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3篇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3篇教育公平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问题.实现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是改变我国目前教育现状,强化国家要通过基础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的国家意志,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篇一:根据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过程中对中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阐述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倦怠”这一心理现象。
分析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压力,提出了转化中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对策。
一、调查概况我于____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
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调查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2、调查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研究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其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咸祥中学的在校学生之间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5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71%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8%的中学生没有考虑,,5%的学生是受家庭逼迫。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
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10%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引言: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对于培养优秀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通过对一所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调查对象为一所城市的公立小学,调查范围包括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师素质、教育设施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一、调查结果概述:1.教学内容:学校的教学内容较为全面,但存在过于强调应试、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问题。
2.教师素质:大部分教师素质较高,但仍有少数教师存在教学方法不合理、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3.教育设施:学校的教育设施较为齐全,但存在部分老化和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4.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整体学习情况良好,但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还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学校的教学内容较为全面,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
但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应试,导致学生只注重记忆知识点,而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启发性教学、课外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师素质:大部分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能够满足学生的基础教育需求。
但仍有少数教师存在教学方法不合理、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学校应该通过持续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育设施:学校的教育设施较为齐全,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
但部分设施存在老化和不足的问题,例如,实验室中缺乏最新的实验器材,图书馆中的图书藏量有限。
学校应该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五、学生学习情况:六、改进方向:1.调整教学内容,减少应试压力,增加实践和创新的内容。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3.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4.增加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结论:通过对这所中小学的基础教育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学校教学内容较为全面,但过于强调应试,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问题。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深入调查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城市地区的学校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等方面明显优于农村地区。
这种不均衡导致了城乡学生之间的教育机会差距,严重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二、教育改革亟待加强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
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都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
因此,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三、家校合作有待加强调查表明,家长在学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目前家校合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薄弱。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教育的正确引导;同时,一些学校也存在师生之间沟通不畅、家长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
建议学校和家长加强沟通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调查显示,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面临着考试压力、升学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挑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
建议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保障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五、教育公平需不断强化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
然而,当前社会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机会不同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
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教育公平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领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引起更多人对基础教育问题的重视,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愿我们的教育能够更美好,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实现自身的梦想。
基础教学实践研究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基础教学效果,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本报告通过对某中学基础教学实践的研究,分析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为提高基础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1. 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基础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某中学基础教学实践,探讨以下问题:(1)现有基础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2)如何提高基础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教育理论、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观察法:深入课堂,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3. 访谈法:与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基础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4. 数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 现有基础教学模式的优势(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教学方法多样: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 现有基础教学模式的不足(1)教学方式单一:教师过度依赖讲授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
