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创新结构之先破后立

合集下载

劝学新说高中作文800字议论文先破后立

劝学新说高中作文800字议论文先破后立

劝学新说高中作文800字议论文先破后立劝学新说高中作文800字议论文先破后立在高中生活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各种知识,还要面对很多压力和挑战。

而写作文是中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但是很多人不喜欢写作文,觉得写作文很枯燥,很难写好。

那么,如何写好一篇高中作文呢?我认为,先破后立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先破,就是要打破我们以往的固有思维,以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

比如,我们写议论文,很容易陷入“我觉得”、“我认为”的陈词滥调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缺乏说服力。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对立面去思考问题,将自己的观点与反面观点进行对比,就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问题,写出更有说服力的文章。

举个例子,我们来看看环保这个话题。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说“环保很重要,我们应该保护环境”,那么这样的文章是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的。

但是,如果我们说“虽然环保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环保,我们也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生活品质的提高”,这样的观点就更加有说服力,更加深入地探讨了问题的本质。

其次,我们要“后立”,也就是要在先破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观点。

在分析对立观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吸收对方的优点,同时也要在“后立”阶段发掘自己的优势。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说“我们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来实现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这样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先破后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议论文。

当然,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还需要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

我们要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要有勇气和耐心去探索问题的本质。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才华。

浅论议论文“先破后立”艺术构思的实践运用

浅论议论文“先破后立”艺术构思的实践运用

浅论议论文“先破后立”艺术构思的实践运用摘要:“拿来主义”,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学习方法。

学习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用“拿来主义”的原理来解释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学习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

在高考中,大多数考生都会选择写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表达观点和明确主张的文体。

议论文的目的是阐述自己对某一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并建立一种观点。

议论文可分为积极议论文“立论文”和消极议论文“驳论文”。

本文主要分析“先破后立”在议论文中的应用技巧,希望对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议论文;先破后立;实践应用立论指的是从正面论证提出的论点是正确成立的,驳论是证明与自己论点相反的论点是错误的。

在议论文写作中,“先破后立”是驳论的主要表现手法,在时评文中最为常见,其中“破”指的是分析某种现象或者言论的不足与错误,“破”是为了“立”,“立”指的是提出与之前现象或者言论相对立的观点。

想要写好议论文,要从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这三个构成要素下手。

一、从议论文要素下手第一,破除论点。

在文章中,破除论点分为直接破除与间接破除,而间接破除反驳又有反证法与归谬法两种。

反证法是证明与对方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破除对方论点;而归谬法是引申对面的论点,发现对方论点的错误。

《拿来主义》中,文章在强调了对待文化遗产必须“拿来”“占有”之后,继续设喻进一步论述必须“挑选”。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要把它“吃掉”;“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要化害为利;“烟枪”、“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要“毁掉”(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三类比喻把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阐述得深入浅出、明白易懂。

最后论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总之”句照应并且深化“占有,挑选”,再次强调有选择地继承。

“那么”句从正面说明继承对于创新的意义,继承就会有创新。

“然而”句说明怎样才能有选择地继承。

最后—句从反面说明继承对于创新的意义,不继承就不会有创新。

议论之先破后立

议论之先破后立

议论之先破后立作者:田飞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24年第19期美文引路附庸风雅总比炫俗好◎王清铭大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若他现在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晒读书,估计有些人鄙视的目光只会落在他的粗缯大布上,对他那种因腹笥丰赡而显露的轩昂气宇选择性失明。

苏轼活到现在,大概也不敢晒读书了,因为近来有一种说法,晒读书就是“装”。

对上述说法,我自然一笑了之。

还好他们嘲笑的不是读书,而是晒读书,这情有可原。

如果嘲笑读书,那可能意味着“读书无用论”正借尸还魂,若长此以往,反智思潮可能泛滥成灾,这就堪忧了。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可以用来调侃,若读书少都可以拿来炫耀,那文化真的就荒芜化了。

晒读书,最差的评价是附庸风雅,附庸风雅当然不好,但最少说明读书和文化在这些人的心目中还是衡量人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果一个时代连附庸风雅的人都少了,其价值观可能扭曲了。

