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几史学三长

合集下载

试析刘知几的史学编纂理论及思想

试析刘知几的史学编纂理论及思想

试析刘知几的史学编纂理论及思想【摘要】:《史通》是刘知几的史学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史学理论成就。

书中对各种史书体裁、体例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反映了他的历史编纂学理论及思想。

文章总体分三部分:关于选材的理论;关于史书体裁体例的评论;关于编纂的理论几部分。

主要通过对《史通》编纂理论与方法的理解,试着探讨他的历史编纂学的理论及其史学思想。

【关键词】:刘知几;《史通》;编纂学;史学思想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唐代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是唐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史通》是他私下整理历年所写的札记而撰成的著作。

刘知几一生著述颇丰,但大都失传,只有《史通》流传至今。

刘知几从理论上对文献编纂进行颇为系统的论述、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编纂原则。

他对文献编纂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有开创之功,其史学思想影响深远。

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史学编纂理论及思想进行分析。

一、关于选材的理论刘知几很注意在史书编纂过程中对于史料的精选。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

’是知史文有阙,其来尚矣。

自非博雅君子,何以补其遗逸者哉?盖珍裘以众腋成温,广厦以群材合构。

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怀铅握椠之客,何尝不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传诸不朽……”①他认为精选史料,不只在于能区别史料的精华和糟粕,还在于史家之肯割爱。

他在《断限》篇中引了陆士衡的话“虽有爱而必捐”,来说明这一意思。

关于“用晦”他指出,晦与显的区别在于:“显也者,繁词缛说,理尽于篇中。

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

”②在《史通·补注》中提到,史料在精而不在多。

要想“取信一时”,“传诸不朽”就应该像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所做过的那样,“征求异说,采摭群言”③。

将笔记、小说中的神怪故事或道听途说、街谈巷议之言,不加考证地视为信史史料,写入史书之中,刘知几是坚决反对的;对于谱牒一类的史料,他主张研究核实后也可使用。

刘知几这种审慎的科学态度,无疑是正确的,也表现了他对“子不语怪、力、乱、神”④以及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原则的维护。

试论刘知几 史通 对班固 汉书 的评论

试论刘知几 史通 对班固 汉书 的评论

试论刘知几史通对班固汉书的评论试论刘知几_史通_对班固_汉书_的评论19997试论刘知几《史通》对班固《汉书》的评论《史通》“缕祈条分, 如别黑白, 一经决摘, 虽马迁班固几无词以自解免。

亦可云载笔之法家, 著书之监史矣。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史评类・史通条》《第八八卷) 。

《史通》作为我国史学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能得到后人如此高的评价, 想来其作者刘知几亦可自慰, 当不必再(史通・自叙》) 的担忧有“恐此书与粪土同捐, 烟烬俱灭《了(以下凡引自本书者, 皆不注书名, 只注篇名) 。

上述评论可算是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对《史通》的权威性评论。

其中虽也有其精当、中肯之处, 但在我们今天看来, 仍不能视为最后盖棺论定的定论。

本文就刘知几《史通》对班固《汉书》的评论, 来分析评论刘知几史学思想的的得失, 以期达到较客观地认识《史通》的目的。

同时, 这也有助于我们对班固《汉书》刘知几在《自叙》也, 盖伤当时载笔之士, , , 统。

, , 炎人伦, 总括万殊, 《史通》的动机和他论史评史的基本原则, 那就是要通过“辨其指归”、“殚其体统”, 使史家明确修史的目的, 严格遵守史书的体例, 做到惩恶劝善, “上穷王道”、“下扌炎人伦”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统治服务。

这虽然也反映了刘知几的一些思想局限性, 但从理论上来讲, 仍旧是无可厚非的。

这一基本原则贯穿《史通》全书, 是此书的精义所在, 也是刘知几评论班固《汉书》的基本原则。

一个历史评论家在评史论书时, 是否能做到不虚美, 不隐恶, 首要的条件是他评论的态度是否严谨、公正。

刘知几在这方面是应该受到称许的。

他认为对抑扬、褒贬之事应当审慎:“此乃得失禀于片言, 是非由于一句, 谈何容易, 可(浮词》) 他反对不慎欤! “《“以彼所长, 而攻此所短; 持此之(杂说下》) 的片面做法是, 而述彼之非《。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

1.唐代刘知几著的《史通》总结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史学的发展;清代章学诚著的《文史通义》总结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史学的发展。

2.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家是司马迁。

3.历史的基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4.人类历史最基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5.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产生的条件是:文字和历法。

6.我国史书体裁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是: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和章节体。

