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速度有关的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典型例题(北师大版初二上)(7套)典型例题7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典型例题(北师大版初二上)(7套)典型例题7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典型例题(北师大版
初二上)(7套)典型例题7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假设前t /3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后2t /3时刻的平均速度为9m/s ,那么这段时刻t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假设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那么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 选题角度:考查平均速度的明白得和应用.
解析: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求某段位移或某段时刻内的平均速度,必须用这段位移和所用时刻之比求解.依照平均速度公式t
s v =
〔1〕总位移t t s s s 3
293621⨯+⨯=+==8t (m) ∴ 平均速度t
t t s v 8===8m/s 〔2〕总时刻462/32/21s s s t t t =+=+=(s) ∴ 平均速度4/'21s s t t s v =+==4m/s。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练习题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练习题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练习题题目一:速度计算1. 一个小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小时,求它走过的总路程。

答案:小汽车的速度是50 km/h,行驶的时间是2小时,根据速度定义,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所以小汽车走过的总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50 km/h × 2 h = 100 km。

题目二:加速度计算2. 一个自由落体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5秒钟后速度为50 m/s,求它的加速度。

答案:由于物体是自由落体,并且从静止开始,所以可以使用加速度公式来计算。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即 (50 m/s - 0 m/s) ÷ 5 s = 10 m/s²。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是10 m/s²。

题目三: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3. 一个物体的速度是20 m/s,它的加速度是5 m/s²,求该物体在2秒钟内走过的总路程。

答案: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以使用运动学公式来计算物体在2秒内的总路程。

根据公式 s = v₀t + 0.5at²,其中 v₀是初始速度,t 是时间,a 是加速度,s 是总路程。

代入已知量,计算可得 s = (20 m/s)× 2 s + 0.5 × (5 m/s²) × (2 s)² = 40 m + 0.5 × 5 m/s² × 4 s² = 40 m + 10 m = 50 m。

题目四:加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4. 一个物体以加速度2 m/s²匀加速运动,经过3秒钟后速度为10m/s,求该物体的初始速度。

答案:同样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以使用运动学公式来计算物体的初始速度。

根据公式 v = v₀ + at,其中 v₀是初始速度,v 是最终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时间。

代入已知量,计算可得 10 m/s = v₀ + (2 m/s²) × 3 s。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1. 小明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全程10公里,用时40分钟。

求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10公里 ÷ 40分钟 = 0.25公里/分钟2. 小红开车从C地到D地,全程80公里,用时2小时。

求小红开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80公里 ÷ 2小时 = 40公里/小时3. 假设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小明骑自行车,小红开车。

他们各自的速度分别是10公里/小时和50公里/小时。

问他们相遇需要多长时间?解答:相遇时间 = 距离 ÷总速度 = 0 ÷ (10公里/小时 + 50公里/小时) = 0小时4. 如果上面的问题改为小红是骑自行车速度为50公里/小时,小明开车速度为10公里/小时,他们相遇需要多长时间?解答:相遇时间 = 距离 ÷总速度 = 0 ÷ (50公里/小时 + 10公里/小时) = 0小时5. 小刚从E地骑自行车出发,时速为20公里/小时,经过2小时后到达F地,然后又骑自行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4小时到达G地。

求小刚从E地到G地的平均速度。

解答:总路程 = 距离EF + 距离FG = 20公里/小时 × 2小时 + 40公里/小时 × 4小时 = 80公里总时间 = 2小时 + 4小时 = 6小时平均速度 = 总路程 ÷总时间 = 80公里 ÷ 6小时≈ 13.33公里/小时6. 如果小刚从E地骑自行车出发,时速为20公里/小时,经过2小时后到达F地,然后又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4小时到达G地。

求小刚从E地到G地的总时间。

解答:总时间 = 时间EF + 时间FG = 2小时 + 4小时 = 6小时7. 小明骑自行车从H地到I地,全程40公里,用时1小时。

求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40公里 ÷ 1小时 = 40公里/小时8. 小红骑自行车从J地到K地,全程60公里,用时2小时30分钟。

