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
举例说明中西悲剧的异同
举例说明中西悲剧的异同中西悲剧的概念是不同的,西方悲剧多是命运悲剧,是人与命运的抗争。
中国式的悲剧多是现实悲剧,表现人生道路的曲折与痛苦。
你说悲剧的伟大,貌似是西方式的悲剧。
它是一个时代或者一个社会的某个方面的承载,他展现了人这个万物灵长的自强不息,是精神的痛苦的展示,它比喜剧更有贯穿力。
《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爱情故事能够古今传唱,经久不息,是因为它们带着人们对自由爱情的渴望、追求,也让人们体验到了爱情理想的巨大力量和为爱付出的壮美画面。
但是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伦理的差异,作品人物性格和作品创作者思想的不同,也让这两部经典的爱情故事各具独特的魅力。
当我们仔细考量中西这两部享誉世界文苑的悲剧之时,即可发现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异同之处。
第一个交叉点:爱情国度的自由追求爱情是幸福的起点,是生命的延续,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
两部作品故事的发生就都是因为男女主人公的自由恋爱。
第二个交叉点:青春生命的绝唱如果说作为两部作品的第一个交叉点是男女主人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故事进行的话,那么男女主人公的双双殉情作为两部作品的共同结果,则形成中西这两部著名悲剧的第二个交叉点。
第三个交叉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成功运用一部作品的成功单靠内容是无法实现的,作者创作作品除为了反映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外,更为现实的意义应该是能够得到读者的接受,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作品的表现手法如何也是其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一个分水岭:自由爱情的杀手中西悲剧的不同很大程度地体现在情节构拟的不同上。
西方悲剧重视事件的偶然性及个人失误造成的恶果,而中国悲剧侧看重情节的必然性和强大势力影响。
第二个分水岭:东西方伦理观念的差异身处东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使的两部作品的爱情也深深地烙上了各自独特的伦理痕迹。
在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笔下,杜十娘出身寒微,年仅十三岁就流落风尘,尝尽人间悲苦,最终在追求爱情不果之后,怀抱珠宝投江自杀。
中西方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研究——浅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王秀丽(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250022)摘要: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中西悲剧的比较在近代的文学研究中特别引人注目。
文章着眼爱情悲剧观,选取《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中西方经典爱情悲剧,从两部作品的内容入手,探究两部作品的内在差异性,以此来分析中西方爱情悲剧观的差异及成因。
关键词:中西方;爱情悲剧;比较;成因自古以来,爱情便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中西方爱情悲剧的代表作之一,阐述了中西方的爱情悲剧观,我们从作品的异同来进行研究。
一、相同点(一)、主题思想首先,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描写和赞美。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描写了两个年轻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互殉情的过程,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对这种纯洁、美好爱情的坚持不解的追求。
正是这种有魅力的爱情,才使两部作品源远流长。
其次,两部作品都从不同的方面提到了对女性的同情和赞美。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是美丽、善良、善良并且忠贞的女子形象化身,但是面对封建礼教下的婚姻制度,即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无计可施。
虽然真心相爱,但最后只能死后团圆。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是个大胆、热情并且忠于爱情的女子,对于两人的爱情,她大胆的去追求,守护。
但是两个家族的仇恨却使两人的爱情化为泡影,突如其来的失误使朱丽叶不得不殉情而去。
最后,两部作品都展现了反封建的进步主题。
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门阀制度森严。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恋情,尤其是最后的化蝶,便是反封建礼教的最好的证明。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作品,当时是西方封建制度瓦解的时期。
故事中,面对两个家族的仇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追求以及后来的殉情结合,都是对封建制度抹杀人的意愿的一种反抗。
因此,造成悲剧的不是两个家族,而是两种道德力量:一种是残忍、报负和复仇;另一种是爱情、友谊和和谐的文艺复兴精神。
中西爱情悲剧意识比较——以《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为例
085爱情是人类最为强烈的一种感情,爱情悲剧这种艺术对人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中外文学作品中关于爱情悲剧的有很多,比如大众比较熟悉的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很多学者对这两部作品研究较多。
今天我们从悲剧意识方面来研究另外两部中西方的爱情悲剧作品《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
这两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反映了当时社会在婚姻方面的狭隘思想给年轻人带来的伤害。
但是中西方文学作品在表达爱情悲剧时又存在着一定的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各个方面。
一、关于《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的简介《孔雀东南飞》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诗歌的形式、简短的篇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同时它作为乐府诗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这部文学作品虽然没有明确的作者,但是内容却取材于现实的婚姻悲剧。
全诗仅用1700余字就为读者呈现了多个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节内容。
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焦仲卿和刘兰芝两人的被迫分离以及双双自杀的悲剧,还可以看到焦母的顽固不化和刘兄的蛮横无理。
文章结尾为我们呈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蝶的画面,通过这种神话形式寄托了人们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1]。
