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测试题(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的。
A.振动B.摆动C.运动2.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
A.1100亳升至2600毫升B.900至2000毫升 C.2000亳升至3400毫升3.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做法是()。
A.拉伸皮筋B.按压皮筋C.弹拨皮筋4.解决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的问题,可用()的方法。
A.车轴涂抹润滑油减少摩擦力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C.增加橡皮筋的数量 D.在轮子上增加花纹5.吸气时,气体经过呼吸器官顺序正确的是()。
A.鼻腔→肺→气管B.鼻腔→气管→肺C.气管→鼻腔→肺6.小楠最近要减肥,()是最佳的减肥方法。
A.到药店买减肥药B.尽量少吃或不吃食物C.适当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膳食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有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
2.敲打铝片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与铝片琴的铝片()有关。
3.()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人们说话时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5.人的()聚集、传递声音,()接收声音、产生振动、且传递振动到内耳;()能把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6.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发出的声音高低相同。
()2.把小车轮胎设计得窄一些,可以减小摩擦,让小车启动更快。
()3.毛绒玩具掉进塑料桶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4.拉长橡皮筋再放松,反复这样做时,橡皮筋一直在发出声音。
()5.脂肪吃多了会发胖,易得病,所以有脂肪的食物都不能吃。
()6.风声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把不同牙齿的作用连接起来。
门齿用来撕碎食物白齿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咀嚼食物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观察物体是否发声。
六.简答题(共3题,共15分)1.为什么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2.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七.综合题(共4题,共43分)1.科学兴趣小组做“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巩固)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使小车运动慢的因素可能是()。
A.小车重B.小车轻C.拉力大2.如图, 铝片琴()边的音高, ()的音低。
A.左边, 中间B.右边、左边C.中间, 左边3.人体在吸气时, ()。
A.胸腔扩张, 腹部扩张B.胸腔收缩, 腹部放松C.胸腔收缩, 腹部收缩D.胸腔扩张, 腹部收缩4.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 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五圈, 橡皮筋产生的力的大小是()。
A.相同的B.不同的C.差不多5.通过“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 我们知道: ()。
A.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B.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C.长而粗、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一样高6.下列动物, 靠喷水在海洋里运动的是()。
A.海豚B.乌贼C.螃蟹二.填空题(共6题, 共18分)1.轮子可以看做()。
人类发现可以用()的方式前进, 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2.上课时, 老师的声音是通过()振动传入同学们的耳朵中的。
3.小孩从滑梯上滑下, 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的作用。
4.物体振动的()越大, 发出的声音越强。
5.食物的消化从()开始, 之后经过食道到达(), 接着在()和大肠被吸收。
6.()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
()2.毛绒玩具掉进塑料桶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3.为了保护听力, 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
()4.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没有好处。
()5.呼气时, 含有氧气的空气会进入你的肺。
()6.给食物分类会进一步帮助我们进行研究。
()四.连线题(共1题, 共6分)1.把下面各现象与它们是否能发声连起来。
敲击鼓面弯曲钢尺能够发声拉伸皮筋不能发声按压鼓面拉伸并拨动皮筋拨动钢尺五.填表题(共1题, 共12分)1.猜想: 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振幅越大, 声音越();物体振幅越小, 声音越()。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B.用力越大, 物体运动得越快C.不拦住小车, 运动的小车会永远运动下去2.下列运动方式属于滚动的是()。
A.用抹布擦桌子B.拉动行李箱C.雨天走路滑倒3.二胡弦绷直后, 拉动它发出声音。
把弦再绷得紧一些, 再次拉动它, 听到发出的声音()。
A.比松的时候音高高B.比松的时候声音弱C.比松的时候声音低4.做小车时, 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十圈时, 橡皮筋产生的力是()的。
A.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B.一样C.不一样5.下面食物中, 富含淀粉的是()。
A.辣椒B.羊排C.馒头6.吸气时, 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顺序是()。
A.肺→气管→鼻子或口腔B.鼻子或口腔→气管→肺 C.气管→鼻子或口腔→肺二.填空题(共6题, 共28分)1.四个完全一样的杯子, 依次编号1, 2, 3, 4。
在1号杯里盛满水, 在2号杯里盛大半杯(约3/4杯)水。
在3号杯里盛半杯(约1/2杯)水, 在4号杯里盛小半杯(约1/4杯)水。
用相同的力按照从1号到4号的顺序敲击杯口, 比较发出的声音。
重复几次实验, 可得结论:水越多, 声音越();水越少, 声音越()。
2.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称为声音的()。
3.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
4.一个振动的物体(发声)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 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 引起()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 液体的振动转化成(), ()接受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 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5.声带越紧, 声音越()。
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 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20毫米, 所以, 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
6.声音能在()体, ()体, ()体中传播。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人吸一次气和呼一次气算两次呼吸。
