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外力作用与地貌
【高三地理专题】外力作用与地貌-专题(含解析)
外力作用与地貌(专题)(2019年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1)~(3)题。
(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B.流水 C.冰川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1)[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地区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泥沙淤积是形成山前平原的主要原因,而泥沙是流水搬运来的,B对;构造运动形成高山和盆地,主要使地表高低不平,故不是形成山前平原的力量,A错;该地无冰川分布,且冰川运动往往侵蚀地表而导致地表崎岖不平,C错;该平原为冲积平原,故形成动力不可能是风,D错。
[答案] B(2) [解析]断流期间,山前平原失去了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断流使植被生长较差;该地风力较大,风力侵蚀导致风蚀洼地形成,且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对;整体地面沉降会形成巨大的盆地,不会形成数量众多的洼地,A错;断流期间流水侵蚀微弱,平原地区以流水堆积为主,B错;如果存在冻融塌陷,则该现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只发生在断流期间,D错。
[答案] C(3)[解析] 洼地不断增多增大,使洼地周围地区本来就少的水渗流到地势较低的洼地之中,土壤缺水现象不断加重,导致植被死亡,加之风力影响大,使土地沙化,C对;水土流失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沼泽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水分,而该山前平原洼地增多增大期间河流断流,因此周边地区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和沼泽化,A、B错;土壤盐碱化过程与水、盐运动密切相关,在缺水状态下,地下盐分难以到达地表集聚,D错。
[答案] C(高考经典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其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外力作用与地貌
典型地貌:海蚀柱、海蚀崖、海 蚀穴、海蚀平台等
2.堆积地貌
典型地貌:海滩、沙嘴、离 岸堤、水下沙坝等
侵蚀堆积考点
时间越久,侵蚀时间越长,磨圆度越好,如河流下游鹅卵石。 流水堆积、风力堆积、海浪堆积具有分选性。即颗粒大、比重大 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冰川堆积,重力崩塌堆积无分选性,堆积物杂乱。
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
物理风化、化学 风化、生物风化
作用:使岩石崩 解和破碎,为其 他外力作用创造 条件,形成风化
物
侵蚀
搬运
风、流水、冰川、海 风、流水、冰川、
浪等
海浪等
作用:对地表岩石及 其风化物进行破坏, 形成碎屑物;使得风 化物等离开原地,并 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作用:使侵蚀碎 屑物离开原地, 为堆积地貌提供
程
粗
1.是不是来自山顶?
海浪搬运 冰川搬运/
2.是不是来自本地风化?
重力作用
沙河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 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 表沙粒易启动。 风沙流沿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 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 坡上。
3.是不是来自冲积平原?
√ 4.是不是来自冲积扇?
流水搬运 风力搬运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D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典例剖析
【例2】(2021年全国甲卷)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
沉
沉积地貌类形成过程
积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高考自然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外力作用与地貌
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沉积形成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导致地形抬升
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盛行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
成因是
陡坡迎风坡,侵蚀强;缓坡背风坡,侵蚀弱。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辨析:侵蚀作用比风化作用对岩石的破坏更强
风化作用是外力对岩石的静态破坏,侵蚀作用是外 力对岩石的动态破坏,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辅相 成。风化加快了侵蚀速度,侵蚀将岩石风化物剥离,使风 化得以持续进行。
3.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transportation)是指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 往他处的过程,是自然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图示:风力搬运)
督查:某驴友在四川巴朗山考察日
记中写到:“穿过如茵的低草,继续上行,
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上
方不远处雪山巍峨,近处只见山坡上碎石
遍布,砂砾石堆积,呈现一片荒凉的景象。
不经意间,突然发现,竟有鲜艳的花儿在
碎石间坚毅绽放,经人指点,这就是传说
中的蓝莲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流石滩中碎石的形成原理( )
(1)流水侵蚀地貌:b (化学溶蚀)喀斯特地貌
先是海洋环境下形成以石灰岩为主的 沉积岩,后地壳抬升,石灰岩性沉积 岩露出地表,再经过长时间风化作用 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点拨6:喀斯特地貌
峰丛、峰林、孤峰、 残丘、漏斗等
溶洞、地下河、钟乳 石、石笋、石柱等
区别 峰丛 峰林
峰丛是基部相连并成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峰与峰之间多为马 鞍型;
外力作用及地貌
沉积岩
变质岩
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___ B _____ C ______ D ______
___到形成各种___ ,又到新___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中A、B、C、D过程中,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有:________。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外力四种作用方式之间的关系
川
江
宜宾
城陵矶
枝城
洞庭湖
鄱阳湖
南京
扬州
镇江
沱
沱
河
通
天
河
金
沙
江
荆
江
玉树
扬子江
长
江
武汉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问题探究一:长江不同河段河谷形态的差异
河流的演变
下游
中游
上游
V形
U形
下蚀
下蚀减弱, 侧蚀增强
侧蚀
河 谷 的 形 成
新月型沙丘——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风力堆积
风
风力堆积作用
移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缓坡为迎风坡 陡坡为背风坡
戈壁 沙漠 黄土