《阴谋与爱情》这部文学作品主要围绕着宰相瓦尔特的儿子费迪南和平民乐师米勒的女儿露易丝之间的爱情悲剧而写。
作者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特别是上层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
从中我们发现这部西方爱情悲剧作品既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又具有地域特征。
在这出爱情悲剧中除了当事人费迪南和露易丝外,还有两类人参与其中,一种是与当事人有感情联系的,比如米尔佛特夫人和伍而牧;一种是与这场爱情有利益关系的,比如宰相瓦尔特和平民乐师米勒夫妇 。
费迪南和露易丝在外界的种种干扰之下最终双双赴死,选择这种方式在一起。
二、《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两部作品的相似性《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这两部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出于对爱情的执着而选择以极端的方式去反抗当时的社会。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区别作文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区别作文爱情这玩意儿,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个能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东西。
可这爱情悲剧啊,在中西方却有着不少有趣的区别呢。
先来说说咱们东方的爱情悲剧吧。
东方的爱情悲剧常常像是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给罩住了,这网就是封建礼教。
你看梁山伯与祝英台,多好的一对儿啊。
两个人在书院里互生情愫,那感情就像小火苗一样,蹭蹭地往上冒。
可是呢,祝英台她家里不同意啊,为啥呢?因为梁山伯虽然是个才子,但他没什么雄厚的家底,不符合封建家庭门当户对的要求。
最后啊,这两人只能以死明志,化成了蝴蝶才得以双宿双飞。
还有焦仲卿和刘兰芝,刘兰芝被婆婆嫌弃,各种挑刺儿,焦仲卿虽然爱她,却拗不过封建家长的权威,最后也是双双殉情。
在东方的爱情悲剧里,家族的利益、社会的礼教往往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情侣们喘不过气来。
再看看西方的爱情悲剧呢。
西方的爱情悲剧啊,更多像是命运在捉弄人。
就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吧,他们俩属于两个敌对的家族。
这俩年轻人一见面就天雷勾动地火,爱得那叫一个热烈。
可家族的仇恨就像一道深深的鸿沟横在他们中间。
而且西方的故事里,命运好像特别爱开玩笑,各种阴差阳错。
罗密欧以为朱丽叶死了,就毫不犹豫地喝毒药自尽了,朱丽叶醒来看到罗密欧死了,也跟着拔刀自刎。
西方的爱情悲剧里,个人的意志虽然很强,但总是被命运或者家族之间那种无法调和的矛盾给打败。
从人物性格上来说呢,东方爱情悲剧中的主角往往比较含蓄、内敛。
像梁山伯,他对祝英台的爱,那都是藏在心里的,最多就是偶尔眼神里流露出来那么一点小暧昧。
而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可都是热情奔放型的,一见面就又是亲吻又是表白的,毫不含糊。
在结局的处理上也有不同。
东方的爱情悲剧有时候还会带点浪漫的幻想,像梁祝化蝶,虽然人在现实里不能在一起,但在精神上、在神话的世界里,他们还是幸福地在一起了。
西方的爱情悲剧呢,就显得比较残酷直接,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真真切切地死了,没有什么化蝶之类的美好幻想,就这么硬生生地把悲伤留给读者或者观众。
中外爱情悲剧的文化差异比较
中外爱情悲剧的文化差异比较摘要】爱情悲剧的认知和欣赏古今同理,中外同心,但是在中西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本文对汉乐府民歌的《孔雀东南飞》与莎士比亚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作品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寻找作为爱情悲剧的文化共同因素,也探讨分析中外对爱情悲剧成因和人物性格认知偏向的不同。
【关键词】爱情悲剧文化差异比较一、两部作品简介《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原名为The Most Excellent and Lamentable Tragedy of Romeo and Juliet,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的正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
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悲剧故事并不是莎士比亚的原创,而是改编自阿瑟·布卢克(Arthur Broke)1562年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另一说法是改编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马泰奥·班戴洛(1480?-1561)创作的一部真实故事小说。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D婚姻悲剧。
两部作品虽然时隔千年,地阻万里,但都是基于人口传诵的爱情悲剧创作出的文学作品,非常适合用来探讨中外对爱情悲剧的文化认同和差异,以下比较为了表达方便,两部作品将简称为《罗》和《孔》。
二、中外爱情悲剧认知的相同点(一)双方殉情。
这是中外爱情悲剧文化的共同基础,美满的一对无法结合而选择共同死亡。
《罗》剧叙述了一对青年恋人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私自完婚,然而却因两家是世仇而无法结合,最终为追求自由爱情而双双殉情。
《孔》诗叙述了汉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却被焦母活活拆散,最后在刘兄的逼迫下一同走上了绝路。
(二)广泛同情和惋惜,两部作品都以青年恋人双双殉情为代价换来两家的悔悟与和好。
《罗》剧中面对悲惨的场面,两家世仇在亲王的训导下双双悔悟,罗密欧的父亲蒙太古说:“我要用纯金替她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一尊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差别作文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差别作文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在中西方的文化长河中,都演绎出了许多令人心碎的悲剧故事。
然而,细细品味,会发现中西方的爱情悲剧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就拿咱中国的来说吧。
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共读,情意渐生。
可那时候的礼教规矩,哪能容得下他们自由恋爱。
祝英台被家里逼着嫁给马文才,梁山伯相思成疾,含恨而终。
祝英台在出嫁路上跳进梁山伯的坟墓,两人化作蝴蝶双宿双飞。
这故事里,家族的压力、封建礼教的束缚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原因。
咱中国人讲究家族的荣誉、门当户对,爱情往往要给这些东西让步。
西方的爱情悲剧呢,算是典型。
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
可他们两家是世仇啊,那仇恨深得简直像海一样。
但爱情的力量让他们不顾一切,偷偷结婚。
