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26.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三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26.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k S = P M ⋅ P N = |y| ⋅ |x| = |xy| .因为 y = ,所以 k = xy ,故 S = |k|.连接 P O ,MN ,则 △P MO 和 △MON x 1
1 和 △P NO 的面积都相等,其值为 |k| . 2
x
常见模型 ① A ,B 为反比例函数上任意不重合两点,连接 OA ,OB ,过 A ,B 分别作 AE ⊥ x 轴,BF ⊥ x 轴于点 E,F , 则 S △OAB = S 四边形AEFB .
k1 k 上一点,向 x,y 轴上作垂线,交反比例函数 y = 2 上于点 A ,B ,交 x 轴于点 x x
③ 当反比例函数过矩形对角线交点时,则 S 四边形OABC = 4k .
④ 当反比例函数过矩形一个顶点,并且原点在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上时,则 S 1 = S 2 = k.
⑤ 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与原点重合,A 、B 、C 、D 在反比函数图象上,则
10 ,当 1 < x < 2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x B. 1 < y < 2 C. 5 < y < 10 D. y > 10
如图,A 、B 两点在双曲线 y =
S 1 + S 2 =(

4 上,分别经过 A 、B 两点向轴作垂线段,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 ,则 x
A. 3 B. 4 C. 5 D. 6 解:D. 因为过 A 、B 两点所作出的矩形面积为 4 ,所以 S 1 = S 2 = 3 . 如图,原点O 是矩形 ABCD 的对称中心,顶点 A 、C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AB 平行 x 轴.若矩形 ABCD 的面积 为 8 ,那么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

初二数学人教版(下册)反比例函数典型例题汇总(附答案)

初二数学人教版(下册)反比例函数典型例题汇总(附答案)

