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合集下载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门诊工作制度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门诊工作制度

药品管理
药品采购:负责采购抗病毒治疗所需的药品 药品储存:确保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规定,防止药品变质和过期 药品发放:根据医生处方和患者病情,准确发放药品 药品监管: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记录,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01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门诊的工作 流程
患者接待与登记
患者接待:热情接待,了解病 情和需求
信息管理
对患者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和 流程,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定期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安 全检测和维护,确保系统安
全稳定运行。
及时更新和补充患者信息, 确保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财务保障
资金来源: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和基金会支持等 资金使用:用于购买药品、设备、培训人员等 财务监管: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财务透明:定期公开财务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药品验收:药品到货后,应由专人进行验收,并建立验收记录。 药品储存:药品应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并定期对储存环境进行检查。 药品使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品使用规范开具处方,护士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品。
诊疗规范
严格遵守诊疗指 南,确保诊疗过 程科学、规范。
定期进行医疗质 量评估,及时改 进诊疗流程。
随访与转诊
随访:定期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药物副作用监测,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转诊: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或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或专科医院
01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门诊的医疗 质量保障
药品质量保障
药品采购:定点门诊应从具有药品生产或经营资质的药品生产、批发企业采购药品。
治疗实施与监测

艾滋病的病耐药性与治疗选择

艾滋病的病耐药性与治疗选择

艾滋病的病耐药性与治疗选择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尽管已有多种药物用于治疗艾滋病,但由于病毒的变异和繁殖速度,病耐药性的出现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艾滋病的病耐药性原因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病耐药性的原因1. 病毒的高度变异性:HIV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其基因组具有很高的复制错误率。

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病毒对抗疗法产生抵抗性。

2. 不规范用药:艾滋病的治疗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而不规范的用药可能导致病毒抵抗力的提高。

例如,过量或不按时服药、药物的选择不当等都会促使病毒产生耐药性。

3. 患者个体差异:患者个体在遗传背景、免疫状态以及代谢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部分患者可能在长期用药后产生耐药性。

二、治疗选择1. 药物组合疗法:由于艾滋病的高度变异性,单一药物治疗容易导致耐药性的出现。

因此,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即将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

多药联合疗法可以更好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并减少发生耐药性的风险。

2. 药物选择与监测: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选择适合其基因型的药物。

同时,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毒复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3. 遵循规范用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用药,恰当地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同时,遵循用药常规,不随意更换或停止药物。

规范用药不仅可以提高药物抗病毒效果,还能降低耐药性的风险。

4. 治疗监督与教育:医生和病患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治疗监督,确保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教育,使其了解病耐药性的危害,提高遵医嘱的意识。

结语:艾滋病的病耐药性是一个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甚至可能威胁到治疗效果。

为了控制病毒复制、减少病耐药性的出现,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规范用药非常重要。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艾滋病,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虽然目前还无法彻底根治艾滋病,但已经有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面对众多的治疗选择,患者和医生该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艾滋病治疗的目标。

艾滋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下限以下,从而减少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害;二是重建和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预防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方案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CD4+T 淋巴细胞计数(简称 CD4 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乙肝、丙肝、结核病等)、药物过敏史、依从性等。

CD4 细胞计数是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当 CD4 细胞计数低于 350 个/微升时,就应该开始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合并有艾滋病相关的症状,或者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即使 CD4 细胞计数高于 350 个/微升,也应尽早启动治疗。

病毒载量则反映了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水平。

高病毒载量通常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进展较快,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也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例如,如果患者同时患有乙肝,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就需要考虑既能治疗艾滋病又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药物。

药物过敏史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那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就要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患者不能按时按量服药,很容易导致治疗失败、病毒耐药等问题。

因此,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会充分考虑药物的服用方法是否简便,副作用是否患者能够耐受,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目前,艾滋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两大类药物: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INSTIs)和融合抑制剂(FIs)等。

艾滋病抗病毒指征

艾滋病抗病毒指征

艾滋病抗病毒指征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

艾滋病毒通过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并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

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艾滋病的传播,科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抗病毒指征,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一、确定HIV感染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首要前提是明确患者是否感染了HIV。

常用的确诊方法包括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

抗体检测可以通过血液或唾液样本进行,通常在感染后4-6周可以检测到抗体。

核酸检测则可以检测到HIV的核酸分子,其早期诊断能力更强。

免疫组化检测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原以及抗体来确定感染情况。

二、确定疾病进展艾滋病在感染后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初期感染到免疫功能紊乱,阶段的不同对抗病毒治疗的选择和效果都有影响。

因此,确定患者的疾病进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常用的指标包括病毒载量测定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测定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数量,反映了病毒的活跃度。

