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纹样
中国历代传统纹样图谱,太好看了,都是经典,涨知识了
中国历代传统纹样图谱,太好看了,都是经典,涨知识了中国传统图案指的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中国传统图案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团,已有6000-7000年的历史,可分为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民间和民宿图案、少数民族图案。
中国传统图案的思想内容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古代社会经济、政治、道德伦理的反映。
原始社会彩陶图案的人面鱼纹、双体鱼纹就寓意生活富贵种族繁衍。
商周时期,以夸张的张目巨口、狞厉威严的兽面纹象征着奴隶主阶级的权威。
在形式上采用器形中轴线、两旁对称的方式,表现出雄伟、稳重、庄严的艺术效果。
战国时期,青铜图案常以活泼优美的几何形与动物变形穿插组合,并采用耕耘、狩猎、宴飨、比射、杂戏、乐舞、车马等图案风格写实,形象概括、姿态生动。
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的人们追求安定的生活,宣扬修生科院轮回转世的佛道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清瘦俏长、柔美宁静的图案形式和超凡脱俗的佛教题材,便成为南北朝图案风格的主调。
隋唐政治安定,物质生活充裕,象征人间温暖幸福的图案题材,如繁花茂叶的卷草,安详温驯的瑞兽,嘴衔花枝瑞草、缨珞珠宝、同心结带的珍禽,综合各种花卉特征的宝相花以及象征丰收的瑞花等,造型丰满,线条饱满圆润、色彩富丽,反映出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宋代,封建主追求靡丽的生活享受,图案以工致细腻的写实风格为主。
元代,蒙古族刚劲粗犷的装饰风格和大量用金的审美嗜好改变了南宋图案的柔丽之风。
明清时期,不少图案在吸收前代装饰传统的基础上,造型已趋于程式化,在思想内容方面则把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生活理想与图案形象结合起来,表现一定的含义,即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称为吉祥图案。
怎么样,各朝各代的花纹是不是都各具特色,含有浓浓的中国味,真是好看极了!。
唐代-纹饰-纹样-特点-介绍
图(10.2)金银器上的宝相花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 唐代典型植物纹样的种类
1、宝相花
图(10.3)唐纺织品上的宝相花纹
图(10.4)唐织锦上的宝相花
图(10.5)唐织锦上的宝相花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唐代典型植物纹样的种类
1、宝相花
宝相花可称得上是中国与西方意匠的经典之作,是唐代花齐纹样的代表之一,花丼纹 样中的佼佼者之一。它在雍容广阔的唐朝气派的背景下产生,拥有汉朝铜镜中适合造 型的严谨,而且还拥有中国古老的神蒂纹样中花形的某些特征,还拥有来自罗马繁复 的风格特征。总体来说唐代的宝相花遵循着“十”字基准圆形福射这一结构规律,但 此花在唐朝一代千变万化,絢丽多彩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花中多留有空地, 纹样较为简洁大方、衡称、形象秀丽活拨。布局结构严谨细腻,布局与空间保持规整、 等量的状态,稳定中又可见流动。构图均衡而稳定,所以显得细密精致、井然有序。
图(10.6)
图(10.7)
图(10.8)
十、唐代纹饰特点 • 纹饰
大唐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容纳诸多异域风采,与外来文化相互 吸收、融化、调和并趋于一体化,当时的艺术家们也喜欢表现外来 题材还有外国的神和圣者,并吸收着他们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创作风 格与手法。唐代的图案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因其 水平之高,与同时代的唐诗、书法绘画具有同等的历史地位。
云纹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 唐代玉饰的装饰纹样
(3)兽面纹:是古代器物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 其结构随时代、地域不同而略有变化。目前,明 确的唐代兽面纹玉器尚未见确定,仅见西安何家 村唐代窖藏器物中有一对玉锡,玉揭开口处嵌有 相对的金兽面。这对玉锡向我们提供了唐代兽面 纹的典型样式,其兽面形状介于汉代兽面与宋代 仿古兽面样式之间,整体呈祀形,阔嘴,有排牙, 如意形鼻,重眉,眉上有较长的阴线纹。这一兽 面纹样式也可在识别唐代玉雕动物时参考。
隋唐纹样
唐代玉饰纹样
1龙纹,龙形一般头细长,上颚长尖,端部略翘,龙身似蛇身但较短。2云纹, 用来表现云朵的花纹,在唐代刻碑,金银器,玉器上频繁出现。3兽面纹,目 前仅有一对唐朝金兽面玉锡被发现带有唐朝经典兽面样式
铜镜纹饰
双鸾衔绶葵花镜 双鸾衔绶(寿)带,故有献寿的意义。
狻suan猊葡萄纹铜镜
吉祥图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图案大约起始于商周,而 真正发育却是在唐朝时期,唐朝时期牡丹盛行,因此在服饰中的牡丹图案 寓意雍容华贵,象征‘大富大贵’;龙凤图案则象征‘富贵’,‘吉祥’, ‘幸福’;寿字,松鹤形,寓意‘延年益寿’;五只蝙蝠围绕寿字,则表 示‘五福捧寿’等
