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化词汇

历史与文化词汇
历史与文化词汇

京剧 Peking opera

秦腔 Qin opera

功夫Kungfo

太极Tai Chi

口技 ventriloquism

木偶戏puppet show

皮影戏 shadowplay

折子戏 opera highlights

杂技 acrobatics

相声 witty dialogue comedy

刺绣 embroidery

苏绣 Suzhou embroidery

泥人 clay figure

书法 calligraphy

中国画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水墨画 Chinese brush painting

中国结 Chinese knot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火药 gunpowder

印刷术printing

造纸术 paper-making

指南针 the compass

青铜器 bronze ware

瓷器 porcelain; china

唐三彩 tri-color glazed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景泰蓝cloisonne

秋千swing

武术 martial arts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

儒家文化 Confucian culture

道教 Taoism

墨家Mohism

法家 Legalism

佛教 Buddhism

孔子 Confucius

孟子 Mencius

老子 Lao Tzu

庄子 Chuang Tzu

墨子 Mo Tzu

孙子Sun Tzu

象形文字 pictographic characters

文房四宝(笔墨纸观)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brush, ink stick, paper, and ink stone)

《大学》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孟子》The Mencius

《孙子兵法》The Art of War

《三国演义》Three Kingdoms

《西游爷己》Journey to the West

《红楼梦》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水浒传》Heroes of the Marshes

《山海经》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资治通鉴》History as a Mirror

《春秋》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史记》Historical Records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易经》The I Ching; The Book of Changes

《礼记》The Book of Rites

《三字经》Three-character Scriptures

八股文 eight-part essay

五言绝句 five-character quatrain

七言律诗 seven-character octave

旗袍 cheongsam

中山装 Chinese tunic suit

唐装 Tang suit

风水 Fengshui; geomantic omen

阳历 Solar calendar

阴历 Lunar calendar

闰年 leap year

十二生肖zodiac

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元宵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清明节 the Tomb-sweeping Day

端午节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中秋节 the Mid-autumn Day

重阳节 the Double-ninth Day

七夕节 the Double-seventh Day

春联 spring couplets

庙会 temple fair

爆竹 firecracker

年画(traditional) New Year pictures 压岁钱 New Year gift-money

舞龙dragon dance

元宵 sweet sticky rice dumplings

花灯 festival lantern

灯谜 lantern riddle

舞狮 lion dance

踩高跷 stilt walking

赛龙舟 dragon boat race

胡同hutong

山东菜 Shandong cuisine

川菜 Sichuan cuisine

粤菜 Canton cuisine

扬州菜 Yangzhou cuisine

月饼 moon cake

年糕 rice cake

油条 deep-fried dough sticks

豆浆 soybean milk

馒头 steamed buns

花卷 steamed twisted rolls

包子 steamed stuffed buns

北京烤鸭 Beijing roast duck

拉面 hand-stretched noodles

馄饨 wonton (dumplings in soup)

豆腐 tofu? bean curd

麻花 fried dough twist

烧饼 clay oven rolls

皮蛋 100-year egg; century egg

蛋炒饭 fried rice with egg

糖葫芦 tomatoes on sticks

火锅hot pot

长城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烽火台 beacon tower

秦士台皇陵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Qinshihuang 兵马俑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大雁塔 Big Wild Goose Pagoda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

敦煌莫高窟Mogao Grottoes

华清池 Huaqing Hot Springs

五台山"Wutai Mountain

九华山 Jiuhua Mountain

蛾眉山Mount Emei

泰山 Mount Tai

黄山 Mount Huangshan; the Yellow Mountain 故宫 the Imperial Palace

天坛 the Temple of Heaven

午门 Meridian Gate

大运河 Grand Canal

护城河the Moat

回音壁Echo Wall

居庸关 Juyongguan Pass

九龙壁 the Nine Dragon Wall

黄帝陵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Huangdi 十三陵 the Ming Tombs

苏州园林 Suzhou gardens

西湖 West Lake

九寨沟 Jiuzhaigou Valley

日月潭 Sun Moon Lake

布达拉宫Potala Palace

鼓楼 drum tower

四合院 quadrangle; courtyard complex

孔庙 Confucius Temple

乐山大佛 Leshan Giant Buddha

十八罗汉 the Eighteen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转世灵重 reincarnated soul boy 中药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黄帝内经》Emperor Huangdi,s Can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神农本草经》Shennong,s Herbal Classic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针灸 acupuncture

推拿 medical massage

切脉 feeling the pulse

五禽戏 five-animal exercises

旧石器时代 the Paleolithic Age

新石器时代 the Neolithic Age; New Stone Age

母系氏族社会 matriarchal clan society

封建的feudal

朝代 dynasty

秦朝 Qin Dynasty

汉朝 Han Dynasty

唐朝 Tang Dynasty

宋朝 Song Dynasty

元朝 Yuan Dynasty

明朝 Ming Dynasty

清朝 Qing Dynasty

秦士台皇帝 Emperor Qin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皇太后 Empress Dowager