结果罗密欧因为误杀朱丽叶的表哥被流放,朱丽叶为了逃避家人安排的婚姻假死,罗密欧不知道这是假的,自杀殉情,朱丽叶醒来后也跟着去了。
在这个故事里,家族的仇恨成了爱情的绊脚石。
但和中国不同的是,西方更强调个人的情感和自由,他们会为了爱情跟家族对抗,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讨论这两个故事,那场面可热闹了。
朋友说:“你看梁山伯与祝英台,多无奈啊,他们就像是被一张大网给困住了,怎么挣扎都出不来。
”我回应道:“是啊,那网就是封建礼教和家族的期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朋友接着说:“再看罗密欧与朱丽叶,那叫一个激烈,爱得轰轰烈烈,死得也惊天动地。
”我点头表示赞同:“没错,他们就是那种不顾一切,要冲破所有障碍的感觉。
”咱回过头来再仔细瞅瞅。
中国的爱情悲剧,往往带着一种隐忍和含蓄。
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感情,更多的是通过眼神、诗词来传递,那种欲说还休的劲儿,真让人揪心。
而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是热情奔放,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吻就要深情地吻下去。
还有啊,中国的爱情悲剧结局,常常带着一种理想化的色彩。
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蝴蝶,这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一种向往和寄托,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自由自在地相爱。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悲剧对比看中西方爱情观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流传久远的两部爱情悲剧,一部出自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之手,一部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学四大悲剧,分别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生根并开枝散叶,以它们独特的魅力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当我们仔细考量中西这两部享誉世界文苑的悲剧之时,即可发现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异同之处。
第一个交叉点:爱情国度的自由追求爱情是幸福的起点,是生命的延续,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
两部作品故事的发生就都是因为男女主人公的自由恋爱。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作为世仇家族双方的子女,结合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为零,再加上提伯尔特被罗密欧杀死,可谓仇上加仇。
两人的爱情虽面临层层的阻碍,双方的爱情却没有因此停止蔓延。
相反,面对罗密欧被放逐,父母的反对逼迫和乳媪的态度转变,朱丽叶先是痛骂乳媪,然后喝“毒药”拒婚,爱情的力量使他们经受住了可怕的考验,并通过朱丽叶窗下的互诉衷肠、劳伦斯神父寺院里的秘密婚礼、朱丽叶喝毒药装死和双方一起殉情等种种途径去跨越这些障碍,来实现自己对爱情的追求。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祝经过草桥结拜、书馆谈心、十八相送、楼台会,双方的爱情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当爱情面对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传统、祝父的反对、马家的财势和官官相护的现实等诸多因素阻挠的情况下,通过玉扇坠两人私定终生,祝英台的避婚、骂媒、哭坟,梁山伯相思病亡到最后的哭坟合葬,自由恋爱的两人最终也在“化蝶”这一神话情节中追求到自己渴望的爱情。
情之所起是一往而深。
通过比照,两部作品为爱情而进行,为爱情而抛开一切、不懈追求努力追求的情节,可以说完全是在同一条轨道上活动,并以此形成了二者的第一个交叉点。
第二个交叉点:青春生命的绝唱如果说作为两部作品的第一个交叉点是男女主人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故事进行的话,那么男女主人公的双双殉情作为两部作品的共同结果,则形成中西这两部著名悲剧的第二个交叉点。
当罗密欧看着“死去”的朱丽叶而喝下毒药倒在她身边后,“复活”的朱丽叶也毅然用短剑来结束自己年轻生命,和罗密欧拥抱着爱情一起升入天国。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一、本文概述爱情,作为人类情感中最为深沉且复杂的一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成为了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
尽管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大相径庭,但爱情的力量却总能在不同的故事中引发共鸣。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西方两部经典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来探讨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共性与差异。
两部作品都以悲剧结尾,展现了爱情在社会束缚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冲突与挣扎,成为了各自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文化背景、悲剧成因、表现手法以及悲剧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中西方爱情悲剧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爱情悲剧的共同点,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各自文化中的独特之处,从而丰富我们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理解。
二、背景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爱情悲剧虽然跨越了东西方的文化界限,但它们所根植的社会背景却各具特色,为这两部作品的情感深度和悲剧色彩提供了独特的土壤。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那个时代,封建礼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婚姻往往是由父母和家族来安排的,个人的情感和意愿往往被忽视或压抑。
在这样的背景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就显得尤为珍贵和悲壮。
他们两人虽然情深意重,但却无法抗拒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最终选择了殉情。
他们的爱情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压迫的写照。
相比之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则发生在欧洲从中世纪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也开始发生变化。
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仍然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阻碍,但他们更加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反抗权威和传统。