例 下面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2);(3);(4);(5)3x y -=x y 8-=54-=x y 15-=x y .81=xy 解:其中反比例函数有(2),(4),(5).说明:判断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依据反比例函数定义,,它也可变形为xky =)0(≠k 及的形式,(4),(5)就是这两种形式.1-=kx y k xy =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二例 在以下各小题后面的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记号.若这个小题成正比例关系,填(正);若成反比例关系,填(反);若既不成正比例关系又不成反比例关系,填(非).(1)周长为定值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 );(2)面积为定值时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 );(3)圆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 );(4)圆面积与半径平方的关系 ( );(5)三角形底边一定时,面积与高的关系 ( );(6)三角形面积一定时,底边与高的关系 ( );(7)三角形面积一定且一条边长一定,另两边的关系 ( );(8)在圆中弦长与弦心距的关系 ( );(9)x 越来越大时,y 越来越小,y 与x 的关系 ( );(10)在圆中弧长与此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关系 ( ).答:说明: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是一定要弄清出二者的定义.例 已知反比例函数,y 随x 增大而减小,求a 的值及解析式.62)2(--=a xa y 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来解此题.解 因为是反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62)2(--=a xa y 所以 解得⎩⎨⎧>--=-.02,162a a ⎩⎨⎧>±=.2,5a a 所以,解析式为.5=a xy 25-=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四例 (1)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等于( )22)1(--=m xm y A .±1B .1C .D .-13(2)如图所示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0(>=k kx y xy 1=图像相交于A 、C 两点,过A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B ,连结BC .若的面积为S ,则:ABC ∆A . B .C .D .S 的值不确定1=S 2=S 3=S 解:(1)依题意,得 解得.⎩⎨⎧-=-≠-,12,012m m 1-=m 故应选D .(2)由双曲线关于O 点的中心对称性,可知:.x y 1=OBC OBA S S ∆∆=∴.12122=⋅=⨯⨯==∆AB OB AB OB S S OBA 故应选A .例已知,与x 成正比例,与x 成反比例,当时,;当21y y y +=1y 2y 1=x 4=y 时,,求时,y 的值.3=x 5=y 1-=x 分析 先求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再求时,y 的值.1-=x 解 因为与x 成正比例,与x 成反比例,1y 2y 所以.)0(,212211≠==k k xk y x k y 所以.xkx k y y y 2121+=+=将,;,代入,得1=x 4=y 3=x 5=y 解得 ⎪⎩⎪⎨⎧=+=+.5313,42121k k k k ⎪⎪⎩⎪⎪⎨⎧==.821,81121k k 所以.xx y 821811+=所以当时,.1-=x 4821811-=--=y 说明不可草率地将都写成k 而导致错误,题中给出了两对数值,决定了21k k 、的值.21k k 、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六例 根据下列表格x 与y 的对应数值.x ……123456…y …632 1.5 1.21…(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出图像;(2)试求所得图像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解:(1)图像如右图所示.(2)根据图像,设,取代入,得)0(≠=k xky 6,1==y x . ∴.16k=6=k ∴函数解析式为.)0(6>=x xy 说明:本例考查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之间的变换能力,即先由列表法通过描点画图转化为图像法,再由图像法通过待定系数法转化为解析法,题目新颖别致,有较强的趣味性.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七例(1)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大致是如图中1+-=x y xy 3=的( )(2)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像的大致12--=k kx y xky =位置是图中的( )解: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排除B 、C ;又的图像两支1+-=x y xy 3=在第一、三象限,故排除D .∴答案应选A .(2)若,则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双曲线的图0>k )1(2+-=k kx y xky =像两支在第一、三象限,而选择支A 、B 、C 、D 中没有一个相符;若,则直线0<k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而双曲线的两支在第二、四象限,故只有C 正)1(2+-=k kx y 确.应选C .例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且其函数图像在每一个象限内,随24231-⎪⎭⎫ ⎝⎛+=mx m y y 的增大而减小,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x 解:因为是的反比例函数,y x 所以,所以或1242-=-m 21=m .21-=m 因为此函数图像在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y x 所以,所以,所以,031>+m 31->m 21=m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65xy =说明:此题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来解反比例函数 ,当时,xky =)0(≠k 0>k 随增大而减小,当时,随增大而增大.y x 0<k y x例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 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 厘米.(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2)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厘米时,求y 的值;3=x (4)画出函数的图像.分析 本题依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列出方程,然后变形求出长关于高的函数关系式.解 (1)因为长方体的长为y 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x 厘米,所以,所以.1005=xy xy 20=(2)因为x 是长方体的高.所以.即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0>x (3)当时,(厘米)3=x 326320==y (4)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列表如下:x…0.5251015…y…401042311…描点画图如图所示.例 已知力F 所作用的功是15焦,则力F 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S 的图象大致是( ).说明 本题涉及力学中作功问题,主要考查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作功情况,由此,识别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位置关系.解 据,得15=,即,所以F 与S 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故S F W ⋅=S F ⋅SF 15=选(B ).例 一个圆台形物体的上底面积是下底面积的如果如下图所示放在桌上,对桌面的.32压强是,翻过来放,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 200解:由物理知识可知,压力,压强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是因为是同F p S .SFp =一物体,的数值不变,所以与成反比例.F p S 设下底面是,则由上底面积是,0S 032S 由,且时,,SFp =0S S =200=p 有.20020000S S pS F =⨯==因为是同一物体,所以是定值.0200S F =所以当时,032S S =).Pa (3003220000===S S S F p 因此,当圆台翻过来时,对桌面的压强是300帕.说明:本题与物理知识结合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关键是清楚对于同一个物体,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定的.例如图,P 是反比例函数上一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矩形面积是2,求这个xky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析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就是求k 的值.此题可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及坐标与线段长度的转化来解.解 设P 点坐标为.),(y x 因为P 点在第二象限,所以.0,0><y x 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矩形的长、宽分别为.y x ,-又,所以.因为,所以.2=-xy 2-=xy xy k =2-=k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y 2-=说明 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一点作两条坐标轴的垂线,可得到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面积等于中的.xky =k例 当n 取什么值时,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像在第几象限内?122)2(-++=n n xn n y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增大还是减小?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是反比例函数,)0(≠=k xky 122)2(-++=n n x n n y 必须且只需且.022≠+n n 112-=-+n n 解 是反比例函数,则122)2(-++=n n xn n y ⎪⎩⎪⎨⎧-=-+≠+,11,0222n n n n ∴⎩⎨⎧-==-≠≠.10,20n n n n 或且即 .1-=n 故当时,表示反比例函数:.1-=n 122)2(-++=n n xn n y xy 1-=,01<-=k ∴双曲线两支分别在二、四象限内,并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反比例函数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反比例函数专项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反比例函数专项练习命题点1 图象与性质1.一台印刷机每年可印刷的书本数量 y(万册)与它的使用时间x(年)成反比例关系,当x =2时,y =20.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C)A B C D2.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结论:①常数m <-1;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若A(-1,h),B(2,k)在图象上,则h <k ;④若P(x ,y)在图象上,则P ′(-x ,-y)也在图象上.其中正确的是(C)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如图,函数y =⎩⎪⎨⎪⎧1x (x >0),-1x (x <0)的图象所在坐标系的原点是(A)A .点MB .点NC .点PD .点Q4.定义新运算:a ⊕b =⎩⎪⎨⎪⎧ab(b >0),-ab(b <0). 例如:4⊕5=45,4⊕(-5)=45.则函数y =2⊕x(x≠0)的图象大致是(D)A B C D5.如图,若抛物线y =-x2+3与x 轴围成的封闭区域(边界除外)内整点(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个数为k ,则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是(D)A B CD命题点2 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6.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A(1,0),B(3,1),C(3,3).反比例函数y =mx (x>0)的图象经过点D ,点P 是一次函数y =kx +3-3k(k ≠0)的图象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公共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通过计算说明一次函数y =kx +3-3k(k ≠0)的图象一定经过点C ;(3)对于一次函数y =kx +3-3k(k ≠0),当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时,确定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过程)解:(1)∵B(3,1),C(3,3),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2,AD ∥BC ,BC ⊥x 轴.∴AD ⊥x 轴. 又∵A(1,0),∴D(1,2).∵点D 在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上,∴m =1×2=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2)当x =3时,y =kx +3-3k =3,∴一次函数y =kx +3-3k(k ≠0)的图象一定过点C. (3)设点P 的横坐标为a ,则23<a <3.命题点3 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8年2考)7.(2019·杭州)方方驾驶小汽车匀速地从A 地行驶到B 地,行驶里程为480千米,设小汽车的行驶时间为t(单位:小时),行驶速度为v(单位:千米/小时),且全程速度限定为不超过120千米/小时.(1)求v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2)方方上午8点驾驶小汽车从A 地出发.①方方需在当天12点48分至14点(含12点48分和14点)间到达B 地,求小汽车行驶速度v 的范围;②方方能否在当天11点30分前到达B 地?说明理由.解:(1)∵vt =480,且全程速度限定为不超过120千米/小时,∴v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为v =480t(t ≥4).(2)①8点至12点48分时间长为245小时,8点至14点时间长为6小时.将t =6代入v =480t ,得v =80;将t =245代入v =480t,得v =100.∴小汽车行驶速度v 的范围为80≤v ≤100.②方方不能在当天11点30分前到达B 地.理由如下:8点至11点30分时间长为72小时,将t =72代入v =480t ,得v =9607.∵9607>120,超速了. 故方方不能在当天11点30分前到达B 地.基础训练1.(2019·柳州)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位于(A)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三象限C .第一、二象限D .第二、四象限2.(2019·哈尔滨)点(-1,4)在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A)A .(4,-1)B .(-14,1)C .(-4,-1)D .(14,2)3.(2019·邢台模拟)已知甲圆柱型容器的底面积为30 cm 2,高为8 cm ,乙圆柱型容器底面积为x cm 2.若将甲容器装满水,全部倒入乙容器中(乙容器没有水溢出),则乙容器水面高度y(cm)与x(cm 2)之间的大致图象是(C)A B C D4.(2019·唐山乐亭县模拟)若点(x 1,y 1),(x 2,y 2)都是反比例函数y =-6x 图象上的点,并且y 1<0<y 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 .x 1>x 2B .x 1<x 2C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两点有可能在同一象限5.(2019·唐山滦南县一模)如图,正比例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y =4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其中A(2,2),当y =x 的函数值大于y =4x的函数值时,x 的取值范围为(D)A .x >2B .x <-2C .-2<x <0或0<x <2D .-2<x <0或x >26.(2019·石家庄模拟)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过第二、四象限,则一次函数y =kx +k的图象大致是(B)A B C D7.(2019·唐山路北区模拟)已知点P(m ,n)是反比例函数y =-3x 图象上一点,当-3≤n <-1时,m 的取值范围是(A)A .1≤m <3B .-3≤m <-1C .1<m ≤3D .-3<m ≤-18.(原创)(2017·河北T15变式)将九年级某班4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分为5组,第1~4组的频率分别为0.3,0.25,0.15,0.2,第5组的频数记为k ,则反比例y =kx (x >0)的图象是(D)A B C D9.(原创)(2019·河北T12变式)如图,函数y =⎩⎪⎨⎪⎧m x (x >0),-m x (x<0)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结论:①常数m >0;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减小;③若点A(-2,a),B(3,b)在图象上,则a <b ;④若P(x ,y)在图象上,则P ′(-x ,y)也在图象上,其中正确的是(D)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0.(2019·兰州)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S矩形OABC=6,则k =6.11.(2019·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a ,b)(a >0,b >0)在双曲线y =k 1x 上,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在双曲线y =k 2x,则k 1+k 2的值为0.12.(2019·盐城)如图,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交y 轴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交于点B(m ,2).(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解:(1)∵点B(m ,2)在直线y =x +1上, ∴2=m +1,解得m =1. ∴点B 的坐标为(1,2).∵点B(1,2)在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2=k1,解得k =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 =2x.(2)将x =0代入y =x +1,得y =1,则点A 的坐标为(0,1). ∵点B 的坐标为(1,2), ∴△AOB 的面积为12×1×1=12.能力提升13.(2019·石家庄新华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2),点P 是双曲线y =kx (x >0)上的一个动点,作PB ⊥x 轴于点B ,当点P 的横坐标逐渐减小时,四边形OAPB 的面积将会(C)A .逐渐增大B .不变C .逐渐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14.(2019·陕西)如图,D 是矩形AOBC 的对称中心,A(0,4),B(6,0).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 ,交AC 于点M ,则点M 的坐标为(32,4).16.(2019·秦皇岛海港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 的顶点A(1,b),B(3,b),D(2,b +1).(1)点C 的坐标是(4,b +1)(用b 表示);(2)双曲线y =kx 过▱ABCD 的顶点B 和D ,求该双曲线的解析式;(3)如果▱ABCD 与双曲线y =4x(x >0)总有公共点,求b 的取值范围.解:(2)∵双曲线y =kx 过▱ABCD 的顶点B(3,b)和D(2,b +1),∴3b =2(b +1),解得b =2,即B(3,2),D(2,3). 则该双曲线解析式为y =6x .(3)将A(1,b)代入y =4x,得b =4;将C(4,b +1)代入y =4x,得b +1=1,即b =0.则▱ABCD 与双曲线y =4x(x >0)总有公共点时,b 的取值范围为0≤b ≤4.17.如图为某公园“水上滑梯”的侧面图,其中BC 段可看成是一段双曲线,建立如图的直角坐标系后,其中,矩形AOEB 为向上攀爬的梯子,OA =5米,进口AB ∥OD ,且AB =2米,出口C 点距水面的距离CD 为1米,则B ,C 之间的水平距离DE 的长度为(D)A .5米B .6米C .7米D .8米18.(1)探究新知:如图1,已知△ABC 与△ABD 的面积相等,试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结论应用:①如图2,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过点M 作ME ⊥y 轴,过点N 作NF ⊥x 轴,垂足分别为E ,F ,试证明:MN ∥EF ;②若①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点M ,N 的位置,如图3所示,请判断MN 与EF 是否平行?解:(1)AB ∥CD.理由:过点C 作CG ⊥AB 于点G ,过点D 作DH ⊥AB 于点H , ∴∠CGA =∠DHB =90°.∴CG ∥DH. ∵△ABC 和△ABD 的面积相等, ∴CG =DH.∴四边形CGHD 是矩形.∴AB ∥CD.(2)①证明:连接MF ,NE ,设M(x 1,y 1),N(x 2,y 2),∵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x 1y 1=k ,x 2y 2=k. ∵ME ⊥y 轴,NF ⊥x 轴,∴EM =x 1,OE =y 1,OF =x 2,NF =y 2. ∴S △EFM =12x 1·y 1=12k ,S △EFN =12x 2y 2=12k.∴S △EFM =S △EFN ,由(1)中的结论可知,MN ∥EF.②MN ∥EF ,理由:连接MF ,NE ,设M(x 1,y 1),N(x 2,y 2). ∵M ,N 在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上,∴x 1y 1=k ,x 2y 2=k.∵ME ⊥y 轴,NF ⊥x 轴,∴EM =x 1,OE =y 1,OF =-x 2,NF =-y 2. ∴S △EFM =12x 1·y 1=12k ,S △EFN =12(-x 2)(-y 2)=12k.∴S △EFM =S △EFN .由(1)中的结论可知,MN ∥EF.反比例函数中的面积问题1.(2019·枣庄)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Rt △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BC =90°,CA ⊥x 轴,点C 在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若AB =1,则k的值为(A)A .1 B.22C. 2 D .22.如图,A ,B 两点在双曲线y =4x(x >0)上,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x 轴作垂线段,已知S阴影=1,则S 1+S 2=(D)A .3B .4C .5D .63.(2019·黄冈)如图,一直线经过原点O ,且与反比例函数y =kx (k>0)相交于点A ,B ,过点A 作AC ⊥y 轴,垂足为C ,连接BC.若△ABC 面积为8,则k =8.4.如图,A ,B 是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BC ∥x 轴,AC ∥y 轴,△ABC 的面积记为S ,则(B)A .S =2B .S =4C .2<S <4D .S >45.(2019·郴州)如图,点A ,C 分别是正比例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y =4x 的图象的交点,过A 点作AD ⊥x 轴于点D ,过C 点作CB ⊥x 轴于点B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8.6.如图,AB 是反比例函数y =3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且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1和3,则S △AOB =4.7.(2019·鸡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OABC 的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1x (x >0)的图象上,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5x (x >0)的图象上,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OABC 的面积是(C)A.32B.52C .4D .6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x 轴上任意一点,BC 平行于x 轴,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 =3x (x >0),y =kx(x <0)的图象于B ,C 两点.