讲解要清楚易懂,教授的知识要熟练、准确,能让学生对所学东西有一定的掌握;
二是课堂的活动安排。
教师应按照课堂的教学大纲安排好每一节课的
内容,不要让学生感到听课敷衍了事;
三是课堂的气氛。
要营造一个活跃、积极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发
表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完成作业;
四是课堂的设计。
要加入更多富有思维激发力的活动,让学生更有趣
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节好课的标准

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观点一: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观点二:个人认为一堂好课应该具备以下标准:1、是否有连贯。
一堂好课看的往往是这节课各个环节是否具备“起承转合”,是否连贯。
即: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
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的精雕细琢和耐人寻味。
2、是否有生成。
一个有魅力的老师要善于把握课堂,及时生成。
也就是说好课不应该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教师与学生有互动的过程,能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
3、是否有效率。
一堂好课必须是注重学生时间投入和效果产出的关系,即效率问题。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教了这些之后学生会有怎样的收获、取得怎样的效率。
一堂好课不仅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最大程度的发展,还应该使学生能够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广泛而深刻的认识。
4、是否有新意。
课堂否有新意,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教师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听课的人看出新意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对学生来说,同一个内容只会在课堂上学习一次。
教师的“新意”应是绝对新意,而不是相对新意,即不是相对于已经在别的班上过的同一内容的课要有新意,而是相对学生以前的学习经历要有新意。
一堂好课总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前教学中未有过的一处或几处闪亮点,使整堂课迸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5、是否有瑕疵。
“好课”不必面面俱到,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课前多做准备工作1、备学生。
上公开课有时候是自己的学生,有时候是别人的学生。
若是自己的学生,很多时候能够沉着应对。
因为学生的情况都很了解,提的问题会很有针对性,学生能应答自如,课堂气氛当然就好一些。
但要上好一堂公开课,也还得好好备学生,让学生在公开场合得到锻炼;当然若是别人的学生,就更应该事先了解一些他们的情况。
如他们的成绩分布,班干部名单等,同时多鼓励他们别怯场,利用有限的时间和他们融洽关系,走近他们,最好让他们喜欢上你这个陌生老师,这样他们才会最大限度地配合你,让你上课时候能得心应手。
2、备教材。
这是上课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若对所较内容不熟悉,把握不了重难点,上课时候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上课前要非常了解自己要讲什么,不讲什么。
内容不宜过多,要明了清楚。
让学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而不是所谓的走过场。
同时要结合所教知识与前面旧知识的联系,从而能从复习中从容过渡,让新知识的引入自然而生动。
不让自己的公开课变成“耍猴戏”。
3、备课件。
很多老师平时上课很好,但一上公开课就不知所措了,因为课件不熟悉,以为课件是现成的东西,没花时间好好研究怎么用,上下衔接不自然;另外,因是别人制的课件,使用起来很别扭,导致上课时候心慌意乱,自然就上不好课了。
二、做好新课的导入1、新课的导入要有新意。
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端,对后面的过程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
一节公开课开始的部分很重要。
因为来听课的人或评委也许是第一次听你的课,他们要是听见耳目一新的导入,会对上课人产生良好印象,因为第一印象会先入为主。
2、新课的导入要自然,简洁而又生动。
导入是很简短的一个过程,但却很有讲究,它要把复习旧课和新课联系起来,同时也得与即将上的新课衔接。
所以要求上课的老师要多多研究,找到最适宜的导入材料,让复习轻松过渡到新课。
三、扬优避短,采取多种方式上好新课1、纯朴、谦逊、高雅的形象是上课成功的第一前提。
当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人们就会在脑海里产生第一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节好课的标准》精选阅读(一):一节好课的标准顾明远教授认为世上有四种老师:深入浅出(轻负高效)型、深入深出(重负高效)型、浅入浅出(轻负低效)型、浅入深出(重负低效)型,深入浅出型的课是好课。
崔允灏教授认为好课的标准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德国体育教学专家海克尔教授:评价体育课的两条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
叶澜教授:一堂好课的标准⑴有好处的课扎实的课;⑵有效率的课充实的课;⑶有生成性的课丰实的课;⑷常态下的课平实的课;⑸有待完善的课真实的课。
杨佐胡老师认为: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一、是学生的参与状态;二、是学生的交流状态;三、是学生的达成状态。
评价一堂好课就应是取得了对单位时刻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思考的结果。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聂海清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就粗不宜细。
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应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好课的标准,即教师的教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主动用心。