他们的爱情悲剧更多地体现了人性的冲突和矛盾,以及个人在追求幸福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区别作文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区别作文咱来聊聊中西方爱情悲剧的那些事儿。
这就像是两个不同风格的爱情悲歌合唱团,各有各的调调。
先说说咱中国的爱情悲剧吧。
在中国的爱情悲剧里,那往往是外界因素像一群捣乱的小鬼,横在爱情中间。
就拿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说,这两人那可是情投意合,感情好得像蜜里调油。
可是呢,封建礼教这个大坏蛋就冒出来了。
祝英台她老爹老妈就觉得,门当户对才是正理儿,梁山伯这个穷小子怎么能配得上自家闺女呢?于是就棒打鸳鸯。
最后这俩苦命的恋人只能化蝶双飞,这悲剧里透着一种无奈,就像一朵盛开的花被暴风雨无情地摧残。
还有牛郎织女,牛郎就是个普通的放牛郎,织女呢,那可是天上的仙女。
他俩相爱了,这本来是个挺美好的事儿。
但天条这个铁面无私的家伙不同意啊,王母娘娘一挥手,就用银河把两人隔开了。
每年只能见一次面,那是多心酸的事儿。
这种爱情悲剧往往是社会规则、家庭观念这些强大的外力,把爱情硬生生地给扯开了,就像拔河比赛,爱情这一方总是输得很惨。
再看看西方的爱情悲剧。
西方的爱情悲剧里,更多的是人物自身性格里的小怪兽在作祟。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人来自有世仇的家族。
他们俩倒是不管不顾地相爱了,这爱情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可是呢,罗密欧他太冲动了,一听到朱丽叶“死”了的消息,也不搞清楚状况,就跑去殉情。
朱丽叶呢,醒来看到罗密欧死了,也毫不犹豫地跟着去了。
他们的爱情悲剧就像是两辆开得太快的跑车,因为一时的莽撞,就撞得粉身碎骨。
从结局上看呢,中国的爱情悲剧有时候还会给人一点希望的小尾巴。
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了,这好像是在说,虽然在现实里他们被打败了,但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的爱情还能继续。
而西方的爱情悲剧往往就特别决绝,罗密欧与朱丽叶死了就死了,那是一种彻底的绝望,就像黑暗中最后一点烛光也被吹灭了。
总之呢,中西方爱情悲剧就像是两个不同的爱情悲剧大观园,各有各的精彩和悲哀之处。
中国的爱情悲剧更多是被外界力量拉扯,西方的爱情悲剧更多是被自己人坑了。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分析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分析作者:席新蕾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9期摘要:汉代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体现着相同的文学主题——爱情和殉情。
运用比较文学理论,比较分析这两部中西方爱情悲剧的代表作,探究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造成爱情悲剧原因的异同以及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和联系。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成因;爱情观;比较研究《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汉乐府民歌中描写爱情悲剧的代表作,它通过写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却因为刘兰芝受到焦仲卿母亲的嫌弃,被焦母活活拆散,最后在封建礼教包办婚姻制度的逼迫下走上绝路纷纷被迫自杀的爱情悲剧的故事,有力地揭露了当时封建礼教的罪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早的浪漫悲剧,记述了青年男女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然而却因两家是世仇而无法结合,最终为追求自由爱情双双殉情,揭露了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世仇恩怨和宗法专制对爱情和人性的毒害。
它们分别是中西方爱情悲剧的代表作,下面就结合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具体比较分析探究两者的异同。
一、社会背景比较《孔雀东南飞》创作于东汉建安时期。
当时社会对儒家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深信不疑,尊崇“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孝”被推崇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儒家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给儿女违抗父母的权利,这样的社会背景就给他们的爱情悲剧埋下了隐患。
焦仲卿虽然十分爱自己的妻子刘兰芝,但是在母亲的反对下还是不敢彻底反抗,最终酿成了悲剧,听从父母建议重建无爱的婚姻,两人被逼无路选择了殉情,可见两人的爱情悲剧与当时社会的封建文化背景分不开。
《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于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到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当时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想,但是封建传统的旧思想仍然占据主要地位。
罗密欧与朱丽叶明明相爱,却因为家族的世仇不能够在一起,最终双方选择了死亡。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爱情观的对比探析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爱情观的对比探析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更深入地解读中西方文学作品和作者想传达的特定背景下的爱情观。
爱情在每个人的人生和情感经历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是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在中西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爱情观的对比是热情自由和含蓄委婉。
对比如下:
1、《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作品。
反映的是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时代主题,表现人性的光辉。
所以,莎士比亚在主题的表达上直接而有力。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改造了现实生活的定式,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预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愧于文艺复兴晚期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乐观主义的悲剧”。
2、《牡丹亭》则完全不同。
中国的传统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比起罗密欧和朱丽叶则经历了很大的波折,从生到死,然后起死回生。
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
同时作者表达这样的主题的时候并没有很直白地揭露,而是含蓄地抒写,这些主题是阅读者慢慢品味出来的。
