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缺氧
《病理生理学》课件 缺氧 ppt
缺氧机制
病人PaO2 :40mmHg CaO2 :14mmHg
A
V
O2
O2
O2
O2
O2 O2
O2
PaO2↓
(PaO2-PCO2)↓
氧向细胞内弥散速度↓
二、血液性缺氧
(一) 原因
氧容量CO2 max↓
等张性缺氧
1. 贫血:贫血性缺氧
2.CO中毒
氧化剂
3.高铁Hb血症 HbFe2+
肠源性发绀
亚硝酸盐
2023/6/1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对缺氧最敏感
2023/6/1
第五节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1.去除病因 2.吸氧:对各型缺氧都有效,但对乏氧性缺氧
和CO中毒最为有效 3要注意预防氧中毒:其发生取决于氧分压而
不是氧浓度。
2023/6/1
海拔
(km)
0 3 5
8
大气压
(mmHg)
760
大气氧 分压
4.Hb氧亲和力异常增高
2023/6/1
血氧变化的特点
PaO2
贫血 CO中毒 高铁Hb血症
Hb亲和力增高
动脉血 氧含量
血氧容量
动脉血 动-静脉血 氧饱和度 氧含量差
(三)皮肤粘膜颜色变化
1.贫血:苍白 2.CO中毒:樱桃红 3.高铁血红蛋白:类发绀或者咖啡色
2023/6/1
三 、循环性缺氧— Q↓
hypoxia
2023/6/1
教学要求
❖ 掌握概念:缺氧、发绀 ❖ 掌握常用血氧指标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
氧饱和度和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的概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掌握四种类型缺氧的概念、常见原因及其血氧变化特点 ❖ 掌握缺氧时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 熟悉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和血红蛋白增多的机制 ❖ 熟悉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和缺氧时组织细胞的代
病理生理学缺氧PPT课件
病例二:CO中毒导致的缺氧
• 总结词:CO中毒导致的缺氧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 等。
• 详细描述:CO中毒导致的缺氧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 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前额或枕部的疼痛,有时伴有恶心和 呕吐。乏力也是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肌肉无力、容易疲劳等。呼吸困难是严重 缺氧的表现,表现为呼吸急促、气喘等。
• 总结词:高原性缺氧的预防措施包括逐渐适应高海拔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健康状态、携带氧气供应等。
• 详细描述:高原性缺氧的预防措施包括逐渐适应高海拔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健康状态、携带氧气供应等。逐渐适应高海拔环境是预防高原性缺氧的 重要措施,建议在到达高海拔地区后逐渐适应环境,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也是预防高原性缺氧的重要措施,包括保持 良好的睡眠、饮食和锻炼习惯,以及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如果需要前 往高海拔地区,建议携带氧气供应,以备不时之需。
THANKS
感谢观看
呼吸深度加大
为了获取更多的氧气,机 体在缺氧时会加大呼吸深 度,以增加肺泡通气量。
呼吸道阻力增加
缺氧可能导致气道痉挛或 气道黏膜水肿,从而增加 呼吸道阻力。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心率加快
缺氧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使心率加快以泵送更多血 液。
血压升高
缺氧时,机体会释放出应 激激素,导致血压升高以 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病理生理学缺氧ppt课件
• 引言 • 缺氧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 缺氧的防治与治疗 • 病例分析
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缺氧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 述缺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病理生理学5-缺氧
肺通气↑
PaO2↓
主动脉体 颈动脉体
肺血流量↑ 心输出量↑
氧摄取↑ 氧运输↑
PaO2↑
肺血管收缩
局部血流量↓ → 肺动脉压↑
通气/血流↑ 肺上部血流↑
30
(二)损伤性变化
1、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进入4000m高原后1~4d内出现
发病率:5.7%~17.7%
低代谢状态
肌红蛋白和氧的亲和 力较大 肌红蛋白的增加可能 具有储存氧的作用。
46
(二)损伤性变化
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的损伤
47
1、细胞膜的损伤
[Ca 2 +]i ↑ 钙离子 内流↑ Ca 2 +进入线粒 体形成不溶性钙 [Ca 2 +]i可促进自由基生成 膜通 透性 K+外流↑ [K+]i↓ 酶合成↓
2. 组织缺氧机制:单位时间流经组织血量,氧供 3.皮肤颜色及血氧变化
皮肤颜色 发绀
23
血氧特点
各型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
PaO2 低张性 血液性 CO2max CaO2 SaO2 CO2 (a-v)
