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五章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与购买行为
用最大化的个体,而且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即消费 用最大化的个体,而且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 者在市场上的行为是理性的,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也 者在市场上的行为是理性的,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 知道满足需要的方法。然而,他们的收入是有限的,用 知道满足需要的方法。然而,他们的收入是有限的, 有限的收入只能购买有限的商品。因此,消费者所要考 有限的收入只能购买有限的商品。因此, 虑的应该是在收入有限、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何 虑的应该是在收入有限、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妥善地使用有限的收入来选择购买商品,以便能使自己 妥善地使用有限的收入来选择购买商品, 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达到效用最大化,即实现 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达到效用最大化, 了消费者均衡。 了消费者均衡。
7O’s 购买者(Occupants) 购买者(Occupants) 购买对象(Objects) 购买对象(Objects) 购买目的和动机(Objectives) 购买目的和动机(Objectives) 购买组织(Organizations) 购买组织(Organizations) 购买行为(Operations) 购买行为(Operation(Outlets) 购买地点(Outlets)
包括需求的确定、购买动机的形成、购买方案的抉择和 需求的确定、购买动机的形成、 需求的确定 实施、购后评价等环节。 实施、购后评价
3
(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内容
6W1H 7O’ 7O’s
4
6W1H 该市场由谁构成?(Who) 该市场由谁构成?(Who) ?(Who 该市场购买什么?(What) 该市场购买什么?(What) ?(What 该市场为何购买?(Why) 该市场为何购买?(Why) ?(Why 谁参与购买行为?(Who) 谁参与购买行为?(Who) ?(Who 该市场怎样购买?(How) 该市场怎样购买?(How) ?(How 该市场何时购买?(When) 该市场何时购买?(When) ?(When 该市场何地购买?(Where) 该市场何地购买?(Where) ?(Where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需求和消费者行为微观经济学第五章需求和消费者行为本章分析需求曲线D背后的消费者行为。
基本思路: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在一定的预算约束内,每一个消费者都以追求最大效用为目标。
(?经济学的定义?理性经济人的定义)目标:效用条件:预算约束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行为:消费者选择本章效用论即消费者行为理论?a name=baidusnap9><>6?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消费决策的家庭或居民户,而无论家庭中的人数多少。
?>6?消费者行为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利用物品属性的一种经济行为。
(吃、穿)?>6?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在市场上如何做出购买决策进行购买活动。
(由此产生不同的选择,形成产品需求)本章主要内容:(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成因(2)消费者偏好的含义及假设(3)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特点(4)消费者均衡(5)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6)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7)消费者剩余(8)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本章的重要概念:效用?>6?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面包与书本、电脑,精神满足与物质满足??>6?效用U(Utility):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6?两个问题:?>6?效用=使用价值吗??>6?欲望与效用关系??>6?幸福是什么?–古希腊:幸福=身体无疾+灵魂无纷扰–西方经济学家:幸福=效用/欲望–中国老百姓: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效用特点: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6?效用强调了消费者对某种物品带来满足程度的感受的主观性。
?>6?同一商品效用的大小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米饭?面粉?)?>6?最好吃的东西: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喜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主题内容??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6?第二节序数效用理论?>6?第三节消费者均衡的变动?>6?问/答一、欲望与效用?>6?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是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的统一。
无差异曲线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
无差异曲线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无差异曲线是指消费者在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进行选择时,认为两种商品之间的差异为零时的曲线。
换句话说,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在某种状态下,对于任意两种商品的选择偏好没有任何区别,而这种状态下的任意一种商品的组合都可以被视为等价的。
