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3《精卫填海》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 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如“炎帝"少女”“溺"故”“堙" 等,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积累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丰富语言储备。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提高文言文的朗读水平和记忆能力。
学生学会翻译文言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精卫的形象特点,体会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感受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二)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将精卫的精神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持、奋斗等品质,以及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读写结合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精卫填海的图片、视频,古代神话故事的资料,作者的简介和作品,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等素材;搜集描写勇敢、坚持、奋斗等品质的优秀作品和资料,整理成学习资料包;绘制课文结构思维导图,用于课堂展示。
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道具,如精卫的玩具、模型等,用于课堂导入和讲解。
设计一份课堂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参与度;设计各种学习任务单、问题卡片、写作评价表等,用于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等方式,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和古代神话故事,整理成预习笔记。
收集自己喜欢的古代神话故事和描写勇敢、坚持、奋斗等品质的诗句、文章等资料,用于课堂分享和交流。
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品,用于记录课堂重点和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神话故事导入教师讲述一个古代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让学生感受古代神话故事的神奇和魅力。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第1篇教学设计释词: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少女:其实跟现代的`意思很相近,现代延伸为青年女孩,这里指小女儿。
溺:淹没在水里丧命,溺水而亡。
(小朋友不要随便玩水哦)衔:用嘴叼。
堙[yīn]:填塞。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背诵技法:前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先说她的出身,再说她的名字。
后一句:“(1)女娃游于东海,(2)溺而不返,(3)故为精卫,(4)常衔西山之木石,(5)以堙于东海。
”一共五个小句子。
前三个是一层意思,说“精卫”这个别名的由来。
“精卫”这个别名的意思可能是指她的精神和灵魂还要保卫人们的生活安全吧。
后两个又是层意思,说她勤奋地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块,飞到遥远的东方去填淹死她的大海。
从西山到东海,不远千里万里,说明精卫鸟不怕艰苦,顽强努力,为后人做好事。
讲解课文:这是一篇叙事古文,描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孩因为溺水而亡,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受到伤害,她死后化身为精卫鸟,从西山上衔来石子和树枝要把东海填平。
这是一个可悲、可怜亦可敬的故事。
故事的原由小编在此再给大家唠叨一下: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此女精灵活泼,漂亮善良。
有一天在外面玩耍时,看到一个男孩子在欺负别的小朋友,她上前制止,这个男孩子说女娃多管闲事,并谩骂侮辱。
在后来的争执中,男孩子不服,女娃就把他胖揍了一顿,男孩子打不过赶快逃走了。
事情的发展总是那么的巧合,女娃有一天去东海游玩,男孩子现身说之前在陆地上让你占了便宜,今天可不会轻易饶了你,并让女娃认错,这男孩原来就是龙王爷的小太子。
女娃说自己做的没有错所以拒不认错,这男孩子就兴风作浪把女娃给淹死了。
故事到这里有朋友肯定会说这不就是《哪吒闹海》的前版么,小编也感觉和民间传说故事的趋形相似哈,咱接着说。
女娃死后不甘心,魂魄化成了一只小鸟儿,说无情的浪涛把我淹死在这大海里,也许还有其他的年轻的生命会被夺去,所以发誓要把大海填平,所以就有了“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精卫填海》(四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少"的正确读法。
2.借助注释,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精卫填海的过程,感受精卫不放弃的精神。
3.朗读中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认识神话故事源自我们祖先对世界的认识,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心目中精卫的形象特点。
4.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能主动收集更多的远古神话故事进行阅读,并可以讲述出来给同学听。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反复诵读、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读懂小古文的方法,理解课文意思。
难点:按照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讲好课文故事,并能在讲和读中,感受精卫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引入主题1. 看图猜故事。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多张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
师:看到每一幅图,你们想到了哪个故事?(待学生猜出后,教师分别在图的下面显示: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逐日)2. 比较成语格式特点。
师:你们发现这些都是什么故事?(预设:神话故事)仔细观察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格式相同,都是人物+事情的格式)只要读了标题,我们就基本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
3.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经典的神话故事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和老师一起写一下课题吧。
4.对比阅读,发现小古文精妙。
(出示图片)师:这就是精卫鸟。
网络上是这样描述它,“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而在《山海经》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对比一下,同样是描写精卫的外形,表达相同的意思,你们发现这两段话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对,描写同样的意思,古人写成的句子更短小精炼。
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文言。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四上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首页中有这样一句话“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这句话不仅告诉了我们本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神话故事”,而且告诉了我们神话故事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本单元语文要素有三点。
