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静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与“黄金三角形”(习题)

合集下载

静力学题参考答案

静力学题参考答案
学问题的基础。
约束与约束力
约束是对物体运动状态 的限制,而约束力是实 现这种限制的力。在静 力学中,我们学习了不 同类型的约束和相应的 约束力,如柔索约束、
光滑面约束等。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受力分析是解决静力学 问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受力分析,我们可 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的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并绘制出受力图。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 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由静 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后撤 去外力F,物体又经过时间2t 后停下。求物体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 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 f和水平恒力F四个力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 学公式,可以列出方程组求 解摩擦力大小。解得f=F/3 。
摩擦力与约束力问题
03
摩擦力概念及性质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 擦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 f=μ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
约束力类型及特点
柔性约束(如绳索)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 压力和弯矩。
固定端约束(如固定铰链)对物体的约束力可以分解 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一个与截面垂直,另一个与
截面相切。
约束力是物体受到的限制其自由运动的力,根 据约束性质可分为柔性约束、光滑面约束和固 定端约束等。
光滑面约束(如光滑平面或曲面)对物体的约束 力通过接触点,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物体 。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解析
例题2
解析
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 地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 拉力F的作用,仍保持静止 。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 摩擦力。

静力学部分

静力学部分

1、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所以力是矢量。

2、对物体作用效果相同的力系,称为。

3、如果一个力和一个力系等效,则该力为此力系的。

4、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方向、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5、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称这个力系为。

6、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变化的物体称为。

7、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

8、一般规定,力F使物体绕矩心O点逆时针转动时为,反之为。

9、合力对平面上任一点的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

10、力偶对物体只产生,而不产生移动效应。

11、物体受到的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称为,另一类是周围物体限制物体运动的力,称为约束力。

12、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沿着移动时,不改变其作用效应。

13、变形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两种性质的变形,一种是当外力撤除时,变形也会随之消失,这种变形称为变形;另一种是当外力撤除后,变形不能全部消失而残留部分变形,这部分变形,称为变形。

14、约束力的作用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

15、如果力集中作用于一点,这种力称为;作用范围不能忽略的力,称为。

16、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称为。

17、如果在一个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内,但它们既不完全平行,又不汇交于同一点,我们将这种力系称为。

18、如果平面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均于一点,则此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19、如果平面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均相互,则此力系称为平面平行力系。

20、如果平面力系仅由力偶组成,则此力系称为。

21、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刚体上任意一个指定位置,但必须在该力和指定点所决定的平面内附加一个。

22、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向平面内任意一点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其中与简化中心的具体位置无关。

23、若力系对物体的作用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此力系称为 。

24、平面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系的主矢等于 ,对任意点的主矩等于 。

静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

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 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D. 合力和合力矩中任意一个为零答案:C2.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分解为()。

A. 平衡力和非平衡力B. 重力和摩擦力C. 拉力和压力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静力学中常见的约束类型()。

A. 铰链约束B. 滑动约束C. 固定约束D. 弹性约束答案:B4. 静力学中,二力杆的特点是()。

A. 只能承受拉力B. 只能承受压力C. 只能承受弯矩D. 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答案:D5.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材料种类不同B. 受力情况不同C. 约束数量不同D. 几何形状不同答案:C6. 静力学中,物体的平衡状态不包括()。

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匀速圆周运动状态D. 加速运动状态答案:D7. 静力学中,力的三要素不包括()。

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性质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静力学中常见的平衡方程()。

A. ∑Fx = 0, ∑Fy = 0B. ∑M = 0C. ∑F = 0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静力学中,力的平移定理指的是()。

A. 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作用点可以任意移动B.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不变,方向可以任意改变C. 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变,大小可以任意改变D.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可以任意改变答案:A10. 静力学中,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

A. 几何法则B. 代数法则C. 物理法则D. 数学法则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物体的平衡状态可以分为__________平衡和__________平衡。

答案:静态;动态2. 静力学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表明,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__________来确定。

