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六)

合集下载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六)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六)

司法考试国际法经典试题解析(六)国际法上的居民1.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

两年前,戴父在甲国定居,并获甲国国籍。

2006年7月,戴父去世。

根据有效遗嘱,戴某赴甲国继承了戴父在甲国的一座楼房。

根据甲国法律,取得该不动产后,戴某可以获得甲国的国籍,但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

于是戴某当时就在甲国填写了有关表格,声明退出中国国籍。

其后,戴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

针对以上事实,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2006年卷一单选第32题)A.戴某现在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B.戴某现在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明,即退出中国国籍C.戴某现在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就应当得到批准D.戴某现在不能退出中国国籍答案:D提示:国际法上的居民——国籍——国籍的丧失——顺带涉及国籍法的第12条解析:国籍退出的限制《国籍法》第12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戴某为省政府的处级干部,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不能退出中国国籍。

故本题选D.2.甲国公民廖某在乙国投资一家服装商店,生意兴隆,引起一些从事服装经营的当地商人不满。

一日,这些当地商人煽动纠集一批当地人,涌入廖某商店哄抢物品。

廖某向当地警方报案。

警察赶到后并未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而是袖手旁观。

最终廖某商店被洗劫一空。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对此事件的哪些判断是正确的?(2006年卷一多选第77题)A.该哄抢行为可以直接视为乙国的国家行为B.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C.乙国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肇事者,并追究当地警察的渎职行为D.廖某应首先诉诸于乙国行政当局和司法机构,寻求救济答案:C、D解析:A项错在“直接”二字上面,纵容和教唆行为只是间接行为。

B项错在“立即”二字上面,该项应该适用的是“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国家行为与外交保护国家行为指引起国际责任的行为必须是能够根据国际法归因于国家的不当行为。

一般私人或私人团体本身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不法侵害不引起国家责任,但是该行为如果由于国家的失职造成或国家对该行为进行纵容,则可能引起国家对本身失职或放纵行为的责任,这称之为间接责任。

国际法2002-2008年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解析

国际法2002-2008年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解析

2002-2008年司法考试国际法历年真题解析——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2002年)15.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协定。

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

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的答案:C解析:国家继承的对象分为关于条约方面的继承和非条约事项的继承。

条约继承的实质是在领土发生变更时,被继承国的条约对于继承国是否继续有效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与领土有关的“非人身性条约”,如有关领土边界、河流交通、水利灌溉等条约,属于继承的范围;而与国际法主体人格有关的所谓“人身性条约”以及政治性的条约,如和平友好、同盟互助、共同防御等条约,一般不予继承。

本题ABD都属于“非人身性的”条约。

只有C项是属于政治性人身性条约,可以不予继承,应为答案。

16.甲国某船运公司的一艘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突然发生核泄漏,使乙国港口被污染,造成严重损害后果。

甲乙两国都是《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公约》的缔约国,根据上述公约及有关规则确定,乙国此时应得到7800万美元的赔偿,但船运公司实际赔偿能力最多只能够负担5000万美元。

对此事件,根据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制度,甲国国家对乙国承担的义务是什么?A.甲国国家应承担全部7800万美元的赔付B.甲国有义务在保证船运公司赔付乙国5000万美元的同时,船运公司无力赔付的其余2800万美元,由甲国政府先行代为赔付C.甲国有义务保证督促船运公司进行赔偿,但以船运公司能够负担的实际赔偿能力为限,即只能赔付5000万美元,其余2800万美元可以不予赔付D.由于该行为不是甲国国家所从事,故甲国国家不需就此事件承担任何义务答案及解析:B 此题关键是理解国家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在我国目前的实践中,当国内法与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有不同规定时,应如何确定所应适用的法律?A.国际条约可以直接适用B.在民商事范围内,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国内可以直接适用C.应适用国内法的规定D.由全国人大确定应适用何种法律正确答案:B解析:其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在于《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知识模块:导论2.下列关于国际法渊源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一般法律原则应当是各国法律体系中所共有的一些原则B.国内法也是国际法的渊源之一C.国际组织的决议是确立国际法原则的主要渊源D.国际法院的判例是当代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正确答案:A解析:A对,一般法律原则应当是各国法律体系中所共有的一些原则。