第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三: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因为本课与单元内容关联紧密,在单元中处于中间的位置,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精卫填海》所在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同样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但不同点是《盘古开天地》是现代文,而《精卫填海》是一篇语言凝练文言文。
此篇课文是教材在四年级安排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作品。
以学生相对熟悉的故事内容,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
而且这也更符合学习文言文的年段要求:初步接触文言文,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精卫填海》这篇课文用简短凝练的语言,展现了精卫百折不挠的意志。
而文中对精卫如何填海的并没有展开具体的描写,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为学生创设情境,想象精卫有哪些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
在补白了“填海"这部分的过程中,学生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精卫与自然做斗争地大无畏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学情分析本课书需要达成本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和“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两个语文要素的同时,铺垫“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这一语文要素。
对于刚刚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借助关键词语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和“了解课文时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
”这两个语文要素,从句和段两个方面进行概括,为本单元篇章的概括进行了铺垫。
13《精卫填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1学时1.标题:精卫填海2.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是神话单元,通过四篇故事带学生感知神话的魅力。
这一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单元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升,带学生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后续“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做准备。
单元的习作要素为“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习作以“我和过一天"为题,带学生将对神话的想象具象出来,化为一篇想象力丰富的习作。
结合新课标要求与教学内容安排,本单元将会以“神话世界一日游”为任务群的主题创设情境,将《盘古开天地》与《女娲补天》统合为“开天辟地故事游览日”,《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则统合为“英雄故事游览日”,带学生共同感受不同类型神话故事的奇幻色彩,充分放飞想象。
本课选择的是单元的第二课《精卫填海》,这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讲述了精卫在溺亡于大海后,为守护其他人不被大海淹没,持之以恒的衔石填海的故事。
本课通过带领学生共同阅读,以学习任务单为引导,在深入学习文言文阅读方法的同时感受精卫的形象,体会不畏艰难,顽强抗争的“精卫精神"。
(2)语文要素培养语文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
本课的核心内容为文言文的学习,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能对文言文这一文体有更明确的认知,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朴素愿望进行感知,树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在故事分析中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分析等不同方式,充分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在对同伴的评价中获得审美经验,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3)跨学科融合教学结合新课标中“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本课在设计时将由单课设计转变为学科融合式课程,将落点放在“跨学科学习"这一学习任务群,在对精卫填海原因的感知中带着学生共同了解大海,感受人类生活与海洋的密切联系,在地理学科知识的渗透中带学生对精卫的愤怒进行更明确的认知;在对精卫填海过程的认知中,通过让学生回顾数学课程中的“吨”的认识,让学生用已知数学知识去估算填满大海需要的石头的重量,借助跨学科数学的融合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精卫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精卫填海》教学教案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对古代神话故事充满好奇。
但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学习难度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挑战。
因此,本课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解、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精卫填海》中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含义。
(2)通过读文、析文,理解故事内容,把握精卫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品质。
(3)通过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生词,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精卫精神。
四、教学难点(1)理解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能够准确翻译句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背景介绍①展示图片激发兴趣教师首先展示精卫填海的故事图片或短视频,通过直观的视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要了解故事的欲望。
“同学们,你们看到屏幕上这幅图了吗?这个小姑娘在干什么呢?她为什么会在海边用树枝和石头填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的故事,揭开这个谜团吧!"②简要介绍故事内容“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神话传说,讲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化为精卫鸟后坚持不懈地填海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情节曲折动人,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言文,感受其中的神奇和魅力吧!"(2)互动提问,引出课题①提问引发思考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人怎么可能填平大海呢?但是,精卫鸟却一直在努力着,你们认为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们思考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
②引出课题并板书“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精卫填海》,去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精卫填海》,同时强调文言文的学习要点:“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用词和句式与我们现在的语言有所不同,所以大家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积累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感受韵律①我将首先引导学生翻开课本,找到《精卫填海》这篇课文。
13《精卫填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精卫填海》(共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这个单元是“神话"专题,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四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已有一些阅读经验,但依然有一定困难。
