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间隙标准
轴承间隙标准
80
0
-1.5
+2.4
+1.0
gb
+2~+4
80
120
0
-2.0
+2.8(+3.5)
+1.2(+1.2)
gb
+4~+6
80
120
0
-1.5
+2.3
-1.2
Gd
0~3
120
180
0
-2.5
+4.0+(5.2)
gb
+4~+7
120
180
0
-2.5
+2.7
-1.4
Gd
0~3
180
260
0
-3.5
+3.0
轴承直径(mm)
径向间隙(mm)
轴向间隙(mm)
30以下
4D/1000
0.2
35~70
3.5D/1000
0.3
75~100
3D/1000
0.3
100以上
不超过0.3
0.3
注:D——轴承内径或轴颈直径
附表3
新轴承原始径向游隙标准
轴承公
称直径
(mm)
单列向心
球轴承
(丝)
单列向心
短圆柱滚子
轴承(丝)
双列球面
(丝)
配合
方式
轴颈与轴承内圈配合过盈值(轴径与轴承内径实际值之差)(丝)
轴承公称
外 径
轴承
外径
允许
公差(丝)
外壳端
盖允许
公差
(丝)
配合
轴承间隙标准是多少
轴承间隙标准是多少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零部件,它能够支撑和转动机械轴。
轴承间隙是指在
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之间的间隙,它对轴承的旋转精度、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确定轴承间隙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轴承间隙的大小会影响到轴承的旋转精度。
如果轴承间隙过大,会导致
轴承在工作时出现晃动或者偏移,从而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而如果轴承间隙过小,会导致轴承在高速运转时产生过大的摩擦阻力,从而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因此,确定合适的轴承间隙标准对于保证轴承的旋转精度至关重要。
其次,轴承间隙的大小也会影响到轴承的承载能力。
合适的轴承间隙能够保证
轴承在承受载荷时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
而过大或者过小的轴承间隙都会导致轴承在承受载荷时出现局部过载,从而影响到轴承的使用寿命。
因此,确定合适的轴承间隙标准对于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
最后,轴承间隙的大小也会影响到轴承的使用寿命。
合适的轴承间隙能够减少
轴承在工作时的摩擦阻力,从而降低轴承的磨损和疲劳,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而过大或者过小的轴承间隙都会导致轴承在工作时产生过大的摩擦阻力,从而加速轴承的磨损和疲劳,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
因此,确定合适的轴承间隙标准对于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轴承间隙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合适的轴承间隙标准能够保证轴承
的旋转精度、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长期稳定工作。
因此,确定合适的轴承间隙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机械设备和工作条件来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轴承内部游隙(初始间隙)是指轴承安装在轴或壳体上之前的内部间隙量。
如下图所示,当内圈或外圈中的一个固定,另一个可以自由移动时,位移可以在轴向或径向发生,该位移量(径向或轴向)称为内部间隙,根据方向,称为径向游隙或轴向游隙。
当测量轴承的内部间隙时,向滚道施加轻微的测量负载,以便可以准确测量内部间隙,然而,此时,轴承在测量载荷下发生轻微弹性变形,间隙测量值(测量间隙)略大于真实间隙,必须补偿真实轴承间隙与弹性变形导致的增加量之间的差异,这些补偿值如下表所示。
一、游隙选择。
运行条件下轴承的内部间隙(有效间隙)通常小于安装和运行前相同轴承的初始间隙,这是由包括轴承配合、内外环之间的温差等因素造成的。
由于轴承的工作间隙会影响轴承寿命、发热、振动、噪声等,因此在选择最合适的轴承游隙时必须慎之又慎。
初始间隙和工作(有效)间隙之间的内部间隙差(过盈配合引起的间隙减少量,或由于内外环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间隙变化)可以通过公式δff=δ-(δf+δ)计算,其中:δff代表有效内部间隙,单位毫米;δ代表轴承内部间隙,单位毫米;δf代表因干涉而减少的间隙量,单位毫米;δ代表内外环温差引起的间隙减少量,单位毫米。
当轴承以过盈配合安装在轴和壳体上时,内圈将膨胀,外圈将收缩,从而减少轴承的内部间隙,膨胀或收缩量取决于轴承的形状、轴或壳体的形状、各个零件的尺寸以及所用材料的类型。
差分的范围约为有效干扰的70%-90%,可以通过公式δf=(0.70~0.90)·Δdeff计算,其中:δf代表因干涉而减少的间隙量,单位毫米;Δdeff代表有效干扰,单位毫米。
在操作过程中,通常外圈比内圈或旋转部件的温度低5到10C,然而,如果壳体的冷却效果大,则轴连接到热源,或加热物质通过空心轴传导,内外圈之间的温差可能更大,因此,由于内外圈的胀差,内部间隙量进一步减少,可以通过公式δ=α·Δ·D计算,其中:δ代表由于热差而减少的间隙量,单位毫米;α代表轴承钢线膨胀系数12.5x10/°C;Δ代表内外环温差,单位°C;D代表外圈滚道直径,单位毫米。
轴承与孔的配合间隙一般是多少
轴承与孔的配合间隙一般是多少
轴承和孔的配合间隙是指轴承与孔之间的空隙大小。
通常情况下,轴承和孔的配合间隙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一般来说,轴承与孔的配合间隙大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选择配合间隙时,需要考虑轴承的材料、制造工艺、尺寸和精度等因素,以及孔的形状、尺寸和精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轴承和孔的使用条件、负载、速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轴承与孔的配合间隙大小应该控制在0.01mm到