7.注释有自注和他注两种。

8.历史学的理论体系有三个部分组成: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9.中国历史科学的开创者是李大钊,奠基人是郭沫若。

10.唐代刘知几提出史才需有三长,即才、学、识;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即“著书者之心术也”。

近人梁启超归纳为“史家四长”。

11.历史学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远古传说阶段、简单的文字记录、历史著作。

12.李大钊的《史学要论》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概论。

13.引证包括直接引证和间接引证。

14.一般认为,我国历史学产生的标志是《》的成书。

15.历史认识检验的途径有:社会实践的检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历史的相互检验。

16.史书的序有全书的总序和各篇章的两种。

17.中国历史纪年的方法主要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

18.史书标题的设计,一要,二要简明。

19.就哲学范畴来看,历史观主要有两种,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0.史德指史学工作者治史的目的和态度,我们提倡无产阶级的史德,即不为强暴所曲,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恩怨所扰。

1.唐代刘知几著的《》总结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史学的发展;清代章学诚著的《文史通义》总结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史学的发展。

2.我国第一篇比较全面系统的史学评论文章是南朝刘勰的《》。

3.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线索,来编排叙述史事的史书体裁,称为体。

4.人类历史最基本的内容是。

5.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产生的条件是:和历法。

6.郭沫若所著的《》,是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著作。

刘知几与章学诚史学思想比较

刘知几与章学诚史学思想比较

刘知幾与章学诚史学思想之比——《史通》与《文史通义》读书札记刘知幾与章学诚同为中国古代的史学大家,他们的史学思想代表了当时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其代表作《史通》及《文史通义》则是两人思想精髓的体现,他们的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史学的发展与繁荣。

章学诚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刘知幾的思想,因此两人的思想在史学批判理论、史家修养理论等方面存在诸多共通,但同时两人又在史识与史德、史法与史意及史书编纂等地方各有其独到的见解。

一、史学批判理论的共通之处在中国古代史学批判发展历程中,刘知幾奠定了古代史学批判的理论基础,而章学诚则完善了史学批判理论,使其更加理论化、系统化。

因此,他们的史学批判思想存在着共通之处,表现在:一、注重秉笔直书,讲求实事求是。

刘知幾在《直书》和《曲笔》篇中总结了历代史家两种截然相反的“直书”与“曲笔”操守,他本人倾向于撰述能够“秉笔直书”,反对“文过饰非”。

他强调史家写史要有“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的“实录”精神(《史通·直书》)。

在史书文风上,他强调贵在“质朴”,切不可“喻过其体,词没其义,繁华而失实”(《史通·载言》),否则就会在写作时失实,导致以文害事。

章学诚继承和发扬了刘知幾这种“秉笔直书”的修史之法,并强调史学“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章学诚强调史家应“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文史通义·史德》),即在史书的书写中应尽量尊重客观史实而不要过分地掺杂个人的主观臆测成分。

二、强调史学的现实功能,即“经世致用”。

刘知幾在修史过程中一直坚持着“以史为鉴,以史辅政,以史教化”的立言宗旨。

他说:“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史通·曲笔》),同时又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言之若是,吁可畏乎!”(《史通·直笔》),他坚信史书的记事载言,能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

刘知几及其史通

刘知几及其史通

刘知几及其史通唐朝出现了史学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著有史学评论著作《史通》。

梁启超说:“自有左丘明、司马迁、班固、荀悦、杜佑、司马光、袁枢诸人,然后中国始有史;自有刘知几、郑樵、章学诚,然后中国始有史学矣。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一、刘知几的生平(661——721年)刘知几,字子玄,人称刘子玄。

徐州彭城(江苏徐州)人。

从11岁读《左传》始对史学发生兴趣,17岁以前读完了唐朝以前的历史。

20岁(680年)中进士任为获嘉县主簿,管文字档案。

做此小官,不求升迁达19年,一心研究史学。

官位虽未升,学术成就越来越高。

39岁调京城长安,与编《三教珠英》(三教:儒、佛、道,珠英:精华、典故。

)一千三百卷。

42岁任著作佐郎,始为史官,后又任著作郎,从此至卒,一直做史官,其间只有短期的去职。

所以,其一生从11岁以后五十年一直学习和研究历史。

任史官就有二十年。

在任史官期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80卷,他本人还写过《则天实录》、《中宗实录》、《睿宗实录》。