循环性
24
四. 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特征
1. 原因与机制
(1) 组织中毒: 氰化物 呼吸链酶活力↓ 用氧障碍
第五章 缺 氧
高仁甫
硕士、讲师、执业医师
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生命支持导师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访问学者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访问学者
1
学习目标
①缺氧、低张性缺氧、发绀、血液性缺氧、循 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的概念 ②四型缺氧的发病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①缺氧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的变 化 ②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 的概念
病理生理学 第5章 缺氧
(二)呼吸功能障碍 1、高原肺水肿 概念:进入4000米高原后1-4天内,出现头痛、胸 闷、咳嗽、发绀、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甚 至神志不清
机制:肺A高压引起
2、中枢性呼吸衰竭
PaO2<30mmHg时,直接抑制>间接兴奋,表现为呼
吸抑制(间停呼吸)
二、循环系统
(一)代偿性反应 1、心输出量增加(心率↑、收缩力↑、回心血↑) 2、血流重分布 3、肺血管收缩(交感兴奋、介质释放、钠钙内流)
局部性循环障碍
缺血性缺氧(ischemic hypoxia) 淤血性缺氧(congestive hypoxia) (三)机制: 血流↓ → 单位时间进入组织血量↓ → 组织供氧↓
(四)血氧变化特点
PaO2 CaO2 SaO2
N N N
CO2max
N
CaO2-CvO2
↑
皮肤、粘膜颜色 shock---苍白色 HF---青紫色
DPG增加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
移,P50升高。
反之,氧离曲线左移,P50下降。
三、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1、供O2 ↓ :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 2、用O2 ↓ :组织性缺氧
(二)按血气变化分类
低张性低氧血症, 等张性低氧血症,
低血液动力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
芬兰(小乡村)
4、毛细血管增生(HIF-1↑→ VEGF↑)
(二)循环功能障碍
1、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构)
2、心肌舒张收缩功能障碍 3、心律失常
4、静脉回流减少
三、血液系统
(一)代偿性反应
1、红细胞增多(EPO↑, HIF-1↑)
2、氧离曲线右移 机制: 2,3-DPG增加
病理生理学-第五章 缺氧
E.病人不会缺氧
B型
9.A.取决于PaO2和CO2max
B.取决于PAO2(肺泡气氧分压)和肺换气功能
C.取决于血中Hb的质和量
D.取决于PaO2和Hb的质
E.取决于CaO2和血流量
题①组织供氧量 E
②血氧容量(CO2max) C
②贫血时血氧特点有BD
③左心衰时血氧特点可为ABC
④细胞色素氧化酶抑制时血氧特点可为BE
12.病人PaO2正常不能说明ABCDE
A.CaO2正常B.氧容量正常C.病人不缺氧D.SaO2正常E.PvO2正常
13.低张性缺氧时2,3-DPG↑的原因是BDE
A.pH↓B.脱氧Hb↑C.CO2↑D.呼吸性碱中毒E.糖酵解↑
③动脉血氧含量(CaO2) A
④动脉血氧分压(PaO2) B
⑤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D
10.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混合性缺氧---E1(A+C);E2(A+D+C);E3(C+D)
题①支气管肺炎可引起(无其它合并症)A
②氰化物中毒可引起D
③CO中毒可引起B
④失血性休克+休克肺可引起E1
⑤感染性休克(内毒素性)(无休克肺)可引起E3
⑥烧伤性休克可引起C
⑦左心衰可引起E1
⑧肺炎合并心衰可引起E2
X型
11.A.PaO2↓
B.动--静脉氧含量差↓
C.SaO2↓
D.CO2max↓
E.CaO2正常
题①外呼吸功能障碍时血氧特点有ABC
病理生理学缺氧ppt课件
O2
5ml/dl
14ml/dl V
第一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
一、低张性缺氧 (hypotonic hypoxia)
由于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或外呼吸功能障 碍所致的缺氧,也称为乏氧性缺氧
(一)原因
1.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2.外呼吸功能障碍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法洛四联症)
特点 因PaO2降低,使CaO2降低--低氧血
(二)氧离曲线右移 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增加 曲线右移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神经递质合成减少, 能量 代谢障碍
(二)脑水肿
脑血管扩张 ATP的生成不足 酸中毒时脑血管通透性升高 脑充血水肿颅内压升高
五、组织细胞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1.细胞用氧能力增加 2.无氧酵解增加 3.肌红蛋白增加 4.低代谢状态
二、循环系统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1.心输出量增加 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力加强 回心血量 增加 2.血流分布的改变 3.毛细血管增生(心、脑、骨骼肌)