课堂体现出善于启发、主动用心,就是好课。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毓珣写道:师本是一堂好课研究的错误基点,生本才是一堂好课研究的正确基点。
一堂好课务必注意从掌握、学习、应用与创造四个层面进行综合思考。
基于新课改背景,一堂好课应从学生发展度这一总标准与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需要、兴趣、应用、氛围与满意等分标准方面加以决定。
师本抑或生本:一堂好课研究的两个基点。
师本,即以教师为本,是一种以评价教师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
生本: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阐释,生本即以学生为本,是一种以评价学生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
以生本为一堂好课研究基点的研究强调的学生发展,是指每位学生在一堂课中身心各方面发生的正向变化的过程。
在那里正向变化是指直接指向教育终极目的的变化。
具体分析,学生发展包括:一是独立发展,二是主动发展,三是差异发展,四是全面发展,五是创造发展,六是持续发展。
一堂好课研究的双重视角:(一)层面:决定一堂课的优劣不能单纯从一个层面去进行,而就应从以下四个层面去综合思考:一是掌握层面,二是学习层面,三是应用层面,四是创造层面。
(二)标准:1。
总标准。
一堂好课的总标准属于终结性评价。
它以一堂课的结果为评价客体,是对一堂课价值的总决定。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只有达成较高的学生发展度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用表达公式为:学生发展度=(新增发展水平+已有发展水平)/已有发展水平其结果有三:第一种结果,是学生发展度<1,则学生发展为负发展。
这一结果说明这堂课对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没有起到促进作用或好作用,而且起到了负作用或逆反作用。
这堂课属于坏课,与其上还不如不上。
第二种结果,是学生发展度>1,则学生发展为正发展。
这一结果说明这堂课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或好作用。
其中,数值越大说明学生发展度越高,这堂课越是好课。
这样的课越多越好。
第三种结果,是学生发展度=1,则学生发展为零发展。
这一结果说明这堂课对学生的发展既没有起到促进作用或好作用,也没有起到负作用或逆反作用。
这堂课也属于坏课,虽然它没有起到负作用或逆反作用,但是却无形中浪费了教育资源、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刻等。
2。
分标准一堂好课的分标准属于过程性评价。
它以一堂课学生方方面面的表现作为评价客体。
在新课改背景下,一堂好课的分标准包括:一是注意状况,二是感知状况,三是记忆状况,四是思维状况,五是需要状况,六是兴趣状况,七是应用状况,八是氛围状况,九是满意状况。
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对孩子发展有价值的课能够称为好课。
那么如何体现呢?一是这种价值要体此刻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从设计活动目标到中间过程都需要体现价值。
二是体此刻科学地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上。
三是体现低高结构的活动合理平衡安排。
一节课的质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有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教师方面: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学生方面:一堂好课务必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个性。
高志强老师写道:教学评价的焦点,学生状态。
观察学生状态主要有以下五个维度:1、学生的参与状态。
2、学生的思维状态。
3、学生的情绪状态。
4、学生的渴望状态。
5、良好的人际关联。
学生状态的调控: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也有如下五个观察的维度。
1、教师的组织潜质。
2、注意中心。
3、教学机智。
4、教学态度。
5、教学境界。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轩辕中学高建林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判。
一.好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是前提。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的关键。
三、一节好课要重视活动,贴近生活。
四、一节好课要重视情感交流,要闪耀艺术火花,要妙趣横生。
湖北沙市大赛巷小学熊瑛认为:一堂课要算得上优秀,至少就应从以下几方面:一、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有充分的体现;二、要能体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要能调动学生的激情,贴合学生学习的兴趣;三、要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能调动学生用心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课堂中学到他们该学的东西;四、课堂要真实,不能有任何一点虚假。
也有人认为一节好课就应具有如下特点:就应是实惠课;就应是科学课;就应是特色课;就应是创新课。
付凤萍写道:一堂好课就应能够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从教学目标上看,我觉得一堂好课就应是知识与潜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从教学过程来看,我觉得一堂好课就应能处理好三个关联,即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关联、理论观点的教学和学生逻辑思维潜质培养的关联,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联,实现三个相互统一。
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联上来看,就应是多媒体资源充分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华丽。
从教学效果上看,要在恰当的时候留下空白,不必须把全部答案固定地交给学生,抹煞学生的个性和发挥余地。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来看,应正确处理好课本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关联。