晒读书成为贬义词,事出有因。

朋友圈里心灵鸡汤盛行,弄坏人们的胃口;微博大V们大秀读书,以读书的名义营销自己和商品,搔首弄姿,引人作呕;网络晒读书“秘籍”盛行,我就好几次看过类似《如何在朋友圈高逼格地晒书》这类提供“装”的利器的帖子……朋友圈里曾多次转载一篇文章《这个社会在极严厉惩罚不读书的人》,想必那些嘲笑别人晒读书是“装”的人多数也曾转载过吧。

他们嘲笑晒读书,很多不是认为读书不好,而是反感装读书的形式主义风气,恨之切用力过度,误伤了那些真读书的人。

当然,读了书,要不要晒,这是另一个话题。

人们把晒读书当成“装”,从积极的一面说,是期待有人真正静下心来,而不是摆拍装文艺范儿。

钱锺书、杨绛等大师的很多照片就是在书房里拍的,没人会说他们“装”,原因是他们把身后的书籍化为了满腹的经纶。

现在很多人都太浮躁,把书当作敲门砖,还有人用来装潢门面。

真正爱书读书的人,大概是不会去“装”的。

读书不是走马看花,更不是借花炫耀,而应是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议论文结构之先破后立

议论文结构之先破后立

议论文结构之先破后立先破后立,是写时评文的常用方式。

写时评文时,常常要在评析某种生活现象或错误言论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己的观点。

这就是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结构方式。

这种文章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文章更容易出彩。

“破”就是分析、评论或驳斥,指出其不足或错误之处。

文中的“破”是为了“立”,是为了确立不违背常理的观点。

并且,这个观点是与某种生活现象或错误言论完全相反或对立的。

在“破”与“立”之间,过渡要自然,衔接要紧密,以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方法指津】1、引述现象,为立论作依据。

例如:时下,一些名曲、名句出于商业目的被大肆窜改,而不同艺术类别的鉴赏,引用,结合必须服从于一个崇高的主旨——美。

席勒的《欢乐颂》被贝多芬谱以音乐,广为传唱;世界名曲被作为广告歌曲,两者同样是艺术主题的再创造,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引)前者是审美的升华,后者却是审美的毁灭。

(破)而只有例如前者的事物,才能让我们在成长中获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享受,才能培养性情。

(立)这是一段先破后立的文字,“时下……却截然不同”是引述生活现象:一些名曲、名句或被被大肆窜改,或广为传唱。

接着是“破”:“前者是审美的升华,后者却是审美的毁灭。

”最后是“立”:“而只有例如前者的事物,才能让我们在成长中获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享受,才能培养性情。

”2、摘引不当言论,为立论作依据。

例如: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

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以独缺“常识”。

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

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

“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

” (边引边破)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立)这也是一段先破后立的文字,在“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

先破后立的议论文范文800字

先破后立的议论文范文800字

先破后立的议论文范文800字一个生命诞生的背后,往往是汗水的浇灌与奋力的拼搏,而若是借助外力,便会弱不禁风。

李嘉诚说过:“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物。

”若是靠自己的力量奋力挣扎,承受痛苦磨炼,那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

因而用自己的力量去重生的人才能破而后立,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在草丛或叶片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的生命——毛毛虫当它们处在成虫后期时,生命中最大的挑战也悄然而至。

它们会将自己包裹在一个蛹里,没有阳光,没有舒适的环境,惟有一种坚韧的毅力在顽强地抗争着巨大的痛苦,生命的意志就承载在这艰难痛苦而令人震撼的过程中。

风雨之后见彩虹,它们终于迎来了阳光,挣脱了重重束缚,成为了一个美丽的生灵——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点缀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在这种令人折服的勇气与毅力下,蕴含的是一种无畏的生命哲学,化茧成蝶,破而后立,诠释了生命的美与意义之所在。

