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什么是描述统计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概念:使用几个关键数据来描述整体的情况描述性数据分析属于比较初级的数据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平均分析法、交叉分析法等。
描述性统计分析要对调查总体所有变量的有关数据做统计性描述,主要包括数据的频数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析、数据离散程度分析、数据的分布、以及一些基本的统计图形。
Excel里的分析工具库里的数据分析可以实现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功能。
描述性统计分析即是对数据源最初的认知,包括数据的集中趋势、分散程度以及频数分布等,了解了这些后才能去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常用指标均值、中位数、众数体现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极差、方差、标准差体现了数据的离散程度。
偏度、峰度体现了数据的分布形状。
1、均值。
均值容易受极值的影响,当数据集中出现极值时,所得到的的均值结果将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2、中位数: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时,最中间的数据即为中位数。
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即最中间的数,如果有N个数,则中间数的位置为(N+1)/2;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中间位置的算法是(N+1)/2。
中位数不受极值影响,因此对极值缺乏敏感性。
3、众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即频数最大的数值。
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不能能用于数值型数据,还可用于非数值型数据,不受极值影响。
4、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是描述数据分散程度的量,极差描述了数据的范围,但无法描述其分布状态。
且对异常值敏感,异常值的出现使得数据集的极差有很强的误导性。
5、四分位数: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并分成四等份,处于三个分割点位置的数值,即为四分位数,四分位数分为上四分位数(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75%的数字,即最大的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25%位置的数字,即最小的四分位数)、中间的四分位数即为中位数。
四分位数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异常值。
箱线图就是根据四分位数做的图。
临床试验中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临床试验中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很多。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统计学方法及其作用。
1.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描述试验样本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它包括了均值、标准差、中位数、百分位数、频率等指标的计算和展示。
2. 整体效应分析:整体效应分析用于评估治疗措施的总体效果。
其中,使用t检验可以比较两个样本的均值差异,配对t检验可以比较同一组样本在不同时间点的均值差异,方差分析可用于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组别的均值差异。
此外,如果存在荟萃分析(meta-analysis)数据,可以使用统计学的合并技术进行整体效应的定量分析。
3. 变量关联分析:变量关联分析用于评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系数可以用来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如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此外,还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来研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4. 风险评估与预测:在临床试验中,风险评估和预测是一项重要的统计方法。
例如,Kaplan-Meier生存分析用于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存曲线差异,Cox回归分析用于评估多个自变量对生存时间的风险影响。
5.随机性分析:随机性分析用于评估试验中的随机抽样过程是否满足预设的随机性要求。
例如,随机化完整性检查可用于检查随机分配的效果,查找可能的偏倚。
6.安全性分析:安全性分析主要用于评估药物或治疗措施的不良事件和副作用情况。
可以利用卡方检验或费希尔精确概率检验来比较不良事件在不同组别中的发生率。
以上是临床试验中常用的几种统计分析方法,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设计和数据类型,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此外,临床试验中还可以使用一些高级的统计技术,如生存分析、荟萃分析和多个比较法等,以获得更详细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描述性统计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总结和揭示数据的基本特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通过合适的调查问卷、实验或观察,我们可以获取所需的数据。
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准备,以便后续的分析。
二、测量指标在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常用各种测量指标来描绘数据的中心趋势、离散程度以及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1. 中心趋势测量中心趋势测量用来反映数据集中的一个“典型值”。
(1)平均数(Mean):平均数是数据集中所有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的数量。
它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的总体情况。
(2)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将数据集按大小顺序排列后的中间值。
它可以忽略异常值的影响,更好地反映数据的中心位置。
(3)众数(Mode):众数是数据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值。
它在描述分类数据时特别有用。
2. 离散程度测量离散程度测量用来反映数据集的分散程度。
(1)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数据集各个观测值与平均数之间的偏离度的平均值。
它反映了数据的总体分散程度。
(2)方差(Variance):方差是各个观测值与平均数之间偏离度的平方的平均值。
它是标准差的平方。
(3)极差(Range):极差是数据集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它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的全局范围。
三、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描述性统计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图表和图形的方式展示数据,可以使数据的特征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
1. 条形图(Bar Chart):条形图用于对比不同类别或组之间的数据差异。
2. 折线图(Line Chart):折线图可以展示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3. 饼图(Pie Chart):饼图适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的比例关系。
4. 散点图(Scatterplot):散点图可以直观地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导言】在科学研究、市场调查、社会调查以及政策制定等各个领域中,描述性统计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它主要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总结和分析,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分布和关系等。
本文将简要介绍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和方法。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概念】描述性统计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总结和分析,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分布和关系等的方法。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还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和规律,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数据的中心趋势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和数据的分布特征等内容。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应用领域】描述性统计分析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释。