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大意,用范读、引导断句的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以达熟读成诵。
学生最大的学习闲难还是“讲述故事,感受形象”,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时可通过“讲清意思、感受神奇、想象对话"这三个环节来推进;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结合插图,抓住精卫的形象、精卫的动作和艰辛的经历展开想象,既把故事讲得清楚生动,又在讲述中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
同时,教师需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帮助有理解困难的学生讲清故事大意;引导有一定理解力的学生讲述故事的神奇之处;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讲述故事神奇的同时想象人物的语言等,把故事说得更丰满。
二、教学目标(一)会认、会写“帝"“口”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通过结合注释、看图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二)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难点: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有印象。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一)注释入手,读好课题1.揭示课题、(读题,随机正音,注意“精”是后鼻音)2.关注注释。
提示:课题旁边有个“①",这是什么?请读读注释,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在课题“精卫”下画线,强调在名字后面稍作停顿)3.了解课文出处,简介《山海经》。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1.在看看、听听、说说、演演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精卫鸟的由来,能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大海和精卫不同的角色形象,感受精卫鸟不怕辛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坚持不懈做过的事情。
4.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师:在蔚蓝的大海上,有一只小鸟,它从哪来?它在大海上飞来飞去干什么?(引导幼儿猜测)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二)看PPT课件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1.欣赏故事第一段,了解精卫鸟的由来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精卫是谁?它从哪来的?师:看到精卫鸟每天飞这么远去衔石头和树枝填海,你想对它说什么?2.欣赏第二段,理解大海和精卫鸟的对话师:大海是怎么说的?师:大海为什么嘲笑精卫?谁来用嘲笑的语气学一学大海说话?(鼓励幼儿说出“嘲笑”的语气)师:精卫鸟听了大海的嘲笑有没有停下来?对,它继续这样做着,它怎样对大海说的?师:精卫说出这样的话说明它很坚定、自信,我们也来用精卫这种坚定自信的.语气说说看!(鼓励幼儿用坚定的语气自信地说)师:请男孩子来做大海,女孩子来做精卫,我们来说说看!(交换角色说一次)3.理解故事中精卫的坚持不懈师:精卫每天早起飞去衔石填海,都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它这样做累吗?会厌烦吗?(引导幼儿体验精卫衔石填海的辛苦)师:可是精卫鸟为了能把大海填平,它有没有因为累或厌烦而放弃呢?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精卫鸟的这种精神?师:是的,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息,明明知道很难实现还要坚持去做,这就叫“坚持不懈”。
(三)迁移经验,说说自己坚持做过哪些事情师:你平时做事情会坚持吗?你做过什么事情是像精卫这样坚持不懈的?(请个别幼儿来说自己坚持做的事情)师:把自己坚持做过的事情讲给听课的老师听一听!(幼儿下去讲)师:有一句话叫“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果你们做任何事情都能像精卫鸟这样坚持,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四)完整讲述故事,结束活动师:让我们回去把这个《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他们也知道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好吗?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在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基础上,学生能够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13精卫填海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第一课时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的,用合适的停顿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故事的意思。
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把故事讲具体生动,初步感受精卫的形象。
第二课时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了解《山海经》,拓展阅读相类似的故事。
完成语文作业本。
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把故事讲具体生动。
教学难点:用合适的停顿朗读课文。
讲故事时加入自己神奇的想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读单元导语——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习课文的第一步。
下面同学们翻开书本50页,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这几个生字比较难读,我们一起读3遍。
2.同桌是重要的学习伙伴,把课文读给同桌听,有问题的帮助纠正。
3.出示作业本内容。
课文中还有些字音容易搞错,我们来练一练。
谁来读?再读。
自己再读一读。
过渡:读着读着我们好像对故事的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
那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接着学习。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助力背诵1.交流方法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三次接触小古文,理解小古文的意思,有哪些方法?预设: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结合插图。
2.学生结合注释和插图,自主疏通文意,遇到困难的地方旁边打上问号。
四人小组尝试解决全班交流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请生说。
①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相传他牛首人身,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
我们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所以自称是“炎黄子孙"。
②少女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这里的意思是小女儿。
看来结合注释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理解方法。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 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本套教材中的第三篇文言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炎帝的小女九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学情分析三四年级学生还处于想象力顶峰时期,本身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经典神话是很好的精神滋养。