若△ABC 的面积为2,则k 的值为-1.9.(2019·株洲)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C 为反比例函数y =k x (k >0)图象上不同的三点,连接OA ,OB ,OC ,过点A 作AD ⊥y 轴于点D ,过点B ,C 分别作BE ,CF 垂直x 轴于点E ,F ,OC 与BE 相交于点M ,记△AOD ,△BOM ,四边形CMEF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B)A .S 1=S 2+S 3B .S 2=S 3C .S 3>S 2>S 1D .S 1S 2<S 2310.(2019·本溪)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OAB 的边OA 和菱形OCDE 的边OE 都在x 轴上,点C 在OB 边上,S △ABD =3,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经过点B ,则k 的值为3.。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解析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解析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解析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象上,点C ,D 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上,AC//BD//y 轴,已知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1,2,△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则k 的值为( )A .4B .3C .2D .32 【答案】B【解析】【分析】 首先根据A,B 两点的横坐标,求出A,B 两点的坐标,进而根据AC//BD// y 轴,及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得出C,D 两点的坐标,从而得出AC,BD 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S △OAC ,S △ABD 的面积,再根据△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列出方程,求解得出答案.【详解】把x=1代入1y x=得:y=1, ∴A(1,1),把x=2代入1y x =得:y=12, ∴B(2, 12), ∵AC//BD// y 轴, ∴C(1,K),D(2,k 2) ∴AC=k-1,BD=k 2-12, ∴S △OAC =12(k-1)×1,S △ABD =12 (k 2-12)×1, 又∵△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 ∴12(k-1)×1+12 (k 2-12)×1=32,解得:k=3; 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已知点A (﹣2,y 1),B (a ,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4y x =的图象上,且﹣2<a <0,则(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k >0,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逐一分析即可.【详解】∵反比例函数y=4x中的k=4>0, ∴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2<a <0,∴0>y 1>y 2,∵C (3,y 3)在第一象限,∴y 3>0,∴213y y y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地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点A 在双曲线4y x =上,点B 在双曲线(0)k y k x=≠上,AB x P 轴,交y 轴于点C .若2AB AC =,则k 的值为( )A .6B .8C .10D .12【答案】D【解析】【分析】 过点A 作AD ⊥x 轴于D ,过点B 作BE ⊥x 轴于E ,得出四边形ACOD 是矩形,四边形BCOE 是矩形,得出ACOD S 矩形=4,BCOE S k =矩形,根据AB=2AC ,即BC=3AC ,即可求得矩形BCOE 的面积,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k 的值.【详解】过点A 作AD ⊥x 轴于D ,过点B 作BE ⊥x 轴于E ,∵AB ∥x 轴,∴四边形ACOD 是矩形,四边形BCOE 是矩形,∵AB=2AC ,∴BC=3AC ,∵点A 在双曲线4y x=上, ∴ACOD S 矩形=4,同理BCOE S k =矩形,∴矩形3BCOE ACOD S S =矩形矩形=12,∴k=1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作出辅助线,构建矩形是解题的关键.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bx=(b≠0)与二次函数y=ax2+bx(a≠0)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a,b的值取值范围,进而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A、抛物线y=ax2+bx开口方向向上,则a>0,对称轴位于y轴的右侧,则a,b异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B、抛物线y=ax2+bx开口方向向上,则a>0,对称轴位于y轴的左侧,则a,b同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C、抛物线y=ax2+bx开口方向向下,则a<0,对称轴位于y轴的右侧,则a,b异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D、抛物线y=ax2+bx开口方向向下,则a<0,对称轴位于y轴的右侧,则a,b异号,即b>0.所以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要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中系数与图象位置之间关系.5.如图,点A 、B 在函数k y x=(0x >,0k >且k 是常数)的图像上,且点A 在点B 的左侧过点A 作AM x ⊥轴,垂足为M ,过点B 作BN y ⊥轴,垂足为N ,AM 与BN 的交点为C ,连结AB 、MN .若CMN ∆和ABC ∆的面积分别为1和4,则k 的值为( )A .4B .2C 522D .6【答案】D【解析】 【分析】 设点M (a ,0),N (0,b ),然后可表示出点A 、B 、C 的坐标,根据CMN ∆的面积为1可求出ab =2,根据ABC ∆的面积为4列方程整理,可求出k .【详解】解:设点M (a ,0),N (0,b ),∵AM ⊥x 轴,且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 ∴点A 的坐标为(a ,k a ), ∵BN ⊥y 轴,同理可得:B (k b ,b ),则点C (a ,b ), ∵S △CMN =12NC•MC =12ab =1, ∴ab =2,∵AC =k a −b ,BC =k b−a , ∴S △ABC =12AC•BC =12(k a −b)•(k b −a)=4,即8k ab k ab a b--⋅=, ∴()2216k -=,解得:k =6或k =−2(舍去),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方程求解.6.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经过点(1,-2)D .若点()11,A x y ,()22,B x y 都在图象上,且12x x <,则12y y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k=−2<0,∴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 k=−2<0,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221-=-,∴点(1,−2)在它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 D. 若点A (x 1,y 1),B (x 2,y 2)都在图象上,,若x 1<0< x 2,则y 2<y 1,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菱形ABCD 的两个顶点B 、D 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恰好是坐标原点O ,已知点A (1,1),∠ABC =60°,则k 的值是( )A .﹣5B .﹣4C .﹣3D .﹣2【答案】C【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点B 的坐标,从而可以求得k 的值.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BA=BC ,AC ⊥BD ,∵∠ABC=60°,∴△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A (1,1),∴OA=, ∴BO=,∵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x ,∴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x ,∵OB=,∴点B 的坐标为(−,), ∵点B 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解得,k=-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菱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8.如图,过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一点A 作AB x ⊥轴于点B ,连接AO ,若2AOB S ∆=,则k 的值为( )A .2B .3C .4D .5【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2AOB S ∆=,利用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k 值,再根据函数在第一象限可确定k 的符号. 【详解】解:由AB x ⊥轴于点B ,2AOB S ∆=,得到122AOB S k ∆== 又因图象过第一象限, 122AOB S k ∆==,解得4k = 故选C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9.如图, 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轴),函数kyx=和3y kx=+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作答.【详解】解:A、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一致,正确;B、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与3>0矛盾,错误;C、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错误;D、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10.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AOB V 是直角三角形,90AOB ∠=︒,2OB OA =,点B 在反比例函数2y x =上,若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上,则k 的值为( )A .12B .12-C .14D .14- 【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出相似三角形,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1,2x A x ⎛⎫-⎪⎝⎭,然后由点的坐标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过点B 作BE x ⊥于点E ,过点A 作AF x ⊥于点F ,如图:∵点B 在反比例函数2y x =上 ∴设2,B x x ⎛⎫ ⎪⎝⎭∴OE x =,2BE x=∵90AOB ∠=︒ ∴90AOD BOD ∠+∠=︒∴90BOE AOF ∠+∠=︒∵BE x ⊥,AF x ⊥∴90BEO OFA ∠=∠=︒∴90OAF AOF ∠+∠=︒∴BOE OAF ∠=∠∴BOE OAF V V ∽∵2OB OA = ∴12OF AF OA BE OE BO === ∴121122OF BE x x =⋅=⋅=,11222x AF OE x =⋅=⋅= ∴1,2x A x ⎛⎫- ⎪⎝⎭∵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上 ∴12x k x=- ∴12k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点在函数图象上则点的坐标就满足函数解析式,结合已知条件能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点A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1.函数y =1-k x 与y =2x 的图象没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0B .k<1C .k>0D .k>1【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两个函数没有交点,那么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所得的方程无解.由此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详解】 令1-k x =2x ,化简得:x 2=1-2k ;由于两函数无交点,因此1-2k <0,即k >1. 故选D .【点睛】 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如果两函数无交点,那么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所得的方程(组)无解.12.如图,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函数11k y (k 0x 0)x =>>,,22k y (k 0x 0)x=>>,的图象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右侧,C 为x 轴上的一个动点,若ABC V 的面积为4,则12k k -的值为( )A .8B .8-C .4D .4-【答案】A【解析】 【分析】设()A a,h ,()B b,h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出1ah k =,2bh k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ABC A 121111S AB y a b h ah bh k k 42222=⋅=-=-=-=V ,即可求出12k k 8-=. 【详解】AB//x Q 轴,A ∴,B 两点纵坐标相同,设()A a,h ,()B b,h ,则1ah k =,2bh k =,()()()ABC A 121111S AB y a b h ah bh k k 42222=⋅=-=-=-=V Q , 12k k 8∴-=,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熟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3.当0x <时,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 ) A .在第一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B .在第二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在第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在第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B【解析】【分析】反比例函数2y x=-中的20k =-<,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利用0x <判断即可.【详解】解:Q 反比例函数2y x=-中的20k =-<, ∴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又0x <Q ,∴图象在第二象限且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对于反比例函数()0k y k x=≠,(1)0k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2)k 0< ,反比例函数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14.已知反比例函数2y 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图象必经过点(-1,2)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D .若x >1,则y >-2 【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函数所在的象限和增减性对各选项作出判断.【详解】解: A 、把(-1,2)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21-成立,故点(-1,2)在函数图象上,故选项正确;B 、由k=-2<0,因此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不正确;C 、由k=-2<0,因此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内,故选项正确;D 、当x=1,则y=-2,又因为k=-2<0,所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因此x >1时,-2<y <0,故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5.如图,点A 在反比例函数3(0)y x x =-<的图象上,点B 在反比例函数3(0)y x x=>的图象上,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平行四边形ABCO 的面积是( )A.6 B.5 C.4 D.3【答案】A【解析】【分析】因为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点A、B纵坐标相等,即可求得A、B横坐标,则AB 的长度即可求得,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点A、B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b,将y=b带入3(0)y xx=-<和3(0)y xx=>中,则A点横坐标为3b-,B点横坐标为3b∴AB=336()b b b --=∴66 ABCOS bb=⨯= Y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本题关键在于两点间距离的求法.16.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的图象大致是()A.B.C .D .【答案】D【解析】【分析】先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得到k ,b 同号,然后分析各选项一次函数的图象即可.【详解】∵y=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b >0,∴k ,b 同号,选项A 图象过二、四象限,则k <0,图象经过y 轴正半轴,则b >0,此时,k ,b 异号,故此选项不合题意;选项B 图象过二、四象限,则k <0,图象经过原点,则b=0,此时,k ,b 不同号,故此选项不合题意;选项C 图象过一、三象限,则k >0,图象经过y 轴负半轴,则b <0,此时,k ,b 异号,故此选项不合题意;选项D 图象过一、三象限,则k >0,图象经过y 轴正半轴,则b >0,此时,k ,b 同号,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17.如图,矩形ABCD 的边AB 在x 轴上,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过D 点和边BC 的中点E ,连接DE ,若△CDE 的面积是1,则k 的值是( )A .3B .4C .25D .6【答案】B【解析】【分析】 设E 的坐标是m n k mn =(,),, 则C 的坐标是2m n (,),求得D 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mn 的值,即k 的值.【详解】设E 的坐标是m n k mn =(,),,, 则C 的坐标是(m ,2n ), 在mn y x = 中,令2y n =,解得:2m x =, ∵1CDE S =V ,∴111,12222m m n m n -=⨯=g 即 ∴4mn =∴4k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利用mn 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关键.18.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2(0)y x x=>的图象上任意一点,AB x P 轴交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于点B ,以AB 为边作ABCD Y ,其中C 、D 在x 轴上,则ABCD S Y 为( )A .2.5B .3.5C .4D .5【答案】D【解析】【分析】 过点B 作BH ⊥x 轴于H ,根据坐标特征可得点A 和点B 的纵坐标相同,由题意可设点A 的坐标为(2a,a ),点B 的坐标为(3a -,a ),即可求出BH 和AB ,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过点B 作BH ⊥x 轴于H∵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 x轴,CD=AB∴点A和点B的纵坐标相同由题意可设点A的坐标为(2a,a),点B的坐标为(3a-,a)∴BH=a,CD=AB=2a-(3a-)=5a∴ABCDSY=BH·CD=5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题,掌握利用反比例函数求几何图形的面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如图,Rt ABO∆中,90AOB∠=︒,3AO BO=,点B在反比例函数2yx=的图象上,OA交反比例函数()0ky kx=≠的图象于点C,且2OC CA=,则k的值为()A.2-B.4-C.6-D.8-【答案】D【解析】【分析】过点A作AD⊥x轴,过点C作CE⊥x轴,过点B作BF⊥x轴,利用AA定理和平行证得△COE∽△OBF∽△AOD,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21()9BOFOADS OBS OA==VV,24()9COEAODS OCS OA==VV,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求得212BOFS==V,从而求得4COES=V,从而求得k的值.【详解】解:过点A作AD⊥x轴,过点C作CE⊥x轴,过点B作BF⊥x轴∴CE∥AD,∠CEO=∠BFO=90°∵90AOB ∠=︒∴∠COE+∠FOB=90°,∠ECO+∠COE=90°∴∠ECO=∠FOB∴△COE ∽△OBF ∽△AOD又∵3AO BO =,2OC CA = ∴13OB OA =,23OC OA =∴21()9BOF OAD S OB S OA ==V V ,24()9COE AOD S OC S OA ==V V ∴4COE BOFS S =V V ∵点B 在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上 ∴212BOF S ==V ∴4COE S =V∴42k =,解得k=±8 又∵反比例函数位于第二象限,∴k=-8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添加辅助线证明三角形相似,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关键.20.如图,Rt △AOB 中,∠AOB=90°,AO=3BO ,OB 在x 轴上,将Rt △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至△RtA'OB',其中点B'落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OA'交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于点C ,且OC=2CA',则k 的值为( )A.4 B.72C.8 D.7【答案】C【解析】【详解】解:设将Rt△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Rt△A'OB'的旋转角为α,OB=a,则OA=3a,由题意可得,点B′的坐标为(acosα,﹣asinα),点C的坐标为(2asinα,2acosα),∵点B'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asinα=﹣2acosα,得a2sinαcosα=2,又∵点C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2acosα=k2asinα,得k=4a2sinαcosα=8.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问题,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先设旋转角为α,利用旋转的性质和三角函数设出点B'与点C的坐标,再通过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在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中,反比例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是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下面将对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及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是指一个函数,它的函数关系是如下形式:y = k/x其中,k是常数,x和y分别是自变量和因变量。