中西方爱情悲剧文学作品的区别作文
中西方爱情悲剧文学作品的区别作文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在文学的世界里绽放出无数凄美而动人的花朵。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都不乏爱情悲剧的身影,但它们却有着诸多显著的区别。
先来说说咱们中国的爱情悲剧文学作品。
就拿来说吧,那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和梁山伯同窗数载,暗生情愫。
可在那个封建礼教束缚严重的时代,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祝家压根瞧不上梁山伯的家境,强行把祝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
梁山伯得知后,郁郁而终。
祝英台在出嫁途中,路过梁山伯的墓前,那墓竟然神奇地裂开了,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随后两人化作了一对蝴蝶,双宿双飞。
这里面的爱情,充满了无奈和隐忍。
祝英台在面对家族的压力时,虽然也有反抗,但更多的是默默承受。
她的内心想必是痛苦万分的,一边是深爱的梁山伯,一边是无法违背的家族。
而梁山伯呢,也是个温文尔雅的书生,没有那种激烈的反抗,只是把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中国的爱情悲剧,往往受到社会制度、家庭伦理的重重制约。
像里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也是因为婆婆的刁难,被迫分离,最终双双殉情。
在这些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似乎总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左右,他们的反抗显得那么微弱,却又那么坚定。
再看看西方的爱情悲剧文学作品,那可是经典中的经典。
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
可他们两家却是世仇,这爱情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阻碍。
但他们可不像中国的爱情悲剧主人公那样含蓄隐忍,罗密欧为了朱丽叶,敢和家族对抗,朱丽叶甚至假死来逃避婚姻。
他们的爱情热烈而奔放,充满了激情和冲动。
西方的爱情悲剧,更多地强调个人的情感和意志。
主人公们会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勇敢地去追求,去抗争。
他们不会被传统和社会的枷锁束缚住,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捍卫自己的爱情。
比如说,玛格丽特身为一个交际花,却爱上了阿尔芒。
尽管她知道这段爱情不会被世人所接受,可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
阿尔芒的嫉妒和误会,让玛格丽特身心憔悴,但她依然深爱着阿尔芒,直到生命的尽头。
从文化差异透视中西方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
从文化差异透视中西方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西方两部经典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探讨文化差异如何影响这两部作品的情节发展、角色塑造以及悲剧结局。
我们将深入分析两个故事中的核心元素,包括爱情、家庭、社会规范和文化传统,以揭示这些因素如何塑造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故事,并导致最终的悲剧结局。
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对爱情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看待和处理爱情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冲突。
这种比较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文化中的爱情观念,也能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为现代社会中的爱情和婚姻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东方爱情悲剧的典范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爱情传说之一,展现了东方爱情悲剧的独特魅力。
这个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经过历代文人的加工和再创作,逐渐形成了今天所熟知的版本。
在这个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于书院,两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
然而,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等级的差异,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来自双方家庭的强烈反对。
祝英台被迫嫁给马文才,而梁山伯则因情所困,最终忧郁而终。
在得知梁山伯的死讯后,祝英台选择了追随他而去,选择爱情而非生命,最终两人在墓中化作了蝴蝶,双飞双宿,永不分离。
这个故事所展现的爱情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和文化的悲剧。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对爱情的束缚和压迫,同时也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对于忠贞、执着和牺牲的崇尚。
在这个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超越了生死,成为了永恒的象征。
与西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相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文化背景和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然而,它们所揭示的爱情真谛和对人性的探索却是相通的。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爱情都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作为东方爱情悲剧的典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东方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窗口。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一、自由的爱情,理想的追求是两部作品的共同主线爱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追求自由的爱情是人人所向往的。
因此,爱情这一主题也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两部作品故事的开端都是来自于男女主人公的自由相爱。
《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罗》),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的正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
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悲剧故事并4i是莎士比亚的原创.而是改编自阿瑟·布卢克(Arthur Broke)1562年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