纹样分类
隋唐朝流行的图案纹样可分为:联珠 纹,宝相花纹,团窠纹,卷草纹,主 要表现在唐朝金银器,唐锦,瓷器及 建筑装饰等。 构图:散点式,对称式,连珠式,成 双成对的动植物构图
联珠纹,又称连珠纹,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已有之,盛行
于唐代。图案的形式是在大圈中装饰圆点环状圆点串珠,圈内原点对称或单个的纹样。 这种图案较明显的受波斯装饰艺术的影响,是传统图案吸收外来文化艺术营养的结果。
唐三彩 唐三彩,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 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 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 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
唐三彩. 马
马的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 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 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我 们现在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 不大相同,马的臀部比较肥, 颈部比较宽。唐马的造型特 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 中带动,你们看到这是一匹 静立的马。但是它通过马的 眼部的刻画,马的眼部是刻 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 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 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 动静一样,它通过这样的细 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 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
探析联珠纹在隋唐时期的发展
探析联珠纹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作者:孙成豪来源:《丝路视野》2019年第18期摘要:联珠纹又叫作“毯路纹”,是中国古代织锦的装饰纹样,隋唐时期曾盛行的丝织纹样中的一种。
联珠纹源于中亚地区的萨珊王朝,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经粟特人传入中国,为中国装饰纹样带来了一种新的图案组织模式。
由于隋唐时期南北统一,国力强盛,全面对外开放,中外文化交流十分繁荣,因此联珠纹在中国得以传承,并与中国文化融合加以创新,成为唐代最流行、最普遍的织锦装饰纹样。
关键词:联珠纹隋唐时期起源流变装饰纹样一、联珠纹的样式、起源以及传入(一)联珠纹的图案样式联珠纹这一图案样式是由联珠圈和圈内的主题图案组成的。
联珠圈就是在适合的图案纹样的周边饰以一圈连续的大小相等的圆珠,如同联珠,所以取名联珠圈。
联珠纹样中间的主纹图形一般有两种组成形式:一是形象简单的、内置基本没有辅助的单独纹样;二是布局都以二、四、六偶数出现的,或扭转对称,或左右分布对称,给人以庄重、稳定的美感的对称形图案。
联珠纹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着强烈的中亚文化特色。
(二)联珠纹的起源丝织纹样中的联珠纹起源于波斯的萨珊王朝。
“联珠纹在波斯最早出现在银币和王室巨石浮雕上。
波斯的银币随着丝绸之路的传播流入中国,萨珊王朝时期的货币风格独特,很容易辨认。
”比如沙卜尔二世时期的银币上,银币的周围有一圈联珠圈,里面是一个半身像。
这种具有联珠纹的银币在萨珊王朝时期被大量的铸造,它们自成体系。
(三)联珠纹的传入联珠纹于5—7世纪经栗特人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
隋唐时期则普遍应用于织锦上,成为唐锦中数量最多、最具时代特色的纹饰之一。
二、联珠纹在隋唐时期的发展流变(一)联珠圈的变化联珠圈从最初的单层联珠圈,变化为两层联珠圈甚至多层联珠圈。
双层联珠结构的变化更加灵动,也给人厚重、饱满的感觉。
有的在双层联珠中间有线圈分割,让纹路更加清晰,精密的圆珠紧挨着连成线,并且前后对称。
隋唐工艺美术(染织)
散花:是指没有固定 规则的各式花锦
晕间:织锦中最华丽 的一种图案 ,用多 种色彩相间排列,构 成斑斓复杂的条纹, 有的颜色多达八九种。
பைடு நூலகம் 展示一班
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花纹,其印花所成 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
绞缬 又称扎染,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
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它依据一定的花纹 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 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 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 效果。
