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维奇简介
至上主义大师——马列维奇
艺术借鉴至上主义大师—马列维奇霍驭宇【摘要】马列维奇是几何抽象艺术的先驱和俄国至上主义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义绘画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他的至上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经历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体主义及未来主义的特征、直至最后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块”这样个性鮮明的艺术风格。
马列维奇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和艺术的方式,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列维奇至上主义感觉立体主义_、马列维奇的艺术经历马列维奇出生于地道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在糖厂工 作,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远离文化中心的乌克兰农村 的甜菜种植园中度过,甚至于最早对艺术的接触也是从农 民身上获得的。
农民们用油漆粉刷的屋顶、店铺的橱窗装 饰等乡村生活中的一切都让他觉得有趣,他开始观察周围 的世界并开始自己学习绘画记录着身边美好的一切。
马列维奇在农村长大甚至还读过二年的农业学院,但即 便是这样他一直都热爱绘画,认为绘画是自己真正喜欢并感 到快乐的事。
因此他决定在基辅艺术学院学习,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他发现自己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就是去莫斯科学习绘画。
1904年秋马列维奇考人莫斯科绘画 雕塑建筑学院,并在俄罗斯的各种展览上看到当时流行的众 多艺术流派的作品,后期印象派、野兽派带给了年轻的他巨 大的思想冲击,俄罗斯最前卫的艺术思潮也感染着他。
二、至上主义绘画作品的形成过程马列维奇早期的绘画风格受晚期印象派的影响比较大,他喜欢描绘农村的风景和最朴实的农民,作品带有明显的现 实主义的因素,因此他早期的艺术面貌也被称作“农民的马 列维奇”,1905年的油画《卖花女》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1908年马列维奇观看了俄法现代主义艺术家共同参与的“金 羊毛”展览,他亲眼见到了塞尚、高更、雷诺阿、德加等大 师的原作,大大打开了马列维奇的眼界。
由于马列维奇非常 崇拜塞尚,因此见到了塞尚的原作也促进了其画风的转变,他开始致力于研究物像本身的结构,其1912年的作品《装黑 麦威士忌酒》就显示出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不再偏向原始主义 的面貌反而表现出对立方体的喜爱,画家并不是想表现真实 世界的立体感,而是在展示立方体的形式。
马列维奇
从1910年开始,他的艺术与俄国前卫艺术一脉相承。塞尚的分析立体主义与意大利画家的未来主义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列维奇继续探索符号与立体主义现实之间的差异,尝试消除作为具象艺术根基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对立,以及孤立“纯粹”的符号。因此,他在俄国诗人柯来伯尼科夫的影响下创造了不合逻辑的画,即“理性之外”的“跨越理性”的绘画。与具象图案和简单抽象相比,马列维奇倾向于选择最简单的形式,如方块。他不断探索着形体、色彩与空间的关系,断言:“如果想成为真正的画家,那么画家必须抛弃主题与物象。”以这句箴言而付诸实践的至上主义代表作《黑色正方形》,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关键之作。这是一幅绝对抽象的油画作品。马列维奇自己视此为艺术中纯粹创造的第一步。这是一幅对客观世界进行否定的至上主义作品。在《至上主义》中,大小不同的几何形体从线条到平涂色都在不断变化着,它们相互交错,重叠或避开。一条细细的黑线把作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稍稍向上倾斜的黑色大四边形,它的右上角消失于画面之外;由几乎与平面平行的纯色图像组成的下半部分似乎更为稳定。从这幅绘画开始,马列维奇展开了构筑“无物象的世Suprematicist Composition: White on White,又译为《至上主义构图:白上白》
马列维奇曾经说过,“方的平面标志之至上主义的开始,它是一个新色彩的现实主义,一个无物象的创造……所谓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的纯粹感情或感觉至高无上的意思。”在否定了绘画中的主题、物象、内容、空间之后,简化成为了最终的表现,人们的意识在接近于零的内容之中,最后在绘画的白色沉默之中,被表现出来。“无”成为了至上主义最高的绘画原则。
20世纪的艺术-至上主义-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20世纪的艺术-⾄上主义-卡西⽶尔·马列维奇《⾄上主义构图》1916年马列维奇纽约时间2018年5⽉15⽇晚,佳⼠得纽约20世纪艺术周 “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本场共37件精品上拍。
其中,卡西⽶尔·马列维奇《⾄上主义构图》以咨询价形式上拍,6000万美元起拍,7600万美元落槌,加佣⾦最终85,812,500美元成交,约合⼈民币537,510,313元,创造了最贵的俄罗斯艺术品的记录。
俄国艺术家卡西⽶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在⽴体派的基础上发展出⼀种纯粹抽象的艺术形式, 表达了⾰命性的艺术理念。
最初, 马列维奇受到⽴体主义的影响, 但是他的⾄上主义在抽象道路上越⾛越远, 直到完全摆脱了和现实世界的联系。
他在《从⽴体主义到⾄上主义》的宣⾔中解释了⾄上主义, 他认为⾄上主义是艺术创造中最具有灵性和纯粹的形式, 是⾄⾼⽆上的纯粹情感。
对于⾄上主义者来说, 客观世界中可被看见的现象本⾝是没有意义的, 有重要意义的是理性的感知, 与世俗物象⽆关的纯粹理念才是⾄⾼⽆上的精神存在。
这种理念应该通过最简洁、最经济的图形来表达。