(2)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方式单一,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3)缺乏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
五、改进措施1. 优化教学方式(1)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调查研究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多个农村地区进行调查和观察,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1.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更为匮乏,师资水平较低,教材和教学设备也较为欠缺。
2.学生入学率低:由于交通不便、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农村地区的学生入学率相对较低。
3.学校条件落后: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缺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能力培养。
4.教育质量偏低: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相对城市较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四、问题分析1.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相对较少,无法保障教育资源的充分配置和学校条件的改善。
2.师资水平不高: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结构相对城市较为薄弱,缺乏优秀的教师资源,影响了教学质量。
3.家庭经济困难: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家长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资源给孩子,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情况。
五、改进建议1.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比,保障教育资源的充分配置和学校条件的改善。
2.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资源。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指导,提供给家长关于教育的信息和资源支持,提高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六、结论农村基础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前景仍然可期。
政府应加大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比,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条件改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
对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6篇

对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6篇为了更好地分析调查中出现的不足,我们需要写好一份调查报告,学会写调查报告,对于大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有所帮助,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对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对基础教育的调查报告篇1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从如下四个方面做了初步调查:一、调查目的1. 了解八年级学生目前的数学学习状况。
2. 分析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
3. 教师该如何激发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1. 调查对象:遵义县新站中学八年级二班学生2.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一)知识价值观知识价值观即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
今天尽管对整个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仍可以看到在同样的教育环境里,在几乎相差无几的智力下,学习效果却有天壤之别。
有人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奉为座右铭,但有些人却仍持观望态度,临渊羡鱼,得过且过。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好试,考到一个好的大学。
而为了学习西方文化或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的人只占到大约18%;约有74%的人选择学习数学是为了考大学,或是为了工作。
而只有8%左右的人学习数学是为了在解决生活问题。
以上的结果都表明,八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价值认识比较局限,并非具有远景的目标,而是着眼于现实。
这与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高考的关注度所带给学生的压力是分不开的。
虽然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价值认识不足,但却构成了他们学好数学的重要动力。
(二)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摘要:本文对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现状、师资队伍质量、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投入状况。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建议,旨在改善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差距的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面临很大的困境。
为了及时掌握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难点,本文对部分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结果(一)教育资源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在这些地区,教学设施的更新换代比较缓慢,很多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相对较差,比如缺少电脑、图书馆、实验室等。
同时,还有部分地区的学生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去到学校,交通不便也是农村地区教育存在的瓶颈问题之一。
(二)师资队伍质量调查发现,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此外,由于薪资低、待遇差等原因,不少优秀的教师选择走向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三)教学教育质量如果说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那么教学教育质量则是重中之重。
调查发现,农村地区教学教育质量普遍偏低,与城市地区相比差距明显。
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教育资源的匮乏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
(四)教育投入状况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总体呈现缺乏的状态,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还比较小。
此外,在社会资本等方面,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相对不足。
三、问题和建议(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大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更新。
同时,还应该在交通和学校建设等方面下更加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二)加强教师管理和鼓励师资队伍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提升教师成长的环境和机会,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中小学生以及幼儿的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以及幼儿的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真实期盼,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取得的成效及存有的问题,落实管办评分离推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0年4月至5月在全国各地展开了面向中小学生以及幼儿的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
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分为三类,一是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即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受教育者,其中幼儿园阶段问卷由家长作答,小学阶段问卷由家长和学生共同作答,中学阶段问卷由学生独立完成;二是教育工作者,即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三是社会公众,即网民。
针对三类调查对象八个群体设计了八套问卷,单题最低分为1分,分为7分,分值越高表示各群体对教育的满意度越高。