团窠( kē )纹:唐代流行的另一种花卉纹样。 以一种或几种花卉,采用对称或平衡形式,组合 成近似圆形的单独纹样,大量用在丝织服装布料 上。
对称纹:一般是用动物组 成左右对称的格式,这也 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花纹。 也有使用人物题材的,比 如骑士,狩猎,饮酒等等 图案。
窦师伦,创制了不少丝绸 花式,其中有对雉、斗羊、 翔凤、游麟等花样,窦师 伦受封为“陵阳公”,人 们就把那些花样称为“陵 阳公样”。
唐代宣州制造的红线毯最为出名?唐代染织技术夹缬xie绞缬蜡缬夹缬用二木版雕刻同样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花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
染织工艺
隋代的染织 ①四川 蜀锦 ②豫章“鸡鸣布” ③高昌地区的纺织品
唐代的染织 丝织
绢:平织的,古代的原称为“练”。平织的绢没有织出的 花纹,只可以用染色的方法进行装饰。
绫:单色的斜纹织。斜纹织的组织变化很多,因为经纬浮 沉的斜纹配列的变化很多,并且可以随时改换斜纹的组织 以产生花纹,这种织出花纹的方法称为“提花”。
锦:多色的多重织,质地厚重。唐代的锦在技术上有经 锦和纬锦的区别。纬锦是利用多重多色纬线织出花纹, 织机比较复杂,但操作方便,有可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复 的花纹及宽幅的织物。唐代的多色彩的锦有极为富丽的 效果。
隋唐宝相花纹样及其演变
得 /、 瞎 士 J盂
广泛传播而形成的 ,这种 以莲花为基调的图形应形 成 于北齐 , 年代大约在公元 1 6世纪。试举几例 :
例一 : 太原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网
纪
娄睿墓位于太原 市西南郊 的王郭村 ,以其二百
李 景 由下 葬 于 玄宗 开 元 二 十 六 年 ( 7 3 8 年 ) 生
,
与 宝 相 花 标 准 图 形 十分 贴 近 我 们 认 为 它 应 该 是 宝
然是不 断将美的理念融入 到花 形 的基本 要素之 中 ,
从而使这种装饰图案 达到一种意象升腾 、美仑美奂
的境界 。 经过对宝相花纹样 系列梳理和相互 比对 ,我们
宝相花 一词在 考古报 刊上 已有数 十年使 用 历 史, 一些 发掘简报 经常 将墓志 纹样 、 金银 器纹样 定 名为宝相花 。它们 的界定往往各有 标准 , 的将 雍 有
在隋唐考古学研究 日趋深化 的今 天 , 宝相花 纹
纹 , 图案活泼而富于变化 。 使
5花心写实更接近牡丹花 、 . 石榴花 , 力求艳丽而
蕴 涵深远 。
以上五点 , 对于盛唐 时期 的宝相花来说 , 应该是
界定清 晰, 认知没有 太大争议 的。
宝相花纹样 的演变轨迹
样的排 比研究 已逐渐引起学界专 家的普遍关 注 , 但
容华 贵 、圣洁 高雅 的莲花形装 饰 图案统 称为宝 相 花 ; 的将 一些有 特色 的莲花 称为 宝相莲 花 、 相 有 宝
初步认为宝相花纹样 经过形成时期 、鼎盛时期 和衰 变 时期三个阶段。
1 . 形成时期 从历史背景上观察 ,宝相花纹样是 随着佛教 的
(完整word版)中国传统纹样在各个时代的特征
1。
在夏商西周的基础变化上,更加程式化和抽象化。
这一时期的纹样由最初的祭司和礼器作用转向实用,摒弃了前代的怪兽纹,由原来的以鸟兽纹,几何纹为主转向了以表现现实生活的纹样为主。
2.由商代的“祭”和周代的“礼”渐渐转向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越来越多。
如宴饮、狩猎、舞乐、攻战等.3.流行纹样。
主要有:蟠螭纹、蟠虺纹、攻战纹、渔猎纹、小几何纹饰中的锦勾连纹、锦塔形纹等等。
四.秦汉时代的纹样特征该时期的纹样多构图紧凑,既写实又夸张,注重气势的描绘,纹样质朴但具有动感.汉代的纹样风格细腻、色彩丰富,常用数个动物合体穿插、盘叠,或植物体共生,构成了龙飞凤舞的形式美。
代表纹样。
龙凤纹、流云纹、各种动物纹及四神纹、铭文、几何纹、汉锦茱萸纹。
五.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纹样特征这一时期的纹样种类与前代答题相同,但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变化。
圆形或方形对称图形中填充动物或植物的纹样图案十分普遍。
传统纹样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较深,纹样的题材很多,内容大都与佛经有关。
代表纹。
狮子纹、忍冬纹、八宝纹、莲花纹、玉鸟纹、鹿纹、飞天纹及禽兽、经络、树纹等。
六.隋唐时代的纹样特征隋唐时代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发展。
图案纹样前代亦有大的发展,花鸟题材不断增多。
隋代岁采用朵花,卷叶纹样,并将之巧妙地穿插,交替排列,组成不通图案。
唐代纹样整体造型体现出丰满圆润、奔放流畅的风格特点,以生活类居多,并且花卉纹样取代了动物纹样的主流地位.1.丰富多样的装饰题材(一)在瓷器方面。
其装饰纹样有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之分,手法多采用印花等。
(二)在染织和丝织方面.色彩斑斓,纹饰多样,明快大方,别具一格。
花鸟、联珠团花和缠枝www。
纹样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两汉以来的装饰传统。
多以羊、马及龙、凤为题,纹饰设计,新颖别致一富有生气.(三)在佛教植物装饰纹样方面。