该剧曾被多次改编,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
《罗》中,来自蒙太古家族的罗密欧在一次宿仇凯普莱特家族举办的宴会上对美丽的朱丽叶一见钟情,当即上前表达了爱慕之情。
明知有阻力,两人仍然无法抑制住爱恋,并在神父的帮助下结成了夫妻。
在一次意外中,罗密欧杀死了凯普莱特家族的提伯尔特,这使得两人的爱情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然而朱丽叶面对父母的责难和逼迫仍然对罗密欧不离不弃,甚至为了逃避父母为她选择的婚姻而在神父的帮助下服下一种可以让人假死的毒药,以求取得与罗密欧远走高飞的机会。
阴差阳错,不知情的罗密欧误以为心上人真的离他而去,选择了与心上人一起殉情。
当朱丽叶醒来后看见服毒死去的罗密欧,1i想独活人间,拔剑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最终实现了两人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有着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的《梁》(以下简称《梁》)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
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梁祝故事经中国民间流传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影响深远、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梁》中,梁祝经过化装求学、草桥结拜、三年同窗、十八相送之后,两人已经难分难舍,尤其梁山伯在师母那里得知英台乃女子之后,欣喜不已。
中西方悲剧结局之比较
、
悲惨毁灭—— 西方悲剧 经典结局模式
二、 和解 团 圆— — 中 国 悲剧 经 典 结局 模 式
对于文学也好 , 电影也罢 , 一个没有结局 的艺术作 品是不完 作为有着悠久 文化底 蕴的中国 ,结局对 于艺术作 品来说尤 整的 , 虽能引发观者开放性的思考 , 总给 人一种难 以言表的莫 为重要 。 但 然而在争论是否有悲剧一说之时 , 也传递着这样一个信 名感受。换言之 , 干净利落 、 寓意深刻 的结局往往能形成强烈的 息 : 国艺 术 创 作 者 们 对 悲 剧 结 局 的 设 置 深 藏 不 露 , 人 难 以琢 中 让 冲击力 , 突显主题 , 让观者产生意犹未尽 的回味和思索。 磨 。 为有着强烈道德教化色彩的 国家 , 作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西方古典悲剧就抓住 了观者对结 局特别在 意的心理效应 , 中, 往往会将道德因素过多地渗透到作品之中 , 深深地影响着剧 制 造 出 主人 公 悲惨 的遭 遇 甚 至是 毁 灭 性 的 打 击 来 刺 激 观 者 对 作 中的 情 节 甚至 是结 局 的 安 排 。 竟 , 毕 以伦 理 为 主 题 的 文学 乃 至 影 品印象深刻 , 久久不能忘怀。 亚里 士多德认为 :完美 的布局应有 视作品永远是 中同悲剧艺术 的永恒主题 ,这也是 中西方理念上 “ 单一 的结 局 , 不 是 … …双 重 结 局 。 中的 转 变不 应 由逆 境 转 入 的巨大差异 , 而 其 势必 造 了中国古典悲剧独特的叙述结构模式 。 顺境 , 而相反 , 应由顺境转入逆境 。 正是西方古典悲剧惨痛结局 ” 这种叙述 的 构模式主要体现在悲喜剧不分家的创作亮 点 的真实写照。 上。 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也有各 自不 同的情绪效果 , 如喜剧性大 团 开 悲剧性大团圆可使人心情 惆怅却 《 哈姆雷特》 就是一典型案例 。哈姆雷特最终是以悲壮的死 圆可使人心旷神怡 、 怀一 笑 ; 亡而告终 , 随之化为乌有 的还有他 的敌人 。在这部作品 中, 人文 稍有 安慰 ; 悲喜 剧性 大团 圆可使人喜从 悲来 、 拍手称快 , 但无论 主义精神是通过一场毁灭性的斗争来 得到升华 的 ,从 而彰显 出 何种 , 都本着 “ 善有善报 、 恶有恶报 ” 的结局模式 。就算 主人公 已 人 不 可 战胜 的一 面 , 观 者 相 信 : 让 人是 一 件 多 么 了不 起 的艺 术 作 死 ,也要本着团圆的原则借 尸还 魂或借梦传音来实现未 了的心 品, 有着高贵的理性 、 穷的力量 、 无 端庄 的仪表 、 出色的行动 , 凌 愿 , 从而在精神上获得象征性的 团圆。 在曲折 的结局 中凸显 出创 驾于万物之上的神灵 , 犹如主人公一样 , 神圣 而不可侵犯。 作者对主人公 的同情 和怜悯 以及对其英雄本色 、献身精神的肯 类似 的例子举 不胜数 ,同样是用生命完结来证 明斗争的必 定 , 这种模式无不体现着中华 民族伟大的乐观精神 。 要性 和重要意义的英雄人物 比比皆是 。 英雄难过美人关 , 了爱 为 朱光潜 曾指 出:随便翻开一个剧本 ,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 “ 情 , 惜 牺牲 生 命 的也 大有 人 在 。 不 么悲惨 的境地 , 你尽管可 以放 心 , 结尾 一定是 皆大欢喜 , 有趣 的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的文化蕴涵和美学意义中西方戏剧中都有大量的爱情剧,“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也是中西戏剧的永恒母题。
爱情剧有喜剧,也有悲剧。
喜剧的结局基本相同: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妻团圆。
悲剧结局则大不一样:有情人不成眷属,甚至以男女主人公血淋淋地陈尸舞台作为结局,这往往是西方爱情悲剧的一大特征。
而中国的爱情悲剧,即使有情人真不成眷属,剧作者也会设法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幻想的方式让他们“团圆”起来。
同是爱情悲剧,为何结局各具特色这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民族欣赏心理和审美追求是否紧密相关?这是本文探讨的中心所在。
我国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孟称舜创作的《娇红记》和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爱情悲剧。
两剧主题相同—都颂扬了男女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反对封建势力对自由幸福爱情的摧残,但两剧的结局却不一样。
《娇红记》描写申纯和王娇娘为了追求自由婚姻,敢于同封建伦理和豪门贵族作斗争,最后双双殉情的悲剧。
但作者并不以此作结,为了歌颂他们“两人皆一而终,至于段身而不悔”的精神,作者让男女主人公“仙圆”,以“合家作结,坟上长满了花草,月儿照着墓顶的棠梨一对鸳鸯向九天展翅飞去”,一对情侣水远相伴相随。
不仅《娇红记》如此,其他的爱情悲剧如《长生殿》、《牡丹亭》、《梧桐雨》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以“团圆”结局收场。
这样的结局表达了人民对善良美好生活的追求,寄托了对邪恶势力不甘屈服的精神,但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一种不敢正视黑暗的、血淋淋的现实,以“团圆”结局来逃避现实,将矛盾冲突和谐化的心理倾向,这一弱点正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
梁漱溟先生在论及东方文化时指出“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这种精神是建筑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其基本特征是向内调适。
由于生产力低下,靠天吃饭便不可避免。
在严峻的自然面前人们只能千方百计地调整自己去顺应它,于膜拜中力争“天人合一”。
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Part 3 中西悲剧精神对社 会产生的影响
THE END
谢谢大家!