答案:平行四边形法则3. 静力学中,物体在__________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力的三要素是什么?A. 大小、方向、作用点B. 大小、方向、作用线C. 大小、作用点、作用线D. 方向、作用点、作用线答案:A2. 力的合成遵循什么法则?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三定律D. 平行四边形法则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静力学平衡条件?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 物体静止D.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4. 在静力学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A. 物体静止B.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加速运动答案:C5. 以下哪个力不是保守力?A. 重力B. 弹簧力C. 摩擦力D. 电场力答案:C6.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A.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反C. 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D. 与物体运动趋势相同答案:B7.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速度C. 物体间的接触面积D. 物体间的正压力答案:D8. 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时,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是:A. 垂直于斜面向上B. 垂直于斜面向下C. 平行于斜面向上D. 平行于斜面向下答案:C9. 以下哪个力不是静力学中的力?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惯性力答案:D10. 物体在水平面上静止时,其受力情况是:A. 重力与支持力平衡B. 重力与摩擦力平衡C. 支持力与摩擦力平衡D. 重力与支持力不平衡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用于求解两个力的______。

答案:合力3.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______。

答案:无关4. 当物体在斜面上静止时,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

答案:平行于斜面向上5.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______。

静力学习题及答案

静力学习题及答案

04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及结果分析
主矢和主矩的概念及计算 简化结果的判断方法
简化中心的选取原则
举例分析平面任意力系的 简化过程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条件及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与 充分条件
平衡方程的应用举例
平衡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
特殊情况下平衡方程的应用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问题解法举例
01
力偶性质
力偶没有合力,所以力偶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也不能与一个力来平衡;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力 偶矩,且与矩心位置无关;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这两个力偶等 效。
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条件
平面力偶系合成
若干个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组成平面力偶系,可依次用矢量合成的方法求出各力偶的合力偶矩,再求 出这些合力偶矩的矢量和。
80%
解法一
几何法。通过作力多边形或力三 角形,利用几何关系求解未知力 。
100%
解法二
解析法。根据平衡方程列出方程 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未知量 。
80%
解法三
图解法。在图上按比例作出各力 的图示,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 三角形法则求解未知力。
03
平面力偶系
力偶及其性质
力偶定义
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
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静力学公理及其推论
01
02
静力学公理:作用于刚体 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 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
静力学公理的推论
03
04
05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刚 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必要 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一个平衡的物体上,作用的重力和支持该物体的力的相对位置关系是:A. 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线重合B. 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线不重合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满足平衡条件的必要条件:A. 物体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B. 物体受到合力矩为零的作用C. 物体所受合力与其自重相等反向答案:B3. 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平衡杆的平衡条件:A. 杆上所有质点的合外力为零B. 杆上所有质点的合力矩为零C. 杆上所有质点的合重力为零答案:C4. 若在一根水平杆上放置两个等质量物体,物体A在杆的左端,物体B在杆的右端,下列哪个位置组合是平衡位置:A. A在杆的中点,B在杆的左端B. A在杆的中点,B在杆的右端C. A、B均在杆的两端答案:B5. 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平衡力夹具的平衡条件:A. 物体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B. 力夹具上所有质点的合力为零C. 力夹具上所有质点的合力矩为零答案:A二、填空题1. 物体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方向相反,其合力为______。

答案:零2. 物体所受重力矩与支持力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答案:相等且反向3. 在平衡位置,物体所受合力矩等于______。

答案:零4. 平衡力夹具上所有质点所受力矩之和等于______。

答案:零三、计算题1. 质量为10 kg的物体悬挂在离支点2 m处的杆上,求支持力的大小。

答案:由于平衡条件下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即支持力=mg=10 kg × 9.8 m/s²= 98 N。

2. 在一个长度为6 m的水平杆上有两个距离杆左端为1 m和5 m处的质量分别为4 kg和6 kg的物体,求物体B对杆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杆的支持力。

答案:物体B对杆的支持力为FB=6 kg × 9.8 m/s²= 58.8 N;物体A 对杆的支持力为FA=4 kg × 9.8 m/s²= 39.2 N。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一、是非题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1和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1-2;②2-1;③1+2;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A、B,满足A=-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1.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2.已知力F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与A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度。

3.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等效的条件是。

(完整版)静力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静力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静力学基础一、判断题1.外力偶作用的刚结点处,各杆端弯矩的代数和为零。

(×)2.刚体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3.在刚体上加上(或减)一个任意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不会改变。

(×)4.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平行且不共线的力组成的力称为力偶。

(√)5.固定端约束的反力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6.力的可传性原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适用于刚体。

(√)7.在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构成的力系必定平衡。

(×)8.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9.表示物体受力情况全貌的简图叫受力图。

(√)10.图1中F对 O点之矩为m0 (F) = FL 。

(×)图 1二、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

B、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刚体。

C、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D、工程力学是在塑性范围内,大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截能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形恒为零。