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对于反比例函数 y = k/x,其定义域是除数x不能为零的实数集,值域为除数k不能为零的实数集。

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0,0)的曲线,其形状根据k的正负不同而有所变化。

当k>0时,反比例函数为一条开口向右上方的双曲线;当k<0时,反比例函数为一条开口向右下方的双曲线。

3.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a)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和x轴对称。

b) 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着x的减小而增大。

c) 当x等于1时,y等于k,这是反比例函数的特殊点。

d) 反比例函数可以通过求导得到,导数的值为-ky^2。

三、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当一个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运动时,它所用的时间与距离成反比。

2. 人均所得与人口数量的关系:当一个国家人口增加时,人均所得会相应减少。

3. 工人数量与完成一项任务所需时间的关系:当工人的数量增加时,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会相应减少。

四、练习题及答案1. 以下哪个函数是反比例函数?A. y = 2xB. y = x^2C. y = 3/xD. y = x + 1答案:C. y = 3/x2. 反比例函数 y = k/x 中,若k > 0,则函数的图像是一条__________的双曲线。

答案:开口向右上方3. 若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 -4) ∪ (4, +∞),则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反比例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 = k(k ≠ 0) ,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x2. 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 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 y = k(k ≠ 0) 的性质,能利用这些性质分析x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 y = k(k ≠ 0)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 y 是函数,自变x量 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 0 的一切实数. 要点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方法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反比例函数 y = k中,只有一个待定系x数k ,因此只需要知道一对 x 、y 的对应值或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要点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 y = k(k ≠ 0) 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x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 x 轴、 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 2.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 图象位置与反比例函数性质当k > 0 时, x 、y 同号,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当k < 0 时,x 、y 异号,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2) 若点(a,b)在反比例函数 y = k的图象上,则点(-a ,-b )也在此图象上,故反比例函数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 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较kk < 0 ,二、四象限 k < 0 ,二、四象限增减性k > 0 ,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k < 0 , y 随 x 的增大而减 小k > 0 ,在每个象限,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k < 0 ,在每个象限, y 随 x 的增大而 增大(4) 反比例函数 y = 中k 的意义①过双曲线 y = k( k ≠0) 上任意一点作 x 轴、 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 k .x ②过双曲线 y = k( k ≠0) 上任意一点作一坐标轴的垂线,连接该点和原点,所得三角形的面x积为 2 .要点四、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须注意以下几点1. 反比例函数在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在应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 列出函数关系式后,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典型例题】类型一、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例 1、已知函数 y = (k + 2)x k -3 是反比例函数,则k 的值为 . 举一反三:【变式】反比例函数 y =n + 5图象经过点(2,3),则n 的值是( ).xA. - 2B. - 1C. 0D. 1类型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例 2、已知,反比例函数 y = 4 - 2m的图象在每个分支中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试求 2m-1 的x取值范围.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 2,其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内,则k 的值可为x(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k 的值即可).-k例3、在函数y =x(k ≠ 0, k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点(-3,y1)、(-2,y2)、(4,y3),则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A. y1<y2<y3举一反三:B. y3<y2<y1C. y2<y3<y1D. y3<y1<y2【变式1】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和y=kx+3(k≠0)的图象大致是().A. B.C. D.【变式 2】已知 a>b,且a ≠ 0, b ≠ 0, a +b ≠ 0 则函数 y=ax+b 与y =a +b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不x 可能是( ) .例 4、如图所示,P 是反比例函数y =k图象上一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求此反比例x 函数的关系式.举一反三:【变式】如图,过反比例函数y =2(x > 0) 的图象上任意两点 A、B,分别作x 轴的垂线,垂足x为A'、B',连接 OA,OB,A A' 与OB 的交点为 P,记△AOP与梯形PA'B'B 的面积分别为S 、1S2,试比较S1、S2的大小.类型三、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5、已知反比例函数y =k和一次函数 y=mx+n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是(-3,4),且一x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5,分别确定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A、B 两点在函数y =m(x > 0) 的图象上.xx(1) 求m 的值及直线 AB 的解析式; (2) 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这个点是格点.请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所含格点的个数.类型四、反比例函数应用6、一辆客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平均速度 v (千米/小时)与所用时间 t (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60≤v ≤120. (1) 直接写出 v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2) 若一辆货车同时从乙地出发前往甲地,客车比货车平均每小时多行驶 20 千米,3 小时后两车相遇.①求两车的平均速度;②甲、乙两地间有两个加油站 A 、B ,它们相距 200 千米,当客车进入 B 加油站时,货车恰好进入 A 加油站(两车加油的时间忽略不计),求甲地与 B 加油站的距离.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1 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交点坐标是(2,3),则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 A .(2,3) B .(3,2) C .(﹣2,3) D .(﹣2,﹣3)2. 函数 y=x+m 与 y = m(m ≠ 0)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 )33. 反比例函数 y= k的图象经过点 P(-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 ).xA. 第二、三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三、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4. 数 y = (m -1)x m2-2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A .±1B .1C .D .-15. 如图所示,直线 y=x+2 与双曲线 y = k相交于点 A ,点 A 的纵坐标为 3, k 的值为().xA .1B .2C .3D .46. 点 (-1,是( ).y 1 ),(2, y 2 ),(3, y 3 )在反比例函数 y = - k 2 -1x的图象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A. y 1 > y 2 > y 3B. y 1 > y 3 > y 2C. y 3 > y 1 > y 2D. y 2 > y 3 > y 17. 已知 p (x , y ) 、 p (x , y ) 、 p (x , y ) 是反比例函数 y = 2图象上的三点,且 x < x < 0 < x , 1 1 1 2 2 2 3 3 3 x123则 y 1 、 y 2 、 y 3 的大小关系是()A. y 1 > y 2 > y 3B. y 3 > y 2 > y 1C. y 3 > y 1 > y 2D. y 1 > y 3 > y 28. 如图所示,点 P 在反比例函数 y = 1(x > 0) 的图象上,且横坐标为 2.若将点 P 先向右平移x两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所得的像为点 P ',则在第一象限内,经过点 P '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 ).A . y = - 5(x > 0)x B . y = 5 (x > 0) x C . y = - 6 (x > 0) x D . y = 6(x > 0)x二.填空题9. 图象经过点(-2,5)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10. 若函数y =m - 2的图象在其象限内 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则 m 的取值范围 x.11. 反比例函数 y = k(k ≠ 0) 的图象叫做 x.当 k>0 时,图象分居第 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 ;当 k<0 时,图象分居第 象限,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 .12. 若点 A(m ,-2)在反比例函数 y = 4 的图像上,则当函数值 y ≥-2 时,自变量 x 的取值 x范围是 .13. 若变量 y 与x 成反比例,且 x=2 时,y=-3,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 . 14. 已知函数y = m ,当 x = - 1 时,y=6,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 x 215. 如图,面积为 3 的矩形 OABC 的一个顶点 B 在反比例函数 y = k的图象上,另三点在坐标x轴上,则k = .16. 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当改变容积 V 时,气体的密度 ρ 也随之改变.在一定范围内,密度 ρ 是容积 V 的反比例函数.当容积为 5 m 3时,密度是 1.4 kg 三.解答题m 3 ,则 ρ 与 V 的函数关系式为 .17.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某段公路,所需时间 t( h )与行驶速度 v( kg h )满足函数关系:t = k,其图象为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且端点为 A(40,1)和 B( m ,0.5). v(1) 求k 和m 的值;(2) 若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60 kg h ,则汽车通过该路段最少需要多少时间?18.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某物体承受的压强P(Pa)是它的受力面积S()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1)求P 与S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S=0.5 时物体承受的压强P.19.如图,直线y= 4 x3k 与双曲线y= (x>0)交于点 A,将直线 y= x 4x 向下平移个 6 单位后,3k与双曲线 y= (x>0)交于点 B,与x 轴交于点 C.x(1)求C 点的坐标.(2)若 =2,则 k 的值为?20.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 x + 2 与反比例函数y =k2 的图象交于点 A(4,m )和1 12 xB(-8,-2),与y 轴交于点 C.(1) k1=,k2=;(2)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当y1>y2时,x 的取值范围是;(3)过点 A 作AD⊥x 轴于点 D,点P 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一点.设直线 OP 与线段AD 交于点 E,当S四边形ODAC: S△ODE= 3: 1时,求点 P 的坐标.⎩2 ⎪ ⎪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 ;【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与点(2,3)关于原点对称, ∴该点的坐标为(﹣2,﹣3).故选:D . 2.【答案】B ;【解析】分m >0,和m <0 分别画出图象,只有 B 选项是正确的. 3. 【答案】D ;【解析】 ∵ 点 P(-1,2)在第二象限,∴ 反比例函数 y = k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x4. 【答案】D ;⎧m -1 ≠ 0【解析】由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可得: ⎨m 2 - 2 = -1.解得, m =-1.5. 【答案】C ;【解析】把 y =3 代入 y = x + 2 ,得 x = 1 .∴ A(1,3).把点 A 的坐标代入 k = xy = 3 .6. 【答案】B ;y = kx ,得【解析】∵ -k 2 -1 = -(k 2 +1) < 0 ,∴ 反比例函数 y =-k 2 -1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x画出函数图象的简图,并在图象上表示出已知各点,易知 y 1 > y 3 > y 2 .7. 【答案】C ;【解析】观察图象如图所示.8. 【答案】D ;【解析】 由点 P 的横坐标为 2,可得点 P 的纵坐标为 1.2∴ P ⎛ 2, 1 ⎫ .由题意可得点 P '⎛ 4, 3 ⎫.⎝ ⎭ ⎝ ⎭∴ 在第一象限内,经过点 P '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 y = 6(x > 0) .故选 D 项.x二.填空题9. 【答案】 y = -10 ; x10. 【答案】m <2;【解析】∵函数 y=的图象在其象限内 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m﹣2<0,解得 m <2.11. 【答案】双曲线;一、三;减小;二、四;增大; 12. 【答案】 x ≤-2 或x > 0 ;【解析】结合图象考虑反比例函数增减性.13. 【答案】 y = - 6;增大 ;x y = - 314. 【答案】x ; 15. 【答案】-3;【解析】由矩形 OABC 的面积=3,可得 B 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的绝对值=3,又因为图象在第四象限,所以反比例函数的k < 0 .16. 【答案】= 7.V三.解答题 17. 【解析】解:(1)将(40,1)代入t = k,得1 = v ∴ 该函数解析式为t = 40.vk ,解得k =40.40 ∴ 当 t =0.5 时, 0.5 = 40,解得m =80,m∴ k =40, m =80.(2)令 v =60,得t = 40 = 2,60 3结合函数图象可知,汽车通过该路段最少需要 2小时.318. 【解析】解:(1)设所求函数解析式为p = ks ,把(0.25,1000)代入解析式,k得 1000=0.25 , 解得k =250∴所求函数解析式为p =250s (s>0)(2)当s=0.5 时,P=500(Pa)19.【解析】解:(1)∵将直线y=x 向下平移个6 单位后得到直线BC,∴直线BC 解析式为:y=x﹣6,令y=0,得x﹣6=0,∴C点坐标为(,0);(2)∵直线y=x 与双曲线y=(x>0)交于点A,∴A(,),又∵直线y=x﹣6 与双曲线y=(x>0)交于点B,且=2,∴B(+,),将B 的坐标代入y=中,得(+)=k,解得 k=12.20.【解析】1解:(1) ,16;2(2)-8<x <0 或x >4;(3)由(1)知,y1=1x + 2 ,y2 2=16.x∴ m =4,点 C 的坐标是(0,2),点 A 的坐标是(4,4).∴CO=2,AD=OD=4.∴ S梯形ODAC =CO +AD⨯OD =2 + 4⨯4 =12 .2 2∵ S梯形ODAC : S△ODE= 3: 1 ,∴ S△ODE=1⨯S3 梯形ODAC=1⨯12 = 43即1OD DE = 4 ,∴DE=2.∴点E 的坐标为(4,2).2又点E 在直线OP 上,∴DE=2.∴点E 的坐标为(4,2).⎧y =16, ⎧⎧⎨1 ⎨x= 4 2, ⎨ ⎪x2=-4 2,由x⎪y1= 2 2, y =-2 2. (不合题意舍去)⎪y =x,⎩ 2得⎪1⎪2∴P 的坐标为(4 2, 2 2)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初二数学人教版(下册)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附答案)

初二数学人教版(下册)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附答案)

