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目录1 古诗词三首 (1)独坐敬亭山 (1)望洞庭 (2)忆江南 (2)2 桂林山水 (4)3 记金华的双龙洞 (7)4* 七月的天山 (10)语言园地一 (11)5 中彩那天 (15)6* 万年牢 (17)7 尊严 (19)8* 将心比心 (21)语文园地二 (22)9 自然之道 (26)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9)11 蝙蝠和雷达 (31)12* 大自然的启示 (34)“打扫”森林 (34)人类的老师 (34)语文园地三 (36)13 夜莺的歌声 (41)14* 小英雄雨来 (44)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45)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48)语文园地四 (49)17 触摸春天 (53)18* 永生的眼睛 (56)19 生命生命 (58)20* 花的勇气 (60)语文园地五 (62)21 乡下人家 (66)22* 牧场之国 (68)23 古诗词三首 (69)乡村四月 (69)四时田园杂兴 (69)渔歌子 (70)24* 麦哨 (72)语文园地六 (73)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76)26* 全神贯注 (79)27 鱼游到了纸上 (81)28* 父亲的菜园 (84)语文园地七 (86)29 寓言两则 (90)纪昌学射 (90)扁鹊治病 (91)30* 文成公主进藏 (93)31 普罗米修斯 (95)32* 渔夫的故事 (98)语文园地八 (99)第一单元一、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

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写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

教学时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为减少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教学方案的设计内容应简单明了,准确到位,真正起到授课依据的作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供大家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

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

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二、介绍课文及作者1、课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

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⑴ 读音:wān jí rǔ sǔn蜿蜒即使石钟乳石笋⑵ 新词:孔隙突兀森郁四、读熟课文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第二课时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1、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1、指名读第一段: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提问:⑴ 作者看到哪些景物?用笔划一下:溪流:时而…时而…时而。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部编)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部编)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

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目标古诗词三首21.认识2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词三首》。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 天窗 2 三月桃花水 1 习作 2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1.朗读入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宿新市徐公店》课时目标1.认识“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4个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第1课:《长城》第2课:《颐和园》第3课:《黄山奇石》第4课:《记金华的双龙洞》2. 第二单元:寓言故事第5课:《守株待兔》第6课:《陶罐和铁罐》第7课:《狮子和鹿》第8课:《池子和河流》3. 第三单元:诗歌欣赏第9课:《静夜思》第10课:《独坐敬亭山》第11课:《望庐山瀑布》第12课:《赠汪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及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对诗歌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

对寓言故事寓意和道理的把握。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长城、颐和园、黄山奇石等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题讲解:以《长城》为例,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文化及其在我国的地位。

2. 课堂讲解对每个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的结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互动小组讨论:针对寓言故事,讨论其寓意和道理。

课堂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单元:自然奇观第二单元:寓言故事第三单元:诗歌欣赏各课及重点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课文,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寓言故事或诗歌的作文。

背诵并默写指定的古诗文。

2. 答案:作文: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出相应评价和建议。

背诵和默写: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纠正错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全册备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

本册教科书进-步加大改革小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限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乡村生活"篇课文内容人都感受乡村兰活的美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5~ 8课为“科技成就”篇,文中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都述说着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阅读时让学生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9~12课为“轻叩诗歌的大门”,意在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3~15课为“作家笔下的动物”篇,意在明白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第16~17课为“走遍千山万水”篇,课文内容大都以游览的顺序展现大自然的美好,掌握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18~20课为”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篇,成长的故事总是说不完,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21~24课为“伟大的人物品格”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凸显名人伟大品格的故事,从人物的语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第25~27课为"奇妙的童话”意在让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

新选入24篇课文,其中《在天晴了的时整。

新选入24篇课文,其中《在天晴了的时候》《芦花鞋》《宝葫芦的秘密》《短诗三首》等课文及古诗词等是新选入的课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之美第1课:《春》第2课:《春天的声音》第3课:《荷花》第4课:《古诗两首》2.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第5课:《蝙蝠和雷达》第6课:《恐龙》第7课:《飞向蓝天的恐龙》第8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语、句子和语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感受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生字词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感受自然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每个课文的生字、词语、句子和语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标注重点、难点。

2. 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讲解和示范。

3. 画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标注语法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每个三遍。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写一篇以“我的春天”为主题的作文。

2. 答案:生字词抄写略。

课文问题答案见课后练习。

作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创作灵感。

组织课堂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写作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最新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最新部编四班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1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培育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悟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1、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下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用心思考。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2、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3、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

4、汇报学习的情况,要求尽量根据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天气晴朗时的日出。

①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

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

(学生读句子。

评议。

)③重点理解:“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

(“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第1课:《春潮》第2课:《古诗两首》第3课:《黄山奇石》第4课:《记金华的双龙洞》2. 第二单元:人物描写第5课:《古诗两首》第6课:《尊严》第7课:《尊严》第8课:《小英雄雨来》3. 第三单元:科普知识第9课:《自然界的时钟》第10课:《蝙蝠和雷达》第11课:《恐龙》第1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语、成语,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英雄、崇尚科学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把握文章主题;词语、成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生字、词语的学习;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技能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入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详细讲解生字、词语,引导学生朗读、默读、复述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题。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查漏补缺。