物理八年级速度计算题

物理八年级速度计算题

物理八年级速度计算题一、速度计算公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公式,其中公式表示速度,单位是米/秒(公式);公式表示路程,单位是米(公式);公式表示时间,单位是秒(公式)。

由该公式变形可得公式,公式。

二、典型例题1. 简单计算题目: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通过的路程是100m,所用时间是5s,求汽车的速度。

解析: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速度公式公式,可得汽车的速度公式。

2. 路程计算(已知速度和时间)题目: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公式,运动时间为10s,求物体通过的路程。

解析: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物体通过的路程公式。

3. 时间计算(已知速度和路程)题目:一个人步行的速度是公式,他要通过一条长600m的街道,求他通过这条街道需要的时间。

解析: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他通过这条街道需要的时间公式。

4. 多段路程或时间的计算题目:一辆汽车以公式的速度行驶了100s,然后又以公式的速度行驶了200s,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析:对于第一段路程: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公式。

对于第二段路程: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公式。

总路程公式。

5. 平均速度计算题目: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前半段路程的速度是公式,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是公式,求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解析:设总路程为公式,则前半段路程公式,后半段路程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公式,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公式。

总时间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把公式,公式代入可得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关系典型例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关系典型例题
m 火车过桥最高限速为18km/h,火车减速的最大加速度为0.4m/s2,则(1)火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为多少?(2)火车过桥时应提前多长时间
开始减速?
求:①汽车第6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速行驶,途中经过一铁路桥,若火车过桥最高限速为 火车从A站驶往B站,由静止开始以0.2m/s2加速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经1分钟达到最大速度Vm后匀速行驶,途中经过一铁路桥,若
开始减速? 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问10s后汽车的速度能达到多少?
的速度才能达到64.8km/h? 火车从A站驶往B站,由静止开始以0.2m/s2加速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经1分钟达到最大速度Vm后匀速行驶,途中经过一铁路桥,若
火车过桥最高限速为18km/h,火车减速的最大加速度为0.4m/s2,则(1)火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为多少?(2)火车过桥时应提前多长时间 开始减速? 灯,司机开始刹车,汽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4m/s时,交通灯变绿,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只用了减速过程三分之一的时间汽车 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过程用了12s,求: 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5m/s,加速度大小为3m/s2,求:①汽车第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8km/h,1min后变成54km/h,又需经多少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 灯,司机开始刹车,汽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4m/s时,交通灯变绿,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只用了减速过程三分之一的时间汽车 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过程用了12s,求: 求:①汽车第6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 求:①汽车第6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
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 速度加速运动,问10s后汽车的速度能达到多少?

高一物理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例1]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 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算出所求时间内的位移或通过所求位移需要的时间,即可由平均速度公式算出平均速度.[解答]火车在开始的15min和接着的10min内的位移分别为:s1=v1t1=10×15×60m=9×103ms2=v2t2=15×10×60m=9×103m所以火车在前25min和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因火车通过最后2000m的前一半位移以v2=15m/s匀速运动,经历时间为:所以最后2000m内的平均速度为:[说明]由计算可知,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都不相等.[例2]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位移的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AB、BC、CD、DE各阶段的速度.[分析]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东行作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s;接着的第3s~5s内静止;第6s内继续向东作匀速直线运动;第7s~8s匀速反向西行,至第8s末回到出发点;在第9s~ 12s内从原点西行作匀速直线运动.[解]由s-t图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AB段:v2=0;[说明]从图中可知,经t=12s后,物体位于原点向西4m处,即在这12s内物体的位移为-4m.而在这12s内物体的路程为(12+12+4)m=28m.由此可见,物体不是作单向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不等.[例3]图1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分析]这四个物体的位移图象都是直线,其位移又都随时间增加,说明都向着同方向(位移的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只是其速度的大小和起始情况不同.[答]a、b两物体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t=0时从位于原点前方s1处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时间t1才开始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中可知,任取相同时间△t,它们的位移△s大小不同:△S c>△S B>△S a>△S d,所以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 c>v B>v a>v d.[说明]这四条图线所对应的物体的运动,可以想象为四个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发令枪响,a、b两运动员从起跑线上以不同速度匀速出发.c运动员则“抢跑”——在发令枪响前t0时刻已开始出发,因此在发令枪响时刻(t=0)已跑到正前方s1处.d运动员则反应迟缓,发令枪响后经一段时间t1才开始出发——相当于在发令枪响时(t=0)从位于起跑线后s0处出发的(图2).根据图线斜率的意义可知,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图象斜率的大小等于速度,即[例4]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分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的大小、方向恒定不变,由公式s=vt知,其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又由于速度v方向不变,其轨迹是一条单向的直线,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当v1=v2时,表示两者的大小、方向都相同,相同时间内的路程必相等.但当速率|v1|=|v2|时,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不同,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可以不等.[答] A、B、C.[例5]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 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丙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作曲线运动[误解]选(B),(C),(D)。