4.肺血管收缩
• 急性缺氧可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 的功能—膜去极化,既活钙内流
• 缺氧激活大量缩血管物质的释放 • 肺血管α-肾上腺受体密度较高
N ↓ or N
↓
N
↓
3.皮肤颜色(不发绀)
CO中毒—樱桃红色 重者苍白 严重贫血—不发绀 皮肤苍白 高铁血红蛋白症—咖啡色或青石板色
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
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 道细菌作用使其还原为亚硝酸盐被吸 收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病理生理学-缺氧
组织性缺氧
肺淤血、水肿
低张性缺氧
循环障碍
循环性缺氧
失血 Hb
血液性缺氧
63
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代偿反应
(<P6a0Om2m↓Hg)
意义: 提高PaO2 增加回心血量
颈动脉体、主动 脉体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兴奋
反射性的引起 呼吸加深加快
64
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结合成 氧合血红蛋白(HbO2).
外呼吸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内呼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氧 气 的 获 得 和 利 用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一、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基本血氧指标
概念 正常值 影响因素
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血氧饱和度
20
21
22
23
24
?
请大家从这个 角度上来分析 一下为什么登 山运动员的四 肢、鼻子及耳 朵等部位最容 易冻伤?
70
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三)血液系统
2、血红蛋白释放氧能力增强 ◆ 2,3–DPG含量升高 ◆ 氧离曲线右移,有利于氧的释放
71
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四)组织细胞的变化
72
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及代谢变化
第九章 缺氧
1
2
3
软骨 平滑肌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6
第五章 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组织换气
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缺氧环境,探究缺氧对全身器官的影响及机制。
实验材料:
1.小鼠模型
2.缺氧模拟装置
3.生理测定仪器
实验方法:
1.将小鼠放置于缺氧模拟器中,调节缺氧度数,分别设置不同缺氧时间,如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
2.在不同时间段结束后,取下小鼠,用生理测定仪器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CO2排气量、血乳酸等指标进行检测。
3.对小鼠的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等主要器官进行活组织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测。
实验结果:
1.与正常小鼠相比,缺氧小鼠的血压、心率持续升高,血氧饱和度不断降低,CO2排气量明显增加,血乳酸升高。
2.缺氧小鼠的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等主要器官组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水肿、坏死、坏死性炎症、间质出血等改变,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异。
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缺氧环境对全身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可导致多种缺氧病理生理学改变。
其中,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等重要器官尤其容易受到缺氧侵袭,因此特别需要注意保护。
《病理生理学缺氧》课件
血液性缺氧
总结词
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氧合血红蛋白减少引起 的缺氧类型。
详细描述
血液性缺氧常见于贫血、血红蛋白异常等疾病,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 改变,导致氧合血红蛋白减少,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组织缺氧。
循环性缺氧
总结词
循环性缺氧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 引起的缺氧类型。
炎症反应
缺氧可能触发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 伤和修复障碍。
04
CATALOGUE
缺氧的诊断和治疗
缺氧的诊断
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 管疾病等可能导致缺氧的基础疾病。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检查, 了解患者体内氧含量和酸碱平衡状态 。