B错,国内法不是国际法的渊源。

C错,国际组织的决议是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材料。

D错,国际法院的判例是辅助材料,并不是主要渊源。

知识模块:导论3.关于国家责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现代国际法实践中,国际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一般是无过错责任B.一般私人本身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不法侵害不引起国家责任,但是该行为如果是由于国家的失职造成的,则国家应当承担责任C.国家不当行为包括国际不法行为和国际罪行D.若某国实施的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但该行为并不为国际法所禁止,则其不必承担国家责任正确答案:D解析:关于国家责任的归责原则,传统国际法中一般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国家的国际责任主要限于对外国人造成损害所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

随着国家责任范围的扩大,各种责任制度的规定日益复杂。

2023司法考试《国际法》备考试题及答案

2023司法考试《国际法》备考试题及答案

2023____《国际法》备考试题及答案2023____《国际法》备考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甲国建议并一直参与某多边国际公约的制订,甲国总统与其他各国代表一道签署了该公约的最后文本。

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只有在2/3以上签字国经其国内程序予以批准并向公约保存国交存批准书后,该公约才生效。

但甲国议会经过辩论,回绝批准该公约。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那么,以下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A.甲国议会的做法违背国际法B.甲国政府假如不能交存批准书,将会导致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C.甲国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该公约在国际法上已经对甲国产生了条约的拘谨力D.由于甲国回绝批准该公约,即使该公约本身在国际法上生效,其对甲国也不产生条约的拘谨力2、甲某为A国国家总统,乙某为B国国家副总统,丙某为C国政府总理,丁某为D国外交部长。

根据条约法公约规定,上述四人在参加国际条约会谈时,哪个需要出示其所代表国家颁发的全权证书?A.甲某B.乙某C.丙某D.丁某3、《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的保存方式是( )。

A.口头B.书面C.口头和书面任何一种D.保存国认为适宜的任何方式4、缔约国在条约的执行与解释上发生分歧时,应( )解决A、由国际法院B、由仲裁法庭C、按条约中的争端解决程序D、由国内宪法法院5、嘉易河是穿越甲、乙、丙三国的一条跨国河流。

1982年甲、乙两国订立条约,对嘉易河的航行事项作出了规定。

其中特别规定给予非该河流沿岸国的丁国船舶在嘉易河中航行的权利,且规定该项权利非经丁国同意不得取消。

事后,丙国向甲、乙、丁三国发出照会。

表示承受该条约中给予丁国在嘉易河上航行权的规定。

甲、乙、丙、丁四国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

对此,以下哪项判断是正确的?A、甲、乙两国可以随时通过修改条约的方式取消给予丁国的上述权利B、丙国可以随时以照会的方式,取消其承当的上述义务C、丁国不得回绝承受上述权利D、丁国假如没有相反的表示,可以被推定为承受了上述权利6、一国参加一个国际条约后,( )。

2022-2022年司法考试《国际法》真题解析

2022-2022年司法考试《国际法》真题解析

2022-2022年司法考试《国际法》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2022年)29.甲、乙、丙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缔约国,现丁国要求加入该条约。

四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

丁国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A.对于丁国提出的保留,甲、乙、丙国必须接受B.丁国只能在该条约尚未生效时提出保留C.该条约对丁国生效后,丁国仍然可以提出保留D.丁国的加入可以在该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之后进行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条约的加入和保留。

选项A错误。

保留是一国单方面作出的。

对于保留,其他的缔约国可以作出同意或反对。

选项B错误。

没有这个限制。

签署条约时,条约可能尚未生效,加入条约时,条约可能已经生效,所以,条约生效前和生效后都可提出保留。

选项C错误。

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一个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

所以,在条约已经对丁国生效后,就不能再提出条约保留了。

选项D正确。

加入一般没有期限的限制,因此加入可以在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之后进行。

30.乙国军舰A发现甲国渔船在乙国领海走私,立即发出信号开始紧追,渔船随即逃跑。

当A舰因机械故障被迫返航时,令乙国另一艘军舰B 在渔船逃跑必经的某公海海域埋伏。

A舰返航半小时后,渔船出现在B舰埋伏的海域。

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B舰不能继续A舰的紧追B.A舰应从毗连区开始紧追,而不应从领海开始紧追C.为了紧追成功,B舰不必发出信号即可对渔船实施紧追D.只要B舰发出信号,即可在公海继续对渔船紧追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紧追权。