0.05mm之间。
过大或过小的配合间隙都会对轴承的正常运行产生不
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轴承的损坏和失效。
因此,在选择轴承和孔的配合间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配合间隙大小,以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 1 -。
轴承间隙标准(标准资料)
轴颈椭圆度允许公差
新加工轴
未经加工的旧轴
轴承直径(mm)
高速1000rpm以上
低速
1000rpm以下
轴承直径(mm)
高速
1000rpm
以上
低速
1000rpm
以下
50~70
0.01
0.03
50~70
0.03
0.05
70~150
0.02
0.04
70~150
0.04
0.06
附表2:
滚动轴承最大允许磨损值
0~3
120
180
0
-2.5
+1.9(+2.8)
+0.3(+1.2)
gb
+4~+7
120
160
0
-2.5
+2.7
-1.4
Gd
0~3
180
260
0
-3.5
+3.0
-1.8
Gd
0~3
260
315
0
-3.5
+3.5
-1.8
Gd
0~3
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
30
50
0
-1.2
+2.0
+0.9
gb
+1~+3
50
轴承直径(mm)
径向间隙(mm)
轴向间隙(mm)
30以下
4D/1000
0.2
35~70
3.5D/1000
0.3
75~100
3D/1000
0.3
100以上
不超过0.3
0.3
轴承间隙标准
轴承间隙的大小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和轴承类型来确定。
一般来说,轴承间隙的标准范围如下:
1. 滑动轴承间隙:0.001~0.003毫米。
2. 滚动轴承间隙:一般为0.005~0.01毫米,极限值为0.02毫米。
3. 轴向间隙:一般为0.01~0.04毫米,极限值为0.08毫米。
4. 法兰盘轴向间隙:一般为0.1~0.3毫米,极限值为0.5毫米。
5. 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间隙:一般为0.02~0.2毫米,极限值为0.25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轴承间隙的大小对于轴承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如果间隙过小,会导致轴承过热、卡死或加速磨损;如果间隙过大,会导致轴承振动和噪音增大,影响轴承的正常使用。
因此,在安装和使用轴承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轴承间隙在合适的范围内。
圆锥滚子轴承间隙的标准及调整方法
圆锥滚子轴承间隙的标准及调整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圆锥滚子轴承的间隙标准。
圆锥滚子轴承的间隙分为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两种。
径向间隙是指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轴向间隙是指在轴承安装时,内圈和外圈之间的相对位移。
这两种间隙都需要根据轴承的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来进行合理的调整。
其次,我们来谈谈圆锥滚子轴承间隙的调整方法。
在安装圆锥滚子轴承时,需要根据轴承的型号和尺寸来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和工具。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轴承的内圈和外圈能够正确的安装在轴和座孔上,并且保持适当的间隙。
在调整径向间隙时,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调整垫片或者调整环来实现。
而在调整轴向间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轴承的安装位置和轴向间隙的大小。
总的来说,圆锥滚子轴承间隙的标准及调整方法对于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安装和调整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操作,以确保轴承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轴承间隙标准
方式
轴颈与轴承内圈配合过盈值(轴径与轴承内径实际值之差)(丝)
轴承公称
外径
轴承
外径
允许
公差(丝)
外壳端
盖允许
公差
(丝)
配合
方式
轴承外圈与外壳端盖孔配合间隙(丝)
超过
到
超过
到
单
列
向
心
球
轴
承
≤18
0
-1.0
+0.5
-0.3
gb
+1~+2
Gd
18
30
0
-1.0
+0.5
-0.3
gb
+1~+2
18
30
0
-0.9
轴承直径(mm)
径向间隙(mm)
轴向间隙(mm)
30以下
4D/1000
0.2
35~70
3.5D/1000
0.3
75~100
3D/1000
0.3
100以上
不超过0.3
0.3
注:D——轴承内径或轴颈直径
附表3
新轴承原始径向游隙标准
轴承公
称直径
(mm)
单列向心
球轴承
(丝)
单列向心
短圆柱滚子
轴承(丝)
双列球面
1.0
80
100
1.6
4.0
3.5
8.0
6.0
10.0
1.0
100
120
2.0
4.6
4.0
9.0
1.5
120
140
2.3
5.3
4.5
10.0
径向轴承轴瓦和轴颈之间的间隙标准
径向轴承轴瓦和轴颈之间的间隙标准
径向轴承轴瓦和轴颈之间的间隙标准
径向轴承有圆瓦轴承、椭圆瓦轴承、多油楔轴承和可倾瓦轴承等形式,由于轴承结构特点各异,因此,其间隙大小也略有不同。
一、圆瓦轴承
轴颈放入圆瓦轴承后,出现顶部间隙和侧间隙,正常情况下,侧间隙为顶间隙的一半。
圆瓦顶部间隙一般按表1—1所给的范围控制。
表1—1 轴瓦顶部间隙标准 /mm
1 / 2
二、椭圆瓦轴承
椭圆瓦轴承的内表面呈椭圆形,因此,两侧间隙大于顶部间隙,其范围控制在顶部间隙为轴径的(1~1.5)‰,侧间隙为轴径的(1~3)‰。
三、多油楔轴承
多油楔轴承的间隙控制在轴颈的(1.5~2.5)‰。
四、可倾瓦轴承
可倾瓦轴承由多块瓦组成,瓦块可以摆动,其间隙的正常范围一般为轴颈的(1.2~2)‰
2 / 2。
轴承的游隙精度等级