他的主要代表作《史通》,是其研究史学的成果。

二、《史通》的内容与特点《史通》原有52篇,失传3篇,现存49篇。

其中《内篇》36篇,《外篇》13篇。

此书四十九篇共83,000多字正文和原注9000多字,总计不到十万字。

《内篇》是其著作的主要内容,有系统,各篇之间有关联。

《内篇》主要讲历史编纂学,《史通》的主要贡献在《内篇》、在历史编纂学。

《外篇》无系统,各篇之间无关联,似杂论。

主要讲史官和史书的沿革,杂评过去史书的优劣得失。

古人著书常分内篇、外篇,并以内篇为主、外篇为辅。

关于《史通》的内容,瞿林东先生有十分精到的阐述,见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P127、《中国简明史学史》P45、《中国史学史纲》312。

“《史通》以《六家》、《二体》开篇,从史书的内容和形式上阐述了史学的起源;以《史官设置》、《古今正史》勾勒了史学发展大势,以《杂述》概括了史学的多途发展。

这五篇,是对史学发展之历史的清理。

“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

“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

“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史德,是清人章学诚明确提出的,在其名著《文史通义》中,有《史德》篇,专门论述这个问题。

他说:“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

章氏提出这一点,是对唐朝人刘知几史才三长论的补充。

所谓史才三长,就是史才、史学、史识。

刘知几说:“夫有学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

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

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

对于史识的内含,刘知几没有明白说出,只是说“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

事实上这里面包含了史家的道德因素。

章学诚在肯定刘氏理论的前提下,感觉意犹未尽,“虽刘氏之所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于是就提出来“史德”。

何谓“史德”?章学诚说,史德就是“著书者之心术”。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提出“史家的四长”,把“史德”排在第一位,这就是“史德、史学、史识、史才”。

史德之提出以及置于最重要的地位,这是历史认识和史学家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史德的概念虽然到清代才被提出来,但在中国悠久的史学传统中,却是一直被特别强调的,只是所用的词汇有所不同而已。

先秦时期,孔子称赞晋太史董狐“书法不隐”。

汉朝班彪、班固父子表彰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提出“素心”说:“析理居正,唯素心乎!”唐朝刘知几在《史通》中有《直书》、《曲笔》专篇,对直书予以表彰,对曲笔予以无情地鞭笞,爱憎分明,充满激情。

明朝胡应麟有“公心”之论:“才、学、识三长足尽史乎?未也。

有公心焉,有直笔焉,五者兼之,仲尼是也”。

从书法不隐、实录到素心说、直书论、公心论,无不与史学家(历史研究者)的道德有关。

强调史家的道德修养,从现代历史认识论来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史学史名词解释1

史学史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阳)衒之,北魏北平人。

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情况。

可算作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

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

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

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

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

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

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

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刘知几原文_翻译及赏析

刘知几原文_翻译及赏析

刘知几原文_翻译及赏析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

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

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四年与吴兢撰成《睿宗实录》二十卷,重修《则天实录》三十卷、《中宗实录》二十卷。

刘知几生平家学渊源刘知几出生于一个世代官宦之家,书香门第。

他的曾祖刘珉为北齐唯阳太守,祖父刘务本为隋留县长。

知几的从祖父刘胤之“少有学业”,在隋时即与信都丞孙万寿、宗正卿李百药为“忘年之友”。

唐高祖武德年间为信都令,曾与国子祭酒令狐德棻、著作郎杨仁卿等,一同撰成国史和实录,并因之授封阳城县男。

刘知几的从父刘延佑进士及第,颇有文名。

刘知几的父亲刘藏器在高宗时为侍御史。

监察御史魏元忠很称赞刘藏器贤能,高宗也打算提升他为吏部侍郎,因遭魏玄同的反对,便放他出为宋州司马。

其执法如山,无所阿私,言词抗直,不畏权贵,甚至敢于批评当朝天子“用舍由情”、“失信”。

刘知几有两位胞兄,长兄知柔,仲兄知章。

知柔“性简静,美风仪”,与知几俱以善文词知名,在官也有善政。

累迁工部尚书、太子宾客、封彭城县男。

据李邕《刘知柔神道碑》云:“公春秋七十有五,以开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遇疾,薨于东都康俗里之私第。

”依此推断,知柔当生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比知几长十二岁。

李邕称颂知柔先人“莫不都长忠方,简质贞亮,业行优绝,政理殊尤”,赞美知柔“立年博达,典学为海;懿文为林,镇重为山,幽静为骨,清谈事约,言遣理深。

谦常后身,俭不逼下”,且“仪形硕伟,风神散逸”。

知几出生于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那年,其父五十有四,知柔一十有三。

他生长在“鼓簧史撰,柱石邦家”的官宦之家和书香门第里,整个家庭氛围的习染,使刘知几的童年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历史文选