(卷草纹):卷草纹又称蔓草纹,它吸收了宝相花和缠枝花的特点,因其卷曲状的花草纹样而得名,是传统装饰纹样之(宝相纹):宝相花本为佛教中的一种代表性装饰纹样,佛教中用“宝相庄严”一词称谓佛相,因此得名宝相花。
隋唐五代服饰
• 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 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 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 卷五十之“众缬”:“今谓 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 如此方蜡点缬也。”“缬” 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 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 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 重大进步。
二、唐绫宋缂新品纷呈
隋唐的纺织物有丝、麻、棉等,但 仍以丝织品为衣料的主体。隋代的丝织品 存储于洛阳的数量之多,到隋代亡国十多 年后,丝织品都没用完,而唐代的丝织品 每年更是以千万匹计。这些丝织品中有各 地的精品,如剑南、河北的绫罗;江南的 纱;常州的绸;润州的绫;益州的锦。
唐代的革带不用带钩,而用带扣板扣结。带上装有带 銙,这是一种方形饰片,依官职品阶不同饰片质地有所区 别。例如,二品官以上用金銙,六品官以上用犀銙,九品 官以上用银銙。
男子官服,在单衣内襟领上衬半圆形的硬衬
“雍领”。戎服五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下绯与绿色、 小吏青色、士卒黄色、商贩皂色。隋文帝赐大臣束 九环金带,官员称“以腰保领”,表示对皇帝的拥 戴。隋炀帝所定皇后服制有袆衣、朝衣、青服、朱 服。大业间(公元605年至617年)宫人流行穿半臂 (即短袖衣套在长袖衣的外面),下着十二破裙, 又名“仙裙”(为一种大下摆的长裙)。民间妇女 穿青裙。妇女外出戴幂罗,把面部罩住。这类打扮, 都吸收融合了南北朝时期胡服的艺术特色在内,对 唐代女服有很大影响。隋代官员穿南北朝裤褶服可 以从驾,唐初也可穿朱衣、大口裤入朝,但到贞元 十五年(公元674年)因裤褶非古礼而被禁止。
文武官员
唐代官员平时穿的服装圆领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细 麻布制成,领、袖、襟加缘边,在衫的下摆近膝盖处加一 道横襕,故又称“襕衫”。据说,这道横襕是唐代中书令 马周建议加上的,以示不忘上衣下裳的组制。武则天时流 行一种新式服装,即在不同职别官员的袍上绣有不同的图 案。文官袍上绣有飞禽,颇具文雅气质,武官袍上绣走兽, 呈现勇猛气魄。
隋唐纹样
卷草纹纹样
同心结是用绳或带编成连环回纹的结,亦同心扣、同心带,象征坚贞 的爱情。南朝梁武帝《有所思》:“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同心结 多用于表示夫妻恩爱,故又名双结、合欢结。古代有的地区,端午节用五 彩丝线系于臂上,称为同心结;民间在结婚时,新郎新娘用丝带相连,表 示夫妻连接,成为新人。同心结是编结艺术中的主要花结,一般都以一点 为中心,连接展开。在唐代纹样中,流苏、绶带常以同心结为主体,多见 于铜镜、织棉、石刻等工艺品装饰中。
八卦十二生肖璎珞流苏绶带结连珠纹宝相花牡丹纹流行纹样卷草纹海兽葡萄纹鸟衔绶带流行纹样鸟踏花枝陵阳公样云龙纹龙鱼纹舞凤纹卷草纹系一种呈波浪状形态向左右或上下延伸的一种花草纹盛行于唐代以后各代亦常用之作为一种边饰
目录
隋唐时期纹样种类
流行纹样分析
典型纹样分析
特色纹样分析
隋唐时期纹样的审美观
• • • • • • • • • •
样题材的变化,也反映了装饰意义的转变。在生活中,以人为
本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发展了审美主体需要的审美对象。
似由动物纹或云气纹演变而来。魏晋南北朝为忍冬纹,可见明确的枝蔓和 叶片,见于石刻及当时各种工艺装饰中。唐时进一步发展,成为唐代的特 色纹样,日人称“唐草”,以其盛行唐代而取名。唐代卷草纹多见于石刻 和砖刻,枝条波状卷曲,有较多的弧形,活泼流畅,形式优美。如从纹样
的演变来分,汉代可称之为卷云纹,魏晋南北朝称之为忍冬纹,唐代称之
植物类:牡丹、莲荷、卷草、宝相、葡萄、梅、芝草、小簇花、折枝花、花树 动物纹:鸳鸯、绶带、鹦鹉、鹊、雁、水凫、鹤、稚、鸡、象、虎、狮、犀、熊、猴、鹿、兔、海 马、狐狸、牛、羊、猪、鱼、龟、蜂、蝶 神异纹:龙、凤、仙人、天马、天鹿、鱼龙 文字:卍字、贵字、天王 神话传说:嫦娥奔月、飞天、伎月天 历史故事:伯牙弹琴、真子飞霜、钟馗 社会生活:狩猎、马球、胡人、牵驼 几何纹:连珠、点纹、弦纹、棋格、套环、龟背、琐子、双胜、盘绦、波纹、菱形、卍字 其他:八卦、十二生肖、璎珞、流苏、绶带、结
第二章 中国染织纹样史隋唐时期
■中唐时期藻井结构严谨,各种边饰多达十余层,方井 中多置如旋转着的卷瓣莲花,花中出蹲狮,有“优昙 现狮之意“。四角有鹦鹉孔雀和鸽子飞翔歌舞,边饰 中富于立体感的绿色回纹,打破了华盖的平面感。
图7-11、12 中唐藻井敦煌图案
■盛唐时期,藻井中心天井缩小,宝相花为主体,四周 是复杂而生动的“卷草”,外沿有流苏、响铃、垂幔 。它的构成明显地趋向格律化,四方八位,均齐平稳 ,花型丰满,线条流畅,并运用了“叠晕”技法,达 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壮丽的效果。
图7-1、2 敦煌寞高窟
图7-3、4 敦煌彩塑与壁画
敦煌图案的特点
