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6bc4f3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3.png)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摘要】黑格尔美学认为艺术是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承载着普世真理和普遍理念。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精神的真实本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逐渐走向终结,进入哲学和宗教的领域。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指出,当代社会已经超越了艺术的方式表达,而转向其他形式。
这一观点引发了许多批评和争议,一些人认为艺术永无终结,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黑格尔的观点对当代艺术发展仍有启示,提醒人们思考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在当今社会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的解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为当代艺术的创作和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艺术、终结论、哲学、定义、功能、艺术发展、观点、解读、批评、反对意见、启示、当代艺术、借鉴。
1. 引言1.1 介绍黑格尔美学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美学理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美学》中,这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美学的开山之作。
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被视为思维与物质的结合体,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达形式。
艺术不仅是审美经验的载体,更是人类理性的表达途径。
通过艺术,人们能够超越现实世界的局限,进入理想之境,体验美的普世性和永恒性。
黑格尔认为,艺术具有超越性和绝对性,它能够引导人们认识真理、美感和道德。
在他看来,艺术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必要阶段,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表达和实现。
黑格尔强调艺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认为艺术应当受到尊重和重视。
黑格尔的美学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的内涵和作用,为后世的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的深入学习和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真谛和意义。
1.2 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在黑格尔哲学中,艺术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扮演着连接个体与普遍精神的桥梁。
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是思维和感性的结合体,能够通过具体形象和符号来表达普遍的观念和理念。
黑格尔美学思想
![黑格尔美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3e0978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b.png)
黑格尔美学思想1、黑格尔的美学范畴体系。
在黑格尔那里最一般的美学范畴: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等是相互联系和矛盾转化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艺术的具体历史发展的阶段和形式相联系和相对应,形成一个自在而自为的发展圆圈。
他以美为核心构筑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美学范畴体系,总结了西方美学发展一千年来的全部美学成果,达到了近代西方美学的高峰。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同谢林一样,黑格尔把美学视为艺术哲学,他把艺术由一般经过特殊再到个别的发展过程作为他的美学体系和美学范畴体系建构的线索。
他的整个美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
①一般的部分,研究艺术美的普遍理念,即作为理想来看的艺术美,主要分析了“美”这个中心范畴。
②特殊部分,研究从艺术美概念发展出的一系列特殊表现形式,即三种艺术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主要分析了与这些艺术类型相对应的美学范畴,崇高、美和丑。
③个别部分:研究艺术美的个别化,即艺术的类和种及其系统,在这里分析了悲剧性和喜剧性等美学范畴。
A、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是把艺术美作为理想来看待的。
他把艺术美放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先验的分析。
艺术美是符合其理念本质,是理念本质显现为具体形象。
就美是理念而言,是说它作为理念,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而且是作为符合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东西来思考的,就美是理念的外在的实现而言,即“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中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B、这个定义包含着极重要的哲学美学价值。
其一,在理念的运动中把握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是对理性派和经验派两大美学思潮在当时最辩证的综合。
这种综合,既超过了康德和席勒的二元对立的外在综合,也超过了谢林的内在绝对同一(无差别)。
在黑格尔看来,感性的客观因素在“美”里并不保留它的独立自在性,而是要把它的存在的直接性否定掉(取消掉),这种感性存在于美里仅仅被看作概念的客观存在与客体相对立,理念的感性显现运动是理念本身所包含的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
浅析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浅析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f0c2973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9.png)
浅析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万佳娴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摘要:黑格尔指出:艺术的终结所伴随的是哲学的产生。
时至今日,关于“艺术终结”的探讨仍然是当今美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跨学科的发展,艺术终结已不再是一个特定学科问题,而是当代艺术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黑格尔预言了艺术的终结,并将艺术与哲学的转换问题当作其论点的核心部分。
但在当代语言环境 中,“艺术终结论”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导致了这一理论假说存在被误读的风险。
因此,本篇论文就“艺术终结论”的概念进行阐释,并结合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特点进行论证。
关键词:黑格尔 艺术终结 现代艺术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186-03一、艺术终结论的提出及其本质18世纪初期,黑格尔在海德堡论述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具有历史创新意义的观点,即 “艺术终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艺术终结并不是存 在意义上的消亡,而必须要联系逻辑与历史两个角度 进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将黑格尔所提出“艺术终结 论”进行科学合理的表达。
黑格尔的思想核心在于运动,即现实当中所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的状态,这种运动状态决定了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必 然阶段,而艺术的发展也同样如此。
艺术在人类社会 的产生中得以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更迭,艺术势必 会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实现自我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也是量变的过程,一旦艺术的发展不能再满足于 人类精神因素的需要,那么艺术便会终结,哲学便会取 而代之。
黑格尔所提倡的哲学体系主要以事物的运动作为 其核心内容,在黑格尔看来,世间的种种存在都是以运 动作为基础,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创造物,都是绝对运 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因此,黑格尔指出“艺术只是哲学 之中的一个范畴,是一个特定的逻辑环节”。
这个特定 的环节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进行螺旋式的上升,在这一过程当中,艺术的发展则会通过其内部要素的竞争而实现新的变革,这一阶段主要为量变表现形式,突出的 表现为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的相互争斗过程。
黑格尔对艺术类型的划分
![黑格尔对艺术类型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4731d95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6.png)
039文艺评论黑格尔对艺术类型的划分黑格尔哲学的因果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在前两大批判中将事物分为互不联系的“现象界”和“物自体”,又通过《判断力批判》这一桥梁将这二者联系起来,一方面证实了科学知识有其必然普遍性,另一方面确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即理性和自由。
然而康德的哲学体系始终是不完整的。
康德哲学留下的二元论观点成为后继哲学家待解决的第一难题。
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也认识到要想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推进,就必须超越康德。