1913年, 马列维奇创作出 “最经济的” 艺术图形, 这种图形⾮常极简, 他画出了著名的《⽩底上的⿊⾊⽅块》,这是⾄上主义的第⼀件作品,标志着⾄上主义的诞⽣。
马列维奇在⼀张⽩纸上⽤直尺画上⼀个正⽅形,再⽤铅笔将之均匀涂⿊。
观众们在这幅画前纷纷叹息,“我们所钟爱的⼀切都失去了……我们⾯前,除了⼀个⽩底上的⿊⽅块以外⼀⽆所有!” 不过在马列维奇看来,画中所呈现的并⾮是⼀个空洞的⽅形。
它的空⽆⼀物恰恰是它的充实之处;它孕育着丰富的意义。
他认为,观众之所以对该画难以接受,是因为传统绘画使⼤众习惯于那些⾃然物像的再现的作品,⽽没有理解艺术品的真正价值。
[1]《⽩底上的⿊⾊⽅块》1913年马列维奇马列维奇的画作是⼀种纯粹抽象的形式, ⼀种彻底⾮描述性的绘画风格, 在他的画作中, 艺术的主题是艺术家的理性感知和⼈格⼒量。
俄国至上主义大师马列维奇
俄国至上主义大师马列维奇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1878年出生在俄国基辅一个糖厂工人家庭,虽然从小只受到很少的教育,但他少时就酷爱绘画。
1904年,马列维奇(26岁)前往莫斯科寻求发展,并被莫斯科绘画雕塑建筑学院录取。
1907年,29岁的马列维奇的作品首次在莫斯科艺术家联展中出现,该展览名为“蓝玫瑰花环”,参展者还有后来的抽象主义绘画之父——康定斯基。
马列维奇参加了由“红方块王子”注1成员组织的展览,并受到了“红方块王子”成员们对艺术新形势探索精神的感召,也开始对法国印象主义大师赛尚(Paul Cezanne,1839~1906)提出的一切形体都是“由柱体、球体和锥体”等几种基本形体组合成的鲜明论点产生了兴趣,这些为马列维奇在1911~1913年间创作的“立体民族风情”系列打下了基础。
马列维奇一生的绘画作品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1911~1913年期间创立的“立体民族风情”系列。
这个时期的作品内容多以体现俄罗斯农民日常生活场景为主。
其中以《雪后的小村之晨》、《割草人》最具有代表性。
这些绘画的色调主要由红色、黄色、蓝色组成,这种三原色对比协调的运用不但使得整幅绘画冷中透暖,而且演绎出俄国强烈艳丽活泼的红绿民族色彩风味。
画中的人和物都以几何锥形和不规则梯形为基本形,每个几何形都是由暗到明的过渡色填充,通过巧妙灵活的搭配,让人物的体积感和画面整体的层次感跃然纸上。
第二个阶段是1913~1920年间的至上主义风格时期。
早期“立体民族风情”的探索,使马列维奇对于几何形萌发了更大的兴趣,随着后来俄国政治矛盾的加深,红色革命思想也深入进俄国前卫艺术家的作品中,他作为俄国前卫艺术领军人物之一,也开始进行有关新艺术风格的大胆尝试,这些促使了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创立,成为他艺术道路上盛开的最灿烂的花朵。
至上时期他抛弃了绘画中所有的具象形式,彻底地走向了至上风格。
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总体特征可以归结为:一是以探索方块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段。
介绍一下设计师马列维奇谈谈他的设计风格对专业的影响
介绍一下设计师马列维奇谈谈他的设计风格对专业的影响马列维奇是几何抽象艺术的先驱和俄国至上主义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义绘画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他的至上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经历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体主义及未来主义的特征、直至最后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块”这样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马列维奇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和艺术的方式,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列维奇早期的绘画风格受晚期印象派的影响比较大,他喜欢描绘农村的风景和最朴实的农民,作品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的因素,因此他早期的艺术面貌也被称作“农民的马列维奇”,1905年的油画《卖花女》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1908年马列维奇观看了俄法现代主义艺术家共同参与的“金羊毛”展览,他亲眼见到了塞尚、高更、雷诺阿、德加等大师的原作,大大打开了马列维奇的眼界。
由于马列维奇非常崇拜塞尚,因此见到了塞尚的原作也促进了其画风的转变,他开始致力于研究物像本身的结构,其1912年的作品《装黑麦威士忌酒》就显示出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不再偏向原始主义的面貌反而表现出对立方体的喜爱,画家并不是想表现真实世界的立体感,而是在展示立方体的形式。
这个时期,马列维奇的画风正式转向了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
马列维奇曾为未来主义诗歌《越过太阳的胜利》设计过舞台装饰,其中某些舞台设计的图案已经表现出“黑方块”的雏形,这是他至上主义艺术最早的开端,但这只是他自觉的探索,此时的他仍沉迷于未来主义之中。
在彼得格勒举行的最后一次未来主义的展览“0.10”上,他第一次向公众展示了他的艺术,《白底上的黑方块》标志着至上主义的诞生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让评论家和观众都觉得难以理解。
有些评论家认为这件作品空无一物,是荒谬的,但是马列维奇却将他安排在展厅一角的墙上,他认为白色的底代表了无限延伸的空间,黑色代表人类无尽的创造,因此至上主义的地位是最为崇高的。
这件作品是马列维奇为了表现抽象主义艺术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创作的,它不仅表现了至上主义所追求的内在和外在的无尽,更预示了现代主义艺术反美学和反艺术的发展趋势。
马列维奇简介及作品