历史文选

序篇1、今存三代最完整的史籍,首推孔子整理的《尚书》2、刘知几总结唐以前的史学家流派有六家:《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3、三国时魏国产生了第一部类书《皇览》4、唐代产生了第一部典志体政书,即杜佑《通典》作者+作品5、唐代始设修史馆6、黄宗羲编纂的《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

7、明清两代史学走向衰落的标志主要有两个:一是鲜有人写当代史;二是史籍质量下降,少有学术上的创新。

8、唐宋史籍鼎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史体创新,丰富多彩;其二,史籍空前繁荣;其三,史学受到社会重视9、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对古代史学作了总结性的评论,批评了儒家观点,并提出了新的史学观点。

10、《史记》、《汉书》两部史籍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史学走向成熟。

第一单元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由司马迁编写的《史记》。

2、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乾隆年间敕修《四库全书》,确定以历代纪传体为正史,并明确规定,凡未经“宸断”的不得列入。

4、唐代,纪传体被颁令为国史,中央王朝设馆修撰,纳入国家政治体制。

5、二十四史加上民国年间所修的《新元史》和《清史稿》,共是二十六史。

6、《史记》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构成。

7、《史记》记事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

8、班固沿用纪传体体例写成断代史《汉书》,记述西汉一朝的历史。

9、纪传体最大的特点是体大思精。

10、《史记》三家注为《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

第二单元1、《春秋》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资治通鉴》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3、解释春秋的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4、简述由汉到明编年体史书的发展。

5、《资治通鉴》因“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得名。

6、《资治通鉴》因吸收纪传体叙事完整的特点,所以在体例上有了新的突破。

7、编年体的价值:宜于考察一时之大势,宜于长编,宜于录存史料。

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

一、刘知几在《史通》中表达了怎样的史学思想?他提出才、学、识为史才三长的著名理论,而三者中,犹注意史实,他强调史学家要有史德、要正直不阿。

二、杜佑《通典》在撰述体例上的特点。

《通典》是我国留存的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计二百卷,唐杜佑撰。

1、《通典》以《食货》为首,而食货又以《田制》为先。

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历代土地关系的变革,放在历代典章制度的首要地位加以叙述,这是杜佑的首创。

2、《通典》对有史以来的赋役制度、官僚制度、封建礼乐、兵制、刑法、政治地理、对外关系等,都能每事以类相从、分门析目,原始叙终;对于历代制度的沿革废置,和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各种代表人物的议论得失,也无不备载。

三、仿照《通典》所编撰的典制体专书有哪些,列举3部。

宋代宋白的《续通典》、魏了翁的《国朝(宋)通典》、宋末元初的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宋郑樵《通志》中的“十二略”等。

四、《文献通考》在撰述体例上的特点。

1、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意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

2、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定,以致名流之燕谈,俾官之记录。

3、凡一话一言,可以定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

4、其载诸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辩而为当者,研精勤思,悠然有得,则著己意,附其后焉。

五、比较《通典》与《通考》间的异同优劣。

1、异同:《通考》中的《田赋》等十九门,仿照《通典》成规,详加增补;但是《通考》分二十四门且作者又自创《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可《通典》只分八门。

2、二者优劣:《通考》不仅史料丰富,分类详细,体例多所创新,保存了大量史料;即在历史认识上,也颇有可取,而且从史料价值而言,则应该说《通考》超过了《通志》,而且超过了《通典》;《通典》记礼(特别是魏、晋、六朝议礼文字),多存古训,有益于治经;文章又简明扼要,首尾一贯。

刘知几史学三长

刘知几史学三长

1|、刘知几是盛唐时期杰出的史学批评家,刘知几认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尤以史识最为重要。