轴承的游隙精度等级
轴承的游隙精度等级是指轴承内部空隙的大小和控制精度。
游隙是轴承内环和外环之间的间隙,用于在轴承运转时容纳热胀冷缩和轴向伸缩等因素的影响。
游隙精度等级的标准会影响轴承的摩擦、转动平稳性和寿命等特性。
常见的轴承游隙精度等级有以下几个:
1. C0:表示标准的游隙精度等级,适用于大多数一般应用。
2. C2:表示游隙较小的精度等级,适用于高速旋转和较高精度的应用。
3. C3:表示游隙较大的精度等级,适用于高温或承受较大外载荷的应用。
4. C4:表示游隙更大的精度等级,适用于较大的外载荷和振动环境下的应用。
5. C5:表示游隙非常大的精度等级,适用于极高外载荷和振动环境下的应用。
这些精度等级的选择取决于实际应用中的要求和工作环境,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轴承使用条件,选择适当的游隙精度等级可以提高轴承的性能和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标准可能有不同的游隙精度等级分类和命名方式,具体的等级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和相关标准进行了解和比对。
轴与滑动轴承间隙标准
轴与滑动轴承间隙标准在机械设备中,轴与滑动轴承的配合间隙标准对于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轴与滑动轴承间隙标准能够有效地减小磨损,降低噪音,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本文将就轴与滑动轴承间隙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轴与滑动轴承的配合间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一般来说,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标准包括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两个方面。
径向间隙是指轴与轴承之间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隙,轴向间隙是指轴与轴承之间在轴向方向上的间隙。
这两个间隙的大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其次,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标准还应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
不同工作条件下,对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高速旋转设备中,为了减小摩擦和磨损,间隙标准可能会相对较小;而在高载荷设备中,为了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间隙标准可能会相对较大。
因此,在确定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以便选择合适的间隙标准。
另外,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标准还应考虑到材料和加工精度等因素。
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标准不仅与设备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有关,还与轴和轴承的材料、加工精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选择间隙标准时,需要考虑轴和轴承的材料特性、加工精度要求等因素,以确保轴与滑动轴承的配合间隙能够满足设备的工作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总的来说,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标准对于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确定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设备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材料和加工精度等因素,以选择合适的间隙标准。
只有正确的轴与滑动轴承间隙标准,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标准是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轴承间隙标准e
120
0
Gd
0~3
120
180
0
+4.0+〔5.2〕
gb
+4~+7
120
180
0
Gd
0~3
180
260
0
Gd
0~3
260
315
0
Gd
0~3
双球滚子轴承
100
+3.5〔+1.0〕
+3.0〔+1.2〕
gb
+3~+5
120
180
0
+2.7〔+2.7〕
-1.4〔 0 〕
Gd
0~3
附表1:
轴颈椭圆度允许公差
新加工轴
未经加工的旧轴
轴承直径〔mm〕
高速1000rpm以上
低速
1000rpm以下
轴承直径〔mm〕
高速
1000rpm
以上
低速
1000rpm
以下
50~70
50~70
70~150
70~150
附表2:
滚动轴承最大允许磨损值
轴承直径〔mm〕
径向间隙〔mm〕
轴向间隙〔mm〕
30以下
4D/1000
20
40
50
50
65
20
65
80
80
100
100
120
120
140
30
附表4
电动机轴承装配参考标准
轴
承
型
式
轴承内径与轴配合方式及公差
轴承外径与外壳端盖配合方式及公差
轴承公称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轴承游隙是指在轴承内部,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
轴承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轴承游隙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轴承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轴承游隙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其目的是为了规范轴承的生产和使用,保证轴承的性能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轴承游隙可分为零游隙、负游隙和正游隙三种类型,其标准数值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轴承使用要求和工作环境。