B、力可以平移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C、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作用线到该点的垂直距离。

D、力系的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形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形的代数和。

3.依据力的可传性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物体内的任意一点。

B、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任何一点。

C、力不可以沿作用线移动。

D、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4.两直角刚杆AC、CB支承如图,在铰C处受力F作用,则A、B两处约束力与x轴正向所成的夹角α、β分别为:α=___B___,β=___D___。

A、30°;B、45°;C、90°;D、135°。

5.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D )图 2A、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刚体。

B、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变形体。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建筑力学习题)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建筑力学习题)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一,填空题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这三者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外效应是指力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力的内效应是指力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_.2,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或状态。

3,在力的作用下和都保持不变的的物体称为刚体。

4,对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起限制作用的各种装置称为。

5,常见的铰链约束有和。

约束反力恒与约束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趋势)方向.6,刚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其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作用线.7,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一定,,分别作用在。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_______________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所以,在静力学中,力是________________的矢量.9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为__________效应和___________效应.10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为_____________;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_______;约束反力由_____力引起,且随_______________力的改变而改变.9柔性约束对物体只有沿_________的___________力。

10,铰链约束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11,光滑面约束力必过_________沿_________并指向______________的物体。

12,活动铰链的约束反力必通过___________并与___________相垂直。

表示一个力对物体转动效果的度量称为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

14、力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要素。

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与“黄金三角形”(解析)

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与“黄金三角形”(解析)

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与“黄金三角形”(精讲精练)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快速过1.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其位置与其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2.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的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4)大小——胡克定律①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②表达式: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的性质决定,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如何判断弹力的有无?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利用假设法判断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还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3.静摩擦力(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3)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挤压;②有相对运动趋势;③接触面粗糙.(4)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5)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6)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4.受力分析1.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5.共点力的平衡Ⅱ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6.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等.第二部分、重点题型一遍过题型一、弹簧弹力的不可突变与静摩擦力大小方向的诡诈行为例1、如图,物块a 、b 和c 的质量相同,a 和b 、b 和c 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 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物块a 的加速度记为a1,S1和S2相对原长的伸长分别为△l1和△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剪断瞬间A.a1=3gB.a1=0C.△l1=2△l2D.△l1=△l2【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弹簧弹力不可突变的特征,剪断前、后弹簧弹力的大小不变;弹簧的伸长量也不变;剪断前将b 、c 当作整体进行研究,可知弹簧S1的伸长量:kx mg l 21=∆剪断前对c 进行研究,可知弹簧S2的伸长量:kx mg l =∆2故:212l l ∆=∆C 正确;剪断前对A 进行受力分析:mg T l k mg 31==∆+;剪断瞬间T=0,A 只受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对A 受力分析得:ma mg =3,g a 3=;方法总结:本题的关键在于弹簧的弹力大小在剪断细线前后是不变的,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平衡关系式或牛二定律便可求解;例2、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Ff a≠0,b 所受摩擦力Ff b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 .Ffa 大小不变B .Ffa 方向改变C .Ffb 仍然为零D .Ffb 方向向右【答案】AD【解析】两物块相同,由受力分析可知两物体受到弹簧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绳子对b 的拉力等于弹簧对b 的拉力,若a 平衡且有摩擦力,则绳对a 拉力大小等于b 受到得绳子拉力大小相等,此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当间断右侧细绳后,a 受力情况不变,b 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拉力平衡,大小与a 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理论力学练习册静力学部分

理论力学练习册静力学部分

理论力学练习册(静力学部分) 静力学目录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1 概念题 题号1-1-1~1-1-21-2 受力分析 题号 1-2-1~2-1-2第二章 基本力系(汇交力系及力偶系)2-1 思考与判断 题号2-1-1~2-1-22-2 练习题 题号2-2-1~2-2-112-3 选作题 题号2-3-1~2-3-3第三章 平面力系3-1 概念题 题号3-1-1~3-1-43-2练习题 题号3-2-1~3-2-103-3综合练习题 题号3-3-1~3-3-5第四章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4-1概念题 题号4-1-1~4-1-34-1练习题 题号4-2-1~4-2-9第五章 空间力系5-1概念题 题号5-1-1~5-1-25-2练习题 题号5-2-1~5-2-81-1-1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在画×)。