汉高祖刘邦 Liu Bang, Emperor Hangaozu, founder of the Han Dynasty

成吉思汗Genghis Khan

春秋时期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文成公主 Tang Princess Wencheng

慈禧太后 Empress Dowager Ci Xi

皇帝,君主 emperor; monarch

诸侯vassal

皇妃 imperial concubine

丞相,宰相 prime minister

太监 court eunuch

少数民族 ethnic minority

祭祀 offer sacrifices

西域 the Western Regions

战国 the Warring States

中华文明 Chinese civilization

文明的摇篮 cradle of civilization

秦始皇统一中国 unification of the country by Emperor Qinshihuang 鸦片战争the Opium War

太平天国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戌戌变法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辛亥革命 the 1911 Revolution

新民主主义革命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五四运动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南昌起义 Nanchang Uprising

918 事变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长征 the Long March

西安事变 Xi"an Incident

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

抗日战争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毛泽东 Mao Tse-tong

孙中山 Sun Yat-sen

蒋介石 Chiang Kai-shek

国民党 Kuomingtang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满族 Manchu

蒙古人Mongol

士大夫 scholar-officials

学者 scholar

诗人 poet

政治家statesman

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

剪纸(paper cutting)是中国最为流行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国剪纸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特别流行。人们常用剪纸美化居家环境。特别是在春节和婚庆期间,剪纸被用来装饰门窗和房间,以增加喜庆的气氛。剪纸最常用的颜色是红色,象征健康和兴旺。中国剪纸在世界各地很受欢迎,经常被用作馈赠外国友人的礼物。

翻译样卷答案:

Paper c utting is one of China’s most popular traditional folk arts. Chinese papercutt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 It was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during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eople often beautify their homes with paper cuttings.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wedding celebrations, in particular, paper cuttings areused to decorate doors, windows and room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joyousatmosphere. The color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paper cutting is red, which symbolizeshealth and prosperity. Chinese paper cutting is ver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and it isoften given as a present to foreign friends.

中国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中国也被称为春节。新年的庆祝活动从除夕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即从农历(lunar calendar)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至新年第一个月的第十五天。各地欢度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有很大差异,但通常每个家庭都会在除夕夜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为驱厄运、迎好运,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人们还会在门上粘贴红色的对联(couplets),对联的主题为健康、发财和好运。其他的活动还有放鞭炮、发红包和探亲访友等。

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In China, itis also known as the Spring Festival. New Year celebrations run from Chinese NewYear’s Eve, the last day of the la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to the Lantern Festival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Customs and traditions concerning the celebrationof the Chinese New Year vary widely from place to place. However, New Year’s Eveis usual ly an occasion for Chinese families to gather for the annual reunion dinner. Itis also traditional for every family to thoroughly clean the house in order to sweepaway ill fortune and to bring in good luck. And doors will be decorated with redcouplets with themes of health, wealth and good luck. Other activities include lightingfirecrackers, giving money in red envelopes, and visiting relatives and friends.

狮舞(Lion Dance)是中国最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之一。狮为百兽之首,在中国传统中,狮子被视为是能带来好运的吉祥物(mascot)。古人将狮子视作是勇敢和力量的化身,能驱赶邪恶、保护人类。据记载,狮舞已拥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在唐代(theTang Dynasty),狮舞就已经被引入了皇室。因此,舞狮成为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和其他节日的习俗,人们以此来祈祷好运、平安和幸福。

The Lion Danc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folk dances in China.The lion is the king of animals. InChinese tradition, the lion is regarded as a mascot, which can bring good luck.Ancient people regarded the lion as a symbol of braveness and strength, whichcould drive away evil and protect humans. The dance has a recorded history ofmore than 2,000 year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the Lion Dance was alreadyintroduced into the royal family of the dynasty. Therefore, performing the liondance at the Lantern Festival and other festive occasions became a custom wherepeople could pray for good luck, safety and happiness.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一位忠诚和受人敬仰的大臣(minister),他给国家带来了和平和繁荣。但最后因为受到诽谤(vilify)而最终投河自尽。人们撑船到他自尽的地方,抛下粽子,希望鱼儿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躯。几千年来,端午节的特色在于吃粽子(glutinous dumplings)和赛龙舟,尤其是在一些河湖密布的南方省份。

The Duanwu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is to commemorate the patriotic poet Qu Yuan. Qu Yuan was aloyal and highly esteemed minister, who brought peace and prosperity to thestate but ended up drowning himself in a river as a result of being vilified.People got to the spot by boat and cast glutinous dumplings into the water,hoping that the fishes ate the dumplings instead of Qu Yuan’s body. Forthousands of years, the festival has been marked by glutinous dumplings anddragon boat races, especially in the southern provinces where there are manyrivers and lakes.