2. 市场调查:在市场调查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帮助市场研究人员对市场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了解产品的市场需求、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市场竞争情况,为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3. 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帮助调查人员对社会问题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了解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为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4. 教育评估:在教育评估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对学生成绩、教学效果等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洞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育的质量问题,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意义】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描述数据特征: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数据的中心趋势、离散程度等特征进行客观的量化和描述,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
2. 发现问题和规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缺失值等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同时,还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描述性统计和推论统计的区别及其应用
描述性统计和推论统计的区别及其应用在统计学中,主要有两种分析数据的方法:描述性统计和推论统计。
这两种方法各自有其应用场景和运用方法,以下将详细讨论这两种统计方法的区别及其应用。
一、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得出数据的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频数分布频数分布是指统计数据中各个取值出现的频率。
例如,某个班级的考试成绩分布可以表示为“90分及以上的人数为3人,80分至89分的人数为5人,70分至79分的人数为10人...”,从中可以看出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及其比例。
2. 中心趋势中心趋势是用以描述一组数据的“中心”位置,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种指标。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中位数则是把数据按大小排列后,位于最中间的数;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3. 变异程度变异程度用以描述一组数据的差异性,包括范围、方差和标准差三种指标。
范围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方差和标准差则是对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进行量化。
4. 偏态与峰态偏态和峰态是用以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
偏态是指数据分布向左或向右偏斜的程度,正态分布的数据是对称的。
峰态则是用以描述数据分布的峰度,正态分布的峰度为3。
描述性统计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包括社会研究、商业分析、医学研究等。
例如,在商业领域,描述性统计可以用于对市场调查数据的分析,从而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喜好等信息。
二、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在收集到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一部分数据进行推断,从而估计总体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 抽样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地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统计,以此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抽样时需要注意样本的大小和抽样方式,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用来估计总体特征的一个区间范围。
置信区间的范围越小,则估计结果越准确。
置信区间的计算可以利用正态分布或t分布进行。
3.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某个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
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在统计学中,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过程,而推断性统计则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来推断总体特征的过程。
一、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计算和图表来展示数据的特征,包括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和数据分布等。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和百分位数等。
1. 中心趋势中心趋势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指标。
常用的中心趋势指标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将所有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结果,它可以反映数据的总体水平。
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它可以反映数据的中间位置。
众数是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它可以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
2. 离散程度离散程度是描述数据分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常用的离散程度指标有标准差和方差。
标准差是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平均程度,它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它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3. 数据分布数据分布是描述数据在不同取值上的分布情况。
常用的数据分布指标有百分位数和频数分布表。
百分位数是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后,位于某个百分比位置的数值,它可以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频数分布表是将数据按照不同取值进行分类,并统计每个取值的频数,它可以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二、推断性统计推断性统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来推断总体特征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来进行推断。
假设检验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推断,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某个假设。
置信区间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推断,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
1.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推断,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某个假设。
它包括设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确定拒绝域和做出推断等步骤。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单样本检验、双样本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描述性统计简介
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描述性统计简介
为了研究总体分布的性质,人们通过试验得 到许多观测值,这些数据一般都是杂乱无章的, 需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常借助表格或图形对数据 加以描述.数值型数据整理常用的方法是分组.
分组是指根据研究的需要,将数据分为不同 的组别.常用的数据分组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 分组.其中,单项式分组只适用于离散变量,且 在变量较少的情况下使用;组距式分组常用于连 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试画出这些数据的频率直方图.
数理统计的基为 组距 为
K 1 ln n 1 ln84 7 . ln 2 ln 2
(159.5 124.5) / 7 5 .
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如表 5-2 所示.