要指导学生掌握“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最神奇的地方”“理解神话人物形象"等阅读技巧,学会阅读神话技能。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结合注释,读懂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抓住关键句“长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展开想象,对比阅读,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疑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故事。
2.出示图片: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
细心地同学们会发现这些都是——故事,上一课《盘古开天地》你还记得神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吗?(有很神奇的情节,充满着想象)说的真好。
3.这些神话故事出自一本奇书——《山海经》。
(课件出示山海经古籍图片)《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描述了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记录了许多神鸟异兽、奇虫灵物以及殊族异类,书写了中国远古的神话谱系。
是一部激发中国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奇书。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板书课题:精卫填海)二、学山海经是怎么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呢?先听老师来读一读,师范读。
你想读吗?(一)任务驱动一借助拼音同桌互相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习方法:独学——同桌对学——展示1.同桌自读课文。
2.点名同桌展示。
(二)学习生字出示文中的五个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 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单元以神话组织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之后,第三次以文体组织单元。
这些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的经典,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还能感受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在三年级“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为本册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作准备。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羿射九日》,对神话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这次专门编排神话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精卫填海》是本套教材中的第三篇文言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课文非常简短,只有两句话。
第一句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及身份,即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第二句前半部分交代了填海的起因: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
后半部分是故事的重点,写了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精卫的形象跃然纸上。
文中多为单音节词,有的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接近,如“溺”是溺水、淹没的意思,“故"是因此的意思,“堙”是填塞的意思;有的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区别,如“少女"在文中是“小女儿”的意思。
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左上角是一只羽翼鲜艳、白喙赤足的精卫鸟,它嘴里叼着石子,正振翅高飞;下方和左上方是滔天巨浪。
面对汹涌澎湃的东海,精卫目光坚毅,毫无畏惧,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精卫的坚韧与执着。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四上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插图等读懂故事,合作讲述神话故事。
3.感受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领会精卫精神产生文化认同。
4.结合美术、地理、数学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辅助教学。
课前活动:读古诗,了解诗歌中的神话故事,初步感受诗因神话而充满趣味。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插图等读懂故事,合作讲述神话故事;感受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领会精卫精神产生文化认同。
(难点)【教学过程】活动一:初读解其义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图文结合识精卫。
3.出示学习提示,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出节奏,三读读懂内容。
交流预设:(1)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交流内容,顺势指导理解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少女"指的是小女儿。
“为”取义“变为、成为”,念第二声。
(3)给连环画排序,配以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并根据理解讲故事。
(设计意图: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法宝,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中把握字音、节奏,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同时在大量的朗读中领会文言语感。
给连环画排序既是对孩子们文意理解的考察,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活动二:品读知神奇1.感受神奇的情节。
神话故事在民间都是通过老百姓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每一次讲述,都会加入丰富的想象,让故事情节越发神奇、吸引人。
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读读课文,看看图画,哪些情节让你感受到神奇呢?交流预设:(1)化为精卫奇。
(2)以木石填海奇(结合地图,数据感受精卫填海的不易,抓关键词“常”“衔"感受精卫填海的不易,想象精卫在填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感受不易)2.展开想象给连环画配文。
借助连环画,想象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合作讲述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其他同学反馈评价,感受神奇,体会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感受神话想象的神奇,以问题驱动孩子主动学习,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精卫填海的不易,感受人物形象,同时借助连环画讲故事,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3《精卫填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以学生相对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写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葬身东海,化为精卫鸟,每天口衔树枝和石块填海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极富传奇色彩。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2.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读正确、流利,获得初步的文言语感;3.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下,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展开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喜欢文言文,热爱文言文。