()2.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敲打音叉会发出声音,敲打停止了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A.音叉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B.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 C.敲打停止后音叉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2.下列关于噪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噪音会使人心烦意乱B.汽车的消音器可以消减噪音C.噪音计是用来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D.为了防止外界噪音损害听力,使用耳机时我们可以将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3.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是()。
A.面包B.牛奶C.黄瓜4.当你在打哈欠的时候,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话,重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B.听小骨的振动C.耳廓的振动 D.听觉神经的振动5.呼吸时,用手触摸胸腹部,发现()。
(多选题)A.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B.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C.吸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6.我们拿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看是否在白纸上留下油迹的方法就可以检查该食物中是否含有()。
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二.填空题(共6题,共14分)1.声音以()的形式传播。
2.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
我们的喉咙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自如的器官是()。
3.人的耳朵由外耳、()和()三部分组成。
4.吹竖笛是()振动发出声音。
5.人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
6.我们可以用()来测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远近不同或高低不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是一样的。
()2.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3.外耳包括耳道和鼓膜两个部分。
()4.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
而且,只要鼓声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
()5.牛奶是食物,矿泉水不是食物。
()6.用手按住正在发生的鼓面,使它不再振动,鼓面仍然能发出声音。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所在的位置连起来。
听觉神经耳蜗外耳道耳郭鼓膜听小骨外耳中耳内耳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观察物体是否发声。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巩固)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
A.1100毫升~2600毫升B.900毫升~2000毫升C.900毫升~5000毫升2.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变高, 应采取的办法是()。
A.调松琴弦B.调紧琴弦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主要原因是()。
A.鼻腔中有嗅细胞, 易辨别空气的好坏。
B.口腔中有舌头阻挡, 不通畅。
C.鼻腔中鼻毛和黏膜可使空气变温暖、湿润和清洁。
4.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 会看到()。
A.水面十分平静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C.水花四溅, 水面出现-圈圈波纹5.小楠最近要减肥, ()是最佳的减肥方法。
A.到药店买减肥药B.尽量少吃或不吃食物C.适当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膳食6.如果将手放在耳后, 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 我们听到的声音()。
A.比原来响B.比原来轻C.跟原来一样二.填空题(共6题, 共20分)1.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 由于音叉振动, 水面产生()。
再将振动的音叉浸入水中, 我们()(“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2.大量事实证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
振动停止, 声音()。
3.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有利, 有时有害。
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 就想办法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 就想办法()它。
4.人的耳朵分为()、()、()。
5.制作完小乐器后, 要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小乐器, 与同学们进行(), 发现小乐器的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6.人们在链条上加润滑油, 是为了()摩擦力。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工地或工厂里各种机器的响声是自然界的声音。
()2.锣发声时, 用手按住锣面, 锣声就消失了, 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3.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二氧化碳来维持生命。
()4.敲击鼓面时, 鼓面振动, 我们就听到了鼓声。
而且, 只要鼓声够大, 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关于熟的食物和生的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物中的蛋白质加热后更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B.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减少食物营养的损失C.食物上有细菌,所以食物都不能生吃2.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结并说话,体会喉结在振动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那部分,观察尺子的状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
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高低3.用橡皮筋自制简易古筝时,能听到较高声音的是()。
A.琴弦调得紧一些B.弹得用力一些C.弹粗一些的琴弦4.用力拉小车,当拉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
A.运动越快B.运动越慢C.不运动5.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简传到听筒的。
A.棉线B.空气C.话筒6.下列物体,利用了生物质能的是()。
A.太阳能灶B.地热发电C.沼气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原理是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物体铜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
2.()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树上的苹果落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落回地面都是由于()的作用。