中西方悲剧的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第五小组
小组成员:
目录
1.故事梗概. 2.中西方悲剧性相同之处. 3.中西方悲剧的不同之处. 4.悲剧对社会的影响
Part 1 《窦娥冤》 《浮士德》 故事梗概
《窦娥冤》
第一阶段:窦娥自幼丧母,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 命,生活十分贫苦。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 恶棍张驴儿所救。 第二阶段: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 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不料,他 准备的毒药误被其父饮下身亡。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 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 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 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窦娥死后,应其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 楚州地面干旱三年。 第三阶段: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 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第二 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白。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芦
• 中国古典悲剧:由于强调的是忍耐,其主人公一般是受迫害的、善良弱小的女 子。她们不是积极地抗争,而是被动地忍耐,把痛苦看作命运的安排,像窦娥 这样在遭遇面前采取被动态度的悲剧人物还很多,《桃花扇》、《梁祝》、 《娇红记》等剧的女主角都属于这一类。
中西爱情悲剧意识比较——以《孔雀东南飞》和《阴谋与爱情》为例
焦、 刘二人的爱情悲剧; 而创作于 1 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运
动期间 的《 阴谋 与爱情 》 , 主人 公斐 迪 南和 露 伊斯 的 爱情 悲
剧正是德国当时阶级斗争的反映, 两部作 品都是 当时社会 生活和思想领域的真实写照, 因此二者之间的比较分析是 有积极意义的。此外 , 笔者发现大多数该类研究 多集中于 文本比较 , 对造成其差异的原因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
一
《 阴谋与爱情》 是德国狂飙突进时期席勒的代表作之
。
当时德 国新兴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本 主 义开 始 发 展 , 但 封 建残 余 力 量
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思想 、 文化 、 伦理规 范等差 异, 中西方在创作爱情悲剧时产生了不同的侧重点。 通过对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分析, 可以看出爱情悲
本 文首先对 《 孔 雀 东 南飞 》 与《 阴谋 与 爱 情》 悲 剧 特征 的 同 异之 处进行 总结 归 纳 , 然 后 从哲 学 底 蕴 、 伦 理规 范 、 民族 文 化三 个方面 对其 差异进 行分析 。
一
友。共事二 三 年, 始 尔未 为久。女 行无 偏斜 , 何 意致 不 厚。 ” ②焦仲卿为刘兰芝敢于忤逆母 亲之意 , 这在 当时社会 是需要巨大勇气的。当刘兰芝离家之时 , 曾对 焦仲卿说 :
“ 君既若 见录 , 不 久望 君 来 。君 当作 磐 石 , 妾 当作蒲 苇 。蒲 苇 纫如丝 , 磐 石无转 移 。 ” 这时 二人 对婚姻 还是充 满希 望 的 。
归家后的刘兰芝不断地拒绝求亲者,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
接 受了太守 之子 的求婚 , 面 对焦( = N i l 的 冷言质 问 , 答日: “ 同 是被 逼迫 , 君 尔妾亦 然 。黄 泉下相 见 , 勿违 今 日言 ! ” 在成 亲 之 目, 夫妻双 双殉 情 , 以看似最 无 力的反 抗形 式完 成 了对 爱
解读中西爱情悲剧的差异性
每个民族都有其对爱情婚娴的独特理解,但纯洁美好、坚贞不渝的感情却是每个民族追求向往的最高境界。
在戏剧舞台上。
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作为经典的爱情悲剧而熠熠生辉。
本文将其置放于各自诞生的文化土壤中进行探究和体察。
对中西文化体系中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追踪溯源。
解读中西爱情悲剧的差异性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性体现在人与自然、与家庭的关系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家庭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强调征服自然。
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民族性格含蓄、深沉。
重整体、尚人伦,有着依附人格意识;西方民族热情、奔敞,大胆追求世俗生活,注重享受生命。
信奉爱情至上,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正是这种文化心态的不同,使爱情悲剧中男女主人公在感情的表达以及面对悲剧的抗争意识上呈现差异。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戏剧舞台上影响最大的是越剧版,其主人公表达爱情隐蔽而又含蓄:祝英台虽深爱着梁山伯,同窗三年却始终羞于启齿,直到“十八相送”才六次用语言曲折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先煞费苦心地用各种比喻和暗示。
可憨厚的粱山伯偏偏不能理解,那边祝英台虽气得嗔他是“垛头鹅”。
仍然不敢公开真相,舞台上演的是“趣”,可情节发展上是丧失了明确两人爱情关系的最佳良机。
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是用最直接、最热情的语言来表达双方的爱情,炽热而义明确。
罗密欧在舞会上一见朱丽叶,就将其视为“天上明珠降落人间”,是“一位绝世的佳人”,主动邀请朱丽叶跳舞。
舞会散后,罗密欧“惜着爱的轻翼飞过围墙”,来到朱的窗前诉说“朱丽叶就是太阳!那是我的意中人。
啊!那是我的爱!”朱丽叶在月夜花园中的心灵独自也大胆热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
