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专题整合针对训练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含答案
【2020】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 洋务运动人教部编版练习
教学资料范本【2020】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人教部编版练习题四十五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人教部编版练习题四十五第1题【单选题】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他作为洋务派的代表,曾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
他是( )A、郑成功B、左宗棠C、张之洞D、林则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张强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B、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答案】:第4题【单选题】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俄国1861年改革的同时,中国正开始进行洋务运动,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都取得了成功C、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D、都创造了近代海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民用工业B、创办军事工业C、兴办新式学堂D、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B、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科学②变法维新③民主共和④自强求富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人物有奕訢、左宗棠、曾国藩和张之洞等人。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深试题汇编(一)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深试题汇编(一)一、选择题1.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D.鸦片战争2.下列不属于...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是()A.丰岛海战B.黄海海战C.威海卫战役D.天津保卫战3.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的是()A.英法联军B.侵华日军C.清政府D.帝国主义列强4.《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届,不准中国人居住5.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强学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同盟会6.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7.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A.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C.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6.D7.C8.(3分)如图是漫画《枪矛并用》,它可以帮助理解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分析】本题以漫画《枪矛并用》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解答】漫画《枪矛并用》反映的是中国古老的武器和西方先进的武器同时存在.依据所学,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以”师夷长技以自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开办军事企业.因此漫画《枪矛并用》,它可以帮助理解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故选A.【点评】本题以洋务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9.(3分)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图片,适合作为这组图片标题的是()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实业救国D.“三民主义”【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内容.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解答】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有:采用先进技术,引进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建立新式海陆军(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等.图片展示的就是这些措施.故选A.【点评】本题掌握洋务运动相关知识.重点分析图片资料.10.(3分)《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A.赔款白银二亿两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开辟内河新航线D.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内容及影响.【解答】据所学知,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故选B.【点评】注意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11.(3分)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
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
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
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
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
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
时间8分钟【梳理点拨】易混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区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归纳总结1.中国近代化的四步探索有何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2.以上四步探索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以上探索从总体上看呈现了什么特点?4、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感悟历史1.以上四步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忧国忧民等)2.从上述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上述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维护清王朝的统治D.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2.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洋务运动时说:“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洋务运动的“杰出人物”包括()①林则徐②曾国藩③李鸿章④左宗棠⑤张之洞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3.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
”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风俗习惯4.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认识到“自强”须以“求富”为根基,创办一批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上海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5.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
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6.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对华侵略战争。
史称()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雅克萨之战7.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将领左宝贵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中弹牺牲。
他牺牲于()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
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英法炮轰广州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9.CCTV《探索发现——晚清秘史》之纪录片《北洋水师》把清朝北洋水师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答案)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C. 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2. 中国银钱的贬值从19世纪末起变得更加严重了,38克一两的白银在1887年值1.2块鹰洋,但在15年之后却失去了其近一半的比值。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 战争赔款剧增C. 鸦片走私严重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3. 有一公司筹拍有关义和团的电影,下列哪一情节不符合历史事实( )A. 义和团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B. 义和团捣毁教堂、拆毁铁路C. 盛行于广东一带,打出“扶清灭洋”口号D. 1900年夏,义和团已控制了京津地区4.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 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权利B. 都有列强割占领土的要求C. 都有巨额赔款D. 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5. 如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之后( )A. 鸦片战争之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6. 下列人物在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方面的相同之处是()李鸿章 康有为 张謇 魏源A.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文化B. 倡导并实践实业救国C. 积极推进中国近代社会进步D. 坚决革除封建专制制度7.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突出表现在()A. 使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分B. 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C. 进行了政治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尝试D. 使变法维新成为中国人追求的共同目标8.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练习"自强〞为口号兴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2.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 维护封建经济B 开展资本主义C 维护封建统治D 抵抗外国侵略3.奕䜣在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工业有〔〕4.标志着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愿望破产的是()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C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D 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开展5.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6.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A.双方互有损失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虎门条约>8.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9.<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 -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拟,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开放工厂的特权10.<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1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A.1888年B.1894年C.1895年D.1898年1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1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屡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裁撤冗官冗员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1〔〕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袁世凯17.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18.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19.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20.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21.<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2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23. 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24.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 - - -22 BCABB ACCDD BCABA CBBDB DD23. ①稳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②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③也有爱国、保国、抵抗外强的思想.24.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3、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4、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薄弱,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选择1.以下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①鉴真东渡②唐太宗被尊称为 "天可汗〞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2.〔2021·成都〕唐朝 ,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奉献 .其中 ,借鉴汉字草书 ,创造了日本 "平假名〞的高僧是〔〕3. "玄奘西游〞和 "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4.七年级|一班的黑板报设计选定的主题是 "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四个标题 ,请你指出哪一项为哪一项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5.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 ,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6.唐朝时期 ,应日本邀请 ,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7.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存着中|国唐朝人某些风气的国|家是〔〕 .A.印度B.朝鲜C.韩国D.日本8.<西游记>中关于 "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 ,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 .当时的天竺指今天( )9.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的历史 ,最|好的参考书籍是〔〕A.<史记>B.<资治通鉴>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10.以下关如玄奘和鉴真相同之处的表达 ,不正确的选项是〔〕A.是唐朝著名的高僧B.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 ,历尽艰辛C.求取佛经精义11.唐朝时期的天竺是指今天的〔〕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12.以下对唐都长安的表达不准确的是〔〕A.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B.其中的皇城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C.规划严整、宫殿雄伟、市容壮观、功能完备D.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13.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刘守仁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他可以办到的事有几项〔〕①清晨 ,去慈恩寺观看佛事活动②夜里 ,上街逛夜市 ,品尝风味小吃③下午观看马球比赛④上午 ,去东市选购茶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奉献的唐代名僧是〔〕A.阿倍仲麻侣 B.鉴真C.晁衡 D.玄奘15.被日本人民称为天平之甍的是〔〕A.唐太宗 B.怀素和尚 C.鉴真和尚 D.玄奘16.曾先后10屡次派 "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交流的是〔〕A.日本B.韩国C.印度D.泰国二材料阅读。