武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一个民族,它会逐渐传播到世界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为了更好的推广武术运动,使其与奥运项目接轨,中国武协和国际武联做了大量的艰苦卓绝的工作。现在武术运动已被列为一种具有与保龄球运动和国际标准舞同等地位的奥运表演项目。//武术的蓬勃发展,除得益于其项目本身的吸引力之外,早期移居海外的一代武术大师功不可没。//老一代武术家在海外播种下了武术的种子,使武术这门既可以自卫又可以健身的运动很快就在新的土地上扎下了根。今天高超的武术大师已遍布世界各地,武术爱好者也与日俱增。//

.Wushu, or Chinese martial art, can betraced back to ancient times. It is a g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weall know, the fine culture of a nation doesn’ t belong to the nation alone andit will be spread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shared by all humanity.// TheChinese Wushu Association and International Wushu Federation (IWUF) have beenworking very hard to popularize wushu and make the Chinese martial art closerto the Olympic Movement. Wushu was accepted to join bowling and internationalstandard dance as an Olympic demonstration event.// The booming of wushu isattributed not only to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sport but also to emigrantChinese wushu masters over the years.// Martial artist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shave sown wushu seeds in foreign countries. Weshu, which can be used as selfdefense and can keep practitioners fit and strong, soom became popular on newlands. Today sperb wushu masters are active all over the world, and amateursare on the increase with each passing day.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第8课 交流与文化传播 华东师大版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应从马可波罗的东来、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和阿拉伯数字三个方面把握。马可波罗的东来主要是介绍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重点掌握四大发明外传的路线及对人类产生的重大贡献。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及意义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及其计数法的传播,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便利和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它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与传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 【疑难点拨】 为什么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不少欧洲人士陆续东来? 思路:第一,蒙古远征的后果。蒙古大军的西征南扩,在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线路,提供了一个各地交往的大舞台。这个情况类似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影响。 第二:蒙古的开放政策。蒙古的军事征服建立起一个覆原广阔的大帝国,包含多种民族,蒙古统治者在帝国境内对各族之间的交流基本上采取开放宽容的政策。当时鼓励交流,重视外贸。【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中国正是(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 2、下面哪项不是《马可·波罗行记》流传后,产生的作用( ) A、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 D、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所启示 3、中国的造纸术正式外传是在 A、公元7世纪以前 B、公元751年怛(da)逻斯之战后 C、东汉时期 D、北宋初年 4、欧洲人自己开始制造火药武器并用于实战是在( ) A、1241年,蒙古铁骑攻入东欧腹地后 B、公元7---8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后 C、1258年,蒙古军围攻阿拉伯的巴格达以后 D、公元14世纪上半期 二、填空题 5、13世纪晚期,意大利人_____________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国。 6、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_________。 8、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始于中国__________时期。

英语六级翻译必备词汇——中国文化

英语六级翻译必备词汇——中国文化 来源:文都图书 自从四六级改革以后,翻译就由之前的部分句子汉译英变成了整段的汉译英,这对于考生来说难度确实加大不少。新翻译涉及到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等,这就要求大家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并积累。文都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必备词。 火药gunpowder 印刷术printing 造纸术paper-making 指南针the compass 《三字经》The Three-Word Chant 《三国演义》Three Kingdoms 《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 《红楼梦》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中国画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书法calligraphy 水墨画Chinese brush painting; 中国结Chinese knot 旗袍Cheongsam 京剧人物脸谱Peking Opera Mask 相声comic crosstalk

皮影戏shadow play; 说书story-telling 武术martial art 阳历solarcalendar 阴历lunarcalendar 剪纸:Paper Cutting 书法:Calligraphy 针灸:Acupuncture 太极拳:Tai Chi 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孟子:Mencius 敦煌莫高窟:Mogao Caves 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 火锅:Hot Pot 关于六级翻译,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对于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词语最好都要弄清它的英文翻译。平时也要多注意进行练习,因为是新题型,所以真题比较少,大家可以配套文都出版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真题精析与标准预测》,里面附赠20片短文翻译,让大家有题可做。

汉字与文化

汉字与文化 ----一笔一画下的故事 作为中国人,我们天天都在学汉字,写汉字,但是,你可曾知道,一笔一划都有它的故事和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对于汉字,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什么是汉字?如果将之理解为简单的一笔一画,那就太肤浅了;如果将之复杂化,那就有失偏颇了;如果将汉字神秘化,那就是你根本不知道汉字的产生和演变,甚至我会怀疑,你并非中国人。那么,汉字是什么?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最古老的表意文字之一。(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体字、玛雅文字)一个词只用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从汉字自身特征看,字形本身确实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示汉语的词或词素的”。一个字,我们可能不知道它的读音,但通过分析字形,我们可以知道它所表达的语言中的意义。如:休——休息;采——用手采摘果实。 那么,什么又是文化?“文化”、“文明”都是直接借用的日语外来词。在我国古代,“文”和“化”是两个单音节词。与“武力”相对而言,是“文德教化”的意思。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出自刘向《说苑?指武》。在《现代汉语词典》