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位于()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2.已知矩形的面积为10,则它的长y与宽x之间的关系用图象大致可表示为()、. 若双曲线y=6/x 经过点A(m,3),则m的值为()A.2 B.-2 C.3 D.-33. 如图,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与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分别交于A、B两点,若A、、点的坐标为(a,b),则B点的坐标为()A.(a,b) B.(b,a) C.(-b,-a) D.(-a,-b)4、下列关系中,两个量之间为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A 、 正方形的面积S 与边长a 的关系B 、 正方形的周长L 与边长a 的关系C 、 长方形的长为a ,宽为20,其面积S 与a 的关系D 、 长方形的面积为40,长为a ,宽为b ,a 与b 之间的关系 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x y 3=与xy 1-=的图象大致是( )6、设()()2211,,,y x B y x A 是反比例函数xy 2-=图象上和两点,若1x <2x <0则1y 与2y 之间的关系是( )A 、2y <1y <0B 、1y <2y <0C 、2y >1y >0D 、1y >2y >0 7、函数k kx y +=与xk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 、k >0 B 、k <0 C 、-1<k <0 D 、k <-18、(2006年兰州市)如图1所示,P 1、P 2、P 3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 轴的垂线,得到三个三角形△P 1A 1O 、△P 2A 2O 、△P 3A 2O ,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 1、S 2、S 3,则( ) A 、S 1<S 2<S 3 B 、S 2<S 1<S 3 C 、S 1<S 3<S 2 D 、S 1=S 2=S 3yOxyOxyOxO xyx二、填空题9.在函数xky =中,当2=x 时,3-=y 。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训练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过点C 1,2分另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 x 5于A、B两点,若k,…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与VABC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xA. 2k—B. 2 k 6C. 2 k 4D. 4k 64【答案】A【解析】【分析】由点C的坐标结合直线AB的解析式可得出点A、B的坐标,求出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C时的k值,将直线AB的解析式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令其根的判别式△可可求出k的取值范围,取其最大值,找出此时交点的横坐标,进而可得出此点在线段AB上,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令y=-x+ 5 中x=1,则y=4, •• B (1, 4);令y=-x+ 5 中y=2,则x= 3, •• A (3, 2),k k当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过点C时,有2=一,x 1解得:k=2, 将y=-x+ 5代入y -中,整理得:x2- 5x+ k= 0,1-'△= ( -5) 2-4k,,k<25, 4当k= 25时,解得:x=-, 4 2/1< 5 v 3, 2,若反比例函数y k (x> 0)的图象与AABC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2W k25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A、C时的k值以及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交点时k的值.y 3m 72.如图,是反比例函数x和y —在x轴上万的图象,x轴的平行线AB分别与这两个函数图象相交于点A,B,点P在x轴上.则点P从左到右的运动过程中,4APB的面积是()A. 10B. 4C. 5D.从小变大再变小【答案】C【解析】【分析】连接AO、BO,由AB//x轴,得S VABP S VABO ,结合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解.【详解】连接AO、BO,设AB与y轴交于点C.1.AB// x 轴,- S V ABP S VABO , AB-L y轴,| 7| |3|'S VABO S VBOC S VAOC 八二5'2 2「.△APB的面积是: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与原点的连 线,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垂直于坐标轴的垂线段以及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反 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绝对值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C ______ ___ 2…3 .对于反比例函数y 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A.点(-2, - 1)在它的图象上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当xv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分析可知,一个点在函数图像上则代入该点必定满足该函数解析式,点( -2,-1)代入可得,x=-2时,y=-1,所以该点在函数图象上,A 正确;因为2大于0所以该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所以 B 正确;C 中,因为2大于0,所以该函数在 x>0时,y 随x 的 增大而减小,所以 C 错误;D 中,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确, 故选C. 考点:反比例函数 【点睛】本题属于对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在各个象限单调性的变化k4 .如图,点 A 、B 在函数y — (x 0, k 0且k 是常数)的图彳t 上,且点 A 在点B x 的左侧过点 A 作AM x 轴,垂足为 M ,过点B 作BN y 轴,垂足为N , AM 与BN7 y = — lx3的交点为C ,连结AB 、MN .若 CMN 和 ABC 的面积分别为1和4,则k 的值为A. 4B. 4A /2 C 5V2D. 6【答案】D 【解析】 【分析】设点M (a, 0) , N (0, b),然后可表示出点 A 、B 、C 的坐标,根据 CMN 的面积为1 可求出ab = 2,根据 ABC 的面积为4列方程整理,可求出 k. 【详解】 解:设点 M (a, 0) , N (0, b),k,「AM^x 轴,且点A 在反比仞^函数 y —的图象上, Xk ,点A的坐标为(a,—),a.「BN^y 轴, 同理可得:B (k, b),则点C (a, b),b1 1一 NC?MC= -ab = 1,2 2-- AC= -— b, BC= - — a,a b•-S 从BC = 1AC?BC= 1 (- -b)?( k-a)=4,即 k ―ab k -ab 2 2aba b, 一 2 一 (k-2) =16, 解得:k=6或k=-2 (舍去), 故选:D.【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题意,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方程求解.5.如图,A, B 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且 A, B 两点的横坐标X分别是2和4,则4OAB 的面积是()--- SACMN =ab = 2,8, ()A. 4B. 3C. 2D. 1【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及A, B两点的横坐标,求出A (2, 2), B (4, 1).再过A, B两点分别作AC±x轴于C, BD±x轴于D,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1的几何思义得出S A AOC=S^OD=- X 4=2根据S四边形AODB-S^OB+S^OD=Sh AOC+S梯形ABDC,得出2S ZAOB=S梯形ABDC,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出S梯形ABDC=2 (BD+AQ ?CD=1 x (1+2) X 2=3从而2 2得出S AAOB=3.4 ,【详解】: A, B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X且A, 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2和4,・・・当x=2 时,y=2,即A (2, 2),当x=4 时,y=1,即B (4, 1),如图,过A, B两点分别作AC±x轴于C, BD^x轴于D,则S MOC=S A BOD= - X 4=22S 四边形AODB=SL I AOB+S^OD=S^OC+S梯形ABDC,S NAOB=S梯形ABDC,. S 梯形ABDC=1 (BD+A。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复习有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2y x =-和2k y x=的图象上,若点A 是线段OB 的中点,则k 的值为( ).A .8-B .8C .2-D .4-【答案】A【解析】【分析】 设A (a ,b ),则B (2a ,2b ),将点A 、B 分别代入所在的双曲线解析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设A (a ,b ),则B (2a ,2b ), ∵点A 在反比例函数12y x =-的图象上, ∴ab =−2;∵B 点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 ∴k =2a•2b =4ab =−8.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上的点(x ,y )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xy =k .2.如图, 在同一坐标系中(水平方向是x 轴),函数k y x=和3y kx =+的图象大致是( )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作答.【详解】解:A、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一致,正确;B、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与3>0矛盾,错误;C、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错误;D、由函数y=kx的图象可知k>0与y=kx+3的图象k<0矛盾,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3.如图,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C.若AB=BC,△AOB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A.6 B.9 C.12 D.18【答案】C【解析】【分析】设OB=a,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即可表示出点C,把点C代入反比例函数即可求得k.【详解】作CD⊥x轴于D,设OB=a,(a>0)∵△AOB的面积为3,∴12OA•OB=3,∴OA=6a,∵CD∥OB,∴OD=OA=6a,CD=2OB=2a,∴C(6a,2a),∵反比例函数y=kx经过点C,∴k=6a×2a=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直线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会运用相似求线段长度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点A 在双曲线4y x =上,点B 在双曲线(0)k y k x=≠上,AB x P 轴,交y 轴于点C .若2AB AC =,则k 的值为( )A .6B .8C .10D .12【答案】D【解析】【分析】 过点A 作AD ⊥x 轴于D ,过点B 作BE ⊥x 轴于E ,得出四边形ACOD 是矩形,四边形BCOE 是矩形,得出ACOD S 矩形=4,BCOE S k =矩形,根据AB=2AC ,即BC=3AC ,即可求得矩形BCOE 的面积,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k 的值.【详解】过点A 作AD ⊥x 轴于D ,过点B 作BE ⊥x 轴于E ,∵AB ∥x 轴,∴四边形ACOD 是矩形,四边形BCOE 是矩形,∵AB=2AC ,∴BC=3AC ,∵点A 在双曲线4y x=上, ∴ACOD S 矩形=4,同理BCOE S k =矩形,∴矩形3BCOE ACOD S S =矩形矩形=12,∴k=1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作出辅助线,构建矩形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点A 、B 在函数k y x=(0x >,0k >且k 是常数)的图像上,且点A 在点B 的左侧过点A 作AM x ⊥轴,垂足为M ,过点B 作BN y ⊥轴,垂足为N ,AM 与BN 的交点为C ,连结AB 、MN .若CMN ∆和ABC ∆的面积分别为1和4,则k 的值为( )A .4B .2C 522D .6【答案】D【解析】 【分析】 设点M (a ,0),N (0,b ),然后可表示出点A 、B 、C 的坐标,根据CMN ∆的面积为1可求出ab =2,根据ABC ∆的面积为4列方程整理,可求出k .【详解】解:设点M (a ,0),N (0,b ),∵AM ⊥x 轴,且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 ∴点A 的坐标为(a ,k a), ∵BN ⊥y 轴,同理可得:B (k b ,b ),则点C (a ,b ), ∵S △CMN =12NC•MC =12ab =1, ∴ab =2,∵AC =k a −b ,BC =k b−a , ∴S △ABC =12AC•BC =12(k a −b)•(k b −a)=4,即8k ab k ab a b--⋅=, ∴()2216k -=,解得:k =6或k =−2(舍去),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方程求解.6.使关于x 的分式方程=2的解为非负数,且使反比例函数y=图象过第一、三象限时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k 的和为( ). A .0 B .1 C .2 D .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别根据题意确定k 的值,然后相加即可.∵关于x 的分式方程=2的解为非负数,∴x=≥0,解得:k≥-1,∵反比例函数y=图象过第一、三象限,∴3﹣k >0,解得:k <3,∴-1≤k <3,整数为-1,0,1,2,∵x ≠0或1,∴和为-1+2=1,故选,B .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7.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经过点(1,-2)D .若点()11,A x y ,()22,B x y 都在图象上,且12x x <,则12y y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k=−2<0,∴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 k=−2<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221-=-,∴点(1,−2)在它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D. 若点A(x1,y1),B(x2,y2)都在图象上,,若x1<0< x2,则y2<y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6,D为AB中点,OB交CD于点Q,Q是y=kx上一点,k的值是()A.4 B.8 C.16 D.24【答案】C【解析】【分析】延长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到:1:2BQ OQ=,再过点Q作垂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QF、OF,进而确定点Q的坐标,确定k的值.【详解】解:过点Q作QF OA⊥,垂足为F,OABCQ是正方形,6OA AB BC OC∴====,90ABC OAB DAE∠=∠=︒=∠,DQ是AB的中点,12BD AB ∴=, //BD OC Q , OCQ BDQ ∴∆∆∽,∴12BQ BD OQ OC ==, 又//QF AB Q ,OFQ OAB ∴∆∆∽,∴22213QF OF OQ AB OA OB ====+, 6AB =Q , 2643QF ∴=⨯=,2643OF =⨯=, (4,4)Q ∴,Q 点Q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4416k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求出点Q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如图,ABDC Y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 0,3 1, 0A B -,顶点,C D 在双曲线k y x=上,边BD 交y 轴于点E ,且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则k 的值为:( )A .6-B .4-C .3-D .12-【答案】A【解析】【分析】过D 作DF//y 轴,过C 作//CF x 轴,交点为F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DCF ABO ∆≅∆利用平移写好,C D 的坐标,由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得到2,DB BE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横坐标,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写D 的坐标,列方程求解k .【详解】解:过D 作DF//y 轴,过C 作//CF x 轴,交点为F ,则,CF DF ⊥ABDC QY ,,CDF BAO ∴∠∠的两边互相平行,,AB DC =CDF BAO ∴∠=∠,90,DFC BOA ∠=∠=︒Q,DCF ABO ∴∆≅∆,,CF BO DF AO ∴== 设(,),k C m m由()(), 0,3 1, 0A B -结合平移可得:(1,3)k D m m++, Q 四边形A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3倍, 11()322BD BE DE CA h h BE ∴+=⨯⨯, ,,BD BE h h AC BD ==Q3DE AC BE ∴+=,4,DE BD BE BE ∴++=2,DB BE ∴=(1,3),(1,0),0,E k D m B x m++=Q ∴ 由中点坐标公式知:110,2m ++= 2m ∴=- ,(1,)1k D m m ++Q , 3212k k ∴=+-+-, 6.k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移性质,中点坐标公式,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0.