1.敦煌图案分布在藻井、龛楣、服饰、壁画边饰和 地砖等部位,有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景 物图案和人物图案
2.敦煌图案同整个石窟艺术一样,都是朝代的产物 ,不同时代有各朝的特点与风格
3.敦煌图案的造型构成和色彩处理上是中国传统艺 术与西域文化的融合,敦煌图案具有佛教趣味,有极 强的艺术感染力
图7-13 盛唐藻井敦煌图案
■晚唐时期,它的构成明显地趋向格律化,四方八位 ,均齐平稳,花型丰满,线条流畅,达到了前所未有 的辉煌壮丽的效果。
图7-13、14 晚唐藻井敦煌图案
四.敦煌图案的分类 1.边饰图案 边饰图案多见于壁画和窟顶的分界处、不同内容的壁画之间,
以及龛楣、莲座、藻井图案中。有二方连续和自由边饰两种基本 结构
■隋代图案进一步吸取中原汉传统文化艺术与新来 的西亚风格艺术,绘制出崭新图案。内容丰富,变化多 端,形象纤细秀丽,善用巧思独创,颇有争奇斗艳之势 ,很有生气。
■隋代主要是覆斗形顶窟,其图案装饰以窟顶藻井 为代表,其装饰纹样具有鲜明的织物感。佛龛楣饰与边 饰的时代形象个性也很鲜明 。
■隋代藻井,依其方井结构和井中心纹样可分为五 类,即方井套叠藻井、盘茎莲花藻井、飞天莲花藻井、 双龙莲花藻井、大莲花藻井 。
唐朝服饰的常见纹样
唐朝服饰的常见纹样⼤唐⽂化以开放的姿态吸取容纳诸多异域风采,与外来⽂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并趋于⼀体化,当时的艺术家们也喜欢表现外来题材还有外国的神和圣者,并吸收着他们那些与⾃⼰不同的创作风格与⼿法。
唐代的图案艺术达到了⼀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因其⽔平之⾼,与同时代的唐诗、书法绘画具有同等的历史地位。
其时流⾏的图案纹样可以分为:联珠纹、缠枝纹、宝相花纹、团巢纹、⼏何纹等。
这些纹样主要表现于唐锦、⾦银器、陶瓷以及建筑装饰等。
(⼀)联珠团窠纹纹样基本⾻骼为平排连续的圆形组成作⽤性⾻骼,圆周饰联珠作边饰,圆⼼饰鸟或兽纹,圆外的空间饰四向放射的宝相纹。
这种形式受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年⾄640年)的影响。
也可能是当时出⼝贸易适销的花样。
盛⾏于北朝⾄唐代中期。
(⼆)宝相花纹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等⾃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成的装饰花纹。
灵感来⾃⾦属珠宝镶嵌的⼯艺美及多种花的⾃然美。
(三)瑞锦纹由雪花的⾃然形态加⼯成多⾯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四)散点式⼩簇花、⼩朵花取花叶的⾃然形做成对称形⼩簇花,作散点排⽴。
流⾏于盛唐。
(五)穿枝花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
流⾏于唐、宋、明、清。
也称唐草纹。
(六)鸟衔花草纹多为鸾凤、孔雀、⼤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同⼼百结、花枝等,有的作飞翔式,有的作栖⽴式。
(七)狩猎纹作⾃由散列式或联珠团窠式。
(⼋)⼏何纹有龟甲、双距、⽅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
隋唐时期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地部疏朗,常⽤对称构图,⾊彩鲜丽明快。
⾄五代纹样渐趋写实细腻,如孟蜀时成都蜀锦有长安⽵、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胜、狮团、象眼、⼋搭韵、铁梗襄荷等,这些花式名称,宋代继续流⾏,并对明清时期织锦产⽣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些流⾏的纹样图案中,波斯萨珊朝式的那种以联珠缀成的圆圈做为主纹的边缘,圆圈内常填以对马纹、对鸟纹、对鸭纹,也有填以波斯式的猪头纹和⽴鸟纹的纹样图案被称作联珠纹。
5隋唐五代服饰课件解析
35
隋唐五代服饰
36
2)胡帽演化
• 幂褵 →帷帽→胡帽 • 浑脱帽
–初 游牧之家,小牛 上开一孔,去骨肉以皮 充皮→皮馄饨
–唐人 较厚锦缎或乌羊毛制成 帽顶尖
隋唐五代服饰
37
隋唐五代服饰
38
3〕流行
• 《唐书.五行志》:天 宝初 贵族及士民好 为胡服胡帽 妇人则 簪步摇钗,首领窄小
隋唐五代服饰
39
隋唐五代服饰
40
4.五代 女装,窄细合体→秀丽精 巧
• 裙腰→自然腰节位置 • 披帛→窄如飘带 • 秀润妖媚之气→盛唐雍荣丰腴之风 • 缠足
隋唐五代服饰
41
隋唐五代服饰
42
隋唐五代服饰
43
四、军事服装
隋唐五代服饰
44
隋唐五代服饰
45
石刻中的武士
壁画中的古人
隋唐五代服饰
46
五. 纹样
女差异小
隋唐五代服饰
28
隋唐五代服饰
29
隋唐五代服饰
30
隋唐五代服饰
31
2.男装〔仿男装〕
秀美俏丽
见于潇洒英俊之中
• 《新唐书.五行志》“高宗尝内宴,太平公 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
• 《旧唐书.與服志》“咸有著丈夫衣服、靴、 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 开元天宝年间到达高潮
• 《中华古今注》“至天宝年间,士人之妻, 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
–石榴红 –深红、杏黄、绛紫、月
青、草绿 –间色裙
隋唐五代服饰
17
4〕半臂与披帛
隋唐五代服饰
18
• 半臂
–最先宫女用→民间←家规严、不用/中唐后渐 少