选项A正确,选项CD错误。

紧追可以追入公海中继续进行,直至追上并依法采取措施,但必须是连续不断的。

另外,紧追应在被紧追船舶的视听范围内发出信号好,才可开始。

选项B错误。

紧追可以开始于一国内水、领海、毗连区或专属经济区。

31.由于甲国海盗严重危及国际海运要道的运输安全,在甲国请求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他国军舰在经甲国同意的情况下,在规定期限可以进入甲国领海打击海盗。

2023司法考试《国际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司法考试《国际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____《国际法》模拟试题及答案2023____《国际法》模拟试题及答案1.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国、B国、C国的该原料进展相关调查。

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以下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23年卷一单项选择第42题)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B.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进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C.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高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局部不予征收D.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额低于已付或应付临时反倾销税或担保金额的,差额局部不予退还【答案】C【解析】选项A错误。

《反倾销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

选项B错误。

《反倾销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

商务部不得强迫出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这里是可以向出口经营者(而非进口经营者)建议作出价格承诺,而非进口经营者。

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反倾销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高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局部不予收取;低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局部应当根据详细情况予以退还或者重新计算税额。

2.关于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义务,以下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2023年卷一单项选择第43题)A.承诺入世后所有中国企业都有权进展货物进出口,包括国家专营商品B.对中国产品的出口,进口成员在进展反倾销调查时选择替代国价格的做法,在《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生效___年后终止C.非专向补贴不受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包括中国对所有国有企业的补贴D.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在施行条件上与保障措施的要求根本一样,在施行程序上相对简便【答案】B【解析】选项A错误。

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带答案和解析

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带答案和解析

1、关于补充侦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审查批捕阶段,只有不批准逮捕的,才能通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B.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C.审判阶段检察院应自行侦查,不得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D.审判阶段法院不得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2、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对侦查机关查封、冻结、扣押的财产,法院执行时可直接裁定处置,无需侦查机关出具解除手续B.法院续行查封、冻结、扣押的顺位无需与侦查机关的顺位相同C.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裁判内容应明确具体,涉案财产和被害人均应在判决书主文中详细列明D.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应由与一审法院同级的财产所在地的法院执行3、下列哪些行为(不考虑数量),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A.将白银从境外走私进入中国境内B.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旧机动车C.走私淫秽物品,有传播目的但无牟利目的D.走私无法组装并使用(不属于废物)的弹头、弹壳4、甲在公园游玩时遇见仇人胡某,顿生杀死胡某的念头,便欺骗随行的朋友乙、丙说:“我们追逐胡某,让他出洋相。

”三人捡起木棒追逐胡某,致公园秩序严重混乱。

将胡某追到公园后门偏僻处后,乙、丙因故离开。

随后甲追上胡某,用木棒重击其头部,致其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触犯故意杀人罪与寻衅滋事罪B.乙、丙的追逐行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与该行为能否产生救助胡某的义务是不同的问题C.乙、丙的追逐行为使胡某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无法预见甲会杀害胡某,不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乙、丙属寻衅滋事致人死亡,应从重处罚5、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

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5000元。

在准备再次取款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甲答:“马上就好。

”甲又分两次取出6000元,并将该6000元递给乙。

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小心点。

”甲接着又取出7000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ATM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B.对甲前两次取出5000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C.乙接过甲取出的6000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D.乙虽未持银行卡取款,也构成犯罪,犯罪数额是6、2015年《立法法》修正后,关于地方政府规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省政府所在地的市针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以外的事项已制定的规章,自动失效B.应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C.没有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D.地方政府规章签署公布后,应及时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刊载7、关于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在不满14周岁时安放定时炸弹,炸弹于甲已满14周岁后爆炸,导致多人伤亡。

2013年司法考试国际法真题及解析

2013年司法考试国际法真题及解析

2013年司法考试国际法真题及解析2013年司法考试国际法真题及解析司法考试专栏整理2011-2015司法考试真题全解,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