如图,过点()1,2C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5y x =-+于A 、B 两点,若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与ABC V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2524k ≤≤B .26k ≤≤C .24k ≤≤D .46k ≤≤【答案】A【解析】【分析】 由点C 的坐标结合直线AB 的解析式可得出点A 、B 的坐标,求出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C 时的k 值,将直线AB 的解析式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令其根的判别式△≥0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取其最大值,找出此时交点的横坐标,进而可得出此点在线段AB 上,综上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令y =−x +5中x =1,则y =4,∴B (1,4);令y =−x +5中y =2,则x =3,∴A (3,2),当反比例函数k y x =(x >0)的图象过点C 时,有2=1k , 解得:k =2, 将y =−x +5代入k y x=中,整理得:x 2−5x +k =0, ∵△=(−5)2−4k≥0,∴k ≤254, 当k =254时,解得:x =52, ∵1<52<3, ∴若反比例函数k y x =(x >0)的图象与△ABC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2≤k≤25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A 、C 时的k 值以及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交点时k 的值.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点C 在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若1AB =,则k 的值为( )A .1B .22C 2D .2【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求得 OA 和 AC 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 C 的坐标,进而求得 k 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详解】Q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x 轴,1AB =,45BAC BAO ︒∴∠=∠=,OA OB ∴==,AC =, ∴点C的坐标为2⎛ ⎝,Q 点C 在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1k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2.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下列命题: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连接OA .若ACO ∆的面积为3,则6k=-;②若120x x <<,则12y y >;③若120x x +=,则120y y +=其中真命题个数是( ) A .0B .1C .2D .3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由题意可得k <0,y 1=,,sin cos 22x x x ππ⎡⎤∃∈-≤⎢⎥⎣⎦,y 2=2k x ,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判断①,根据点位于的象限判断②,结合已知条件列式计算判断③,由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 ∵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 ∴k<0,∵()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 ∴y 1=,,sin cos 22x x x ππ⎡⎤∃∈-≤⎢⎥⎣⎦,y 2=2k x , ∴x 1y 1=k ,x 2y 2=k ,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S △AOC =1OC?AC 2=11x ?y k =322=, ∴6k =-,故①正确;②若120x x <<,则点A 在第二象限,点B 在第四象限,所以12y y >,故②正确; ③∵120x x +=,∴()121212120k x x k k y y x x x x ++=+==,故③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矩形ABCO 如图摆放,点B 在y 轴上,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 x=(x >0)上,OA =2,AB =4,则k 的值为( )A .4B .6C .325D .425【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AOC=90°,OC=AB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OB 22OA AB =+=5C 作CD ⊥x 轴于D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 855=,OD 455=, 求得C (85555,)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解:∵四边形ABCO 是矩形,∴∠A =∠AOC =90°,OC =AB ,∵OA =2,AB =4,∴过C 作CD ⊥x 轴于D ,∴∠CDO =∠A =90°,∠COD+∠COB =∠COB+∠AOB =90°,∴∠COD =∠AOB ,∴△AOB ∽△DOC ,∴OB AB OA OC CD OD ==, ∴25424CD OD==, ∴CD 855=,OD 455=, ∴C(455,855), ∴k 325=,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所示,已知()121,,2,2A y B y ⎛⎫ ⎪⎝⎭为反比例函数1y x =图象上的两点,动点(),0P x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AP BP -的值最大时,连结OA ,AOP ∆的面积是 ( )A .12B .1C .32D .52【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 ,B 的坐标,然后连接AB 并延长AB 交x 轴于点P ',当P 在P '位置时,PA PB AB -=,即此时AP BP -的值最大,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从而求出P '的坐标,进而利用面积公式求面积即可.【详解】当12x=时,2y=,当2x=时,12y=,∴11(,2),(2,)22A B.连接AB并延长AB交x轴于点P',当P在P'位置时,PA PB AB-=,即此时AP BP-的值最大.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kx b=+,将11(,2),(2,)22A B代入解析式中得122122k bk b⎧+=⎪⎪⎨⎪+=⎪⎩解得152kb=-⎧⎪⎨=⎪⎩,∴直线AB解析式为52y x=-+.当0y=时,52x=,即5(,0)2P',115522222AOP AS OP y'∴=⋅=⨯⨯=V.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掌握待定系数法以及找到AP BP-何时取最大值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在坐标原点,∠OAB=30°,若点A在反比例函数y=6x(x >0)的图象上,则经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A.y=﹣6xB.y=﹣4xC.y=﹣2xD.y=2x【答案】C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13BCOAODSS=VV,进而得出S△AOD=3,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过点B作BC⊥x轴于点C,过点A作AD⊥x轴于点D,∵∠BOA=90°,∴∠BOC+∠AOD=90°,∵∠AOD+∠OAD=90°,∴∠BOC=∠OAD,又∵∠BCO=∠ADO=90°,∴△BCO∽△ODA,∵BOAO=tan30°3∴13BCOAODSS=VV,∵12×AD×DO=12xy=3,∴S△BCO=12×BC×CO=13S△AOD=1,∵经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故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数的几何意义,正确得出S △AOD =2是解题关键.16.如图,点A ,B 是双曲线18y x=图象上的两点,连接AB ,线段AB 经过点O ,点C 为双曲线k y x=在第二象限的分支上一点,当ABC V 满足AC BC =且:13:24AC AB =时,k 的值为( ).A .2516-B .258-C .254-D .25-【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作AE ⊥x 轴于E ,CF ⊥x 轴于F .连接OC .首先证明△CFO ∽△OEA ,推出2()COF AOE S OC S OA∆∆=,因为CA :AB =13:24,AO =OB ,推出CA :OA =13:12,推出CO :OA =5:12,可得出2()COF AOE S OC S OA ∆∆==25144,因为S △AOE =9,可得S △COF =2516,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作AE ⊥x 轴于E ,CF ⊥x 轴于F .连接OC .∵A 、B 关于原点对称,∴OA =OB ,∵AC =BC ,OA =OB ,∴OC ⊥AB ,∴∠CFO =∠COA =∠AEO =90°,∴∠COF +∠AOE =90°,∠AOE +∠EAO =90°,∴∠COF =∠OAE ,∴△CFO ∽△OEA , ∴2()COF AOE S OC S OA∆∆=, ∵CA :AB =13:24,AO =OB ,∴CA :OA =13:12,∴CO :OA =5:12, ∴2()COF AOE S OC S OA ∆∆==25144, ∵S △AOE =9,∴S △COF =2516, ∴||25216k =, ∵k <0, ∴258k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根据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17.如图,矩形ABCD 的边AB 在x 轴上,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过D 点和边BC 的中点E ,连接DE ,若△CDE 的面积是1,则k 的值是( )A .3B .4C .25D .6 【答案】B 【解析】【分析】 设E 的坐标是m n k mn =(,),, 则C 的坐标是2m n (,),求得D 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mn 的值,即k 的值.【详解】设E 的坐标是m n k mn =(,),,, 则C 的坐标是(m ,2n ),在mn y x = 中,令2y n =,解得:2m x =, ∵1CDE S =V ,∴111,12222m m n m n -=⨯=g 即 ∴4mn =∴4k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利用mn 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关键.18.如图,△AOB 是直角三角形,∠AOB =90°,△AOB 的两边分别与函数12,y y x x=-=的图象交于B 、A 两点,则等于( )A .22B .12C .14D .33【答案】A【解析】【分析】过点A,B 作AC ⊥x 轴,BD ⊥x 轴,垂足分别为C,D.根据条件得到△ACO ∽△ODB.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出2()S OBD OB S AOC OA ∆=∆=121=12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出2OB OA = 【详解】 ∵∠AOB =90°,∴∠AOC +∠BOD =∠AOC +∠CAO =90°,∠CAO =∠BOD ,∴△ACO ∽△BDO ,∴2()S OBD OB S AOC OA∆=∆ , ∵S △AOC =12 ×2=1,S △BOD =12×1=12, ∴2()OB OA =121=12 , ∴2OB OA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做辅助线,然后得到相似三角形再进行求解19.如图,直线y =k 和双曲线y =k x相交于点P ,过点P 作PA 0垂直于x 轴,垂足为A 0,x 轴上的点A 0,A 1,A 2,…A n 的横坐标是连续整数,过点A 1,A 2,…A n :分别作x 轴的垂线,与双曲线y =kx(k >0)及直线y =k 分别交于点B 1,B 2,…B n 和点C 1,C 2,…C n ,则n n n n A B C B 的值为( )A .11n +B .11n -C .1nD .11n- 【答案】C【解析】【分析】由x 轴上的点A 0,A 1,A 2,…,A n 的横坐标是连续整数,则得到点An (n +1,0),再分别表示出∁n (n +1,k ),B n (n +1,k n 1+),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计算出A n B n =k n 1+,B n ∁n =k ﹣k n 1+,然后计算n n n nA B B C . 【详解】∵x 轴上的点A 0,A 1,A 2,…,A n 的横坐标是连续整数,∴An (n +1,0),∵∁n A n ⊥x 轴,∴∁n (n +1,k ),B n (n +1,k n 1+), ∴A n B n =k n 1+,B n ∁n =k ﹣k n 1+, ∴n n n n A B B C =11k n k k n +-+=1n . 故选:C . 【点睛】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题关键是抓住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两函数解析式.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在第一象限内,边BC 与x 轴平行,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2,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若菱形ABCD 的面积为5k 的值为( )A .2B .3C .4D .6【答案】C【解析】【分析】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根据A ,B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4,2,可得出横坐标,即可求得AE ,BE 的长,根据菱形的面积为25,求得AE 的长,在Rt △AEB 中,即可得出k 的值.【详解】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且纵坐标分别为4,2, ∴A (4k ,4),B (2k ,2), ∴AE =2,BE 12=k 14-k 14=k , ∵菱形ABCD 的面积为5∴BC×AE =5BC 5=∴AB =BC 5=在Rt △AEB 中,BE 22AB AE =-=1 ∴14k =1, ∴k =4.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记菱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①y=-x;②y=2x;③1yx=-;④y=x2.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答案】B【解析】【分析】分别根据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一次函数y=-x中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正确;∵正比例函数y=2x中,k=2,∴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反比例函数1yx-=中,k=-1<0,∴当x<0时函数的图像在第二象限,此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二次函数y=x2,中a=1>0,∴此抛物线开口向上,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判断出各函数的增减性.2.下列函数中,当x>0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A.y=x2B.y=x C.y=x+1 D.1 yx =【答案】D【解析】【分析】需根据函数的性质得出函数的增减性,即可求出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详解】解:A、y=x2是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B、y=x是一次函数k=1>0,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C、y=x+1是一次函数k=1>0,y随x的增大而减小,错误;D、1yx=是反比例函数,图象无语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分析可知,一个点在函数图像上则代入该点必定满足该函数解析式,点(-2,-1)代入可得,x=-2时,y=-1,所以该点在函数图象上,A 正确;因为2大于0所以该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所以B 正确;C 中,因为2大于0,所以该函数在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C 错误;D 中,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确,故选C.考点:反比例函数【点睛】本题属于对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在各个象限单调性的变化4.已知点()11,A y -、()22,B y -都在双曲线32m y x +=上,且12y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0m <B .0m >C .32m >-D .32m <-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得3+2m <0,从而得出m 的取值范围.【详解】∵点()11,A y -、()22,B y -两点在双曲线32m y x+=上,且y 1>y 2, ∴3+2m <0, ∴32m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当k >0时,该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 <0时,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5.