每个群体的教育满意度指数满分为100分。
每个群体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均包含总体满意度指数和期望指数,教育服务满意度调查包括教育公平感知和教育质量感知指数;教育工作满意度调查包括条件与保障、学校管理、发展与机会等;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包括规划与保障感知、管理与服务感知指数。
本次调查基础教育服务对象和教育工作者采取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按照国家—省—县—校分层,在各学校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
社会公众按区域、年龄、性别、家庭收入等指标抽取样本。
覆盖全国31个省份370个县(市、区)、4925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近8万人参与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72420份,其中学生(家长)46306份、教师17578份、中小学校长3718份,社会公众4818份。
学生和家长对教育工作总体满意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指数为79.16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76.34分,教育质量感知指数75.27分,教育期望指数76.68分,反映出其对当前教育工作比较满意。
(一)在区域上东部地区满意度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各学段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呈东、中、西部逐渐下降趋势,东部比西部地区高2—4.2分。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3篇)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3篇)基础教育调查报告(精选3篇)基础教育调查报告篇1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实施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下面就学校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坚持办学方向,推进素质教育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本学期,我们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潜能挖掘的关系,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工作,学生的过重负担得到有效控制,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学校通过加强“三风”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好学、向上”的校风,“探索、求学”的学风和“敬业、爱生”的教风。
学校继续以“思想先导,教学为主,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加强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学校注视加强对全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每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学习小学教学研究等,深刻领会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重点;通过学习使全体教职工确立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观念。
二、提升管理水平,坚持以人为本1、教育管理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已基本形成了校长负责、班子成员监督、教代会参与的民主治校的管理体制。
凡学校重大事情,均通过校行政商量,教代会审议后由校长执行,确保了校长决策的准确性。
同时在这过程中,使决策形成全员共识,确保贯彻的效率,如学校规划、计划、基建、教师奖罚、考核方案等。
2、班子建设我们学校有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
班子成员能做到团结协作,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表现出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重大事项集体商量,再在每周一的行政例会上作出决定;做到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讲,劲往一处使;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事,做到反复酝酿、多方听取意见后,再作决定。
班子成员都能以身作则,能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进行评课,组织参加校级教研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小学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小学基础教育调研报告《小学基础教育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基础教育作为孩子们教育的起点,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某市小学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背景小学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通过对小学基础教育进行调研,可以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为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三、调研目的1. 了解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2. 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和师资力量。
3. 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
四、调研内容1. 调研对象:某市几所小学的教师、学生和家长。
2. 调研方法:采访、问卷调查、实地观察。
3. 调研内容:学校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学生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五、调研结果1. 教师队伍:大部分小学教师教育水平较高,教学质量较高。
但也存在个别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况。
2. 学校教学管理:学校的教学管理较为规范,但也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3. 学生情况:大部分学生学习状况良好,但也存在学习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情况。
六、调研结论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小学基础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学校应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七、建议1. 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总之,小学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需要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关注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高教育质量不懈努力。
师范生实习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师范生实习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师范生在实习期间担任教师,对于其教学能力与教育理念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师范生在实习期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提供有效的建议,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调查方法与流程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向师范生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他们在实习期间的实际情况,并在实习结束后对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
1.问卷设计根据实习过程中师范生可能面临的问题与难题,设计了涉及师范生个人信息、实习学校与班级情况、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学生表现等方面的问题,力求全面了解实习情况。
2.问卷发放在师范生实习开始前,向参与实习的师范生发放调查问卷,并说明问卷的目的和重要性,同时保证问卷的保密性和匿名性。
3.问卷收集与整理在实习期结束后,收集回收到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与统计,形成相应的数据与图表,以便分析师范生的实习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根据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对师范生实习的基础教育情况进行了分析:1.实习学校与班级情况大部分师范生实习的学校为城市中小学,其中多数为公立学校。
实习班级的学生数量平均在50人左右,年级多集中在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
2.教学准备与实施绝大部分师范生在实习前具备教学准备的工作,包括教案编写、PPT 制作等。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师范生普遍面临授课时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有一部分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困难,如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学生情绪管理困难等。