分组
频数 fi
频率 fi /n
124.5~129.5
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描述性统计简介
分组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组数.实际分组时,常根据以下经验公式来确定组
数K:
K 1 ln n 11.442 7ln n , ln 2
(5-7)
其中, n 为数据的个数.将式(5-7)的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取整即为
组数.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数据的多少和特点及分析的要求,参考这
1
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描述性统计简介
根据分组数据绘制频率直方图,如图 5-2 所示.
图 5-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三步: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绘制频率直方图.先数出落在每个小区间内
的数据的频数 fi ,再算出频率 fi /n ,最后从
左至右依次在各个小区间上作以 fi 为高
n 的小矩形,得到该数据的频率直方图.显然, 小矩形的面积就等于数据落在该小区间的
《描述性统计量》课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描述性统计量,企业可以对员工数据进行初步的 分析,了解员工的结构、分布和特点,为人力资源规划、 招聘、培训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财务数据分析
总结词
在财务数据分析中,描述性统计量用于描述财务数据的 特征,如收入、支出、资产等。
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描述性统计量,企业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初步 的分析,了解财务状况的整体情况,发现财务数据的分 布规律和异常值,为财务决策和预算制定提供依据。
描述性统计量仅关注数据的表面特征,无法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或模式。例如,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或因果 关系需要通过更复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
无法处理缺失数据
描述性统计量在处理缺失数据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对于缺失的数据,可能需要采用插值、填充或删除等 方法进行处理,这些方法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描述性统计量
• 描述性统计量的定义和作用 • 描述性统计量的种类 • 描述性统计量的计算方法 • 描述性统计量的应用场景 • 描述性统计量的优缺点分析 • 描述性统计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目录
Part
01
描述性统计量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描述性统计量
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量数
1
,用于概括和描述数据的
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
销售数据分析
总结词
在销售数据分析中,描述性统计量用于描述 销售数据的特征,如销售额、销售量、客户 数量等。
详细描述
通过对销售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量的分析, 企业可以了解销售业绩的整体情况,发现销 售数据的分布规律和异常值,为销售策略的
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在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中,描述性统计量用于描述员工数据 的特征,如员工数量、年龄、性别等。
大学毕业论文的数据统计方法
大学毕业论文的数据统计方法在大学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数据统计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合理、准确地统计数据可以为研究结果提供有力的支持,进一步增强论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统计方法,以助于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一、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指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和总结的方法。
通过描述性统计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中心趋势和变异程度。
常见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在大学毕业论文中,描述性统计可以用于描绘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的分布情况等。
二、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基于样本数据进行推断的统计方法。
通过推论统计可以利用样本数据来对总体进行推断,比如进行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等。
对于毕业论文中的实证研究,推论统计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统计技术。
常见的推论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
三、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多元统计技术。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识别出影响变量的潜在因素,进而简化数据分析和解释。
在大学毕业论文中,因子分析可以用于厘清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研究中的隐含结构,提高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四、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其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描述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大学毕业论文中,回归分析常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预测变量等。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
五、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时间相关数据的统计方法。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揭示数据的趋势、季节性、周期性等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提供支持。
对于涉及时间变化的研究对象,时间序列分析是非常有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六、综合分析除了上述单一的统计方法,大学毕业论文中还常常会使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旨在综合利用各种统计方法的优势,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问题。
对于复杂的研究问题,综合分析可以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研究结果。
论文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论文中常用的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一种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来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在学术界,统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以及它们在论文中的应用。
一、描述性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方法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百分位数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中心趋势,从而揭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在论文中,描述性统计方法常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总结。