青年谢林曾在与黑格尔的来往信件中满怀敬意地写下“朝霞伴随着康德升起”“自由贯彻全部的哲学始终”。
黑格尔运用《小逻辑》解决了自我批判的思想之后,终于来到了对“绝对精神”的陈述。
“绝对精神”在其体系中是贯穿始终的,“如果说绝对精神在逻辑学中是潜在的,在自然哲学中是异在的,那么可以说在它的精神哲学中则是现实的”。
在“绝对精神”之外,精神哲学还包含着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二者为“绝对精神”的前身,三者共同承担着认识的三个阶段。
这与黑格尔对历史的认识方式如出一辙,即“实体即主体”的原则。
在黑格尔的认识当中,哲学等同于历史,历史相当于哲学史,所以必然经历着“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的认识过程。
黑格尔从内容上完成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又在形式上着手进行了“从本质到现象”的方法解释了我们的世界。
“主观精神分为‘灵魂’、‘意识’、和‘自我规定着的精神’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人类学’、‘精神现象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结果是‘自由意志’的形成。
客观精神以自由意志为前提,它是个人之内在精神的外部表现,也就是现实的人类精神所创造的社会、国家、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等等世界,所以它讨论的是普遍的精神。
”客观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抽象法、道德和伦理。
人与自然的一切关系最终都要经过上述途径回归到“绝对精神”,艺术必然包含在其中。
美学起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黑格尔美学的基础,在其思想体系中,理念是精神性的,是绝对精神的显现,是高于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
试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试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https://img.taocdn.com/s3/m/f9f2359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6.png)
谭炜铭金融1301班20130200665试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黑格尔是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他充分吸收了前人对美学的研究成果,严谨地论述了关于美学的一些问题,在巨著《美学》中深化了对美学的理解。
黑格尔论述了美学就是“美的理性的感性显现”。
他将自然美排除在美学的范围之外,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只有有心灵才是真实的。
从黑格尔《美学》中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辩证关系中得出黑格尔始终强调人在美学中的最高地位。
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提出:美学就是讨论艺术的,也即是美的艺术。
他认为美学就是美的艺术哲学。
从黑格尔对美学的定义可以看出他是把自然学置于在美学讨论的范围外。
我没可以称美的花,美的人这些都是不可置疑的,但是美学所有讨论的应该由更高级的人产生的,通过人的心灵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真实的美。
这种东西我们称之为艺术。
艺术之美因由心灵产生和再生而高于自然之美。
此外,自然之物是必然发生的,其本质是无自由的,而艺术之物则产生于偶然,具有自意识。
黑格尔认为任何艺术都是经过人的头脑,所以自然要比自然要高一些“高一些”。
黑格尔把由人主导的艺术美和无人参与的的自然美分明地分成了两个领域,由此看出黑格尔对美学的定义是必须要由经过人的心灵的艺术哲学才能称得上是美学。
自然美是不完满的。
自然界事物自在而不为,无灵魂无所谓观念性的统一,是缺陷的抽象存在。
更高一级的自然事物以其差异面存在,成就了实在,但是它与其他差异面是被统摄在同一个范系统内的,这种在同一系统下的独立存在仍然是自在的统一,同样是没有灵魂的缺陷抽象存在。
再论生命作为自然显现的方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
当身体和灵魂统一时,才能使生命成为自在自为。
同样,当生命中只有身体而不能实现它的观念性的统一时,这种真实也可以被毁灭的。
自然生命获得的实在是具有现象的实在是在它的“客观存在”中被否定设立。
灵魂灌注生气在全体的各个部分,肯定了全体有统一的生命。
黑格尔“浪漫型艺术”分析
![黑格尔“浪漫型艺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73574452d380eb62946d6a.png)
黑格尔“浪漫型艺术”分析作者:柯远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8期摘要:黑格尔在《美学》中按照绝对理念自身的伸展,和解的各个运动阶段将艺术美归为三种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与浪漫型艺术。
作为艺术的最后一阶段,黑格尔用了较大篇幅对浪漫型艺术及其体系作了详尽的论述,本文将针对“浪漫型艺术”的一些“浪漫”的特质进行分析。
关键词:黑格尔;浪漫型艺术;浪漫主义一、“题材的划分”对于黑格尔美学体系的把握,自然离不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关键命题。
理念本身具有一个从不确定的模糊状态上升到完满无限的绝对的心灵的过程。
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理念与表现它的形象之间有着三种不同的对应关系:一,开始阶段。
因为理念自身的不确定和模糊,精神无法替艺术找到真正地内容,它所取的用以表现自身的只能是很勉强的外在于理念本身的自然形态的感性材料。
一方面是理念本身的模糊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完全确定的自然形态的感性材料,二者的融合构成一种消极的粘附,象征的关系。
这便是黑格尔所谓的象征型艺术阶段。
二,理念在这一阶段达到了一个刚好适合表现的状态,理念可以自由妥当地体现于在本质上就特别适合它的形象,内容与形象达到了自在的直接的统一。
而理念在这一阶段找到了能够表现作为绝对永恒心灵的特殊存在的个别心灵的人体来作为它的形象。
“古典型艺术是理想的符合本质的表现,是美的国度达到金瓯无缺的情况。
没有什么比它更美,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①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的古典型艺术阶段。
三,从根本上讲,理念是无限的,是心灵;而艺术用以表现理念的只是一般的感性的具体的形象。
等到理念自身已经发展到像基督教所宣称的神一样的地步的时候,它是不能够被现实的任何东西完全表现的,它在这个程度上取得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一般艺术和它的表现方式范围。
这个时候能够表现理念的只能是个别心灵的直接存在,主体的内心生活。
但这时,感性材料作为外在因素就只能从情感生活里去找它的概念和意义,而不像在古典型艺术阶段那样自身就是理念的一部分,自身具有意义。
黑格尔艺术类型
![黑格尔艺术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e8b998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d.png)
黑格尔艺术类型黑格尔是德国19世纪哲学家,他对艺术有独特的理解和分类方法。
根据黑格尔的观点,艺术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象征艺术、叙事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
本文将分别对这四种艺术类型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解读。
一、象征艺术象征艺术是一种通过符号和象征来传递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
它追求超越直接的表达,通过隐喻和暗示来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在象征艺术中,艺术作品的形象和符号往往具有深层次的意义,需要观众进行解读和理解。
象征艺术的代表作品有许多,比如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天真之歌》和叶芝的诗集《西伯利亚弦》等。
这些作品通过象征性的形象和符号,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命运、宇宙秩序以及人类情感的思考和探索。
二、叙事艺术叙事艺术是以故事为基础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讲述、描绘和表达故事情节来传递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在叙事艺术中,艺术作品往往具有连贯的时间和空间结构,通过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来展现故事的内涵和主题。
叙事艺术的代表作品有许多,比如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等。
这些作品通过精彩的叙事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让观众深入故事世界,感受到其中的冲突、情感和思考。
三、古典艺术古典艺术是一种追求完美和规范的艺术形式。
它注重艺术作品的结构和形式,追求和谐、平衡和秩序。
在古典艺术中,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对称的结构和精确的比例,通过这种形式的美感来传递作者的意图和感受。
古典艺术的代表作品有许多,比如古希腊的雕塑《雅典娜帕尔忒农神庙女神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后的晚餐》等。
这些作品通过精湛的技巧和精确的构图,展现出古典艺术追求的美感和完美。
四、浪漫艺术浪漫艺术是一种强调个体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
它追求情感的自由和深度,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灵性。
在浪漫艺术中,艺术作品往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灵体验,通过个体的直觉和表达来触动观众的内心。
浪漫艺术的代表作品有许多,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第九交响曲》和柯布西耶的绘画《星夜》等。
艺术理论(黑格尔)
![艺术理论(黑格尔)](https://img.taocdn.com/s3/m/70f547ecfab069dc502201b4.png)
六法论:“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
六法依次为:①“气韵生动”,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或作品整体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富于生命的活力。
原为衡量画中人物形象,后扩至其他题材作品,乃至某一绘画形式因素。