俄国 马列维奇 (1878-1935年) 卡西米尔· 马列维奇出生于俄国的克伊夫城,后到乌克兰的基辅学 习,逝于彼得堡。是俄国几何抽象画家,至上主义派的创始人。 马列维奇相继受到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影响,尤其倾向 立体主义,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创立了至上主义。 所谓至上主义是指他1913年从立体主义走向几何抽象时所用的名 词。它的表现手法最简单、最新颖:即白底上的黑方块,一切以 几何形为基础,而毫不寻求表现对象的绘画。它的成分是长方形、 圆形、三角形和十字交叉。马列维奇称至上主义是有创造性的艺 术,是感觉至上。他说:“对于至上主义而言,客观世界的视觉 现象本身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东西是感觉,因而是与环境完全 隔绝的,要使之唤起感觉。”
1918年,马列维奇最著名的《白色 的白色》问世。这一标志着至上主义 终级性的作品,彻底抛弃了色彩的要 素,白色成为光的化身。那个白底上 的白方块,微弱到难以分辨的程度, 它仿佛弥漫开来,并在白炽光的氛围 里重新浮现。在这里,马列维奇似将 进入一种难以用肉眼看见,难以用心 灵体察,难以用感觉品味的境地,所 有关于空间、物体、宇宙规律的当代 观念,在这里都变得毫无意义。画家 所要表现的,是某种最终解放之类的 状态,即某种近似涅磐的状态,而那 细小的,难以看清的边缘,就是涅磐 留下的唯一具象痕迹。这是至上主义 精神的最高表达。“方形(人的意志, 或许人)脱去它的物质性而融汇于无 限之中。留下来的一切就是它的外表 (或他的外表)的朦胧痕迹。”
《 绝 对 主 义 的 创 作 》
生活启发:
生活启发:
生活启发:
生活启发:
生活启发:
生活启发:
生活启发:
生活启发:
生活启发:
学生作业
浅析马列维奇至上主义色彩的运用
浅析马列维奇至上主义色彩的运用姓名:阮冬梅学号:51303011 日期:2013年12月13日摘要:马列维奇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为重要的现代派画家之一,他创造了一种极度简化的几何抽象绘画样式——至上主义,从而赋予十字形、圆形和正方形等最简单的几何形以“至高无上”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马列维奇黑色至上、红色至上和白色至上三个时期的至上风格作品形式的分析,探索其至上主义作品中关于色彩运用背后的意义。
找寻出他的黑色方块是对纯粹至上主义的探索;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到来,马列维奇受红色革命的影响,开始在至上作品中以纯粹的红色方块来演绎内心情感;又随着其事业开始走向顶峰,马列维奇更以白色方块来突出艺术至高无上的纯粹情感,最终演绎其内在情感的外在理性表达的创作理念。
关键字:马列维奇;至上主义;情感;纯粹引言卡西米尔·塞维里诺维奇·马列维奇,至上主义奠基人,俄国前卫艺术倡导者。
1878年出生于波兰,1895年进入基辅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后赴莫斯科继续学业,毕业于绘画雕刻建筑学校,之后从事绘画艺术活动。
马列维奇创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早期创作时期到至上主义再到回归具象,而至上主义又分为黑色至上、红色至上、白色至上三个时期。
本文将简要讨论马列维奇至上主义时期的不同色彩运用背后的意义。
至上主义发展于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基础之上,至上主义直接取消绘画的对象要求,指出色彩才是绘画的本质,并且将此作为新艺术的首要性质。
用马列维奇的话说:“至上主义艺术就是在绘画中的纯粹情感或感觉至高无上的意思。
”在否定了绘画中的主题、物象、内容和空间之后,简化成了最终的表现,人们的意识在接近于零的内容之中,最终在绘画的白色沉默之中被表现出来[1]。
在于旧时代的决裂之中,马列维奇找到了指向未来的方向,他吸收从塞尚到客观立体派与未来主义的理论,结合自己的风格创作了至上主义。
马列维奇至上主义艺术观的提出有自身文化与社会动因。
一方面受社会宗教思想的影响,同时受十九世纪下半叶反学院派艺术运动的启发以及俄国国内革命与国际不断发生的战争为其艺术革命创造了条件。
诗歌中的论战|附马列维奇年表
诗歌中的论战|附马列维奇年表俄国的未来主义活跃于20世纪初,这是一个文学与艺术泾渭不分的时代,大批作家与艺术家在一个屋檐下,共同在先锋派的语境下推陈出新,进行着一系列实验性的伟大的创新活动。
1907年,马列维奇与克留恩结识。
1912年,又在在活跃的组织者大卫·布尔留克的介绍下,马列维奇与莫斯科的俄国未来主义人士赫列布尼科夫、马秋申、克鲁乔内赫等人相识,至少在整个20世纪10年代里,也就是马列维奇在去向维捷布斯克前,他深入参与未来主义者的艺术、文学活动,并成为其中的主角之一。
俄国的未来主义推崇从立体主义的局限中解放出来,构成绘画、雕塑、音乐与文学共同体。
因此,我们便能够看到马列维奇为《征服太阳》所作的舞台美术,也能够看到他那不合体例的诗歌。
在1915年发表《从立体主义走向至上主义》宣言之后,马列维奇就踏上了至上主义的征程,而他的未来主义战友不尽然能够接受他的转变。
在经过了维捷布斯克时期,以及艺术文化研究院中的酝酿后,于1926年末,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早已形成完整的学说体系。
此刻,也标志着马列维奇与未来主义者最后的决裂。
次年,马列维奇赴德,包豪斯本《无物象的世界》问世。
本文由罗佳洋译自俄文,感谢译者辛勤耕耘。
文|尼古拉·哈尔之耶夫译|罗佳洋责编|yyKAZIMIR MALEVICH|1879年2月23日-1935年5月15日Suprematist Composition: White on White|Malevich|1918诗歌中的论战|附马列维奇年表|1990本文3000字以内我的心灵像蔚蓝的大海,像渔夫手里那细密的渔网。
我从来不会生活在羞辱之下,哪怕被当做傻瓜。
——马列维奇[1]正如毕加索、毕卡比亚、克利、康定斯基以及20世纪其他的艺术革新者一样,卡兹米尔·马列维奇同样也作诗。
留存下来的既有其早期不带韵脚的、妄为的作品,也有为数不多的、超理性[2]的诗篇。
众所周知,马列维奇写过一篇极为出色的文章《论诗》(1918年),在文章的最后就附有一首超理性的诗歌。
至上主义
创始人马列维奇创始人马列维奇-基本介绍
全名: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 (Malevich,Karimir Severinovich,1878~1935)