3.学生表现与评价大部分师范生在教学实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进步,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表现较差,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师范生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个人品质等方面。
四、调查结论通过对师范生实习基础教育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实习学校与班级的选择对师范生实习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应该根据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实习学校和班级。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3000字报告(精选10篇)为弄清楚一个事件或一个情况,我们需要调查清楚情况,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3000字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篇1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而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情况,我深入部分乡镇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1、教师负担重。
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
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
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社会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8篇)

社会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8篇)社会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8篇)在发生了一个事件或情况之后,我们必须开展调查以搞清情况,并根据掌握到的内容材料,形成调查报告。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社会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社会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范文(精选篇1)____县____彝族、布朗乡是我县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为巩固我乡“两基”成果,创建和谐教育,加快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调研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20__年全乡共有17所小学,在校学生73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84人,教师5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达:0.84%。
有一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30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12人,教师2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入学率达96%,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0%,辍学率达:1.8%。
20__年全乡共有16所小学,在校学生75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41人,教师5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达:0.27%。
有一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30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30人,教师2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入学率达96.2%,少数民族入学率达91%,小学辍学率达:0.27%。
20__年全乡共有16所小学,在校学生76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63人,教师56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达:0.0013%。
有一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28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21人,教师2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入学率达96.1%,少数民族入学率达92%,辍学率达:1.23%。
____乡历届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利用群众会、家长会、广播、黑板报、等方式大力宣传,在这贫困民族山区得到良好了的落实。
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范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范文1我采取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各小学课程开设齐全,执行从简。
各学校虽然都能按照国际教育部及省、市、区级要求开齐,开足科目,但是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的除语数英以外的课程微乎其微。
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班会等等,很多课程既缺乏专职的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室,没有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
如信息技术,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早已废弃、淘汰,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微机室,怎样将信息技术课上好?科学课,虽然有些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异常齐全,但是根本没有能够领着孩子们去做实验的老师,每一次科学课都在教室进行,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乐、美术既无专职教师也无独立的教室,乐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会被长期束之高阁。
二、学校道德教育虚浮,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轻视道德教育。
各学校的德育时间仅停留在周一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及班会课中,还常常要除去被代课教师占用的'课时,而且即使是上课,也仅停留在说教、灌输层面。
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没有道德教育的阵地,没有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
学校、班级几乎不组织德育活动,更谈不上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
这种缺乏体验,闭门造车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三、撤点并校,安全隐患增多。
学生上放学路途遥远,学校没有校车,很多小学生因无人接送,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更有甚者,路上拦车上学;还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负责接送,这部分人群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另外,上放学期间道路拥堵,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老人、年轻人、小学生瞬间挤满街道,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个人反思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个人反思前言基础教育是每个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着培养下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基础教育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个人反思。
本文将深入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我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进行反思。
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基础教育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一些教育条件较好的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
而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却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其次,教育考试过重的问题也是我们认为亟需解决的。
目前,教育系统依然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这导致学生们只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此外,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压力也会给学生们带来心理问题和身体负担。
最后,课外活动和兴趣培养的不足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学业繁重,学生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会导致学生们的视野狭窄,缺乏全面发展。
个人反思在参与这次基础教育调查的过程中,我对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深刻反思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和责任。