而若是有一丁点外界的力量的帮助,它便只能沦为昔日的虫,无法展开拥抱蓝天的翅膀。

而黄山绝壁之上,同样有着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生命。

几度春秋,几度寒暑。

没有充足的养分,没有适宜的土壤,在悬崖峭壁的石缝之间应运而生。

将巨石挤裂开来,历经风雨,终于成长为一棵苍劲挺拔的青松。

这道美丽的风景线被人们称做迎客松——荒山上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线。

它们扎根于石缝之间却傲立于山林,破石而后立,巍峨耸立在世间……这是生命的风景线,一个美丽生命的高度。

而虫与树尚且如此,人更应直面挑战,做人生的赢家……破而后立,是苏轼仕途失意却仍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是李白怀才不遇却仍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是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迎难直上。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免不了遇到挫折与坎坷,每一次超越,都是新的重生,生命的意义与境界也蕴含在其中。

迎着风雨开放的花儿往更艳丽。

战胜苦难磨炼才能破而后立,赢得自己的人生与未来,让生命绽放光芒……。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议论文创新结构——先破后立》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议论文创新结构——先破后立》

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
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 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

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
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
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
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 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议论文常见结构
• 并列式 • 辩证式 • 谈古论今式
对照式 层进式 小标题式
作文要结构先行
写作要有结构意识,结构意识可以帮助 快速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
论证构思——《拿来主义》
为什么要拿来?
闭关主义
先 破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排外 误国
媚外
卖国
不 好
惧外 害国
后 我们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自己 来拿。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
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
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
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
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
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
• 此举感动了很多人,但也引来了一些非议。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感悟?
•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 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先破后立式范文

先破后立式范文

先破后立的议论文600字对敌论先加以批判驳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先破后立。

常言说:“不破不立,不塞不流。

”“破”“立”是论证中难以避免的环节,只有“破”“立”得当,才能观点清晰,旗帜鲜明。

求先破后立的作文先打破旧有的固定模式,才能创造出新的,先经历过一些失败磨难,才走向成功破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出处:“破立”之说源出于道家,白日飞升的传说。

例子:亨利·明茨伯格:先破后立明茨伯格常说自己最富于创造性的想法是在运动中产生的,无论是骑自行车、驾驶独木舟,还是徒步远足、越野滑雪,他都会有独辟蹊径的念头。

1987年,刚完成8天自行车行程的明茨伯格在途经爱丽舍宫时,看到很多警察正在守卫一条无人的街道。

他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却没有人回答他。

他决定去探个究竟。

于是,明茨伯格独自一人在这条林阴道上驰骋,最后在路的尽头被一个警察拦住——这位加拿大教授差点儿就成为第一个沿着爱丽舍宫进行“环法自行车大赛”的人物。

在他的研究中,这种自始至终的质疑让他不断地抛出反叛的论调。

他更像是个破坏者,但正因为有了他的“de”(破坏),才能有管理者在管理现实中的“re”(重建)。

这都不懂的话!那我就每办法了~~~先破后立的议论文600字对敌论先加以批判驳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先破后立。

常言说:“不破不立,不塞不流。

”“破”“立”是论证中难以避免的环节,只有“破”“立”得当,才能观点清晰,旗帜鲜明。

比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很典型地运用了先破后立的方法。

文章先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接着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

“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

议论文构思方法(破立)

议论文构思方法(破立)
不能 ,
不能 ,
应该 。
练一练
课后作业
运用先破后立的构思方式,加上事例,写一篇以“如何面对网络”为主题的议论文。
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01
学习并运用先破后立的论证构思。
02
01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02
中心论点
什么是拿来主义?
论证构思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排外
媚外
误国
卖国
因为
所以
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主义
因果论证
送来主义
惧外
害国




01
先破后立
02
不敢进门
放火烧光
“拿来主义”者
接受一切
不敢进门
占有
01
放火烧光
02
挑选
03
接受一切
04
破立之间的关联性
05

06立Βιβλιοθήκη 070103
理性面对网络,我们应该怎么做?
(注意破立之间的关联,树立正确的观点对错误的观点进行批驳。)
不能 ,
01
02
谢谢大家!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汇报人姓名
在批驳、否定的基础上,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
练一练