②“骨法用笔”,其中“骨”为一比喻性概念,借指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所画人物的骨相所体现出的身份气质。
谢赫的“骨法”也包涵了用笔所表现的骨力、力量美,它是传统绘画特有材料工具和民族风格所决定的美学原则。
③“应物象形”,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
将其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表明南北朝时代对描绘对象真实性十分重视的同时又深刻地把握了艺术的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它的位置是很恰当的。
④“随类赋彩”,是指着色,可以解释为色彩与所画之物象相似。
⑤“经营位置”。
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位置或指物象的地位或指安排配置的动作,因断句不同而使“位置”或为名词,或为动词,总之指构图和构思。
⑥“传移模写”,指临摹作品。
传,移也,或解释为传授、流布、递送,模为摹仿。
绘画上的传移流布,靠的是模写。
模写的功能,一是可学习基本功,二是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由于它并不等同于创作,故谢赫将其放于六法之末。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1、历史途中的携手前行宗白华说过:“文学艺术和宗教携手数千年,世界最伟大的建筑雕塑和音乐多是宗教的,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也是基于伟大的宗教热情,《神曲》代表着中古的基督教“浮士德”代表着近代人生的信仰”,艺术与宗教作为文化中最亲密的伙伴从历史上和发生学上都紧密相连。
艺术用具象的表现方式使抽象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得以表达,宗教用其丰富的而又多样的题材为艺术提供素材。
艺术情感最终表达了人的自由和生命的思考,带着作家美好的愿望表现作品的内在号召力,宗教情感由于受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常带有约束性,但是无论是艺术还是宗教,它们的情感都带有相互交织性。
在人类早期文明中,艺术与宗教并不独立而行。
黑格尔浪漫型艺术
![黑格尔浪漫型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97fb6994ec3a87c24128c402.png)
(3)浪漫型艺术,在浪漫型艺术里,精神回到它本身,有自意识的人回到他的“自我”,沉没到自己的内心生活中去,因而和外在客观世界对立起来,采取了藐视现实的态度,凭创作主体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对客观世界的感性形象任意摆弄,这样就失去了艺术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应有的和谐一致,同时,由于出发点是自我中心和个人主义,浪漫型艺术中的人物性格就不再象古典型人物性格那样体现伦理、宗教和政治的普遍理想,而只体现个人的意志情感和愿望。
(四)黑格尔在对各门具体艺术论述时,用了最大的篇幅对诗进行论述。
我的理解是,黑格尔认为诗是全书论述三种艺术类型和三个艺术历史发展阶段中最高旨趣的艺术形式,“它是把造型艺术和音乐这两个极端,在一个更高的阶段上,在精神内在领域本身里,结合于它本身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从造型艺术的建筑、雕塑、绘画到抽象艺术的音乐,诗用语言、文字这些更感性化、最能完整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的手段,来更加自由的反映人的心灵,它甚至作为散文、小说、戏剧、歌曲、舞蹈等等艺术形式的宗主艺术,影响了整个艺术世界的发展。
“它可以不局限于某一种艺术类型,它变成了一种普遍的艺术,可以用一切艺术类型去表现一切可以纳入想象的内容”。
也就是因为它派生出的更多的艺术类型,与它同处于一样的活动范围,并且更适合于现代人的思考、阅读和欣赏习惯,反而在近现代使诗本身从顶峰走向了衰落。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确切说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艺术、美的艺术。
美的本质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由此得出结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个定义包括两种因素、一层关系:一是理念,这是内容、目的、意蕴、内在精神(主要因素)二是表现,内容的外观、表现形式、外在表现三是两者的关系:融会贯通的关系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作品一方面作为感性形象,可以见闻感知的;一方面作为理性内容,要诉之于心灵。
二者是统一的。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关于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
![黑格尔关于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a2f1c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4.png)
黑格尔关于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他的艺术哲学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美学》中。
在《美学》一书中,黑格尔提出了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象征性艺术、叙事性艺术和经典性艺术。
首先,象征性艺术是黑格尔认为最早的艺术形式。
象征性艺术通过使用艺术形象来表达概念和思想。
它通过比喻和隐喻的手法来传递深层次的意义。
在象征性艺术中,形象并不是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而是表达普遍意义的工具。
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壁画中的动物形象传递了不朽和力量的象征意义。
在象征性艺术中,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意义和象征。
其次,叙事性艺术是艺术发展的第二阶段。
叙事性艺术通过叙述故事和表达情感来传递信息。
它通过艺术作品的组合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来传达意义。
在叙事性艺术中,艺术作品不仅是意象的象征,而且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
例如,古希腊的瓷器和雕塑作品以及中世纪的壁画和雕刻都是叙事性艺术的典范。
叙事性艺术强调了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故事和情感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其象征意义。
最后,经典性艺术是艺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经典性艺术中,艺术作品不再仅仅是意象的象征或故事的叙述,而是追求自身的完美和内在的真实。
经典性艺术强调形式和结构的完美无缺,意图通过艺术形式本身来传达真理和普世价值。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以及文艺复兴后期的音乐和建筑都是经典性艺术的代表。
经典性艺术尝试通过艺术形式的完美和表达的思想哲学内涵的高度统一来达到真实和普世意义的目标。
在这三种类型的艺术中,黑格尔认为经典性艺术是最高形式的艺术。
因为它不仅仅是意象的象征或故事的叙述,还以形式的完美和结构的和谐来追求真实和普世意义。
而象征性艺术和叙事性艺术则是经典性艺术的先驱和准备阶段,通过象征和故事来传递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
总体来说,黑格尔提出的这三种艺术类型代表了艺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从象征性艺术到叙事性艺术再到经典性艺术,艺术的核心逐渐从象征和故事向形式和结构的完美转变,艺术的表达也越来越个性化和抽象化。
[文学研究]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
![[文学研究]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https://img.taocdn.com/s3/m/47bf79e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7.png)
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一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中提出并集中论述了艺术类型说。
此卷副题是“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可见他说的艺术类型就是美的理想发展的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具体分为原始的象征型的美、古代的古典型的美、近代的浪漫型的美。
这种不同的艺术类型又是不同的“美的世界观”,所以说,各种艺术类型的特殊内容“是由艺术精神本身发展出来的对神和人的各种美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自成一种内部经过分别开来的体系。
”(1)黑格尔提出艺术类型说的理论根据有如下三点:第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总定义决定了对于理想的美、即理想(Ideal)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发展的(显现的)过程。
在黑格尔的艺术辩证法看来,美不是静止的、永恒的,而是发展的、变化的,在思维中是如此,在历史上也是如此。
而从历史上来看,美的发展过程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类型,即所谓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的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
他认为,“这三种类型对于理想,即真正的美的概念,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于超越。
”(2)第二,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的上述历史形态发展的动力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即自身的自分化和自发展。
他说,“所以艺术表现的普遍并不是由外因决定,而是由它本身按照它的概念来决定的,因此正是这个概念才自发展或自分化为一个整体中的各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方式。
”(3)就是美的理念自分化为理性与感性的不同方面,并由其内在的矛盾而促使其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类型。
第三,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的上述发展其本质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战胜。
艺术愈向前发展,物质的因素逐渐下降,精神的因素逐渐上升。
象征型艺术是物质趋向于精神,古典型艺术的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吻合,浪漫型艺术是精神超过物质。