例如,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受访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进行统计描述,从而了解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二、推断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是通过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的方法。
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和回归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总体进行推断,并判断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在论文中,推断统计方法常用于验证研究假设和分析研究结果。
例如,在医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推断统计方法来判断一种新药物是否有效。
他们可以通过对样本进行实验和观察,然后使用假设检验方法来判断新药物的疗效是否显著。
三、相关性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方法是用于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常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包括相关系数、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影响因素,从而揭示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制。
在论文中,相关性分析方法常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例如,在经济学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相关系数方法来研究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他们可以通过收集一定数量的样本数据,然后计算相关系数来判断收入和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
四、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是用于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
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季节性分析和周期性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它旨在通过使用统计指标和图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分布,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时,常用的方法包括中心趋势测度、离散程度测度、分布形态描述和相关性分析等。
一、中心趋势测度中心趋势测度是用来表示数据集中趋向于某个中心的位置。
常用的中心趋势测度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
1. 均值:均值是以所有数据的数值和除以数据个数的统计量,用来表示平均水平。
均值对异常值敏感,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2. 中位数: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中位数不会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更能反映数据的普遍情况。
3. 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可用于描述具有离散分布的数据。
二、离散程度测度离散程度测度是用来表示数据集合中数据分散程度的方法。
常用的离散程度测度有范围、方差和标准差等。
1. 范围:范围是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可用来衡量数据的整体变化幅度。
范围对异常值敏感,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2. 方差:方差是各数据与均值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用来描述数据的平均离散程度。
方差较大时,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较高。
3. 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度量数据相对于均值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较大时,表明数据分散程度大。
三、分布形态描述分布形态描述是对数据分布形态特征进行描述的方法。
常用的分布形态描述包括偏度和峰度等。
1. 偏度:偏度描述了数据分布曲线相对于均值偏离的大小和方向。
偏度为正表示数据分布朝右偏,为负表示数据分布朝左偏,为0表示数据均匀分布。
2. 峰度:峰度描述了数据分布曲线的陡峭程度,反映了数据分布的尖峰与平顶程度。
峰度大于0表示数据分布曲线相对于正态分布更陡峭,小于0表示数据分布曲线相对于正态分布更平顶。
四、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用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常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有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展示和解释,来揭示数据特征、分布和趋势的方法。
它是统计学中最基础的分析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数据研究与决策中。
本文将简要介绍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应用场景。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描述性统计分析是通过对数据的常见统计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情况。
常见的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标准差、方差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概括数据的特征,从而进行合理的数据解读和决策。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确定所需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抽样调查等方式来收集相关数据。
2. 数据整理和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包括缺失值的处理、异常值的剔除,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3. 数据汇总和展示:将数据进行汇总,并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直观地观察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4. 统计指标计算:通过计算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揭示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5. 数据解释和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统计指标,对数据的特征和分布进行解释和分析,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应用场景1. 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用来描绘人群的特征和行为规律,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 经济与金融分析:在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中,通过对经济指标和市场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了解经济形势和市场趋势,从而指导决策。
3. 市场调研与营销:在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中,通过对受众、消费者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偏好。
4. 医学与健康研究:在医学和健康研究中,通过对患者数据和健康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情况,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描述性统计分析怎么写
描述性统计分析怎么写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指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展示,以揭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它是统计学中最基础的分析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变异情况。