加速度典型例题

加速度典型例题

速度和加速度同步练习1.如图,物体从A 运动到B ,用坐标表示A 、B 位置并表示出A 、B 位置的变化量。

2.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tx v ∆∆=,当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3.下面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表示瞬时速度的是 。

A .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B .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 m/sC .火车通过广告牌的速度是72 km/hD .人散步的速度约为1 m/s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6.一物体沿直线运动。

(1)若它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2)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大?7.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32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 ,则v 是( ) A .24 km/h B .35 km/h C .36 km/h D .48 km/h8.短跑运动员在100 m 比赛中,以8 m/s 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 处的速度是9 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9 m/sB .10.2 m/sC .10 m/sD .9.1 m/s9.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的时候,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 倍。

速度和平均速度典型例题

速度和平均速度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知识点一: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例1. 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题意分析: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根本不是一回事;因此A选项说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肯定是不对的;B选项说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说法也是不对的;C选项说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这就是平均速度的定义,是对的;D选项说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也是不对的。

解答过程:C解题后的思考:对于平均速度,千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应该弄明白,指的是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不同路程或者不同时间上的平均速度有可能是不相同的。

例2.一位同学以3 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 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 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题意分析:有关求平均速度的问题应该弄明白,求的是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本题中要求的是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全程的路程除以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解答过程:已知:s1+s2=s v1=3m/s,v2=5m/s求:=?解:假设全程的路程是s,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1=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2=所以,跑完全程所用时间:t=t1+t2=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答: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75m/s。

解题后的思考: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千万不能简单当成速度的平均值,通过本题可以看到,≠(v1+v2)/2=(5 m/s+3 m/s)/2=4 m/s;学会设全程的路程为s,并用s来表示t1、t2也是本题的一个技巧。

路程、时间之间的计算,要注意分析题意,然后再根据公式(1)v=s/t;(2)s=vt;(3)t=s/ v 进行计算。

(完整)初二物理速度竞赛题

(完整)初二物理速度竞赛题

速度及平均速度B卷题【典型例题】例1、某工厂每天早晨都派小车按时去接总工程师上班,有一天总工程师为了提早到厂,比平时提前1h出发步行去工厂,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来接他的小车才上车去到工厂,进入工厂大门后,他发现只比平时提前了10分钟,试求总工程师在路上步行了多长时间才遇到来接他的小车?(设人和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例2、甲乙两辆自行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前进,甲车在2h内前进了36km,乙车在5min内前进了1200m,乙车经过途中一座桥的时间比甲车早了1min,试问:甲车追上乙车时,离桥有多远?例3、一只运载木料的船逆水而行,当经过某桥下时,一块木料不慎落入水中,经过30min后才发现,立即回程追赶,在桥下游5km处追上木料,设小船顺流和逆流时的伐行速度相同,试求:(1)小船回程追赶所需的时间。