零游隙是指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没有间隙,适用于对轴承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精密仪器、高速机械等。
负游隙是指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小于标准数值,适用于对轴承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高速车床、数控机床等。
正游隙是指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大于标准数值,适用于对轴承运转精度要求不高,但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等。
轴承游隙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到轴承的使用环境、工作条件和负荷情况,以保证轴承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生产中,制造厂家应根据国家标准对轴承游隙进行严格控制,并确保轴承的游隙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用户在选用轴承时也应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轴承游隙类型,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性能稳定。
除了国家标准规定的轴承游隙标准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对轴承游隙进行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国际标准。
ISO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国际间轴承产品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轴承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为全球范围内的轴承生产和使用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轴承游隙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轴承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厂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轴承游隙进行控制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用户在选用轴承时应根据具体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轴承游隙类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性能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轴承的作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促进工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40
20
40
50
50
65
20
65
80
80
100
100
120
120
140
30
附表4
电动机轴承装配参考标准
轴
承
型
式
轴承内径与轴配合方式及公差
轴承外径与外壳端盖配合方式及公差
轴承公称
内 径
(mm)
轴承内径允许公差(丝)
轴允许
公 差
(丝)
配合
方式
轴颈与轴承内圈配合过盈值(轴径与轴承内径实际值之差)(丝)
120
0
+
gb
+3~+5
80
120
0
+
Gd
0~3
120
180
0
+(+)
+(+)
gb
+4~+7
120
160
0
+
Gd
0~3
180
260
0
+
Gd
0~3
260
315
0
+
Gd
0~3
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
30
50
0
+
+
gb
+1~+3
50
80
0
+
+
gb
+2~+4
80
120
0
+(+)
+(+)
gb
+4~+6
80
120
35~70
1000
75~10超过
注:D——轴承内径或轴颈直径
附表3
新轴承原始径向游隙标准
轴承公
称直径
(mm)
单列向心
球轴承
(丝)
单列向心
短圆柱滚子
轴承(丝)
双列球面
滚子轴承
(丝)
测量时
施加径
向负荷(Mpa)
使用后磨损允许值(丝)
超过
到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18
24
10
24
轴承公称
外 径
轴承
外径
允许
公差(丝)
外壳端
盖允许
公差
(丝)
配合
方式
轴承外圈与外壳端盖孔配合间隙(丝)
超过
到
超过
到
单
列
向
心
球
轴
承
≤18
0
+
gb
+1~+2
Gd
18
30
0
+
gb
+1~+2
18
30
0
+
Gd
0~3
30
50
0
+
gb
+2~+3
30
50
0
+
Gd
0~3
50
80
0
+
gb
+2~+3
50
80
0
+
Gd
0~3
80
附表1:
轴颈椭圆度允许公差
新加工轴
未经加工的旧轴
轴承直径(mm)
高速1000rpm以上
低速
1000rpm以下
轴承直径(mm)
高速
1000rpm
以上
低速
1000rpm
以下
50~70
50~70
70~150
70~150
附表2:
滚动轴承最大允许磨损值
轴承直径(mm)
径向间隙(mm)
轴向间隙(mm)
30以下
4D/1000
0
+
Gd
0~3
120
180
0
++()
gb
+4~+7
120
180
0
+
Gd
0~3
180
260
0
+
Gd
0~3
260
315
0
+
Gd
0~3
双球滚子轴承
100
+(+)
+(+)
gb
+3~+5
120
180
0
+(+)
( 0 )
Gd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