俄国画家。1878年2月11日生于基辅,1935 年 5 月15日卒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 )。受业于莫斯科 绘画雕刻建筑学校。早期作品寻求变形和稚拙的美, 代表作《花姑娘》、《农民》采用印象主义画法。 1912年在驴尾巴展览会上陈列的《手足病医生在浴 室》、《玩纸牌的人》,又具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 的特色。还曾参与起草俄国未来主义艺术家宣言。十 月革命后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1930年以嫌疑犯被捕 入狱,后获释。著有《无物象的世界》。 他从接受严谨的西方艺术美学的教育开始,后和 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成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 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晚期的黑 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这个几乎只有他 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义艺术舞台。“模仿性的艺术必 须被摧毁,就如同消灭帝国主义军队一样。”这就是 他铿锵有力的表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e end!
谢谢观赏~!
制作人:严伟钿 班级:08服装工程(1)班 学号:3108009598 指导老师:李智
马列维奇《白底上的黑色方块》铅笔素描,1913年,列宁格勒俄罗斯国立博物馆藏
灰白色的底子上,一个大些的黑 方块,和一个紧随黑方块斜置的 小红方块,因为红方块不是在水 平位置上,原本简洁宁静的方块 却给人一种下坠感。 想象一下如果将这幅画倒置,那 红方块就有了漂浮感,也许这就 是至上主义的魅力。
《红方块与黑方块》
代表人物罗德琴介绍及作品: 代表人物罗德琴介绍及作品:
在构成主义运动中,罗德琴柯属于追求 艺术的实用性及功利性价值的一类。他不仅 擅长绘画和雕塑,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摄影 家和设计师。他出生于圣彼德堡。1914— 1915年,马列维奇的影响使他借助直尺和圆 规,画了一些几何风格的画。后来在塔特林 的影响下,他又成了马列维奇至上主义艺术 的反对者。1918年,马列维奇画出著名的作 品《白上之白》,以表达其融哲学、宗教和 社会学于一体的观念。罗德琴柯则在同年画 了一组题为《黑上之黑》的画作为回应。后 来,他又画了三幅单色画:《纯红色》、 《纯蓝色》、《纯黄色》。他将这三幅画集 合在一起,取名为《最后的绘画》,以此宣 告抽象艺术的灭亡。 《Trekhgomoe啤酒的广告画》作于1923年, 画面上没有微妙复杂的图案描绘,也没有五 彩缤纷的颜色铺洒,但简洁的图案和简单的 颜色却能非常有效地向人们传递出它所要传 递的信息:啤酒,有售!仿佛大街上的喊叫 《Trekhgoraoe啤酒的广告画》,罗德琴创作 声,直接、迅速地捕捉住了人们的注意力。
极简主义的源头: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百年巡礼
极简主义的源头: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百年巡礼20世纪初俄国先锋派艺术家卡济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IEVICH,1879-1935)生平及创作的学术展览于2015年4月4日在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新媒体艺术中心开幕。
这次展览是去年在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研究中心ADA画廊首次举办马列维奇的学术研究展之后的巡回展,由川美新媒体艺术系承办,国际独立策展人方振宁策划。
本次展览上最重要的内容是马列维奇年表与首次翻译为中文马列维奇“至上主义”宣言,这是国际马列维奇研究领域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年表。
展览空间的布展形式犹如一部马列维奇的史诗。
现场以史料照片为母本,把包括马列维奇第一幅《黑色正方形》在内的二十余幅至上主义画作做最大限度的复原。
策展人方振宁在过去27年来持续对马列维奇进行研究、资料汇总和研究,本次呈现的正是方媒体独自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现。
展览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图文并茂的马列维奇生平与创作年表,可以通览马列维奇一生作品的演变过程,也是20世纪初俄罗斯先锋艺术史的一个缩影;第二部分是马列维奇1915年在莫斯科发表的至上主义宣言的核心内容,即《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到至上主义》,它是马列维奇所创造的至上主义的精华,也是首次被译成中文发表;第三部分是一段26分钟时长的珍贵影像《俄罗斯博物馆时代-马列维奇》;第四部分是装置艺术,在展厅一角复原了1915年彼得格勒“最后的未来主义画展0,10”的“马列维奇之角”。
方振宁说:“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和至上主义创始人,马列维奇对二十世纪的全球艺术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随着对现代艺术流派的深入研究之后逐渐显示出来的。
2015年正值马列维奇在‘0,10’展上发表至上主义宣言100周年之际,同时也是马列维奇逝世80周年。
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举办这个展览表明中国艺术家和学者对马列维奇对二十世纪艺术的贡献给予高度地重视和评价。
马列维奇名画赏析感悟
马列维奇名画赏析感悟马列维奇(Marc Chagall)是20世纪著名的俄罗斯画家,他的作品以色彩鲜艳、情感丰富而著称。
他的画作常常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深受观众的喜爱。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宗教、家庭、爱情等主题的表现,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
其中,他的《巴黎歌剧院》是一幅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幅画作以浓烈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展现了巴黎歌剧院的场景,画中的人物和建筑都充满了生动的情感和活力。
观众可以感受到画家对巴黎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对音乐、戏剧的热情。
