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有趣有用的物理_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科学之旅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上册   科学之旅PPT课件
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2.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 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 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
乒乓球会下落吗?
关于“电”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电脑
电冰箱
电灯
300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 太阳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落日为什么是红色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你去过海边吗?在 沙滩上拾过贝壳吗?
大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物理学的海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什么是科学之旅?
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究历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趣有用的物理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
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
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
冰棍“冒”出的“白气”向 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
新鲜鸡蛋在 水中会下沉。陆 续向水中加盐并 轻轻搅拌,你能 看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
用开水把杯子 烫热,立即扣在气 球上,气球能把杯 子“吸”住。这说 明了什么?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黑白电视怎么不出现彩色
彩虹有几种颜色 彩电为什么能
呈现五颜六色
牛顿猜想:拉住月球使它不能逃离的力,
跟拉着物体使它落向地面的 力,也许是同一种力?
牛顿的猜想对吗
苹果树下的伟
大发现——万有 引力定律
上面的猜想促使牛顿发现 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样才有了 今天的通信卫星。
假若没有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今天的人造 卫星、载人飞船都不可能成为现实。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第四章《三噪声与环保》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第四章《三噪声与环保》PPT教学课件

属于噪声,B选项尽管也是“命运”交响曲,在考试时播放就成
了噪声,但在音乐厅里播放就是乐音。
2.某市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每一 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
车时不乱鸣笛是其中之一。如图所示是道路交
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是为了控制城市中的噪声污染,这 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在人耳处 C.在声源处 ( )
2.结合“活动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什么是噪声? 提示: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某些情况下,乐音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参考答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 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习和工作。
答案:此时此处的噪声为58.60分贝 不会
5.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 音的波形, 图是噪声的波形。
图是乐
【解析】乐音是指发声体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而噪声是 指发声体无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比较题中两图可知,甲图中 声音的波形图表示发声体的振动是有规律的,故甲图是乐音的
(
)
A.音乐厅里演奏的“命运”交响曲 B.考试时用高音喇叭不停地播放“命运”交响曲
C.在飞机场,喷气式飞机正在降落的声音
D.用金属片刮锅底的烟灰时发出的响声
【解析】选A。本题考查噪声的产生。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 是指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因而C、D属于噪声;但从 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
35
40 45 50 55 60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请至少写出两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光的折射(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4.4 光的折射(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第4节 光的折射
01 光的折射 02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03 课堂总结 04 练习与应用 05 提升训练
第4节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一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概念
(1)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是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在水 中滴几滴牛奶来显示光路。 情景描述:这束光在分界面上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光被界面反射回 空气,还有一部分光射入水中,并且发生了偏折。
虚像S′
池底实际位置S
二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神奇的“硬币”
现在你能解释课堂导入提出的问题 吗?——神奇的“硬币”。
如图,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 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 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是为什么?
分析:加水后,硬币的光从水中斜射 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光进 入了眼睛,眼睛看到的实际上是升高了的 硬币虚像。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路径
一 光的折射
2.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提出问题】 清澈见底、 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 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 贸然下去, 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 这是因为光从 水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那么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 光的传播方向如何 偏折?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折射角跟入射角大 小是什么关系?
④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α. ⑤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β.
A M
N α
O β
N′
空气
M′
水(玻璃)
B
一 光的折射
(4)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①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在两种介质的分 界面上,光线的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改变。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 反射,同时还有一部分光线进人另一种介质中而发生折射。 ②光的折射是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的。因为光是在两 种介质中传播的,所以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 ③当同种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也就 是说会发生折射。

2024年新鲁科版8年级上册物物理课件 走进物理

2024年新鲁科版8年级上册物物理课件 走进物理
例如,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3.2 cm+0.05 cm=3.25 cm
注意:①估读值只能有一位;②估读值是“0”时不能省略。
想一想: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那么此刻度尺还能用吗?应该怎么办?
如果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边,用物体另一边对准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的刻度值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长度。

