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师继承传统建筑空间理论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刘忠.广州旧城中心商业区改造与地铁物业发展[D ].广州:华

南理工大学,1998.[收稿日期] 2003-01-15

[作者简介] 李承来(1975-),男,辽宁盘锦人,助教,硕士研究

生,从事建筑设计与教学工作。

日本建筑师继承传统建筑空间理论分析

张长文, 刘大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哈尔滨 150009)

【摘 要】 论述了日本建筑师在继承传统的建筑空间理论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三种理论,即:新陈代谢理论、奥空间理论、灰空间理论,并结合具体的建筑作品,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日本建筑师在现代化、西方化的进程中如何继承发扬传统的、民族的建筑文化形式。 【关键词】 日本建筑;继承传统;空间理论

【中图分类号】 T U -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6864(2004)02-0026-02

日本现代建筑文化艺术的飞速发展是明显的,在民族性与地域性方面的探索成果也是非常巨大的。本文进行了几个受中国影响的空间理论观念的论述,是希望能给中国建筑师一点启迪,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下,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之中,能够设计出更多的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建筑作品;是希望能给中国建筑师一点借鉴,使设计工作者们在传统之中挖掘内涵,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创造出更多源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建筑作品。

1 “新陈代谢”

1961年丹下健三和青年助手们的研究集团提出“新陈代

谢”理论。这个集团成员有菊竹清训、尾高正时、 文彦、黑川纪章等[1]。他们发表的宣言表明:所谓新陈代谢,是为即将到来的社会提出具体方案的小组的名称。考虑到人类社会从原子到大星云宇宙的生长发展过程,特使用了新陈代谢这一生物学名词。设计或技巧无非是人的生命力的延伸。

从而不是自然地承受新陈代谢,而是积极地去促进它。[2]预

见人类社会是发展而具有生命的有机组织,生活设施应不断改进,以适应技术革新带来的转变,并反对狭隘视野,强调预见历史发展规律。

其实,新陈代谢是生物学上的名词,简称代谢,它是宇宙间普遍永恒的规律,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维持生物体的生长、繁殖、运动等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即为代谢。将这个概念引伸推广,系指一切事物经过内部的新旧斗争,必将导致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日本建筑界提出新陈代谢的建筑理论,是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的规律,极力主张采用最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新陈代谢理论的哲学要点中有一条是:新陈代谢建筑的暂时性。佛教的“无常”观念表示的动态平衡代替了西方审美思想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所以说,新陈代谢理论是根植于佛教中的再生、轮回和无常等思想的。

2 “奥”空间

文彦在1979

年所论著的“日本的城市空间的奥”一文

中,提出了“奥”是日本特有的空间概念。他认为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丰富的空间形态,其特点是通过一层层的“膜”,形成多层次的境界,从而少中见多,可以使较浅的空间取得深邃的感觉,这种深层的中心空间表示的就是“奥”的概念。因此空间的重层性的深层结构是日本空间的特征,他认为这一点对于构思日本未来城市及小区是十分重要的。在这里,3文彦用“奥”充当了文脉主义所需要的连接体的角色[3]。

“奥”意味着意念存在的深度感,而深度感则是空间相对的距离,由各种不同距离形成历史连续性的空间皱纹。日本城市中的“空间皱纹”不仅体现出具有奥性的城市表层质感,而且透射出日本人的心灵性的“奥”———即日本人的宇宙观[4]。

日本的建筑与城市空间所体现的多重构成形态,其潜在的空间意识都可以以“奥”的概念作出解释。如日本乡村神社建筑在古时候的布局呈现出深奥、神秘的气质,它是作为庆丰年、祭神的生活方式的需要而存在的。在古代,这种乡村神社座落在深山中,设置在乡村主要道路的轴线上,参道上有时有很多“鸟居”,加深了原有的距离,并形成许多层“膜”。庆丰年和祭神的人们组成长队进入林中的神社,充分表现出崇高、神圣的“奥”的意味。经过历史的演变,这个场所的生活模式有了改变,但它却构成了一种历史上的形式语言———日本民族传统生活的图式。

文彦认为:“有无数个‘奥’存在于日本的城市和农村,

城市作为集体的居住地,围合了许多‘奥’,有些是公共的,有些是私人的。城市又是数个作为守卫着‘奥’的社会单位的用地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一个具有绝对中心,在周围成组布置建筑的场。”所以提出“奥”的概念就是为了使人注意:必须在城市空间创造中理解一种扎根于社会集体潜意识的文化所造成的形象化的特点。

25年中分六期建成的代官山集合住宅街区的群体建筑

6

2 低 温 建 筑 技 术 2004年第2期(总第98期)

分为A、B、C、D、E、F、G六栋和丹麦驻日本大使馆,整体规划原则是“线型道路+雁行形建筑+点形广场”。六个点形广场:街角广场、复合广场、购物广场、庄园广场、庭院广场、阳光广场形成代宫山集合住宅街区的核心序列,从而构成了这个街区的基本特征,形成了“地点感”。