(2)水流的速度?例4、甲、乙两地相距S=100km,有两个人分别从两地骑自行车以相同的速度V1=20km/h,试问在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的这段时间内,鸽子一共飞行了多少路程?【作业练习】一、选择1、自行车以10.8千米/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驶,当时有西风且风速为3米/秒,则骑车人感觉到()A、顺风B、逆风C、无风D、无法确定2、直升飞机上的飞行员看到楼房竖直向上运动,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大地B、楼房C、自己D、天空3、在观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甲、乙、丙三人各以自己为参照物得出下列结论:甲看到路边的树是静止的,乙看到甲是向东运动的,丙看到乙是静止的。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A、甲静止,乙和丙都向西运动 B、甲向东运动,乙和丙都静止C、甲和乙都静止,丙向西运动D、甲和乙都静止,乙向西运动4、在以速度为V1向东行驶的甲车上的乘客看来,乙车向西行驶,在以速度为V2向西行驶的丙车上的乘客看来,乙车向东行驶,则下面所列乙车相对于地面可能的运动情况中,错误的是()A、以小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B、以小于V2的速度向西行驶C、以大于V1的速度向东行驶D、无法确定5、一膄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时速度为V1,逆水行驶的速度为V2,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A、(V1+V2)/2B、V1+V2C、V1—V2D、(2V1V2)/(V1+V2)6、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不等于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的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A、甲先到达B地点B、乙先到达B地点C、两人同时到达B地点D、不知道V1、V2那个大,故无法判断7、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最后1/3路程的速度是前段路程中速度的1/2,如果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7.5米/秒,则他在前段路程的速度是()A、5米/秒B、7.5米/秒C、10米/秒D、15米/秒8、甲、乙、丙三个同学骑自行车依次向南行驶,甲、乙两辆自行车的速度相同,丙车的速度较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三辆车都向南运动B、以甲为参照物,乙、丙都向南行驶C、以乙为参照物,甲静止,丙向南运动D、以丙为参照物,甲、乙都向北运动9、某人上午8:00从起点出发途经三个不同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较平直的路,最后是一段下坡路,三路段的长度均相同,在三个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是1:2:3,此人中午12:00正好到达终点,则上午10:00时他行驶在()A、上坡路段B、平直路段C、下坡路段D、无法判断10、在无风的雨天,要从甲地走到乙地,为尽量减小落在身上的雨水,应该()A、尽量快走,以减小在雨中停留的时间B、不能快走,因为快走会增加迎向雨柱的速度C、无论是快走还是慢走,浇湿的程度都一眼D、无法确定二、填空1、一宇宙飞船的横截面积S=50m2,以10千米/秒的恒定速度航行,设在宇宙空间中平均1米3有一颗微流星,那么飞船1分钟内碰到微流星的个数N=________个。

速度计算(无答案)

速度计算(无答案)

速度计算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期末专题——关于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典型例题】例1. 甲骑自行车以16km/h速度从某地出发沿平直路面运动,12h后,乙有事需追赶甲,于是骑摩托车以40km/h从同一地点出发追甲。

(1)乙经多少时间后追上甲?(2)此时甲运动了多少路程?例 2. 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1600m,一列长25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正桥的时间为3min5s,求该火车全部在正桥上行驶的时间。

例3. 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1100米长的铁桥,用时1分20秒。

求这列火车的长度。

例4. 地铁列车环城一周,正常运行的速度是84千米/时,若实际列车迟开6分钟,司机把速度提高到90千米/时,则列车正点到达。

求:(1)环城一周的路程;(2)列车实际运行时间。

例5. 北京和天津相距约140千米,有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对行驶,48分钟后两车相遇,汽车的速度是105千米/时,求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大?例6. 甲乙丙三人分别用跑步、竞走和慢跑绕操场一周,他们的速度之比是3:2:1,则他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 6:3:2B. 3:2:1C. 1:2:3D. 2:3:6例7. 甲、乙两同学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全部时间的一半内跑,另一半时间内走,乙在全部路程的一半内跑,另一半路程内走。

如果他们跑和走的速度分别相等,则先至终点的是:()A. 甲B. 乙C. 同时至终点D. 无法判定例8. 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的过程中,前三分之一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小时,后三分之二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小时,求在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例9. 一辆货车第一小时行驶20千米、第二小时行驶30千米、第三小时行驶40千米的路程。

求前两小时、后两小时、全程的平均速度。

例10.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A、B、C三辆汽车,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3,求三辆汽车所用时间之比为①1:1:1;②1:2:3;③3:2:1时的速度之比。