教学重难点:1.学生首次接触文言文,在学习时第一会遇到的困难就是朗读。
让学生初步感觉一下文言文的节奏和神韵,再带着学生朗读,直到读通畅为止。
2.指引学生去感悟古文的内容及表现的感情价值观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喜欢)都喜欢听,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你能说出故事的名字吗?《嫦娥奔月》下一个《后羿射日》这个呢?《哪吒闹海》还有这一个《孙悟空大闹天宫》真聪明!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这只鸟,外形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子,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他想把大海填平!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只鸟叫什么?(生:精卫鸟)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精卫填海)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之前也学过文言文,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司马光》《杨氏之子》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课件介绍《山海经》齐读课题。
师: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我想知道精卫是干什么的?生:精卫精卫要填哪里的海呀?生:它把大海填平了吗?精卫用什么填海呀?一、初读古文,读准字音1.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是爱动脑筋!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请大家打开课本50页,先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若有拿不准的地方,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3《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和趣味,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明白故事大意。
将所学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夸父逐日》中去。
情感目标:1.通过分析精卫形象,感受精卫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
2.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滋养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通过分析精卫形象,感受精卫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
将学习古文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夸父逐日》中去。
教学过程:一、神话传讲人--穿越时空的奇遇同学们,本单元我们一直在进行神话故事的品读,做神话传讲人,与神话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上节课我们穿越到远古时代,见证了盘古开天辟地,舍己为人的精神。
今天,老师继续与同学们坐上时光穿越机,走进今天的神话时代,了解今天的神话故事,最后组成一队神话传讲人,将神话故事与神话精神传扬各地。
要想做好本节课的神话传讲人,必须要经历多番考验,出示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精卫填海这篇文言文。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齐读课题--《精卫填海》【设计意图】以大单元教学为依托进行任务群的设置,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之中对神话人物进行深入探索。
二、初读识文,做美声传讲人1.文言文我们已不是第一次接触,对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已轻车熟路,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要想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巩固根本,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课前预习情况,请这一排的同学接龙读字词,其他同学跟读一遍。
其中这几个词比较难再找同学起来读一下。
(你有了很大进步,如果声音再洪亮点会更好,谁来帮帮他,你再读一遍)这里面有一个字,既不是一类字,也不是二类字,但它对于读好这篇文章实在太重要了,他就是,堙。
一起读(堙),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个字吗?你看他是土字旁,意思是填塞,用土把洞填塞住。
13《精卫填海》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精卫填海》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帝、曰、溺"等5 个生字,会写“帝、曰、溺”等5 个字,正确读写“精卫、炎帝、少女"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和韵味。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感受精卫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和韵味。
-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难点:感受精卫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大海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广阔和美丽。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大海是如此的广阔和美丽,但在古代神话中,大海也曾经给人们带来过灾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大海有关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预设问题:精卫是谁?它为什么要填海?它是怎么填海的?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错的地方。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学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生字词,巩固读音。
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帝(立+巾)、曰(口+一)、溺(氵+弱)。
换一换:帝(啼-口+巾)、曰(日+一)。
猜谜语:水淹少女。
(谜底:溺)理解词语意思。
结合注释,理解“精卫、炎帝、少女、溺、衔”等词语的意思。
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教师适当补充和纠正。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预设答案:课文主要讲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溺水身亡,化为精卫鸟,每天衔着西山的木石去填东海的故事。
13《精卫填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衔、溺"。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展开神奇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4.能感知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特点,明白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好小古文,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用自己的话讲好故事。
难点:教学过程一、回顾《盘古开天地》,导入新课在我小的时候,爷爷爱讲《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故事,奶奶会告诉我,天上住着七仙女……长大后,当我会自己阅读了,便痴迷于一个个神话故事。
大家来看看图片,相信你们一定和我一样对神话故事充满好奇。
(出示共工、祝融、女娲、夸父的图片。
)1.孩子们,还记得《盘古开天地》吗?故事中那一个个神奇的想象和盘古伟大的开创精神一定还让你记忆犹新。
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神话故事,去寻找另一位伟大的人物形象。
2.板书课题《精卫填海》,齐读课题。
你发现这则故事和我们前面学过的《盘古开天地》有何不同吗?3.总结:这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时代的古籍,是非常古老的一部著作。