CD4+T淋巴细胞计数则是评估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越低说明免疫功能越差。

三、确定抗病毒治疗指征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和疾病进展,科学界给出了一系列的抗病毒治疗指征。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症状性HIV感染:患者出现了艾滋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如反复发热、体重下降等。

2. 免疫功能紊乱: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350个/μL,或者百分比小于14%。

3. 临床相关疾病:患者出现了某些特定的临床疾病,如淋巴瘤、卡波西氏肉瘤等。

4. 妊娠女性:准备怀孕或正在怀孕的HIV感染患者,建议在孕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传播风险。

5. 职业曝露和非职业性洗澡膜暴露:暴露后的72小时内开始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抗病毒治疗(一)治疗时机与方案1.治疗时机:合并结核感染者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ART):对CD4计数<2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内开始ART;CD4计数在200~–5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最长8周时开始ART;CD4计数>500 cells/ mm3也应在8周内开始ART。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必要时进行药物浓度检测。

2.治疗方案(表5-1):表5-1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推荐抗病毒治疗方案(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说明:1.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主要表现在①抗HIV病毒药物与抗结核药物存在着相互作用,如利福平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后者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

②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可能会减低治疗的依从性,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③两种疾病同时治疗使患者的药物负担增加。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HAART一线推荐方案为“TDF/AZT+3TC+EFV)”。

在两种疾病同时治疗时,若使用了含有利福平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使用含有EFV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ABC(300mg,每日2次)或者TDF(300mg,每日1次)也可作为EFV的替代,推荐方案为AZT+3TC+ABC/TDF[WHO 2010],但是ABC并不包括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品目录中,并且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使用3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疗效目前支持的数据非常有限。

NVP仅仅在其他药物不能选择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因为NVP具有导致严重甚至致死性肝损害的危险,同时在与利福平合用时该药的血药浓度会明显下降,使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机会加大。

如果使用NVP,建议应用常规剂量。

2.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中结核病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1)我国属于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所有的HIV阳性患者至少每年应通过胸片以及痰涂片筛查发现结核。

hiv 用药方案

hiv 用药方案

HIV用药方案1.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影响免疫系统的病毒,导致艾滋病的发生。

HIV感染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但通过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HIV用药方案。

2. 抗病毒治疗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控制HI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抗病毒治疗通过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来减少病毒复制,保持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抗病毒治疗方案:2.1 固定剂量组合药物治疗固定剂量组合药物治疗通常将三种或更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合并为一种药物,并每日使用单一剂量。

这种治疗方案的优势在于简化了用药过程,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常用的固定剂量组合药物有:•三联疗法:由两个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一个蛋白酶抑制剂(PIs)或非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组成。

2.2 个体化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和病毒耐药情况,量身定制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方案通常由专业医生根据临床情况综合考虑后决定。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优势在于最大程度地提升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3. 常见药物3.1 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是最早被用于治疗HIV感染的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抑制HIV病毒的逆转录酶酶活性来阻止病毒的复制。

常用的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有:•阿巴卡韦(Abacavir)•拉米夫定(Lamivudine)•基替卡韦(Didanosine)3.2 蛋白酶抑制剂(PIs)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活性来阻止HIV的复制。

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有:•拉鲁那韦(Lopinavir)•非洛匹那韦(Nelfinavir)•雷那韦伟(Ritonavir)3.3 非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非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干扰HIV逆转录酶的活性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艾滋病的“后悔药”——阻断类药物

艾滋病的“后悔药”——阻断类药物

艾滋病的“后悔药”——阻断类药物“后悔药”是人们对一种特定药物的戏称,意指这种药物能够阻断艾滋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从而使得艾滋病患者不再患病或者减少病情的恶化。

这种药物被称为阻断类药物,是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阻断类药物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作用和应用。

阻断类药物,也称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简称ART)药物,是目前艾滋病治疗的基石。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酶活性,从而阻断艾滋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和传播。

常用的阻断类药物包括核苷类/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简称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简称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简称PIs)和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s,简称InSTIs)。

这些药物一般需要患者每天定时服用,以维持抗病毒效果。

阻断类药物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艾滋病毒的复制过程,从而减少病毒在人体内的数量。

核苷类/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以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病毒合成DNA。

然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以直接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从而使得病毒无法进行基因组转录。

接下来,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阻断病毒的后期成熟和释放过程,从而遏制病毒复制的最后几道关卡。

整合酶抑制剂可以阻断病毒DNA的整合过程,从而防止病毒的基因组稳固地嵌入宿主细胞DNA中。

阻断类药物的应用主要有两个目标。

对于已经感染艾滋病毒的人群,阻断类药物可以控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数量,从而达到控制病情发展和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研究表明,早期接受ART治疗的患者,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时间,减少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艾滋病治疗方案

