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电影观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观后感

“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

这是一个以一人的智慧抵五个师的男人。

1935年9月,他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弟子。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他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

他是一个科学天才,二十八岁,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他的智慧让他在美国享受到了万人的尊敬、无限的荣耀以及优良的生活环境。在那里,他还可以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设备来实现他的科学梦。他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我们几乎可以想见他的未来:他和他的导师同伴一起,在美国无数高科技设施中完成一项项课题,为美国的科技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然后在那精致的别墅里安享晚年……然而,“可惜”的是,在他的天才的大脑中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强烈情感——他伟大的爱国情。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事。于是,他本可以安然一生的命运之路被加入了无数的阻碍与曲折。于是,他的智慧却成为他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祖国的绊脚石。1950年,他上港口准备回国时,被美国官员拦住,并将其关进监狱,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他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了自由。

他曾那样尊敬、让他受益匪浅的导师冯〃卡门,就在他决定要回到祖国的那一刹那,却成为了他的爱国情的敌人。这样身体与心理双重打击之下,他依然没有放弃对祖国的眷恋,他对于美国发出的刑罚或是条件都没有丝毫的妥协。那坚定的爱国之心,让他可以放弃已有的辉煌与荣耀,放弃安定富足的生活,放弃看上去似乎更美好的未来,而渴望用他的智慧为当时仍旧贫困、科技落后、生活条件差的新中国做出贡献。

他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

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的条件作为交换,他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

现实并不像童话故事那样的美好,回国并不是一个这个故事完美的结局,却是另一段艰辛路途的开端。

1956年,他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被任命加入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和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的试验。于是一段新的征程又拉开了序幕。

但是,新中国的科学研究条件着实落后,加之1959年,中苏关系破裂,使得他模仿苏联成果的计划不得不落空。然而,这个曾可以为回到祖国而做出那么大牺牲的他,又怎么会怕这些阻碍。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夜以继日的演算,以及一个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这样辉煌的成就怎能不归功于他?在受到好友对于至原子弹这类危险的核武器的质疑时,他说:“我一定要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当实验失败时,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二么,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当他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实验成功,昔日对他存有质疑的伙伴终于“服他”时,他又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就是由于他的智慧,他对于科学的热爱,他的坚持,以及他那种令人敬仰的爱国情,浇灌养育着他种下的那棵苹果树,最终结出了“两弹一星”的巨大果实。这苹果使中国科技有了巨大的飞跃,使中国的科学不再落后。

一个人为了种一棵苹果树而倾尽了一生心血,这个人叫钱学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