1.作用于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作用于变形体上的力是定位矢量。

(√)2.二力构件的约束反力是其作用线的方位沿二受力点的连线,指向可假设。

(√)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还适用于变形体。

(×)4.若两个力相等,则这个力就等效。

(×)5.作用于A 点共线反向的两个力1F 和2F 且1F >2F ,则合力21F F R -=。

(×)7.两物体在光滑斜面m-n 处接触,不计自重,若力1F 和2F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则两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8.力F 可沿其作用线由D 点滑移到E 点。

(×)1-1-2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写在括号内)1.二力平衡公理适用于(1)①刚体 ②变形体 ③刚体和变形体2.作用与反作用公理适用于(3)①刚体 ②变形体 ③刚体和变形体3.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任何两上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其余的一个力的作用线必定。

(2)①交于同一点 ②交于同一点,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共面③不一定交于同一点4.作用于刚体上的平衡力系,如果作用到变形体上,则变形体( 3 )。

《静力学习题答案》课件

《静力学习题答案》课件
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列出平衡方程,求解未知 量。
04
力的矩和力矩平衡
力矩的概念和性质
总结词 理解力矩的概念和性质是解决静 力学问题的关键。
力矩的简化表达 在静力学中,通常使用标量表达 力矩,即力矩等于力和垂直于作 用线到转动轴距离的乘积。
力矩的定义 力矩是力和力臂的乘积,表示力 对物体转动作用的量。
静力学基本原理
二力平衡原理
三力平衡定理
一个刚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时,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一个刚体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时,这三个力必构成一平面三角形, 且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对于通过刚体中心的力,加在刚体上 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上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
思维拓展
对于进阶习题,答案解析将不仅局限 于题目的解答,还将进行适当的思维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可能性,培 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阶习题答案解析
解题技巧
针对进阶习题的特点,答案解析将总结和提炼一些实用的 解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题目。
进阶习题答案解析
习题答案
进阶习题答案解析同样将提供完整的 习题答案,并附有详细的解题过程和 思路,方便学生参考和学习。
静力学问题分类
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
平面问题是指所有外力都作用在物体某一平面内的问题, 空间问题则是指外力作用在物体三维空间内的问题。
静定问题与静不定问题
静定问题是根据给定的静力平衡条件能够完全确定物体所 有未知力的问题;静不定问题则是不能完全确定未知力的 数量或方向的问题。
刚体问题与变形体问题
刚体问题是指研究刚体的平衡问题,变形体问题则是指研 究物体在受力后发生变形的问题。

2020届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静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和“黄金三角形”》题型强化练习

2020届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静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和“黄金三角形”》题型强化练习

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与“黄金三角形”题型一、弹簧弹力的不可突变与静摩擦力大小方向的诡诈行为例1、如图,物块a 、b 和c 的质量相同,a 和b 、b 和c 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 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绳剪断,将物块a 的加速度记为a1,S1和S2相对原长的伸长分别为△l1和△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剪断瞬间A. a1=3gB.a1=0C. △l1=2△l2D. △l1=△l2【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弹簧弹力不可突变的特征,剪断前、后弹簧弹力的大小不变;弹簧的伸长量也不变;剪断前将b 、c 当作整体进行研究,可知弹簧S1的伸长量:kx mg l 21=∆ 剪断前对c 进行研究,可知弹簧S2的伸长量:kxmg l =∆2 故: 212l l ∆=∆C 正确;剪断前对A 进行受力分析:; 剪断瞬间T=0,A 只受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对A 受力分析得: ma mg =3,g a 3=;方法总结:本题的关键在于弹簧的弹力大小在剪断细线前后是不变的,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平衡关系式或牛二定律便可求解; 例2、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Ff a≠0,b 所受摩擦力Ff b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 .Ffa 大小不变B .Ffa 方向改变C .Ffb 仍然为零D .Ffb 方向向右【答案】AD【解析】 两物块相同,由受力分析可知两物体受到弹簧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绳子对b 的拉力等于弹簧对b 的拉力,若a 平衡且有摩擦力,则绳对a 拉力大小等于b 受到得绳子拉力大小相等,此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当间断右侧细绳后,a 受力情况不变,b 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拉力平衡,大小与a 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静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静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静力学复习题1. 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 点简化,得到R ˊ=10N ,M 0=10 N·cm ,方向如图所示,求:该力系向A 点简化的结果。