艾滋病治疗方案

一、引言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随着HIV感染者的逐年增加,艾滋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目前,虽然尚无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通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艾滋病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核心,目的是抑制HIV复制,降低病毒载量,恢复和维持免疫功能。

目前,抗病毒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如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TDF)等。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如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等。

(3)蛋白酶抑制剂(PIs):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奈非那韦(NFV)等。

(4)整合酶抑制剂(INI):如多替拉韦(DTG)等。

(5)融合抑制剂:如马拉维拉韦(Maraviroc)等。

2.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病毒载量、免疫功能等因素,医生会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ART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见的ART治疗方案:(1)初始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两种NRTIs和一种NNRTIs或PIs。

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或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2)替代治疗方案:在初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耐受性,可进行药物替换或调整。

如将NRTIs替换为INI,或将NNRTIs替换为PIs。

(3)维持治疗方案:在病毒载量稳定、免疫功能恢复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病情稳定。

3. 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旨在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和肿瘤的风险。

常见的免疫调节药物包括:(1)干扰素α:如干扰素α-2b、干扰素α-2a等。

(2)利托那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4. 其他治疗(1)机会性感染治疗:针对艾滋病患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如结核病、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等,采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艾滋病毒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

艾滋病毒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

艾滋病毒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艾滋病毒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现今已有多种艾滋病毒抗病毒药物问世,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的发展。

然而,艾滋病毒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艾滋病毒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首先,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对疗效至关重要。

目前,艾滋病毒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核苷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以及蛋白酶抑制剂等。

在治疗方案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耐药情况、并发症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对于新被感染的患者,常常选用多种药物组成的高效复合制剂,以降低病毒复制水平,延缓疾病的进展。

对于耐药性较高的患者,可考虑选择慢性使用或者新型抗病毒药物。

此外,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艾滋病患者,应注意抗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其次,艾滋病毒抗病毒药物的规范使用需要坚持长期连续治疗。

虽然抗病毒药物能够显著抑制病毒复制,然而,仅凭药物治疗无法根除病毒。

艾滋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不规范的抗病毒药物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持续治疗,不能随意停药或断药。

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是评估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也可以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再次,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也至关重要。

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生活质量。

艾滋病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并注意饮食卫生。

此外,患者应适量参加体育锻炼,改善心情,增强抵抗力。

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最后,艾滋病毒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需要广泛宣传认知和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在宣传认知方面,应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和公共场所发布相关信息,普及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鼓励人们主动进行艾滋病的检测,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关注。

艾滋病病的耐药性与抗病治疗策略

艾滋病病的耐药性与抗病治疗策略

艾滋病病的耐药性与抗病治疗策略艾滋病病毒的耐药性与抗病治疗策略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多年来,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和感染不断增加,全球范围内对于艾滋病的治疗和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然而,一直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艾滋病病毒的耐药性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抗病治疗策略。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病毒的耐药性与抗病治疗策略,旨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严峻挑战。

一、艾滋病病毒的耐药性形成机制1. 自然耐药性:艾滋病病毒的遗传变异使得一些个体具有对抗药物的能力。

这是由于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了突变,导致一部分病毒株对特定药物产生耐药性。

2. 药物选择压力:当病毒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时,药物会对病毒产生选择压力,使得耐药突变株逐渐出现。

这是因为病毒突变体在抗病毒药物的影响下获得了存活和复制的优势。

二、耐药性对治疗的影响1. 减弱治疗效果:艾滋病病毒耐药性的出现会导致原本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失效,从而使得病毒在患者体内继续复制和扩散。

2. 剧烈副作用:为了应对耐药性的问题,医生常常需要使用更强效的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抗病治疗策略1. 耐药性监测:及时监测患者体内的病毒耐药性,以便调整治疗方案,选择对耐药株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2.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的耐药性类型和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抗病治疗方案。

这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毒基因型和药物记录,以便更准确地选择适合的药物组合。

3. 药物组合治疗: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来对抗耐药性病毒株,以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这种策略可以避免单一药物对耐药株的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治疗成功率。

4. 优化治疗方案:根据病毒耐药性的监测结果和患者的治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持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这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充分沟通。

四、预防艾滋病耐药性的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艾滋病耐药性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重视,减少感染人数,从根本上遏制耐药性的发展。

艾滋病治疗方案

艾滋病治疗方案

艾滋病治疗方案一、艾滋病一线治疗方案(一)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病人的一线方案未拒绝接受过抗病毒化疗(服用奈韦拉平防治母婴传播的妇女除外)的病人的标准一线方案:d4t+3tc+nvp①②③剂量依体重而定:<60kg:d4t30mg+3tc150mg+nvp200mg,每日2次>60kg:d4t40mg+3tc150mg+nvp200mg,每日2次注:在开始治疗的前14天内,nvp为200mg,每日1次④①评估内容还将包括:有无d4t/3tc/nvp大禁忌症。