画中的色彩和线条都展现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给人一种愉悦和轻松的感觉。
而在《蓝色的房间》中,马列维奇则展现了对家庭和爱情的思考。
画中的人物都被描绘成了蓝色的形象,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画家的个人风格,更是为了表现画中人物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
画中的人物虽然都是蓝色的,但他们的眼神却充满了温柔和柔情,这种对比让观众感受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家庭的向往。
画家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对家庭和爱情的珍视,让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思考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马列维奇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性的思考。
在《牧羊女》中,画家用温暖的色彩和柔和的线条展现了对宁静和和谐的向往。
画中的牧羊女身着白色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束鲜花,脸上洋溢着微笑,整个画面都充满了宁静和和谐的氛围。
观众在欣赏这幅作品时不禁会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画家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让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列维奇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他的画作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
通过欣赏他的作品,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更可以在思考中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列维奇的作品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思考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这正是他作为一名艺术家所追求的。
至上主义与马列维奇艺术实践探析
至上主义与马列维奇艺术实践探析作者:刘健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12期摘要:马列维奇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位艺术家和至上主义创始人。
至上主义观念是万事万物皆以几何最基本造型来阐述,而真实藉由最基本抽象几何呈现。
本文通过对马列维奇至上主义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旨在揭示其艺术创造的真实。
关键词:至上主义;几何美学;艺术风格卡西米尔·马列维奇(1878——1935)出身于乌克兰基辅。
早年在俄罗斯以自学的方式开始绘画创作。
至上主义是1913年出现在俄国的纯几何形抽象绘画运动,而马列维奇就是至上主义绘画的创始人。
至上主义是传统绘画时代终结的标志,马列维奇曾说“所谓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的纯粹感情或感觉至高无上的意思”。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和至上主义创始人,作为当今极简主义的艺术源头,马列维奇对二十世纪的全球艺术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随着对现代艺术流派的深入研究之后才逐渐突显出来的。
一、至上主义艺术理论的形成马列维奇的早期艺术阶段可划分为1903至1913年。
在这十年中,马列维奇先后学习了西欧的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绘画,同时受到法国画家莱热粗犷风格的直接影响。
马列维奇的绘画先后受到不同风格的影响,但他试图超越对他影响最近的立体派和未来派。
马列维奇开始尝试将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绘画当中的单纯色块独立出来,使其成为画面的主角,最终马列维奇将这种新风格抽象几何绘画命名为“至上主义”。
马列维奇1913年创作了著名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块》,是至上主义的第一件作品,标志着至上主义的诞生。
马列维奇在一张白纸上用直尺画上一个正方形,再用铅笔将之均匀涂黑。
这一极其简约的几何抽象画,于1915年在彼得格勒的《0、10画展》展出,引起极大轰动,观众纷纷叹息“我们所钟爱的一切都失去了……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一无所有!”。
不过在马列维奇看来,画中所呈现的并非是一个空洞的方形。
俄国至上主义艺术家——马列维奇
这让当时的评论家深表感叹: “我们失去了所钟爱的一切…… 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 黑方块以外什么都没有。”
1913年末,马列维奇开始对克服地 心引力和征服宇宙感兴趣。他曾在 《致马秋申书》中这样说,‚我的 新画作并不仅仅属于地球……确实, 在人的身上, 在人的意识中,有一 种对空间的渴望,一种脱离‘地球’ 的向往。‛ 在他画中,有关宇宙及太空飞行的 主题开始突出起来。他的许多作品, 形体尽管各富于运动感, 但却脱离 了上与下的概念,仿佛在某种无垠 的虚幻空间中自由翱翔。天空的蓝 色遮住了通往太空的视线,于是马 列维奇要把这彩色的天篷扯破。 ‚我已经打破了色彩 极限的蓝色世 界,‛
• 马列维奇于1920年对至上主义的发展作了 总结:‚按照黑色、红色和白色方块的数 量,至上主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黑色 时期、红色时期和白色时期。这三个时期 的发展过程是从1913年至1918年,它们都 是以纯粹的平面发展为基础。‛
•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思想影响了塔特 林的结构主义和罗德琴柯的非客观主 义,并通过李西茨基传人德国,对包 豪斯的设计教学产生影响。