2. 图示三铰刚架受力F 作用,求:A 、B 支座反力的大小。

3. 已知力P = 40 kN ,S =20kN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 = 0.5,动摩擦系数f ′= 0.4,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4. 物块重W ,一外力F 作用在物块上,且作用线在摩擦角外,如图所示,已知ο25=θ,摩擦角ο20=m ϕ,F W =。

试确定物块的运动状态。

5. 力F 通过A (3,4,0),B (0,4,4)两点(长度单位为米),若F =100N ,求/;(1) 该力在y 轴上的投影;(2 )该力对z 轴的矩。

6. 已知力F 的大小,角度ϕ和θ,以及长方体的边长a ,b ,c ,求:(1)力F 在轴z 和y上的投影;(2)力F 对轴x 的矩)(F x m 。

7. 图示正立方体,各边长为a ,四个力1F 、2F 、3F 、4F 大小皆等于F ,如图所示,作用在相应的边上。

求:此力系简化的最终结果并在图中画出。

8. 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a.己知四个力的大小相等,即F1=F2=F3=F4=F;力偶矩M=Fa, 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是什么?9. 图示结构,杆重不计.已知:L=4.5m. q0=3kN/m. P=6kN. M=4.5kNm.求固定端E处的反力.(作业二中4题)10 .图示结构,由杆AB、DE、BD组成,各杆自重不计,D、C、B均为铰链连接,A 端为固定端约束。

已知q(N/m),M=qa2(N·m),P=2qa(N),尺寸如图。

试列四个方程求固定端A的约束反力及BD杆所受的力。

(作业二中3题)11. .图示多跨梁由直杆AD和T字形杆DHG组成.已知:力P=2kN,q=0.5kN/m, M=4kNm,L=4m。

试列二个刚体静力学平衡方程求:支座H和支座C的反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静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与“黄金三角形”提高训练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静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与“黄金三角形”提高训练含解析

专题3.3 静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与“黄金三角形”(提高训练)1.(2019全国3)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I、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A. B.C. D.【考向】受力分析、矢量三角形法、共点力的平衡、牛三定律【答案】D【解析】对圆筒受力分析,圆筒受到重力、以及两斜面其支持力,如图所示;结合矢量三角形法,将物体所受的三个力通过平移延长等手段放在一个封闭的三角形中,如图所示;在红色的三角形中:根据牛三定律:,故D选项正确;2.(2019 年全国1)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

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 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考向】受力分析、静摩擦力、动态分析【答案】BD【解析】假设经过一定时间后N 物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对N 受力分析如左图所示:结合矢量三角形法,将物体所受的力放在一个封闭的力三角形中,当θ从0-45增大时,由几何关系得:故:A错B对;开始时,因为不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即开始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所以对M受力分析可知,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下,则随着绳子拉力T的增加,则摩擦力f也逐渐增大;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上,则随着绳子拉力T的增加,摩擦力f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故本题选BD。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光滑半球上,物体与球心O的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与半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F与mg的关系正确的是( )A.F=mgsinθ B.F=mgcosθC.F=mgtanθD.F=mgcotθ【答案】D【解析】物体受到重力、沿半径向外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推力,三个力平衡,则有FNsin θ=mg,FNcos θ=F,联立解得F=mgcot θ,选项D正确.4.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求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多少?【答案】【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构建红色的矢量三角形,结合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即为所求;5.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

静力学三)

静力学三)

静力学测试三一、是非题(每题2分)1、二力平衡条件中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判断对错:错对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表明:作用在物体上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必是平衡力系。

判断对错:错对3、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判断对错:错对4、约束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阻碍的物体位移方向相反。

判断对错:错对5、滚动支座的约束力必沿垂方向,且指向物体内部。

判断对错:错对6、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判断对错:错对7、在平面问题中,力偶对刚体的作用决定于力偶矩,力偶矩是代数量。

判断对错:错对8、力偶与一个力不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判断对错:错对9、力偶对刚体的作用与其在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

判断对错:错对10、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判断对错:错对二、选择题(每题5分)11、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效应,力是()。

①滑动矢量②自由矢量③定位矢量选择答案:①②③④12、作用在物体A上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和,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表为()。