主要禁忌症是明显的肝脏疾病(黄疸、腹水或基线血清转氨酶升高),此时不应该使用d4t/3tc/nvp。

另外可能的禁忌症是严重点周围神经疾病,如果该疾病是hiv感染造成的,d4t/3tc/nvp可有助于控制hiv进展,在严格督导下可以给予抗病毒药物。

②对于基线cd4计数>250/mm3的妇女,以及基线cd4计数>400/mm3的男性,nvp会增加肝毒性的危险,因此应警惕用药并进行密切监视;如果病人没有怀孕,应考虑改用efv。

③采用nvp展开母婴切断的妇女存有产生nvp耐药的危险,尽管如此由于目前可以赢得药物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所推荐采用nvp。

④服用奈韦拉平时,如在前2周内发生了皮疹,则不应增加nvp大剂量。

(二)拒绝接受过抗病毒化疗病人的一线方案本部分适用于已经在接受国家免费治疗的病人(用药放案为d4t+ddi+nvp或azt+ddi+nvp,在接受nvp以阻断母婴传播电妇女除外)。

对于这些病人,应由当地各级专家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以及病人本人意见决定是否需要换药。

原则上对使用原方案出现明显毒副作用或拒绝原方案而退出的病人可建议换药(具体药物调整方法详见第五章抗病毒治疗的副反应及其处理)。

由于3tc的毒副反应较小,建议需用3tc替代原方案中的ddi以提升或防止因ddi或ddi/d4t氰化钠而导致的毒副反应,其他药物维持不变。

注意事项:(1)应尽量避免对基线cd4>250/mm的女性和基线cd4计数>400/mm的男性使用含有nvp的用药方案,因为这会增加严重肝毒性出现的危险;(2)已经服用efv的病人如果无法稳步赢得efv,需用nvp替代;(3)如果无法耐受nvp的副反应,病人可以使用efv600mg每日1次代替,但efv并不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物目录里。

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文章目录*一、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二、艾滋病患者吃什么*三、艾滋病不吃什么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1、患者必须要合理进行治疗患者应该尽早确诊疾病,而且要早治疗,很多的患者在患上了艾滋病之后,因为担心自己的面子问题,所以不愿意到医院进行治疗,这样容易造成疾病加重,容易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多的患者知识到医院进行买药,抗生素药物对这种疾病治愈不倒,会延误病情,所以患者应该尽早的去医院进行治疗。

1.2、按照医生的建议,科学用药这种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会有很多的方法。

而且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不断地制定新的治疗方案,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要盲目的增加药物,或者是减少药物,这样容易造成病情严重。

1.3、治疗期间不能进行性生活大家都知道艾滋病会传染,这种疾病在发作时间,对患者的身体危害大,尤其是性接触,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所以,病人应该注意些防御方法,避免将艾滋病毒传染给自己的性伴侣,或者是配偶,要及时的在他们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2、艾滋病治疗方法2.1、抗感染治疗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和合并感染用药,包括抗病毒类感染药物、抗细菌感染用药、抗真菌类药物、抗原虫类抗生素。

2.2、抗病毒治疗病毒唑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HIV有一定疗效,可选用。

异构多聚阴离子-23连续静滴数月,可杀灭HIV,α-干扰素也可作为辅助抗病毒药物选用。

2.3、抗肿瘤治疗根据不同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放疗及免疫调节疗法方案。

放疗对症状缓解作用较好,可配合化疗应用。

2.4、免疫调节及免疫重建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药物有免疫增强剂,如异丙肌苷,该药可促进γ-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2形成,增加T4活性。

尚有香菇多糖、干扰素等免疫调节药物,可酌情选用。

另外骨髓移植、胸腺移植及淋巴细胞注入等免疫重建疗法,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均有积极作用。

3、男性感染艾滋病症状3.1、急性期症状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状,发生率50%左右,主要表现为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

最新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组合和新药概况

最新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组合和新药概况

最新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组合和新药概况展开全文一线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组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发展中国家的《指南》:成人一线抗病毒治疗应包括2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1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或整合酶抑制剂。

首选一线治疗方案是:替诺福韦酯(TDF)+拉米夫定(3TC)或恩曲他滨(FTC)+依非韦伦(EFV)。

在我国,成年人免费一线治疗首选组合就是:TDF+3TC+EFV,即大家经常说的“替拉依”;其他免费替代的一线治疗方案包括:1、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2、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3、替诺福韦酯(TDF)+拉米夫定(3TC)或恩曲他滨(FTC)+奈韦拉平(NVP);在发达国家(美国及欧洲),《指南》推荐的方案是三种药物的组合:包括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或二者的组合制剂特鲁瓦达(商品名舒发泰)。