正是这样,他进一步指出,上述各艺术类型“之所以产生,是由于把理念作为艺术内容来掌握的方式不同,因而理念所借以显现的形象也应有分别。
因此,艺术类型不过是内容和形象之间的各种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其实就是从理念本身生发出来的,所以对艺术类型的区分提供了真正的基础。
黑格尔的艺术观
![黑格尔的艺术观](https://img.taocdn.com/s3/m/0ea8a5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b.png)
黑格尔的艺术观
嘿,咱今天来聊聊黑格尔的艺术观呀!你说艺术像啥呢?就好比是生活这个大舞台上的璀璨明星!黑格尔就觉得艺术那可是有着超级重要的地位呢。
他说艺术可不单单是好看好听这么简单,那是能反映出时代精神的呀!就好像一面神奇的镜子,把整个社会的样子都给照出来啦。
你想想看,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不都是带着它们那个时代的烙印嘛。
咱举个例子哈,比如古代的那些壁画、雕塑啥的,你一眼就能看出当时人们的审美和信仰吧。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呀,它能把过去的故事都给咱讲得明明白白的。
而且呀,黑格尔还强调艺术的发展是有阶段的哟!这就跟人成长似的,从幼稚到成熟。
最开始可能就是简单的模仿,后来慢慢就有了自己的风格和深度啦。
这多有意思呀,艺术也会长大呢!
你再想想那些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不就是艺术发展的一个个脚印嘛。
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贡献,就像一群小伙伴一起在艺术的道路上玩耍,各显神通。
那艺术对我们普通人又有啥用呢?哎呀,用处可大啦!它能让我们感受到美呀,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当你欣赏一幅美丽的画或者听一首动听的音乐时,是不是感觉心里特别舒服呀?这就是艺术的魔力呀!
它还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呢。
通过艺术,我们能看到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也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不就像是一场无声的对话嘛,让我们和艺术家、和历史、和整个世界都联系起来啦。
那黑格尔的艺术观是不是很厉害呀?他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咱可不能小瞧了艺术哟,它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所以呀,我们要多多欣赏艺术,感受它的魅力,让艺术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乐趣吧!这就是我对黑格尔艺术观的理解啦,你觉得怎么样呢?。
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
![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https://img.taocdn.com/s3/m/f1ee390e0242a8956aece4bf.png)
51㊀魏春露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收稿日期:2019-06-26作者简介::魏春露(1993 )ꎬ女ꎬ江苏徐州人ꎬ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美学理论研究ꎮ①GombrichꎬTributes:InterpretersofOurCulturalTraditionꎬOxford:PhaidonPressꎬ1984ꎬp51ꎬ转引自穆宝清« 大写的艺术 :贡布里希对黑格尔艺术史观的批判»ꎬ载«江海学刊»ꎬ2015年第2期ꎮ②朱立元语ꎬ见«黑格尔美学引论»ꎬ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ꎬ2013年ꎬ第67页ꎮ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魏春露(复旦大学中文系ꎬ上海200433)摘㊀要:黑格尔从其整个哲学体系出发ꎬ对美的理念和艺术类型进行一种形而上思考ꎮ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这种艺术分类理论和艺术史观提出了猛烈批评ꎮ因此ꎬ在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的基础上ꎬ结合黑格尔思想产生的时代ꎬ重新考察黑格尔艺术类型理论和艺术史观的贡献和局限性ꎬ对当代艺术史和美学研究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ꎮ关键词:黑格尔ꎻ美的理念ꎻ艺术史观ꎻ贡布里希中图分类号:B83-09ꎻJ110.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5-0012(2020)01-0051-07㊀㊀黑格尔以理性主义的眼光考察人类的各个方面ꎬ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ꎮ恩格斯曾经评价他 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 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1]215ꎮ除了哲学㊁宗教㊁逻辑学之外ꎬ在美学和艺术领域ꎬ黑格尔也被尊称为 艺术史之父 [2]ꎮ恩格斯在给康德拉 施米特的信中说: 建议您读一读«美学»作为消遣ꎬ只要您稍微读进去ꎬ就会赞叹不已ꎮ [1]494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艺术领域的 划时代 意义是显而易见的ꎬ在美学史上也被高度重视ꎬ开启了 艺术哲学 的新时代ꎬ被海德格尔认为 是西方历史上关于艺术之本质的最全面的沉思ꎬ因为那是一种根据形而上学而做的沉思 [3]ꎮ但同时ꎬ如费维克教授提到 艺术终结论 时所指出的ꎬ黑格尔美学思想中的某些学说ꎬ 不仅在中国学术界ꎬ在西方学术界也是既大名鼎鼎又臭名昭著 [4]ꎬ因为其巨大影响力ꎬ后代艺术史研究方法的革新与正名ꎬ都可能将黑格尔视为最大的靶子ꎬ予以最猛烈的抨击ꎮ贝尔 C.Bell 的时代过去了ꎬ贡布里希 E.H.Gombrich 的时代开始了ꎮ [5]可以说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ꎬ贡布里希的艺术史治学方法成为当前艺术史研究的一门显学ꎬ强调艺术形而上思考的艺术理论都渐渐被人抛弃和淡忘ꎮ作为一名坚定的反黑格尔主义者ꎬ贡布里希坦陈ꎬ他的著作中对黑格尔遗产的批评占据了不少的部分ꎬ因此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一个定位ꎬ 海因里希 海涅也曾经说他自己是一位 逃脱的浪漫主义者 ꎬ或许我有点像是一位 逃脱的黑格尔主义者 ①ꎮ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ꎬ考察其如何以及是否真正做到了对黑格尔的 逃脱 ꎬ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价黑格尔的美学思想ꎬ进而反思他们的艺术史研究方法ꎮ一㊁理念的自我规定与展开:从理念到美的理念㊀㊀众所周知ꎬ 黑格尔美学大厦的顶梁柱 ②就是那句著名的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说ꎮ可以说ꎬ黑格尔整部«美学»三大卷的逻辑框架ꎬ就是对美的理念一步一步感性显现和展开为具体艺52㊀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㊀㊀Vol.11No.1Jan.2020美育学刊2020㊀年第1期㊀第11卷㊀总第56期术形象的逻辑进程的叙述ꎮ而想要理解 美的理念 ꎬ应当首先对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开端和建构有所把握ꎬ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理念ꎬ即绝对精神ꎮ 理念就是思想的全体 ꎬ 本质上ꎬ理念的本性就在于发展它自身ꎬ并且唯有通过发展才能把握它自身ꎬ才能成为理念 ꎮ[6]绝对精神ꎬ既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起点ꎬ也是终点ꎬ它的自我生成和运动ꎬ规定和展开了整个世界历史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逻辑学㊁自然哲学到精神哲学ꎮ黑格尔在«美学»中用圆圈对绝对精神的运动和必然性做了生动比喻ꎬ 在这种科学的必然性的花冠上ꎬ每一个别部分都一方面是一个回到自己的圆圈ꎬ另一方面也和其他部分有必然联系 这种必然联系是一种向后的联系ꎬ从这向后的联系里它自己生发出来ꎻ也是一种向前的联系ꎬ从这向前的联系ꎬ它自己推动自己 ꎮ[7]31-32值得注意的是ꎬ绝对理念不是抽象和静止的精神实体ꎬ反而 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 [8]ꎮ因为它自身潜藏着一切差别和矛盾ꎬ也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性ꎬ从而是能动的和运动的ꎬ体现了 不是死的本质ꎬ而是现实的和活的本质 [9]ꎮ通过否定之否定ꎬ也就是 扬弃 ꎬ绝对精神在不同层次和范围中运动㊁展开自身ꎬ实现着普遍性和具体性的统一ꎮ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建立于此ꎬ全部任务就是为了阐述绝对精神是怎样从抽象的概念状态上升为具体的真理的ꎮ而美和艺术ꎬ正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绝对精神的第一个环节ꎬ黑格尔将其看作是真理显现的方式ꎬ即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ꎮ值得注意的有两点ꎬ第一ꎬ在黑格尔看来ꎬ美的理念在自我的展开中就显现为各种具体的艺术形象ꎬ因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ꎮ虽然沿用了 美学 的旧名称ꎬ但他指出ꎬ 我们这门学科的正当名称却是 艺术哲学 ꎬ或则更确切一点ꎬ美的艺术的哲学 [7]3ꎮ可以说ꎬ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ꎬ美与艺术可以等同起来ꎮ在«美学»伊始ꎬ黑格尔就将自然美排除在了美学的研究范围之外ꎬ他认为美是心灵的产物ꎬ自然美不是美的完善形态ꎮ第二ꎬ黑格尔的美学不仅等同于艺术哲学ꎬ而且等同于艺术史ꎮ与在先验领域谈论美学不同ꎬ黑格尔 美的艺术的哲学 就是真正意义上的 美的历史的哲学 ꎮ根据黑格尔论哲学史时所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ꎬ美的理念的不断展开ꎬ就会体现为艺术史的实际进程ꎮ同时ꎬ艺术史的实际进程ꎬ又必然符合美的理念的逻辑发展ꎮ因此ꎬ从美的理念的展开ꎬ必然表现为不同类型和阶段的艺术史ꎮ二㊁美的理念决定艺术形象:三种艺术类型㊀㊀黑格尔认为近代的知性思维让人成为两栖动物ꎬ生活上追求物质㊁情欲的满足ꎬ意识上却思考永恒的理念和思想的自由ꎬ而艺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桥梁ꎮ因为艺术是用感性的形象去显现真实ꎬ能够将矛盾的和解表现出来ꎬ 使自然和有限现实与理解事物的思想所具有的无限自由归于调和 [7]11ꎮ在此基础上ꎬ黑格尔提出了 美的理念 这一说法:这种理念不同于柏拉图式的理念ꎬ只作为一种外在的绝对ꎬ而是要化为符合现实的具体形象ꎬ与现实结合成直接的统一体ꎮ而且这种统一ꎬ不是一种外在的抽象的统一ꎬ而是本身包含各种差异在内的统一ꎬ是一种具体的整体ꎮ美的理念含有普遍的㊁特殊的㊁单一的三种定性ꎮ通过否定之否定ꎬ达到一种自确定ꎬ这种自确定既具有无限性ꎬ也体现了主体性ꎮ美的理念同样遵循着精神运动的 正 反 合 的辩证法ꎮ从美就是理念来看ꎬ美和真是等同的ꎬ美本身必须是真的ꎮ黑格尔是如何解释两者的区别的呢?