(2)会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4)会读: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5)会记:记录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1.有趣的物理
冷水“烧开水”
吹不走的乒乓球
会“变色”的陀螺
2.有用的物理
容易机械的发明和应用(犁,撬棒)——刀耕火种时代蒸气机的发明和应用——蒸汽时代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和应用——电气时代原子能、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高科技时代
1.分类
分类是将不同的事物或信息根据一定的标准加以区分,将它们分别归类的方法。你可以根据事物的大小、形状、用途以及其他一些特性来分类。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结果是不同的。
你能试着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吗?
(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恰当的刻度尺。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例如,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应选用 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①最小刻度是1mm,长度是20cm的学生用尺②最小刻度是1mm,长度是2m的钢卷尺③最小刻度是1cm,长度是15m的皮卷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现象》课件
这个有趣的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解析
“云在水中飘”是光的反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的折射所形
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下的虚像同时出现所形成的现象。
4.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
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如何移动?
解析
光线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当光由空
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往杯中
第2节 光的反射
1.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
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画图表
示出来。
解析
反射角为60°,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
如上右图所示;
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将按原路
返回(如右图所示)。
2. 自行车尾灯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夜晚,
水雾实验时,可以出现弧形彩带,这和自然界彩虹形成的原理是一样
的。
2. 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我们知道太阳光由各种色光混合
而成,各种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哪种色光偏折程度最小?
哪种色光偏折程度最大?
解析
三棱镜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对红光折射最小,对紫光折
射最大,所以才会产生白光的色散现象。
3. 在办公软件中建立一个空白文档,绘制一个矩形框,设置填充颜色为白色,打
能增进身体健康,但过强的紫外线照射会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
塞车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
约33年
5.请你比较光在玻璃、水、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并由此猜想光在固体、液
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通过查阅资料,检验你的猜想。
解析 (1)光在玻璃、水、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小: v >v >v >v 。
真空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有趣有用的物理)走进物理课件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有趣有用的物理)走进物理课件
物理研究之二
声学现象
有趣的物理
好看的海市蜃楼, 山东的蓬莱仙岛经常 出现的现象。为什么 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 图象呢?
物理研究之三
光学现象
有趣的物理
我们的“母亲”地球内部储藏着大量的 热,能使地下的水变成 蒸汽。右图的地热喷泉 温度很高,能煮熟食物 呢。为什么温度会这么 高呢?
物体研究之四
热学现象
物理并不难学,只要我们掌握 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物理一定能学 好.
物理学好了,会使你变得越来越 聪明,越来越能干,越来越可爱!
体验科学探究规律
1、提出问题 放大镜总是将物体的像“放大”吗? 2、猜想或假设 猜想一: 总是“放大”. 猜想二: 即能“放大”, 也能“缩小”。 3、设计实验与指定计划 用放大镜对着远近不同的物体,观察物体成像的大小。 4、实验观察与收集证据 ⑴用放大镜看近处物体时,观察到的成像是放大的。 ⑵用放大镜看远处物体时,观察到的成像是缩小的。 5、分析与论证(归纳得出结论) 放大镜成的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即猜想二是正确的.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以上就是我们的学习物理的一些方法。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实 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
(4)、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绕月卫 星——嫦娥一号。
请大家大胆的猜测100年以后社会会出现什么? 你能举出几个你听过的物理学家?
100年以后的社会会出现……
• 飞行的汽车 • 月球上建旅游度假村 • 大脑记东西如充电一样,戴上特殊装
这就是物理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热
思考:我们身边还有那些与热有关 的现象呢? 比如天气热,空调房间里凉爽,热 水器等等
4.说到热,就让我想起热腾腾的大米饭。 可是为什么电饭锅能煮熟米饭呢?饮水 机为什么能把水烧开呢?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蜡烛不动,像变小;
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
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 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新课引入
小明的爷爷在用放大镜看书时发现 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手持凸透 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将会观 察到不同大小的字体,而且有正立的也 有倒立的。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素养目标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基本研 究方法。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探究新知
物距(u)
像的性质
倒、正 大、小 实、虚 像距(v)
应用
u>2f
u=2f f<u<2f
u=f u<f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缩小 实像 f<v<2f
等大 实像 v=2f 放大 实像 v>2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放大 虚像
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4.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活动:降落伞比赛