【精】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专题整合针对训练(二)近代中国人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精】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专题整合针对训练(二)近代中国人民的
抗争和探索史新人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伴随着西方列强一次次的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的抗争与探索。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学习西方科技为核心的物质文明阶段。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
由“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
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是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文化变革阶段,新文化运动把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1.某校历史小组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下列内容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A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先后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
下列属于军工企业的是( C )
A.汉阳铁厂
B.开平矿务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3.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
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B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部编版原卷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选拔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湖南中考真题)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由此可知李鸿章()A.主张变法图强B.对洋务事业有所反思C.企图独揽大权D.完全否定了洋务事业2.(2021·吉林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B.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C.创建福建、广东、南洋等海军D.由李鸿章等官员发起3.(2021·四川中考真题)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
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培养了近代化人才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巩固了清政府统治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4.(2021·江苏中考真题)以下是洋务运动时期部分企业信息简表,这些企业属于()企业名称情况简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一度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
开平煤矿近代大型新式采煤企业,因运煤需要修建了一条铁路。
汉阳铁厂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经营不善,多有亏损。
A.军事企业B.民用企业C.外资企业D.中外合资企业5.(2021·贵州中考真题)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内外运输业务。
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单选题1.“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这里评价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2.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A. 北洋海军的组建及其训练情况B. 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的进展C. 康有为正在推行的变法D. 《新青年》杂志中的相关内容3.“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反映出义和团的主要斗争目标是()A. 清政府B.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 资产阶级D. 汉族地主武装4.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A. 《南方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5.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诏书,宣布变法的皇帝是()A. 同治皇帝B. 道光皇帝C. 光绪皇帝D. 宣统皇帝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
这说明洋务运动()A. 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B. 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C. 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D.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7.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于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 维新变法推翻清朝D.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8.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A. 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 签订《北京条约》之后C. 签订《南京条约》之后D. 签订《马关条约》之后9.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A. 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 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C. 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D. 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10.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2017•鄂州)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据此可见()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是19世纪末一位民族英雄的豪言壮语。
这位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3.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A、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D、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5.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撤,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6.(2017·贺州)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48分)1.奕力倡洋务 ,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 ,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涛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该现象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D.新文化运动期间2.林那么徐、洪仁玕、曾国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C.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D.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3.据资料统计 ,从1862—1894年的30余年中 ,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 ,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 ,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
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A.废除八股取士 ,举办新式教育B.开展近代产业 ,维护清朝统治C.引进先进技术 ,兴办民族工业D.学习西方思想 ,改变传统习俗4.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的原因不包括( )A.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稳固清政府的统治B.洋务企业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官僚衙门作风C.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D.洋务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5.某班举行“甲午中日战争祭〞的主题班会 ,以哀悼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烈。
以下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邓世昌②丁汝昌③谭嗣同④聂士成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6.与以往条约相比 ,日本在?马关条约?中获取的新权利是( )A.割地B.赔款C.通商D.设厂7.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右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维新变法思想B.仁政与法治思想C.“扶清灭洋〞思想D.“自强〞“求富〞思想8.在维新变法的诸多措施中 ,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的是(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训练新式军队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开办新式学堂9.右图反映了戊戌变法的哪一举措?( )A.裁撤冗官冗员B.训练新式军队C.改革财政D.创办京师大学堂10.了解历史时序 ,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开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根本要求之一。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卷-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卷一、选择题1.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
”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 .维护清朝统治)B .抵抗外来侵略C .发展民族工业D .镇压人民革命2.(微信:zxcz194)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科技技术,于是开始了()A .洋务运动B .维新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3.下面四幅图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的一些工业企业,其中属于军事工业的是()A .B.C.D .4.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洋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A .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C .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技术)B .已基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D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入侵5.(微信:zxcz194)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A .顽固派的破坏C .没有建立强大的军队B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D .缺乏经济基础6.“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
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与这一观点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唐朝时设置安西都护府C .土尔扈持部回归祖国B .清朝时粉碎大小和卓叛乱D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7.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近代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黄海海战B.丰岛战役C.平壤战役D.威海卫战役9.如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