文彦是以人文尺度以及自然尺度来研究这些广场的空间形态、气氛及相互关系的,他以人体验空间的不同感受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作为思考的基点,组成的建筑群既有山林野趣又十分雅致,气氛明朗、尺度宜人,弥漫着人文主义气息。建筑群成为城市的一个“单元”,那些贯通的缝隙、不定性的空间很有层次,有很多层膜,恰是他提出的“奥”的体现。3 “灰”空间

日本江户时代的审美观有一种由物质性的、肉欲的世界向非物质的、精神的世界转换的倾向。从江户时代晚期起,利休灰作为一种流行的色调而与蓝灰、褐灰色一起大受欢迎。随着茶道艺术在民间的广为流传,人们开始越来越偏爱灰色,将灰色调加以扩展,以命名各种带有暗灰灰分的色彩为乐事,如银灰、淡绯红灰、淡紫灰、深紫灰、褐灰、暖灰、褐红灰等。在灰色调中,一切其他色彩都消失的灰色称之为纯灰色———没有色彩的色彩。与西方以白与黑相配的灰色不同的是,利休灰是红、兰、黄和白四种颜色的混合———它是一种经历丰富的色彩之后而回归自然的那种平淡。

日本江户时代的灰色带有微妙的色调,非常注意些微的色差。西田正吉在谈到日本的审美观时认为:“非感官的审美在无数的色调中,在没有色彩的色彩中找到其表现,这种色彩完全排除了色彩的彼此色感,这就是利休灰。”因而,利休灰是一种无色、无感的色调,它概括了多种对立因素并经过相互抵消而达到共存和连续的状态。千利休就是通过这种“利休灰”之美,力图创造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暂时凝固了的仅有二个向量的平面世界,它是清明的心智的象征,表现了那些用具体的形态所无法表现的东西。

利休灰所表现的是一种简朴而又清纯的美学思想。外表暗淡柔和,然而洋溢着色彩的微妙和深刻的激情。这就是日本文化将矛盾着的东西加以融合以及从而所具有的多元性。而西方二元论思想体积系中将一切事物都分成截然对立的范畴,如人与技术、人与自然,精神与肉体、黑与白等。日本传统文化中共生的连续状态,正是在矛盾着的要素相互冲突、抵销之中取得的一种协调[5]。现代日本建筑师多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结合,认为建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也重视多种元素的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从形式到内涵都极为丰富的建筑空间。“利休灰”也逐渐在建筑文化中演化成了“灰空间”的概念,这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则大量采用庭院、过廓等介于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并且追求某种超越物质和形式的环境气氛和意味,这就是日本建筑文化的精神所在。

由黑川纪章设计的,获得1977年房屋建筑学会奖的福

冈银行本店(1975年)就是一个展现“灰”空间的优秀设计作品。该银行位于福冈市中心商业区一块80m×49m的用地上,黑川在设计中将建筑高度定为45m,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并设计了一个城市屋檐下的巨大开敞空间,用日本传统的“门”的意象,创造了一个介于室内与室外空间、公共与私有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灰”空间。黑川把朝向这个空间的墙壁尽量作透明处理,把通向银行的入口以及地下公众文娱设施的入口也安排在这个空间内。并在这一巨大的过渡空间中栽有150棵树木,设置了十余件日本具象派的雕塑作品,创造了一个安祥、舒适的城市广场,重现了一个自然与建筑物互相延伸的空间领域。这栋建筑物的外墙为灰色安哥拉花岗岩,其意图是使建筑物的实体性减小,成为城市空间中的一个影子,与相邻的建筑物产生能动的相互作用。

4 结语

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日本建筑师分别把自己所理解的“日本”纳入其建筑空间之中。“新陈代谢”理论的提出、“道”空间的探索、

“灰”空间的研究、

“奥”空间的挖掘、

“间”空间的探求,到原广司的“宇宙牧场”,日本建筑师研究传统的角度不同,最后形成的作品对传统的表达有着差异。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点,那就是都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点上寻找自己的位置。虽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相互间各行其是,

但是由于都是来源于日本传统,所以仍有交错、重叠之处。他们不断地利用新文化来发展和扩充旧传统,从而形成了文化自身所衍生出的新文化型式,他们正是通过“日本建筑的西方化”而形成了现代化的日本建筑。这些建筑空间理论都是在吻合结构逻辑的前提下充溢着明显日本传统气息的,让人感受到东方建筑文化魅力。它们必然因为丰富、发展了日本传统建筑文化,并为之注入新鲜成分而载入史册。

显而易见,日本现代建筑文化在中日之间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建筑师试图从日本建筑的研究中找出中国建筑发展的捷径。但是由于中日之间的文化传统结构并不完全相同,我们仍然要创造性地学习借鉴。本文试图为中国的建筑师提供一点思维的借鉴,希望引发读者思考中国建筑的未来。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创造出更多源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 童 .童 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8).

[2] 尹培桐.黑川纪章与“新陈代谢”论[J].世界建筑,1984,(6).

[3] 吴耀东.日本建筑之道[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 张在元.文彦空间形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4.

[5] 郑时龄,薛密.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黑川纪章[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收稿日期] 2003-02-06

[作者简介] 张长文(1970-),男,哈尔滨人,建筑师,硕士研究

生,从事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工作。

72

张长文等:日本建筑师继承传统建筑空间理论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