①、②、③、-④、+选择答案:①②③④13、 F=100N,方向如图示。

若将F沿图示x,y 方向分解,则x 方向分力的大小= _______N,y 方向分力的大小= _______ N。

①86.6与70.6 ②70.0与86.6③136.6与70.0 ④25.9与86.6选择答案:①②③④14、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_______。

①刚体②变形体选择答案:①②③④15、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_______。

①刚体;②变形体;③刚体和变形体。

选择答案:①②③④16、在直角曲杆上作用一矩为M的力偶。

则支座A、B的约束力满足条件__①>②=③<选择答案:①②③④17、若力F在某轴上的投影绝对值等于该力的大小,则该力在另一任意共面轴上的投影_______。

①、等于该力的大小;②、一定等于零;③、一定不等于零;④、不一定等于零。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静力学中,力的平衡条件是什么?A. 力的大小相等B. 力的方向相反C. 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等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静力学的基本概念?A. 力的合成B. 力的分解C. 力的平衡D. 力的守恒答案:D二、填空题1. 在静力学中,当一个物体处于________时,我们称其为平衡状态。

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_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三、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在静力学中的应用。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在静力学中,这一定律用于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确保系统的力平衡。

2. 解释什么是静摩擦力,并说明其在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时的作用。

答案:静摩擦力是阻止物体滑动的力,其大小与引起滑动的外力相等,但方向相反。

在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时,静摩擦力与外力平衡,防止物体发生运动。

四、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F1 = 50 N,F2 = 30 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

答案:首先确定两个力的方向,如果F1和F2方向相反,则合力F = F1 - F2 = 50 N - 30 N = 20 N;如果F1和F2方向相同,则合力F = F1 + F2 = 50 N + 30 N = 80 N。

2. 一个斜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0 kg,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求物体受到的重力分量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

答案:物体受到的重力G = m * g = 20 kg * 9.8 m/s² = 196 N。

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 F = G * sin(θ) = 196 N * sin(30°) = 98 N。

五、分析题1. 一个均匀的直杆,长度为L,固定在水平面上的A点,B点自由悬挂,求直杆的平衡条件。

3静力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3静力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部分习题解答3-10 AB ,AC 和DE 三杆连接如图所示。

杆DE 上有一插销H 套在杆AC 的导槽内。

试求在水平杆DE 的一端有一铅垂力F 作用时,杆AB 所受的力。

设DE BC HE DH DB AD ===,,,杆重不计。

解:假设杆AB ,DE 长为2a 。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右图所示,列平衡方程:∑=0C M02=⋅a F By0=By F取杆DE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0H M0=⋅-⋅a F a F Dy F F Dy = ∑=0B M 02=⋅-⋅a F a F DxF F Dx 2=取杆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0y F0=++By Dy Ay F F FF F Ay -=(与假设方向相反) ∑=0A M02=⋅+⋅a F a F Bx DxF F Bx -=(与假设方向相反)∑=0B M02=⋅-⋅-a F a F Dx AxF F Ax -=(与假设方向相反)3-12AD AC AB ,,和BC 四杆连接如图所示。

在水平杆AB 上作用有铅垂向下的力F 。

接触面和各铰链均为光滑的,杆重不计,试求证不论力F 的位置如何,杆AC 总是受到大小等于F 的压力。

解: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0C M0=⋅-⋅x F b F DF bx F D =F CF C yF DF CxF CyF BxF ByF DxF DyF HyF BxF ByF DyF DxF Ax F Ay取杆A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0A M0=⋅-⋅x F b F BF bx F B =杆AB 为二力杆,假设其受压。

取杆AB 和AD 构成的组合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0E M02)2(2)(=⋅--⋅+⋅+bF x b F b F F AC D B解得F F AC =,命题得证。

注意:销钉A 和C 联接三个物体。

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是()。

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 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D. 合力和合力矩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答案:C2. 以下哪个力不是保守力?()。

A. 重力B. 弹簧力C. 摩擦力D. 静电力答案:C3.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F,下列关于物体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0C.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0D.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答案:C5.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0C.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0D.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答案:C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7.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8.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9.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3 静力学三大基本性质力与“黄金三角形”(提高训练)
1.(2019全国3)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g 。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A. 12F F ,
B. 12F F ,
C. 121=2F mg F ,
D. 121=2F F mg , 【考向】受力分析、矢量三角形法、共点力的平衡、牛三定律
【答案】D
【解析】对圆筒受力分析,圆筒受到重力、以及两斜面其支持力,如图所示;
结合矢量三角形法,将物体所受的三个力通过平移延长等手段放在一个封闭的三角形中,如图所示;
在红色的三角形中:
mg mg F mg F 2
130sin ....30sin /2/2=== mg mg F mg F 2
330cos ....30cos /1/1===
根据牛三定律:/22/11.......F F F F ==,故D 选项正确;
2.(2019 年全国1)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 ,直至悬挂N 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