所谓才,是指史家应有的才具,即在考核史料、叙述史事编纂技巧方的能力。

所谓学,是指史家志有的学问,即要掌握广博的史学知识及其它有关知识,掌握充分的史料。

所谓识,是指史学应有的见识,即辨明是非,有正确的见识、观点,还包括疾恶扬善、秉笔直书的品德和胆识。

在分析研究以往史书的基础上,提出了编写史书的一些原则。

认为一部良好的史书“以实录直书为贵”,记载史实应该“善恶必书”,“不掩恶,不虚美”,不能“饰非文过”,“曲笔诬书”。

内容只应记“事关军国,理涉兴亡”的大事,不应记“州闾细事,委巷琐言”。

人物要有选择,不能“愚智毕载,妍媸靡择”;要“区别流品”,给予正确的评价。

体例要“详求厥义”,谨严合理,做得名实相符,不能“名实无准”。

搜集史料,不仅要“徵求异说,采摭群言”,还要细心鉴别,“明其真伪”。

叙述史实,应以“简要为主”,要“文约而事丰”,反对“虚加练饰,轻事雕彩”。

记述人物的语言,要用“当世口语”,“从实而书”,不要“怯书今语,勇效昔言”。

对于符合这些原则的《左传》和不为一般人所重视的两部史书(宋孝王《关东风俗传》和王劭《齐志》)屡予表彰,备加赞誉,体现了他不同于流俗的“史识”。

在《惑经》篇中批评《春秋》“巨细不均,繁省失中”,“真伪莫分,是非相乱”,指出《春秋》不过是一部“菁华久谢”的陈籍。

《疑古》批评《尚书》和《论语》;指出《虞书》赞美尧“克明俊德”,能识别大才大德,是编造出来的“奇说”;尧、舜禅让的美谈,是捏造出来的“虚语”,总之,他认为。

“远古之书,其妄甚矣”,不能轻信。

对古书中所载的鬼神、祥瑞、迷信等等的批判,更是不遗余力。

2、才、学、识“史才三长论”“史才三长论”是刘知几在史学理论上的最大贡献之一。

他认为:“史才须有三长”,“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旧唐书》卷一0二《刘子玄传》)不具备这“三长”,就不能算是优秀的史学家,不应担负史官的重任。

刘知几与《史通》

刘知几与《史通》

刘知几《史通》的内容和特点《史通》共二十卷,分内外两篇,其中为其主要内容,《内篇》原为三十九篇,其中《体统》、《纰缪》、《驰张》等三篇早已失佚,实际只有三十六篇,《内篇》各篇之间有关联,有系统,主讲历史编纂学。

《外篇》有十三篇,无系统,各篇之间无关联,似杂论,主要讲史官和史书的沿革,杂评过去史书的优劣得失。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史学发展历史的清理(《六家》、《二体》);第二、关于史书表现形式的理论,以纪传体史书的结构、体例为主;第三、关于史书编撰方法和文字表述的理论;第四、关于历史认识和撰述原则的理论;第五、关于作者的历史经历,撰述旨趣和对史学社会功用的认识。

对于《史通》的特点,有语评说“上下数千年,贯穿数万卷。

心细而眼明,舌长而笔辣”,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评论有据;2、兼指得失;3、批评尖锐;4、主张明确。

刘知几的史学批评理论一,“辨其指归,殚其系统”(撰写《史通》的目的所在)任务“商榷史篇”、“普加厘革”。

“辨其指归”即“明史义”,“殚体系”即“探史法”。

二,“多讥往哲,喜述前非”(刘知几对《史通》史学批评特点的概括,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反映了刘知几对以往史学的深入思考,蕴含着刘知几丰富而深刻的理论认识)。

三,“六家二体”之说“六家”即《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

“二体”即编年体和纪传体。

“六家”、“二体”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十流”。

四、“五志”、“三科”“五志”即“达道义”、“彰法事”、“通古今”、“着功勋”、“表贤能”。

“三科”即“叙沿革”——叙述国家典章法令与礼仪制度的沿革;“明罪恶”——明载君臣的奸邪侫僻与国家的动荡败亡;“旌怪异”——记载神灵感应与灾祸祥瑞。

五、“博采善择”“博采”——“征求异说,采摭群言”;“善择”——“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学者博闻,盖在择之而已”;“博采”是基础,无博采则无善择,“善择”是关键,无善择,博采就失去了方向。

史学史填空题

史学史填空题

填空题1、商周的甲骨卜辞和金属器物上的钟鼎铭文即金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

2、从史学的观点看,远古的传说,可以看作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一分遗产。

3、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而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

4、《尚书》相传由孔子选编,汇集的是典、谟、训、诰、誓、命,基本上是统治者的讲话记录或文告。

它是研究商周的基本史料,是我国最早结集成编的重要历史文献。

5、《今文尚书》是指西汉文帝时由晁错整理,共有二十八篇,改用当时流行的隶书书写,故成为《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汉武帝时在孔子旧居之地的墙壁中又发现一部《尚书》,用秦以前字体书写,即“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六国所用字体写成,所以成为《古文尚书》。

6、周代史官以“官”的角色定位为指导而行使历史官之史的职责。

7、传说中在所谓的“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典籍。

8、春秋时期各国都编有史书,如晋国的《乘》、郑国的《志》、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秦国的《秦记》。

9、《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在笔法上较多运用用“隐讳”的春秋笔法。

还具有只记事不记言的特点。

10、《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

11、春秋时期以语类即以记语为主的史著:《国语》、《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

12、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之外,还有《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

13、战国时期的代表史学著作有:《左传》、《竹书纪年》、《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等。