本文将介绍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方法。
1. 数据的整理和准备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准备。
首先,将数据导入到统计软件或编程环境中,确保数据的格式正确并且没有缺失值。
其次,对数据的变量进行归类、命名和编码,以方便后续分析。
另外,还可以进行数据的筛选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不合理的数据。
2. 描述性统计指标的计算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核心是计算各种统计指标,用以描述和概括数据的特征。
常见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中心性指标:用于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是所有观测值的平均数,中位数是将数据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值,众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值。
•离散程度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包括方差、标准差和极差。
方差是观测值与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的平方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极差是最大观测值与最小观测值之间的差。
•偏度和峰度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形态。
偏度度量了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正偏表示分布右偏,负偏表示分布左偏;峰度度量了数据分布的尖锐程度,正峰表示分布尖锐,负峰表示分布平缓。
3. 描述性统计图的绘制除了计算各种统计指标外,描绘描述性统计图也是一种直观展示数据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描述性统计图包括直方图、箱线图和散点图。
•直方图: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区间划分,统计每个区间内的观测值个数或占比,并绘制在纵轴上,从而呈现数据的分布情况。
•箱线图:用于展示数据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以及异常值等信息。
图中的箱体表示了数据的四分位数范围,箱体内部的线表示中位数,箱体外部的点表示异常值。
•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将两个变量的取值作为坐标轴,绘制出所有观测值的散点,可以通过观察散点的分布来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描述性统计的方法
描述性统计的方法描述性统计是一种统计方法,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概括和描述,提供对数据集合的基本特征和趋势的认识。
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描述性统计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包括数据的中心趋势测量、离散程度测量和数据分布形态测量。
中心趋势测量是描述数据集合的核心位置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是将所有观测值相加后除以样本量得到的结果,它可以反映数据集合的平均水平。
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观测值,它可以消除极端值对数据的影响,较为稳健。
众数是在数据集合中出现最频繁的观测值,它可以反映数据的典型取值。
离散程度测量是描述数据集合的变异性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范围、标准差和方差。
范围是最大观测值与最小观测值之间的差异,可以简单地衡量数据的变化范围。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衡量数据与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数值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
方差是观测值与均值之间差异的平方平均值,可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数据分布形态测量是描述数据集合呈现的形状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偏度和峰度。
偏度表示数据分布的对称性,正偏表示分布向右偏斜,负偏表示分布向左偏斜,偏度为0表示分布对称。
峰度表示数据分布的峰态,正峰表示分布呈现尖峰状,负峰表示分布呈现平坦状,峰度为0表示分布与正态分布相似。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描述性统计方法如频率分布表、直方图、箱线图等,它们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频率分布表是将数据按照区间进行分组,并计算每个区间内的频数和频率,可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直方图是以柱状图的形式展示数据的频率分布,可以通过柱子的高度来表示频数。
箱线图是通过绘制数据的五数概括(最小值、Q1、中位数、Q3和最大值)来展示数据的离散程度和异常值情况。
总结起来,描述性统计的方法涵盖了数据的中心趋势测量、离散程度测量和数据分布形态测量。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对数据集合进行整理、概括和描述,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趋势,从而有助于有效地分析和解读数据。
描述性统计分析名词解释
描述性统计分析名词解释描述性统计分析(des}sile analysis)是指用来对事物进行客观描述的统计方法。
包括描述统计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其他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应用十分广泛,凡有理论研究问题就可能用到它,反之亦然。
例如市场研究、社会调查、各类专项研究、各种质量控制活动等都需要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研究对象是描述总体单位的一般特征,或总体的一般水平,其目的在于揭示事物内部结构特征和规律性的一种统计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用数字表示信息,以满足人们对现实状况的认识,解释数据间的内在联系,描述事物的空间分布,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它通常只适用于描述总体的特征。
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应用十分广泛,凡有理论研究问题就可能用到它,反之亦然。
例如市场研究、社会调查、各类专项研究、各种质量控制活动等都需要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1、随机样本和随机变量的关系:随机样本就是在随机抽样的条件下,从样本中所抽取的样本;而随机变量就是在某一随机样本下所获得的一组样本值,即变量X={a, b, c}。
样本统计量,就是从样本空间出发,推断样本统计量的函数。
所谓样本空间,就是具有与实际问题中所考察的现象相同性质的分布所构成的一个集合。
2、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主要研究对象是描述总体单位的一般特征,或总体的一般水平,其目的在于揭示事物内部结构特征和规律性的一种统计方法。
2、总体的统计特征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研究对象是总体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称为总体的信息,即总体统计特征。
例如,经济指标,如总产值,增长率,资金利润率,平均劳动生产率,边际利润率,就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对象,也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研究内容。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一种最基本的统计分析,它是根据统计学原理,用数字描述和推断总体的特征或总体的水平。
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对象是总体的全部,因此又称全面统计分析,它是统计研究中最古老,最简单,但又是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所谓统计,即指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收集、整理、描述与研究处理数据资料,以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规律。
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统计思想。
当然,每个人也要重视自己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对统计的培养。