六、板书设计1. 用彩色粉笔书写课题,突出重点。

2. 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清晰明了。

3. 结构图: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文章结构,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摘抄并解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成语。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自然景观或人物描写画。

结合课文,写一篇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的作文。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课文内容。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

依次是:田园生活、科普知识、现代诗、动物朋友、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七彩童年、人物的品质、童话之美。

其中第二单元有“快乐读书吧”,第三单元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二、教学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重、难点1.再识字300―500个,会写字达到150-200个。

2.练字: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练毛笔字,写正楷。

3.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5.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6.练习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精品教案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2、乡下人家3、天窗4、*三月桃花水第二单元5、琥珀6、飞向蓝天的恐龙7、新奇的纳米技术第三单元8、短诗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9、绿10、白桦林的低语11、*在天晴了的时候第四单元12、猫13、母鸡14、白鹅第五单元15、海上日出16、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第六单元17、小英雄雨来18、*我们家的男子汉19、*冰雕第七单元20、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夜黑雁飞高)墨梅21、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铁杵成针22、“诺曼底”号遇难记23、*记张自忠将军第八单元24、宝葫芦的秘密25、巨人的花园26、*海的女儿1.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

范读。

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

配乐范读、齐读4、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

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

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

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古诗、成语故事、神话故事2.第二单元:记叙文、写人记事3.第三单元:状物写景、说明文4.第四单元:议论文、说明文5.第五单元:童话、科幻小说6.第六单元:散文、诗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掌握(2)课文内容的理解(3)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2.教学难点:(1)成语故事的背景知识(2)神话故事的人物关系(3)议论文的逻辑结构1.第一单元(1)古诗:《江南春》、《静夜思》、《春晓》、《宿建德江》教学步骤:a.领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

b.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c.分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d.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培养语感。

(2)成语故事:《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教学步骤:a.讲解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

b.分析成语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c.让学生复述成语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教学步骤:a.讲解神话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

b.分析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c.让学生复述神话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第二单元(1)记叙文:《小英雄雨来》、《我的叔叔于勒》a.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b.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c.讨论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写人记事:《我的老师》、《难忘的一课》教学步骤:a.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亲身经历。

b.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c.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3.第三单元(1)状物写景:《小石潭记》、《春》、《济南的冬天》教学步骤:a.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024年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诵读,包括《春晓》、《静夜思》等五首古诗词。

2. 第二单元:写人记事,包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父亲的病》等五篇文章。

3. 第三单元:寓言故事,包括《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五个寓言故事。

4. 第四单元:科普知识,包括《太阳》、《月球之谜》等五篇文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方法,感受诗词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学会分析和评价人物形象。

3. 使学生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学会运用寓言故事进行思考。

4. 培养学生的科普知识素养,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鉴赏、人物形象分析、寓言故事寓意理解、科普知识掌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文学素养、思考能力和科普知识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春天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引入《春晓》一课的学习。

2. 诗词鉴赏:讲解《春晓》的作者、背景、意境等,带领学生朗读、品味诗词,进行课堂讨论。

3.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进行课堂讨论。

4. 寓言故事:讲解《守株待兔》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寓意,进行思考讨论。

5. 科普知识:讲解《太阳》一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科普视野。

6.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7. 随堂练习:设计随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词《春晓》的主要意境和作者。

2.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特点。

3. 板书《守株待兔》的寓意。

4. 板书《太阳》的相关科普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诗词鉴赏:《春晓》的意境描述。

人教部编版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500字

人教部编版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500字

人教部编版2024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作文水平。

二、教学重点1.识字与写字2.阅读理解3.写作4.口语交际5.语文园地三、教学难点1.部分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2.阅读理解中的深层含义3.作文的构思与表达四、教学过程第一课:古诗二首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

2.学习《春望》: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3.学习《江南春》:让学生通过诗歌描绘的江南美景,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课:短文两篇1.学习《小石潭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感受作者对小石潭的喜爱之情。

2.学习《黄果树瀑布》:让学生通过文章描绘的瀑布景象,体会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第三课:口语交际1.话题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2.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就话题展开讨论,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第四课:语文园地1.学习生字词:让学生通过朗读、书写等方式,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词语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第五课:作文指导1.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写作的困惑。

2.讲解作文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提高写作水平。

3.实践练习:让学生当堂写作,教师进行指导。

第六课:记金华的双龙洞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双龙洞的喜爱之情。

第七课:中彩那天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彩票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第八课:永生的眼睛1.导入:通过讲述关于眼睛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

……以此类推,完成全册教案的编写。

五、教学评价1.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涵盖了全册教材的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27篇文章,包括17篇讲读课文和10篇自读课文。

讲读课文主要包括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人物通讯、状物作文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自读课文则包括古诗、现代诗、叙事文章等,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2.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能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的理解,文章结构的认识,写作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原文、相关图片、教学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课外阅读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相关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查找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巩固。

3. 句子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4. 文章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文章的层次和主题。

5. 内容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6. 写作方法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相应的写作技巧。

7.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生字词默写。

(2)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翻译。

(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4)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