(2013年)32.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

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B.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C.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D.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领事的特权与豁免及其例外。

选项A正确。

领事官员人身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包括接受国对领事官员不得予以逮捕候审或羁押候审,不得监禁或以其他方式拘束领事官员的人身自由,但对犯有严重罪行或司法机关已裁判执行的除外。

选项B错误。

领事官员管辖豁免也有例外,其表述过于绝对。

选项C错误。

领事官员仅就职务行为免除作证义务。

选项D错误。

间接税、遗产税、服务费等不在领事官员免税的范围之内。

33.甲国某航空公司国际航班在乙国领空被乙国某公民劫持,后乙国将该公民控制,并拒绝了甲国的引渡请求。

两国均为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等三个国际民航安全公约缔约国。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劫持未发生在甲国领空,甲国对此没有管辖权B.乙国有义务将其引渡到甲国C.乙国可不引渡,但应由本国进行刑事审判D.本案属国际犯罪,国际刑事法院可对其行使管辖权【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三个公约。

选项A错误。

《蒙特利尔公约》及其补充议定书的规定,对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以下几类国家有管辖权:(1)航空器的登记国;(2)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嫌疑犯依在该航空器内,该航空器的降落地国有管辖权;(3)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犯罪或针对航空器的犯罪,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国或其永久居所地国有管辖权;(4)罪行发生地国有管辖权;(5)嫌疑犯发现地国;(6)依各国国内法规定的其他管辖权。

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带答案和解析

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带答案和解析

司法考试国际经济法试题及答案带答案和解析1、甲国某核电站因极强地震引发爆炸后,甲国政府依国内法批准将核电站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大量污水排入大海。

乙国海域与甲国毗邻,均为《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缔约国。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国领土范围发生的事情属于甲国内政B.甲国排污应当得到国际海事组织同意C.甲国对排污的行为负有国际法律责任,乙国可通过协商与甲国共同解决排污问题D.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只能由致害方,即该核电站所属电力公司承担全部责任2、下列哪一表述说明****在本原上具有历史性?A.“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既不知有奴隶,也就无所谓释放”B.“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C.“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D.“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3、《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该条款规定了下列哪一类法律现象的处理原则?A.法律位阶的冲突B.法律责任的免除C.法律价值的冲突D.法律责任的竞合4、现查明,保证人陈富为S公司财务总监,其用于质押的存单是以S公司的资金办理的存储。

并查明,L公司取得贷款后,曾向S公司管理层支付50万元报酬。

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公司公款私存,是我国银行法禁止的行为B.S公司公款私存,只是一般的财务违纪行为C.S公司管理层获取的50万元报酬应当由银监会予以收缴D.S公司管理层获取的50万元报酬应当归S公司所有5、中国甲公司通过海运从某国进口一批服装,承运人为乙公司,提单收货人一栏写明“凭指示”。

甲公司持正本提单到目的港提货时,发现货物已由丙公司以副本提单加保函提取。

甲公司与丙公司达成了货款支付协议,但随后丙公司破产。

甲公司无法获赔,转而向乙公司索赔。

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关于国家主权原则的说法是正确的? A.国家主权包括对内最高权、对外独立权和自保权 B.主权作为一种基本权利,是国际法赋予各个主权国家的 C.主权具有不可分割、不从属于外来意志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 D.主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2.下列哪几项不属于国家债务的继承范围? A.甲国政府对乙国某商业银行(非国有)所负的债务 B.甲国A省对乙国政府所负债务 c.战争债务 D.甲国政府向乙国政府所借贷款,用于B省水利大坝的修建 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通过时必须遵守关于无害通过制度的要求,下列各种船舶的通过行为中构成有害行为的是哪些? A.甲国的一艘货船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违反沿海国有关规定卸载了部分商品 B.乙国的检修船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自行决定起落了直升机 C.丙国的一艘石油运输船通过另一国领海时,发生原油泄漏,并严重污染了沿海国海域 D.丁国的渔船在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进行了捕鱼活动 4.甲、乙两国自愿经过谈判、签署和批准程序,缔结了一项条约。