速度的计算

速度的计算

C 10s
5、搭载运动问题
甲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 v1 ,乙相对于地面 的速度为 v2 。当把乙搭载在甲上时,若它 们运动方向相同时,乙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为
+ ,若它们运动方向相反,则乙相对 v2 v1 于地面的速度为 ,方向与速度大 的方向相同
v1
v2
例4、小名乘船从甲地顺水漂流到乙地,所用 时间为120min,如果小名划着船从甲地 到乙地仅需40min ,求 ①船在静水中划行同样距离需多长时间 ②船在静水中往返一次需多长时间 ③船往返甲乙两地需多长时间
D 甲车向南,乙车停留在站台上
3、平均速度的求法
例3、一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中的平 均速度为12m/s,在前2/3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10m/s,则后1/3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v1
v
v2
例4、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一半路 程的速度为6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8m/s, 则小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若在前 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6m/s ,后一半时间中的平均 速度为8m/s,则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cl3zWANGJIE2011/7/11
例5: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
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s1 100m 10m / s 运动员的速度: v1 解: t1 10s
汽车的速度:
s2 72km v2 36km / h 10m / s t2 2h
例2:一个朝着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 速度为v,紧接着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在这段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解:
cl3zWANGJIE2011/7/11
v t vt x 5 2 2 v v 3 t总 6 t 2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典型例题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典型例题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典型例题1.一列火车长200m ,以15m/s 的速度通过1.6km 的大桥.求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的时间. 选题目的:通过本题教会学生运用速度公式来解题.分析:题中要求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指由车头上桥开始计时,到车尾下桥为止:火车全部通过大桥通过的路程是火车的长度和桥的长度的总和.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可以分析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有助于解题.要注意应用这种方法,并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单位,因为速度的单位是m/s ,所以把桥的长度1.6km 换算成1600m 较为简便.解题:已知:1600m km 6.1m 200=='=s l求:t解:1800m 200m 1600m =+=+'=l s s 由t s v =得 2min 120s 15m/s 1800m ====v s t 答: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的时间是2min . 2.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 ,则这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若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选题角度:考查平均速度的理解和应用.解析:在变速直线运动中,求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必须用这段位移和所用时间之比求解.根据平均速度公式ts v =(1)总位移t t s s s 3293621⨯+⨯=+==8t(m)∴ 平均速度t t t s v 8===8m/s (2)总时间462/32/21s s s t t t =+=+=(s) ∴ 平均速度4/'21s s t t s v =+==4m/s 3.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第一个100m 用了20s ,通过第二个100m 用了10s.求汽车在第一个100m 内和第二个100m 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大?汽车在这200m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分析与解答;s 1=100m t 1=20s ,通过第一个100m 的平均速度 是: 20100111==t s v m/s=5m/s . S 2=100 m , t 2=10 s ,通过第二个100m 的平均速度10100222==t s v m/s=10 m/s . s= s 1+ s 2=200 m , t= t 1+ t 2=30 s ,通过200m 的平均速度 是: 30200==t s v m/s=6.7m/s . 有的同学认为汽车在200m 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是251021+=+=t v v v m/s=7.5m/s ,这是错误的.4.下面列举的物体运动,哪个运动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A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 .汽车进站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C .跳伞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D .物体释放后自由下落的运动 选题目的:通过本题教会学生辨认生活中的一些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不是直线运动,故不能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汽车进站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是越来越慢的运动,故不是快慢不变的运动.跳伞运动员跳伞后,开始速度不断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保持不变,成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释放后自由下落时,速度变得越来越大. 答案:C5.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A .蜗牛:1.5毫米/秒B .炮弹:1000米/秒C .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千米/秒D .火车:360千米/时选题目的:通过本题教会学生把不同的速度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制单位.分析:在物理学习中,经常遇到比较物理量的大小,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统一单位,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比较,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在遇到速度的不同单位时,最好都换算成国际单位制单位.1.5毫米/秒=0.0015米/秒7.9千米/秒=7900米/秒360千米/时=100米/秒都换算成统一单位时,数值大的速度大.通过比较,显然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最大. 答案:C6.10m/s 合多少km/h ?(要求列出单位换算过程)选题目的:通过本题教会学生按步骤对速度进行单位换算.错解1:h /km 36h3600s11000km 10ms /m 10== 错解2:h /km 36h360011000km 10s /m 10== 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在单位换算过程中单位处理不当,以致使等式两边不相等,其实1000km 10m m 10≠,1000km 10m 10≠,同理3600h 1s s 1≠,3600h 1s 1≠,m 10应等于km 100010 正确答案:h /km 36h 36001km 1000110m/s 10=⨯=. 小结:单位换算就是把原来的“旧单位”用“等量的新单位”替换下来,然后再进行数值运算.口诀为“数据不动,替换单位,最后运算”.7.成渝高速公路全长约330km ,由重庆开往成都的汽车运2h 刚好驶过全程中点,此时司机观察座位前的速度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此时车行驶速度为______m/s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为尽快到达成都,汽车提速后仅用100min 跑完剩下的一半路程.那么,该车从重庆到成都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选题目的:通过本题巩固学生对速度的单位换算能力,应用速度的计算公式的能力及读取数值能力. 解:汽车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s /m 4.19s3600m 100070h /km 70≈⨯==υ,前一路程运动时间s 7200s 3600221=⨯==h t ,s 106m in 10032⨯==t 全程的时间为s 1032.1s 106s 72004321⨯=++=+=t t t 全程平均速度s /m 25s1032.1m 103.3s 1032.1km 330454=⨯⨯=⨯==t s υ 答案:19.4,25小结:首先从速度计上读取数值,然后进行单位换算,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前半路程的运行时间,最后求出平均速度.。