话题:如何面对网络
注意:运用先破后立的构思来进行因果论证。 因为 , 所以,我们要理性面对网络。
怎样“拿来”?
占有,挑选。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盲目肯定
占有挑选




如何判定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如何判定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如何判定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判定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论证方式,在全国的中考考场上,这种题型出现的次数比较少。

但每年总有个别省区的试卷涉猎这样的题型,因此,我们不能怀着侥幸的心理——既然有考的,我们就要掌握这个知识点。

论证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立论;第二种是驳论;第三种是立论驳论相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专业知识浅薄而无知无畏的人,在博客上连篇累牍的阐述,将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混为一谈,特别是百度上的“百度文库”、“百度百科”将论证方法无一例外地看做论证方式,这么著名的网站,犯这样低级浅薄的错误,实在是可笑至极。

一、论证方式的内涵论证方式,是人们在长期论证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形式。

这种固有形式有三种:立论——俗称“立”。

其主要的特征是:作者针对论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并借助大量的论据和推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驳论——俗称“破”。

其主要特征是:作者针对论题,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是把关注的核心放在别人的观点上,明确指出某个观点是错的,并且举出大量证据,运用各种推理,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的。

至于正确的观点是什么,作者并不关注。

一言以蔽之,就是否定别人的的观点,并说出否定的依据。

立论驳论相结合——俗称破立结合。

其中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先破后立——就是先批驳别人的观点,阐述别人观点的谬误,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另一种是先立后破——就是先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态度,并通过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再指出哪个或哪些观点是错误的,并通过论证证明这些观点的确是错误的。

二、立论和驳论的方法立论的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前面已讲,这里不再赘述)。

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方法。

驳论点——就是举出论据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或者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通过推理,得出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很多公理都会变成荒谬的事实,从而证明这个观点本身是错误而荒谬的——这就是归谬法。

高考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形式

高考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形式

高考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形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层进式论证结构应用示范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路线结构文章,展开议论分析。

这种结构纵向开拓,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它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

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应用范例】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天地合而万物生。

大自然厚德载物,却从不以造物主自居。

雨水润物无声,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

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花香,你甚至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

这些自然万物无处不在,却温柔敦厚,不事张扬。

而在自然中生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呢?因此,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

(从自然万象的描述中引出本文论点。

)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自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

“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几进年来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

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吧息,因为此时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东西方差距,没有妄自尊大。

故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阐述“为什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

)不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是一种优雅的风度。

在三月份的日本九级特大地震中,日本民众充分展示出了这种姿态和风度。

几千遇灾民众正等待救援物资,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心中的恐惧,领取物资时也没有一个人插队,最后整个场地没有任何垃圾,他们没有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的生命、需求都是平等的。

议论文结构之先破后立

议论文结构之先破后立

议论文结构之先破后立议论文是一种阐述观点、论证理由的文章类型,有时需要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

先破后立即先向读者反驳不同观点,然后再建立起自己的论点,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先破后立结构的优势和如何正确运用这种结构。

在一篇议论文中采用先破后立结构有以下几个优势:其次,先破后立能够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先暴露对立观点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读者会对这些观点产生疑虑,而后立论可以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和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正确运用先破后立结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对对立观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只有对对立观点进行充分的研究并找出其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进行反驳。

否则,可能会出现随意批评对方观点的情况,影响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其次,需要确保对立观点的反驳具备说服力。

针对对立观点的问题,要提供充足的佐证材料和合理的论据,使读者能够接受自己的观点。

再次,需要在正式立论之前充分交代对方的观点,并指出其问题所在。

这样读者才能清楚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自己的立场,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论证。

最后,需要将先破后立结构与其他论证方法结合运用。

先破后立结构只是论证的一种方式,为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以在论证过程中运用其他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引证权威等方式,以增加文章论证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先破后立是一种有效的议论文结构,能够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逻辑性。

正确运用这种结构需要全面了解对立观点、提供充足的证据和论据,并与其他论证方法结合运用。

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提高读者对观点的接受度。

高考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形式

高考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形式

高考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形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层进式论证结构应用示范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思维路线结构文章,展开议论分析。