该条约内容包括:出于两国的共同利益,甲国将本国领土提供给乙国的军事力量使用,用来攻击并消灭丙国国内的某个种族。

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双方平等自愿缔约,满足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 B.由于条约经过合法的缔结程序,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 C.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得到丙国同意,则缔约行为的不法性可以排除 D.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被实施,则乙国的行为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甲国的行为不构成不法行为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甲国政府与乙国A公司签订了一个在乙国投资生产工艺品的合同。

合同履行中出现纠纷,乙国A公司将甲国政府诉至乙国法院。

甲国奉行绝对豁免原则,而乙国奉行限制豁免原则。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甲国政府在乙国进行投资从事商业行为,本身即意味着其同意遵守乙国奉行的限制豁免原则 B.若在此前发生的与此类似的某案件中,甲国政府以默认的方式承认了乙国法院的管辖,则乙国法院对本案当然可以进行管辖 c.若乙国法院对本案进行了缺席判决,判决作出后,甲国政府要求法院宣布判决无效,甲国政府该行为不构成对豁免的默示放弃 D.若经双方协商,甲国法院同意放弃管辖豁免,则判决生效后,乙国法院当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执行甲国在乙国的财产 2.为了解决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产生的损害后果的责任问题,国际社会陆续缔结了一些条约,采用了不同的责任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采用国家责任制度,即由国家承担对外国损害的责任 B.《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采用双重责任制度,即国家与营运人共同承担 D.这些地区或区域空间都有国际条约的保护 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AcD。

国际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A. 国家主权平等B. 互不干涉内政C. 互惠互利D. 国家利益至上2. 根据国际法,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国家行为?A. 国家机关的行为B. 国家元首的行为C. 私人企业的行为D. 军队的行为3. 国际法院的判决是:A. 仅对当事国具有约束力B. 对所有国家具有约束力C. 仅对国际法院成员国具有约束力D. 仅对联合国成员国具有约束力4. 国际法上的“领土完整”原则是指:A. 国家不得侵犯他国领土B. 国家不得改变他国领土边界C. 国家不得分割他国领土D. 所有上述选项5.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A. 国家行为违反国际义务B. 国家行为导致他国损害C. 国家对私人行为的监督不力D. 国家对国际组织的行为6. 国际法上的“非干涉原则”主要是指:A.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内政B.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外交C.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经济D. 所有上述选项7.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是指:A. 国家在受到武装攻击时可以采取武力反击B. 国家在受到任何形式的攻击时都可以采取武力反击C. 国家在受到威胁时可以采取先发制人的武力行动D. 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取武力行动8. 国际法上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要求:A. 争端双方必须通过武力解决争端B. 争端双方必须通过谈判解决争端C. 争端双方可以选择通过武力解决争端D. 争端双方可以选择通过谈判解决争端9.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上的人权保护?A. 禁止酷刑B. 禁止奴隶制C. 禁止种族歧视D. 禁止言论自由10. 国际法上的“海洋法”规定了:A. 国家对海洋资源的独占权B. 国家对海洋的管辖权C. 国家对海洋的所有权D. 国家对海洋的无限制使用权答案:1-5 A B A D A 6-10 A A B D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法上的国家豁免原则。

2. 阐述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2024年司法考试《国际法》试题及答案一

2024年司法考试《国际法》试题及答案一

2024年司法考试《国际法》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关于国际法的主体,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只有主权国家才是国际法的主体B. 国际组织也是国际法的主体C. 国际法的主体仅限于政府间国际组织D. 个人和企业也可以成为国际法的主体答案:B2. 在国际法上,国家豁免权是指?A. 国家免受他国司法管辖的权利B. 国家免受他国立法管辖的权利C. 国家免受他国行政管辖的权利D. 国家免受他国外交管辖的权利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主要海域?A. 内海B. 领海C.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D. 公海答案:D4. 关于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以下哪项是政治解决方式?A. 谈判B. 仲裁C. 调解D. 司法解决答案:A5. 在国际法上,国家责任是指?A. 国家对其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承担责任B. 国家对其国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承担责任C. 国家对其国际行为承担责任D. 国家对其国际违约行为承担责任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国际法的主体。

答案:国际法的主体主要包括主权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个人。

其中,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要参与者,国际组织在制定和执行国际法规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际法的制定和实施。