14、秦汉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学与政治联系紧密。

15、汉宣帝时的石渠阁会议、东汉章帝亲自主持了白虎观会议。

16、汉承秦制,西汉史官也叫“太史令”。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传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传

唐朝史学家刘知幾传好学少年,博览史籍刘知幾(661—721),字子玄,彭城(今XX徐州)人。

父亲刘藏器在唐高宗时任侍御史。

善于词章,文史很有造诣。

有三个儿子,知幾排行第三(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

刚十岁出头的刘知幾学《尚书》,由于深奥难懂,学习不专心,常常被父亲责打。

一天,知幾看见父亲给哥哥们讲《左传》,就放下手里的《尚书》,偷偷跑去听,听了几次,对《左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左传》中有很多生动的历史故事,像曹刿论战、卫懿公好鹤、唇亡齿寒等等,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还讲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比起类似文件汇编的《尚书》,显然好懂易学。

他兴奋之余又想到自己功课,不禁叹息说:“书如是,儿何怠!”这话传到刘藏器耳朵里,就同意小儿子也学《左传》。

知幾学完《左传》,这时刚十二岁。

此后,他又学习《左传》的注疏文字,并读了《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史学名著,仍感到不满足。

他的志向并不在于仅仅了解一些历史事实,而更喜好探究古今沿革状况和历史发展的大势。

他读史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十七岁时,已广泛涉猎汉代以来的各种体裁的史书,包括唐朝皇帝实录。

这些书多数是借阅的,有的部帙残缺。

通过勤奋苦读,刘知幾不但获得了大量历史知识,而且也对各种史书的思想观点、叙事体例、文字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读这些史书时,刘知幾不盲目崇拜前代史家,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他认为:《汉书》既然是写西汉一代之史,就不应有《古今人表》(班固《汉书》中的《古今人表》所收录人物起自远古的太昊伏羲氏,止于秦末陈胜、吴广等,未收录西汉人物);谢承的《后汉书》应该为西汉末起义军所立的更始皇帝(刘玄)立“本纪”。

当时听到刘知幾这番议论的人,都责备他不该这般议论前辈大学者。

后来他读到了张衡、范晔的文集,发现他们对《汉书》、《后汉书》的批评,竟与自己的批评一样,自己许多看法有与前人不谋而合之处。

这极大增强了刘知幾在钻研学问上的自信心。

从此,刘知幾更加活跃地独立思考,在钻研史书过程中,一有创见就随手写成札记。

刘知几言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

刘知几言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

刘知几言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刘知几言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二之刘知几传(子玄)记载,“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年。

官虽徙。

职常如旧。

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

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

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惧,此为无可加者。

”史胆与史责彭忠德注重史家自身的修养,是中国史学的一大优良传统。

中国史学史上两位著名的史学理论家曾对史学家修养作了严肃认真的总结:唐人刘知几认为才、学、识为史学家必具的修养。

清人章学诚在刘知几所说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史德”。

从此,才、学、识、德遂成为史学家自觉修炼的品德,同时也是人们评价史学家的重要标尺。

笔者以为:中国古代史学家还通过自己的言行向人们昭示:胆量和责任感也是史学家应该具备的修养。

齐庄公淫乱无道,被大夫崔杼杀死。

齐国的史官们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记下了这件事。

“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

’崔子(杼)杀之。

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书,乃舍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史官视死如归的胆量和留信史于后世的责任感。

中国史学史上,有不少史家明确提出史胆和史责:梁人刘勰所著《文心雕龙•史传》号称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半部史学理论专著,就曾专门论及史学家的胆量和责任心:“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赢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为劳”。

范文澜以韩愈为例解说此句,指出面对作史可能带来的各种是非之祸,有无史胆、史责之史官的应对是不同的:“韩愈不敢作史,恐赢得是非之祸尤耳。

荷担犹言负责。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为了证明韩愈之“不敢”,范文澜在注中全文附录了韩愈的《答刘秀才论史书》,该书中,韩愈谓“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此当是其无史胆;韩愈又谓自己出任史官是宰相“哀其老穷……苟加一职荣之耳,非必督责迫蹙令就功役也……今馆中非无人,将必有作者勤而纂之。