瀑 布 河流沟谷、峡谷 水流冲刷侵蚀作用 水流冲刷 侵蚀作用
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的化学 侵蚀作用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表面形态
——流水侵蚀作用造成
呈带状、团状
呈带状的村落
江南水乡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及其物质循环
岩浆岩 (喷出岩和侵入岩)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沉积岩
变质作用
变质岩
高温 重熔
岩浆
高中地理外力作用与地貌(精华版)含答案
外力作用与地貌1.下图各景观示意图中,属于流水侵蚀地貌的是A B C D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
读图回答23-25题。
2.距今6000年以来,渤海湾海岸线的变迁特点及主要原因是A.陆进海退河流泥沙沉积 B.陆进海退海潮、海浪沉积C.陆退海进河流冲刷 D.陆退海进海潮、海浪冲刷3.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冲刷 B.海浪侵蚀 C.海浪堆积 D.流水堆积4.距今2500年以来形成的两条贝壳堤在图幅南部地区合二为一,是因为A.贝壳堤必须与海岸线平行 B.南部海平面比北部海平面高C.南部河流入海泥沙比北部少 D.南部地壳下沉与外力堆积速度相当在风力大、沙源供给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条件下,易形成流动沙丘。
读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完成10~11题。
5.图中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① B.②C.③ D.④6.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岩石风化增强,沙源供给量增加B.冬季风势力增强C.植被覆盖率降低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砂砾岩则是陆相碎屑沉积岩。
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下图为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
据此回答3~4题。
7.图中①→④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顺序对应正确的是A.海退海进海进 B.海进海进海退C.海进海退海退 D.海退海退海进8.与③→④时期海岸线的变化一致的现象有A.沿海陆地被淹没 B.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C.河口区土地盐碱化减轻 D.咸潮危害减轻右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10~11题。
9.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10.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演变过程,完成14~15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有什么区别?
提示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2.侵蚀作用与地貌
3.搬运作用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
4.沉积作用与地貌
5.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对应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国为例)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如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6.外力地貌的应用
(1)风向的判定
(2)河流流向的判定
[答题模板]。
第13课-外力作用与地貌(共62张PPT)
山区:呈条带状分布在洪积 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 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平原:团状或带状分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 富,河网密布,运输便捷。
14
八组题讲透
(1)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 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 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下题。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 坡向是( D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图中的沙山由松散的沙粒组成,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沙山 上“垄槽相间”,沙丘表面形态被破坏,是风力侵蚀形成的。
21
(3)读图,完成下题。
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C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流水侵蚀地貌及其分布的判断。由题意可知,甲地
洪积—冲积平原
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 平缓,河道变宽,水流速 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 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或 洪积扇,多个冲积扇或洪 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 平原。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 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 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 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 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 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 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故C项正确。 23
方法便笺
流水侵蚀与流水堆积地貌的判断
河流流经的地区,会形成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河流上游河水流速快, 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多形成峡谷等侵蚀地貌;随着河流流向下 游,流速减缓,河流的出山口处和下游以流 水 的 堆 积 作 用 为 主 ,多形 成洪(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等堆积地貌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外力作用与地貌景观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外力作用与地貌景观一、课标呈现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外力)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解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1.风化作用概念:在地表或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过程。
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影响:使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风化物。