2. 请简要介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内容。

答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当前国际社会关于海洋法律制度的重要国际公约。

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了海洋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如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定义和范围;确立了海洋权益的分配规则,如沿海国和其他国家在海洋领域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建立了海洋争端解决机制,包括谈判、调解、仲裁和司法解决等。

3. 请简要阐述国家豁免权的含义及其限制。

答案:国家豁免权是指国家免受他国司法管辖的权利,包括刑事和民事管辖。

国家豁免权的限制主要包括:放弃豁免权,即国家可以通过明示或默示的方式放弃其豁免权;例外情况,如涉及国家元首、政府官员和外交代表的个人行为,以及涉及国家行为的商业例外等。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际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析1015-35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际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析1015-35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际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析1015-351.甲国公民汤姆于2012年在本国故意杀人后潜逃至乙国,于2014年在乙国强奸一名妇女后又逃至中国。

乙国于2015年向中国提出引渡请求。

经查明,中国和乙国之间没有双边引渡条约。

依相关国际法及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乙国的引渡请求应向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提出B.乙国应当作出互惠的承诺C.最高人民法院应对乙国的引渡请求进行审查,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D.如乙国将汤姆引渡回本国,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再将其转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

《引渡法》第十条规定,请求国的引渡请求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提出。

选项B正确。

《引渡法》第十五条规定,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请求国应当作出互惠的承诺。

选项C错误。

《引渡法》第十六条规定,外交部收到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后,应当对引渡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节和引渡条约的规定进行审查。

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级人民法院对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条约关于引渡条件等规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进行复核。

选项D错误。

根据转引渡需经原引出国同意原则,如果引渡国打算将被引渡人转引给第三国,则一般应经原引出国的同意。

2.甲国与乙国基于传统友好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同意任命德高望重并富有外交经验的丙国公民布朗作为甲乙两国的领事官员派遣至丁国。

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布朗既非甲国公民也非乙国公民,此做法违反《公约》B.《公约》没有限制,此做法无须征得丁国同意C.如丁国明示同意,此做法是被《公约》允许的D.如丙国与丁国均明示同意,此做法才被《公约》允许【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公约规定,若委派具有接受国国籍的人或第三国国民充任领馆官员须经接受国明示同意。

据此可知,经丁国明示同意,派遣丙国公民布朗作为甲乙两国的领事官员派遣至丁国的做法是被《公约》允许的。

05司考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100题答案与解析(6)

05司考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100题答案与解析(6)

05司考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100题答案与解析(6)76.王某系已取得美国国籍且在纽约有住所的华人,1996年2月回中国探亲期间病故于上海,未留遗嘱。

王某在上海遗有1栋别墅和200万元人民币的存款,在美国纽约遗有1套公寓房、2家商店、3辆汽车、若干存款。

王某在纽约没有亲属,其在上海的亲属因继承王某遗产发生争议,诉至上海某人民法院。

根据国家私法规则,我国法院应适用下列哪些法律审理这一案件?A.在纽约州的财产适用纽约州法律B.在上海的财产适用中国法律C.遗产中的动产适用纽约州法律D.遗产中的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答案:CD解析:王某是美籍华人,表明主体是外国人。

《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九条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我国对于继承的法律适用采区分制,故AB错误。

7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关于涉外物的法律适用,表述错误的有()。

A.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B.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船旗国法律C.民用航空器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法院所在地法律D.汇票、本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付款地法律;支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出票地法律答案:CD解析:民用航空器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民用航空法》汇票、本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出票地法律。

《票据法》78.我国《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下列有关这条冲突规范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这条冲突规范的范围是离婚B、这条冲突规范的系属是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C、这条冲突规范的连结点是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D、这是一条双边冲突规范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冲突规范的结构。

冲突规范由范围、系属、关联词组成。

系属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连结点。

题中条文的这段规定的范围是“中国人与外国人离婚”,系属是“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其中连结点是“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

司法考试国际法历年真题及解析

司法考试国际法历年真题及解析

司法考试国际法历年真题及解析司法考试频道为您整理提供“司法考试国际法历年真题”。

司法考试中的国际法理论内容,涉及的范围可以用错综复杂形容,考点也较多,如何去掌握这些考点和知识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同时,还需要多多做真题,明白出题的方向或者意图。