这两种药物成分均属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NRTI),需要和以下任一种药物合用:1、阿扎那韦(ATV),商品名锐艾妥(Reyataz),属于蛋白酶抑制剂类。

与小剂量利托那韦(Norvir)联用可增强其抗HIV作用。

2、达芦那韦(DRV),商品名辈力(Prezista),也是一类蛋白酶抑制剂,与低剂量利托那韦联用以增强抗病毒药效。

3、度鲁特韦(DTG),商品名特威凯(Tivicay),是一种整合酶抑制剂。

4、埃替格韦(EVG),也是一种整合酶抑制剂。

加入可比司他(cobicistat)作为增效剂,商品名Stribild,是吉利得公司旗下的HIV四合一药物。

5、拉替拉韦(RAL),商品名艾生特(Isentress),也是一种整合酶抑制剂。

6、利匹韦林(RPV),商品名恩临(Edurant),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

在我国,依非韦伦(商品名施多宁,Sustiva)用得较多,依非韦伦也是一种NNRTI,同时是免费的;阿巴卡韦(ABC)、拉米夫定(3TC)在我国也可分别作为“替诺福韦、恩曲他滨”的备选药物免费提供给患者。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办法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办法

艾滋病抗治疗管理办法艾滋病抗治疗管理办法一、引言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受损的疾病。

艾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本文档旨在提供详细的艾滋病抗治疗管理办法,以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治疗工作。

二、抗治疗方案1、适应症确诊艾滋病感染者,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应考虑进行抗治疗:- 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mm3;- 发生艾滋病相关临床事件;- 妊娠期妇女;- 子宫内感染的婴儿;- 治疗伴有其他相关感染;2、抗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特征,选择适当的抗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 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 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蛋白酶抑制剂(PIs)- 整合酶抑制剂(INIs)- CCR5受体拮抗剂(CCR5 inhibitors)3、药物联合使用对于艾滋病患者,通常建议使用三种或更多的抗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最大程度地抑制复制和延缓病情进展。

4、载量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载量,评估治疗效果。

治疗后载量应维持在低水平,并持续监测。

5、药物副作用管理抗治疗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不适、神经系统损害等。

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对药物副作用进行有效管理。

6、疗效评估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载量等指标,以评估治疗的疗效。

三、支持性治疗1、营养支持艾滋病患者常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医院应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2、心理支持艾滋病的治疗过程可能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很大负担,医务人员应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病情,提高治疗依从性。

3、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对于有HIV感染的患者,应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抗药物说明书2、抗治疗监测记录表3、营养饮食指导手册4、心理咨询服务简介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艾滋病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旨在规范和保护艾滋病患者的权益,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艾滋病毒的治疗选择和研究现状

艾滋病毒的治疗选择和研究现状

艾滋病毒的治疗选择和研究现状艾滋病毒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通常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身体不能抵抗感染疾病的能力下降。

艾滋病是一个不可逆的疾病,因此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艾滋病的治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包括患者的健康状况,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疗效和成本等等。

治疗选择目前,针对艾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两种药物:抗病毒治疗和免疫治疗。

抗病毒治疗主要是利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减轻症状,并延长生命。

这种治疗一般需要终身维持,可以显著降低艾滋病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目前主要应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等。

另外,免疫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通过加强患者的身体免疫系统来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

这种治疗可以通过给予患者免疫增强剂、免疫调节剂、抗炎症剂等药物来实现。

不过,免疫治疗一般只是作为辅助治疗来使用,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以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现状近年来,关于艾滋病毒的研究逐渐深入,涉及到疫苗的研究、早期治疗和治愈的研究等。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艾滋病毒的治愈研究。

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的治愈方法,但是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艾滋病毒的治愈或有望成为可能。

例如,在2019年,英国一名患者通过一种名为“伦敦患者”的治疗方案成功摆脱了艾滋病病毒。

这种治疗方法的核心是干细胞移植,该患者患有一种血液癌症,需要进行干细胞移植手术。

在这次手术中,医生使用的干细胞来自一名有一种天生耐药基因的人,因此该患者的身体也具备了抵御艾滋病毒的能力。

虽然目前这种治疗方法还需要更多的验证和改进,但是这一成果还是为治愈艾滋病创造了新的可能。

总结治疗艾滋病毒需要一系列的综合考虑,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

抗病毒治疗和免疫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延长寿命和减轻症状。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式,希望能更好地治疗这种疾病。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更换二线药物的标准和方案E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更换二线药物的标准和方案E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更换⼆线药物的标准和⽅案E HIV感染者交友由于需要长期治疗⽽药物种类有限,我们作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必须明⽩,⼀线药物是获得治疗成功的⾸要保证,不能迷信⼆线药物。