3.()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人体的消化器官中,()最长。
5.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
6.我们学到的描述声音的词汇主要有()、低、()、弱、()、刺耳、难听、()等。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用橡皮筋和气球,都可以驱动小车。
()2.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力度不一样,与其他因素无关。
()3.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
()4.空气的振动会引起人鼓膜的振动。
()5.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舌头、牙齿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
()6.当我们用耳朵贴近一名同学的前胸时,不会听到任何声音。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图所示,小提琴总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
A.1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B.2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C.4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2.我们拿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看是否在白纸上留下油迹的方法就可以检查该食物中是否含有()。
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3.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粗细不同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A. B. C.4.如图,铝片琴()边的音高,()的音低。
A.左边,中间B.右边、左边C.中间,左边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开一根弹性绳子就会有声音B.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6.()起到对食物的搅拌作用。
A.牙齿B.舌头C.唾液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人的()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2.力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
3.耳由()、()、()三部分组成。
4.一呼一吸算()次呼吸。
5.()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中声音不能传播。
6.声音以()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2.由于水的阻隔,人在岸边讲话,人的声音不能传到鱼的耳朵里。
()3.小刚胃口好,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他都不怕。
()4.我们的“土电话”主要是依靠空气传播,我们才听到声音的。
()5.音高和音量没有什么区别。
()6.“美味不可多用”是有科学道理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线题。
水果、蔬菜食盐米饭瘦肉、牛奶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观察物体是否发声。
六.简答题(共3题,共15分)1.给食物分类有许多方法,请你根据生活经验举例,也要说出分类理由。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的食物可以生食的是()。
A.猪肉B.苹果C.大米2.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
A.动力B.弹力C.摩擦力3.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让呼气、吸气发生?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A.向下拉动膈肌,肺里就会吸入气体B.向上顶起膈肌,肺里的气体就被呼出C.呼吸时,膈肌与肺是相互协作的4.下列各组食物全部属于植物类食物的是()。
A.蔬菜,水果,牛奶B.蔬菜、鸡蛋、米饭,C.白菜、水果、面条5.()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A.心脏B.肺C.膈肌6.在“均衡膳食宝塔”图中,能支持我们身体生长的主要是()。
A.第5层B.第3层和第4层C.第2层 D.第1层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它发出的声音()。
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它发出的声音()。
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有关。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
2.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作单位。
3.我们的耳朵分为()三部分。
4.吹竖笛是()振动发出声音。
5.我们人耳里面的()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6.用纸卷一个“喇叭”,听小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声音的音量变()(填“大”或“小”)了。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2.门齿是用来撕碎食物的。
()3.汽车行驶得越快,产生的能量越强。
()4.小肠是食物最主要的消化场所,大肠是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吸收场所。
()5.我们要吃不同的食物,不能偏食和挑食。
()6.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不会对耳朵造成伤害。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连线题。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1.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
(26分每空2分)1、测量降水量多少的仪器是( ) 。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液体外;还能溶解 ( ) 。
3、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中的肥皂溶解的快。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通常叫做( ) 。
5、人们常常根据的( )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6、 ( )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 )的方向。
如北风是由( )向( )吹来的风。
7、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 ) 、( )和( ) 。
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中雨或( ).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1、24小时的雨量小于10毫米的属于小雨。
()2、风向通常采用八个方位来记录。
()3、降雨概率40%--60%为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4、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指的就是下雨。
()5.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6、经溶解的物质还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7、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8、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
()9、积云高于层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10、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里的溶解。