中: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是汉字的字义系统记录了文化系统。汉字的字义系统是对客观世界和人文世界的划分和整理,其中有客观成分,也有特定文化的影响因素。二是汉字的字形构造反映了文化现象。汉字与文化的关系主要在第二方面。汉字是依据词义来构造字形、追求形义统一的文字。一个词义,用怎样的字形来表示,从中反映着古人的构想和设计,而古人的构想和设计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记录了造字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状况、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及心理状态等。 中华文化因为有了汉字这一载体而得以源远流长,对于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来说,其与汉字的关系则是微妙而复杂的。汉字记录着思想,而汉字本身又带有一种思想。所以说,汉字不仅仅充当着记录思想的角色,汉字本身也反映着某种思想。 从汉字造字法来看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本身并没有表音的标志这说明汉字是纯粹表意的,没有部首语言制约,是记录人们的思维、意识、观念的符号。因此汉字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汉字都能独立反应生活中的一种现象,都有一个独立的意思。因此汉字能深刻地反映出人的思想。 汉字能反映出一个故事,一种思想。我们学习汉字与文化,也就是学习一个时代的文化,其中,包括了宗法制度、婚姻家庭、文学艺术、服饰、饮食、建筑、交通、起居生活以及自然等等。上面提到的

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笔记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范围:大致相当于昔日上海法租界1914年的扩展部分(所谓法新租界)。 占地面积共775公顷,占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27平方千米)的29%, 拥有近2000幢历史建筑,约占全市历史建筑的40%。 涉及徐汇、卢湾、静安、长宁四个区, 东界:重庆中路-重庆南路-太仓路-黄陂南路—合肥路-重庆南路; 南界:建国中路-建国西路-嘉善路-肇嘉浜路; 西界:天平路-广元路-华山路-江苏路; 北界:昭化东路-镇宁路-延安西路-延安中路-陕西南路-长乐路。 特点:以花园住宅著称 复兴路、衡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道路为放射状与方格网相叠加的形式, 有利于建筑布置、交通疏散和确定方位,又使城市空间和景观富有趣味,街道尺度 宜人,道路沿线建筑高度与道路宽度比例适当,一般不超过1:1。 复兴路、衡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绿化覆盖率高,环境优美,90%以上的道路两侧种 植有浓荫避空的法国梧桐树,大量的花园住宅与里弄住宅保留着良好的庭院绿化,其中包括丁香花园、蕊园等精致生动的上海名园。

一、衡复现状——优点 由于衡复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基本就等同于原本法新租界的范围,主要为高级住宅区,故其中主要的建筑类型为风格各异、质量较好、环境优美的花园住宅,兼有相当数量和艺术价值的公寓建筑、新式里弄以及许多有历史文化景观价值的公共建筑,构成了独特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形态。其中花园住宅汇集了西班牙、英国、法国、挪威、德国等传统以及西方现代手法的多种风格, 造型优美、布置灵活、庭院幽深, 是中心城花园住宅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由于保留的历史建筑较多,整个区域内风格较为统一突出。 公共建筑涉及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医疗、教育科研、宗教等领域, 气势宏大、精致美观、环境舒展幽雅。这个地区对于公共空间的处理也较有特色,既有欧洲注重街道、建筑立面的特点,但也有符合上海人生活习惯的里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衡复地区形成了较有特色的空间肌理。肌理,放在城市规划语境下可以理解为“已成为一种序列”的空间秩序。20世纪30至40年代是本风貌保护区空间肌理逐步完善的时期,从道路网格上来看,60年问该地区的骨架结构未有大变动,而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大发展使建筑的密度、类型有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个区域主要形成了四种秩序:街区A——花园住宅空间肌理;街区B——里弄空间肌理;街区C——混合空间肌理;街区D——“大体量”空间肌理。其中前两者主要为历史建筑所形成的,而后两张主要是由于一些现代化的建筑介入所形成的。本风貌区的巷弄空间基本为“总弄一支弄一房屋前后弄堂”垂直布局的鱼骨状结构,低多层建筑和低密度的空间分布较为广泛,安全静谧,特点突出。 二、衡复现状——缺点 虽然在该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原本多为高档住宅,相对保护较好,但毕竟建造年代久远,虽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大修、中修,但大部分建筑出现结构性损坏。 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当下的居民来说,这个区域的基础设施匮乏,甚至超负荷使用和结构性破坏;再加上年久失修、多户合住或多次改变建筑用途、新老建筑混杂、违章搭建等种种因素,对这些建筑进行整体性的修复改建十分具有必要性。 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从建筑格局上来看.建筑密度也成倍增加,同时原有的建筑也一直再被超负荷使用。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于历史建筑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老房子买卖吸引了一批房产中介进驻风貌区,一些易主的老房子改造后与相邻地块的破败形成反差的情况也很常见。