⼆线药物同样具有耐药的可能和副作⽤(不良反应),故意放弃⼀线药物等于放弃了更多的⽣存机会,保证依从性是对⾃⼰的⽣命负责。

判断免疫学治疗失败的根据是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结果,判断病毒学治疗失败的根据是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

已经服⽤⼀线药物的病友如果治疗失败,⽆论当地疾控是否提供免费的耐药检测,都应该进⾏相关的耐药检测,⽽不是盲⽬换药。

耐药检测包括药物的耐药和毒株的耐药。

注:英⽂VL是指我们常说的病毒载量。

相关缩写见《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英⽂缩写中⽂对照》。

(⼀)治疗失败换药病例⼊选标准已接受⼀线治疗的患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考虑更换新的治疗⽅案:1、⾸先必须评估患者依从性,确定患者具备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更换⼆线治疗⽅案不是紧急措施。

2、患者连续接受过⼀线治疗⽅案⾄少12个⽉以上。

3、现根据各地检测能⼒不同,制定相应换药时机标准。

(1) 有条件进⾏耐药检测的地区:对于VL>1000拷贝/毫升的患者,建议对患者进⾏依从性评估和教育的同时,进⾏耐药检测。

耐药检测显⽰出现耐药突变时,按耐药结果更换药物。

(2) 没有条件进⾏耐药检测:可以进⾏病毒载量检测的地区,对VL>5000拷贝/毫升的患者,建议在确认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更换⼆线药物。

(3) 不能及时得到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当患者出现免疫学失败,也可更换⼆线药物;免疫学失败的标准如下(⾄少满⾜下列标准之⼀):1) 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或低于开始⼀线治疗前的基线⽔平(连续2次,间隔3个⽉以上)。

2) 连续2次(间隔3个⽉以上)CD4+T淋巴细胞计数由治疗峰值下降>50%。

3) 对于连续接受治疗超过⼀年以上CD4+T 淋巴细胞计数没有达到过100个/mm3(建议确认服药依从性,警惕免疫重建功能不良)。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选择依据是什么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选择依据是什么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选择依据是什么艾滋病,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如今已经有了多种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但如何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

首先,患者的病情阶段是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

艾滋病的发展通常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在急性期,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免疫系统受到强烈攻击。

此时,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减轻免疫系统的损伤。

无症状期的患者,虽然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体内的病毒仍在持续复制,免疫系统也在逐渐受损。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通常通过检测 CD4+T 淋巴细胞计数来评估)、病毒载量等指标,来决定是否开始治疗以及选择何种治疗方案。

当患者进入艾滋病期,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并发症时,治疗就更加复杂,除了抗病毒治疗外,还需要针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

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CD4+T 淋巴细胞计数是衡量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当 CD4+T 淋巴细胞计数低于 500 个/微升时,就需要考虑开始抗病毒治疗。

如果计数更低,比如低于350 个/微升或出现了相关的临床症状,应尽快启动治疗。

免疫功能越差,治疗的紧迫性就越高,选择的药物组合也可能需要更强效,以尽快控制病毒,恢复免疫功能。

病毒载量也是决定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

病毒载量高,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进展的风险较大。

对于病毒载量持续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选择更强效的抗病毒药物组合,或者增加药物的剂量。

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同样不能忽视。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

儿童和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药物的剂量和剂型也需要相应调整。

同时,患者如果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也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药物合理使用之便秘抗病毒用药执业药师答案

药物合理使用之便秘抗病毒用药执业药师答案

药物合理使用之便秘抗病毒用药执业药师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阿昔洛韦主要适用的疾病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结核病C、白色念珠菌感染D、DNA病毒感染E、血吸虫病2、用于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A、利巴韦林B、扎那米韦C、齐多夫定D、阿昔洛韦E、碘苷3、以下为广谱抗病毒药的是A、金刚烷胺B、利巴韦林C、碘苷D、氟胞嘧啶E、齐多夫定4、既可抗乙肝病毒又可以抗HIV病毒的药物为A、金刚烷胺B、利巴韦林C、拉米夫定D、碘苷E、阿糖腺苷5、毒性大,临床仅局部应用的抗疱疹病毒药A、扎西他滨B、干扰素C、阿糖腺苷D、碘苷E、齐多夫定6、能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抗病毒药是A、拉米夫定B、金刚烷胺C、阿昔洛韦D、齐多夫定E、阿糖腺苷7、阿昔洛韦主要适用的疾病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结核病C、白色念珠菌感染D、DNA病毒感染E、血吸虫病8、以下为广谱抗病毒药的是A、金刚烷胺B、利巴韦林C、碘苷D、阿昔洛韦E、齐多夫定二、配伍选择题1、A.利巴韦林B.干扰素C.齐多夫定D.阿糖腺苷E.拉米夫定<1> 、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广谱抗病毒药 A、 B、 C、 D、 E、<2> 、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抗DNA病毒药 A、 B、 C、 D、 E、<3> 、抑制多种病毒核酸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 A、 B、 C、 D、E、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药物中的抗病毒药有A、利巴韦林B、干扰素C、齐多夫定D、阿糖腺苷E、碘苷2、阿昔洛韦不用于治疗A、甲型肝炎B、单纯肚疱疹性角膜炎C、牛痘病毒感染D、RNA 病毒感染E、带状疱疹3、金刚烷胺对哪些病毒无效A、甲型流感病毒B、乙型流感病毒C、麻疹病毒D、腮腺炎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 D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