某网友写道:1.一堂好课,首先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2.一堂好课,就应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
3.一堂好课,就应有个性化色彩,不就应是标准件。
4.一堂好课,就应是网络中的一个点,而不是直线中的一个点。
5.一堂好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
数学教学专家邱学华归纳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是三个字:(1)趣、(2)实、(3)活。
语文特级教师袁浩归纳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四个字:(1)新、(2)实、(3)活、(4)乐。
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了三个层面六个度的新课堂评价标准。
第一个层面是教师层面,包括亲和度和整合度。
第二层面是学生层面,包括参与度和练习度。
第三个层面是师生互动的层面,包括自由度和拓展度。
特级教师靳家彦提出好课的十条标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生为本,流程科学,注重内化,体现沟通,启迪创造,媒体得当,讲究实效,多元评价。
郑金洲教授将好课的标准概括为十个化: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主动化、师生互动的有效化、学科教学的整合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资料的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教学对象的个别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巢宗祺教授提出好课务必具备四点:一、这节课本身有好处;二、这节课有效、真实;三、师生情绪饱满;四、师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现。
《中国教师报》载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小学教师文认为:一节好课,首先就应是学生难忘的课。
一节好课,就应是学生富有激情的课。
一节好课,就应是实现了有效互动的课。
刘良华教授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三点:1。
有效。
2。
开心。
3。
主动。
刘良华教师后又认为,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解惑。
韩愈的传道在那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那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那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
一些教师的观点:邓健林: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成功体验会快乐。
学生对自己动手的事更感到有意思。
在学习中自己被尊重会更快乐。
在适当的竞争中会更极积。
特长被展示会快乐。
与生活更紧密的东西更有吸引力。
做个有风格的老师就有好课!林仕彬:我所认为的简单要素至少包括:一、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二、比较丰富有用的课程资源;三、能充分发挥老师的用心性,同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刘淑芳:(1)学生;能吸引学生整堂课都不走神,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也就是说,学生都十分喜爱上这堂课。
(2)教师;教师要自己满意,能和学生产生共鸣、互动。
(3)教材;能让学生明白透教材,并能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决解问题。
海边风:一堂好课不是卖弄教师才能的课,不是按预定教案按步就班实施的课,不是一顺到底的课,不是热热闹闹缺乏思维的课。
吴军:教者愉快,有成就感!学者快乐,有所进步!到达教学相长的境界!吴肖春:我认为一堂好课,首先要做到没有知识性的错误。
一堂课中如果老师对知识传授出现了错误那就无法评为好课。
二是要完成教学任务。
三是课堂结构设计基本合理,教学思路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是教法适当,学生易学易懂,乐于理解。
五是学生的思想、潜质得到培养。
钟丽梅:能与时俱进的能够说是一堂好课。
郭承江:一堂好课,首先就应是能让学生动起来。
一堂好课,还就应是能让学生静起来。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学生在这堂课上真正学到了多少,这堂课是否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潜质,教师是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冯俊:一堂好课确实是既复杂又简单。
姜彬:本来备好的资料又偶然地插入精彩片断,本来想到的学生已明了又突然地提出了值得思考的疑问,本来已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又有了需要课外实践探索的延伸。
我认为是好课。
红杉:我归纳了几条:课堂体现了教与学的生命历程;构建了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生态;教学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学习过程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知识、技能、情感的建构过程;教学过程注意学生的认知前提基础、情感准备状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主要体此刻教学流程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与知识、技能、情感的内化和巩固;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批判,勇于求异创新。
陈鹏程:熟读精思领先,导弗牵①,朴实自然以简能驭繁。
不肢解②,莫频问,留空间③,愤启悱发④举一能反三。
王文辉:好课看什么?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
1、要有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整合。
2、在教学中凸现语文本体,激发兴趣,营造氛围、爱学、人人实践,培养潜质,真学;习得(发现)方法,并成习惯,学会学习;人人在课上有所得。
3、教学上要有创新,有亮点。
4训练密度大,教学效果好。
有人认为没有不好的因素的课就是好课。
以下三类课不是好课:中看不中用的课不算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