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翻译

1.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2. 刺绣:embroidery 3.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 剪纸:Paper Cutting 6. 书法:Calligraphy 7. 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 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10. 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 战国:Warring States 12. 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 铁饭碗:Iron Bowl 14. 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15. 集体舞:Group Dance 16.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 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 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 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20. 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 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22. 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 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 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 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6. 火锅:Hot Pot 27. 四人帮:Gang of Four 28.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 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30. 《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 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32. 《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 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 针灸:Acupuncture 35. 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36.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7. 偏旁:radical 38. 孟子:Mencius 39. 亭/阁:Pavilion/ Attic 40. 大中型国有企业: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41. 火药:gunpowder 42. 农历:Lunar Calendar 43. 印/玺:Seal/Stamp 44. 物质精神文明建设: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汉译英主题词汇

汉译英主题词汇 1.中国传统文化 四大发明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造纸术paper-making 火药gunpowder 指南针/罗盘compass 印刷术printing 孔子Confucius 孟子Mencius思想学派school of thought 核心思想the core of ideology 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道家Daoism法家Legalism 和尚;僧人monk 乐器musical instrumental 琴棋书画guqin, game of go,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笛子flute 二胡erhu 古筝guzheng 鼓drum 琵琶Chinese lute中国象棋Chinese chess 围棋Chinese Go 对弈play chess 棋子chess pieces 棋盘chessboard 中国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 甲骨文oracle bone script 文房四宝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毛笔brush pen 墨ink stick 砚台ink stone 纸paper 笔划stroke 四大名著the four masterpieces 汉字Chinese character <<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 The Money King <<红楼梦>>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三国演义>>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水浒传>>Water Margin; Outlaws of the Mash <<诗经>>Books of Songs <<史记>>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Historical Records 唐诗宋词Tang and Song Poetry; Poetry of Tang and Song Danasties 元曲Yuan opera 眀小说Ming novel 普通话四声调the four tones of Mandarin Chinese 对联couplet俗语idiom 词语phrase 国画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山水画landscape painting 写意画free sketch painting 敦煌壁画Dunhuang frescoes 龙的形象the image of dragon 孔子庙Confucius Temple黄河the Yellow River 长江the Yangtze River 长城the Great Wall 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 ; the Forbidden City 故宫博物馆The Palace Museum天安门广场Tiananmen Square 胡同hutong太极拳Tai Chi 文武双全be excellent both in the arts of pen and sword

汉字与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一方面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如对汉语发展的促进与限制,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对汉民族思维方法、认识模式的深刻影响等;另一方面可以用文化的眼光来考察汉文化对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影响和规约,探讨汉字系统中隐含的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特点、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文化因素,从个体字符的构形上获取其所携带的物质文化信息、精神文化信息和方式文化信息。 1.汉字与古代物质文化 甲骨文中有“力”字,像由原始农业中挖掘植物或下种籽所用的尖头木棒发展而成的一种用来掘土的工具。字形中的短画,像踏脚的横木。甲骨文、金文的“男”字从田从力,像人用“力”这种农具耕田。甲骨文“渔”字异体字很多,或从鱼从水,或像垂钓形,或像以手捕鱼形,或像张网捕鱼之状,或像人叉鱼之形,反映先民已用钩、网、叉等工具捕鱼。 2.汉字与古代制度文化 从汉字的构形系统看,中国社会早期的货币是以贝壳充当的。许慎《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货贝

而宝龟”意即以贝为货币以龟为宝物。《诗经〃小雅》:“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郑玄笺:“古者货贝,五贝为朋。”“百朋”即五百枚贝。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汉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形,贝在中国古代的货币身份还清楚地固化在汉字形体之中,以至于汉语中与财物有关的词,其书写符号大多以贝为形符,构成一个以贝为形符的字形系统。拿《说文解字〃贝部》所收的59字来看,完整地体现了汉语中有关财物、货币等概念的各个方面。例如:贿,财也;财,人所宝也;货,财也;资,货也;赈,富也;贺,以礼物相奉庆也;贡,献功也;贷,施也;赂,遗也;赠,玩好相送也;赉,赐也;赏,赐有功也;赐,予也;赢,贾有余利也;贮,积也;贸,易财也;赎,贸也;费,散财用也;败,买贱卖贵也;贵,物不贱也;贱,价少也;贪,欲物也;贫,财分少也;购,以财有所求也。上述字都从贝,都有财富义或与财富义相关。甲骨文从贝之字有贮、宝、买、得等等,可见商代已用贝为货币,作为贮存和交换流通的手段了。 3.汉字与古代精神文化 甲骨文“舞”字,像人手操舞具跳舞形,本义即跳舞。甲骨文“乐”字,从丝从木,以丝附木上来像琴瑟之类弦乐器,表示“五音八声总名”。甲骨文“龠”,像口吹原始的排萧形,排萧为竹制口吹的乐器,古书上说其小者只有三孔,大者有六孔。上述甲骨文表明,商代已有舞蹈,人们是伴着音乐跳舞的,当时音乐很发达,已有了打击乐、弹奏乐和吹奏乐等形式的音乐。 4.汉字与古代民俗文化