齐多夫定是第一个上市的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也是治疗艾滋病的首选药;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扎那米韦是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阿昔洛韦是当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的首选药;碘苷因毒性大,临床仅限于局部用于治疗眼部及皮肤疱疹病毒和牛痘病毒的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A io D ,F ioo A r a h oaT e l Cm u r k v V i nvD ,P k ci m l m iz k v A,ta o P e . t sa hf oe HI 11t en b 玲 B m dK i 2 ,1 c orn v I V一 n 脚 s i it . i e h , 55 : er e hi o o m ( ) X
疗的患伦, 而且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头
昏 和皮疹的 率 低于 发生 也略 依非韦 ‘ 伦〔。 】
T c1 : M 一 5是第2 N I 2 代N R 类药物, T 在设计上增
加了与逆转录酶( T 耐药突变活性部位相结合的 R)
要有:D C 8 、 M 一 5 S HC A D 1 、 M - P 03 T C1 、 C 一 、 M 30 B S 2 ) (
究显示, 5 g每天2 单药治疗7d 使 1 以2 m , 次, 后, 2 例患者的HV病毒载量平均降低 10 拷贝 m, I 1 9 / l目 前正在开展5 g l m , 0m 和 o g每天2次的队列研 究〔。 , ] A D o: 是一种 c c 辅助受体抑制剂。 M3 l xR 4 该受体在晚期 H 感染的合胞体诱导( ) W 1 5 表型中 占 优势。一项n 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该药虽然对 非合胞体诱导(S,C 受体占 N CR I S 优势) 的病毒没有
AD tn C aet a SD , 0 , : 9 0 . ISP i r T S26 2 4 一 1 e 0 0 8
( 稿日 2 6 0 4 收 期: 一 2 ) 0 1 ( 本文编辑: 刘雪松)
・ 学动态 . 医 随机交叉干预试验表明辣椒有可能预防胰岛素抵抗
曹贵方 肥胖和2 型糖尿病均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 见疾病, 胰岛
毒 果]D 效I 。S的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 HWA I
目 前的药物只能控制 HV的复制, I 不能将感染者体 内的病毒完全清除。而药物的毒副作用、 耐药性、 患 者依从性等问题使长期应用药物受到限制。因此, 临床在对H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时, I 一定要选
・3 9 ・ 0 8
3 53 0 . 3 一4
el . I 7 N rV,C iG t R, ta H V i a h ,P k a
tn rtenit ・ u oil eiD g, 671 一 5 a c a h ir r s p si bo Cr p n s r s ( ,: 8 3 i s n vt u 2 g ) X 21
2 67 58 9 . , :8一 6 ) ( 0 2 5 5 2 M ai , o J ea S a一o cli it oHV1 1 , a n N Cx M, t . m l l u n bo f I一 d l l m e e h ir s et l kr P rnue o mt n hne nt r b c e et 一dcdcn raoa cagsi h i n 巧 o c oi O f il ev l a e l g c o i .P 叩e y叩re s r N l c si S 20 ,0 :06 e v n l tn o a A a c U A,04 1153- c t d
告 发表于近期的《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 A C N r ( mJ i u, l t n
2 68 : 石 ) ) X 4 3 ( , 6 9。 该研究为随机交叉干预试验, 3 名志愿者参加, 共有 6 这
些志愿者既往无吸烟史, 无糖尿病、 心脏病和肝肾疾病史, 无 正在服用的药物, 不经常消费辣椒。随机进人 2 个饮食阶 段: 辣椒饮食和清淡饮食各4 周。其中辣椒饮食为正常饮食 的 基础上每日 添加5 9 0 新鲜剁辣椒。 其中3 9 0 辣椒含有辣 椒素3 m 。在饮食期结束前( 3 g 清淡饮食第2 天和2 天, 2 9 辣
华医学杂志2 6 n月2 日 8 卷第4 期 N l e J h a Nvm e2 , 0 ,o8 , o4 0 年 8 6 4 t a M d Ci , o br 826 VI6 N. n e 0
m l l h c l f M 3( a pc c n g sf h - u pa ao 罗oA D 1 : sei at oi ot G oc a r e r m o ) X 6 a nt e p ic , h m k e P , X R B 11 r c , n ol dceoi r e r C C . i1nPa a l e t o r ul e e n c o t 4 舰 e hm o
( o i ,z)它对H 复制起到了 :v n AT , dd iu e w 一定的抑