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绀、呼吸困难、乏 力等症状,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注意力集中困难
缺氧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思维和判 断能力。
运动协调能力下降
缺氧可能导致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影响日常 生活。
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缺氧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影响细 胞正常功能。
细胞损伤和死亡
长时间缺氧可能导致细胞损伤甚至死 亡。
组织水肿
缺氧可能导致组织水肿,影响组织器 官功能。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01
02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呼吸频率变化
缺氧会导致呼吸频率加快,以 吸入更多氧气。
呼吸深度变化
为了获取更多氧气,个体可能 会增加每次呼吸的深度。
呼吸道扩张
为了增加氧气摄入量,呼吸道 可能会自然扩张。
呼吸肌疲劳
长时间缺氧可能导致呼吸肌疲 劳和无力,影响正常呼吸。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缺氧
缺氧呼吸: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脑-----4-6分钟小脑-----10-15分钟延髓-----20-25分钟⼤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肝细胞-----1-2小时肺组织-----⼤于2小时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出⼤氧化碳和⼤,同时释放出⼤量能量的过程。
一、缺氧Hypoxia缺氧: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导致机体发生功能、代谢、形态结构改变等病理过程。
1.血氧分压PO2定义: 溶解于血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PaO2 正常值 100 mmHg 吸入气体PO2 外呼吸功能PvO2 正常值 40 mmHg 摄取氧能力利用氧能力2.血氧容量CO2max定义: 在氧分压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40mmHg,温度38%时,在体外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携氧量Hb携氧容量 1.34ml/g x 15g/dl=20ml/dl影响因素:Hb的质和量3.血氧含量CO2定义: 正常情况下,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往往达不到其极限容量,所以就将体内100 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定义为血氧含量(物理溶解和Hb携带氧)血氧含量≈Hb实际携氧量影响因素:Hb质和量;PaO2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2定义: 动脉血氧含量和静脉血氧含量的差值,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5.血氧饱和度SO2定义: 血液中氧合Hb占全部Hb的百分比正常:SaO2:95%-97%SvO2:75%影响因素:PaO2氧分压与氧饱和度的关系---氧解离曲线P50:Hb氧饱和度为50%时的血氧分压CO2 H T↓,P50↓二、缺氧的原因和发生机制缺氧的类型: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滴血寻祖)1.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PaO2)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为乏氧性缺氧1.1 原因:1.1.1 吸入氧分压过低(大气性缺氧)通风不良、海拔1.1.2 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性缺氧)ARDS COPD1.1.3 静脉血入动脉血室间隔、房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1.2 血氧指标改变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动静脉血氧含量差1.3 发绀因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50 g/L,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病理生理学-缺氧
氧分压 (mmHg)
血红蛋白在标准状态下的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肺: PO2 100 mmHg. Hb>95%氧合 组织:PO2:40mmHg. Hb 75% 氧饱和度
25% 的O2 被组织利用
P50: SO2为50%时的氧分压,反映Hb与O2的亲和力 正常为26-27mmHg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动脉血氧含量 - 静脉血氧含量,反映组 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19ml/dl
14ml/dl
A
O2 O2
O2 O2
O2
V
5ml/dl
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O2)
概念:
Hb结合氧占氧容量的百分数。
SO2 =
血氧含量-溶解的氧量 血氧容量
100%
正常值: SaO2 93%~98% SvO2 70%~75%
(一)原因
❖ 缺血: ischemic hypoxia
动脉
毛细血管 内压↓
静脉