意义:①为侵蚀作用准备了条件;①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2.侵蚀和搬运(1)流水侵蚀和搬运(2)风力侵蚀和搬运:风沙流是一种常见的近地面沙粒搬运现象,磨蚀作用在近地面最为明显。
(3)冰川侵蚀和搬运: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
(4)波浪侵蚀和搬运:主要发生在滨海地带。
3.堆积(1)概念: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外力搬运能力下降等原因不再继续搬运而发生沉淀、沉积的过程,称为堆积作用。
(2)规律:通常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冰川消融后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
知识点2:常见的外力地貌1.喀斯特地貌2.风成地貌3.河流地貌(以湄公河——澜沧江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沉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
易错点2:河流流向的判断(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断河流流向(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断河流流向(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断河流流向(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断河流流向(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在城市规划中,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会造成水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应位于河流下游。
高中地理课件地貌第三课时——外力作用和地貌形态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6时13分 57秒M onday, October 19,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92020年10月 19日星 期一6时13分57秒20.10.19
谢谢大家!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1906:13:5706:13Oc t-2019- 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6:13:5706:13:5706:13M onday, October 19,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1920.10.1906:13:5706:13:57October 19, 2020
4.2陆地环境的组成—— 地貌
(第三课时)
三、外力作用及其影响
1、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关系 2、流水作用 3、风力作用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1)流水的侵蚀作用: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下切形成沟谷; 如,瀑布。
B、水流汇集,使沟谷加宽加深; 如,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9日上午6时13分 20.10.1920.10.19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19日星期 一上午6时13分 57秒06:13:5720.10.19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6时 13分20.10.1906:13Oc tober 19, 2020
(2) 风的沉积作用:
考点十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于地貌一、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1.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湖、千湖之国芬兰)等湾、中欧—东欧平原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基岩海岸地区(例:大连小平岛等)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堆积形成沙滩海岸地貌滨海地带2.外力作用的差异(1)流水作用的差异①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河流中上游,以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A、B;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
②河流的曲流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2)冰川作用的差异①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②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3)风力作用的差异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典型例题】图A示意新疆北部及其周边区域,图B为甲城市气候资料,图C示意甲城市附近某地典型地貌景观。
从气候的角度简析甲城市附近该典型地貌的形成条件。
(8分)【参考答案】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风化作用显著(4分) 大风日数多、风力大、风沙侵蚀作用强。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5-6题。
5、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6、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6.3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作用
岩石机械破碎,化学 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 ,温差变化大的地区 物理风化显著。 典例:热力风化;冰 劈作用。
在湿润的环境 中,以化学风 化为主。 化学风化受温 度和水分变化 影响都较大。
机械破坏,植物 根分泌出的有机 酸。生物风化不 仅在于引起岩石 的机械和化学破 坏,还能促进土 壤的发育。
冰川堆积地貌
冰碛丘陵
冰碛阶地
迁移应用
Eg.1冰川按照规模和形态分为山地冰川和大陆冰盖,共覆盖地球表面约10%,长期以来 这些地区被认为极不利于生命的繁衍。山地冰川生态系统划分为冰川表面区域、冰川内 部区域、冰川下部区域和冰川前缘区域四个生态区域。下图示意山地冰川生态系统。
1.冰川地区极不利于生命繁衍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 B.面积较小 C.冰面坡度大 D.冰裂隙多
A.河流堆积 B.海浪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侵蚀
2.若潟湖的形成与沿岸流有关,则
图中的沿岸流( )
A.整体自南向北流
B.整体自北向南流
C.属于上升流
D.属于密度流
04 冰川地貌
冰川侵蚀作用
冰川的侵蚀作用:当冰川运 动时,巨厚的冰层所产生的 压力,与冻结的岩石混合在 一起,对底部及两侧的岩石 造成破坏作用,这就是冰川 的侵蚀作用。冰川有很强的 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 蚀作用,包括拔蚀作用、磨 蚀作用
海浪:基岩海岸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海岸线倒退; 砂质海岸以海浪堆积作用为主,淤泥质海岸以陆地 径流堆积作用为主,海岸线向外延伸
迁移应用
Eg.1(2023·江苏连云港检测)潟湖是指被沙嘴或沙堤分隔而与外海相分离
的局部水域。下图为某陆地东岸潟湖示意图,图中潟湖是由类似于左侧
高中地理必修1《外力作用与地貌》
裸露岩石
侵蚀作用
侵蚀物
固结成岩
风化作用
风化物
搬运
沉积
中国各区的地表形态,想想它们受哪些外力作用的塑造?