国际法的基本理论1.甲公司是瑞士一集团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

该公司将SNS柔性防护技术引入中国,在做了大量的宣传后,开始被广大用户接受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原甲公司员工古某利用工作之便,违反甲公司保密规定,与乙公司合作,将甲公司的14幅摄影作品制成宣传资料向外散发,乙公司还在其宣传资料中抄袭甲公司的工程设计和产品设计图、原理、特点、说明,由此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甲公司起诉后,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的有关规定,判决乙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5万元。

针对本案和法院的判决,下列何种说法是错误的?(2006年卷一不定项第92题)A.一切国际条约均不得直接作为国内法适用B.《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可以视为中国的法律渊源C.《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不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法院的判决违反了“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分属不同的法律体系,法院在判决时不应同时适用答案:A、C、D提示:考点是国际公法——基本理论——导论当中的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

在中国适用包括:一是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宪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实践中有三种形式,即采纳、转化、并行;二是国际习惯在国内的适用。

本题中体现了国际条约的转化的问题。

A选项之所以错误,因为民商法领域的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可以直接优先适用。

解析:法的渊源、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适用法律渊源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律的不同表现形式,即根据法律的效力来源不同,而划分的法律的不同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法上的居民 1.戴某为某省政府的处级干部。

两年前,戴父在甲国定居,并获甲国国籍。

2006年7月,戴父去世。

根据有效遗嘱,戴某赴甲国继承了戴父在甲国的一座楼房。

根据甲国法律,取得该不动产后,戴某可以获得甲国的国籍,但必须首先放弃中国国籍。

于是戴某当时就在甲国填写了有关表格,声明退出中国国籍。

其后,戴某返回国内继续工作。

针对以上事实,根据我国《国籍法》的规定,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2006年卷一单选第32题) A.戴某现在已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 B.戴某现在只要在中国特定媒体上刊登相关声明,即退出中国国籍 C.戴某现在只要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就应当得到批准 D.戴某现在不能退出中国国籍答案:D 提示:国际法上的居民——国籍——国籍的丧失——顺带涉及国籍法的第12条解析:国籍退出的限制《国籍法》第12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和现役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 .戴某为省政府的处级干部,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不能退出中国国籍。

故本题选D. 2.甲国公民廖某在乙国投资一家服装商店,生意兴隆,引起一些从事服装经营的当地商人不满。

一日,这些当地商人煽动纠集一批当地人,涌入廖某商店哄抢物品。

廖某向当地警方报案。

警察赶到后并未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而是袖手旁观。

最终廖某商店被洗劫一空。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对此事件的哪些判断是正确的?(2006年卷一多选第77题) A.该哄抢行为可以直接视为乙国的国家行为 B.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 C.乙国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肇事者,并追究当地警察的渎职行为 D.廖某应首先诉诸于乙国行政当局和司法机构,寻求救济答案:C、D 解析:A项错在“直接”二字上面,纵容和教唆行为只是间接行为。

B项错在“立即”二字上面,该项应该适用的是“用尽当地救济原则”。

国家行为与外交保护国家行为指引起国际责任的行为必须是能够根据国际法归因于国家的不当行为。

一般私人或私人团体本身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不法侵害不引起国家责任,但是该行为如果由于国家的失职造成或国家对该行为进行纵容,则可能引起国家对本身失职或放纵行为的责任,这称之为间接责任。

该警察的行为虽然构成对哄抢行为的放纵,但只构成间接国家行为,故A项错误。

外交保护是指一国国民在外国受到不法侵害,且依该外国法律程序得不到救济时,其国籍国可以通过外交方式要求该外国进行救济或承担责任,以保护其国民或国家的利益。

国家行使外交保护一般应符合三个条件:(1)一国国民权利受到侵害是由于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2)受害人自受害行为发生起到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必须持续拥有保护国的国籍;(3)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地法律规定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济办法,包括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

法!律教#育网对照本题,可以得出结论:廖某应先寻求用尽当地救济,若救济未果,甲国才能行使外交保护权,故B项错误,C、D项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D 项。

1 2 3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