首先,我意识到作为学生,我应该有更多的积极主动性,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习,还要关心和关注身边同学的学习情况。
如果有同学遇到困难,我应该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们一起共同进步。
同时,我也要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我意识到自身的行动也能对基础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可以通过参与学生自治组织,向学校反映我们的需求和问题,推动教育改革。
同时,我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那些缺乏教育资源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最后,我意识到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需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和重视,推动教育公平。
师范生实习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强化教学技能训练
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包括课堂教学设 计、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与反馈等方面的训练 。
增加实践机会
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包括学校实习 、社会实践等,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教 学水平。
培养综合素质
注重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素质,提高他们 的综合素质水平。
对基础教育的建议
推进课程改革
01
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02
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
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
03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
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
02
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
5所师范大学的师范生
调查了来自5所师范大学的100名师范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合作教师
调查了50名合作教师,他们在师范生的实习中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调查方法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师范生实 习的现状和问题。
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并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主要结论
01
师范生在实习中表现出较高的教学技能水平,但在实践中仍需 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02
不同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的师范生在实习表现和基础教育调
查结果上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不同地区、类型学校的基础教育调查结果存在差异,需要因地
03
制宜地制定教育政策和教学方案。
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小学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基础教育也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对全国范围内的小学进行了一项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我们对小学师生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教学水平较为稳定。
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同时,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不理想。
其次,我们对小学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学资源的配置不够均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此外,一些小学缺乏专业的教学辅助人员,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
另外,我们还对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也有一些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面子工程”现象,改革成效不明显,难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我们对小学家长对教育的态度和期望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他们对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着较高的期望。
同时,也有一些家长对小学教育存在一定的不满意,希望学校和教育部门能够进一步改善小学教育的现状。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小学教育领域,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教学资源的配置力度,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需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小学教育,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共同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的调查结果,加大对小学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为小学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2年9月
调研地点:某市某区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地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了解家长、教师和学生对基础教育的看法,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对该市某区的家长、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基础教育的期望和意见。
2. 座谈会:与当地教育局的领导及教育专家进行座谈,深入了解政策、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情况。
3. 课堂观摩:到当地几所学校进行课堂观摩,了解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调研结果
1. 教育资源不均衡:在该区域内,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城市学校教学设施较为完善,而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2.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高,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
3. 家长期望较高:调查发现,家长对基础教育的期望较高,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四、建议
1. 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
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3. 强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4. 增加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积极回应家长的期望,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五、结语
基础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的未来,期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基础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07级本科毕业论文金龙实验小学学生的教育现状院(系)名称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史瑞卿学号070114124指导教师毛淑敏完成时间2010-12-21金龙实验小学学生的教育现状史瑞卿(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070114124 指导教师:毛淑敏)摘要:2010年9月3日我被分到宜阳县金龙实验小学进行为了期4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
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关键词:宜阳县;民办教育;小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2010年9月3日我被分到宜阳县金龙实验小学进行为了期4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
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
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在这里我先介绍以下我所在的学校,它是一所县民办寄宿小学,学校规模很小,全校共11个班。
该校在整个宜阳县的教育成绩与其他公办小学相比算比较一般了,但是在同等学校相比还是不错的,由于近年来年学校竞争激烈导致高素质生源减少,主要原因是其他重点学校招生增多,高素质学生都涌向重点实验小学,由于地域的影响,县上没大范围可用土地,学校没办法扩建或重新建造学校,使学校的设备与同等级学校相比显得比较落后,但总体来说该有的设备还是有的。