侵蚀作用为主:
横断山区——内力抬升、流水侵蚀——山高谷深 青藏高原——挤压抬升、流水下切——水拍云崖 黄土高原——内力抬升、流水切割——千沟万壑
沉积作用为主:
大河中下游地区——基底下沉、泥沙沉积——冲 积平原和三角洲
女神司春 苍山云海 山水交映 珠帘挂川
1.形成左一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D)
A. 侵蚀、沉积 B.溶蚀、搬运 C. 搬运、沉积 D.风化、侵蚀
女神司春 苍山云海 山水交映 珠帘挂川
2. 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
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A)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4) 图 中 五 个 部 位 不 宜 建 地 下 隧 道 的 是
_ C ,良好的储油构造是 D 。
【例2】读右图,回
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形是
盆地 ,判断理由是
_等__高__线__周__高__中__低__。
(2)A、B、C三地中,
在 A 地有可能找到
岩溶风景区,理由是 有可溶性石灰岩分。布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风力沉积地貌
沙丘
风向
迎风坡坡度小,背风坡坡度大
风力沉积地貌
外力作用之三:冰川作用
作用因素 作用形式
对地貌影响
侵蚀 在高纬或高海拔 形成冰川谷地又
冰
地区,冰川对 称冰川U谷;
川
途径地面的刨 在冰川源头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
湿
润 、 半 湿 润 地
① 流 水 作 用
区
)
流水侵蚀地貌—— 瀑布、峡谷、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流水沉积地貌—— 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
干
旱 、 半 干 旱 地
② 风 力 作 用
区
)(
高
纬 度 或 高 山 地
③ 冰 川 作 用
区
)
风力侵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 裸岩荒漠、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 ⑤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 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 层形成时代。
❖ (2)地层性质: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颗粒粗 细、成分和颜色等,可以推断沉积时的环 境特征。例如,根据石灰岩地层可推知当 时为海洋环境;根据红色页岩地层可推知 当时为湿热气候;根据含煤地层可推知当 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
风力沉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
冰川侵蚀地貌——峡湾、角峰、冰斗、U形谷、 冰蚀湖泊 波状起伏的平原(东欧平原)
冰川沉积地貌—— 冰碛湖泊(日内瓦湖,芬兰)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瀑布、峡湾
流水沉积地貌——冲积扇
风力侵蚀地貌——雅丹地貌
风力沉积地貌——沙丘
黄土高原的形成——风力沉积地貌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洞
冰川侵蚀地貌
冰川侵蚀
风从哪边吹来?
三、部分外力作用方向的判定
❖ 1、风力作用方向的判定
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
三、方向的判定
流水的沉积作用在不同 的位置形成不同的地貌 类型:在山口处形成冲 积扇,在河口处形成三 角洲,在地势平坦的地 区形成沿岸沉积平原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3)题。
(1)上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
地球内部的是(D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
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 次是( B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云贵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
读等高线图,回答: N
Q
820 840
五、沉积岩的形成及意义
1、沉积岩的形成和特点
裸露岩石 风、流水、冰川、海浪 沉积岩
外力侵蚀、搬运、堆积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 特点
常含有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提问:
1、同一条河流从上游至下 游沉积物颗粒大小有何变 化?同一河段在垂直方向, 由上至下沉积物有何变化?
2、为什么岩层是分层的?
P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是( B)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 (3)地层厚度:地层厚度大说明在相应的地 质年代内,地壳下降快、时间长,或者是 沉积物来源丰富;地层厚度小,说明地壳 下降慢、时间短,或者是沉积物来源较少。
练习
(2011·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 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 石(右图),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但 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 “断头”危险。形成“女王头”独特外A貌的 作用是( )
V型谷分布在流水 侵蚀强烈的河流上 游的山区;“宽谷” ︺分布在地势平坦、 流速较慢的河流下 游
冲积扇
三角洲
在沙漠,冲积扇边 缘往往形成绿洲。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 麓、祁连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 的冲积扇。
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与自然灾害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自然灾害,与该种外 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紧密相连,现归纳 如下: ❖ 冲积扇——泥石流 ❖ “V”型谷——滑坡、泥石流 ❖ 冲积平原——洪涝(长江中下游)、盐碱化(华 北平原) ❖ 沙丘——沙漠化
2、沉积岩岩层的判读
(1)地层的相互关系: ❖ ①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
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的地 质年代里地壳平稳下沉,地理环境没有 发生明显变化。
❖ ②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在地 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 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 岩层强烈褶皱所致。
2、沉积岩岩层的判读
(1)地层的相互关系: ❖ ③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
是缺失地层所代表的时代,发生地壳隆起, 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 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 原沉积物被侵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 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 ④若上下两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 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 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而成。 若侵蚀面上覆盖新的岩层,是因为以后该 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而成;若侵蚀 面上部为风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 在遭受外力风化。
外力作用与地貌
❖ 掌握流水、风力、冰川作用及实例 ❖ 理解沉积岩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
地质作用的分类
一、主要的外力作用(五种)
风力侵蚀作用 ❖ 风力作用
风力沉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 流水作用 流水沉积作用 ❖ 冰川作用—冰川侵蚀作用
不同地区外力作用的形 式不同:滨海地带以海 浪作用为主;干旱地区 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 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 为主;石灰岩分布地区 以流水溶蚀、沉积作用 为主;裸露地表的岩石 首先受到外力的风化作 用。
化石与古环境: 珊瑚组成的石灰岩——温暖广阔的浅海 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 生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在正 常情况下,地层总是按顺序排列的,下面的岩层比上面的 岩层古老。
①地点3海拔高没有形成B层,后下沉形成C、 D层;
②地点3先形成B层,后抬升,B层被侵蚀,后 又下沉形成C、D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