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柏拉图哲学
第三讲柏拉图哲学
![第三讲柏拉图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a74bc2294b73f242336c5f3d.png)
离开埃及之后,柏拉图到昔勒尼游历。 该地区是希腊殖民城邦,是希腊世界的数学和哲 学活动的中心之一,柏拉图在这里结识了数学家 忒俄多儒。 接着柏拉图向西航行到大希腊(即南意大利)漫 游,主要是到另一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塔壬 同,结识了当地民主政体的领袖和毕达哥拉斯学 派的主要代表阿启泰,彼此结下了深厚而持久的 友谊。塔壬同的政体和阿启泰的为人、学识,给 柏拉图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了他日后追求的哲学 家和政治家相结合的一个理想的雏型。
柏拉图青年时期亲身经历的两件事变:“三十僭 主”政体的暴政和苏格拉底被民主政体处死。 这两件事影响他以后一生的道路。柏拉图在苏格 拉底被处死后,对雅典的各种政体都已绝望,自 愿地离开了雅典,他怀着探求哲学和政洽、哲学 家和政治家结合的途径以及理想政体的希望,到 麦加拉、埃及、昔勒尼、大希腊、西西里等地, 进行了为期十二年左右的游历活动。
第二,苏格拉底的影响。 柏拉图在《智者篇》中指出:苏格拉底认为,伦 理行为必须建立在知识上,而且这种知识必须有 永恒价值,它既不属于对可感的变化着的对象的 知识,又不是主观的意见,而是对所有人、所有 民族都是永恒意义上的知识。一方面,苏格拉底 离开了希腊哲学中泰勒斯以来的传统,无视了对 整个自然界的研究,转而注意伦理问题的研究, 探求伦理中普遍的东西,从而使思维第一次转而 注意定义问题;另一方面,苏格拉底还没有把这 种普遍的东西、定义,和个别的东西分离开来, 以致使它成为独立存在的东西。但是柏拉图认为 作为普遍的东西、定义的理念,是和个别的东西 分离开来了的独立存在物。
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
![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240c2ce0998fcc22bcd10d3d.png)
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一、柏拉图生平•出生贵族,大约20岁,开始追随苏格拉底•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柏拉图逃离雅典避难•前387,回到雅典,创办学园•前367,再度出游,到达叙拉古,欲将自己的理念赋予实施,未能成功,被叛卖为奴隶,后由学生赎回•前360年,回到雅典,继续在学园讲学雅典学园波普尔的评价•柏拉图著作的影响(无论好坏)是不可估量的。
可以说,西方思想不是柏拉图哲学就是反柏拉图哲学的,但很少是非柏拉图哲学。
怀特海的评价•关于全部西方哲学传统的普通特征,可以稳妥地概括为: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
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1、理念说•2、回忆说•3、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1、理念论•理念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
理念的多重含义•理念是事物的共相。
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
•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
•理念是事物模仿的模型。
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是理念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模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
•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a. 理念如何派生事物•一是“分有”。
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如果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它分有了美自身。
每类事物都是如此。
”•二是二是模仿。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模仿。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模仿理念而存在。
•“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
柏拉图ppt课件
![柏拉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5cfe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a.png)
们发掘和发挥这些潜能。
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1 2
培养智慧、勇气和节制等美德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智慧、 勇气和节制等美德的公民,这些美德对于建立理 想国家至关重要。
通过辩证法训练思维能力
柏拉图提倡通过辩证法来训练思维能力,帮助学 生学会分析、推理和判断。
3
重视音乐和体育教育
柏拉图认为,音乐和体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 美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理想国的治理方式
哲学王
理想国由一位哲学家担任国王, 负责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确
保国家的正义和秩序。
法律的重要性
在理想国中,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 地位,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 不得违反。
监督与制约机制
为了确保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理想国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监督和制 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的发生。
03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理想国的构建
理想国构建的背景
理想国的人口规模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理想国 构建,源于他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 理想政治的追求。
理想国的人口规模适中,足以满足国 家的需要,但又不会过多导致资源紧 张和社会动荡。
理想国的地理环境
理想国位于一个拥有天然屏障、资源 丰富、气候适宜的地理位置,以保证 国家的安全和繁荣。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现实世界的本源和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体现和
反映。只有通过理解理念,人们才能真正理解现实世界。
理念的实现方式
灵魂的净化和升华
柏拉图认为,人们要实现理念,首先 需要净化自己的灵魂,摆脱肉体的束 缚和感官的诱惑,通过哲学思考和理 性思考,达到对理念的认知和把握。
通过教育和哲学思考 实现理念
柏拉图的课件ppt
![柏拉图的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17ff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8.png)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永恒不变的、完美的、真实的存在,而 现实世界只是对理念的模仿,因此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变 化的、虚幻的。他认为理念世界是超越感官的,只有通过理 性才能认识。