()三、选择题。
(24分每题2分)1、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A、无风B、微风C、大风2、27℃读作()A、摄氏二十七度B、二十七度C、二十七摄氏度3、下列哪种方法在嘴里溶解方糖最快?()A.含在嘴里不动 B.用舍翻动搅拌 C.把糖块咬碎 D.咬碎并搅拌4、.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5、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分离盐水中的盐和水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C.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D.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到桌面6、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线5.古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由7根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弦组成。
小雅弹古琴时,要使它发出的声音更响一些,可以()。
A.弹更粗的琴弦B.弹得更用力一些C.轻轻地弹6.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A.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走B.游客听到瀑布倾泻而下的声音 C.海边的人听到海浪拍击岩石的声音7.吸气时,气体经过呼吸器官顺序正确的是()。
A.鼻腔→肺→气管B.鼻腔→气管→肺C.气管→鼻腔→肺8.人在运动后,呼吸、心跳都会()。
A.加快B.减慢C.不变D.停止9.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10.电视机里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A.声带B.空气C.喇叭二.填空题(共9题,共38分)1.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我们看到音叉的()引起了水的波动。
这种现象说明,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2.声音有()、()等特点。
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比如();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比如()。
4.吸气,是含有()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的过程。
装姓 名※※※※※※※※※※※※※※※※※※※※※※※※※※※※※※用纸卷成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同样的)的作用。
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 )的作用。
6.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用小锤敲击两个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出的声音高的是( )。
人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 )。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的仪器,使用时不能大于它的量程,以免超过 )限度。
.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一天中吃得最多的食物是主食。
( ) 气球吹足气放开后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 ) 伴随呼吸次数的改变,我们的心跳速度不会发生改变。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含答案)(2023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课课练第一单元声音1.听听声音一、选择题1.下列声音中()属于人类活动生产的声音。
A.溪流声B.鸟鸣C.汽车的喇叭声D.雷声2.小明回答问题的声音太轻了,可以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
A.高B.低C.小D.弱3.()不属于家里的声音。
A.菜市场的吆喝声B.炒菜的声音C.打呼噜的声音D.电视机的声音4.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A.餐厅的背景音乐B.电视里主持人的讲话C.走廊里的尖叫声D.手机里播放的摇篮曲5.下列声音比较悦耳的是()A.机器的轰鸣声B.睡前的轻音乐C.汽车的喇叭声D.狂风呼呼的声音二、判断题1.在我们的生活中声音随处都有。
2.不同动物的声音不一样。
3.声音没有高低之分。
4.声音都很悦耳。
5.声音需要用耳朵去听。
[参考答案]1.C2.D3.A4.C5.B1.√2.√3.×4.×5.√2.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一、选择题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的。
A.振动B.摆动2.人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
A.口腔B.声带C.嘴唇D.牙齿3.下面能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是()。
A.用力拨动B.把橡皮筋拉长C.揉成一团D.放在地上4.吹坚笛的时候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在振动。
A.空气B.竖笛C.人D.以上全部5.锣发出声音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声音就消失,这是因为()。
A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B.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C.人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途径D.手将声音吸收了二、判断题1.人说话时,声带在不振动。
2.在教室里拨动橡皮筋能发出声音。
3.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
4.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5.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物体,能感觉到物体正在振动。
参考答案1.A2.B3.A4.A5.A1.×2.√3.√4.√5.√3.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2.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影响了你的学习或休息,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隔墙有耳”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2、橡皮筋在拉伸后还需要才能发出声音。
3、周围的声音根据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4、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的。
5、任何物体振动都能发出。
6、在“do、re、mi”这三个音节中, do 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1 ”表示;的声音是最高的,用数字表示。
7、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而产生的。
8、橡皮筋绷紧在纸盒上,绷得紧,振动发出的声音;绷得松,振动发出的声音。
二、选择题1、铝片琴()边的音高,()的音低。
A、左边B、右边C、中间2、下列描述声音的词语不合适的一组是()。
A、高低、高兴B、悦耳、动听C、刺耳、难听3、()不是自然界中的声音。
A、风声B、琴声C、雷声4、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正确的传播路径是()A、良好的耳朵→介质→物体振动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耳朵C、物体振动→介质→良好耳朵5、两位同学在玩“土电话”,如果想让对方在“土电话”中听得更清晰,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说话声音响一些B、把电话线拉紧一些C、把电话线放松一些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A、产生波纹B、产生波浪C、无反应7、把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的声音会越来越轻,是因为()。