❖ 淤血: stagnant hypoxia
动脉
毛细血管 内压↑
静脉
机制
19ml/dl
A
O2 O2 O2 O2 O2
O2 O2
12ml/dl
O2
V
7ml/dl 单位时间流经组织的总血量 总氧量
各型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
缺氧类型 PaO2 CO2max CaO2 低张性
SaO2
CO2 (a-v)
血液性
循环性
四、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
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能力障碍引起的 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
(一)原因
组织中毒
氰化物、硫化物、砷化物、甲醇等毒物阻断呼吸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发绀(cyanosis)
毛细血管内脱氧血红蛋白平均浓度增加到 5g/dl以上,可使皮肤与粘膜呈青紫色,称为 发绀。
血氧指标的变化
PaO2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SaO2 A-V血氧差
↓
N or↑
↓
↓
↓or N
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
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 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也称等张性缺 氧(isotonic hypoxia)
(三)氧疗的注意事项
1.监控氧疗效果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严重慢性肺疾患者用控制性氧疗 防止突然解除低氧血症出现呼吸抑制或 呼衰 4.防止吸收性肺不张和肺气压伤 5.氧气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为30%--40%
思考题
• 1.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 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发绀、肠源性发绀 • 2.失血性休克会引起哪些类型的缺氧?血 氧指标有何变化? • 3.各种类型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 4.缺氧引起肺血管收缩的机制? • 5.缺氧引起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的代偿 反应与功能障碍有哪些?
(一)原因
1.贫血 (贫血性缺氧anemic hypoxia) 2.一氧化碳中毒(碳氧血红蛋白HbCO) 3.高铁血红蛋白症(羟化血红蛋白HbFe3+ OH)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强
(二)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 1. Hb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贫血
因外呼吸功能正常,故 PaO2、SaO2正常,CO2max CaO2降低,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低于正常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神经细胞膜电位降低,神经递质合成减少, 能 量代谢障碍
(二)脑水肿
脑血管扩张 ATP的生成不足 酸中毒时脑血管通透性升高 脑充血水肿颅内压升高
五、组织细胞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1.细胞用氧能力增加 2.无氧酵解增加 3.肌红蛋白增加 4.低代谢状态
14ml/dl V
5ml/dl
四、血氧饱和度
(Oxygen saturation of hemoglobin,SO2)
定义: 指Hb结合氧的百分数
=
血氧含量-溶解的氧量 血氧容量
100%
影响因素: PO2
第一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
一、低张性缺氧 (hypotonic hypoxia)
血氧指标的变化:
PaO2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SaO2A-V血氧差
N
A
N
N
N
↑
12ml/dl
19ml/dl
O2 O 2 O2 O2 O2 O2 O2
O2
V
7ml/dl
四、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又称为组织中毒性缺氧(dysoxidative hypoxia )。
定义: 溶解于血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PaO2(100mmHg) PvO2(40mmHg)
影响因素:
吸入气体氧分压 外呼吸的功能
二、血氧容量
(Oxygen capacity) 定义: 100 ml血液被氧充分饱和时的 最大带氧量. CO2max 20ml/dl 影响因素: Hb的质和量
三、血氧含量
(二)细胞损伤变化 1.细胞膜的变化 膜的通透性增加,钠泵不能充分 转运,离子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出现 钠内流、钾外流、钙内流 2.线粒体的变化 3.溶酶体的变化
第三节防治原则
一、 防治原发病 二、氧疗 (一)适应症 (1)凡有低氧血症者 (2)对低张性缺氧疗效最好(静脉分流入静 脉者除外) 但对因贫血 循环性 组织性缺氧效果 较差 (二)氧疗方法 一般海平面给氧浓度30%-40%
1.控制性高浓度给氧 适于PaO2过低,无PaCO2升高的病人, 和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给50%高浓度氧或纯氧 2.持续性低浓度低流量给氧 适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依赖缺氧维 持肺通气病人,氧的浓度24%,流量1L/min 据血气指标,提高给氧浓度28%,流量1.520L/min 3.高压氧疗 适于一氧化碳中毒者,时间不宜过长