一个英国人在莫斯科
第一军人
• 《白底上的黑色方块》 • 这不仅对马列维奇本人意义 重大,而且对整个现代艺术 史影响深远。它是非具象艺 术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此 后,马列维奇进一步发展出 至上主义绘画的一整套语言 体系。他用圆形、方形、三 角形、十字交叉这些至上主 义基本成份及简单明快的颜 色组构出许多画面,展示了 至上主义方块的多样性。 1918年,经过一个较为复杂 的时期后,他回归简化,达 到轻灵简约的巅峰。
• 这一标志着至上主义终级性的作 品,彻底抛弃了色彩的要素,白 色成为光的化身。那个白底上的 白方块,微弱到难以分辨的程度, 它仿佛弥漫开来,并在白炽光的 氛围里重新浮现。白色方块的出 现,是将艺术家内在至高无上的 情感的外在理性化的极致表现, 是对黑色时期和红色时期的进一 步深化发展。该幅作品中白色方 块以倾斜的形式融入整个白色的 背景中,整个艺术作品被一个平 面的白色方块所引导,马列维奇 巧妙地利用了白色方块达到一种 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的至上纯粹 的精神,是对至上黑色方块和至 上红色方块的一种精神升华。
无物象的世界
无物象的世界作者:刘昕璐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9期【摘要】马列维奇是20世纪初艺术革命大潮中的急先锋。
他在俄罗斯动荡的社会中发展了他的“至上主义”理论。
以《黑色方块》的展出奠定了他前卫主义先驱者的地位。
马列维奇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绘画平面形式。
可以说,黑色方块代表了一种能够表现自我,创造自我艺术世界的新潮流。
并一步一步的开拓性的构建了他无物象的世界。
马列维奇的一生即揭示了整个西欧文化,从象征到公式最好到符号。
我们以他为例作为前卫性的深入了解。
【关键词】马列维奇;至上主义;前卫性马列维奇的一生可谓曲折,可以说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从未停止。
作为20世纪初前卫艺术的先驱,它的艺术观念始终受到众多的质疑,那么让我们走进马列维奇,一步一步走进他无物象的世界中。
一、无物象的世界卡兹米尔·马列维奇生于1878年的普通家庭。
19世纪90年代,马列维奇尤其热衷于表象自然中的景物光影之间的变化。
这是当时印象派流行的表现方法,这也使他认识到,绘画的价值除了再现事物的外表还应该传达画面形式自身的美妙。
在现代绘画史上,马列维奇是第一位创作纯粹几何图形的抽象画家。
马列维奇在受了塞尚的立体主义与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影响后,他开始思索塞尚的理性逻辑方法与立体主义的结构分析之间的关系,并且开始探索着去消除具象艺术当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独立,形成对于“纯粹”符号的孤立,从绘画本体论出发使符号本身的形而上意义独显出来。
在受到克莱勃尼科夫的影响下,马列维奇最终找到了“理性之外”的“跨越理性”的绘画表现形式。
走向了他命中注定的道路,超乎于世间之外的另一种宇宙空间的世界,创造出“无物象的世界”。
无物象的世界,即非客观的世界,情感至上的世界。
1913年,马列维奇画出了著名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块》标志着至上主义的诞生。
这幅作品是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白纸上仅有一块黑色平涂的方块。
在马列维奇的自述中,确实是他用直尺有意为之的一幅极其简约的几何抽象画。
马列维奇黑十字赏析
马列维奇黑十字赏析摘要:一、马列维奇简介二、黑十字作品背景三、黑十字作品赏析四、作品的艺术价值五、对后世的影响正文:马列维奇黑十字赏析一、马列维奇简介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1878-1935),原名卡济米尔·马尔列维奇,是一位俄罗斯画家。
他被誉为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列维奇的绘画作品以简洁、抽象的形式著称,他的创作理念对后来的许多艺术家产生了重要启示。
二、黑十字作品背景《黑十字》(Black Cross)创作于1923年,是马列维奇在俄罗斯革命后的作品。
这一时期,俄罗斯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列维奇的艺术风格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这幅作品开始,他开始尝试将抽象与现实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更为简化的艺术形式。
三、黑十字作品赏析《黑十字》是一幅极具创意的作品。
画面以简约的黑色十字形为主题,背景为白色。
黑色十字形的线条尖锐,充满力量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马列维奇通过十字形这一符号,传达出一种宗教般的神秘氛围。
同时,十字形也象征着俄罗斯传统的宗教文化,体现了作品的历史背景。
四、作品的艺术价值《黑十字》作为马列维奇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这幅作品体现了马列维奇对抽象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探索,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其次,作品简洁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最后,这幅作品还具有很强的思想内涵,反映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变革。
五、对后世的影响马列维奇的《黑十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推动了抽象艺术的发展,还对现代设计、建筑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现代艺术家都受到马列维奇的启发,开始尝试将抽象与现实相结合,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总之,马列维奇的《黑十字》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至上主义 马列维奇