绘制无差异曲线的关键在于确定消费者的状态,然后确定任意两种商品的组合,判断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是否对这两种商品的选择偏好有任何区别。
如果消费者处于这种状态,那么这两种商品的组合就会位于无差异曲线上。
二、无差异曲线的绘制方法无差异曲线的绘制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步骤:1.确定消费者的状态要绘制无差异曲线,首先需要确定消费者的状态。
消费者状态是指消费者在某个时间点上,对于某种状态下的所有商品的组合的偏好程度。
2.确定任意两种商品的组合确定了消费者的状态之后,需要确定任意两种商品的组合。
任意两种商品的组合可以位于无差异曲线上,如果这两种商品的组合位于无差异曲线上,那么它们在消费者状态下的等价性就能得到确认。
三、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应用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三种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应用。
1.需求曲线的推导需求曲线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需求曲线表示在特定价格下,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趋势。
而无差异曲线则是推导需求曲线的重要工具。
我们可以将无差异曲线和需求曲线结合起来,推导出消费者在特定价格下对于各种商品的需求量。
2.消费最大化的实现消费最大化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目标。
消费者希望通过消费多种商品来获得最大的效用。
而无差异曲线则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消费最大化的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来确定任意一种商品的组合,然后计算出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用。
3.消费者决策的制定消费者决策是指消费者在给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商品的组合的决策过程。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决策的制定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述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其特征
简述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其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在消费者理论中一种重要的经济曲线,它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首先,我们从定义入手,无差异曲线(UCC)是消费者行为学中一条重要的曲线,它表示消费者视同价格而购买某商品或服务时消费者期望的收益的总量的变化。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首先,无差异曲线是多元函数的同形函数,其形状与凸函数相似,其表示的是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的变化。
其次,无差异曲线是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关键概念,它表示消费者期望的收益是负倾斜的,随着价格的升高,消费者会减少购买量,这也就是经典的法拉利条件。
最后,我们来讨论无差异曲线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无差异曲线是消费者行为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理解消费者是如何考虑价格和收益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经济学家了解如何合理定价以及如何设计最优的消费者行为模型。
无差异曲线的实际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掌握经济效率,二是要掌握消费者行为模型。
首先,无差异曲线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如何在不影响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定价,从而有效提高其利润。
其次,无差异曲线还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建立消费者行为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及其影响,指导经济管理。
总之,无差异曲线是消费者行为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表示消费者视同价格而购买某商品或服务时消费者期望的收益的总量的变化,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凸函数,负倾斜,收益因价格的升高而减少,此外它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应用价值,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定价,也可以帮助经
济学家建立消费者行为模型,指导经济管理。
无差异曲线名词解释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经济学里消费者选择理论中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工具,表示消费者面对两种或两组商品构成的组合时的喜好态度。
无差异曲线又名“等效用曲线”,是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或两组商品所构成的差异性数量组合的集合。
无差异曲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均是基于效用理论。
1.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用来描述和分析消费者选择行为和投资决策的一门理论,当消费者消费某一单位的有价值的物品时,消费者将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在经济学中,将这种通过消费有价值的物品所获得的满足称作“效用”。