已知M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 M 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 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 M 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考向】受力分析、静摩擦力、动态分析
【答案】BD
【解析】假设经过一定时间后N 物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对N 受力分析如左图所示:
结合矢量三角形法,将物体所受的力放在一个封闭的力三角形中,当θ从0-45增大时,由几何关系得: ↑↑==
F mg F mg F ,...tan .....tan θθθ ↓↑==T mg T T
mg ,....cos .....cos θθθ 故:A 错B 对;
开始时,因为不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即开始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所以对M 受力分析可知,若起初M 受到的摩擦力f 沿斜面向下,则随着绳子拉力T 的增加,则摩擦力f 也
逐渐增大;若起初M 受到的摩擦力f 沿斜面向上,则随着绳子拉力T 的增加,摩擦力f 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故本题选BD 。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光滑半球上,物体与球心O 的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水平推力F 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与半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F 与mg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 =mgsinθ B.F =mgcosθ
C .F =mgtanθ
D .F =mgcotθ
【答案】D
【解析】物体受到重力、沿半径向外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推力,三个力平衡,则有FNsin θ=mg ,FNcos θ=F ,联立解得F =mgcot θ,选项D 正确.
4.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求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多少?
【答案】
G G T G G T 2
3.30cos 21.30sin 12====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构建红色的矢量三角形,结合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即为所求;
5.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

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于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 =mg tan θ
B.F =mg tan θ
C.F N =mg tan θ
D.F N =mg tan
θ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对滑块受力分析,滑块受的三个力组成封闭三角形,结合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解直角
三角形得:F =mg tan θ,F N =mg sin θ。

6.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底部处O (O 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 点。

已知容器半径为R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求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多少,圆弧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答案】设弹簧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 2圆弧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 1, F 1=F 2=mg
【解析】如图所示,对小球受力分析,将小球所受的力放下封闭的三角形中,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2
mg 1,,F P O OO F OP ==,由题意可知:OP=OO,=O,P ,故: F 1=F 2=mg
7.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已知A的圆半径为球B的半径的3倍,球B所受的重力为G,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设墙壁对B的压力为F1,A对B的支持力为F2,则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F1、F2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F1减小
B.F1增大
C.F2增大
D.F2减小
【答案】A、D
【解析】先根据平衡条件和画出如图所示的矢量三角形,在θ角减小的过程中,从图中可直观地看出,F1、F2都会减小。

故选项A、D正确。

8.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有一个固定竖直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球,设挡板对球的支持力为F1,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为F2,将挡板绕挡板与斜面的接触点缓慢地转至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F1始终增大,F2始终减小
B.F1始终增大,F2先增大后减小
C.F1先减小后增大,F2先增大后减小
D.F1先减小后增大,F2始终减小
【答案】D
【解析】设挡板与斜面之间的夹角为 ,结合矢量三角形的动态图解法处理。

9.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受外力F的作用,处于水平方向,现缓慢逆时针改变绳OA的方向至θ<90°,且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OA的拉力一直减小B.绳OB的拉力一直增大
C.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不断减小
【答案】D
【解析】对结点O受力分析,受与小球连接的绳的拉力,大小为mg,绳OB的拉力FT和OA绳的拉力,大小为F,三力平衡,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则绳OB的方向不变,做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可知当绳OA 与绳OB垂直时,外力F最小,所以改变绳OA的方向至θ<90°的过程中,绳OA的拉力F先减小再增大,连接物块的OB绳子的张力FT一直在减小,选项A、B错误;以斜面和P、Q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与OA绳子水平方向的分力等大反向,即水平向左,选项C错误;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FN+Fy=M总g,由于绳OA拉力的竖直分力Fy不断增大,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FN 不断减小,选项D正确.
10.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两根轻绳悬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
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大小将(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D
【解析】在绳OB转动的过程中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始终为零,如图为绳OB转动过程中结点O受力示意图,由图可知,绳OB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