书中不仅记述了神话,还包含了地理、物产、宗教、医药等方面的内容。
二、学习字词,“读通”古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本课生字的读音,读准字音和词语。
2.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衔,堙,炎帝,溺而不返。
(1)理解“衔" 的演变。
师:生字中的“衔”字特别有意思。
(出示“衔" 的篆文“”)看,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篆书“衔" 字。
咱们祖先造字的时候,“衔”指的是行进中的马车。
古人驾车时,为了控制马匹的行进速度,将两端系着缰绳的小铜棒横在马嘴里。
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横画慢慢变平,竖画慢慢拉直,就演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
所以,“衔" 现在的意思就是———含着。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 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3.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展开想象讲故事,感受精卫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4.通过学习文言文,丰富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学生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三、教学过程: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我知道同学们最近在看中国神话故事,现在来考考大家。
老师出示图片,看谁能最快说出故事的名字。
师出示图片:看来同学们的读书效果很不错。
你们知道吗,这些神话故事都出自同一本书——《山海经》2.介绍《山海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山海经》中的另一篇神话故事——《精卫填海》,这是一篇文言文。
板书,读课题。
3.读完课题,你有哪些想问的?你想关注故事的起因,你想关注故事的经过,你想知道故事的结果。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初步读文,明文言文大意: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检测一下大家的读书效果,这篇文言文比较精短,我们直接读全文,谁来读一读?提醒多音字。
你觉得哪个字在书写方面需要提醒大家?(曰衔溺堙)2.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读好字音,还要读好节奏。
自己练读一下,男女生赛读。
3.我们不仅要读好文言文,还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你知道的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方法有哪些?(借助注释、插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这是我们比较常用的方法,遇到人名、地名、物名不需要翻译,有了这些方法相信你的学习会事半功倍。
下面请大家借助刚才说到的方法试着翻译一下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女娃长什么样。
女娃好像站在了我的面前,看来想象可以让句子充满画面感。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小学语文:13《精卫填海》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13《精卫填海》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古代神话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准确把握文中的重点信息;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一个不同的结局。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并口头表达《精卫填海》故事的主要情节;2.学生能够准确解读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3.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一个不同的结局。
【教具准备】1.课本《小学语文》第二册;2.教学录像或幻灯片;3.黑板和粉笔;4.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精卫填海》,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Step 2 课堂互动(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检查课文理解,并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提问:a.精卫填海是用什么方式填海的?b.为什么精卫要填海?c.精卫填海最终的结果如何?d.你认为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Step 3 示范教学(10分钟)教师以幻灯片或教学录像的形式展示一个现代版的《精卫填海》的结局,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尽量理解其中的细节。
Step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版本,可以展示一段对话、绘制插图或者写下自己的想法。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Step 5 教师点评(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达和想法进行点评和评价,并提醒学生故事的寓意。
Step 6 练习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精卫填海》故事的主要情节- 精卫填海的方式- 精卫填海的动机- 故事的结局- 故事的寓意【教学反思】通过创造一个不同的结局,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寓意,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能够再次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13精卫填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ptx
.出示译文,自由读。
.师生合作。师:意思都理解了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下面我来说意思,你们来说原文中的句子,挑战一下怎 么样?(师前三句)师:真好,我们换过来,我来说原文中的句子,你们来说意思,可以么?(后两句)真好,你 看,我们合作着就读懂了故事,也就理解了意思。下面咱们再来读课文,相信你会读的更好。捧起课本,一起来读 。8.熟读成诵。指名、全班齐背。
【竖排版读】这样排版了,你会读吗?《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古籍,那时候人们写书都是从右往左排列的。
【去标点读】加大难度咯,会读吗?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的,你们还能读清楚吗?
【古文字读】这是古人书写的隶书繁体字了,你还会读吗?《伯牙绝弦》全文35个字,短小简洁,读正确与通 顺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困难,但寥寥数语,却字字掷地有声。因此初读后便引导学生读出这其中的节奏与韵味 ,指导学生根据停顿符号读好句子内部停顿,并向学生传达注释是文言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一信息,相信在以后的
.如此执着、坚强不屈、为了理想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正如: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这首 诗中写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在读到精卫填海这一 个故事时不禁感叹道: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这个故事,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讲, 正是因为其中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这些神话故事也是几千年以来祖先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板书】:精神感人
4)让同学们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区别古今文字的异同。
(1)比如古文中,常有一些词的意思,与我们现在的意思不太一样,这叫做古今异同。你在课文中发现了吗? “少女”这个词我们现在,通常用来称作什么人?(年纪小的女孩子),而在古文中,少女表示“小女儿”。