知识总 结
降落伞比赛
1.科学探究七步骤 2.控制变量法
巩固练习
1.物理科学探究是其乐无穷的,在探究时,我们第一要 提出问题 ,明 确方向,接着进行合理的 猜想与假设 ,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与设计 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接着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论证 ,最后 进行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
巩固练 习

如何改进: 分别滴一滴酒精,其中一滴摊开,并保证在相同的温度中进行 。
7.交流与合作 同学之间彼此交流,并把自己得出的结论和大家一起共享。
强化练习
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明找到不同规格的电阻丝如下表所示。
导体
A
B
C
D
长度/m
1.0 1.0 1.0 0.5
横截面积/m2 1.2 1.2 2.4 1.2
新知讲 授
④ 比较4和5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伞绳长无关。
⑤ 比较5和6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高度有关,伞的 高度越高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结论: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伞的总重量、伞的高度有关,
而与伞的形状和伞绳的长度无关。
新知讲 授
6.评估 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看看是否存在不合理或者不科学的地方
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她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
,将其中的一滴摊开,并将其放在热水上,另一滴放在冷水上,通过视察实验
现象发现被摊开的酒精蒸发较快,从而她得出探究结论:酒精蒸发快慢与酒精
表面积有关。小华做该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环境温度相同
a.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
b.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c.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d.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 e.可能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

鲁科版物理(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鲁科版物理(五四制)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我们的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交通 运输、科学技术中都离不开物理.
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小故事: 伽利略观察→教堂吊灯通 过实验→发现摆的等时性.
1.重视观察和实验
小故事: 牛顿观察→ 苹果落地思 考推理→万有引力.
2.勤于思考,注重理解
学物理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 更重要的在于知道“为什么”?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鲁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全册优质课课件
有趣有用的物.物理有什么用
4.怎样学好物理
5.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
1.我们学校近1000多人,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 候下课,大家会靠什么来区分? 这就是物理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声
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水不流出.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 么现象?。 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水不流 出.
物理是有趣的
(1)吹不开的纸片(全体同学参与) 器材:纸。 做法:将一张纸对折撕成两半,叠在一起, 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学生会发现纸片靠近, 并未出现他们想象中一吹就分开的现象。
学了物理以后,要能利用它解 释身边的有关现象,并能解决一些 简单的问题. 物理并不难学,只要我们掌握 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物理一定能学 好. 物理学好了,会使你变得越来 越聪明,越来越能干,越来越可爱!
1、提出问题 放大镜总是将物体的像“放大”吗? 2、猜想或假设 猜想一: 总是“放大”. 猜想二: 即能“放大”, 也能“缩小”。 3、设计实验与指定计划 用放大镜对着远近不同的物体,观察物体成像的大小。 4、实验观察与收集证据 ⑴用放大镜看近处物体时,观察到的成像是放大的。 ⑵用放大镜看远处物体时,观察到的成像是缩小的。 5、分析与论证(归纳得出结论) 放大镜成的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即猜想二是正 确的.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以上就是我们的学习物理的一些方法。

教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4. 光的折射(共64张PPT)

教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4. 光的折射(共64张PPT)