【经典】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四个阶段探析
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宝相花纹样是中国植物装修纹样。
植物纹样是中国传统历史装修纹样中的重要篇章 , 几乎贯串于整其中国装修艺术史之中 , 有上千年的历史 , 宝相花纹样更是一种本地纹样交融外来纹样的典型代表。
已有的文件资料对宝相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敦煌壁画、藻井等方面 , 多半议论佛教鼎盛期间的宝相花形态 , 缺乏对其形成过程以及变化的研究。
文章将从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 , 即原始期间到秦汉期间的本地莲花纹样、秦汉期间到魏晋南北朝联合外来宗教文化 , 加入葡萄纹 , 石榴纹等元素形成宝相花雏形、隋唐宝相花纹样正式形成、宋后宝相花纹样的成熟发展 , 以及佛教东传这个时间节点来梳理宝相花的成因以及流变过程。
一、宝相花前身——莲花莲花也是很多世界文明中神圣的代表 , 在古印度被看作是英豪气派的象征 ; 在古埃及 , 人们看到莲花天亮时开放 , 天黑时闭合。
于是埃及人认为太阳是清晨从东方的莲花里出现 , 夜晚太阳消逝在西方的莲花里 ;伊朗的雅利安人则将蓝色的莲花当作“水中之光”来崇敬。
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一 ) 佛教中的莲花莲花在印度佛教中代表了重生、贞洁和不受轮回之苦。
佛教创办以后, 也将莲花作为宗教圣物。
在印度原始佛教中还有以后的藏传佛教中间, 对莲花形象的崇敬都十分显然。
在佛教中有四大莲花 , 分别是代表菩萨慈善心的芬陀利花、代表毒物变为美好事物的拘物头花、代表钵头摩地狱的表钵头摩花和代表威严佛眼的优钵罗花。
莲花也是佛教的八瑞相 (图 1) 之一 , 代表了全部活动的鼎盛期间 , 莲花自己也有旺盛生命的内涵。
在佛教和佛教经文里 , 莲花又被隐喻成神圣的子宫。
其与象征男性的“金刚”联合 , 意味着“空”与“色”的联合 , 也象征佛法和智慧的切合以及大乐与空性的自然生成。
莲花也象征着西方红色阿弥陀佛“莲花部怙主” 。
佛教中一般的莲花意象有四、八、十六、二十四、三十二、六十四、百、千瓣等 ;在手持器物中 , 它一般有红色和粉红色两个颜色 , 花瓣有八个或十六个 ;在其余的意象中 , 它的颜色也有黄色、金黄色、蓝色、黑色或许白色。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二节 染织工艺
隋代: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染织生产,北 方以河北的定州为中心,南方的蜀锦仍很 发达。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胡王”锦是一件代表 性的作品。
套环贵字纹被认为是 隋代丝织物的一种特 殊纹样,表现出很高 的艺术水准。
唐代的染织工艺更加发达,丝麻织遍及全 国。 唐代丝织品主要有绸、缎、绢、绫、罗、 纱、锦等,以织锦最为著名,一般称之为 “唐锦” 唐锦的制作,多采用纬线起花:用二层或 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纹组织, 不仅可以织出复杂的花纹,还能显出华丽 的色彩。
几类。
(一)青瓷
越窑(浙江东北部的绍兴宁波一带)是我国青瓷的重要
的产地。到了晚唐和五代时期,越窑达到繁盛。越窑出产 的青瓷种类颇多,几乎应有尽有。器物制作轻薄,多为素 面。 青瓷特点: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
在晚唐时期越窑还烧制了“秘色瓷”。秘色瓷室晚唐至北 宋中期越窑官监民烧的贡品,精致华美程度自然不必赘述。
唐三彩的制作地点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长安
称西窑,洛阳称东窑。 用途:一是明器,二是作为生活器皿,三是作为 珍贵物品远销海外。 种类:器皿、人物、动物三类
制作方法:轮制法、模制和雕塑,分别制作圆形 器物、不规则器形和人物、动物等,更多的是三 种方法综合运用。 装饰技法:采用涂腊的方法,先用蜡画出花纹, 再挂釉彩烧制,在烧制时有腊处釉色扩散,形成 白色斑纹,这样就形成唐三彩斑驳的独特的艺术 效果。
纹等形式。唐镜的装饰题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多彩,
有海兽葡萄纹、双鸾衔绶纹、花卉纹、花鸟纹、走兽纹、人 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纹、表号纹等(159)。
唐镜的图案骨格大体分五种:1、对称式 2、散
点式 3、单独式 4、旋转式 5、满花式(82)
中国古代服饰纹图案纹样
东周男子服饰还原图
服饰图案的起源
服饰图案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是从商周奴隶社会的装饰纹样传统基础上演化而来,
商周时期的装饰纹样造型,强调夸张和变形,结构以几何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
将图案严紧地适合在几何框架之内,特别夸张动物的头、角、眼、鼻、口、爪等部
位,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轮廓线表现出一种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美学风貌,
(隋)四天王狩纹锦原物
唐草纹
苏州丝绸博物馆复制的唐 代花鸟纹锦
唐代舞女服饰
唐代文官大袖礼服
隋唐襦裙
服饰图案的起源