至上主义马列维奇至上主义是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之一,是几何抽象主义的主要流派。
其代表人物为为卡兹米尔·塞弗里诺维奇·马列维奇,代表作品有《白底上的黑色方块》、《白底上的白色方块》等。
当我第一眼看到《白底上的黑色方块》这幅作品时,十分惊讶,我不能明白,大千世界,各种各样景色事物,马列维奇都没有画,却只画了一个方形,还是用铅笔绘制,似乎回到了小学时代。
想要弄清楚马列维奇这样创作的原因和深意,有必要了解一下马列维奇这个人的经历,并看看他自己是如何解释的。
卡兹米尔·塞弗里诺维奇·马列维奇于1878 年2月11 日出生在基辅的一个有波兰血统的普通家庭。
少年时代的马列维奇只接受过很少的教育,对艺术之类的事情几乎毫无了解。
他第一次接触到作画是在看到有个成年人在粉刷屋顶时。
他前期的绘画像许多俄国风景画家一样,热衷于表现自然景物的光影变化,用马列维奇自己的话说: “就像一个印象派画家那样作画”。
之后马列维奇不断地变换着作画的风格,这些画体现出塞尚、高更、博纳尔、马蒂斯等人对他的影响。
1915 年夏,探索不止的马列维奇再度改变风格,转向创作纯抽象绘画,并给这种绘画起名为“至上主义”。
就在这年的末,他向《0、10画展》(未来主义末次大展) 送交了首批至上派作品,其中有一幅极为“简单”的作品,即《白底上的黑色方块》。
正是随着这幅作品的问世,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新流派——至上主义,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马列维奇还发表宣言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思想和构思原则。
“至上主义”绘画使公众不知所措,也大大超越了评论家们的理解。
评论家们和公众叹息道:“我们所钟爱的一切都失去了吗,我们面前除了一个白底上的黑方块以外,一无所有。
”据当年现场拍摄的照片显示,马列维奇提到的那件作品《白底上的黑色方块》被高高地挂在展厅的一角,那里通常是俄国家庭悬挂圣像的位置。
这意味着马列维奇将自己的艺术信仰集中于此画。
依照马列维奇的解释,《白底上的黑色方块》是表现非客观感情的初始形式。
马列维奇——从具象绘画到至上主义(1):印象与乡愁
马列维奇——从具象绘画到至上主义(1):印象与乡愁马列维奇1935 年去世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少数追随者之外,他的人生与艺术几乎不为人知。
但如今,马列维奇的作品早已在艺术史上占据了显赫地位,半个多世纪后,他终于获得了世人的肯定。
观众在观看马列维奇作品《黑方块》他的代表作《黑方块》已变成一种象征、一种鼓舞、一种典范,甚至成为那些寻求灵感及正当性的艺术家的参照点或合理依据。
那么,马列维奇到底是如何成为现代艺术(与设计)界的终极偶像的?让我们一同来走进他的世界!CHAPTER 01生于乌克兰的波兰裔农家子弟卡西米尔·马列维奇1878 年出生于乌克兰地区基辅的波兰裔家庭。
波兰在 18 世纪被分割后,有不少波兰家庭被迫停留于俄国及乌克兰境内。
马列维奇精通波兰语,又经常强调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乌克兰影响。
马列维奇虽然基本上属于俄国文化,却能在他生涯的不同阶段,与波兰及乌克兰的知识圈维持着特殊关系。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1878 - 1935据马列维奇1933 年所写的简短自传称,他父亲曾任职于糖厂,糖厂多半坐落于离城镇较远的偏僻乡下,提炼糖的甜菜需要辽阔的土地,种植甜菜也需要大量的劳力以及机械的使用。
马列维奇不像未来主义者那样热衷于机器与技术,这并不令人奇怪,因为如果要他在工厂的工人与农民之间做一选择,他宁可选择后者,因为他羡慕农民在大自然中自由的生活方式。
父亲肖像马列维奇1902 - 1903马列维奇第一次接触到素描与绘画,还是从农民身上获得的,他认为工人与农民的主要不同点是,农民有画画的能力,工人不仅不会画画,就连自己的家都不懂得如何去布置。
所有的乡下人都对艺术感兴趣,他们所制造出来的物品令人感到愉快。
马列维奇非常喜欢看乡下农民在墙壁上作画,他们知道如何去装饰壁钟、马匹及花瓶,他们也很懂得以各种不同的黏土及蓝色,去装饰他们的地板和壁炉。
母亲的画像马列维奇1900 年马列维奇在少年时处于好奇与喜爱,曾亲手尝试过此类传统的技法。
抽象先锋:大师马列维奇
抽象先锋:大师马列维奇作者:钱源源来源:《艺术与设计》2016年第04期贝加莫现当代艺术馆(Galleria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GAMeC)为庆祝至上主义百年诞辰,特邀贾琴托·迪·皮耶特拉托尼奥(Giacinto Di Pietrantonio)和艾珍妮娅·派特洛瓦(Eugenia Petrova)策划了一场盛大的马列维奇回顾展。
贝加莫现当代艺术馆近期对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的创新之路进行了回顾。
从创作之初到斯大林大清洗,直至最后他隐约显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作品。
上世纪20年代,俄国境内动荡不安,十月革命的爆发,加上人民对于推翻传统旧制度的急迫心理,推动了俄国前卫艺术的孵出。
俄国的先锋艺术家们积极否定传统艺术,强调精神世界及内心的真实体验,恰好符合当时反传统的政治革命精神。
列宁死后,苏维埃政府掌权,现实主义社会党人指责形式主义,并积极支持这一艺术流派的发展,而马列维奇作为当时活跃的艺术家也因此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2015年6月24日,在伦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拍卖中,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第18号构造》以2142.9万英镑(约2.0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位列第二。
此前在2008年的纽约拍卖会上,《至上主义构图》拍出了6000万美金的价格。
此次展出的七十幅作品重现了这位传奇艺术家的整个艺术生涯。
在现代绘画史上,马列维奇是第一位创作纯粹几何图形的抽象画家。
这位先锋人物在二十世纪初就在俄国艺术圈被称为大师。
他的追随者无处不在,他们甚至在袖子上画着最著名的马列维奇同名画作——一个黑色的小方块,他们会为之感到骄傲。
马列维奇被称作至上主义奠基人,二十世纪抽象艺术的开拓者。
这在当时意味着具象绘画的终结,并在同一时间开启了全新的绘画概念。
俄国先锋艺术与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