“效用”极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例如,当消费者消费一个苹果时,苹果给消费者带来了正的满足,故通过消费一个苹果带来的效用为正;当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持有厌恶态度,在消费某一单位该种物品时,将给消费者带来负的满足,所带来的效用为负。
从效用理论的角度分析消费者行为,有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应理论两种方法。
基数效应理论:通过消费物品所获得的效用可以测量,且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序数效用理论:通过消费物品所获得的效用不能具体测量,但是能比较;无法确定每一个消费的物品所带来的效用,但可以知道消费第n个单位的物品所带来的效用与消费第n+1个物品所带来的效用的相对大小。
根据消费者消费的第n个物品和第n+1个物品获得的效用的相对大小,边际效用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单调递减型、不变型、单调递增型。
图1 是常见的收益损失型效用曲线,投资中收益损失的效用特点与消费者消费物品所获得的效用特点相同。
图1 收益损失型效用曲线单调递减型:从n 个收益所获得的效用大于第n+1个收益所获得的效用,尽管随着收益的增长,总体的效用水平增加,但边际效用水平服从递减规律,该类特征的投资者一般厌恶风险;一般物品的消费复合该类曲线的效用特征。
单调递增型:从第n 个收益所获得的效用小于第n+1个收益所获得的的效用,随着收益的增长,总体的效用水平不断增加,且边际效用水平递增,该类型的投资者一般喜好风险;在消费者行为中,部分支出性质的物品消费符合该类曲线特征,例如,等待公交车的过程,等待的第10至20分钟的时间所带来的负的效应比等待的前10分钟所带来的负的效用的绝对值大。
消费者均衡、预算线、无差异曲线案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消费者均衡、预算线以及无差异曲线等概念在消费者理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地讨论这些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消费者均衡。
1. 消费者均衡的概念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最大化效用来进行最佳的消费选择。
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带来满足感的能力。
消费者均衡的核心是满足最大化效用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不同商品之间取得均衡的消费组合,使得在给定价格和收入的情况下,他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感。
2. 预算线的作用预算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购买的商品组合。
预算线的斜率代表了商品价格的比例,而预算线的截距则代表了消费者的收入。
消费者在预算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能代表着消费者在不同商品组合下的支出总额,而预算线下方的点则表示了消费者不能支付的商品组合。
3. 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无差异曲线是指在不同商品组合下,对消费者来说能够获得相同满足感的曲线。
在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的消费组合对消费者来说都能带来相同的满足感。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代表了边际替代率,即在不同商品组合下,消费者愿意放弃一单位商品X来获取另一单位商品Y的数量。
无差异曲线的凹性则代表了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特点,即消费者在追求更多商品Y时,愿意放弃的商品X数量逐渐增加。
4.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消费者均衡的实现需要消费者在有限的预算下,选择使其最大化效用的商品组合。
在图表中,消费者均衡的点是预算线和最高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在这一点上,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比例。
这意味着消费者用于购买商品X和商品Y的最后一单位金钱,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消费者均衡点是消费者在预算限制下,可以得到的最满意的消费组合。
5. 案例分析:消费者均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假设小明有200元的零花钱,他可以购买书籍和文具。
书籍的价格是10元/本,文具的价格是5元/个。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_图文
Y
Y
Y1 A Y2
E B U1 U0 U2
Y1 A Y2
E B U1 U0 U2
O X1 X2
*
X
O X1 X2
X
20
三、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2. 价格变化:价格—消 费曲线 PCC
表示在总支出和Y的价 格不变的条件下,X价 格变化时消费者均衡 点的变化轨迹。
可从PPC推导出需求曲 线:将食物价格与需 求量联系起来。
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具有新 的边际替代率的某一点,TU不变。
收入效应:名义收入不变时,商品的价格变 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如果,物进价而下由跌实,际会使收现入有收 水平变动引起商品消费入量对的商变品动的。购买力增强,从
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而无造差成异商曲品线消,费量TU的变增化加。。
e
X、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 的消费数量。
40
g
20
U
0 20 40 60 披萨X
*
11
二、无差异曲线 香蕉Y
2. 偏好图与无差异曲线 10
如下表所示,能带来同样 8 满足程度TU=75时的苹果 6
与香蕉消费数量组合:
4
a点:1个苹果,6根香蕉
2
b点:2个苹果,3根香蕉
0
c点:3个苹果,2根香蕉
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出的弯曲程度则完全取 决于两种物品替代性的大小。
*
16
无差异曲线的极端特例(一)
如果两种物品是完全可以互相替代的,无差异 曲线就是一条直线。
五毛纸币
MRS为固定不变常数
6
4
2
I1
I2
I3
0
05消费者行为理论
2024/10/14
可编辑
1-16
3. 无差异图
Y 的 数 量
任两条无差 异曲线不会 相交!