这种结构纵向开拓,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它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

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应用范例】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天地合而万物生。

大自然厚德载物,却从不以造物主自居。

雨水润物无声,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

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花香,你甚至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

这些自然万物无处不在,却温柔敦厚,不事张扬。

而在自然中生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呢?因此,人要学会将自己“边缘化”,即不以自我为中心。

(从自然万象的描述中引出本文论点。

)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自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

“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几进年来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

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吧息,因为此时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东西方差距,没有妄自尊大。

故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阐述“为什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

)不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谦卑的姿态,是一种优雅的风度。

在三月份的日本九级特大地震中,日本民众充分展示出了这种姿态和风度。

几千遇灾民众正等待救援物资,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心中的恐惧,领取物资时也没有一个人插队,最后整个场地没有任何垃圾,他们没有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的生命、需求都是平等的。

议论文结构之先破后立

议论文结构之先破后立

议论文结构之先破后立一个好的议论文结构应该是先破后立。

在写议论文时,先阐述问题的矛盾之处,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立场和解决方案。

这种结构有助于引起读者的兴趣,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首先,先破后立的结构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由于读者通常对争议性话题更感兴趣,因此在文章开头就要揭示问题的争议之处。

这样一来,读者会对问题产生思考,并希望看到你对此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如果你先立场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读者可能会觉得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新意,从而失去兴趣。

其次,先破后立的结构能够更好地展示问题的复杂性。

在阐述问题的矛盾之处时,可以通过举例和数据等方式来证明问题的存在。

这样一来,读者会对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当然,在提出解决方案时,也要通过合理的论据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解释为什么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这样一来,读者会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最后,先破后立的结构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先阐述问题的矛盾之处,读者会对你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更高的评价。

同时,在提出解决方案时,要注意与前面部分的问题紧密相关,这样一来,读者会觉得你的解决方案是有针对性的。

此外,在文章结尾处,可以通过总结和呼吁的方式来巩固你的观点,并希望读者能够采纳你的建议。

综上所述,先破后立的结构是一种有效的议论文写作结构。

它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展示问题的复杂性,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当然,在写作时要注意语句的通顺和排版的整洁美观,以确保读者有良好的阅读体验。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传达你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议论文创新结构之先破后立

议论文创新结构之先破后立

议论文创新结构之先破后立写在前面的话:学完《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以《拿来主义》为范文,参考以下两篇“先破后立”结构的议论文,以“形象”为话题写一篇“先破后立”结构式的议论文,不少与850字,周一上交例文一(2009年广东高考高分作文,话题:常识)别拿常识不当干粮(化用电视剧名,观点作题)广东考生①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

(语含讥讽之意)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

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常识”缺失,典型的不拿常识当干粮,两种现象对比,为下文中心观点的提出做铺垫)(例举现象)②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

(拿教育说事,最熟悉)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以独缺“常识”。

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

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

“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

”(先破:列举现象,一击即破,从破的角度表明为什么要讲常识。

)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后立:乘势提出,常识的重要,力道十足,振聋发聩)③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分论点1,解决为什么)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

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

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

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常识就应从生活小事入手;连用三个反问句,饱含情感,论证气势大增)④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

专题04 议论文递进式结构训练(二)-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结构训练大全

专题04  议论文递进式结构训练(二)-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结构训练大全

专题04 议论文递进式结构训练(二)一、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1、特点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就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那么就要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如观点是“网红文化病得治”,那就要先摆“网红文化病”的现象,再分析它产生的根源及危害,并提出解决这种病的办法。

2、示例:国产品牌“傍名人”“蹭名牌”,可休矣(桂从路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4月17日)近日,两起围绕品牌商标的争夺战引发市场关注。

一起是最高法对乔丹商标案进行终审裁判,4件商标发回知识产权局重新作裁定。

另一起是N字母运动鞋之争在上海落槌,一审判处纽巴伦公司除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公开声明消除影响外,还需赔偿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80万元。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摆现象:两起围绕品牌商标的争夺战引发市场关注)一起是商标注册争议的行政诉讼,一起是反不正当竞争的民事诉讼,虽然性质不同,但无疑都给国产品牌上了一课,给那些热衷于“傍名人”“蹭名牌”的商家敲响了警钟。