由于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或外呼吸功能障 碍所致的缺氧,也称为乏氧性缺氧
(一)原因
1.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2.外呼吸功能障碍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法洛四联症)
特点 因PaO2降低,使CaO2降低--低氧血症
(hypoxemia)
(二)血氧变化特点及组织缺氧机制
PaO2、 CaO2和SaO2均降低,动-静脉氧 含量差减小;慢性缺氧时变化不显著。病人 有发绀。
2.. Hb功能异常
一氧化碳中毒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CaO2降低,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低于正常
血氧指标的变化:
PaO2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SaO2 A-V血氧差
N
↓ or N
↓
N
↓
3.皮肤颜色(不发绀)
CO中毒—樱桃红色 重者苍白 严重贫血—不发绀 皮肤苍白 高铁血红蛋白症—咖啡色或青石板色
(二)循环功能障碍
1.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 心力衰竭
(1)缺氧肺血管收缩血管硬化结构重塑 (2)缺氧红细胞增多肺血流阻力增加 2.缺氧的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降低 3.心律失常(钠-钾泵衰竭) 4.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严重缺氧呼吸抑制 静脉回流减少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一)红细胞增多 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二)氧离曲线右移 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增加 曲线右移
原因: 缺血
动脉
毛细血管 内压↓
静脉
淤血
动脉
毛细血管 内压↑
静脉
(二)血氧变化的特点和组织缺氧的机制
局部性因素导致的循环性缺氧 PaO2、CaO2和SaO2正常,CvO2降低,动-静 脉氧压差大于正常 全身性因素导致的循环性缺氧 伴有左心衰,休克及ARDS,可合并低张性缺 氧使动-静脉氧压差低于正常 皮肤发绀
血氧指标的变化:
PaO2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SaO2 A-V血氧差
N
N
N
N
↓
第二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急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可致肺通气量 增加,并具有重要意义。低张性缺氧引起的肺通 气量变化与缺氧持续时间有关。 (二)呼吸功能障碍 缺氧使外呼吸功能障碍,致肺水肿和肺动脉 高压。PaO2低于30mmHg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中枢 性呼吸衰竭。
二、循环系统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1.心输出量增加 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力加强 回心血 量增加 2.血流分布的改变 3.毛细血管增生(心、脑、骨骼肌)
4.肺血管收缩
• 急性缺氧可抑制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 的功能—膜去极化,既活钙内流 • 缺氧激活大量缩血管物质的释放 • 肺血管α-肾上腺受体密度较高
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
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 肠道细菌作用使其还原为亚硝酸盐被 吸收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流量减少或 静脉淤血,血流速度减慢所引起的缺氧,又 称为低动力性缺氧(hypkinetic hypoxia)。 (一) 原因 组织缺血 组织淤血
缺氧(hypoxia)
内容纲要: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缺氧的防治原则
缺氧(hypoxia)
•
凡因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 碍,使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的病 理过程。
•常用的血氧指标
一、血氧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Oxygen content) 定义:体内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 CaO2(19ml/dl) CvO2(14ml/dl)
影响因素: Hb的质和量;PO2
动静脉血氧差 (CaO2-CvO2)
定义: 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反 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19ml/dl A
O2 O 2 O2 O2 O2
(一)原因
1.组织中毒(氰化物 硫化物) 2.线粒体损伤(放射线、细菌毒素) 3. 呼吸酶合成障碍(维生素缺乏)
(二)血氧变化特点和组织缺氧机制
PaO2、CaO2和SaO2正常 因组织细胞用氧障碍,故PvO2、CvO2 和SvO2均较高, 动-静脉氧压差小于正常。 毛细血管中氧合HB高于正常,故皮肤、 粘膜呈玫瑰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