13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 精卫填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3.精卫填海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3.理解文言文实词“少女、溺"等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理解文言文实词“少女、溺”等字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指示课题1.出示图片猜故事,根据图片,联想神话故事,并引出奇书《山海经》。
2.出示《山海经》图片,介绍山海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山海经》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古书。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多形式朗读,培养语感1.提问:这是一篇什么文?用文言写成的文就叫做文言文。
2.回忆我们学过的文言文《司马光》《守株待兔》3.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拼音,读好古文;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故事内容4.初读文言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5.强调易读错字词炎帝少女名曰女娃溺而不返堙于东海溺:溺水,防溺水歌堙的意思6.把字词放回文章里,再来读一读课文指名读。
规定时间读7.学会断句,读好停顿8.读出韵味注意让孩子们读出“声断气连"的感觉!三、疏通文章,理解精卫形象1.让孩子们自己去读课文,提醒他们借助注释和插图,尝试自己理解课文2.读完课文,说一说精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理解课文,指导重点字词理解“少女”的意思少女这个词,现在,我们一般指的是年龄比较小的女孩子,但是在古代,是指的小女儿。
文中,她是炎帝的小女儿。
像这样,古义和今义不同的词被称为古今义词。
回顾《守株待兔》中的“兔走触珠,折颈而死”,“走”就是一个典型的古今义词。
理清女娃和精卫的关系4.女娃变成精卫以后,她都怎么做呢?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是啊,精卫面对大海不屈不挠,始终坚持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她的锲而不舍让人敬畏。
这里可以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课堂上口头说一说精卫会面临怎样的困难,在哪些恶劣的条件下依旧坚持“街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在填海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了哪些闲难?面对这些闲难,她是怎么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这个可以拓展成小练笔,布置下去,让孩子们课后完成!)5.读到这里,你想对精卫说些什么?这样的精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四、练讲故事,感受神奇1.这个故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很神奇?奇?2.发挥想象,尝试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趣、神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课.《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
3.理解精卫不畏艰险、意志坚强的精神,在生活中学做一个有恒心,坚持不懈的人。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精卫不畏艰险、意志坚强的精神,在生活中学做一个有恒心,坚持不懈的人。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最近读了很多书,大家知道的神话故事可多了,现在我来考考你们,老师出示几幅图片,看看谁能最快的说出故事的名字!(出示图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中国神话故事——出示图片(精卫填海)
你们知道这个神话故事出自哪本书?(生:山海经)
关于山海经你了解吗?(生)出示:《山海经》简介
(抽生读)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的语言的韵味。
板书《精卫填海》(出示文章)
1.你发现这篇文章与我们之前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生自由谈谈)师:对,它是一篇文言文(板书:文言文)对于文言文怎么学习呢?先弄懂文言,再学习文章。
二,初读课文,弄懂大意
2.请同学自己读一遍课文.
3.老师看看你读的怎么样?
先检查字词读的怎么样?(生,读词语,纠正读音)
__谁来把文章读一遍?(一生读)
---齐读一遍。
4.下面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现在开始
1)教师标出重点要理解的词语(炎帝、少女、溺、返、故、堙),抽差学生回答意思。
2)看来词语大家掌握的不错,谁来说说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理解句子)
3)下面我们来游戏,一个人读黑板上的句子(翻译),其他同学找出文中的句子(原句)
4)现在,大家请把意思带进去再读课文(齐读)
5)真懂了吗?拿起笔听写几个词语(炎帝、曰、溺
而不返,衔)教师重点指导:衔字的写法.溺的写法6)想一想、完成填空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板书:原因经过
三、深入理解
1文言我们弄懂了,现在来读读“文”
2.精卫是谁?(生:炎帝之女——女娃)
3.女娃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板书:游于东海,溺而不返)这是故事的起因
4.女娃在东海游玩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他的心情怎么样?
5.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女娃被卷入海底,再也回不了家。
女娃变成了什么?(生:精卫鸟)出示图片、文字
6.找出文中描写精卫动作的句子,(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板书;衔西山之木石,堙于东海这是故事的(经过)这句画中的哪个字吸引力你.?为什么?
(常:常常,不停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
木石、东海一大一小,对比,体现精卫(女娃)填海的的决心)
想象一下,精卫都有可能什么时候填海?
师生対读:
烈日当空,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狂风大作,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暴雨倾盆,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寒风呼啸,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7发挥你的想象,根据文章的前后文意思创造故事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
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
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着,悲
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
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
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
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8..此时,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不畏艰难,意志坚强)(让学生板书)
你今后遇到困难时怎样对待?
9.文章仅仅只有35个字,讲述了精卫填海的起因和经过,精卫填海精神感人,乃至流传千古,真正做到了文言文的笔简意足。
出标点训练背诵:
这篇文章是要求背诵的,怎么背呢?其实,在古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而且文章还是竖着写的,古人
怎么读的呢,就是根据意思来读的。
现在老师去掉标
点,你来读读试一试。
(出示没标点的文章让学生读)
10.课外拓展
像精卫填海一样有着可贵精神品质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出示幻灯片:
课下找一找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的小古文,读一读,也可以比比谁读得最开心,谁的读法最有创意!
板书女娃——精卫
起因: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经过:衔西山之木石,堙于东海。
不畏艰险意志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