X的数量
图5-4 无差异曲线图
2024/10/14
可编辑
1-17
在图5-4中,有4条无差异曲线。
事实上,X-Y平面上包含了无穷多条无差异 曲线。
同一种商品组合,不可能有两种效用水平。 因此,任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2024/10/14
可编辑
1-18
关系:一个无异图含有好几条的无差异曲 线。那些越高(即越靠右)的无差异曲线代表 越高的效用水平,在较高无差异曲线上的
商品组合的偏好要大于较低曲线上的商品 组合。
2024/10/14
可编辑
1-19
价格下降的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2024/10/14Biblioteka 可编辑1-4721
Y
的 数
15
量
21
Y 的 数 15 量
0 3 5 10 14
0 25
5 6 10 14
只考虑替代效应,则商品的消费量和价格 变化的方向是相反的。
2024/10/14
可编辑
1-44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价格改变了购买能力,而引致某种商品消 费量的改变。
2024/10/14
可编辑
1-45
A
20
Y 的 14 数 量
20
Y 的14 数 量
03
8 10 12 17.5
25 0 3 6 8 10
第二部分 需求分析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选择中的作用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选择中的作用无差异曲线是一种经济学概念,用来描述在给定的预算下,两种或更多种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
它反映了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的偏好和权衡。
在消费者选择中,无差异曲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和市场的供需关系。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来作出决定。
无差异曲线可以帮助消费者理清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从而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以电子产品为例,一位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来比较不同品牌、型号和价格的手机,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最佳选择。
无差异曲线影响了市场的供需关系。
消费者的选择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平衡。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时,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可能会减少,这就对应着无差异曲线的变化。
当一种新型电子产品上市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对旧型产品的需求,从而导致市场上旧型产品的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而新型产品的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在我看来,无差异曲线是一个理性决策的工具,它帮助消费者更加理性地进行选择,同时也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关系。
消费者可以通过对无差异曲线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
生产者和经销商也可以通过对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关系。
了解并运用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运行规律,进而做出理性的决策。
希望随着对无差异曲线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无差异曲线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在消费者理论和市场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师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市场供需关系,从而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和建议。
消费者也可以利用无差异曲线来做出更理性的消费决策,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和权衡。
在生活中,我们面对各种不同的商品和服务,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做出选择。
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课件
一家生产高品质数码产品的企业, 面临市场竞争激烈,需要通过了 解消费者需求来优化产品设计。
消费者群体
关注品质、性能和价格的年轻数码 产品爱好者。
市场需求
消费者对数码产品的品质、性能和 价格有不同偏好。
无差异曲线在案例中应用展示
构建无差异曲线图
通过市场调查,获取消费者对不 同品质、性能和价格组合的偏好
品的购买量也会发生变化。
替代品和互补品变化
03
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程度和购
买量,从而导致无差异曲线的变化。
05
市场需求与无差异曲线关 系揭示
市场需求函数构建
市场需求函数定义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市场需求函数构建步骤源自无差异曲线与市场需求关 系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表明消费者对两种商 品的组合有固定的偏好顺序;市场需求曲线 由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组成,每一条无差异曲 线代表一个特定的效用水平。当价格发生变 化时,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市场需求曲线的移动。
06
案例分析:实际市场中无 差异曲线应用举例
案例背景介 绍
消费者选择
阐述消费者如何在有限资 源下做出最优选择,以满 足需求和欲望。
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 在因素(如个人偏好、认 知等)和外在因素(如价 格、广告等)。
无差异曲线基本概念
定义与性质
解释无差异曲线的定义、特点及绘制方法。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
阐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交点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 分析课件
• 引言 • 无差异曲线基本性质 •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选择中应用 • 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关系探讨 • 市场需求与无差异曲线关系揭示 • 案例分析:实际市场中无差异曲线应用举
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分析作者:张攀春来源:《商业时代》2010年第22期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偏好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偏好既是稳定的又是变化的。