宋代的服装面料,讲究的以丝织品为主,品种有织锦、花绫、纱、罗、绢、缂丝等。 宋代织锦以成都蜀锦最有名,花纹有组合型几何纹的八搭晕、六搭晕、盘毯等。几何填 花的葵花、簇四金雕,大窠马打毯,雪花毯路、双窠云雁等。器物题材的天下乐(灯笼 锦,是文彦博在成都为谄媚仁宗张贵妃而创制)。人物题材的宜男百花等。穿枝花鸟题 材的真红穿花凤、真红大百花孔雀、青绿瑞草云鹤等。花卉题材的如意牡丹、芙蓉、重 莲、真红樱桃、真红水林檎等。动物题材的狮子、云雁、天马、金鱼、鸂鶒、翔鸾等。 几何纹的龟纹、曲水、回纹、方胜、波纹、柿蒂、枣花等。宋代服饰纹样受画院写生花 鸟画的影响,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
3.圣树纹
4.天王化生纹
5.小几何纹、忍冬纹、小朵花纹
服饰图案的起源
隋唐五代时期除官员按制度穿用规定花色的官服之外,一般生活服装 流行图案花式丰富多彩。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各大类:
(一)联珠团窠纹 (二)宝相花纹 (三)瑞锦纹 (四)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 (五)穿枝花 (六)鸟衔花草纹 (七)狩猎纹式 (八)几何纹
服饰图案的起源
汉代延续战国时期的服饰风格,在图案的追求上更加趋于大气、明快、简 练、多变。
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
蜡缬、灰缬 实物判定:原定蜡缬作品后被判为灰缬。 制作: 蜡缬:用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入染, 最后沸煮去蜡,则成为色底白花的印染品。 灰缬:用碱性的防染剂进行防染,工艺类似 于今天的蓝白印花。使用的是一种防染印花 方法。防染用的豆粉、石灰混合成的糊状物 俗称“灰药”,此糊状物是通过型版而漏印到 坯布上,形成花纹。待布匹浸染晾干后,去 掉“灰药”的部分是白色花纹,其他就是染上 去的颜色。
【袍·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胯衫】
【半臂】
出土的若干半臂实物
【穿衣次序】
首先穿贴身衣,汗衫、裈、袜,头上束发
接着穿中层衣,半臂(或长袖,或加袄 子)、袴,头上戴巾子
然后穿外衣,襕袍衫(或缺胯衫)、靴子, 头上裹幞头
最后束革带,并视身份场合不同配戴若干佩件
2)、首服
隋唐五代冠帽、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帛。早在东汉就已流行 这种装束,魏晋以后巾裹更加普及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隋代幞头 较简便。初唐幞头巾子较低,顶部多呈平型,即为“平头小样”巾子。 以后巾子渐渐增高,陆续出现 “官样”巾子、“开元内样”巾子等。幞 头有软脚幞头和硬脚幞头。除幞头外,还有纱帽等。
2、宝相花纹 历史:不早过8世纪, 后长期流行。
形象:花卉图案化组合, 无法确指,早期莲荷, 以后牡丹,形象各朝不 同.
“宝相”二字是指“佛像” 的意思
宝相花纹织成锦
罗地蹙金绣—宝相花纹拜垫 绫地花鸟纹绣袋(展开图)
步辇图
隋唐胄甲
第三节 染织工艺
一、引言
地 位:最重要的工艺美术门类 国家重视:隋代(专门机构),唐代少府监 材质分类:丝、麻、棉、毛 织物规格:宽1尺8寸(一尺约合今30厘米),丝绸4丈为匹 、布5丈为端 分工细密:唐少府监织染署25作
唐代 纹饰 纹样 特点 介绍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 唐代玉饰的装饰纹样
(4)花、鸟纹:目前见到的唐代玉器及其他工艺品中,以花乌纹出现为多。齐国太夫人墓出 土的作品亦以花鸟纹为多。花叶纹的种类很多,见有牡丹花、多瓣团花、荷、野菊等多种。一 些花瓣呈圆形而内凹,一些花瓣边缘饰短密的细阴刻线。花蕊的表示也很有特点。呈桃状,或 椭圆形饰网络纹,或为三角形见饰细阴线,还有其他多种表现方法。花叶以大尖叶为多,呈相 叠的“人”字形排列,叶中心往往有一个锥形梗,边缘有细密的短阴线。有些花叶似银杏叶而 紧密排列,有些大花叶尖部呈旋状。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唐代典型植物纹样的种类
2、唐卷草 “唐卷草”又名“唐草”源于忍冬纹由于受外来纹样的刺激,又与西方的卷草有个融 合的过程,经唐代古人的改造使唐代卷草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虽受西方某些 影响,但又独具特色,其系统庞大、富丽丰实。
唐代时期创造性和兼融性浸漫了所有文化领域,当时的卷草深深地根植于唐时 综合文化体系之中。所以在此背景下唐卷草不断地兼融流入异域的纹样,并创造 出具有自己时代特征的纹样。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兴盛以及思想的开放唐代 卷草纹富于流动感,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既有整体性又变化无穷,丰 满而且典雅,花朵较为丰硕,叶片舒卷,样式很复杂,有的装饰内容相同但骨架
唐代器物上还见有卷草纹装饰,以西安市曲江池玉记盒为代表。这类卷草纹的每一单元都可 分为头部及尾部,头部为一大一小两枚,分卷两侧,尾呈“S”形,头部的两枝间往往还饰有花 蕊形装饰。唐代的鸟纹在前面部分已有介绍,鸟眼呈三角形,小圆环形、核形等不同形状,翅 宽而短。
不同,有的骨架相同有的骨架相同,但装饰内容又不尽相同。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唐代典型植物纹样的种类
3、牡丹纹
宝相花
