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路面结构排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路面排水系统的组成 1)路面表面排水 2)中央分隔带排水 3)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4)桥面铺装体系排水 设置路面排水系统,将积滞在路面结构内的水分迅 速排出路面和路基结构,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是 国外工程实践中用的较多的一项措施,综合起来有 以下几类: 1)开级配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表层 2)排水性土工织物中间层 3)排水性基层 4)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常用减少路面水损害的措施有以下两种。 1.增强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


①使用良好的集料 ②对集料进行预处理和掺加抗剥落剂


2.减少雨水的渗入
①密封混凝土表面和足够的压实 ②做好路面表面排水
3.排出渗入自由水 二 路面表面水的渗入 路面内部排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满足以下三方面的 使用要求。 A:各项设施应具有足够的泄水能力,排出渗入路面 结构内的自由水

第三节 排水结构层
一 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 对一般路段的中央分隔带,其排水系统的主要作用 是排除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表面渗入水。按其缘石 形式可分为凸形和凹形;按其表面形式可分为有铺 面封闭型和无铺面封闭型。 1.在有表面铺面封闭的情况下,中央分隔带表面采 用与两侧路面相同的坡度的双向横坡,降落在中央 分割带上的表面水流向两侧路面,进入路面表面排 水设施。


2.当中央分隔带未采用铺面封闭时,分隔带表面做成向内微 凹的横断面形式。降落在分隔带上的表面水横向流向分隔带 的低凹处,汇集在带的中央部位,一部分水通过中央带回填 土的渗透性向下渗流,一部分水沿纵坡方向流动,排泄到桥 涵水道中。因此,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主要由渗沟、渗沟内 的集水管和每隔一定间距设置的横向排水管组成。


一 沥青路面水损害
1.静水作用机理 ①水能浸入沥青中而使沥青黏附性减小,从而导致混合料的 强度和劲度减小; ②水能进入沥青薄膜和集料之间,阻断沥青和集料的相互黏 结,由于集料表面对水比沥青有较强的吸附力,致使沥青与 集料表面的接触面减小,结果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 2.动水压力的影响 与静水压力相同,动水压力可以软化和剥落沥青混合料,并 且,高的动水压力可以加速对混合料的软化和剥落。孔隙水 压力越大,对路面破坏越严重。
二 超高路段中央分隔带 超高路段的中央分隔带,除应具有一般路段中央分 隔带应具有的一切功能和构造要求外,尚应设明沟 拦截上侧半幅路面漫流过来的表面水。针对不同的 中央分隔带形式,目前,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主要 采取以下两者方式来排除这部分水流。 1)凸形中央分隔带

2)凹形中央分隔带
第四节 路面结构排水系统






三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1)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遵循先主后次,先重点后 辅 助,先地下后地面,先排水后防护原则 2)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 讲究时效、注意经济,并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 3)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 4)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查明水源与地质条件,重点 路段 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 5)防止附近山坡的水土流失,尽量不破坏天然水系, 6)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道路等级等具体情况,注意就地取 材,以防为主 7)尽量阻止水进入路面结构,并提供良好的排水措施

3)在路堤较高,边坡坡面在未做防护而易遭受路 面表面水流冲刷,或者坡面虽已采取防护措施但仍 有可能受到冲刷时,应沿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 汇集路面表面水,然后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排离路 堤 4)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时,拦水带过水断 面内的水面,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不得漫过右 侧车道外边缘,在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上不得漫过 右侧车道中心线。 路表排水主要有两种排水方式。 一 漫流排水方式 二 集中排水方式
第五章 路面结构排水
第一节
一般原理 第二节 路表排水 第三节 排水结构层 第四节 路面结构排水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一般原理
一 水的有害影响 路面结构中截留的水产生的有害影响可归纳如下: 1)使无黏结粒状材料和地基土的强度降低; 2)使混凝土路面产生唧泥,随之出现错台、开裂和整个路 肩破坏; 3)由于移动车辆而产生的高动水压力,也会引起沥青路面 基层的细颗粒产生唧泥,结果失去支撑; 4)在冰冻深度大于路面厚度的北方地区,高地下水位会造 成冻胀,并在冻融期间降低承载能力; 5)水使冻胀土产生不均匀冻胀; 6)使沥青混合料剥落,模量变化,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 产生龟裂。
第二节 路表排水
目的:通过排水设施将降落在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表 面水有效地汇集,并迅速排出路界外,同时将可能 流入路界的地表水拦截在路界范围外。 原则: 1)降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应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两 侧排流,避免行车道路路面范围内出现积水; 2)在路线纵坡平缓、汇水量不大、路堤较低且边坡 坡面不会受到冲刷的情况下,应采用在路堤边坡上 横向漫坡的方式排出路面表面水;


三 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四 排水基层的排水系统 1.排水层组合形式 全宽式排水层和组合式排水基层


全宽式排水


组合式排水
虽说将基层作为排水层具有迅速排出路面表面渗入 水的作用,但目前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仍较少采用, 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作为排水层的基层,虽然具有渗透系数大的特 点,但强度、刚度小,也成为难以克服的缺点 2:排水层中缺少细颗粒,有可能导致基层稳定性 较差 3: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如果刚度小,稳 定性差,则容易由于基层自身的变形,引起板底脱 空,最终导致面板的断裂 4:作为沥青混凝土的基层,如果刚度小、稳定性 差,则容易由于基层自身变形,引起面层的底部拉 应力过大,并且加速面层各种裂缝的发展


B: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不能太久,渗 流路径不能过长。 C:要考虑排水设施的耐久性。

降落在路面上的水,一部分通过横坡和纵坡流向路 肩和路基外,总有一部分沿缝隙和空隙渗入路面结 构内。表面水的渗入量同许多因素有关,主要有: 1.接缝和裂缝的缝隙宽度以及缝隙被填塞的程度, 他们影响到接缝或裂缝的携水能力。 2.出现裂缝和接缝的数量以及各条接缝和裂缝的汇 水面积。 3.基层的透水性。 4.降雨的强度和历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