他说: 理念是真的ꎬ就是说它作为理念ꎬ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和普遍性的ꎬ而且是用来思考的 当真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ꎬ理念就不只是真的ꎬ而且是美的了ꎮ [7]142由此可见ꎬ艺术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ꎬ艺术表现的价值就在于理念和形象两方面的协调和统一ꎮ而且ꎬ内容和形式㊁理念和形象的关系是:内容是主体的㊁内在的ꎬ而形象作为客体的因素ꎬ是由主体决定的ꎬ即内容决定形式ꎬ理念决定形象ꎮ因为理念从抽象发展到能自确定和自己化为特殊事物ꎬ需要一个过程ꎬ艺术美的形象也必然有一套相应的特殊阶段和类型ꎬ此即黑格尔的艺术分类理论ꎬ分别是象征型㊁古典型和浪漫型艺术ꎮ象征型艺术是美的理念开始的阶段ꎬ美的理念自身还不确定㊁很含糊ꎬ美的形象就不是由理念所决定的ꎬ理念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形象ꎮ比如木块和石头都可以被原始民族用来象征神ꎬ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庙宇都承载着人对死亡ꎬ灵魂的53㊀魏春露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模糊看法等ꎮ理念对客观事物的关系是消极的ꎬ亟待将自己提升到高出于不适合它的形状之上ꎻ到达第二阶段时ꎬ象征型艺术的双重缺陷都被克服了ꎬ 形象也是完善的ꎬ理念也非抽象的ꎬ理念自由地妥当地体现于在本质上就特别适合这理念的形象ꎬ因此理念和形象形成自由完满的协调 [7]97ꎬ艺术发展变得成熟ꎬ主要代表是古希腊艺术和古罗马艺术ꎬ最大特点是艺术形象主要是通过雕塑来塑造人的形象ꎮ古希腊人认为善㊁秩序㊁理念就在万事万物中ꎬ所以理念和事物的感性存在是分不开的ꎬ黑格尔说这一阶段的艺术表达的心灵ꎬ还是人的形象所代表的心灵ꎬ不只是永恒的绝对的心灵ꎮ到了第三阶段ꎬ浪漫型艺术又把理念和形象的协调破坏掉了ꎬ重新带来了差异和对立ꎬ艺术越来越超越感性的具体形象ꎬ去表现无限的具体的普遍性ꎮ美的理念从直接存在的感性形象中解放出来ꎬ形象被看作对立面而克服ꎬ返回到心灵性的统一体里ꎮ由此ꎬ浪漫型艺术虽然还属于艺术的领域ꎬ但是却超越了艺术本身ꎮ主要代表是中世纪基督教艺术ꎬ如诗㊁音乐ꎬ都对感性形象的依赖越来越少ꎬ用情感的节奏运动来表达理念ꎮ也就是说ꎬ理念开始溢出外在形象ꎮ值得一提的是ꎬ一般的理解认为黑格尔把古典型艺术视作理念和形象的自由完满的协调ꎬ是最高的艺术典范ꎬ从而对整个艺术的未来抱悲观主义的态度ꎮ恰恰相反ꎬ黑格尔从历史主义的立场出发极力为浪漫型艺术辩护ꎬ甚至可以说他最为肯定浪漫型艺术的自由性ꎬ达到了 自由的具体的心灵生活 [7]101ꎮ三㊁艺术并不 终结 艺术㊁宗教和哲学㊀㊀根据黑格尔的表述ꎬ宗教和哲学将作为后于艺术的两个环节ꎬ来认识和表现绝对精神ꎮ宗教的特点在于主体的内心生活ꎬ教众总是虔诚地崇拜和祈祷ꎬ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ꎬ表现出一种情绪上和观念上的虔诚ꎮ不过ꎬ黑格尔指出虔诚还不是表现理念的最高形式ꎬ自由思考才是最纯粹的㊁最高的一种修养ꎮ哲学ꎬ用自由思考的方式把艺术和宗教统一起来了ꎬ因为它 既有艺术的客体性相ꎬ转化为思想的形式ꎬ又有宗教的主体性ꎮ [7]133艺术㊁宗教㊁哲学之间的区别ꎬ可以从它们认识㊁把握绝对精神的不同方式上见出:艺术通过感性观照即感性形象的方式ꎬ宗教通过表象的意识的方式ꎬ哲学通过自由思考的方式ꎮ这三种形式的精神性从弱到强ꎬ从低级到高级ꎬ不断脱尽感性的残余ꎬ只有运用概念思考的哲学才最合精神本性ꎬ是最高级㊁完满的意识形式ꎮ三者同时也有逻辑上由前者向后者转化㊁更迭的程序ꎬ即艺术被宗教取代㊁宗教最终被哲学取代ꎮ至此ꎬ绝对理念的自我运动和自我认识才全部完成ꎬ黑格尔哲学体系也宣告圆满ꎮ艺术让位给宗教和哲学ꎬ是否意味着艺术的终结呢?黑格尔明确表达: 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蒸蒸日上ꎬ日趋完善ꎬ但艺术的形式已经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ꎮ [7]132黑格尔认为ꎬ现代人这种偏重理智的思考风气是不利于艺术的ꎬ艺术也就不能像过去那样满足人们认识的最高需要了ꎮ但是ꎬ黑格尔并没有否定艺术的实际发展ꎬ反而肯定了艺术是一直被需要的ꎬ 尽管一方面我们承认近代完全发达的市民政治生活情况的本质和发展是方便的而且符合理论的ꎬ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不放弃而且永远不放弃对于现实的个体的完整性和由生命的独立自足性所感动的兴趣和需要 ꎮ[7]248因此ꎬ从第一个层面上说ꎬ所谓的 艺术终结论 ꎬ终结的不是艺术ꎬ而是艺术作为人类最高旨趣和绝对需要的崇高地位㊁作为真理最高表现形式的阶段ꎮ就艺术曾担负的最高职能来说ꎬ我们已经不像过去人那样奉其为神圣而顶礼膜拜了ꎮ第二ꎬ不仅在经验层面ꎬ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ꎬ艺术㊁宗教和哲学的关系都不是简单的相续和互相取代的关系ꎬ不是艺术衰亡之后出现宗教㊁宗教衰亡之后出现哲学那种简单的取代ꎮ黑格尔并不认为艺术㊁宗教㊁哲学的内容㊁功能㊁目的是截然不同的ꎬ它们都是绝对精神的表现方式ꎬ有时甚至是你中有我㊁我中有你㊁难以分开的ꎮ«精神现象学»就有 艺术宗教 (Kunstreli ̄gion)的概念ꎮ艺术并不是被取代的ꎬ而是被扬弃的ꎬ即其有限性在后来的环节或阶段当中得到克服ꎬ但它的本质规定性却作为后来者自身规定的一个有机部分而被保留ꎮ哲学是艺术和宗教的统一者ꎬ不是它们的吞没者和消灭者ꎮ第三ꎬ值得注意的是ꎬ黑格尔本人甚少提到终结(Ende)ꎮ朱立元根据德文本«美学讲演录»54㊀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㊀㊀Vol.11No.1Jan.2020美育学刊2020㊀年第1期㊀第11卷㊀总第56期详细区分了 终结 (Ende)㊁ 解体 (Ausflösung)和 扬弃 (Aufhehung)等词在黑格尔艺术类型理论中的不同使用③ꎮ在论及艺术的前两种历史类型时ꎬ都曾用到 解体 或者意义相近的 消逝 (verschwinden)ꎬ黑格尔研究专家费维克还补充了 Aufhehung (扬弃)一词ꎬ这和它们向后一种艺术类型转型有密切关系ꎮ黑格尔只有在浪漫型艺术阶段同时用了Ende(终结)和Auflosung(解体)两个词ꎬ而Ende唯有在这里用了一次ꎬ只有在浪漫型艺术阶段ꎬ也就是整个艺术类型(历史的和门类的)的最终阶段ꎬ他才难得使用Endeꎬ很明显能看出黑格尔的严格区分和谨慎对待ꎮ四㊁贡布里希对黑格尔艺术史观的批评(一)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评论在« 艺术史之父 读G.W.F.黑格尔(1770 1831)的‹美学讲演录›»一文中ꎬ贡布里希开门见山地说: 黑格尔是艺术史之父ꎮ [2]他觉得艺术史应该摆脱黑格尔的权威ꎬ前提是真正了解了他的强大影响ꎮ贡布里希把黑格尔称为艺术史之父ꎬ正是因为认为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是构成现代艺术研究的奠基文献ꎮ对这部讲演录 全面而系统地考察整个世界艺术的历史ꎬ甚至可以说一切艺术的方方面面历史 [2]的做法提出了高度的赞美ꎮ除此以外ꎬ贡布里希就展开了对黑格尔猛烈的批评ꎮ他在后文中总结说: 我已提到五个这样的巨敌ꎬ我用古怪的名字称呼它们:美学超验主义ꎬ历史集体主义ꎬ历史决定主义ꎬ形而上学乐观主义和相对主义ꎮ[2]反思黑格尔的艺术分类理论和艺术史观ꎬ美学超验主义是指坚定地信奉艺术的神圣高贵性ꎬ将美的理念与真理联系在一起ꎬ是对艺术的一种形而上的信仰ꎻ历史集体主义是指贡布里希所深恶痛绝的关于黑格尔提倡艺术作品体现 民族精神 和 时代精神 的说法ꎬ将艺术视为某个集体㊁某个民族的精神的反映ꎮ再则ꎬ艺术的最高表现实际上是它的内在逻辑(美的理念)可以被理解的发展的最终结果ꎬ黑格尔艺术史观中历史和逻辑的统一ꎬ被贡布里希称为一种 历史决定主义 ꎻ形而上学乐观主义是指黑格尔的进步观ꎬ因为在黑格尔看来ꎬ世界史就是绝对精神逐渐实现自我价值和自由日趋完善的进程ꎬ而人类的历史ꎬ文明的发展必然属于这一进步过程的一部分ꎻ相对主义由决定论而来ꎬ贡布里希指出ꎬ除了黑格尔这种形而上学乐观主义者ꎬ还有例如奥斯瓦尔德 斯宾格勒这种悲观主义者ꎬ预言了西方世界不可避免的没落ꎬ这种历史决定主义容易导致相对主义ꎮ贡布里希将黑格尔的艺术史观和美学思想称为 大写的艺术 ꎬ他非常反感ꎬ也极力摆脱ꎮ他甚至断言: 任何一位阅读德文并且迫不得已地要阅读黑格尔著作的人ꎬ马上就会发现这些东西根本没味道ꎮ [10]贡布里希甚至根据民族主义㊁集体主义㊁历史决定论这些关键词ꎬ指责黑格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为纳粹法西斯主义提供了思想工具ꎬ将纳粹德国人的狂热力量溯源到黑格尔思想上[11]ꎮ不得不说ꎬ这样的批评未免有些夸大和有失公允ꎮ(二)贡布里希如何 逃脱 ?相对于对黑格尔的批判ꎬ贡布里希正是把卡尔 波普尔的历史批判哲学的方法运用到了艺术史研究之中ꎬ在波普尔 纠错法 的基础上提出了 图式与修正 (schemaandcorrection)的理论ꎬ探讨西方艺术的传统模式对整个艺术发展过程的影响ꎮ贡布里希把 制作与匹配 看作是对图示化形象的缓慢而又系统的修正ꎬ艺术进展过程自身遵循波普尔的 试错 理论ꎮ同时ꎬ贡布里希借助于波普尔的哲学思想ꎬ利用 情景逻辑 分析方法ꎬ用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来取代历史决定论ꎬ以此反对黑格尔所宣称的艺术作品反映了 绝对精神 时代精神 和 民族精神 之说ꎻ与黑格尔 进步观 对立ꎬ贡布里希坚信ꎬ艺术中不能讲真正的 进步 ꎬ艺术不是时代进步的表现ꎬ艺术也不能被描述为共同的精神或本质ꎮ艺术史要关注的只有人㊁人的创造力ꎬ而没有时代或时代精神ꎻ为了反对对艺术的形而上思考ꎬ贡布里希甚至说 没有艺术其物ꎬ只有艺术家 [12]ꎬ艺术家在 情境逻辑 中为了某个特殊的世俗的理由创作ꎬ艺术的风格变化ꎬ是时尚趣味和艺术家们的竞争导致的ꎮ可以看到ꎬ二元和极性的思维习惯ꎬ让贡布里希试图在各个方面站在黑格尔思想的绝对对立面ꎬ来消除和革新黑格尔对艺术史领域的巨大③参见朱立元:«对黑格尔 艺术终结 论的再思考»ꎬ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9年第2期ꎮ55㊀魏春露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理论与艺术史观反思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影响ꎮ从审美超验到取消 艺术 ꎬ从历史集体到只关注艺术家个人ꎬ从形而上学乐观主义到艺术无所谓进步ꎬ贡布里希将艺术史的研究中心限定在与艺术作品和风格有直接联系的有限性和有效性方面ꎬ比如图像㊁技能㊁名利场情境逻辑㊁艺术心理学等ꎬ这当然有他的独特贡献ꎬ既限制了对艺术作品的过度阐释ꎬ也促进了艺术史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从艺术哲学中脱离出来ꎮ但也必须承认ꎬ贡布里希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另一个极端ꎮ当我们审视贡布里希对黑格尔的批判时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 虽然贡布里希把黑格尔称为 艺术史之父 ꎬ但黑格尔从来不是在经验或实证史学(Historie)的意义上来讨论艺术和有关艺术的一切的ꎬ而是将艺术和美的问题作为哲学问题来思考ꎮ [13]很显然ꎬ艺术和美的问题不只是在经验和技能层面的问题ꎬ更有它的美学和哲学价值ꎮ第三ꎬ贡布里希试图 逃脱 黑格尔的阴影ꎬ但在某些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其思想的继承者或者导致了自己思想的缺陷ꎮ比如ꎬ 当代艺术史学者克劳德 帕弗尔发现ꎬ贡布里希把文化史的整个历史的特征描述为一个单一的准则ꎬ这恰恰暴露出了一种 黑格尔式的整体论 [14]ꎻ贡布里希强调对艺术家和个人的关注ꎬ但是也曾强调文化研究应该从所有文化现象中寻求连续性ꎬ这也不可避免地回到黑格尔对内在逻辑的思考ꎮ此外ꎬ 时尚趣味 就意味着还是要对美和艺术有一定的审美的判断ꎬ无法脱离对艺术作品美学思考ꎮ最后ꎬ不得不提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研究方法的缺陷性ꎬ它更多地适用于重理性和技法的西方写实主义传统绘画ꎬ对西方现代艺术和东方写意艺术都难以适用ꎬ艺术作品的精神意蕴和审美内涵仍然有待探索ꎮ艺术风格的变化㊁艺术思潮的改革ꎬ都不仅仅和艺术家的技能㊁社会的具体情境相关ꎬ与时代的审美和价值判断㊁人的精神和取向还是密切相关的ꎮ可以说ꎬ艺术史研究ꎬ想完全站在黑格尔的对立面ꎬ完全 