比如:经常关注一些有意义的数字;坚持对于身边的或者大众关心的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定期或不定期地完成自己制订的小计划等。
描述性统计的方法是对调查资料进行数量分析,这种分析能够提供被测现象的特征数值,是对调查单位各项特征值所得到的总体评价。
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各部分标志值占总体标志值百分率的比例;2.相应的标志值与该总体标志值的符合程度;3.某一标志值出现频数的大小;4.有多少个单位标志值属于这个总体。
描述性统计还可以用来分析总体参数,并把统计结果应用于推断未知参数。
1.随机抽样的原则(1)在一次抽样中至少应抽取一个容量足够大的样本,且不同时间或空间抽取的样本数目应相同。
(2)保证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选择什么样的人为样本,是需要仔细考虑的,必须尽可能使总体中最有代表性的那部分人获得样本,才能提高估计精确度,减少偏差。
(3)随机抽样尽可能使总体均衡。
随机抽样就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体单位中抽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构成样本,并将样本中的个体看成是来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个个体,以便了解样本所反映的全貌。
通俗的讲,就是尽量不漏掉任何一个单位,但又不能太多而无法从中找到总体的某些规律。
采用随机抽样时,既要保证足够大的抽样基数,又要防止太小或过多而影响抽样的代表性,在适宜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4)避免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虽然不会给调查结果带来直接损失,却影响调查的准确程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控制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等方式加以克服。
对于一些没有足够样本容量的总体,只好通过一定程序,把抽样的数量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一般认为,样本含量达到30%左右时,估计精确度较高,误差较小。
临床分析的统计方法
临床分析的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在临床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临床数据。
本文将介绍临床分析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
它能够提供关于数据集中趋势、变异程度和分布形态的信息。
在临床分析中,描述性统计通常用于对患者人群的特征进行概括,比如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
描述性统计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平均值:平均值是数据集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人群的平均状况。
2. 中位数: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更能反映数据的典型值。
3. 众数:众数是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在临床分析中,众数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常见的病例特点。
4. 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和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是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和的平均值,而标准差则是方差的平方根。
它们能够告诉我们数据的变异程度,帮助我们判断数据的稳定性。
二、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
在临床研究中,我们往往不能对整个患者人群进行研究,因此需要通过推断统计来帮助我们作出总体的判断。
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有:1. 抽样和抽样误差:在临床研究中,我们需要从患者总体中取得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而抽样误差则是样本结果与总体结果之间的差别。
2.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利用样本数据求得的总体参数估计的范围。
常见的置信水平为95%,表示我们有95%的把握总体参数在该范围内。
3.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对两个或多个样本进行比较的方法。
通过设立一个零假设和一个备择假设,我们可以判断样本之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
三、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用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强度和方向的方法。
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的主要作用是初步查看数据基本情况,检查是否有异常值,查看分布状态,对异常值辨明原因以及决定是否剔除,为接下来的深入分析做准备,描述性统计其中一项叫探索分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描述性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三大内容:1.集中趋势2.离散趋势3.数据分布情况这其中涉及的统计量大致为:集中趋势:众数、均值、中位数(四分位数)离散趋势:方差、标准差、极值、全距、均值标准误、离散系数数据分布:不同的数据分布涉及的统计量不同,最常见的正态分布涉及到的统计量为峰度和偏度各统计量的特点:1.集中趋势均值:最常用的集中趋势度量值,信息利用充分、但是很易受极值影响,可用于定距、定比数据,不能用于定类、定序数据。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不受极值影响,可能没有众数或者有好几个众数,但是太明确的统计特性,可用于定类、定序、定距、定比数据中位数: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值,不受极值影响,在有个别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数列中,中位数比均值更具代表性,但中位数对信息利用不充分,当样本量较小时数值不太稳定,可用于定序、定距、定比数据,但不能用于定类数据,因为定类数据无法排序。
2.离散趋势方差、标准差:最常用的度量值,考虑了数据分布情况,涉及到了每一个变量值,同时也会受到极值的影响,它反映了各变量值与均值的整体差异,可用于定距、定比数据。
不能用于定类、定序数据。
全距: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差,易受极值影响,没有考虑数据分布情况,可用于定距、定比数据。
不能用于定类、定序数据。
离散系数:当比较两组数据离散程度大小的时候,直接使用标准差并不合适,这时可以使用离散系数。
3.分布情况我们常常会假设样本数据所在的总体是服从某种分布,针对每一种分布类型,都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指标来描述数据偏离分布程度,最常见的是正态分布,有峰度和偏度两个指标。
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方式
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方式1.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大数据进行表述性分析的方法。
它通过汇总、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特征,帮助我们理解数据集的基本特征。
描述性统计包括测量中心趋势(如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测量离散度(如标准差、范围、变异系数)、测量分布形态(如偏度、峰度)等统计指标。
描述性统计可以帮助我们提取数据的基本信息,识别异常值和缺失值,并对数据集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理解。
2.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通过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在大数据分析中,我们通常无法将整个数据集作为样本,因此需要从中抽取代表性样本来进行推断分析。
推断统计的核心是对样本数据进行估计和推断,以获取总体的特征和参数。
常见的推断统计方法包括置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置信区间估计可以帮助我们对总体特征进行范围估计,通过样本数据给出一个区间,使得总体特征有一定概率落在该区间内。
假设检验则是通过样本数据判断总体特征的假设是否成立。
3.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利用算法和模型从数据中提取知识和规律的方法。