A、钟罩里可以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B、钟罩里闹钟的振动越来越弱C、钟罩里的声音随空气一起被抽掉了8、下列声音中,( )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
A、海浪声B、歌声C、风声三、判断题1、强弱或远近不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是不一样的。
()2、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不会对耳朵造成伤害。
()3、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4、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5、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物体,能感觉到物体正在振动。
教科版(新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B.声源一定在振动C.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D.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2.对着瓶口吹气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呜呜”声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
A.空气B.瓶口C.瓶子D.无法确定3.噪声对于我们的健康()。
A.不影响B.有危害C.有益处4.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固体B.液体C.空气D.真空5.下面图片中与声波传播状态相似的是()A.像太阳B.像水波涟漪C.像波浪6.我们耳朵里的()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然后通过其他器官将声音信号传入中耳、内耳。
A.鼓膜B.听小骨C.耳蜗7.吹奏笛子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
A.笛子本身B.笛子中的空气C.吹奏者的嘴唇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说明发声时不一定要振动B.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C.声音能在气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9.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10.如下图所示,用同一根橡皮筋拉成长度不一的三种情况,分别用同样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A.B.C.11.为了保护听力,正确的做法是()。
A.经常戴耳塞听音乐B.在教室里大声喧哗C.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二、判断题12.要想让敲响的锣声停止,可以用手捂住锣面。
()13.声音只有音量高低之分,没有强弱的差别。
()14.小区内开车,前边行人走路慢,为了安全可以连续鸣笛提醒。
()15.现在有很多高科技产品不用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16.长短不同的琴弦,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7.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8.皮筋琴声音的强弱变化跟拨动皮筋的幅度有关。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我会填1、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和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2、云分为三类、、。
3、比在水中溶解的能力强.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
5、通常我们想让物质在水里溶解快一些,可以、、。
6、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7、耳朵分为、、三部分。
和在头的内部8、声音能在、、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9、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人分为、、、四部分。
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使我们的粗壮、发达、更加灵活。
11._ __、_ _、_ _等物体能溶解在水中._ __、_ _、_ _等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12.水中的动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中的_ ___.13.声音是以__ __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_ ___.14.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___ _、_ ___、_ __等。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 ___、______、_ ___等。
16.风向是指_ ___.如北风是由_ __向_ ___吹来的.17.风的速度是以_ ___来计算的。
18.我知道我的身体内部有心脏、__ __、__ __等器官.19.我们跳动起来后,我们的__ ___和_ ___都会增加.20.人的牙齿可以分为_ ___种,其中的_ ____齿主要是嚼烂食物.21.我们想知道降水多少,简单的办法是用来测量。
测量风向的仪器叫。
22.物体因而发出声音。
我们听到的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称为。
二、我会选。
1、炊烟朝西飘动,这时的风向标指向()。
A、东B、西C、南D、北2、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且溶液呈紫色的是()。
A、食盐B、高锰酸钾C、食用油D、面粉3、我们耳朵里有一个接受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的器官是()。
A、听小骨B、耳蜗C、耳道D、鼓膜4、下列哪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A、气温计B、雨量器C、风速仪D、音叉5、()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师系列】
跟二房东签合同注意事项《跟二房东签合同,这些事儿可得注意咯!》嘿呀,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跟二房东签合同那点事儿。
这可不是小事儿啊,稍不注意,可能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呢!首先呢,咱可得把二房东这人给认清咯!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得看看这菜新不新鲜是吧?咱得搞清楚这二房东是不是真的靠谱,别到时候房子出了啥问题,找都找不到他人呐,那就悲催了。
然后呢,看看那房子的情况呀!别光听二房东吹得天花乱坠,咱得自己瞅瞅。
比如说房子有没有啥毛病呀,水电啥的正不正常啊,可别租了个水帘洞或者冰窖。
而且呀,咱得看看周边环境咋样,别晚上睡觉的时候老是有猫猫狗狗大合唱,那可受不了。
还有合同得仔细看呐!可别像看小说似的一目十行,得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清楚喽。
里面的条款呀,像租金多少呀,啥时候交钱呐,能不能养宠物呀,能不能转租呀,都得搞明白。
别到时候二房东说你违约,你还一脸懵呢,那不就尴尬啦。
再说说那个租金的事儿。
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清楚咯,可别搞那些口头上的约定。
万一这二房东记性不太好,回头说你少交了钱,那你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咯。
而且呀,交租金的时候最好留个证据,比如说转账记录啥的,免得日后扯皮。
另外呢,咱得搞清楚这房子的租期呀。
万一你刚住进去没多久,大房东来了说房子不租了,那你不得傻眼呀。
所以一定要问清楚二房东跟大房东签的合同到啥时候,心里有个数。
还有啊,退房的时候也得小心。
别到时候二房东找各种理由扣你的押金。
比如说这里脏了呀,那里坏了呀。
所以呀,咱退房之前一定得把房子打扫干净,检查好一切东西,别留下把柄给二房东。