俄国先锋艺术与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作者:肖克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14期摘要:至上主义的创始者是活跃于20世纪初期的俄国艺术家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
在本文中,将分析马列维奇的世界观,并探讨至上主义的形成、发展、表现形式与影响,领略至上主义中所蕴含的独特韵味与哲学观念,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俄国先锋艺术;马列维奇;至上主义0 引言至上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先锋艺术浪潮之中,有着强烈的艺术特色以及风格,由于俄国在20世纪初不再接纳非写实艺术,马列维奇于1935年在贫困中默默无闻的逝去,但至上主义的诞生,影响了后世的构成主义以及多种画派的出现与发展,为现代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1 马列维奇的艺术观马列维奇出生于波兰基辅,并在基辅艺术学院学习了绘画之后,前往莫斯科追寻自己的艺术道路,在那里摸索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在受到社会宗教以及反学院派艺术运动的影响后,他的艺术观念开始逐渐形成。
马列维奇的艺术作品,更注重表达自身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随着西方艺术家开始摒弃传统的具象派艺术,开始追寻非具象艺术,各种新的绘画艺术流派的出现,吸引马列维奇对非具象艺术展开思考与探索,而最终的结果便是创造了将个人的强烈情感进行外在理性化极致表现的至上主义。
马列维奇在其《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到至上主义》一文中强调,“至上主义是艺术中的最高真理,能够取代一切存在过的艺术。
”2 至上主义2.1 至上主义的形成至上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在即,人们迫切渴望新制度到来的情况下产生。
人们对传统制度的摒弃,影响到了俄国的艺术家们,促使了先锋艺术流派的诞生,并且先锋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的否定与批评,也符合当时反对旧制度的革命精神,而马列维奇也正是在这时加入了俄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参与并起草了俄国未来主义艺术家宣言。
这时的社会环境与氛围,为马列维奇先锋主义的诞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列维奇简介
个人简介:
俄国画家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
1878年2月11日生于波兰基辅的一个贫困家庭,具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特色。
曾参与起草俄国未来主义艺术家宣言。
1935 年5月15日卒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
他从接受严谨的西方艺术美学的教育开始,后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成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这个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义艺术舞台。
“模仿性的艺术必须被摧毁,就如同消灭帝国主义军队一样。
”这就是他铿锵有力的表白。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思想影响了塔特林的结构主义和罗德琴柯的非客观主义,并通过李西茨基传人德国,对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产生影响。
20年代初,苏联文艺界对非写实艺术不再包容和接受,马列维奇只得终止其对抽象艺术的探求,而以教学谋生。
1927年,他唯一的一本理论著作《非客观的世界》在德国出版。
1935年,他在贫困和默默无闻中离开人世。
生平简介:
1913年,马列维奇的立体主义突然转向一种图表式形象拼凑,构成半画谜,半招贴画式的性质。
这一幅《一个英国人在莫斯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这幅画上,具体的形象以反逻辑方式并列,是一种前达达派的构想。
画上有俄罗斯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锯子、鱼和梯子等等,这些在生活逻辑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完全按画家的自由意志杂乱地并存在画面上。
它们大小不均,事物间也毫无可供联想的因素。
十月革命后,马列维奇和另一位俄国画家--抽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康定斯基同在苏联的“И30”工作。
他们作画,搞雕塑,还搞设计与舞台美术。
在工作中,他们联系现代的机械文明,开始探索自己将要发动的大规模造型活动,这就是“构成主义”新观念的起端。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美术界受到西方现代派运动的启迪,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得非常活跃。
如拉里奥诺夫在实验“光辐射主义”,马列维奇在创造“至上主义”等等。
十月革命胜利后,这些俄国现代艺术流派的成员都满腔热诚地欢呼革命的到来。
革命结束了原来的艺术集团,他们又重新把它们集结起来。
而且这些崇尚现代派艺术的人被称作“左派”,尊重传统的巡回展览画派被划入“右派”。
马列维奇的“至上-构成主义”自称是左派画家。
马列维奇在1919~1921年间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教学时期,还大肆宣场他的抽象艺术的哲学观。
1926年,借
用康定斯基的理论写了一本书,名为《抽象世界》。
但终因不符合革命后苏联现实的要求而遭到人民的唾弃。
它只能得到西方现代派艺术家的同情与支持。
后来他在贫困与默默无闻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