本文在分析消费者偏好的特点及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采用对消费者偏好进行分析的无差异曲线,进而探讨广告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指出广告必须以改变消费者偏好作为主要目的,这样才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
关键词: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广告消费者行为有两种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像物体的轻重长短一样,是可以用基数(1,2,3……)来衡量并加总求和的,消费者可以说出从消费某种产品中得到的满足是多少效用单位(刘华,2009)。
基数效用论分析的重心是边际效用,认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但效用是一种主观感受,个体的偏好很难进行比较,因此,在20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如帕累托、希克斯等对基数效用论进行改进,提出了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只能根据各种物品及其组合给予的满足程度的大小顺序对其加以排列,而不能准确的说出各种物品及其组合的效用到底有多大,序数效用论主要用于分析消费者偏好,本文运用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的特点及基本假设(一)消费者偏好的特点偏好,即偏爱和喜好,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习惯于消费某种产品或特别喜爱消费某种产品的心理行为。
消费者偏好有以下基本特点:偏好的差异性。
体现为不同的消费者偏好不同的产品,或者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即同样的产品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价值可能完全不一样。
偏好的不确定性。
消费者偏好会随着文化、社会等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产品替代品的增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使得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很难保持固定的偏好。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第五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1.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中获得的满足和快乐。
2.总效用 b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得到的全部满足。
3.边际效用消费者每增加消费一单位物品或者劳务得到的新增加的满足,也就是消费最后一个单位物品所提供的效用。
a4.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一定收入和一定价格条件下,购买各种物品和劳务的一定数量的消费者所能获得的效用达到最大值的状态。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在一定的收入和一定的价格条件下,购买各种物品和劳务的一定数量的消费者所能获得的效用达到最大值的状态。
二、单项选择:1.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 X为:( C )。
A. 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C )。
bA. MUx/Px<MUy/PyB. MUx/Px>MUy/PyC. MUx/Px=MUy/PyD. 以上都不对3.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预算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预算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预算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4.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
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商品Y 的边际效用是30元,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 D )。
aA.20B.30C.45D.60解析:MUx/Px=MUy/Py MUx/2=30/1 MUx=605.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C )。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减少,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6.无差异曲线( B )c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与纵轴平行D.与横轴平行7.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B )。
管理经济学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讲解
1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5
消费者行为理论
The willingness of consumers to purchase a product or service is the fundamental source of profit for any business.
1.性质(Properties):
(1)向下倾斜:这表明了一个事实,即消费者从 两种商品上都能获得效用。因此,如果X的量增大 了,Y的量必然减少,以保持同等水平的效用。 (2)凸向原点:这种形状意味着X消费相对于Y消 费增加时,消费者愿意接受Y消费一个较小的减少 去换取X的增长,以保持相同的效用水平。
• Reasons for MU diminishing(M原U因)TQU 0,
MU
2TU Q 2
0
• Psychological reason(心理) • Biological reason(生理) • Assumptions of multi-utilization of goods(多用途假设)
U=f(Qi ), i=1,2……,n
Managerial Economics, 2019年6月6日星期四6时4分55秒 2
2
• 1.完全信息(Complete Information)
假设消费者已经掌握与他们消费决策有关的 全部信息,他们知道所有可获得的商品和服务的范 围,以及它们能提供的效用。
9
Indifference Curve 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Is a locus of point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each of which provides an individual with the same level of utility.