总之呢,跟二房东签合同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呐!可别被他的花言巧语给骗了。
要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把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到。
这样呀,咱才能住得安心,住得舒心。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啦,祝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房子哟!哈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必刷)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在“均衡膳食宝塔”图中, 能支持我们身体生长的主要是()。
A.第5层B.第3层和第4层C.第2层 D.第1层2.如果将手放在耳后, 并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 我们听到的声音()。
A.比原来响B.比原来轻C.跟原来一样3.下列物体中, 声音在()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A.钢铁B.水C.空气4.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 我们观察到()。
A.声音的高低不同B.声音的强弱不同C.声音的强弱和高低都不同5.口腔是我们的()器官。
鼻子是我们的()器官。
A.消化呼吸B.呼吸消化6.描述声音高低的是()。
A.音高B.大声C.音量二.填空题(共6题, 共22分)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鼓声是由()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3.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是明确问题、()、实施方案和()。
4.用食用油在白纸上涂抹, 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 说明食用油中存在()。
5.弹簧测力计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这位科学家就是()。
6.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 水越少声音越(), 水越多声音越()。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细嚼慢咽”的“嚼”主要指口腔的工作。
()2.远处有声音传过来, 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3.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
()4.控制气球喷气的方向就可以控制小车运动的方向。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越丰富越好。
()6.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 除了睡觉时。
()四.连线题(共1题, 共4分)1.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解释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 共6分)1.观察物体是否发声。
六.简答题(共3题, 共18分)1.用手拍桌子时, 我们可以听到声音, 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 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2.如图, 请你提出两个与“橡皮筋发出声音”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精品)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世界无烟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A.3月31日B.5月31日C.7月31日 D.8月31日2.()不是我们的呼吸器官。
A.支气管B.肺C.心脏3.呼吸一次是指()A.吸一次气B.一呼一吸C.呼一次气4.下列属于蔬菜类食物是()。
A.牛奶B.水C.青椒5.关于声音,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在振动, 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6.()起到对食物的搅拌作用。
A.牙齿B.舌头C.唾液二.填空题(共6题, 共24分)1.滚动轴承是一种将()摩擦变为()摩擦的装置。
2.各种物体, 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 如果想让声音停止, 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3.在自然界里, 声音有()有弱, 有()有低。
4.我们知道了物体的()、粗细、()不同, 发出的声音的()也就不同。
5.用纸卷成一个“喇叭”, 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 再听同样的声音。
通过比较发现, 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比拿掉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 这说明纸喇叭有()的作用。
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的作用。
6.真空()(可以/不可以)传播声音。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在制作乐器时, 可以不用设计图,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3.小学四年级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是相同的。
()4.我们听到蝉的叫声是它们的翅膀在迅速地振动产生的。
()5.我们呼气时, 腹部收缩;吸气时, 腹部放松。
()6.毛绒玩具掉进塑料桶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四.连线题(共1题, 共3分)1.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各起什么作用?连一连。
五.填表题(共1题, 共6分)1.想一想, 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六.简答题(共3题, 共15分)1.请你列举生活中人们利用弹力的例子。
(至少写3个)2.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对自制的小乐器进行评价?3.向水壶中倒水, 随着水越到越多, 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 倒的水越多, 声音越高, 其科学原理是什么?七.综合题(共4题, 共41分)1.请你为家人设计一份既营养合理又不浪费的一日三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 B、降雨量 C、气温 D、风向 E、风速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 B、多云天 C、雨天 D、阴天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 B、雪 C、冰雹 D、雾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 B、层云 C、卷云D、白云二、填空题。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
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
()通常是灰色的。
()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四、判断题。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2、云在天空中是不会变化的。
()3、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分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7、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31个等级。
()8、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有大量的观测数据。
() 10、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五、看图回答问题。
1、在下图中标注出风向。