文化背景与翻译

文化背景与翻译 何君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从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历史地理和专业知识五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针对词、句的翻译,举例说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历史地理;英汉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1666(2004) 01 - 0103 - 03English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English2Chinese TranslationHE Jun (English Department , Loudi Teachers College , Loudi , 417000 ,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in cultural tradition ,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 moral concepts , history and geography ,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 and explains throughexampl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on English2Chinese translation. Key words : cultural background of English ;history and geography ;English2Chinese translation. Eugene A. Nida 在《language , Culture , and Translating》中指出“the role of language within a cul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the culture on the meanings of words and idioms are so pervasivethat scarcely any text can be adequately understood without carefulconsideration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这体现了文化背景知识在人们理解语言中的重要性。同时,在英语学习与英汉翻译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许多英汉语语言功底较好的师生在翻译那些看似简单的词、句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是因为译事的成败、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英汉语言功底、翻译方法论,同时也取决于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三者缺一不可。许多学者往往在动笔翻译之前忽略了第三个条件,才导致以上的局面。背景知识主要是指文化背景知识也包括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们得知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透彻地理解原文,获得满意的译作,译者首先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他不但必须掌握两种语言,而且必须了解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必须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历史地理,社会现状等。倘若仍只死抱着语言功底与译学方法,不将它们与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译出的作品势必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以下从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等五个方面举译例说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汉翻译的制约作用与重要性。 一文化传统与英汉翻译 文化传统是指世代相传且具有特色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了解英美文学、艺术、教育等诸方面的文化传统知识对英汉翻译大有裨益。譬如,Heis changing to Rip Van Winkle. 我们不难看出Rip Van Winkle是一个人名,那么这个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此时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不多的人是难以准确理解此句的。另外,theMidas touch , 由于用得比较广泛,我们大家现都已知道这个词组表示“发财”,但若我们通过了解文化传统去了解它的含义,比我们通过一一识记来得更容易、更有意义。下面我们分析比较几个译例。 It’s great to hitch your wagon to a star , but that alone is notenough. “hitch one’s wagon to a star”源出于爱默生( Emerson) 1870 年出版的《社会与孤独》(Society and Solitude) 中的一句话: It’s wise for man in every instance of his labour , to hitch hiswagon to a star , and see his chores done by the gods themselves. 爱默生原话的意思是:“只要借助星(指大自然) 的力量,任何事情都能办得到。”现在借指“只要胸怀大志,就会无坚不摧,无敌不克了。”

最新文化传播学复习资料

《文化传播学通论》 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文化产业管理班

第一章文化与文化传播 一、名词解释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传播的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相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相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媒介文化:所谓媒介文化,是指在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以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人的方式为主要原因而构成的亚文化系统,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体系统、媒介运作方式及其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还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变数”。 文化圈层:文化圈层指文化在历史发展上存在的反映不同时期各种文化要素所联结起来的平面分布特征,显示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程度。 第二章文化传播的研究范畴 一、名词解释 文化融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经过接触交往后,彼此借鉴、吸收、交融而形成一种新文化的过程。 二、文化传播的功能、特征 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能、娱乐功能特征:社会性、目的性、创造性、永恒性、开放性、多元性、融合性 三、传播的途径(方式)和模式 途径:迁徙传播、商贸传播、战争和扩张传播、宗教传播、教育传播、使节互访、和亲通婚、大众传媒传播、探险、旅游观光、学术会议、图书交流与翻译传播模式:直接传播(a.链式传播 b.波式传播 c.根式传播)、间接传播(又称媒介传播)、激起传播(又称刺激传播)、膨胀型传播(a.传染型 b.等级行等级传播)、 迁移型传播 第三章物质文化传播 一、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又有人称为物态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人工产品,即文化的物质形态,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也称第二自然,是可以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实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深刻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是指源于自然环境之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文化,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且变化节奏较快,具有发展速度快、变化频率快的特点,是精神文化的基础。 二、物质文化传播的原则、途径

汉字与文化论文

汉字与文化论文 理学院 工程力学0901 刘英芝 2011年5月14日 汉字与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①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的各项活动和一切社会交流,都是依靠语言传授,有了文字以后,人类的观念活动、言语活动可以借助文字这样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肉眼看得见的生动形象,巩固了人类一代又一代创造出来的思维成果。可以说各种民族文字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也不例外,它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古老的汉字之所以能够沿用至今,就是因为它与汉语、汉文化紧密联系,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文字体系。在古人心目中文字的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关于汉字创造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仓颉造字的传说流传最广,在古代的着述中有多处记载。如《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领独传者,一也。”《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颇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黄帝之史仓颇,