逃脱 黑格尔是行不通的ꎮ五㊁对黑格尔艺术类型理论和艺术史观的思考㊀㊀正如黑格尔本人所说: 就个人来说ꎬ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ꎮ哲学也是这样ꎬ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ꎮ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ꎬ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ꎬ跳出罗陀斯岛ꎬ是同样愚蠢的ꎮ[15]黑格尔对自己的哲学抱有清醒的认识ꎬ我们也应当设身处地地㊁理性地去评析黑格尔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观ꎬ承认其局限性ꎬ也不否认其巨大价值ꎮ第一ꎬ唯心主义㊁泛理性主义与历史决定主义的局限性ꎮ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唯心主义和泛理性主义ꎬ以及由此而来的历史决定主义ꎬ或者说ꎬ目的论ꎮ如理念和绝对精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前就已经存在ꎬ是世界的起点和开端ꎬ也是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基础和主宰ꎬ世界历史不过是绝对精神回顾以往以求自身运动的理念发展史ꎬ世界上的一切都早已包容在绝对精神自身ꎻ历史和逻辑的一致ꎬ成为逻辑在先ꎬ历史等同于逻辑㊁被逻辑决定ꎬ世界一切现象包括美和艺术ꎬ都是逻辑范畴和绝对精神的自我推演和展开ꎬ等等ꎮ从这个角度ꎬ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确有其局限性ꎮ这正是贡布里希所说的ꎬ 我坚决反对艺术和文化史研究放弃寻找现象之间的联系ꎬ仅仅满足于罗列事实ꎮ 在此使我踌躇的不是我认为这类联系难以建立ꎬ而是太容易了 ꎮ[2]黑格尔这一遗产的危害可能会导致艺术的过度阐释和逻辑在先的随意联系ꎬ这的确是值得警惕的ꎮ但是ꎬ如果只罗列事实㊁分析具体作品ꎬ将艺术品摆在目录中ꎬ放在具体交往活动的 情境 中ꎬ不对艺术史进行历史的和内在逻辑的思索与把握ꎬ也是不够全面的ꎮ第二ꎬ集大成的思想体系与对艺术史研究的深远影响ꎮ不可否认ꎬ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庞大而完备的ꎬ是康德㊁席勒㊁费希特和谢林美学思想的集大成ꎬ张玉能认为: 他以美为核心构筑了他的内容丰富的美学范畴体系ꎬ总结了西方一千多年的美学发展ꎬ特别是1750年以来发展的几乎全部美学成果达到了近代西方美学的高峰ꎮ [16]我们必须认识到ꎬ黑格尔的艺术分类理论和艺术史观是其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环节ꎬ必须从整个体系出发ꎬ来理解从 理念 到 美的理念 的展开ꎮ也必须认识到ꎬ黑格尔并非一个艺术史专家ꎬ他的美学思想在整体性建构上的意义更大ꎬ艺术史批评中的具体论述或许会存在漏洞ꎬ值得商榷ꎮ即便如此ꎬ黑格尔的艺术分类理论和艺术史观ꎬ在之后的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还是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ꎮ艺术史和文化史。
黑格尔的三种艺术类型
![黑格尔的三种艺术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db8da7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9.png)
黑格尔的三种艺术类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黑格尔提出的三种艺术类型呀。
象征型艺术,就好比是一个神秘的盒子。
你知道不,就像小时候咱玩的那些藏着各种小秘密的盒子,你得不断去探索、去猜测里面到底装着啥。
它充满了各种象征和隐喻,让你费脑筋去琢磨,去试图理解那些深层的含义。
比如说那些古老的神话传说,里面的各种奇怪形象和神秘符号,可不就是象征型艺术嘛!有时候看着让人云里雾里的,但又忍不住被吸引,想要搞清楚到底是咋回事。
再说说古典型艺术呀,这就像是一位优雅的绅士或者淑女。
它有着明确的形式和规范,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不张扬却又让人无法忽视。
就像经典的雕塑作品,那完美的比例、精致的线条,让人看了就觉得舒服、顺眼。
它没有过多的花哨,而是实实在在地展现出美和力量。
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那种稳稳的幸福嘛!最后是浪漫型艺术,哇哦,这可真是像一场疯狂的冒险!它充满了激情、幻想和无限的可能。
就像我们看的那些奇幻电影,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各种意想不到的情节转折。
它不受拘束,尽情地释放着情感和创造力。
可能前一秒还在云端飞翔,下一秒就坠入了深渊,但这就是它的魅力呀,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让你的心一直跟着它起起伏伏。
咱想想啊,要是生活中只有象征型艺术,那得多累呀,整天猜来猜去的。
要是只有古典型艺术,虽然美好,但会不会有点太单调了呢?而要是只有浪漫型艺术,那估计我们的小心脏也受不了呀,整天这么刺激。
所以呀,这三种艺术类型就像生活中的不同调料,缺了谁都不行。
象征型艺术给我们带来神秘和探索的乐趣,古典型艺术让我们欣赏到秩序和美的力量,浪漫型艺术则让我们感受到激情和创造力的冲击。
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咱平时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不妨多想想这是属于哪种艺术类型呀,这样是不是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呢?是不是能更深入地感受艺术的魅力呢?别总是走马观花地看过去就完事儿啦!总之呀,黑格尔的这三种艺术类型,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它们就像是艺术世界里的三颗璀璨明珠,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去沉醉其中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c48773e5b52acfc788ebc923.png)
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摘要:随着艺术形式的变化以及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的取代,使得人们分分发出了艺术终结的哀叹,这一哀叹甚至出于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认定。
但其实,艺术并没有终结,是艺术形态在不断转变,对美的追求在发生变化等。
可以说,艺术终结其实是个伪命题。
为了帮助人们规正对黑格尔有关艺术终结的理解,本文将结合当前的实际,来重点探讨这一理论,并试图提出该理论对当前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黑格尔;艺术终结;艺术观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论”又开始对当前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了,这是因为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较快,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美的追求不再向以往那么强烈,自从工业革命后,各种工业制品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转向追求经济价值。
凡是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就被人们认为是有用的。
这些思想观念使得部分人开始担心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是不是进入终结时代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是不是应验了。
这种担心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担心是对黑格尔艺术的曲解,是一种杞人忧天的表现,因为真正的艺术是不会终结的。
为了帮助人们纠正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理解,本文将结合时代实际对这一理论进行分析。
一、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概述“艺术的终结”这一课题在一般人看来应该算得上是十分消极与悲哀的事情,但是在黑格尔眼里,确实一件令人及其兴奋与欢欣鼓舞的事情。
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艺术自然也不能够一成不变,而艺术的终结并不意味着艺术就此消失,而是艺术以另一种多元的方式或者更加深刻的方式继续存在。
这是符合时代发展与历史发展的,是艺术的再造与重生,而且艺术的终结意味着一件更加重要的事就是绝对精神更加接近于“回到自身”的终极目标。
不管是艺术种类还是艺术类型都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行必要的“终结”与“转型”,正如黑格尔对艺术的认知一样: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于超越。
艺术就是要这样,经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才会有更明朗的未来。
这就是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核心思想,即:艺术的终结并不是真正的“终结”,而是一种旧的形式的终结和另一种新的形式的开始,即使这种开始总有一天会再次终结,但依然不失去此次开始的价值,因为终结于开始这样一种轮回就是艺术存在的真理,没有什么东西是开始了以后就不会终结的,艺术更是如此,接受不了开始、无法面对终结的艺术不是真正意义上具有极大价值的艺术,而这样的艺术家或者是欣赏者更算不上是能懂得艺术特殊价值的人。
第二节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艺术发展阶段论
![第二节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艺术发展阶段论](https://img.taocdn.com/s3/m/03373dd149649b6648d747b1.png)
西方文论-中国人民大学精品课程•首页•课程简介•教学团队•教学内容o教学大纲o课程讲义o课后习题o期末考试•教学手段o教学导引o问题解答o教学交流o师生互动o相关批评术语•教学条件o教材及参考书o教学材料o教师文库o相关网站•教学成果o现场教学o教改研究o课程评价第二节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与艺术发展阶段论一、“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已经包含了其《哲学全书》(《逻辑学》又称《小逻辑》、《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基本轮廓。
这实际上也就是黑格尔对“绝对理念”之自我发展的描述。
所以马克思将《精神现象学》称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称为“黑格尔的圣经”。
“绝对理念”是黑格尔的基本概念,又译为“绝对精神”、“世界精神”等。
在他看来,一切都是“绝对理念”的不同形态,自然界如此,人的精神世界同样如此。
整个世界其实都体现着“绝对理念”的自我发展。
“绝对理念”既是世界的起点,也是世界的目标。
“绝对理念”的发展被黑格尔分为三个阶段。