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10.(微信:zxcz194)《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深试题汇编(二)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深试题汇编(二)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有许多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目的各不相同,其中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B.学习西方军事,武力抵御列强侵略C.学习西方思想,改革清朝制度D.学习西方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为加强海防,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①南洋②北洋③长江④福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他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师夷长技、自强求富C.维新变法、救亡图存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4.下列戊戌变法的法令中与洋务派采取的措施效果相同的是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B.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5.2016年1月,经考古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A.黄海大战B.辽东战役C.威海卫战役D.廊坊之战6.《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割地B.开设工厂C.赔款D.划使馆界7.1900年时,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
当时英国人认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A.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B.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C.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D.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8.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的反帝爱国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反割台斗争D.三元里抗英1—8 ADCDABCB9、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A.开平矿务局B.汉阳铁厂C.湖北织布局D.江南制造总局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甲午战争中谁率致远舰冲击敌舰,最后与同舰官兵壮烈牺牲?A.林则徐B.关天培C.聂士成D.邓世昌12、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一、选择题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B.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2.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A.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正确的认识C.当时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矛盾尖锐对立D.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3.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从长江流域兴起,发展到京津地区B.始终受着清政府的严厉镇压C.带有笼统排外色彩D.曾在山东、直隶等地建立政权4.“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这一年是( )A.1840年B.1856年C.1900年D.1931年5.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
……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
稍有拦阻,即被戕害。
”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A.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6.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
经历过这次国耻,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表明()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8.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人教部编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人教部编版练习题八十九第1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法战争④甲午中日战争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④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
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B、建教堂C、办工厂D、设使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这两次入侵和劫掠是指(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这项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整合针对训练(二)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伴随着西方列强一次次的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的抗争与探索。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学习西方科技为核心的物质文明阶段。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
由“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
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是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文化变革阶段,新文化运动把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1.某校历史小组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下列内容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A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2.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先后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
下列属于军工企业的是( C )A.汉阳铁厂B.开平矿务局C.江南制造总局D.轮船招商局3.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
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B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洋务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 )A.洋务运动未触及封建制度B.顽固派的阻挠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D.未真正引进西方先进技术5.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
陈独秀为了“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C )A.自强求富B.爱国救亡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6.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新青年》)了。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新青年》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A )A.民主科学B.自强求富C.变法图强D.三民主义7.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C )A.推翻清朝政府B.实行君主立宪制C.挽救中华民族D.建立民主共和国8.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主要是指( D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B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10.“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
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梁启超认为,“……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式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改革最终失败。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概述材料三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6)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都取得过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你认为近代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艰难与曲折?答案:(1)洋务派。
(2)维新变法运动;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3)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民主、科学。
(5)规律: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等,即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6)近代中国是在国家贫弱、封建专制盛行的背景下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
西方列强想始终把中国作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11.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举步维艰(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
栏目二:柳暗花明(2)阅读图五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栏目三:旭日东升(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活动及理由:图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为摆脱困境,强兵富国,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图二: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燃料等的不足,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汉阳铁厂等民用企业,推动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图三:创办新式学堂;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外交和翻译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图四:创办海军;为了增强海军军事力量,从70年代到80年代,洋务派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推动中国海军的近代化。
(任选一幅图即可)(2)途径: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
没有实现。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
直至孙中山逝世,“中国之自由平等”仍没有实现。
(3)成为领袖原因: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作用:他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专题整合针对训练(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针对训练】1.A 虎门销烟属于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的内容,与题干内容“近代化探索”的要求不符。
2.C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当时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等。
而汉阳铁厂、开平矿务局和轮船招商局都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3.B 随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近代化的探索由“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A 此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洋务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未触及封建制度,故选A。
5.C6.A7.C 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选择了革命是为了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康有为选择了变法是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张謇选择实业,是为了实业救国,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
故此题选C。
8.D 根据题干中“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结合所学知识,综合比较四个选项,即可判定答案。
9.B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10.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的“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洋务派的主张。
第(2)问依据材料二的“……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第(3)问分析材料三的“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以概括出材料三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5)问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领导了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呈现出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制度到思想,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一个过程。
第(6)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价值观正确即可。
答案:(1)洋务派。
(2)维新变法运动;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3)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民主、科学。
(5)规律: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等,即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6)近代中国是在国家贫弱、封建专制盛行的背景下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
西方列强想始终把中国作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11.解析:“举步维艰”内容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发展状况,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片内容,回答第(1)问;“柳暗花明”的内容反映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经验,辛亥革命的实践证明,要想革命成功,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据此回答第(2)问;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旭日东升”表格中的人物事迹特点,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据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活动及理由:图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为摆脱困境,强兵富国,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图二: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燃料等的不足,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汉阳铁厂等民用企业,推动中国工业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