灵魂观
总结词
灵魂观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灵魂是永恒不死的,是理念 的载体。
详细描述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超越肉体的,是人的本质存在。灵魂在生前通过对理念的 追求和认识,不断净化自己,最终达到与理念合一的境界。他认为灵魂在死后 并不会消失,而是继续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柏拉图的课件
目录
• 柏拉图简介 • 柏拉图的理念 • 柏拉图的辩证法 •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01
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的生平
出生背景
教育经历
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一个富裕的家庭 。
早年师从哲学家苏格拉底,后因苏格拉底 被指控渎神罪而受到牵连,被迫离开雅典 ,流亡至意大利、埃及等地。
哲学思想形成
建立学院
在流亡期间,柏拉图广泛接触各地的哲学 家和思想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建立了自 己的学院,培养了大批哲学家和思想家。
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理念论
政治哲学
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只是对理念世 界中完美形式的模仿,只有通过思考 和哲学才能接近这些完美的理念。
真理观
总结词
真理观是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认识论观点,他认为真理是超越感官的,只有通过 理性才能认识。
详细描述
柏拉图认为,真理是超越感官的,不是通过感官所能认识的。他认为感官所感知 的是现实世界的影子,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理念世界和真 理。他主张通过辩证法和哲学的思考来追求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b9bf5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b.png)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很多哲学思想到现在依然适用。
柏拉图提出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希望对你有用!柏拉图的主要思想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
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
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
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
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
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
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
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
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2cab90d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f.png)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对于西方的政治学甚至整个文化的发展,无疑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篇一哲学与政治: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探析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对于西方的政治学甚至整个文化的发展,无疑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只有启蒙所形成的“开放洞穴”使政治成为可能,也使得“政治哲学”成为必要,进而使得哲学与政治,睿智的认识与实际的行动形成合力。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哲学中最核心的学说之一。
在《理想国》中,他从“正义”出发构建了哲学王统治的城邦国家,通过洞喻故事把正义城邦何以可能的问题转化为囚徒解放问题。
囚徒解放既涉及囚徒个人的解放,更重要的是囚徒群体的解放。
前者的核心是困境中的某个囚徒走出洞外成为自由人,即哲学家的造就问题;后者是这个哲学家重返洞内去解救同伴,从而使自己转变为哲学王的问题。
如何造就哲学王以及哲学王如何建构正义城邦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主题。
不过,柏拉图在论证这一主题时,其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转变,并逐渐把教化与强制、统治与民主、正义与法治联系了起来,以构建他的正义城邦,作为对现实腐败的城邦政治的批判。
一、“哲学王”思想的渊源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的他是民主政治的拥护者。
不过,公元前431-404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长达28年的战争,使得雅典的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口锐减,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这种社会矛盾纷呈的状况下,民主政体的弊端日益暴露:民众们虽然参与城邦政治,但却不知怎样参与,多数是凭借个人的好恶来做决定,这就容易被极少数政治家利用做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再加之个中原因,雅典战败,民主文明的繁荣时代也宣告终结。
柏拉图PPT课件
![柏拉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568dacf18583d04864591b.png)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审判为有罪 并处以死刑。罪名是腐蚀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 传自己的新神。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面对生 路,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
柏拉图被矛盾的现实伤得 体无完肤。无法原谅的现实、 窘困的现实、没有未来的现实, 统统象刀架在柏拉图脖子上, 使他无法不去面对。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 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 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 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他 认为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 且只有一个。
(2)实践 游历叙拉古,但最终的理想
国实践以失败而告终 。
(3)评价 ①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空想,而是针
对政体弊端提出的,有一定社会基础。 ②“哲学王”理想带有乌托邦幻想,很难实
现。这种政治学中的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
为什么柏拉图的理想国最终成 为空想?