9页图2、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月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观察下图并标注天气状况。
14页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
A、焰心B、内焰C、中焰 D 、外焰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B、纯净水C、矿泉水D、生态水二、多项选择题。
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等因素有关。
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C、水的温度D、是否被搅动三、填空题。
1、()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3、()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四、判断题。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也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8、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9、我们也可以用嘴灭火。
()10、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1、如果把海水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可达3.7×10亿吨。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36页图2、观察酒精灯的构造,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37页图六、实验探究题。
1、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
那么,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小组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音叉上有()和(),()代表的是音调,()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A、字母B、音符C、拼音D、数字二、多项选择题。
1、人的耳朵是由()构成的,()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A、外耳B、中耳 C内耳 D 耳垂三、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物体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的单位是分贝(dB)。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7、()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如果把玻璃罩里的()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8、在月球上,由于没有(),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9、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10、(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四、连线题。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震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高越短音高越低五、判断题。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 )3、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4、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
()5、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不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听力下降。
所以,我们可以尽情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如“随身听”、MP3、MP4等)六、看图回答问题1、观察耳的结构,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57页右上图2、观察呼吸系统剖面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61页右上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多项选择题。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A、头B、颈C、躯干D、四肢2、身体的肢体活动由()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A、骨骼B、关节C、皮肤D、肌肉3、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A、口腔B、食管C、胃D、小肠E、大肠4、()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A、牙床B、牙齿C、舌D、唾液二、填空题。
1、人体运动需要(),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吸收血液,将()排出体外。
2、人体的运动量越大,消耗的()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 )。
3、人体需要的氧气由()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4、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5、食物在()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6、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三、填表题。
1、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3、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的血液运输更多的二氧化碳,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4、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5、牙齿有四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6、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8、一呼一吸算呼吸两次。
( )9、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如果两次心跳的间隙是一秒钟,也就是一秒钟跳动一次。
那么,心脏实际上在0.2秒钟就完成了跳动,剩下的0.8秒钟是休息的。
()10、在达·芬奇的眼中,人体的描绘既是艺术作品,又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11、常常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碰撞等,可以避免头部、脊椎骨等受到伤害,保证身体正常活动。
()12、空气从外界环境进入到肺部,通过了以下器官: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手和手臂的轮廓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观察下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67页图 70页右图3、观察人体消化系统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4、观察牙齿的分布排列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75页图 77页图答案四年级第一单元一、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 3、ABCD 4、ABC二、填空题。
1、气温 2、风向风速 3、雨量器 4、天气 5、天气日历天气日历6、温度温度7、风向8、风向标风向标9、风速仪 10、降水降水 11、雨量器雨量器 12、层云层云层云层云雨层云 13、积云积云积雨云 14、卷云卷云卷云三、填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