第四讲 行程问题之平均速度

第四讲 行程问题之平均速度

第四讲行程问题之平均速度1、概念物体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做这段路程的平均速率。

(对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平均速率在习惯上称平均速度.2、典型例题【例1】、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了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2】、12个人拿了8把铁锹去挖花池,采取“歇人不歇马”的办法一共干了6小时,平均每人挖了几小时【例3】、金瑟往返于相距36里的东西两地,由东地去西地每小时走里,从西地回东地比来时少用一小时,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例4】、赵兵骑自行车去某地,一天平均每小时行36里。

已知他上午平均每小时行40里,骑了3小时就休息了;下午平均每小时行33里,他下午骑了几小时【例5】、小宁去爬山,上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5千米.求小宁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6】、在300 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并行起跑,甲速是每秒5 米,乙速是每秒米,以这样的平均速度计算,再次相遇时经过几秒钟相遇地点在起跑线前面多少米【例7】、车要走2英里的路,上山及下山各1英里,上山时平均速度每小时15英哩问当它下山走第二个英里的路时要多快才能达到每小时30英里分析:这是平均速度的题目。

而我一再强调,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速度的平均数是指:这些速度整体水平。

它的公式是:把这些速度加起来除以他们的个数,求出的是平均值而已!而平均速度是指,在整个过程中的快慢程度,它的公式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这道题路程已经告诉你了,而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也告诉你了,你完全可以求出整个时间然后根据时间,可以求出走第二个英里的时间,从而求出下山的速度!【例8】、一个车队以4米/秒的速度缓缓通过一座长200米的大桥,共用115秒。

已知每辆车长5米,两车间隔10米。

问:这个车队共有多少辆车分析与解:求车队有多少辆车,需要先求出车队的长度,而车队的长度等于车队115秒行的路程减去大桥的长度。

初二物理第二章速度典型例题

初二物理第二章速度典型例题

例1: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例2.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一54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长700米的桥梁需要多少时间?
例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甲车速度为1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乙车从发现到追上甲车行驶了15千米,求乙车发现甲车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5.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例6.蝴蝶飞翔的速度是5米/秒,要飞到距出发点0.6千米的花园,它要花多少时间?。

关联速度的典型例题

关联速度的典型例题

选择题小车上有一根均匀直杆,杆一端固定在车上,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

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小球相对地面的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正确答案)C. 变速直线运动D. 曲线运动两根相同的轻杆一端铰接于O点,另一端分别固定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杆长均为L 且处于水平状态。

当系统以角速度ω绕O点匀速转动时,杆OA与OB的夹角为60°,则杆OA对小球A的作用力大小为?A. mgB. mω²LC. √3mω²L/2(正确答案)D. 无法确定长度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在O点正下方的P点钉一个钉子,把绳拉直后使小球从静止开始绕O点做圆周运动。