制作用。但许多感染者在治疗 1 周后会发生不同 2 程度的耐药, 出现病毒载量的反弹。进入2 0世纪 9 年代后, 0 非核普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 酶抑 制剂得到发展, 用于临床的药物种类也增多, 开始联 合应用两种药物, 抗病毒作用加强, 同时耐药性的比 例也有所减低, 但仍然不能维持长期疗效。1 6 9 9 年, 美籍华人何大一提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i l ai nrr ilhr y H A T , 3 h h cv teor t a , A R ) 即 gy tea itv a ep 种药物联合应用, 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又一个里 程碑。H A 治疗的优点是抗病毒活性进一步提 AR T 高, 使感染者体内 病毒载量降低到可以检测的水平 以下, 明显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至今仍然是抗 H w
SF a , a e , s i F e a natC R m nc n ji s rnD C cX Ta s ,t .A n 一C a n r m l i 5 ool a ol
nc oa s ll : io 叮oa i lp ulbs cfd d c e f h y e e a〕, s v h g
5 41 0 .
择适当的治疗时机, 合理利用有限的药物资源, 选用 恰当的H A 方案, AR T 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 降低毒
副作用, 避免耐药性的出现。
参 考 文 献
Tr M Rcn avne nt ee p e O nx 罗nri a yC . ee d acsi h vl m n f et e o b t ed o t t a n
的主要手段。
化学结构。两项n 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M 一 T C1 5 2 可在 1 周内使对依非韦伦( 施多宁) 表型耐药的患
者 的Hv 体内 l病毒载 低05 1 拷贝 m[。 量降 . 0 /l 99 2 ]
SHC 为融合抑制剂, C 一: 可在病毒与细胞膜融合
阶段的第2 步中抑制 C R 辅助受体。1期临床研 C S 1
i r kr P ns s vV o ,ta F ce S ,A a a o ,C J e l h t z i ft t s x .C a e ao c i r rt no h e
8 玩 al eM, o M .Tehn f HVlie a 汕it . ia l d Kz J h ut r I一 n g ei bo l a o tr s ir s
n ・ cod reer s psi it . u Tp e Ce , o n lse v tn rten bo Cr Md h n ue i e r a c a h ir s i s o m
2 44 14 一 5 . 0 ,: 51 7 0 0 Bo L . Nx 罗nri HVI nnnc od r e e o叱 R et e o 一 a n I一 o一ul s e e r t ei vs
86530 M 刀 1 等。 0、16 和 K 58
Dc 3为一种 N R 类药物, P0 : 8 NT I 是依非韦 伦
(F ) E 的化学改良 V 产品。它可以与2 种核普类药物 组成三联方案, 用于以前从未接受过 N R I N T 药物治
作者单位: 刃 4 1 3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 ( 0
素抵抗作为疾病的中心环节备受重视。在食物制作过程中, 常常添加一些草药或香料作为调味剂。近年逐渐有一些香 料如姜黄、 桂皮、 大蒜和辣椒等有益于健康, 例如调节脂质代 谢、 控制糖尿病、 促进消化以及抗氧化作用等。动物实验表 明辣椒及其活性成分辣椒素通过增强能量和脂质代谢可以 减轻大鼠肥胖。有作者报道在饮食中添加辣椒可以增加能 量代谢, 增加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氧化。进食辣椒是否对交 感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 前的文献报道存在争议, 目 不能将 其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归结于对交感神经的兴奋。澳大利 亚塔斯酶尼亚大学( n r oTsai 的A可 等学者 U v i famn a is et y ) ha 研究了含辣椒饮食对于餐后血糖、 胰岛素、 肤和能量代谢 C 的影响, 发现辣椒可以显著减轻餐后高胰岛素血症, 研究报
M dC e 20 , : 5 4 . e hm, 64 4 4 7 0 9 4
: atHI “n.J 黑 ni Vaet 一
只 ihbtr wi e n ii s o t h
a i y n sa m l u C R at 0is,e zb i itg te nb ad m l e l C n a 1ts r e yn bi d l o ce 5 gl s i g hi n d 比 ts gso u a m nd c nyv st i n t e fhm nim oe i c i 即elet. e f a u f e i u r n y r Vro , 63247 8. il 2 , : 4 4 o g ( 5 7 y X )
医学杂志20 年 1 月2 第8 卷第4 期 Nt e J h a Nv br82 6vl6 N.4 06 1 8日 6 4 a M d Ci , o m e2 , ,o8 , o l n e ) X ( 4
・3 9 ・ 0 7
. 家论 坛 ・ 专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
徐小元 李文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