“逻辑阶段”是“绝对理念”以纯粹思维的形式而存在的阶段。
这时除去抽象的逻辑概念之外,还没有任何可以把握的经验内容,所以一切都只能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其中可以包括关于“存在”、“本质”和“概念”的研究。
存在论是关于“有”的讨论。
而最纯粹的“有”的概念,必然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纯有”,否则就不能作为真正的开端。
而不包含任何具体内容的“纯有”,其实也就是“无”。
这被称为“一方直接消失于另一方的运动”。
“质”和“量”的概念也是如此:“质”是“存在”不可缺少根本内容,而“质”的规定又离不开“量”的限制;突破一定的“量”也就导致新的“质”。
在二者的矛盾和变易中,毫无规定性的东西获得了一定的“尺度”和特征,从而成为“存在”。
这样的存在论,被认为是黑格尔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论证。
本质论是从存在论发展而来。
如果说存在论是通过“一方直接消失与另一方”来证明“存在”,那么本质论更强调各种对应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
论黑格尔的东方艺术观
![论黑格尔的东方艺术观](https://img.taocdn.com/s3/m/0e3a602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7.png)
论黑格尔的东方艺术观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认为是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
在他所撰写的《哲学美学》一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较为特殊的艺术理论,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观念体现的一种方式。
在他的理论中,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有本质的不同,对于西方艺术的论述已经有很多人关注了,但对于黑格尔的东方艺术观却还鲜有人提及。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论述一下黑格尔的东方艺术观,并举出一些例子来证明。
首先,黑格尔在他的《哲学美学》中,认为东方艺术以描绘内在境界为主要特征,注重物象之外的心灵表现。
在他看来,东方艺术是通过精神实质进行作品创作的,强调所表达的含义,排斥艺术本身虚构出的美丽景象。
这种观点与当时欧洲强调以形式表现的庸俗艺术有很大的差别。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东方艺术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就是中国的山水画。
在山水画中,艺术家们通过对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出了对于自然的爱和敬畏之情。
在人文主义文化显得极度浓厚的东方文化背景下,山水画作为一种表达抒发内心感受的艺术之一,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传统。
在与另一种流行的绘画风格--花鸟画相比较,山水画更强调的是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非畸形的形体或色彩的使用。
第二个例子是日本的茶道。
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源自于中国唐代的禅宗修行中,作为心灵修炼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传入日本之后,这种修行方式与日本文化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了独特的哲学思想。
茶道强调的是节制、平和、清洁和思考,通过精神的锤炼来强化人的灵魂和道德观念。
因此,茶道不仅仅成为了一种日本文化,更成为了一种修炼内在精神的方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第三个例子是印度佛塔。
佛塔是印度佛教建筑的典型范例。
佛教强调的是独立于物质的精神体验,佛塔则是体现了这种精神体验的建筑。
佛塔以其高高悬挂于天际,似乎是到达天国的地点而闻名。
佛塔也是一种象征性的建筑,代表着佛教中那些暗示、悬念和可变性的基本元素。
第四个例子是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威尼斯图案。
黑格尔美学——精选推荐
![黑格尔美学——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8164ae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f.png)
⿊格尔美学⿊格尔美学⽬录⼀.⿊格尔哲学—美学体系架构 (2)⼆.美的概念 (4)三.⾃然美与艺术美 (6)四.艺术类型 (7)(⼀)象征型艺术 (7)(⼆)古典型艺术 (8)(三)浪漫型艺术 (8)附录:⿊格尔艺术本质论 (9)(⼀)艺术的源泉——绝对理念 (10)(⼆)艺术的本质——理性的感性显现 (10)(三)艺术的内容——情感与思想的统⼀ (10)(四)艺术的形式——双重“现实”的统⼀ (10)(五)艺术的⽬的——以感性艺术形象的形式显现真实 (10)⼀.⿊格尔哲学—美学体系架构⿊格尔的哲学圆圈:哲学体系圆圈,哲学史圆圈。
哲学体系圆圈:各门学科、各门知识都是⾃⾝旋转、⾃⾝完整的圆圈;同时,它们⼜互相联系,每门科学都有⼀个在前的、⼀个在后的——它以⼀个学科的终点为开端,在它的结论⾥⼜显⽰出在后的,其终点⼜成为后⼀学科的开端。
由开端进展到终点都是⼀种“⾃⾝缠绕”、“⾃⼰返回到⾃⼰”。
“以这种⽅式,在以后的规定中,每⼀步离开不曾规定的开端时,也是后退⼀步接近开端”“终点返回到开端,汇合于开端,但它已经不是开端时贫乏的稀薄的抽象,⽽是带着前进规定开端和后退论证开端之双向过程中的⼀切收获物,成为丰富充实的思维具体、思维整体,从⽽达到对于对象的具体整体的把握”“早期的体系被后来的体系所扬弃,并被包括在⾃⾝之内”。
⿊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理念。
绝对理念先于⼀切事物⽽存在,构成⼀切事物的本质。
绝对理念是能动的精神实体,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它把⾃⾝外化为主体、客体两个⽅⾯,⼜使这两⽅⾯相互转化。
“宇宙精神”(绝对精神、理念)三阶段:逻辑阶段:绝对精神以抽象纯粹的逻辑概念存在。
⾃然阶段:绝对精神以⾃然形式、外在的物质形式存在。
精神阶段:“绝对理念”以⼈类精神的形式存在。
⼈类精神分为三个层次:主观精神:⼈的内在精神、个⼈意识。
客观精神:⼈的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为各种制度、法律、道德、伦理等普遍⼒量。
绝对精神: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宇宙精神的最⾼发展阶段,回复到⾃⾝,这时它才是⾃由的、独⽴⾃⾜的。
论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哲学思想
![论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882e15202020740be1e9bf1.png)
论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哲学思想作者:任铠均来源:《大观》2018年第10期摘要: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绝对理念是最高的真实。
艺术是由心灵产生的,因而也是“自在自为”的。
根据艺术美的不同形式可将其划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在最高级的浪漫型艺术阶段,精神便脱离了物质形式并发展为完全的概念化,最终进入了哲学范畴。
关键词:美学;艺术;理念;最高职能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从远古时期的人类图腾艺术到如今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是具有独特的地位。
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艺术家摆脱了作坊师傅或匠人的地位,艺术的地位也提高了。
当今社会建立了专门研究艺术的学校和学科,各门艺术形式经过细分后被人们作为研究的对象,而艺术哲学是对所有艺术门类总体的理论探索。
18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讲授艺术哲学课程,《美学》一书是黑格尔的学生在他去世之后根据听课笔记整理编辑出版的,故又称为《美学讲演录》。
该书是黑格尔后期成熟的艺术哲学思想的汇集和总结,它集西方传统美学思想和德国古典美学之大成,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高峰,著名的“艺术终结”论断正是出自这部著作。
尽管围绕他的美学观点展开的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但《美学》一书对艺术哲学发展的推动是毋庸置疑的,要理解黑格尔艺术哲学的产生及其影响就必须从分析他的美学思想体系入手。
一、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美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它本身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主要论述了美的概念和艺术美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分讲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第三卷详细论述与上述三类艺术相应的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历史发展,其中又把诗作为重点进行分析。
在黑格尔的理论体系中,真实世界就是绝对理念即最高的真实,也就是“绝对精神”或是“心灵”。
“绝对精神”是概念与存在的辩证统一,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辩正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一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中提出并集中论述了艺术类型说。
此卷副题是“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可见他说的艺术类型就是美的理想发展的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具体分为原始的象征型的美、古代的古典型的美、近代的浪漫型的美。
这种不同的艺术类型又是不同的“美的世界观”,所以说,各种艺术类型的特殊内容“是由艺术精神本身发展出来的对神和人的各种美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自成一种内部经过分别开来的体系。
”(1)黑格尔提出艺术类型说的理论根据有如下三点:第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总定义决定了对于理想的美、即理想(Ideal)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发展的(显现的)过程。
在黑格尔的艺术辩证法看来,美不是静止的、永恒的,而是发展的、变化的,在思维中是如此,在历史上也是如此。
而从历史上来看,美的发展过程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类型,即所谓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的由低到高的不同阶段。