当绳碰钉子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变大B.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变大(正确答案)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变小D. 绳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变小一根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关于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的最小值为√(gL)B. v由零逐渐增大时,向心力也逐渐增大(正确答案)C. 当v由√(gL)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D. 当v由√(gL)逐渐减小时,杆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减小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圆环以角速度ω绕竖直直径匀速转动时,小球相对圆环静止。

则小球与圆环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正弦值为?A. g/(Rω²)B. Rω²/gC. g/(2Rω²)(正确答案)D. 2g/(Rω²)在水平圆盘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与圆心间的距离为r。

当圆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物体相对圆盘静止。

则关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方向沿圆盘切线方向B. 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正确答案)C. 摩擦力大小为μmgD. 摩擦力大小为mω²r一根长为L的细绳系着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绳的拉力大小之差为ΔF,则小球的质量为?A. ΔF/2gB. ΔF/4gC. ΔF/6g(正确答案)D. 无法确定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可绕光滑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速度》典型例题

《速度》典型例题

二、《速度》典型例题1、“五·一”假期,刘刚随爸爸驾驶轿车外出旅游,从公路交通牌上看到,轿车在一段平直的路段上行驶了10km ,轿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请计算轿车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解析:从图可知轿车行驶速度为h km v /100=解:由v=s/t 得点拨:要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2、地震波是一种由地震震源发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

地震波分为主波、次波和表面波,纵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主波,横向震动的地震波称为次波。

主波比其它地震波运动得更快,主波的传播速度是6km /s ,次波传播的速度是4km /s 。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市也有震感。

已知汶川到我市的直线距离约为1440km ,则该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多长时间传到我市?解析:设主波和次波的速度分别为v 1、v 2,汶川到我市的直线距离为s ,主波从汶川传播到我市的时间t 1=s/v 1=1440km/6km/s=240s次波从汶川传播到我市的时间t 2=s/v 2=1440km/4km/s=360s△t=t 2-t 1=360s-240s=120s则该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120s 传到我市。

点拨:同一题中出现类同的物理量要用不同的角码区分开。

3、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40km /h 。

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图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

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

100.16min 100/s km t h v km h====解析:由于该女士不明白速度的物理意义,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7分钟所通过的路程。

60km/h大于40km/h,所以被罚款。

点拨:要正确理解速度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相遇问题
典例1.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辆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乙两地相距225千米,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2.甲、乙两车从相距2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乙每小时行18千米,两人相遇时距中点3千米。

问全程有多少千米?
二,追击问题
典例4.某人在商店里购买商品后,骑上自行车以5米/秒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骑行,5分钟后店主发现顾客忘了物品,就开摩托车开始追赶该顾客,如果摩托车行驶速度为54千米/时,摩托车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顾客?追上时离店多远?
5.甲乙二人进行短跑训练如果甲让乙先跑40米则甲需要跑20秒追上乙,如果甲让乙先跑6秒,则甲仅用9秒就能追上乙,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三,列车(队伍)过桥问题
典例6.长130米的列车, 正在以16米/秒的速度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7.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8.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四,回声声速问题
典例9.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10. 人对着山崖喊话,喊话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340米,喊话人经多长时间听到回声?
典例11.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1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
13、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

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求某一种介质中的声速
14、某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 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五,平均速度问题
典例1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17.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50m/s B.25m/s C.24m/s D.10m/s
六,比值问题
18.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1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
七,图像问题
20:如图1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 .a b B. b c C. b d D. a d
2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
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2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1
23:如图是描述直线运动规律的一种图像
(1)如下图可知图 是路程--时间图像,图 是速度--时间图像(选填“a ”或“b ”)。

(2)图a 中各段的运动情况是:OA 段 ;AB 段 ;
BC 段 ;
(3)图b 中各段的运动情况是:0-2s 段 2-4s 段 ;
4-6s 段 ; (4)在请你在虚线框中作出图a 的相对应的v--t 图像
24.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13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

(2)图14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__ 。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C 图 a 图
b
图13
八,平均速度实验题
2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 AB=_______cm,t BC=_______s,V AC=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

(填“大”或“小”)
(5)通过计算可知:Vac________Vbc。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