unit 9 汉译英中词语的省略

汉译英中词语的省略 1.重复省略 A.四字成语 汉语许多描写性文章,如旅游景观的介绍等,往往使用华丽的词藻和形容词,尤其是四字成语。这些词语或成语往往有同义反复的倾向,而无多大实际意义,大多是出于讲究声韵对仗,渲染气氛等方面考虑。如“甜言蜜语、千姿百态、深思熟虑、争先恐后”等都是同义反复。但英语的风格要求的是简洁明快。因此,在翻译中,要适当减词,不能把汉语行文中堆砌的词藻和形容词都搬到英语中。 1)不仅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而且有美味佳肴和漂亮的工艺品。 2)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如白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味多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林公园, 阵阵桂花香扑鼻而来。 3)因为他们很注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所以八面玲珑,到处有缘。 4)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昂首阔步地迈向二十一世纪。 B.一般词语 不仅是四字成语,其他平行性词语,也是汉语追求韵律和工整的修辞手段,英译时要省略相同意义的词。 1)多数中国人依然关心世事,注重人情,而这些在佛教看来都是虚幻的。 2)五年来新增就业3555万人。 3) 中国饮茶的风尚,到了第七世纪的唐代,已经相当盛行了。 2.习惯省略 英语习惯简洁的表达,对上下文已清楚的信息往往予以省略。因此对汉语中重复的意思,要根据英语表达习惯,采用简化表达。 A.动词 1)他家里很穷,没有什么衣服可穿,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吃。 2) 搞好社会治安,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 3)……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 a. …encouraging both Chinese and overseas investors to inves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b….encouraging both Chinese and overseas investment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B.名词 汉语一些主谓结构翻译成英语时,谓语形容词往往含有整个主谓结构句子意思。这样这个结构中的主语名词意思就可以省略。 1)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常常感到心情压抑,事业受挫。 2)自此而下,江面宽阔,水流平缓,一叶轻舟,顺流而下,沿江景色,饱览无遗。 3)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C.范畴词 英语中有些抽象名词往往已含有汉语中一些表示状态、品质的范畴概念。如“他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拿走了那东西”,在翻译中就无须译出“情况”:He took it away without my knowledge. 再如:unemployment=失业现象、失业问题;housing=住房问题;emergency=紧急状况;solution=解决方法;complacency=自满情绪;tension=紧张局势;stability=稳定局面。在汉译英时,要省译问题、状况、情绪、看法、局面、气氛、现象这些汉语的范畴词。 1)我们一定要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问题。 2)与此同时,各学校正采取步骤纠正教学和科研不平和的状况。

香薰文化传播历史

香薰文化传播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富庶,生活质量日渐提高,薰香在许多城市里普及开来。如今一些城市里流行的香薰方式,主要有香薰美容、香薰疗法,以及日常家居中的薰香。这类薰香的费用,一般都较昂贵,实属一种中等 以上收入人家的身心享受。于是许多人就将这种薰香的习 气,当成又一种高级泊来品,成了新贵的一种象征。 其实,我国自古就有薰香的历史。古人很早就已懂得,香 薰能够促进美容养生、祛痛、消除疲劳、排解抑郁。《红 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写警幻“携了宝 玉入室。但闻一缕幽香,不知所闻何物”。警幻冷笑道: “此香乃尘世所无,尔如何能知!此系诸名山胜境初生异 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为‘群芳髓。”很 古以来,香在中国帝王宫廷和富贵人家的起居生活中,就 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焚香大约早在春秋时代就开始了。《拾遗记》说,燕昭王 二年(公元前585年),波弋国贡“荃芜之香”。不过, 在秦汉以前,中国还没有沉香之类香料传入。当时焚烧的, 是兰蕙一类的香草。汉武帝时代,岭南逐渐与中原交通。 由于武帝好道,南方诸郡纷纷贡献珍奇,香料也就传入中 原,不再焚烧草香。 香料品种很多。最名贵的香料是沉香,除了我国岭南一带出产外,当时真腊(今柬埔寨)、占城(今越南中部)等地也出产。后来又有了檀香、鸡舌香、龙脑香等品种。汉武帝的宠妃赵飞燕杂薰诸香,坐处余香百日不歇。汉武帝迎接西王母时,曾经燔烧“百和之香”。这些虽属神话传说,但也证实当时已经焚烧香料了。魏晋以来,香料已成为宫廷及富贵人家中生活必需品之一。焚香、薰香,也就成了社会上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在取得政权之前,曾经“禁家内不得薰香”,以示简朴;还曾经赠送诸葛亮“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临终时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唐宋以后,关于香品、香事、香料制作、焚法等方面的著作多了起来,遂有“茶经香传”之称。焚香与品茗,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般场合下,古人是把香料制成饼块,放在特制的香炉内焚烧的。《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就描写说:“贾母歪在榻上。榻下……只一张高几,设着高架缨络、花瓶、香炉等物。”最早的香炉叫“博山香炉”,传说是西王母送给汉武帝的。那形制是仿照传说中海上仙山博山的形象,下面有盘,贮存热水,使润气蒸香,象征海的回环,上面的炉盖如山,香烟从盖里出来,宛如山腾岚气,呈现出一种山海之象,这种香炉,后来又被叫做“宝鼎”。《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联”中,贾宝玉题有一联云:“宝鼎茶闲烟尚绿”,描绘的就是宝鼎炉焚香情景。古人焚香的方式,一般必定在深房幽室之中,用矮桌置炉,与人膝平。火上设有用银叶或者云母片制成的浅盘盛香。香不及火,使之自然舒缓而无烟燥气,却自香风袅袅。难怪宝玉步入秦氏卧房时,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使宝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了。 今天人们薰香,其实也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不一定非要去美容院。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6-7单元词汇,短语 ,汉译英英译汉