宝相花概念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 又称“宝仙 花”、“宝花花”。盛行于隋唐时期。相 传它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 饰图案。
宝相花纹饰构成
唐代最有名族特点的装饰纹样又称“宝仙花”、“宝花花”。它以 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纯洁的荷花,象征坚贞的菊花为主题,又常在花 蕊部位装饰些小圆圈象征珠宝,在花朵边沿附加小花、小叶,象征丰满 繁盛,还有多种样式(正视形、侧视形、俯视形)。此种纹样广为装饰工 艺和佛教艺术所采用,深受波斯和东罗马帝国艺术的影响。
唐代宝相花印花绢褶裙
绣工艺制作的宝相花
07文职干部肩章符号也用这个六瓣的宝相花
敦煌
图案纹饰中的宝相花纹饰在敦煌石窟
唐代敦煌图案中出现的宝相花
唐代敦煌图案中出现的宝相花
宝相花logo
云南白药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新标志活动
谢谢
青花玲珑宝相花杯
贵和祥宝相花盏杯
玉器玉雕
清朝薄.工艺极其精斟
和田宝相花沁色自然,包浆老旧滋润。
清中期冰种翡翠佛教题材宝相花牌子工 艺精湛细致整件器物老气十足冰种底好 包18K金红宝石一颗加以点缀古今结合
18k包金满绿翡翠宝相花
和田青白玉宝相花玉佩
宝相花纹样
陶瓷类
清代黄地宝相花游龙绘画大罐,全品。画工精湛,绘龙 栩栩如生,造型饱满,底有款号,档次非常高,值得收藏。
民国粉彩福寿宝相花纹大笔洗,做工规整,堆塑栩栩如生。 器身绘画宝相花、寿纹、堆塑蝙兽纹饰,寓意洪福齐天、福寿 双全。
景镇华丰GS蓝料彩宝相花高足盘、碟勺一套
清同治墨地绿彩宝相花福寿纹茶盖碗
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 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 排列,象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 “宝相花”。在金银器、敦煌图案、石刻、织物、刺绣等各方面,常见 有宝相花纹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题材的变化,也反映了装饰意义的转变。在生活中,以人为
本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发展了审美主体需要的审美对象。
为卷草纹(唐草纹),近代则称之为香草纹。名称各异,但大体均呈波浪 形枝蔓骨架,配以叶片;配以花朵的,又称为缠枝花。
卷草纹纹样
同心结是用绳或带编成连环回纹的结,亦同心扣、同心带,象征坚贞 的爱情。南朝梁武帝《有所思》:“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同心结 多用于表示夫妻恩爱,故又名双结、合欢结。古代有的地区,端午节用五 彩丝线系于臂上,称为同心结;民间在结婚时,新郎新娘用丝带相连,表 示夫妻连接,成为新人。同心结是编结艺术中的主要花结,一般都以一点 为中心,连接展开。在唐代纹样中,流苏、绶带常以同心结为主体,多见 于铜镜、织棉、石刻等工艺品装饰中。
隋唐时期纹样审美观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经济文化异常繁 荣,对外交流频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完成了民族化
的改造,形成了社会道德规范、文化规范和艺术规范为准则的
真、善、美得审美风格。 在装饰纹样上,除鸟兽等传统题材外,花鸟纹已成为唐代 纹样的主流。自此,以动物纹为主的装饰纹样时期渐告终结, 开始了自唐以来以花鸟为主的装饰纹样时期。这不仅反映了纹
连珠纹纹样的特点
纹样的基本元素:圆圈 基本元素的结构组合:由许多小圆相连结组成一个大圆。大体上,隋代连珠纹 的小圆珠较少,唐代的小圆珠较多。连珠纹的排列格式:有散点排列,称为窠 或簇,在四个散点的空间,常填饰忍冬纹,因而四面伸出,故称四出忍冬;有 称横排或竖排相连;有四面相连,相连的交切处再饰以小圆珠、方块或花朵。 元素图形的含义:连珠纹具有丰满和热烈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唐代工艺美术 风尚的形象反映。
型纹样分析
特色纹样分析
隋唐时期纹样的审美观
• • • • • • • • • •
植物类:牡丹、莲荷、卷草、宝相、葡萄、梅、芝草、小簇花、折枝花、花树 动物纹:鸳鸯、绶带、鹦鹉、鹊、雁、水凫、鹤、稚、鸡、象、虎、狮、犀、熊、猴、鹿、兔、海 马、狐狸、牛、羊、猪、鱼、龟、蜂、蝶 神异纹:龙、凤、仙人、天马、天鹿、鱼龙 文字:卍字、贵字、天王 神话传说:嫦娥奔月、飞天、伎月天 历史故事:伯牙弹琴、真子飞霜、钟馗 社会生活:狩猎、马球、胡人、牵驼 几何纹:连珠、点纹、弦纹、棋格、套环、龟背、琐子、双胜、盘绦、波纹、菱形、卍字 其他:八卦、十二生肖、璎珞、流苏、绶带、结
连 珠 纹
宝 相 花
牡 丹 纹
流行纹样
卷 草 纹 海 兽 葡 萄 纹 鸟 衔 绶 带
流行纹样
鸟 踏 花 枝 陵 阳 公 样
云 龙 纹
龙 鱼 纹
舞 凤 纹
卷草纹系一种呈波浪状形态向左右或上下延伸的一种花草纹,盛行于
唐代,以后各代亦常用之作为一种边饰。在汉代装饰纹样中已见其雏形,
似由动物纹或云气纹演变而来。魏晋南北朝为忍冬纹,可见明确的枝蔓和 叶片,见于石刻及当时各种工艺装饰中。唐时进一步发展,成为唐代的特 色纹样,日人称“唐草”,以其盛行唐代而取名。唐代卷草纹多见于石刻 和砖刻,枝条波状卷曲,有较多的弧形,活泼流畅,形式优美。如从纹样
的演变来分,汉代可称之为卷云纹,魏晋南北朝称之为忍冬纹,唐代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