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应怎么办呢?
进行实验 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 用刚才演示光的折射现象的装置就可以 研究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法
A
线在同一平面 (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在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3)空气中的角度(光线与
法线的夹角)大。(空气中的角大)
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
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C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10. 人们游览襄阳公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 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C )
A.水中的“白云” 子
N
i O
r N'
空气 玻璃
B
(4)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 传播方向不变。(垂直入射方向不变) (5) 如果让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 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在折射现象中,光
路是可逆的.(光路可逆)
(6)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变大,折 射角变大;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A
B
C
D
19.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 井观天”, 当雨水达到井口时青蛙通过井 口观察范围是( )
A
B
C
D
20.小军和小刚一起做“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特
点”的实验,当他们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以某
入射角射入玻璃砖时,测得折射角为40°。请
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当他们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PPT(共46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PPT(共464张PPT)

二、怎样学习物理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二、怎样学习物理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二、怎样学习物理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阅读和讨论: 伽利略在想什么?
观察→疑问→猜想→探究→证实→……
二、怎样学习物理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超载汽车 压坏了路面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
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3.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 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 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人教版八年级 物理全册PPT
一、什么是物理?
一、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一、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一、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一、什么是物理?
物理是研究关于声、热、光、力、电等现象 的自然科学。
觉得树不动,车运动得很快。
事例二:高速路上超车时感 觉对方车辆慢慢后退。错车时却
感觉对方车辆速度很快的冲过来。
标准不同
为什么对物体的判断上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
二、参照物: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
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 (距离或方向)上是否变化。

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ppt课件

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ppt课件

6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精选PPT课件
7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手持测力计拉着木块前进的缺点
△手很难保持匀速 △运动的测力计不容易观察读数
◆改进的实验方案
△用电动玩具方式可以保持木块匀速运动 △把测力计固定不动 △摩擦材料的选取
精选PPT课件
8 返回
二、通过实验感知和思维加工理解物理知识
调查——老师们希望改进的实验项目:
创造
分析:电 源和线圈 每半圈变 换接触点
评价:提 出具体方 案评价并 优化
让学生经历 猜想、检验精选、PPT设课件计、分析、评价 的过程。34
把理解变为创造
传统教学是关注的是知识结 果,讲授活塞来自水机的构造、原 理等,让学生记住。
培养创造力的教学设计可以 创设一个情境,从“玩”开始。
甲.
乙.
丙.
线和入射光线。
精选PPT课件
28
69.9、18.0、55.3 71.2、14.6、54.2
精选PPT课件
29
69.9、18.0、55.3 71.2、14.6、54.2
60
73
59
72
58
71
57
70
56
69
55
68
54
67
53
66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F
把两支铅笔放在B、C 之间:
F
施加拉力F 但保持 B 静止 精选PPT课件
同样施加拉力F 20 返回
四、通过观察实践,领悟物理方法 ●通过实验复习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在界面上同 时发生两种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走进物理1有趣有用的物理2走进实验室习题课件鲁科版五四制