在乔丹商标案中,虽然乔丹体育保住了绝大部分商标,但旷日持久的诉讼不仅造成其上市进程一再搁浅,接下来还将面临着乔丹本人的民事诉讼,附着在品牌的信誉和市场评价难免受损。

而作为同业竞争者,“New Balance”和“NEW·BARLUN”两个品牌,让许多消费者感慨“傻傻分不清”,纽巴伦公司如今也将为其攀附名牌商誉、造成市场混淆的主观过错买单。

(析危害:商家经济和信誉的双重受损)其实,类似侵权案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一点也不奇怪。

放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大背景来看,这两起典型案件依法宣判,再次展现了我国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市场秩序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先破后立申论作文范文

先破后立申论作文范文

先破后立申论作文范文
英文回答:
I believe in the concept of "breaking down before building up" because it allows us to reevaluate our approach and make necessary improvements. For example, when I was working on a group project, we encountered a lot of disagreements and conflicts. Instead of giving up, we decided to have a candid discussion and address the issues head-on. This process of "breaking down" our initial plans and ideas helped us to come up with a stronger and more cohesive project in the end.
中文回答:
我相信“先破后立”的概念,因为它可以让我们重新评估我们的方法并做出必要的改进。

例如,当我在做一个小组项目时,我们遇到了很多分歧和冲突。

我们决定坦诚地讨论并正视问题,而不是放弃。

这个“先破后立”的过程帮助我们最终提出了一个更强大、更有凝聚力的项目。

关于先破后立的作文

关于先破后立的作文

关于先破后立的作文英文回答:Breaking Down to Build Up: The Cycle of Innovation.Innovation is a process that involves breaking down existing structures and systems to create new ones. It is a cycle that requires the dismantling of old ways of thinking and doing things in order to make way for new ideas and approaches.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down before building up. First, breaking down allows us to see the flaw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old system. This knowledge can then be used to create a new system that is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Second, breaking down can help us to let go of outdated ideas and assumptions. This can free up our minds to explore new possibilities and to come up with innovativesolutions.Third, breaking down can create a sense of urgency and desperation. This can motivate us to take risks and to make bold decisions that we might not otherwise have made.Of course, breaking down is not always easy. It can be painful and disruptive. However, it is a necessary process for those who wish to innovate.To build up, we must first break down. This is the cycle of innovation. By embracing this cycle, we can create a better future for ourselves and for our world.中文回答:破而后立,创新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创新结构之先破后立
写在前面的话:学完《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以《拿来主义》为范文,参考以下两篇“先破后立”结构的议论文,以“形象”为话题写一篇“先破后立”结构式的议论文,不少与850字,周一上交
例文一(2009年广东高考高分作文,话题:常识)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化用电视剧名,观点作题)
广东考生
①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

(语含讥讽之意)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

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常识”缺失,典型的不拿常识当干粮,两种现象对比,为下文中心观点的提出做铺垫)(例举现象)
②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

(拿教育说事,最熟悉)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以独缺“常识”。

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

当今中国要强国,
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

“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

”(先破:列举现象,一击即破,从破的角度表明为什么要讲常识。

)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后立:乘势提出,常识的重要,力道十足,振聋发聩)
③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分论点1,解决为什么)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

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

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

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常识就应从生活小事入手;连用三个反问句,饱含情感,论证气势大增)
④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

(分论点2,换个角度解决为什么)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广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

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

(举例论证,何等简洁)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⑤由此观之,(段与段的衔接语句,值得学习)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

(紧扣教育,针对性强)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

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者
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

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

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举例真是惜墨如金)(这段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⑥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沿用化用的俗语,进一步强调“常识”对人的成长,对科学大厦的意义,从而论证了中心观点“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阅卷者点评】:题目化用俗语,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吸引人。