近几年,该校学生虽然所招学生基础薄弱,但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小学成绩还是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绩,每年都超额完成教育部的要求。
另外,本学校还在文艺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元旦联欢会演、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国庆节画展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
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以下是我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2、学生与周围人群的关系。
3、学生们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调查方法1、观察;2、问卷调查。
内容涵盖家庭教育、学习态度、学生住宿和饮食等几个方面。
三、调查步骤:1、观察,发现问题。
2、制作问卷。
3、学生作答。
4、问卷反馈。
5、归纳总结。
四、调查主要对象:宜阳县金龙实验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五、调查结果调查报告内容:在将近两个月的实习过程中,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多,开展活动时发现了学生的一些问题。
我从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与周围人的关系、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宜阳县金龙实验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调查1、学生的家庭环境调查显示,金龙实验小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留守儿童。
一六年级一班为例,一共37名学生,85%的学生的父母在宜阳县城、洛阳、南方沿海城市打工,家里仅剩下爷爷奶奶留守,10%的学生是因为在本村公立学校学习不好经常逃学上网,因此选择私立的寄宿学校;或者是因为所在地公立学校倒闭合并,造成无学可上,无校可选。
5%的中学生是其他原因。
2、学生的周围的社会环境调查还显示,整个宜阳县私立学校大行其风。
全县现在共有民办小学10所,由于本次调查只涉及民办小学故省去民办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职业中学的资料。
本人就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3、学生所在学校的环境金龙实验小学,是一所县民办寄宿小学,学校规模很小,全校共11个班。
正式教师一共16名,实习教师9名,生活老师10名,3名厨师,一个厨房,占地面积:593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9平方米,教学设施有:教室:30间仪器室:2间图书室:2间微机室:2间电脑:30台课桌橙:400套办公桌:25张档案柜:10个电视机:18台录音同、幻灯机:6部电子琴:2台音响设备:30件体育器材:300件。
(二)宜阳县金龙实验小学学生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在这里主要调查了:学生与任课老师,学生与生活老师的关系。
1、学生与任课老师在金龙实验小学里,学生与老师关系很密切,在金龙实验小学实行的是10天放假4天的学习休息制度。
每一次返校学生带的零花钱都是由各班的班主任统一管理,每班都各自的制度,例如以五年级二班为例,他们班的零用钱除去统一购买学习用品外,每隔一天的晚上发放一次零用钱。
这样一方面有效的管理了学生的口袋,另一方面是学生花钱又一个节制,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为家长省一份心。
因此在这里,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就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多的还是第二父母的关系,每天学生的起床,吃饭,学习,睡觉。
都离不开老师的照料。
在金龙学校里,学校提出的口号就是:有学生在就有老师在。
不管在什么地方宿舍、教师、用餐、洗澡、回家、返校都有老师的陪伴。
可以说,学生在金龙学校的成长学习,无时无刻不受到老师的影响,老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2、学生与生活老师在寄宿学校里生活老师就像是母亲的角色,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宿舍都会配备一名生活老师,生活老师大多都是宜阳县附近的农村妇女,与学生来自同一个地方,所以之间不存在生活习惯、风俗、语言习惯的差异,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
生活老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衣食起居,每隔五天就要为学生洗一次衣服,每隔一周要为学生洗一次澡;晚上在宿舍照料学生们的睡眠,还有身体健康。
可以说生活老师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生活、起居、饮食、个人卫生等习惯。
生活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素质。
(三)宜阳县金龙实验小学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的学习普遍较差、纪律性差。
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这些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调查显示,在金龙学校中留守儿童中大约有75%,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课只有30分—40分,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
以七年级为例,七年级一共有25名同学,其中张冲、宋佳乐等几名同学上课时间公然在教室里抽烟;冯冰燕、孙连梅、李占强,李星星等在上课期间尤其是在非班主任课堂上打情骂俏,没有一点课堂秩序,浑然不在意其他同学的感受,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
2、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存在许多不文明行为。
大多数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学生”。
以六年级为例,六年级一共有37名同学,张新瑞家庭条件优裕,由于家庭问题从洛阳市区转学到金龙实验小学,经常性的侮辱轻视其他同学,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认为学校老师素质差,教学质量差,学生素质差,教学环境差,总之,厌学情绪十分严重。
张朝辉同学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上课期间从来没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在教室内随意走动,玩耍,严重的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从来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总是认为老师刻薄他。
另外一个典型就是卢姗姗同学,作为一个女孩子,出口骂人、脏话连篇。
3、学生心理出现偏差。
金龙学校的学生大多年龄在5—13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
我们对50名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十分想念父母的占80%,有50.7%的学生父母每年回来4次,12.2%的学生父母一年回来1次,20%的学生与父母一直用电话联系。
这些学生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以四年级二班学生为例,其中苗宜博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平时极为缺少来自家庭的关心,在心理上得不到家长认同,在学校里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经常性的做一些出格的动作、或者是引起一些笑料来吸引学生老师的注意,为此得到老师的批评也毫不为意。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1、家庭教育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据统计,宜阳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9.6万人,农村留守儿童约有4—5万人,农村留守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20%,据抽样调查,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高达61.9%。
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
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
特别是6—13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老师的影响有人认为,学校教育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相交往的过程,凭借着交往活动,教师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同时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当学生在学习上碰到问题时,教师应是循循善诱的良师;当学生在生活上发生困难时,教师应是严父慈母;当学生孤独苦恼时,教师应是善解人意的朋友;当学生忘情游戏时,教师应是最好的玩伴;当学生需要倾诉时,教师应是忠实的聆听者;当学生迷失方向时,教师应是其前进途中的一盏闪亮的航标灯;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是其喜悦的分享者;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应是其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和鼓励者。
但是因为学校比较小,学校老师以及生活老师数量缺少,因此对每一位学生的关心照顾不可能照顾得很周到,对于每一位同学的心理等方面不可能把握很到位。
同时,由于学校老师及生活老师的素质比不是很高,也有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
据调查显示金龙实小学民办教师年龄:学历职称30岁以下 65% 中专 10% 未定级 30%30~40岁 20% 大专 85% 初级 40%40~50岁 10% 本科 5% 中级 30%50岁以上 5%生活老师都是来自农村家庭主妇,自身素质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