微观经济学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现象属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A.如果迫使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会降低B.对一种商品消费者消费的越多,满足程度越低C.对一种商品消费者消费的越多,其成本越低D.随着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也会下降正确答案:B2、序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有价格决定B.可以比较C.无法比较D.由价值决定正确答案:B3、边际替代率MRSxy递减,意味着当X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
A.越来越多B.保持不变C.以上均不正确D.越来越少正确答案:D4、无差异曲线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
A. 数量之比B.价格之比C.总效用之比D.边际效用之比5、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
A.X商品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均递减B.X商品的效用大于Y商品的效用C.Y商品的效用大于X商品的效用D.X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增、Y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正确答案:A6、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
A.凹向原点B.垂直于横轴C.平行于横轴D.凸向原点正确答案:D7、在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中,I=PxX+PyY(其中I:收入;Px:商品X价格;Py:商品Y的价格)是消费者的()。
A.预算约束函数B.需求函数C.效用函数D.不确定函数正确答案:A8、低档物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将()。
A.替代效应的效果小于收入效应的效果时增加B.替代效应的效果大于收入效应的效果时增加C.增加D.减少9、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
A.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B.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D.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正确答案:B10、设某一消费者的 MUx/Px<MUy/Py ,为使其实现效用最大化,则消费者将()。
A.X、Y的价格不变,增加Y的购买量,减少X的购买量B.仅当Y的价格降低时,才有可能增加Y的购买C.X、Y的价格不变,增加X的购买量,减少Y的购买量D.仅当X的价格降低时,才有可能增加X的购买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1、只要总效用为正,则边际效用就不会为负。
西方经济学论文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摘要:对于消费者偏好有三种分类:严格偏好、无差异偏好、弱偏好三种分类,为了更好地研究无差异偏好,并且排除一些其他的外在条件因素,提出了四条关于偏好的公理性假设:完备性公理、传递性公理、反身性公理、非饱和性公理。
本文将对如何描述消费者偏好以及对于消费者偏好的描述性分析进行分析。
主要从无差异曲线来描述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当中是如何体现自己的偏好。
关键字: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一、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1、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或者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或商品组合进行排序,这种排序反映了消费者个人的需要、兴趣和嗜好。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多。
2、消费者偏好特点及其假设消费者偏好具有如下特点:差异性,即消费者对于不同的产品或产品组合具有不同的偏好;不确定性,即随着社会或文化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偏好不确定的;稳定性,即消费者偏好一旦形成,在短时期内并不发生改变;价值决定性,消费者消费心理或体验决定产品价值,如果消费者觉得该产品或产品组合效用高,那么他宁愿为此而多付较高价格。
消费者偏好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偏好的完全性,即消费者总是可以对不同商品或商品组合给予偏好排列;偏好的可传导性,即消费者对商品A的偏好大于商品B,商品B的偏好大于商品C,那么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偏好的非饱和性,即消费者对于每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和点。
3、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在香港译为等优曲线,在台湾译为无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一般为负值,这在经济学中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就必须放弃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条件下,不能同时减少或增多。
消费者行为理论解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消费者行为理论解析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经济学领域中,消费者行为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解析消费者行为理论,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概念消费者行为理论基于几个关键概念。
首先是效用,它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则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
例如,假设你在炎热的夏天非常口渴,喝下第一瓶水时,你获得的效用很高。
但随着你喝的水越来越多,每多喝一瓶水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二、预算约束与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所能购买的商品组合的限制。
假设你的月收入是 500 元,一瓶饮料价格是 5 元,一包薯片价格是 10 元,那么你的预算约束就决定了你能购买的饮料和薯片的不同组合。
无差异曲线则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无差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为要保持效用不变,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2、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反映了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即随着一种商品消费的增加,为了保持效用不变,消费者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逐渐减少。
三、例题解析例题 1:小李每月的收入为 2000 元,食品的价格为每单位 20 元,服装的价格为每单位 100 元。