如图,反比例函数11k y x=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22y k x =的图象交于点(2,1),则使y 1>y 2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0<x <2B .x >2C .x >2或-2<x <0D .x <-2或0<x <2【答案】D【解析】【分析】 先根据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B 点坐标,由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均关于原点对称,∴A 、B 两点关于原点对称.∵A (2,1),∴B (-2,-1).∵由函数图象可知,当0<x <2或x <-2时函数y 1的图象在y 2的上方,∴使y 1>y 2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2或0<x <2.故选D.6.在反比例函数y =93m x+图象上有两点A(x 1,y 1)、B(x 2,y 2),y 1<0<y 2,x 1>x 2,则有( ) A .m >﹣13B .m <﹣13C .m≥﹣13D .m≤﹣13 【答案】B【解析】【分析】 先根据y 1<0<y 2,有x 1>x 2,判断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的正负,求出m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 ∵在反比例函数y =93m x+图象上有两点A (x 1,y 1)、B (x 2,y 2),y 1<0<y 2,x 1>x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 ∴9m+3<0,解得m <﹣13.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7.函数kyx=与y kx k=-(0k≠)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分k>0和k<0两种情况确定正确的选项即可.【详解】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一次函数的图象交 y轴于负半轴,y 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A选项错误,C选项符合;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一次函数的图象交y轴于正半轴,y 随着x的增大而增减小,B. D均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熟记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四边形OABF中,∠OAB=∠B=90°,点A在x轴上,双曲线kyx=过点F,交AB于点E,连接EF.若BF2OA3=,S△BEF=4,则k的值为()A.6 B.8 C.12 D.16【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23BFOA=,可以设F(m,n)则OA=3m,BF=2m,由于S△BEF=4,则BE=4m,然后即可求出E(3m,n-4m),依据mn=3m(n-4m)可求mn=6,即求出k的值.【详解】如图,过F作FC⊥OA于C,∵23 BFOA=,∴OA=3OC,BF=2OC ∴若设F(m,n)则OA=3m,BF=2m ∵S△BEF=4∴BE=4 m则E(3m,n-4m)∵E在双曲线y=kx上∴mn=3m(n-4m)∴mn=6即k=6.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用坐标表示线段长和三角形面积,表示出E点坐标是解题关键.9.已知反比例函数2yx-=,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2,1)B.图象在第二、四象限C.当x<0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D.当x>﹣1时,y>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选项:把(-2,1)代入解析式得:左边=右边,故本选项正确;B 选项:因为-2<0,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C 选项:当x <0,且k <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D 选项:当x >0时,y <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 .10.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经过点(1,-2)D .若点()11,A x y ,()22,B x y 都在图象上,且12x x <,则12y y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k=−2<0,∴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B. k=−2<0,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正确;C.∵221-=-,∴点(1,−2)在它的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 D. 若点A (x 1,y 1),B (x 2,y 2)都在图象上,,若x 1<0< x 2,则y 2<y 1,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点C 在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若1AB =,则k 的值为( )A .1B .22C .2D .2【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求得 OA 和 AC 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 C 的坐标,进而求得 k 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详解】Q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1AB =,45BAC BAO ︒∴∠=∠=,2OA OB ∴==,2AC =, ∴点C 的坐标为2,22⎛⎫ ⎪ ⎪⎝,Q 点C 在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 2212k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2.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6,D 为AB 中点,OB 交CD 于点Q ,Q 是y =k x上一点,k 的值是( )A .4B .8C .16D .24【答案】C【解析】【分析】延长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到:1:2BQ OQ =,再过点Q 作垂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QF 、OF ,进而确定点Q 的坐标,确定k 的值.【详解】解:过点Q 作QF OA ⊥,垂足为F ,OABC Q 是正方形,6OA AB BC OC ∴====,90ABC OAB DAE ∠=∠=︒=∠,D Q 是AB 的中点,12BD AB ∴=, //BD OC Q ,OCQ BDQ ∴∆∆∽, ∴12BQ BD OQ OC ==, 又//QF AB Q ,OFQ OAB ∴∆∆∽, ∴22213QF OF OQ AB OA OB ====+, 6AB =Q , 2643QF ∴=⨯=,2643OF =⨯=, (4,4)Q ∴,Q 点Q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4416k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求出点Q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如图,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ax c =+和反比例函数b y x=在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a ,b ,c 的值取值范围,进而利用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开口向下,∴a <0,∵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经过原点,∴c=0,∵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对称轴在y 轴左侧,∴a ,b 同号,∴b <0,∴一次函数y=ax+c ,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y=b x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14.如图,在某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对气缸顶部的活塞加压,测出每一次加压后气缸内气体的体积(mL)V 与气体对气缸壁产生的压强(kPa)P 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进行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压P 与体积V 的关系式为(0)P kV k =>B .当气压70P =时,体积V 的取值范围为70<V<80C .当体积V 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对应的气压P 也变为原来的一半D .当60100V 剟时,气压P 随着体积V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D【解析】【分析】A .气压P 与体积V 表达式为P=k V ,k >0,即可求解; B .当P=70时,600070V =,即可求解; C .当体积V 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对应的气压P 变为原来的两倍,即可求解; D .当60≤V≤100时,气压P 随着体积V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求解.【详解】解:当V=60时,P=100,则PV=6000,A .气压P 与体积V 表达式为P=k V ,k >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当P=70时,V=600070>8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当体积V 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对应的气压P 变为原来的两倍,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当60≤V≤100时,气压P 随着体积V 的增大而减小,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综合运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根据字母代表的意思求解.15.若A (-3,y 1)、B (-1,y 2)、C (1,y 3)三点都在反比例函数y=k x (k >0)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 y 1>y 2>y 3B . y 3>y 1>y 2C . y 3>y 2>y 1D . y 2>y 1>y 3 【答案】B【解析】【分析】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在一、三象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而A(-3,y1)、B(-1,y2)在第三象限双曲线上的点,可得y2<y1<0,C(1,y3)在第一象限双曲线上的点y3>0,于是对y1、y2、y3的大小关系做出判断.【详解】∵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A(-3,y1)、B(-1,y2)在第三象限双曲线上,∴y2<y1<0,∵C(1,y3)在第一象限双曲线上,∴y3>0,∴y3>y1>y2,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注意“在每个象限内”的意义,这种类型题目用图象法比较直观得出答案.16.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AOBV是直角三角形,90AOB∠=︒,2OB OA=,点B在反比例函数2yx=上,若点A在反比例函数kyx=上,则k的值为()A.12B.12-C.14D.14-【答案】B 【解析】【分析】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出相似三角形,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1,2xAx⎛⎫- ⎪⎝⎭,然后由点的坐标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过点B 作BE x ⊥于点E ,过点A 作AF x ⊥于点F ,如图:∵点B 在反比例函数2y x =上 ∴设2,B x x ⎛⎫ ⎪⎝⎭∴OE x =,2BE x=∵90AOB ∠=︒ ∴90AOD BOD ∠+∠=︒∴90BOE AOF ∠+∠=︒∵BE x ⊥,AF x ⊥∴90BEO OFA ∠=∠=︒∴90OAF AOF ∠+∠=︒∴BOE OAF ∠=∠∴BOE OAF V V ∽∵2OB OA = ∴12OF AF OA BE OE BO === ∴121122OF BE x x =⋅=⋅=,11222x AF OE x =⋅=⋅= ∴1,2x A x ⎛⎫- ⎪⎝⎭ ∵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上 ∴12x k x=- ∴12k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点在函数图象上则点的坐标就满足函数解析式,结合已知条件能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点A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的图象上,点C ,D 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上,AC//BD//y 轴,已知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1,2,△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则k 的值为( )A .4B .3C .2D .32 【答案】B【解析】【分析】 首先根据A,B 两点的横坐标,求出A,B 两点的坐标,进而根据AC//BD// y 轴,及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得出C,D 两点的坐标,从而得出AC,BD 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S △OAC ,S △ABD 的面积,再根据△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列出方程,求解得出答案.【详解】把x=1代入1y x=得:y=1, ∴A(1,1),把x=2代入1y x =得:y=12, ∴B(2, 12), ∵AC//BD// y 轴, ∴C(1,K),D(2,k 2) ∴AC=k-1,BD=k 2-12, ∴S △OAC =12(k-1)×1,S △ABD =12 (k 2-12)×1, 又∵△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 ∴12(k-1)×1+12 (k 2-12)×1=32,解得:k=3; 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8.直线y =ax (a >0)与双曲线y =3x 交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代数式4x 1y 2-3x 2y 1的值是( )A .-3aB .-3C .3aD .3【答案】B【解析】【分析】先把1(A x ,1)y 、2(B x ,2)y 代入反比例函数3y x =得出11x y g 、22x y g 的值,再根据直线与双曲线均关于原点对称可知12x x =-,12y y =-,再把此关系式代入所求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A x Q ,1)y 、2(B x ,2)y 在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上, 11223x y x y ∴==g g ,Q 直线(0)y ax a =>与双曲线3y x=的图象均关于原点对称, 12x x ∴=-,12y y =-,∴原式111111433x y x y x y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11223x y x y ==g g ,12x x =-,12y y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已知反比例函数y=﹣8x,下列结论:①图象必经过(﹣2,4);②图象在二,四象限内;③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④当x >﹣1时,则y >8.其中错误的结论有( )个A.3 B.2 C.1 D.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①当x=﹣2时,y=4,即图象必经过点(﹣2,4);②k=﹣8<0,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③k=﹣8<0,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错误;④k=﹣8<0,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0>x>﹣1,﹣y>8,故④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0.如图,在x轴的上方,直角∠BOA绕原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若∠BOA的两边分别与函数1yx=-、2yx=的图象交于B、A两点,则∠OAB大小的变化趋势为()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时大时小D.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如图,作辅助线;首先证明△BEO∽△OFA,,得到BE OEOF AF=;设B为(a,1a-),A为(b,2b),得到OE=-a,EB=1a-,OF=b,AF=2b,进而得到222a b=,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性结论;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知tan∠OAB=22为定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分别过B和A作BE⊥x轴于点E,AF⊥x轴于点F,则△BEO∽△OFA,∴BE OE OF AF=,设点B 为(a ,1a -),A 为(b ,2b ), 则OE=-a ,EB=1a-,OF=b ,AF=2b , 可代入比例式求得222a b =,即222a b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B=22221OE EB a a +=+,OA=22224OF AF b b +=+, ∴tan ∠OAB=2222222212244b a OB a b OA b b b b++==++=222214()24b b b b ++=22 ∴∠OAB 大小是一个定值,因此∠OAB 的大小保持不变.故选D【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方法是作辅助线,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