八年级物理上册走进物理1有趣有用的物理2走进实验室习题课件鲁科版五四制

6 【2020•黔南州】小明测量自己用的铅笔长度时,记录 下6.25,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B ) A.mm B.cm C.m D.km
7 【中考•益阳】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1__m_m__(_或__0_.1__cm__)__;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___2_.7_0___cm。
【点拨】
从题干中提供的数据可知,2.83 cm 与其他数据相差
较大,所以 2.83 cm 是错误的数据,应该去掉;为减小
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
值,故工件的宽度最终应记为 L=
2.34
cm+2.36
cm+2.35 4
cm+2.37
cm ≈2.36
cm。故选
B。
19 【中考•桂林】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为__0_~__1_0__ 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 为5.170 cm,此记录结果是__不__正__确__(填“正确”或 “不正确”)的。
l1+l32+l3=2.35
cm+2.36 36
cm。
18 【2020•常熟期末】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矩形 工件的宽度,在不同位置先后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 下:2.34 cm、2.36 cm、2.83 cm、2.35 cm、2.37 cm。 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B ) A.2.355 cm B.2.36 cm C.2.35 cm D.2.45 cm
17 【中考•安徽】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 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 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 A.2.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二十世纪的十大发明
• • • • • • • • • • 1) 拉链: 1883年---威科特姆.贾德森 发明 2)集成电路 1946年,美国 3)飞机 4)飞艇 5) 水中呼吸器 1942年--卡斯蒂尤和埃米尔 6) 石膏绷带 1936 7) 尼龙 1938年 美国人尼莫尔 8) 火箭 9) 电视 1930年 法恩斯沃斯 10)电冰箱 1926年瑞典人普拉顿
1.为何要开两个小孔??
2.为什么筷子看起来象被折了?
3.运动员利用了什么原理 进行 撑杆跳高?
冰棍“冒”出的“白气”向 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节课我们首 先来做几个小实验. 演示: (1)手抓粉笔,松开手,粉笔落下.问:粉笔 为什么不往天上去而要往地下掉呢? (2)手拿平面镜,正对某一学生.这里面的像 是谁?为什么镜子里会出现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 像呢? (3)嘴对手哈气,手觉得暖和;对手吹气,感 觉凉快,为什么? (4)拔河比赛,为了获胜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为什么?
一、自然界的物理现象。

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 的大地,从高耸的雪峰 到彭湃的江河,物理无 处不在!
1.星空中的神奇:彗星
2.晚霞呈现红色的原理
3.闪电在前还是雷声先?

4.为什么会出现火山爆发?
5.为何打喷嚏可能使雪山发生 雪崩?
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自然现象扑朔迷离, 千姿百态,而在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则呈现出另一些 神奇的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 来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或提 出新的问题
作业:
• 1.用一玻璃杯,倒满水放入冰箱中冷冻,等水 结冰后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 2.用手摸一摸你同学的近视眼镜,和你爷爷, 奶奶的远视眼镜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 3.在100米赛跑中,你是怎样判断谁跑得快? 裁判又是怎样判断的呢? • 4.
思考: 1、阅读这则故事,你有 什么启示? 2、从富兰克林探索“天 电”的过程中,你能发现科 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 程吗? 发现并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和假设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分析和论证 得出结论 提出新的问题
[小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与设 计实验 评价证据是否支 持猜想和假设 交流和合作 做出猜想和假设
பைடு நூலகம் 理
——事物、现象
——规律或道理
“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 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 的意思。我国的物理学知识,在早期文献中记载于《天工 开物》等书中。
声学、 光学、 热学、 力学、电与磁
从这一节课开始, 让我们一起探索物理! 一起感受探索中带来的乐趣!
物理是有趣的。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些有趣的 实验吧! 纸杯托水、放大镜、瓶底钻洞倒水(盖或 不盖杯子)、大家来捡钱、口吹乒乓球、 吹纸条、条形磁铁对回形针的影响…… 2、观察有趣的物理实验
我们之所以要学物理不仅因为它是 有趣的,更重要的在于—— 3.物理是有用的
饮料是如果进入口中的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烧叮螺必须将尾部剪掉, 否则吃的时候无法吸出。
抽出空气的袋子,市场 上卖的空气枕头,打开 开口,枕头自动充气鼓 起
(2)假设停了电,工厂停工,电 影、电视看不到,也用不上电风扇、 电冰箱、洗衣机,多不方便.
收音机 内的接收装 置就是一个 简单的调谐 电路
声音信号的传送
话筒前的人
(3)假设没有物理,哪来今天的 电脑、电话?哪来今天的原子弹、 氢弹?人类又怎能登上月球?人造 卫星又怎能上天?
飞机机翼的升力

请同学们能多查找一些资料,了解神州六号中和大 气压有关的一些知识.
若宇航员要在太 空行走 请问:在设计宇 航服你认为是否 要考虑大气压的 影响呢?
我们的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交 通运输、科学技术中都离不开物 理.
4、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活动三:阅读“富兰克林对“天电”的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