我便不愿再姓凯普莱特”,并承诺将整个命运交托给罗,随他到天涯海角。
如此的直接、大胆的情感表白,势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从经过看,梁山伯与祝英台对待爱情表现得清醒、理智和成熟。
他们的爱情产生于朝夕相处,先相知后相爱,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待爱情可以蜕是狂热和无所顾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比较
—以《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爱情是人类故事中更久不变的主题,谈及爱情,所有人的眼里首先都会泛起美好的光彩,是一种甜蜜、深刻至深入人心的情感。
然而爱情悲剧,就是要把爱情这种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
在爱情主题上,中西方都有不少的悲情故事,而《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双方的经典代表。
男女主角的爱情都经历了种种坎坷,偏偏要在他们双双陨落之后,那些不安分的阻扰因素才安静下来,然而什么都以及挽回不了了。
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政治以及伦理等方面的差异,这两个故事也有着异同。
一、两种爱情,相同追求
1、爱情国度的自由追求
不论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生死相随,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紧紧相依,一切的开端都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他们的开始都是自由的相爱。
爱情的萌芽期往往是一帆风顺的,外界干扰因素还没有察觉,然而男女主在心里已经慢慢种下了爱情的种子。
焦仲卿和刘兰芝从相遇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最后同结连理,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他们拥有着平凡的幸福,过着平凡的日子,完全不知道在她们爱情的背后,一些不安分因素已经在蠢蠢欲动。
罗密欧本来想要寻找自己以前喜欢的女子而混入了凯普莱特家族的一场聚会,然而在聚会上罗密欧却被这次聚会的主角—朱丽叶所深深吸引,当罗密欧向朱丽叶表白之后,朱丽叶对罗密欧也心生情愫,他们一见钟情。
在知道了两家的家族矛盾之后还是忘不了对方,便经常去修道院聚会,并在神父的帮助下结为了夫妻。
2、起伏跌宕,青春绝唱
两个故事的相同点之二在于剧情的设置跌宕起伏、悲喜交融,最后都在含着眼泪和悔恨中纷纷陨落。
当刘兰芝迫于婆婆的压力必须要回娘家时,焦仲卿安抚着兰芝: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焦仲卿给了刘兰芝这样一个保证,让我们又看到了拯救他们爱情的希望。
但是兰芝回到家中,面对母亲和兄长的劝说,迫于强大的压力而要改嫁。
爱情的希望再次被熄灭,直至最后两者纷纷走上黄泉路。
朱丽叶和罗密
欧本来想在神父的帮助下结为夫妇后慢慢化解两大家族的矛盾,但是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
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虽然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觉得罗密欧没面子,就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借机杀死。
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杀死了提伯尔特。
两家的矛盾再次被激化。
最后他们俩的死也充满了喜剧效果。
朱丽叶和神父联合,吃了一种假死的药,然而罗密欧以为朱丽叶真的死了便殉情自杀了,之后朱丽叶醒来发现罗密欧死在自己的身旁,就拔出了插在罗密欧身上的刀刺向了自己。
3、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两个故事相同点之三在于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作者除了描写自己的感情外,还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反应,使得读者产生共鸣。
二、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分水岭
1、悲剧的不同侧重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追求自由爱情,不顾家族的世仇,私自结合,但是又因为人物偶然的失误而走向死亡,这反映了中西悲剧在情节构思上的不同。
西方悲剧通常强调情节的偶然性及个人原因造成的后果,而中国悲剧似乎更看重情节的必然性和社会势力的影响。
前文中也体现了《罗》最后悲剧的偶然性,如果罗密欧慢一会儿到达那个墓穴,或者神父赶早一点过来告诉罗密欧真相,亦或是朱丽叶少吃了一点药提前醒了过来,那么就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而《孔》却不一样,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抗争来的得到自己的爱情,他们甚至没有了追求爱情的勇气,最后都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2、不同社会社会伦理观念下的爱情悲剧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主要是迫于中国传统固有的家长制,封建家族婚姻思想。
在中国当时的大环境下,兰芝和仲卿不可能享受自由的爱情,古时的婚姻单纯在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个人没有选择,选择的代价就是死亡。
而由于西方强调人文主义思想,打破思想的禁锢,追求人本身的自由。
在那个时代,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知道自己身处于互不相容的两大家族,他们还是选择自由的恋爱,追求自己内心所属。
因而中国的爱情悲剧在于没有自由可言,而西方在于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
三、结语
由于中西方固有的文化观念、社会环境差异,导致了中西方爱情悲剧故事也存在不同,但是他们都成功的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伟大力量,让人们产生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他们永远都是中西方关于爱情文化的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指引着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