在大数据分析中,机器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模式和关系,并对未来的数据进行预测和分类。
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分类算法(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如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回归算法(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
机器学习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特征工程,通过迭代算法和模型参数优化,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预测。
4.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从大数据中发现模式、关联和规律的过程。
数据挖掘的目标是通过算法和模型在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常见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关联规则挖掘、分类与预测、聚类分析、异常检测等。
数据挖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的隐藏关系和规律,从而支持决策和预测分析。
数据挖掘方法和机器学习很相似,但数据挖掘更侧重于从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知识。
综上所述,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方式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大数据,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支持决策和预测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学是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异程度,以便加以利用,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
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它是指对数据进行整理、概括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形态和特征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对描述性统计分析做一介绍。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概念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指通过图表和数字,对数据进行总结、描述、概括和分析的方法。
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我们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将数据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形态和特征。
同时,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各种统计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以便更深入地分析数据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过程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整理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整理数据,将数据分类、排序、分组等,以便更好地进行统计和分析。
2、计算频数和频率计算频数和频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对数据进行表格或图表化处理也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3、计算中心趋势计算中心趋势是指通过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指标来衡量数据中心的集中程度,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整体情况。
4、计算离散程度计算离散程度是指通过数据的范围、方差、标准差等指标来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散程度和变异情况。
5、绘制图表数据可视化处理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等图表,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企业中,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反馈,从而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和产品决策。
在金融领域,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帮助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评估,更好地控制风险。
在医学领域,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7
1.对“行业”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 输出频数统计表 输出饼图
58
操作如下: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requencies 打开频数分析对话框
59
60
选中“行业”之后,点击箭头,使该变量进 入右端框中。点击“Charts”按钮。
描述性统计
1
第一节
分布特征
2
数据分布的特征
集中趋势 (位置) 离中趋势 (分散程度) 偏态和峰度 (形状)
3
数据分布的特征和测度
数据的特征和测度
集中趋势
众 数 中位数 均 值
离散程度
全距 方差 标准差
分布的形状
偏 度
峰 度
4
一、集中趋势
一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的倾向和程度 测度集中趋势就是寻找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值或中心值
18
特点:
信息利用充分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仅适用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不能用于定类 数据和定序数据
19
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
均值 中位数 众数
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
众数 中位数 均值
左偏分布
对称分布
右偏分布
20
二、离散程度的测度
21
离中趋势
数据分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离中趋势的各测度值是对数据离散程度所作的描述 反映各变量值远离其中心值的程度,因此也称为离 中趋势 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集中趋势测度值的代表程度
例:
有99人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将这99人考试成 绩由低到高排序:
24人
第25名
24人
第50名
24人
第75名
24人
分数Biblioteka 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
16
特点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能粗略描绘分布的形态,如是否具有对称性 适用于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但 不能用于定类数据
17
均值
最常用的集中趋势的测度值之一
47
二、描述统计分析
(Descriptives)
48
(一)基本功能
与Frequencies功能基本相同 均值、标准差、方差、极差 最大值、最小值 峰度、偏度 对变量值进行标准化 zk=(Xk- X)/S 并产生一个新变量,其变量名是 原变量名前加Z
49
(二) 基本操作方法
单击Analyze菜单 选择Summarize 中的Descriptives项 对Descriptives对话框进行设置
条形图Bar chart 饼图(Pie chart) 直方图Histogram 其中直方图还可以选择是否加上正态曲
线(With normal curve)
Chart Values 单选钮组定义是按照频数还是按百分比 作图(即影响纵坐标刻度)
46
Format 按钮
用于定义输出频数表的格式(用处不大)。
6 5
8 5
多于一个众数 原始数据: 25 28 28 36 42 42
9
定类数据的众数
表3-1 某城市居民关注广告类型的频数分布 广告类型 商品广告 服务广告 金融广告 房地产广告 招生招聘广告 其他广告 合计 人数(人) 112 51 9 16 10 2 200 比例 0.560 0.255 0.045 0.080 0.050 0.010 1 频率(%) 56.0 25.5 4.5 8.0 5.0 1.0 100
左偏分布
扁平分布
与标准正态 分布比较!