人教版初三数学9年级下册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讲义及例题和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数学9年级下册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讲义及例题和习题(含答案)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本章知识结构图:中考说明中对本章知识的要求:考试内容A 层次B 层次C 层次反比例函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主要内容:1.定义:一般地,形如)0(≠=k k x ky 是常数,且的函数,叫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1)xky =(k ≠0的常数);(2)k xy =(k ≠0的常数);(3)1-=kx y (k ≠0的常数).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2)当k >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3)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x 轴和y 轴,但永远不会与x 轴和y 轴相交;(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对称图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①)0(≠=k x ky 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x y x y -==和两条直线;②)0(≠=k x ky 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原点(0,0)。

③xky x k y -==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关于x 轴、y 轴成轴对称。

(5)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0(≠=k xky 的图象上任取一点M ,从几何意义上看,从点M 向两轴作垂线,两垂线段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定值k ;(6)k 越大,双曲线越远离原点。

3.反比例函数在代数、几何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例题与习题:1.下面的函数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 13+=x yB .x x y 22+= C . 2xy =D .xy 2=2.用电器的输出功率与通过的电流、用电器的电阻之间的关系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为定值,与成反比例B .为定值,与成反比例C .为定值,与成正比例D .为定值,与成正比例3.在一个可以改变体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改变容器的体积时,气体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密度ρ(单位:kg/m 3)是体积V (单位:m 3)的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如图3所示,当310m V =时,气体的密度是( )A .5kg/m 3B .2kg/m 3C .100kg/m 3D .1kg/m 34.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则它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B .C .D .5.某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定值,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Pa )与受力面积S (m 2)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这一函数表达式为p = .6.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 .7.点(3,-4)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中,在此图象上的是( )A.(3,4)B. (-2,-6)C.(-2,6)D.(-3,-4)P I R 2P I R =P I R P 2I R P I R P 2I R a h a (231)P m -,1y x=m =8.已知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n ,,则它一定也经过点( )A .()m n -,B .()n m ,C .()m n -,D .()m n ,9.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2)和(-2,3)则m 的值为 .10.已知n 是正整数,n P (n x ,n y )是反比例函数xky =图象上的一列点,其中1x 1=,2x 2=,…,n x n =,记211y x T =,322y x T =,…,1099y x T =;若1T 1=,则921T T T ⋅⋅⋅⋅⋅⋅的值是_________.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53)P ,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恰好在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此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 象限.12.对于反比例函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B. 点(,)在它的图象上C. 它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D. 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13. 一个函数具有下列性质:①它的图像经过点(-1,1);②它的图像在二、四象限内; ③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可以为 .14.已知反比例函数y =x2k -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2 (B ) k ≥2(C )k ≤2(D ) k <215.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其中,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四象限D .第三、四象限16.若反比例函数1k y x-=的图象在其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值可以是( )A.-1B.3C.0D.-317.若点00()x y ,在函数ky x=(0x <)的图象上,且002x y =-,则它的图象大致是( )18.设反比例函数中,在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xk y 2=0≠k k k y x ky x=(3)m m ,0m ≠)0(≠-=k xky y x k kx y -=A .B .C .D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9.如果点11()A x y ,和点22()B x y ,是直线y kx b =-上的两点,且当12x x <时,12y y <,那么函数ky x=的图象大致是( )20.若()A a b ,,(2)B a c -,两点均在函数1y x=的图象上,且0a <,则b 与c 的大小关系为( )A .b c>B .b c<C .b c=D .无法判断21.已知点A (3,y 1),B (-2,y 2),C (-6,y 3)分别为函数xky =(k<0)的图象上的三个点.则y 1 、y 2 、y 3的大小关系为 (用“<”连接).2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A ,B ,当时,有,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3.若A (,)、B (,)在函数的图象上,则当、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24. 已知直线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A 的坐标为(-1,-2).则=_____;=____;它们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_.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x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l .直线l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2)A a ,,则k 的值等于 .26.如果函数x y 2=的图象与双曲线)0(≠=k xky 相交,则当0<x 时,该交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7.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xy 1=与函数x y =的图象交点个数是(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8.函数1ky x-=的图象与直线y x =没有交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 B .1k < C .1k >- D .1k <-12my x-=()11,x y ()22,x y 120x x <<12y y <m 0m <0m >12m <12m >1x 1y 2x 2y 12y x=1x 2x 1y 2y mx y =xky =m k xxxx.D .29.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1)21y k x k =-++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没有交点,则常数k 的取值范围是.30.如图,直线)0(>=k kx y 与双曲线xy 2=交于A 、B 两点,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11,y x ,B ()22,y x ,则1221y x y x +的值为()A . -8B .4C . -4D . 031.已知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必经过点(12),B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C .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D .若1x >,则2y <32.已知函数1y x=的图象如下,当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A .1y <- B .1y ≤- C .1y ≤- 或0y > D .1y <-或0y ≥33.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34.如图,正方形ABOC 的边长为2,反比例函数xky =过点A ,则K 的值是( )A .2B .-2C .4D .-435.过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的一点分别作x 、y 轴的垂线段,如果垂线段与x 、y 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6,那么该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若点A(-3,m)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m=______.36.如图,若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AM x ⊥轴于点M ,AMO △的面积为3,则k =.37.在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中,_4-1-1yx第32题图第34题图第33题图第36题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等于4的是( )A .B .C .D .38.两个反比例函数k y x =和1y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 在ky x =的图象上,PC ⊥x 轴于点C ,交1y x =的图象于点A ,PD ⊥y 轴于点D ,交1y x=的图象于点B ,当点P在ky x=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②四边形P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③PA 与PB 始终相等;④当点A 是PC 的中点时,点B 一定是PD 的中点.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少填或错填不给分).39.如图,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OM 与反比例函数()0≠=k xky 的图象交于点A ,已知OA=23,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A .xy 3=B .xy 3-= C .xy 9=D .xy 9-=40.如图,一次函数122y x =-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P 为AB 上一点且PC 为△AOB 的中位线,PC 的延长线交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于Q ,32OQC S ∆=,则k的值和Q 点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ky x =1y x=(第38题图)第39题图41.当m 取什么数时,函数2)1(--=m xm y 为反比例函数式?42.已知反比例函数102)2(--=m x m y 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43.平行于直线y x =的直线l 不经过第四象限,且与函数3(0)y x x=>和图象交于点A ,过点A 作AB y ⊥轴于点B ,AC x ⊥轴于点C四边形ABOC 的周长为8.求直线l 的解析式.44.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2.(1)求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2)若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试比较的大小.45.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相交于A (-6,-2)、B (4,3)两点.(1)求出两函数解析式;(2)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3)根据图象回答:当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46.如图,直线y =x +1与双曲线x2y =交于A 、B 两点,其中A 点在第一象限.C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S △ABC =3.(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 ,使以A 、B 、C 、P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7.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在休息天用药熏消毒法对教室进行消毒.已知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 (毫克)与时间t (小时)成正比;药物释放完毕后,y 与y kx =5ky x-=k 0k ≠11()A x y ,22()B x y ,5ky x-=12x x <12y y ,3(0)x x>(第47题)t 的函数关系式为tay =(a 为常数),如图所示.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从药物释放开始,y 与t 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降低到0.25毫克以下时,学生方可进入教室,那么从药物释放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小时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48.我们学习了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近似解,例如:把方程的解看成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如图,已画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请你按照上述方法,利用此图象求方程的正数解.(要求画出相应函数的图象;求出的解精确到0.1)49.如图,帆船A 和帆船B 在太湖湖面上训练,O 为湖面上的一个定点,教练船静候于O点.训练时要求A 、B 两船始终关于O 点对称.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轴、y 轴的正方向分别表示正东、正北方向.设A 、B 两船可近似看成在双曲线上运动,湖面风平浪静,双帆远影优美.训练中当教练船与A 、B 两船恰好在直线上时,三船同时发现湖面上有一遇险的C 船,此时教练船测得C 船在东南45°方向上,A 船测得AC 与AB 的夹角为60°,B 船也同时测得C 船的位置(假设C 船位置213x x -=-21y x =-3y x =-1y x=210x x --=x 4y x=y x=不再改变,A 、B 、C 三船可分别用A 、B 、C 三点表示).(1)发现C 船时,A 、B 、C 三船所在位置的坐标分别为 A( , )、B( ,)和C(,);(2)发现C 船,三船立即停止训练,并分别从A 、O 、B 三点出发沿最短路线同时前往救援,设A 、B 两船 的速度相等,教练船与A 船的速度之比为3:4,问教练船是否最先赶到?请说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过点 A 作 AN⊥x 轴于点 N,根据 AAS 先证明△DHA≌△CGD、△ANB≌△DGC 可得 AN= DG=1=AH,据此可得关于 m 的方程,求出 m 的值后,进一步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设点 D(m, 8 ),过点 D 作 x 轴的垂线交 CE 于点 G,过点 A 过 x 轴的平行线交 DG 于 m
2
2a b
ab
∴ k 2 2 16 ,
解得:k=6 或 k=−2(舍去),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题意,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方程求解.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A 的坐标为(﹣1,1),点 B 在 x 轴正
∴点 A 的坐标为(a, k ), a
∵BN⊥y 轴,
同理可得:B( k ,b),则点 C(a,b), b
∵S△CMN= 1 NC•MC= 1 ab=1,
2
2
∴ab=2,
∵AC= k −b,BC= k −a,
a
b
∴S△ABC= 1 AC•BC= 1 ( k −b)•( k −a)=4,即 k ab k ab 8 ,
C、y=x+1 是一次函数 k=1>0,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错误; D、 y 1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无语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正确;
x 故选 D.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 关键.
4.对于反比例函数 y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C.当体积 V 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对应的气压 P 也变为原来的一半
D.当 60 V 100 时,气压 P 随着体积 V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气压 P 与体积 V 表达式为 P= k ,k>0,即可求解;
V
B.当 P=70 时,V 6000 ,即可求解; 70
C.当体积 V 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对应的气压 P 变为原来的两倍,即可求解; D.当 60≤V≤100 时,气压 P 随着体积 V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求解. 【详解】 解:当 V=60 时,P=100,则 PV=6000, A.气压 P 与体积 V 表达式为 P= k ,k>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某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对气缸顶部的活塞加压,测出每一次
加压后气缸内气体的体积V (mL) 与气体对气缸壁产生的压强 P(kPa) 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所
示的函数图象进行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 P 与体积 V 的关系式为 P kV (k 0) B.当气压 P 70 时,体积 V 的取值范围为 70<V<80
AH=﹣1﹣m=1,解得:m=﹣2,
故点 G(﹣2,﹣5),D(﹣2,﹣4),H(﹣2,1),
则点 E(﹣ 8 ,﹣5),GE= 2 ,
5
5
CE=CG﹣GE=DH﹣GE=5﹣ 2 = 23 , 5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构造全等、充分运用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 a,b 的值取值范围,进而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 出答案. 【详解】
A、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上,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右侧,则 a,b 异号,即 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 b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B、∵(-3)×1=-3≠3,∴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 B 错误;
C、∵ 3 1 =1 3 , ∴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 C 错误; 3
D、∵ 1 3=1 3 , ∴此点不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 D 错误; 3
故选 A.
11.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 y=kx+b(k≠0)的图象的图象大致是 ()
A.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D.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分析可知,一个点在函数图像上则代入该点必定满足该函数解析式,点(-2,-1)
代入可得,x=-2 时,y=-1,所以该点在函数图象上,A 正确;因为 2 大于 0 所以该函数图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得到 k,b 同号,然后分析各选项一次函数的图象即可. 【详解】
∵y=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kb>0, ∴k,b 同号, 选项 A 图象过二、四象限,则 k<0,图象经过 y 轴正半轴,则 b>0,此时,k,b 异号,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选项 B 图象过二、四象限,则 k<0,图象经过原点,则 b=0,此时,k,b 不同号,故此选 项不合题意; 选项 C 图象过一、三象限,则 k>0,图象经过 y 轴负半轴,则 b<0,此时,k,b 异号,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选项 D 图象过一、三象限, 则 k>0,图象经过 y 轴正半轴,则 b>0,此时,k,b 同号,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
OA 3
m
求出 E(3m,n- 4 ),依据 mn=3m(n- 4 )可求 mn=6,即求出 k 的值.
m
m
【详解】
如图,过 F 作 FC⊥OA 于 C,
∵ BF 2 , OA 3
∴OA=3OC,BF=2OC ∴若设 F(m,n) 则 OA=3m,BF=2m ∵S△BEF=4 ∴BE= 4
m 则 E(3m,n- 4 )
()
A.4
B. 4 2
C. 5 2 2
D.6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点 M(a,0),N(0,b),然后可表示出点 A、B、C 的坐标,根据 CMN 的面积为 1
可求出 ab=2,根据 ABC 的面积为 4 列方程整理,可求出 k.
【详解】 解:设点 M(a,0),N(0,b),
∵AM⊥x 轴,且点 A 在反比例函数 y k 的图象上, x
6.如图,点 A 、 B 在函数 y k ( x 0 , k 0 且 k 是常数)的图像上,且点 A 在点 B x
的左侧过点 A 作 AM x 轴,垂足为 M ,过点 B 作 BN y 轴,垂足为 N , AM 与 BN 的交点为 C ,连结 AB 、 MN .若 CMN 和 ABC 的面积分别为 1 和 4,则 k 的值为
D 选项:当 x>0 时,y<0,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D.
10.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 y 3 图象上的是( ) x
A.(3,1)
B.(-3,1)
C.(3, 1 ) 3
D.( 1 ,3)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满足 xy=3.
【详解】
解:A、∵3×1=3,∴此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 A 正确;
A.y=x2 【答案】D
B.y=x
C.y=x+1
D. y 1 x
【解析】
【分析】
需根据函数的性质得出函数的增减性,即可求出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
【详解】
解:A、y=x2 是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是 y 轴,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错误;
B、y=x 是一次函数 k=1>0,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错误;
V
B.当 P=70 时,V= 6000 >8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70
C.当体积 V 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对应的气压 P 变为原来的两倍,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当 60≤V≤100 时,气压 P 随着体积 V 的增大而减小,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综合运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成反比例函数的两个变量,解答 该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根据字母代表的意思求解.
半轴上,点 D 在第三象限的双曲线 y= 8 上,过点 C 作 CE∥x 轴交双曲线于点 E,则 CE 的 x
长为( )
A. 8 5
【答案】B
B. 23 5
C.3.5
D.5
【解析】 【分析】
设点 D(m, 8 ),过点 D 作 x 轴的垂线交 CE 于点 G,过点 A 过 x 轴的平行线交 DG 于点 m
象在第一,三象限,所以 B 正确;C 中,因为 2 大于 0,所以该函数在 x>0 时,y 随 x 的
增大而减小,所以 C 错误;D 中,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正确,
故选 C.
考点:反比例函数
【点睛】
本题属于对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在各个象限单调性的变化
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 b (b≠0)与二次函数 y=ax2+bx(a≠0)的 x
x B、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上,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左侧,则 a,b 同号,即 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 b 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x C、抛物线 y=ax2+bx 开口方向向下,则 a<0,对称轴位于 y 轴的右侧,则 a,b 异号,即 b>0.所以反比例函数 y b 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点 H,过点 A 作 AN⊥x 轴于点 N,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