6直书 课稿

6直书 课稿

春秋笔法
释义:春秋:春秋时鲁国的史书。笔法:写文章的技巧。指文
字隐晦、文笔婉转而含有褒贬意思的写作风格。简言之,即寓
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 《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译文: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
录”精神。
禀五常 bǐng 违忤 斧钺 坑窖 嘿记 犯跸
箕裘
徇名 瓦砾 栖毫 糟粕 bì shà o
xù n lì
qī pò xū
王劭
má o
文章主要说了两个方面内容:
一:提出自己的主张,说明直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列举历代史家的各种情况,说明直书之难。
荣华相比,(南、董、韦、崔的精神)直冲三光, (王沈、董统的行为)却是埋于九泉,(即使这样说) 也不足以说明他们的高低之别啊。
第四段
第四段:赞扬了南、董、韦、崔的秉笔直书精神,谴责
了王沈、董统“曲笔阿容”“谄言媚主”的卑劣行为。
总结著史不易,直书更难。晚周的南史、董狐,六朝的韦
昭、崔浩都是不避强御、秉笔直书的典型,他们的光辉事迹至
用这种办法来避祸,侥幸获得两全。这足够用来证明世道多么艰辛,也了
解了史书实录的难以遇到。
第二段
第二段:列举历代史家之例,说明:世途多隘, 直书难遇。
史家的例子全是正面的人物,都是秉笔直书的典型,但其命运却各有不同。 其中在生前身后都独擅令名的是董狐。他受到了孔子的赞扬,而且,也显然未受到 赵盾的刁难。赵盾虽然不同意董狐的记载,但除了为自己辩解,认为是自己太留恋 祖国了,才给自己招来了忧愁外,并没有做别的什么举动。但是,其他的史家就没 有这么幸运了。齐太史记载“崔杼弑其君”,结果被崔杼杀害。他的两个弟弟先后 做史官,也都这样写,也同样被杀。直到他最小的一个弟弟仍坚持记载这件事,才 终于没有被杀。南史氏听说几位太史都为此事被杀,便带着写好“崔杼弑其君”的 简策前往,听说此事已写入史册,这才回去。司马迁记载汉朝皇帝的事情,并不因 为当时是大汉天子的天下就有所隐晦,而是善恶皆书,结果《史记》被诬为“谤 书”。韦昭是三国吴的史官,并不因为孙皓是皇帝,就屈从于其淫威,为孙皓的父 亲孙和做纪,而是坚持认为孙和不是皇帝,只能做传。崔浩是北魏人,历仕道武帝 拓跋跬、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官至司徒。太武帝时奉命监修国史, 成《国书》30卷。因内容详备,且据事直书,遭到一些鲜卑贵族的怨恨,于450年 被灭族。这些史官,都秉笔直书,最终却都因书获罪。世事如此,所以要求史臣刚 直不屈、秉笔直书,实在是太难了。于是,有人就想出变通的办法。三国时吴国张 俨著《嘿记》三卷,秘藏不宣;东晋孙盛著《晋阳秋》,写了两个不同的版本,以 此来逃避灾祸。上述的这些事例,都是用来说明直书之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刘知几是盛唐时期杰出的史学批评家,刘知几认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尤以史识最为重要。

所谓才,是指史家应有的才具,即在考核史料、叙述史事编纂技巧方的能力。

所谓学,是指史家志有的学问,即要掌握广博的史学知识及其它有关知识,掌握充分的史料。

所谓识,是指史学应有的见识,即辨明是非,有正确的见识、观点,还包括疾恶扬善、秉笔直书的品德和胆识。

在分析研究以往史书的基础上,提出了编写史书的一些原则。

认为一部良好的史书“以实录直书为贵”,记载史实应该“善恶必书”,“不掩恶,不虚美”,不能“饰非文过”,“曲笔诬书”。

内容只应记“事关军国,理涉兴亡”的大事,不应记“州闾细事,委巷琐言”。

人物要有选择,不能“愚智毕载,妍媸靡择”;要“区别流品”,给予正确的评价。

体例要“详求厥义”,谨严合理,做得名实相符,不能“名实无准”。

搜集史料,不仅要“徵求异说,采摭群言”,还要细心鉴别,“明其真伪”。

叙述史实,应以“简要为主”,要“文约而事丰”,反对“虚加练饰,轻事雕彩”。

记述人物的语言,要用“当世口语”,“从实而书”,不要“怯书今语,勇效昔言”。

对于符合这些原则的《左传》和不为一般人所重视的两部史书(宋孝王《关东风俗传》和王劭《齐志》)屡予表彰,备加赞誉,体现了他不同于流俗的“史识”。

在《惑经》篇中批评《春秋》“巨细不均,繁省失中”,“真伪莫分,是非相乱”,指出《春秋》不过是一部“菁华久谢”的陈籍。

《疑古》批评《尚书》和《论语》;指出《虞书》赞美尧“克明俊德”,能识别大才大德,是编造出来的“奇说”;尧、舜禅让的美谈,是捏造出来的“虚语”,总之,他认为。

“远古之书,其妄甚矣”,不能轻信。

对古书中所载的鬼神、祥瑞、迷信等等的批判,更是不遗余力。

2、才、学、识“史才三长论”
“史才三长论”是刘知几在史学理论上的最大贡献之一。

他认为:“史才须有三长”,“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旧唐书》卷一0二《刘子玄传》)不具备这“三长”,就不能算是优秀的史学家,不应担负史官的重任。

