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问题

作者:王燕

来源:《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年第02期

摘要从历史的观点和国内实际出发,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目前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1 前言

在中国图书馆实践中,文献资源共享活动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随着现代计算机通讯、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图书馆开始发生巨大的变革。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导致了图书馆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早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着重于印本资源的建设和使用,随着数字资源的指数级增长,数字图书馆成为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数字图书馆”早在1990年就已提出,但目前其概念尚无统一界定,取得共识的是数字图书馆应包括四个方面:科学的管理体系、数字资源的发布与服务、数字资源的制作、数字资源的存贮[1]。

随着数字图书馆概念的出现,数字图书馆联盟这几个字眼也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简单说来,数字图书馆联盟就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由信息技术与网络来联合不同地域、不同结构的数字图书馆,促进各成员馆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联合建设、存取与利用的数字图书馆组织协调机构。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数

字图书馆联盟成立的初衷,也是联盟一直努力的核心[2]。

2 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我国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但经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开发已取得一定进展。近几年来国内影响较大的共建共享项目有: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NSTL)、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等。

这些项目大多始于上个世纪末或本世纪初,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建设起来的。它们在联合目录、资源建设、馆际互借、电子资源的联合采购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并通过各自的门户进行集成资源和服务,为各自的服务群体开展服务。

此外,国内还有一些地方级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如上海市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J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项目(BALIS)、天津市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TALIS)等。这些数字图书馆工程进一步为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便捷及必要的保障。同时,商业性数字图书馆也迅速崛起,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数字图书馆以及商业性的文献数据库竞相占领信息市场,如万方数据和清华同方的全文期刊数据库等,形成了十分激烈的竞争局面。2000年1月,超星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无纸质依托的数字图书馆,该系统被指定为“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

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已经建立,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以上海市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为代表)、系统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以CALIS为代表),以及其他共享系统都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联合目录工作在共建共享方面的成果尤其突出,已成为绝大多数图书馆的基础性业务工作。但是,这并不代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就没有问题了,要使未来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继续顺利高效地发展,正确处理当前共建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3.1 观念问题

在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重共建轻共享的问题。当然建是前提,是基础,但学术研究讨论时,总是谈如何建,很少提到如何享,实际共建过程中也很少考虑如何共享的问题。也有一些图书馆只希望信息资源共享,而不愿意共建。

我国图书馆分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等几个系统,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缺乏一个整体的领导,专业性质相同又同属一个部门或行业领导的图书馆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条条”和“块块”。现在每个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都有图书馆,一方面钱少,一方面却又过于分散,使得深层次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难以深入开展。

有些馆参加共建,却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共享。如CALIS高校专题特色库项目中,个别成员馆特色库本地系统不对校外开放,从而导致投资近百万的特色库项目只能“孤芳自赏”。而有的项目要求不参与共建的不能共享,有些共享是需要付费的,有些项目参建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体现等,都是导致各单位对共享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共享就意味着免费,但是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必然要有资金的支持。

以CALIS另一项目为例,CALIS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购买了西文期刊目次,内含2万余种外文期刊目次,仅就这些目次数据而言,对读者的用处并不大,因为即使找到了一篇有用的文章,也不知到何处去借,更不用说有一条既快又便宜的途径得到该文章了。为此,CALIS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主要成员馆的外文期刊订购单,为这些目次加入了馆藏信息,在目次揭示系统中挂上了CALIS馆际互借系统,这样读者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获取文献。访问期刊目次需要由单位按年缴纳,较低费用;读者通过馆际互借获取文献,需支付一定费用。当然,馆际互借平台也是CALIS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成员馆的。一个系统或一种服务要有生命力,必然需要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持,而CALIS作为一个国家项目,经费大多用于基础建设,因此大量的系统升级维护、数据处理等后台工作只能向共享成员馆收取一定费用,以维持良性循环的运营环境。因此,共享意味着免费的午餐这个观念要纠正。

3.2 条块分割、缺乏横向联系的管理体制

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不少图书情报机构在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上还沿袭着传统模式,“条块分割、块块封锁”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完备体系[3]。各部委是一种纵向体制,各省则是一个横向体制,虽然中间有很多地方是交叉的,但要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仍然很困难。业务体系和财务体系均是分隔和独立的,长此以往,各馆就形成了自己的标准,最终结果就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学图书馆,由于馆藏特征、读者对象、业务范围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带来一些困难,同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但他们的文献资源、技术设备、专业人员各具特色,如开展协作则互补性很强,可使共建共享的文献信息资源的覆盖面更大,服务对象更广,服务方式更多样。

在体制问题不可能短时间改变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建设一个跨系统的图书馆网络,国家图书馆、NSTL、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CALIS等机构在近几年的合作比较紧密,为图书馆界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3.3 图书馆员的素质问题

人才是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成功之本。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决定着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迫近,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和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馆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要求,对图书馆工作的现代化、自动化不能胜任,滞缓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