他认为,“这三种类型对于理想,即真正的美的概念,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于超越。
”(2)第二,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的上述历史形态发展的动力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即自身的自分化和自发展。
他说,“所以艺术表现的普遍并不是由外因决定,而是由它本身按照它的概念来决定的,因此正是这个概念才自发展或自分化为一个整体中的各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方式。
”(3)就是美的理念自分化为理性与感性的不同方面,并由其内在的矛盾而促使其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类型。
第三,黑格尔认为,美的理念的上述发展其本质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战胜。
艺术愈向前发展,物质的因素逐渐下降,精神的因素逐渐上升。
象征型艺术是物质趋向于精神,古典型艺术的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吻合,浪漫型艺术是精神超过物质。
正是这样,他进一步指出,上述各艺术类型“之所以产生,是由于把理念作为艺术内容来掌握的方式不同,因而理念所借以显现的形象也应有分别。
因此,艺术类型不过是内容和形象之间的各种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其实就是从理念本身生发出来的,所以对艺术类型的区分提供了真正的基础。
”(4)对于这样一个划分不同艺术类型的原则具体可作如下两个方面的理解:第一,黑格尔的三种艺术类型反映了理念与形象互相融为一体的不同程度。
他说,“象征型艺术在摸索内在意义与外在形象的完满的统一,古典型艺术在把具体有实体内容的个性表现为感性观照的对象之中,找到了这种统一,而浪漫型艺术在突出精神性之中又越出了这种统一。
”(5)第二,决定不同艺术类型特点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即理念本身。
他一贯主张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理念内容就有什么样的理念与形式的结合方式。
他说:“关于艺术理想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类型的研究到这里可告结束了。
我比较详尽地讨论了这些类型,目的在于说明这些类型所用的内容,这种内容本身产生了和它相应的表现形式。
因为在艺术里象在一切人类工作里一样,起决定作用的总是内容意义。
”(6)而绝对理念本身就是发展的,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所以他认为,艺术的发展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作为艺术内容的绝对理念的演进。
这是一种先后相承的各个历史阶段的确定的世界观,主要是“对于自然、人和神的确定的但是无所不包的意识”(7)。
二是作为艺术形式的直接感性存在的演进。
这两个演进之间是互相适应的,艺术形式的演进与内容的演进相适应。
内容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美的理念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单薄到清晰、丰富的过程,艺术也相应地表现出象征、古典与浪漫的不同类型。
二黑格尔将艺术的历史发展划分为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的不同阶段。
其中,象征型属于原始的艺术美,古典型属于古代的艺术美,浪漫型属于近代的艺术美。
他在具体阐述时将重点放在对古典型与浪漫型进行比较,目的在探讨古今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艺术美的形态及其特点。
他以自己特有的逻辑顺序描绘了一幅艺术美发展的历史画卷。
在这幅画卷中,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东方象征型的艺术。
它是借助外在自然界的形象对理念的一种模糊而抽象的象征,给人以朦胧抽象、未受定性的。
如印婆罗门教当中的“梵”,就是一种没有任何定性的浑然太一,本身显不出任何具体形象。
正是由于理念本身的这种朦胧抽象的性质,使其不能由自身产生出适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要在自身之外的自然界寻找表现形式。
印度的婆罗门教就用牛、猴之类动物作为“梵”的表现形式。
有的民族则借用未经加工的非常粗糙的木、石来表现神(理念)。
它们也对自然现象进行某种加工,但多是歪曲和夸张,突出其庞大而无规则的特性。
所以他说,象征型艺术“把自然形状和实在现象夸张成为不确定不匀称的东西,在它们里面昏头转向,发酵沸腾,勉强它们,歪曲它们,把它们割裂成为不自然的形状,企图用形象的散漫、庞大和堂皇富丽来把现象提高到理念的地位。
”(8)可见,原始的象征型艺术都以其物质形式的巨大而著称。
如古代埃及人已初步具备灵魂不朽的观念,但却找不到灵魂独立存在的形式,因此就建造一些巨大的结晶体,以其作为国王或神牛、神猫、神鹭之类神物的坟墓的外围,象征某种内在的不朽灵魂。
象征型艺术感性形象与理性观念之间是种间接暗示的关系,“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
”(9)它主要表现为形象成为“要表达的那种思想内容的符号”(10)。
它不像语言那样是形象与理念意义任意结合的符号,而是两者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与相同之处。
如用狮子象征刚强、狐狸象征狡猾、圆形象征永恒、三角形象征神的三身一体等。
但符号与观念意义之间又不完全的相同,因象征的形象本身具有多义性,同一内容可用多种形象象征,而同一形象又可象征多种内容。
所以他说“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或模棱两可的”(11)。
其次,在象征型艺术中感性形象与观念意义又表现为一种矛盾斗争的状态,它们形成了不同的阶段。
这种不同阶段,黑格尔认为“并不是不同种类,而只是这同一矛盾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式。
”(12)正是这种内在的不协调性,使象征艺术中观念对客观事物的关系“成为一种消极的关系”(13)。
这就是说,形象对理念的不适应不协调促使理念离开形象,将自己提升到高出于形象之上,从而使象征艺术在美学特征上形成一种崇高的风格。
“理念越出有限事物的形象,就形成崇高的一般性格。
”(14)这就是原始民族中用离奇而体积庞大的东西来象征本民族某些抽象的理想所产生的印象是巨量物质压倒心灵而理性又超越物质的原因所在。
黑格尔在这里吸收了康德的有关理论,并以客观唯心主义加以改造。
他认为象征型艺术的历史地位,不过是人类初期的低级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史前艺术或真正艺术的准备阶段,它“主要起源于东方”。
这种说法当然不符合艺术史的事实,也是其错误的“欧洲中心主义”观点的露骨表现。
他还指出建筑是象征型艺术的代表性种类,因为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是没有精神性的外在自然,从而形成精神的纯然外在的反映。
总之,在黑格尔看来,象征型艺术反映了人类审美意识的萌芽、早期人类对美的探求。
具体表现为理念对感性表现形式的挣扎和追求。
故作为美的体现物,早期艺术较少人类创造的痕迹,呈现出巨大、粗糙的原始状态,给人以朦胧、模糊、神秘乃至崇敬的崇高之感。
三黑格尔把人类艺术发展划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近代浪漫型艺术,其中也包括他反感的消极浪漫主义艺术与自然主义艺术三个阶段。
我们先来看黑格尔对于古典型艺术的研究。
他认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艺术是理想艺术的典范,因为它们克服了象征型艺术的形象的不完善性及其与意义的抽象联系“这双重的缺陷”,而“把理念自由地妥当地体现于在本质上就特别适合这理念的形象,因此理念就可以和形象形成自由而完满的协调”。
“只有古典型艺术才初次提供出完美理想的艺术创造与观照,才使这完美理想成为实现了的事实。
”(15)他进一步申述原因道:“古典型艺术中的内容的特征在于它本身就是具体的理念,惟其如此,也就是具体的心灵性的东西;因为只有心灵性的东西才是真正内在的。
”(16)人类经过原始的氏族生活之后,开始形成了雏形的国家,在古希腊即是“城邦”。
因而在思想观念上也由朦胧的初始的不稳定的人类意识而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具体的伦理道德观念。
它们表现为古希腊复杂的神话系统中的众神,从而也成为古代文艺的内容。
古典型的美就筑基于这样的伦理道德观念内容之上。
一定的内容要求一定的形式。
“所以要符合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必须在自然中去找本身就已符合自在自为心灵的那些事物”,这种事物就是“人的形象”(17)。
在黑格尔看来,只有在人的形象里,作为具体理念的人类的伦理观念才能得到圆满的显现。
因此,古希腊艺术集中地体现了人体的美。
不论是爱神、艺术之神与智慧女神都具体化为栩栩如生的维纳斯、阿波罗和雅典娜等美的人体造形,并从中流露出爱情、艺术与智慧等人类伦理观念。
黑格尔认为,古典型艺术是“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18)。
这种自由的整体表现为“精神意义与自然形象互相渗透”(19)。
这就是古典型艺术特有的“精神个性的原则”。
所谓“精神个性的原则”即是“把自由的精神性作为具体的个性来掌握,而且直接从肉体现象中来认识这种个性”(20)。
古典型艺术的上述特性与原则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古典美。
”所以他又说,“我们把古典型艺术及其完善和象征型与浪漫型艺术都明确地区分开来,后两种艺术类型的美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完全另样的。
”(21)因为其性质不同于象征型艺术局限于通过自然象征抽象的客观的理念的美,而是经过了艺术创造成为具体现念的美,所以还需借助外在的人体形象来显现出内在的精神,“把精神的个性纳入它的自然的客观存在中,只用外在现象的因素来阐明内在的东西。
”(22)古典美由于其理性观念与感性形象处于直接统一、互相渗透的状态,因而以和谐协调为其基本特点。
或者说“这些因素直接融合成美的那种和谐却是古典型艺术的精神髓”(23)。
所以古典美总是一种静态的雕塑型的美,离开了矛盾冲突的“沉思的,巍然不可变动”的美(2 4)。
它体现的美学理想也是一种特有的静穆和悦、镇静自持、雍容肃穆。
如他指出,“真正的古典理想具有无限的安稳和宁静,十全的福慧气息和不受阻挠的自由。
”(25)黑格尔极其推崇古典的美学理想,认为这是“艺术达到完美的顶峰”,“是理想的符合本质的表现,是美的国度达到金瓯无缺的情况。
没有什么比它更美,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26)古典型艺术尽管是理想的艺术、最高的美,但却存在着不能完全摆脱感性自然束缚而上升到绝对精神的缺陷,因而它注定要瓦解而被浪漫型的艺术代替。
这里的浪漫型艺术指的是从中世纪基督教文艺直至十九世纪初期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及自然主义等各种文艺流派的总和,也就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文艺,可统称作近代文艺。
黑格尔认为,这种近代文艺有着与古典艺术迥然不同的面貌。
首先,它在思想内容方面已不是模式化的古代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而是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的丰富复杂的内心生活,“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