实际上也是对研究历史的要求。

孔、孟、班、范等人论史,都曾提出过“文”(指语言文字)、“事”(指史料史实)、“义”(或曰“意”,指思想观点)的概念,并论及其间的相互关系。

刘知几则以史才、史学、史识对这三个方面作了概括,考察的内容也更全面、具体、充实。

这在中国封建史学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创见。

所谓史才,包括选择、组织史料的能力和书写记事的技巧。

它要求做到“善择”、“辨疑”、“考伪”,认为“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应该“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叙事》)。

《史通》中专有《因习》、《邑里》、《言语》、《浮词》、《叙事》、《模拟》、《书事》、《核才》、《烦省》等篇论史传之文。

所谓史学,包括考察问题时所征引的史料以及历史知识,它强调“采摭zhi群言”,主张把所有历史著述都作为取材的对象。

《史通》中则有《采撰》、《补注》、《杂述》等篇论史学。

所谓史识,包括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态度。

它重视辨善恶、明是非、寓褒贬。

《史通》中的《品藻》、《直书》、《曲笔》、《鉴识》、《探赜ze》、《人物》、《暗惑》等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史识。

刘知几认为这是搞好历史必不可少的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但三者当中,他又最注意“史识”,认为史才、史学都离不开它。

刘知几提出“史才三长论”,成为后世公认的名论。

3|、比如写一篇史学论文。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指出,史家要有才、学、识三长。

史学工作者的才、识、学如何表现,它就是通过论文(论著)表现出来得。

先看史识。

所谓史识,就是对历史的见识、见解,或者如梁启超所说的“历史家的观察力”。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你能有所发现,这就说明你的见识高。

一篇史学论文,反映了作者对这个历史问题的看法,这就是史识。

史识高不高,眼界开阔不开阔,论文是最好的反映。

再看史学。

所谓史学,就是学问,你的学问精不精,知识面宽不宽,围绕这个问题上下左右
的知识你掌握不掌握,通过一篇论文也完全可以反映出来。

最后看史才。

所谓史才,就是研究历史的才华,语言表述的才华,通俗说就是写论文的技术,主要是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文采,文字是否优美、流畅,这都是史才,一篇论文完全能反映作者的史才。

4、一提到史学家的修养,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历史上著名史学家刘知几、章学诚等的论述。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提出,作为史家必须兼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

史才,不仅指天才和才气,主要是指文才、文采,即古人所谓的“辞章之学”。

有了好的题材和思想,文字表达不出来,或表达得不清楚,也是枉然。

因此,作为一个史学家必须善于用文字来叙述、论证史实。

历史上凡是“良史”,其著作莫不具有文采,这是大家公认的。

然而,如果刻意追求文采,以文害意,也是不可取的。

史学不同于文学,前者是用简洁、准确的文字,叙述活生生的史实;后者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史学,是指学识,我理解主要是指专业知识。

史学的面很广,既要有中外历史知识的雄厚基础,又要在专门从事的专业方面有深厚的造诣。

因此,学识主要是解决好博与专的问题。

所谓“博”,是指在学习和研究中,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

有关史学各门的基本知识,甚至包括对与史学有关的学科,如哲学、文学、语言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均应有所涉及和了解。

“专”,就是指具有本专业方面扎实、雄厚的基础,及对现阶段本专业研究状况的了解。

只有将博与专结合起来,才能在研究专业的问题时,结合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站得高,看得远,取得高水平的成果。

博与专两者又不可偏废,它们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史识,就是识见,义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这就是所谓的史与论的关系问题。

不能“以论代史”,而要“论从史出”。

也不能只研究史料,掉进故纸堆里。

而要对历史有自己的观点。

即“识见”。

三才中以「史识」为最难,但也最重要,因为有才无识或有学无识,都不足以成为优秀的史家。

总之,一个能兼有“三长”的史学家是很不容易的。

总之,刘知几的史学理论,在充分肯定史学的作用和地位,明确史学的研究方向,促使史家注意历史观和历史编纂学等方面,构成一个体系,从而完成了确立封建史学理论的历史使命。

它奠定了我国史学理论的基础,刘知几的史学思想丰富了我国的史学园地。

对后世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