右偏分布
尖峰分布
31
偏度
数据分布偏斜程度的测度
偏度系数=0为对称分布 偏度系数> 0为右偏分布 偏度系数< 0为左偏分布
32
SK--偏度系数
Mo
x
Mo
x
x
Mo
SK=0
对称分布
SK>0
右偏
SK<0
左偏
33
峰度
(概念要点)
数据分布扁平程度的测度
50
三、数据考察
(Explore)
51
(一)主要功能
检查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值 对异常数据应辨明原因 进而决定应否对其剔除 分析变量值的分布状态 分析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52
(二) 相关概念简介
53
箱图(Boxplot)
最大值(以星号标示,可多个) 异常值(以O标示) 正常值中的最大值 第三四分位数 第二四分位数(中位数) 第一四分位数 最小值(可多个) Case Number
74
点击“Graphs”主菜单,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 “Scatter/Dot”。
75
点击:“Define”
76
将“资产负债率”选入“X Axis” 将“资产报酬率”选入“Y Axis” 点击“OK”
77
输
出 结 果: 散 点 图
78
4.计算主要描述性统计指标
对“资产负债率”计算以下指标: 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极差、最大 值、最小值、峰度、偏度、四分位数。
最小值(Minimum) 最大值(Maximum)
均值标准误差(S.E.mean)
44
Distribution 复选框组用于定义描述分布特征 的两个指标
偏度系数(Skewness) 峰度系数(Kurtosis)
45
Charts 按钮
用于设定所做的统计图 Chart type 单选钮组定义统计图
61
选中“Bar charts”,并点击“Continue”
返回后, 点击“OK”即 可得到输出结 果。
如果希望以百分 比形式输出条 形图,选择: “Percentages”
62
输出结果:频数分布表
行 业 Cumulative Percent .9 45.6 48.2 50.0 55.3 59.6 71.9 79.8 83.3 84.2 100.0
Percent .9 44.7 2.6 1.8 5.3 4.4 12.3 7.9 3.5 .9 15.8 100.0
Valid Percent .9 44.7 2.6 1.8 5.3 4.4 12.3 7.9 3.5 .9 15.8 100.0
输出结果:条形图(频数)
64
输出结果:条形图(百分比)
65
饼图的绘制
操作与条形图的绘制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如 下:
66
选中“Pie charts”,并点击“Continue”
67
输出结果:饼图
68
2.直方图的绘制
绘制“资产负债率”的直方图。
69
操作如下: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requencies 打开频数分析对话框
79
在频数分析对话框中,将“资产负债率”选 入右端方框中,然后单击“Statistics”按钮。
5
集中趋势的测度
一.
众数 二. 中位数和分位数 三. 均值
6
众数
概念: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7
特点:
1. 2.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可能没有众数或有几个众数
3.
可用于: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 和定比数据。
8
例:众数的不唯一性
无众数 原始数据: 一个众数 原始数据:
10 6
5 5
9 12 9 8
70
将“资产负债率”选入右端框中。 点击“Charts”按钮。
71
选中“Histograms”和“With normal curve” “Continue”
返回后, 点击“OK”即 可得到输出结 果。
72
输出结果:直方图
73
3.散点图的绘制
绘制“资产负债率”与“资产报酬率”之间 的散点图。 要求,前者作为横轴,后者作为纵轴。
峰度系数=0扁平程度适中 偏态系数<0为扁平分布 偏态系数>0为尖峰分布
34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的 SPSS操作
35
Descriptive Statistics (描述性统计)模块
Frequencies(频数分析) Descriptive(描述统计) Explore(数据考察)
36
一、频数分析
25
样本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方差的计算公式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S n21
( xi x ) 2
i 1
n
n 1
S n 1
(x
i 1
n
i
x)
2
n 1
26
例:样本方差与标准差的计算
原始数据: 10
5
2
9
13
6
8
S
2 n 1
i 1
( xi x )
n
n 1 2 2 2 (10 8.5) (5 8.5) (8 8.5) 6 1 8.3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适用于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但 不能用于定类数据
12
例:样本容量为单数据的中位数算
原始数据: 排 序: 位 置:
24 20 1
22 21 2
21 22 3
26 24 4
20 26 5
N 1 5 1 位置 3 2 2
中位数 22
13
例:样本容量为双数据的中位数算
Central Tendency 复选框组用于定义描述集 中趋势的一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