如果小李的效用函数为 U = F × C(其中F 表示食品的数量,C 表示服装的数量),求小李的最优消费组合。
首先,我们根据预算约束可以得到方程:20F + 100C = 2000 (式1)然后,根据边际效用相等原则,边际效用 MU_F = C ,MU_C =F ,所以 C / 20 = F / 100 (式 2)联立式 1 和式 2 ,解得 F = 50 ,C = 10 ,即小李的最优消费组合为购买 50 单位的食品和 10 单位的服装。
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偏好的非饱和性。
该假定指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
这就是说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和点,或者说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消费者总是认为数量多比数量少好。
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是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曲线。
或者好不同的产品,或者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即同样的产品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价值可能完全不一样。
偏好的不确定性。
消费者偏好会随着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曲线。
假定两种商品X和Y X商,品和Y商品有很多种组合,但每种商品组合的效用都是一样的,和Y×的各种商品组合构成无差异表,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只列举了A、B、C、D、E五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指出广告必须以改变消费者偏好作为主要目的,这样才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
关键诵: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f告文化、社会等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产品替代品的增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使得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很难保持固定的偏好。
偏好的相对稳定性。
它是指偏好一旦形成,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在或者是很难改变。
偏好的相对稳定性和偏好的不确定性并不矛盾,偏好的不确定性是长种商品组合,在这五种商品组合中X商品和Y商品的数量都不一样,但是每一种商品组合的效用都是相同的。
根据无差异表,对应平面坐标,可以抽象出无差异曲线(见图1所示) 1中,无差异曲线U上任何,图一消费者行为有两种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像物体的轻重长短~样,是可以用基数(,2 3 1。
…… )来衡量并加总求和的,消点的效用都是相同的,只是不同的商品费者可以说出从消费某种产品中得到的满足是多少效用单位(华,2 0 刘0 9 o基数效用论分析的重心是边际效用,为随着认时期来看的,考察的主体是所有消费者,从长期来讲,消费者偏好会随着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但考察一部分消费者,从短期来看,当消费者所处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时,其偏好是很难发生改变的。
第5章效用和无差异曲线
二、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优化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 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涉及到两个重要概念: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8
1.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消费者 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9
(一)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 )
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偏好是指爱好或喜欢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
的偏好程度是不Βιβλιοθήκη 样的,这种偏好程度决定了不同商品 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
关于 偏好 的三 大基 本假 定
3
对效用的理解——《最好吃的东西》
兔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兔子说,“世界上萝卜最 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 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兔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原点。
26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 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MRS12
MU1 MU 2
证明:当消费者所消费的X1与X2商品发生变动(X1的变 动量为∆X1,X2的变动量为∆X2)后,维持效用水平不变, 即使得效用增量∆TU=0。
3
2
D
4
第五章 无差异曲线分析
(a) 对于有下图偏好的劳动者… 消费
. . . 劳动供给曲线斜向右上方. 工资
1. 当增加工资时 . . .
BC1
BC2 I2
I1 0
2. . . . 闲暇时间减少 . . .
闲暇
0
3. . . . 劳动时间增加.
劳动供给 工作小时数
增加工资An Increase in the Wage
(b)对于有下图偏好的劳动者… 消费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商品的组合(M,N),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满足程度(I2)
如果I与AB两条曲线相 交(C,D),
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 较低的满足程度,
I1<I2,浪费了。 I3>I2,但无法实现。
X2
BC
N
E
I3
I2
D I1
O
M
A X1
X22 U33 A33
收入- 消费曲线
A22 U22
U33 收入- 消费曲线 A22
U22
E33
A11 U11
E33
E11 E22
A11 U11 E22 E11
0
B11 B22
B33 X11
B11
B22
B33 X11
恩格尔曲线
I
恩格尔曲线
I
恩格尔曲线
X11=f(I)
X11=f(I)
劣劣等等品品
正正常常品品
根据这种对应关系, 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 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 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 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 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X2 A