• 1、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王必须经过从小到大一 系列的培养,是哲学家的假设,在现实中是无 法培养的
②国家统治者应该由“哲学王”来担 任。
柏拉图认为: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 的国王,或者,被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 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 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而 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 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 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 灾难。
柏拉图ppt课件
![柏拉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552a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0.png)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影响了古希腊城邦的政治 实践,如斯巴达、雅典等城邦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
柏拉图的局限性
性别歧视
柏拉图认为女性不适合担任统治者和哲学家,这种性别歧 视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种族主义
柏拉图认为不同种族的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性格,这种种 族主义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阶级局限
柏拉图认为奴隶和工匠等下层阶级的人无法达到哲学的高 度,这种阶级局限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 普遍性。
对柏拉图的评价与反思
贡献与影响
柏拉图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 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局限与不足
尽管柏拉图的思想具有深远影响,但 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需 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03 柏拉图的美学思 想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理念
美的理念是完美的
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这种理 念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中,而不是存在 于现实世界中。
柏拉图认为美的理念是完美的,它没 有任何缺陷和瑕疵,只有真正的完美 才能被称为美。
美的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柏拉图认为美的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也不 会因为个人的感受而改变。
理想国的构建与治理
理想国构建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需要由 哲学家来领导,通过智慧 和公正来治理国家。
治理原则
理想国应遵循公正、智慧 和勇敢的原则,确保国家 的稳定和发展。
统治者选拔
柏拉图主张通过严格的选 拔机制,选拔出具有智慧 和德行的统治者,以确保 国家的治理质量。
理想国的社会结构
社会阶层划分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应划分为三个社会阶层,分别 是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
第三讲 柏拉图的法律哲学
![第三讲 柏拉图的法律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bef1995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7.png)
第三讲柏拉图的法律哲学哲人王的建构及其消解哲人王的建构正义正义只有在灵魂下行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被体验,因为它在灵魂下行的过程中面对了有关正义的诸意见,遭受了不正义的挑战法律哲人王并不制定法律,其依靠由法律(nomos)所构筑的教育体系与社会制度所孕育,法律使得这些制度与体系成为可能,而非理性。
灵魂灵魂下行的过程是从纯粹到不纯粹的过程,是学会与欲望与意气和谐相处的过程,向生而非向死的灵魂诉求是正义的人可类比与正义的城邦的前提城邦城邦只有依照个体的灵魂的正义结构进行其阶层的安排才是正义的,城邦的统治者必须是灵魂要素中的最为纯正的部分才能彰显其正义性,哲学家是灵魂的看守者和练习者,因此应当成为城邦的统治者。