Unit5 1. 2.A strong police force has been placed between the two (rival) groups in the village to prevent fighting and killing. 3. Although personally we believe this to be of only secondary importance, its potential role in (motivating) innovative acts cannot be ignored. 4. 5. Western nations have older and shrinking populations since they entered the 21st century and their(fluctuating) birth rates have also posed problems. 6. 7. The president is in trouble and will have to work hard to (restore) his credibility after people discovered that he was not telling the truth. 8. To study a number of subjects in the humanities has been both enjoyable and (enlightening) , providing me with a new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the world in which we live. 9.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 issue because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not only affects everyone's health but also makes it difficult for businesses to (profit) . 10. 1. 2. The support our volunteers provide to the community as well as society cannot 3. (be measured in) purely practical terms, and their continuing contribution is vital. Please don't forget the Tourist Guide, which should(come in handy) when you travel to different places in Asia and Europe for the next few weeks. 4.

汉字与文化的传承

坚守汉字文化血脉任重而道远 大河岸小学胡丽红 “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不容迟疑”、“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程迫在眉睫”……从2009年至今,书法家出身的苏士澍,在全国两会上的呼吁几乎都围绕“汉字”、“书法”、“文化”等关键词展开。欣慰的是,在苏士澍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多次呼吁下,全国中小学书法进课堂在2012年9月1日变成现实。今年年初,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汉字可谓居功至伟。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古代中国文明得以不间断延续至今,作为文明承载主体的汉字无疑发挥了主要作用。一直以来,汉字手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崛起之后,汉字书写的方式逐渐多元化,键盘打字某种程度上逐渐代替了手写,因而“提笔忘字”正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不知不觉中,对汉字的忽视已开始损及其文化命脉。 忽视汉字文化而导致“伤及文化命脉”的说法看似危言耸听,但却真切反映当前漠视汉字及汉字文化艺术而导致的不利局面。汉字不仅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其本身就体现为一种文明。“六书”从不同侧面昭显古人对天地万物从认识到摹写的文化心迹,汉字形态变迁过程则蕴涵了华夏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等嬗变的历程。基于汉字的书法创作,则是对文明底蕴的艺术激扬。或飘逸俊朗,或厚重古拙,或端庄大方,或跳脱活泼,书法艺术已超越了汉字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基本特质,进而升华成为一种人文之美。 平心而论,当前对汉字的读、写、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就拿央视“汉字听写大赛”来讲,一些本来熟悉的汉字,却突然笔下卡壳,单单“癞蛤蟆”三个字就难倒不少“英雄好汉”,更遑论“沆瀣”“龃龉”“逶迤”等较为繁复的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人将“掣肘”读作“制肘”,将“拾级而上”和“拾金不昧”中的“拾”读成同一个音。经常阅读港澳台地区媒体文章的人可能有印象,其文中经常出现诸如“在在”、“播迁”、“挽毂”等古意盎然的词汇,我们理解尚有障碍。更别说应用裕如了。这也从侧面说明我们对于汉字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运用,尚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3翻译与文化

第三讲文化与翻译 教学内容: 了解文化的定义、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文化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是学生了解文化的概念,在翻译实践中注意到英汉文化差异在译文中的体现。 教学重点: 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及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手段: 讲解、讨论、翻译。 3.1文化的概念 3.1.1文化的定义 我们现在通常所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从日文中转译过来的,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a一词。该词在拉丁文中的原义是“耕作、种植、作物”。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在世界各国的正式出版物中,关于“文化”一词的定义目前大约有160多种。由于文化的丰富内涵,世界各国的学者尝试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文化。例如,人类学者认为文化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文化学者则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艺术、政治、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跨文化交际学者认为文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交流。不过目前对“文化”一词最具有权威性的解释还是英国19世纪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er)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Primitive Cuture)一书中所提出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后来有学者认为这一定义强调了精神方面的文化,忽略了物质文化。为此,对泰勒的定义进行了修订,补充了“实物”的文化现象。这样文化的定义修正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 我国出版的《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时间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解释覆盖了精神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由此可见,文化概念的范围极为广泛,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之,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一切成果均为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