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几史学三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刘知几是盛唐时期杰出的史学批评家,刘知几认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尤以史识最为重要。所谓才,是指史家应有的才具,即在考核史料、叙述史事编纂技巧方的能力。所谓学,是指史家志有的学问,即要掌握广博的史学知识及其它有关知识,掌握充分的史料。所谓识,是指史学应有的见识,即辨明是非,有正确的见识、观点,还包括疾恶扬善、秉笔直书的品德和胆识。
在分析研究以往史书的基础上,提出了编写史书的一些原则。认为一部良好的史书“以实录直书为贵”,记载史实应该“善恶必书”,“不掩恶,不虚美”,不能“饰非文过”,“曲笔诬书”。内容只应记“事关军国,理涉兴亡”的大事,不应记“州闾细事,委巷琐言”。人物要有选择,不能“愚智毕载,妍媸靡择”;要“区别流品”,给予正确的评价。体例要“详求厥义”,谨严合理,做得名实相符,不能“名实无准”。搜集史料,不仅要“徵求异说,采摭群言”,还要细心鉴别,“明其真伪”。叙述史实,应以“简要为主”,要“文约而事丰”,反对“虚加练饰,轻事雕彩”。记述人物的语言,要用“当世口语”,“从实而书”,不要“怯书今语,勇效昔言”。
对于符合这些原则的《左传》和不为一般人所重视的两部史书(宋孝王《关东风俗传》和王劭《齐志》)屡予表彰,备加赞誉,体现了他不同于流俗的“史识”。在《惑经》篇中批评《春秋》“巨细不均,繁省失中”,“真伪莫分,是非相乱”,指出《春秋》不过是一部“菁华久谢”的陈籍。《疑古》批评《尚书》和《论语》;指出《虞书》赞美尧“克明俊德”,能识别大才大德,是编造出来的“奇说”;尧、舜禅让的美谈,是捏造出来的“虚语”,总之,他认为。“远古之书,其妄甚矣”,不能轻信。对古书中所载的鬼神、祥瑞、迷信等等的批判,更是不遗余力。
2、才、学、识“史才三长论”
“史才三长论”是刘知几在史学理论上的最大贡献之一。他认为:“史才须有三长”,“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旧唐书》卷一0二《刘子玄传》)不具备这“三长”,就不能算是优秀的史学家,不应担负史官的重任。实际上也是对研究历史的要求。孔、孟、班、范等人论史,都曾提出过“文”(指语言文字)、“事”(指史料史实)、“义”(或曰“意”,指思想观点)的概念,并论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刘知几则以史才、史学、史识对这三个方面作了概括,考察的内容也更全面、具体、充实。这在中国封建史学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创见。所谓史才,包括选择、组织史料的能力和书写记事的技巧。它要求做到“善择”、“辨疑”、“考伪”,认为“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应该“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叙事》)。《史通》中专有《因习》、《邑里》、《言语》、《浮词》、《叙事》、《模拟》、《书事》、《核才》、《烦省》等篇论史传之文。所谓史学,包括考察问题时所征引的史料以及历史知识,它强调“采摭zhi群言”,主张把所有历史著述都作为取材的对象。《史通》中则有《采撰》、《补注》、《杂述》等篇论史学。所谓史识,包括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态度。它重视辨善恶、明是非、寓褒贬。《史通》中的《品藻》、《直书》、《曲笔》、《鉴识》、《探赜ze》、《人物》、《暗惑》等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史识。刘知几认为这是搞好历史必不可少的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但三者当中,他又最注意“史识”,认为史才、史学都离不开它。
刘知几提出“史才三长论”,成为后世公认的名论。
3|、比如写一篇史学论文。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指出,史家要有才、学、识三长。史学工作者的才、识、学如何表现,它就是通过论文(论著)表现出来得。
先看史识。所谓史识,就是对历史的见识、见解,或者如梁启超所说的“历史家的观察力”。通过对历史的研究,你能有所发现,这就说明你的见识高。一篇史学论文,反映了作者对这个历史问题的看法,这就是史识。史识高不高,眼界开阔不开阔,论文是最好的反映。
再看史学。所谓史学,就是学问,你的学问精不精,知识面宽不宽,围绕这个问题上下左右
的知识你掌握不掌握,通过一篇论文也完全可以反映出来。
最后看史才。所谓史才,就是研究历史的才华,语言表述的才华,通俗说就是写论文的技术,主要是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文采,文字是否优美、流畅,这都是史才,一篇论文完全能反映作者的史才。
4、一提到史学家的修养,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历史上著名史学家刘知几、章学诚等的论述。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提出,作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
史才,不仅指天才和才气,主要是指文才、文采,即古人所谓的“辞章之学”。有了好的题材和思想,文字表达不出来,或表达得不清楚,也是枉然。因此,作为一个史学家必须善于用文字来叙述、论证史实。历史上凡是“良史”,其著作莫不具有文采,这是大家公认的。然而,如果刻意追求文采,以文害意,也是不可取的。史学不同于文学,前者是用简洁、准确的文字,叙述活生生的史实;后者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史学,是指学识,我理解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史学的面很广,既要有中外历史知识的雄厚基础,又要在专门从事的专业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因此,学识主要是解决好博与专的问题。所谓“博”,是指在学习和研究中,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有关史学各门的基本知识,甚至包括对与史学有关的学科,如哲学、文学、语言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均应有所涉及和了解。“专”,就是指具有本专业方面扎实、雄厚的基础,及对现阶段本专业研究状况的了解。只有将博与专结合起来,才能在研究专业的问题时,结合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站得高,看得远,取得高水平的成果。博与专两者又不可偏废,它们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史识,就是识见,义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史与论的关系问题。不能“以论代史”,而要“论从史出”。也不能只研究史料,掉进故纸堆里。而要对历史有自己的观点。即“识见”。三才中以「史识」为最难,但也最重要,因为有才无识或有学无识,都不足以成为优秀的史家。总之,一个能兼有“三长”的史学家是很不容易的。
总之,刘知几的史学理论,在充分肯定史学的作用和地位,明确史学的研究方向,促使史家注意历史观和历史编纂学等方面,构成一个体系,从而完成了确立封建史学理论的历史使命。它奠定了我国史学理论的基础,刘知几的史学思想丰富了我国的史学园地。对后世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