一、灵魂的上行与下行灵魂的动向(一)下行的灵魂1、哲学从死(dying)向生(living)2、灵魂进入城邦的肉身3、容忍欲望4、直面不义与暴行(二)何为正义1、正义生活的重要2、老人、继承人和智者的正义观3、正义的表象:古格斯魔戒4、正义作为一种理念或形式三)城邦与灵魂的类比1、灵魂三分2、城邦的构造3、统一城邦的要素4、哲人王的统治四、上升的灵魂1、太阳比喻2、线段比喻3、洞穴比喻二、正义的追问与可能正义的追问(一)正义可能的条件1、拥有财富2、获得闲暇(二)追问正义的方式1、传统的方式a、偿还债务b、助友损敌2、智者的方式a、闲谈的无用性b、不正义的诱惑正义的质疑(一)质疑的框架1、结果的善2、自身的善3、自身与结果的善(二)正义源自弱者1、被统治者对法律的参与2、所有人都受弱者的正义之影响(三)正义是一种表象1、表象的正义是生活的本质2、没有人是内在正义的正义的可能1、正义比不正义更好2、正义就其自身而言是善3、不正义是好的这样一种流俗观点必须被拒绝4、正义的人比不正义的人更幸福必须获得论证5、一个人拥有正义能够为其带来好处,而不正义则会损害自身6、正义即是理性对灵魂的统治三、城邦的演化及其理想形态正义的城邦猪的城邦从猪的城邦到发高烧的城邦的演化自然的欲求向不必要的欲求演化战争的出现护卫阶层的必要性发高烧的城邦城邦护卫阶层的教育如何教育护卫阶层灵魂教育的优先性哲学对诗的取代高贵的谎言理想的城邦护卫者城邦护卫者的特性无私产;过集体生活,无隐私;、妇女和儿童须共有:(friendshaveall things incommon)城邦—灵魂的类比哲学家理性——知识好的城邦护卫者好的灵魂意气——权力、荣誉生产者欲望——金钱、自由、权力正义的灵魂与正义的城邦理性:自我1、灵魂三分意气:超我欲望:本我2、自我压制的灵魂(1)自己成为自己的统治者(2)自己成为自己的朋友3、正义的城邦:立宪体制下的君主(1)不追求自己的利益(2)驯服民众(3)借助其他力量四、哲人王与法律的关系创造借助于传统的法律(nomos)并对之加以改造,借以孕育哲人王。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32cc65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1.png)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小编分享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欢迎阅读!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
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
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
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
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
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
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
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The Republic)中,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
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
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
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
《西方哲学史》柏拉图哲学 ppt课件
![《西方哲学史》柏拉图哲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6b7e50a45177232f60a27c.png)
形式才是实体本身,形式(form)动态过程,“赋形”、 赋予形式的过程。形式使质料聚集起来,区别于其它的实 体!
就一个个别事物内部而言,形式可以理解为一般、框架、 普遍性;但是对于其它事物或实体来说,形式恰好体现出 实体的个别性。
ppt课件
15
亚氏的形式和柏拉图的理念是同一个希腊字“eidos”,但 前者是一种赋形的过程,具有能动性;后者本身不具有能 动性,是努斯追求的东西,只是逻各斯,一种固定的“型 相”。亚氏的“eidos”是“成型”、“成相”的活动。
哲学思想:
《申辩篇》、《克力同篇》、 《普罗泰戈拉篇》、《曼诺篇》 等;《会饮篇》、《菲多篇》、
1.理念论 :
–
“至善”=“理念”
–
“分有”或“摹仿”
《理想国》、《费德罗篇》;
–
理念的阶梯体系
《泰阿泰德篇》、《巴门尼德
–
缺陷和修正
篇》、《智者篇》 ;《理想国》 2.回忆说
3.理想国
现实,“εντελεχετα”(隐德莱希),圆成, 结果。
目的论的运动:“运动就是潜在的东西作为潜在的东西完 全实现出来”
有机论“手”——医生;机械论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 —辩证
自在和自为——黑格尔 ppt课件
19
(三)神学目的论 理性神:努斯的能动性、超越性(理性超越感性) 特性:对思想的思想;人——通神,反思、沉思,但人受
ppt课件
22
(三)判断论 人的思维只有形成判断,才具有认识论意义 判断涉及对象,命题不一定涉及对象;祈使句、命令、诗
歌 “是”系词,联系词,系动词;“是”动词,有时态,与
时间有关,具有本体论意义。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四类判断:1、肯定、否定(质);2、全称、单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