把“常识”比作“干粮”——基本的生存物质,强调了“常识”的基本要义,题目与正文内容相得益彰。

全文围绕“常识”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强调了普及生活常识的必要性。

文章内容充实,开头针对教育界重“高端学问”的传授,忽略普及生活常识的现象,呼吁社会不要轻视常识。

然后从常识对日常生活的引导,常识是科技的基础,以及需要质疑常识三方面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尾扣题,结构严谨。

本文最突出的是语言表达具有形象性,生动自然,有个人见解,感情真挚,但本文的书写不够工整,对常识的表述还不够精确,个别语句有瑕疵。

例文二(2005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
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
上海考生
某日,兴之所致,闲翻诗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姿态万千,信心然不可自胜。

邻室却突然飘来动感的音乐。

分辨之下,竟是邻室幼童学唱热辣情歌。

惘然,怅然!不禁感慨:成长过程中切莫失去了文化的修养,人文的关怀。

(引)
细观时下之社会,不禁更增忧虑。

(例举现象)诗词歌赋让位于流行歌曲,京剧昆剧让位于日剧韩剧。

歌德康德难觅其踪,言情武侠大行其道。

至若淫秽暴力之魇,沆瀣一气。

余固目不忍视,而不忍闻。

若无文化之熏陶,则无健全之人格;若无健全之人格,则胸无大志;人而无志。

其为可乎?若举国皆然,国将不国。

(破)时下(再次例举现象),一些名曲、名句出于商业目的被大肆窜改,而不同艺术类别的鉴赏,引用,结合必须服从于一个崇高的主旨——美。

席勒的《欢乐颂》被贝多芬谱以音乐,广为传唱;世界名曲被作为广告歌曲,两者同样是艺术主题的再创造,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前者是审美的升华,后者却是审美的毁灭。

而只有例如前者的事物,才能让我们在成长中获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享受,才能培养性情。

(破)
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扰,用传统文化来滋养。

(立:分论点1,解决为什么)有句话叫柔日读史,刚日读经。

是说意志懈怠时读史以明志:谋臣策士,家国三寸簧舌里;金戈铁马,江山万里
血泪中。

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

也是指骄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老庄之道,清净无为是非空;菩提之心,灵台空明尘埃无。

读经书,能塑静俭德性。

我国浩瀚的书海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它们是我们成长真正的养分。

我们的成长更要呼唤人文品格的修养,古之圣贤,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塑造自身的品性。

(分论点2,换个角度解决为什么)正是一种独特的人文品格。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中,多少也包含着胸怀宇内的人文关怀,而如今,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种种最为质朴的,关系人类生存的人文品格都被忽略了。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哲学的被冷落。

自泰勒斯以来的古希腊这一哲学盛世早已“一日难再晨”。

古典主义哲学的高潮在黑格尔之后也戛然而止。

哲学家成了世上最孤独的人。

而哲学成了被忽略的财富,“未经省察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倘若(假设论证)我们的生命旅途,成长过程中缺乏对生存价值、人类理想的思索,我们必将淹没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中,成为某些哲学家所担忧的一个符号。

我们生活在时下一个信息量大,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时代,更可能陷入精神的空虚和灵魂的漂泊,只有用美来陶冶情趣,用传统文化来铸造性情,用人文品格来指导人生,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呵护成长的旅程,规范发展的轨迹。

【点评】:这一篇作文,如同一声春雷,响彻大地;如同一位哲人,细诉真谛。

文章紧扣命题要求,从成长中的“影响”入手,开宗明义:“成长过程中切莫失去了文化的修养,人文的关怀。

”面对当今商品
经济大潮下的文化的被侵蚀,被扭曲,作者感到痛心和不安。

那么我们的成长与这些市场的“大众文化”和披上商业的外衣的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又分两个方面解说:一是“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扰,用传统文化来滋养”,二是“更要呼唤人文品格的修养”。

也照应开头的“文化的修养”、“人文的关怀”两方面。

可以这样说,作为一个高中生,仅能从其中一方面说理,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能从两个方面阐理,委实难能可贵。

这篇作文,构思缜密,视野开阔,纵横捭阖,信手拈来,很有“大家”之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