价格-消费曲线
E3 E1 E2
P O 1 2 B3 E3 P1 P2 P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三、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均衡条件: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价格比。 •视E点为无差异曲线上一点, E点斜率为:
1.
消费者均衡 M及RS其XY均 dd衡XY 条 件MMUU
X Y
抉•视择E点动为机预:算既线定上一预点算,下EM获R点SXY得斜 ddXY率满 为足MMUU:YX 最dd大XY 化 。PPYX
收入增加,曲线外移
收入减少,曲线内移
O
2020/10/13
微观经济学原理
X
图-a
5
一、预算线
Y
B. 预算线的变动 A 第二种情况:以纵轴上某 点A为轴心旋转 收入不变,X价格变化,Y 价格不变。
∵ 斜率 PX 变化 PY
X降价,向外转,更平坦。 X涨价,向内转,更陡峭。 O
2020/10/13
香蕉Y
B. 偏好图与无差异曲线
10
如下表所示,能带来同样
满足程度时的苹果
8
与香蕉消费数量组合:
6
a点:1个苹果,6根香蕉
4
b点:2个苹果,3根香蕉
2
c点:3个苹果,2根香蕉
0
微观经济学原理
a b c U=75
1 2 3 4 苹果X
2020/10/13
9
二、无差异曲线 Y
B. 偏好图与无差异曲线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五章 消费者行为 理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
➢ 预算线 ➢ 无差异曲线 ➢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
一、预算线
微观经济学原理
1. 预算线与预算方程
预算线: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 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 品的所有可能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s of substitution):
是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的一种商品的消 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
简写MRS,计算公式:
MRS XY
Y X
dY ,无差异曲线上一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dX
由于总效用不变,所以X MU X Y MUY 0
预算线左下方,收入未 全用光,效用还能增加。
预算线右上方,收入不
够用,达不到。
0
2020/10/13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C
预算线
A
50
100 披萨X
3
一、预算线
微观经济学原理
1. 预算线与预算方程
预算线斜率为负值代表横纵坐标轴的两种物 品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
斜率 PX 衡量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到另一 PY
芒果数量
•原因:随着X商品的增加,它的边际 效用在递减;随着Y商品的减少,它
14
的边际效用在递增。这样,每增加一
定数量的X商品,所能代替的Y商品
MRS = 6
的数量就越来越少。
8
A 1
4 3
0
2020/10/13
23
MRS = 1
B
1
67
无差异曲线
菠萝数量
12
微观经济学原理
边际替代率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均•联衡预立算点二线式:左,消侧E费处收预有入:算有剩M线MUU余和YX,无YPP差YX 异, MP曲UX X线的MP切UY Y点。
右侧收入不够用,线上 收入刚好用完。
Y1
A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太远 Y2 买不到全部,太近商品
E B U1 U0
组合不合理,与预算线
B. 偏好图与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 品的所有组合点的轨迹。可乐Y
代表这条曲线上个人偏好 80
程度是无差异的。
无差异曲线效用函数式: 60
e
U f (X,Y)
X、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 的消费数量。
40
g
20
U
0 20 40 60 披萨X
2020/10/13
8
二、无差异曲线
则 Y X
MU MU
X Y
,所以MRS
XY
Y X
MU X MU Y
2020/10/13
11
微观经济学原理
二、无差异曲•边线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任何两种
C. 边际替代率及其商时品,递的随减替着趋代一中种势,商在品保数持量效的用增总加和,相要同减
边际替代率的递少另减一趋种势商如品下的图数量:是递减的。
5毛纸币
MRS为固定不变常数
6
4
2020/10/13
2
I1Biblioteka I2I30
1
2
3
一元硬币
14
微观经济学原理
无差异曲线的极端特例(二)
如果两种物品完全不能替代,而是完全互补的, 无差异曲线与原点成900凸出。必须按固定不变 的比例同时被使用。
左脚鞋
MRS为0或∞
7
I2
5
I1
0
2020/10/13
57
右脚鞋
微观经济学原理
X
图-b
6
一、预算线
B. 预算线的变动
Y
第三种情况:以横轴上某 点B为轴心旋转
收入不变,Y价格变化,X 价格不变。
∵ 斜率 PX 变化 PY
Y降价,向外转,更陡峭。
Y涨价,向内转,更平坦。 O
2020/10/13
微观经济学原理
B X
图-c 7
二、无差异曲线
微观经济学原理
别称:消费可能线、预算约束线或者等支出线。
预算线方程
PX X PYY I
2020/10/13
Y I PX • X PY PY
2
一、预算线
1. 预算线与预算方程 可乐Y
几何形式(如右图) 500
设I=500元,PX=5, PY=1,则 5X+Y=500。
预算线上可看作消费的 250 可能性边界,是极值。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两物品消费量此消彼长。
——数量越多则效用越高
两两不会相交。
Y
——否则违背传递性
离原点越远,表示的 效用水平越高。
凸向原点。
2020/10/13
——边际效用递减
微观经济学原理
I1 I0
X
BC A X
10
二、无差异曲线
微观经济学原理
C. 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趋势
在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 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边际替代率为负值。 凸向原点则是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
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出的弯曲程度则完全取决 于两种物品替代性的大小。
2020/10/13
13
微观经济学原理
无差异曲线的极端特例(一)
如果两种物品是完全可以互相替代的,无差异 曲线就是一条直线。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 为无差异曲线所作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来表示。
种物品的比率。
亦可将其看做用一种物品来表示另一种物品 的机会成本:
上例中1单位披萨的机会成本是5单位可乐。即多 购买1单位披萨需要放弃5单位可乐。
2020/10/13
4
一、预算线
Y
B. 预算线的变动
第一种情况:平行移动
价格不变,收入变化 收入不变,价格同比变化
∵ 斜率 PX 不变 PY